对香港、内地的“高薪养廉”政策进行比较
“高薪”未必“养廉”

“高薪”未必“养廉”“高薪养廉”作为一项防止腐败蔓延的政策备受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将这一政策制定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国内推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面对我国公共权力腐败日益蔓延滋长的严峻形势,有人提出应效仿如新加坡等国推行“高薪养廉”政策来加以遏制,但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不宜实行“高薪养廉”,“高薪”未必“养廉”。
治理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加快法制建设、建立强力监督机制、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等方面着手。
一、我国腐败产生的根源分析1.历史文化根源行政权力腐败的历史文化根源,源于封建传统文化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封建社会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极其深刻。
封建社会高官权力过分集中,势必导致腐败产生。
另外特权思想、官本位意识、人治观念等,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历史文化根源。
“养廉”始于宋代,兴于清代。
清代官员原有俸银、禄米收入,列为正俸。
但由于俸禄较薄,故官员在向民间征收银、粮时,形成加征耗羡等陋规,以补正俸之不足。
清代之“养廉银”并不全按品级,而是视职官之重要程度及事务之繁简逐步核准固定。
因此,养廉银便由附加俸一变而为官员的主要收入。
清雍正年间,皇帝更是为了遏制各地官员的腐败,颁诏增加各级官员的“养廉银”。
但这不仅没有保证官吏清廉,反而使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并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
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员薪俸是普通劳动者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结果却以中国历史上统治最为黑暗、官员最为腐败的时期而载入史册。
2.政治经济根源现行政治体制的某些弊端是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政治根源。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在某些方面和环节存在着严重缺陷,给行政权力腐败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具体而言,就是权力高度集中,而对权力运行缺乏制约机制,造成权力失控;公共权力运行机制以及某些公共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干部人事制度存在较多弊端和缺陷;政治透明度低等,均为公共权力掌握者进行权力寻租提供了较多机会。
香港廉政公署

ZWM根据互联网资料编制2010.12点击鼠标翻页•廉政公署无疑是香港的标志之一,它的广告词:“香港胜在有ICAC”,也可谓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1995年成立、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是世界上很有权威的研究国际廉政的非政府组织,在他们发布的各国(地区)廉政排行榜上,香港地区一直名列前茅。
“透明国际”标识•根据国际反贪污组织“透明国际”的评估,2010年香港的清廉指数为8.4分,排名全球13位,是全球最清廉的政府之一。
•“香港胜在有ICAC”,这是标语,在香港家喻户晓;•“廉署请喝咖啡”,这是行话,挨上的人心惊胆颤。
•因为有严格的规定:未经廉署批准,任何被调查者如果透露调查内容,即属刑事罪行;所以从廉署出来的受查者被问及情况,只能回答一句话:“廉署请喝咖啡。
”•在廉政公署大楼开放日,市民只需付出8元,便可品尝著名的“廉署咖啡”。
•香港廉署在香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而且获得98%的民意支持,市民以加入廉署工作为荣。
•何亮亮对此分析说:“这个名气形成了一种精神资源,不仅为香港的廉政在内地和在国际上都赢得了名声,更有利于在香港防止和打击贪污犯罪,使反贪成为公民意识。
”•“香港的成就建基于我所指的智慧支柱,即是,法治精神、公平竞争环境、廉洁的政府、资讯自由流通及个人自由。
”——香港现任特首曾荫权•“自由+法治”=“繁荣+稳定”,这是金庸先生的精练陈述。
这位想象力汪洋恣肆、政治观点却古典保守的武侠小说家和名报人,“自由”和“法治”,同样构成了他终身服膺的价值观的基石。
•肩负着香港反贪污任务的廉政公署,只有1200个职员,相对于香港15.6万公务员和3.2万警察来说,这是一个很低的比例。
其职员差不多都以合约形式受聘,和传统意义“铁饭碗”的公务员不相同。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廉政公署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权独立处理一切反贪污的工作,经费由政府一般收入中拨付。
廉署的职员除有些从公务部门借调外,均由廉署直接以合同方式聘用。
中外公务员养廉制度的比较与思考

等国则高达(# /*#. , !*% 这是一般民间企业职工不能
比的。
付给公务员较高的薪金,从表面上看增加了政府
的开支,但是其创造的巨大效益是无法估量的。一方面
高薪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公共事务管理,为国家的
发展和繁荣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高薪也能确
的公务员队伍必须有合理的收入和良好的退休保障制
度作支撑。高薪养廉对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公职人员
勤政廉政有着积极作用,但高薪养廉制度受制于一个
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和机构的精简程度。就我国而言,
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等实际情况,
决定了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如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高薪
养廉制度的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构改革、人
%" &$"# 按-"# 、不满%" 年按+"# 计发。,!. 此外,公务而且在职时还能享受一些其他待遇如公务配车、公务
员退休后,还可继续享有一些按比例计发的地方津贴消费等,这些使得公职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准并不太
和补贴等等。低。而公务员退休以后这部分待遇一般都不能享受。两
检察实践
!""# · $ %#
金。年满-* 岁退休,不论工龄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数国普遍有退休金随物价上涨和定期提高的制度,以保
额相当于平均工资的%/’。如果提前在-" &-+ 岁退证退休公务员生活水平不降低和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
休,则按其提前的时间每月减发基本养老金") *# ;若成果。
推迟至(" 岁退休,则按其推迟时间每月加发") -# 。补这些国家和地区主张通过实行高工薪、高待遇制
浅谈高薪养廉可能带来的问题

2008.12决策探索西方一些国家实行公务员高薪制度已经很久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些年,我国不少学者著书写文,建议在我国实行公务员高薪制度。
那么到底这种制度能取得哪些成效,它是否适合我国的客观情况,如果实行会产生哪些社会伦理问题,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作出进一步论述。
先看一下西方国家采取公务员高薪制度所带来的一些好处。
第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务员腐败问题,其实,高薪制度的起因就是针对腐败问题,人们也常把这种制度叫做“高薪养廉”。
西方社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腐败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国家就采取将公务员工资大幅提高的措施,让公务员对贪污的后果产生顾忌,因为一旦贪污被发现,就会丢掉一个收入丰厚的职业。
这个方法实行了以后,贪污腐败现象明显减少,于是这些国家继续实行高薪养廉,并不断完善,形成严密的制度。
说起高薪能反腐败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公务员对现今的工作产生满足感,对于在执行行政权力的时候所能得到的金钱和物品不屑一顾,就会有效地防止贪污的现象发生。
第二,公务员高薪制度能有效地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利不起早。
”一个人的工作干劲大不大和他所得到的薪水有很大的关系,试想,一个公务员的工资不高,如果让他的工作热情很高,那需要把他的道德水平提高到多么高的水平。
相反,如果给公务员以较高的工资,他的生活质量得以很大的提高,就会极大地刺激他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一点在实行公务员高薪制度的新加坡得以很好的体现,到过新加坡的人都不由得对他们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赞叹不已。
第三,公务员高薪制度能大幅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因为当具有高工资的公务员职位成为大众仰慕的职位后,就会有大量具有高学历和高才能的人员渴望成为公务员,他们就会参加到竞争公务员职位的队伍中来,这样,政府部门就可以优中选优,找到合适的人才。
同时,在众多优秀候选人的压力下,在职公务员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果他们一旦不适合政府部门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替换掉,这样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就会不断提高。
高薪养廉在我国的可行性

高薪养廉在我国的可行性高薪养廉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高额的薪酬、丰厚的福利待遇等手段使行政从业人员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使社会制度公平、公正。
很久以来,人们只是将它当作谈资在书面或口头流传而已。
不过现在正有某些地区进行这方面的试点,我们现在就将高薪养廉在中国的可行性作一下研究。
首先,高薪和养廉,这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别。
高薪是金钱,是物质。
廉政是品德,属于精神。
高薪养廉,无非又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那一套说法。
一般来说,人若是满足境况好了还想更好,经商赚多了还想赚更多,职位高了还想爬得更高,赌博赢了不会罢手还想再多赢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人的本性——贪婪。
生活好了还想好,手头富了还想富,经济发达了还想发达,科技发展了还要再发展,这种无止境的追求确能促进社会进步历史发展。
但是私欲的无止境膨胀,却会走向人生的反面。
在官本位与权本位一个人说了算的体制下,既然权力能够变钱,那么,他们就会尽量利用手中还有着权力的时候,进行更大宗更多次的交易。
这些交易一旦完成使他们尝到甜头,那么就会把那些道德、品行抛到九霄云外,那点“高薪”又怎能与这些意外收获相比那,所谓贪得无厌,便是最好的写照。
为了得到这些意外的收获他们可谓把有限的智慧发挥的凌厉尽致,某些官员利用职权进行变相卖官的交易,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仅在1994年到1999年在位数年间,全县范围内所有机关部门竟没有一个单位不向李铁成行贿,全县160多名科局级以上干部,几乎无一人不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向他行贿。
1992年以前,他的全部家当只有3万元,至案发时查处,其财产已共计有270万元(当时城镇人口月收入不足230元),收缴其房产6处(其中包括大连和长春2处)。
什么组织任命、组织提拔、工作需要,统统都成了他进行交易的幌子。
把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当成了封建王朝刮地皮的官员一样买卖。
不同的是封建王朝卖官公开,李不敢张扬只能变相交易暗箱操作。
他胆大妄为的犯罪手段,败坏了共产党的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大陆与香港的公务员住房福利政策比较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107210461926192819303121933419361938 193812194。
高新能够养廉一辩立论

下面由我代表我方阐述我方观点,我方认为:高薪能够养廉。
从辩题本身来看,薪,指薪水,即包括基本工资、固定津贴、社会福利、保险待遇等,而高薪则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不可量化的,但也不是没有限度的高;能够,表示有能力,可以;养,指促进,有助于。
从辩题的社会背景来看,我方认为高薪的对象主要指公职人员。
一、“高薪养廉”并非空穴来风,纵观历史,范仲淹在《答手昭条陈事实》中提出“官员俸禄不继不得不贪”,王安石也支持“禄以养廉”,宋朝就开始了厚禄养廉的政策,《神宗本纪》中提到,宋神宗在与王安石的交谈中曾说:在厚禄重法初步实施后,被断罪的相关官员从每年七百减到每年二百。
再看雍正时期,正式推行高薪养廉,养廉银发放之后,吏治有了明显改善,腐败虽不能说就此绝迹,但的确大大减少了。
这些都是有史为政的历史事实,不可随便否认。
二、就现今社会而言,高薪能够多方面促进廉洁风气的形成。
首先,高薪能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和心理平衡,高薪承认公职人员对维护自身利益的需求,并能对其加以合理的规范和引导,正如“大禹治水,不堵反疏”,当官员的正常收入满足他的消费需求时,他还愿意冒着风险去贪污腐败吗?其次,公职人员的高薪将吸引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入,这样以来,将有效提高公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推进社会向廉洁方向进步;再次,高薪将使公职人员的显性收入更为公开化,使群众监督更方便的展开,从而促进廉洁。
三、我方认为高薪能够养廉,但并不否认在实行高薪的同时,建立明确的法律体制和有效监督体制及较高的素质水平,才能真正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高薪是养廉的条件之一,但养廉不是高薪的必然结果。
或许高薪会有负面影响,但不能否认高薪对养廉所起的作用,正如“是药三分毒”,却依然承认他的药效。
综上所述,高薪能从人的心理、从社会道德方面、从群众监督等多方面促进廉洁风气的形成,足以说明高薪对养廉至关重要,而阿根廷等国相继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正说明高薪养廉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并不是你我能阻挡的,那么,对方辩友,您还在坚持什么呢?所以,我方坚持认为:高新能够养廉。
清代养廉银制度与我国高薪养廉

清代养廉银制度与我国高薪养廉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困扰中国政府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公务员的腐败。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腐败的措施林林总总。
而“高薪养廉”政策就是其中一种。
从历史的角度,以雍正朝的“高薪养廉”政策——养廉银制度为例,通过对养廉银制度的分析,得出对当代实施“高薪养廉”政策的几点启示。
在论述过程中,重点分析了养廉银制度确定的形成原因、实施过程以及积极影响。
在对养廉银制度进行历史事实的梳理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的“高薪养廉”制度,以及对“高薪养廉”制度的看法和评价。
【关键词】养廉银制度;薪俸制度;高薪养廉引言养廉银为中国清朝特有的官员之俸禄制度。
创建自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的该薪给制度,本意是想借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情事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后,清政府将所有税收(包括酒醋税等地方税)改归朝廷所有,致使地方财政困难,看似高薪养廉,实际上将地方行政费用归于地方首长所有,导致清朝地方贪腐情况为史上之最。
进入20世纪,随着香港、新加坡等地实施高薪养廉政策的成功,高薪养廉政策逐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高薪养廉政策是反腐败的措施之一。
一、养廉银制度(一)养廉银制度出台的原因清朝的低俸制度沿袭明代,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苦,认为“凡官皆贪”,因此在他制定的“祖制”中官吏俸禄就被压得极低。
《明史·食货志》有云:“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所以在明朝官员从朝廷拿到的俸禄实在是低的可怜。
再加上明朝为了稳定官俸,又制定了俸帖折银之例,更使官俸微乎其微。
因为清初沿袭明朝的低俸政策,使官吏们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自身生存和正常办公的需要,所以,在正俸之外他们又谋求许多其它的方法搞“创收”,且上上下下都司空见惯,。
耗羡私征就是他们创收的一个主要渠道。
虽然康熙下令禁征火耗,但火耗禁而不止,康熙对这种现象无可奈何,道:“如州县官止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是好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香港、内地的“高薪养廉”政策进行比较:
1.廉政公署/独立反贪机构有效运作的制度保证
廉署的独立性是其成功的制度性原因。
即机构独立、人事独立、财政独立和办案独立。
1.机构独立,指廉署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其最高官员“廉政专员”由香港最高行政长官直接任命;
2.人事独立,即廉署专员有完全的人事权,署内职员采用聘用制,不是公务员,不受公务员叙用委员会管辖;
3.财政独立,指廉署经费由香港最高行政首长批准后在政府预算中单列拨付,不受其他政府部门节制;
4.办案独立,指廉署有《廉政公署条例》《防止贿赂条例》《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等赋予的独立调查权,包括搜查、扣押、拘捕、审讯等,必要时亦可使用武力,而抗拒或妨碍调查者则属违法。
2.内地/监督工作受权力中心利益的牵制
廉署的独立性正是内地制约监督机构的致命缺陷。
在内地,目前行使制约监督专门机构,如党委系统的纪检机关,行政系统的监察、审计机关和司法系统的反贪机关等,在体制上同时受党委或行政首长和上级机关的双重领导,工作不独立。
尤其是这些机关的人、财、物等权力,一般都掌握在同级党委或者行政首长手中,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依附型的隶属关系,制约监督工作受权力中心利益的牵制,对于权力中心的腐败行为,制约监督机构往往无能为力。
3.香港廉署/三管齐下的反腐败策略
4.内地/公共财政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缺失
5.香港廉署/全港对腐败“零容忍”
内地/对腐败过于宽容
6.香港廉署/并非只有高薪养廉
谈及香港廉署队伍的高效廉洁,内地不少人会将之归咎于“高薪养廉”,这一说法并不确切。
因为廉署职员薪水只比同级别公务员高10%左右。
更重要的是,相关资料表明,在没有任何法律和纪律要求的情况下,廉署职员中没有人投资股票,这在有80%的人投资股市的金融中心香港,多少有点不可思议。
廉署对此的
回答是,廉署人员在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到与股价变化有关的信息,如某公司财务状况等,如果他们参与股票投资,其所拥有的这些信息可能会发生作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正是廉署这种近乎苛刻的“严于律己”和不知疲倦的高效工作,使其在公众调查中,曾获得超过99%的被调查者支持。
7.内地/高薪养廉成托词
二、我国目前不具备实行高薪养廉的条件
(一)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中政府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
首先,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约作用不大。
在我国监督政府的职能主要由有党、人大和政府下的监察部门行使。
而现实中我们发现,这些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原因主要在于监督主体缺乏其应有的权力和独立性,而且也缺乏具体的监督法规,存在大量的“虚监”现象。
其次,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不甚理想在现阶段,监督政府行为所需要的知情权、批评权和建议权还没有得到保障,随处可见的是政府工作不透明、暗箱操作、对民众的批评反应消极,导致了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制约的有限性。
(二)高薪养廉难以被公众接受
三、在我国实行高薪养廉的局限性
首先,高薪养廉对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类型的腐败行为效果有限。
其次,高薪养廉无法防大贪。
最后,导致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失衡。
“高薪养廉”制度中的“高”包含着四层含义:高级官员、高竞争标准、高透明度、高复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