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_作文教学.doc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习作4例文边批总批习作4作文解析习作4素材解析习作4教材解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4他了本资料整理目录课本原文课本习作导语习作审题习作4要求解读课本习作范例及解析课本习作提示习作4选材探讨习作4方法点拨怎样刻画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课本习作要求习作4构思提示构思范例习作4文本教学解读习作4教学目标文本解读习作4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习作4例文一及边批总批习作4例文一总评修改习作2例文一片段习作4范例一修改解析习作4例文二习作4范例二总评习作4例文三及边批习作4例文三总评习作4素材参考感动好句感动好词四字词形容非常感动的四字词语感动名句习作4目标习作4范文阅读若干习作4 他了习作4目标1.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能具体、完整地叙事。
通过写作,展现自我,表现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传递正能量。
3.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
课本原文他了课本习作导语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感动了”“他生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㐃读读下面这个片段,注意它是怎样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的。
习作审题如何补充题目?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应补充一个能反映人物状态的词。
如“他生气了他陶醉了、他激动了他伤心了”…….等。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他了》,补充好题目后再进行习作,要求把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样子写出来。
可以补充什么呢?例如:感动陶醉生气后悔伤心害怕兴奋高兴习作4要求解读1.把“他了”补充完整,回想当时发生的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
以第三人称——“他”来记叙。
2.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重点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百描写反映出事件发生时“他”的表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3.写完后认真修改,看看有没有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写生动,并请他人提出修改意见。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发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通过作文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
2. 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细节,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
2. 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课堂练习,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作文。
5. 作文讲评: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改。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进行记录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运用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七、教学方法1. 观察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2. 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随笔

作文教学随笔在这一次小学生作文竞赛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这些参赛作文都是命题式作文,小作者多角度立意,构思各有特点,文词优美,可见功力深厚。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如何写好命题作文,这不仅让学生困惑,也让老师煞费苦心。
一提起命题作文,许多学生的回答都是一个字——“怕”。
究其原因:一方面题目过于死板、陈旧,脱离学生实际;另一方面,就是写作指导方法教师“统得过死”。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注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给学生以自由空间,增加灵活性,让他们能自由发挥,多样表达,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一、化大为小,多侧面表现学生往往对大范围的命题作文感到束手无策。
对这类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化大为小”,在大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另定小题目,有助于学生多侧面表达,把文章写“活”。
如写《我和——聊聊天》,指导时,就要启发学生多方面选材,不只可以和某人聊聊天,还可以和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等交流。
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作文中便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就像这两位小作者写的《我和四季雨聊聊天》《我和地球聊聊天》主题新颖,令人深思。
二、有感而发,多角度立意作文贵在“真实”。
面对同一题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感。
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来写,做到有感而发。
例如学生举办劳动技能比赛,要求学生就这一题材进行写作,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从不同角度立意。
1.有的学生写这次比赛,联想到平时的练习,领悟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2.有的学生看重表现自己参加比赛紧张而兴奋的心情;3.有的学生着重写比赛场面的热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来写。
三、各取所需,多种表达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同一内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班级举行“辩论赛”,可以抓住这一题材,先训练学生用不同描写手法进行片段训练。
1.语言描写:对辩论过程中精彩的发言进行描写,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反映人物性格,衬托辩论的激烈。
初一作文教案4篇

初一作文教案4篇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逻辑关系连接词;3.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4.能够合理地组织作文内容,并给予适当的例证和解释。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写作文是什么?作文有哪些基本要素?以及写作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话题,例如“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环境”等。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引导写作(10分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写作话题,例如“我的假期计划”,“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展开写作、如何组织内容、如何给出例证和解释等。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使用一些重要的逻辑关系连接词,例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
4.组织写作(20分钟)让学生开始动笔写作。
可以让他们在纸上先写一个提纲,然后再把提纲完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给予适当的例证和解释。
5.交流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可以请一些同学上讲台,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
6.评价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写作中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正确的字词组织句子;2.能够使用多种句型;3.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力;4.能够进行作文修改和改进。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准备一个与学生相关的故事,并请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一篇短文。
然后请几个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
2.分析讲解(15分钟)教师可以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讲解其中的一些问题,例如使用错误的字词、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等。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提高作文的表达力,例如使用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5篇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5篇写人作文教学设计1作文训练要求:一、知道什么人物的特点,人物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了解围绕人物的特点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
三、通过读、思、议、写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难点:怎样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写好人物的特点。
训练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一、幻灯片若干张。
二、每人一份刻有一好一差两篇文篇的练习纸。
三、原稿纸一张。
作文训练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抓住特点写具体)。
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无论是人还是写记事,写景还是状物,都必须做到抓住特点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指导练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
1、写人应该抓住人物的什么写具体呢?板书:人物的特点2、什么叫人物的特点?3、一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板书:品质性格爱好才干……4、现在进行一个练习,想想这几段话分别写了什么事,各反映了人物哪一方面的特点?幻灯出示:1)牛顿在小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
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锯,买钉锤,买凿子,他整天忙着做手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这段话写牛顿喜欢——,表现了他方面的特点。
2)亮亮又摇头又甩胳膊地哭起来,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揉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着,看大家是不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看到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
这段话写亮亮的,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白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这段话写邱少云,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交流、汇报。
5、过渡:人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我们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去考虑,抓住一个人比较明显的某些特点,这样选择的范围就能扩大。
语言的魅力作文700字4篇

语言的魅力作文700字篇1在生活中,语言起着很大的作用,不一样的语言,就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题记中华五千年语言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今,像这样的良言已经用到了用到谈话,还用到了广告上,今天我带您去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
今天你“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了吗?相信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
以前去到公共厕所,大便池墙上经常贴着“请冲厕所!”几个大字,人们好像司空见惯,和没贴差不多。
现在的公共厕所,经过改进,即干净又卫生,厕所门和墙上,会有一温馨标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人们使用完厕所,看到这个温馨标语,就有点不好意思不冲厕所了。
前一句意思,厕所给你解了急,后一句意思,你就应该去劳动,把它冲干净,这种念头好像是油然而生的了。
再走到小便池,面前的就有温馨标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简简单单十个字,提示你,向前走一小步,就这么简单,就变成了一个文明的人了,大家何乐不为之。
再说说私家车,为了前后车辆相撞,就在自己车尾部加贴黄色会反光贴画,上面有一个有顽皮小狗,下面有的写是“我不想让你吻!”、“别碰我,我怕疼!”“我是新手!”等等,一句醒目的温馨提醒,就会引起后面司机注意,可能在司机注意不集中时,带来了开心和快乐,这就是方便了自己,快乐了别人啊!中国语言的魅力真是无处不在,饭店里的空调上写上“你少动我!”标签,停车场会有“要想来开车,待到醒酒时。
”的牌子,特别是今天广告,更是有购物的想法。
我们处处都能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我老爸有两大嗜好,吸烟和喝酒,我也准备给他制作一个温馨提示卡片,上面会写到“不吸烟,少喝酒,健康又长寿!”到时候看看老爸什么反应。
语言的魅力就在我们生活中,就看我们怎么去利用它,同学们,你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了吗?语言的魅力作文700字篇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开始用信息,手机等来交流。
虽然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可是却不能表达出自我真实的情感,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矛盾。
怎样教四年级学生写作文(精选19篇)

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二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各有侧重,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一、荡阅读之舟,涤写作之愁二、在读中悟写,读中练写1、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
2、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
3、是通过阅读来积累和历练学生作文思想(立意)的厚度。
三、以写促读,畅流开源以写促读,即是说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畅流”使“源”更“活”。
总之,阅读与写作,休憩相关,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双剑合壁,就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笔底生花。
1、立意要明确、深刻、健康如:以幸福为话题,题目有提示语,有的考生面面俱到,关于提示的内容样样点到,谈了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母爱是幸福,家庭是幸福,团结是幸福等等,什么都想谈,什么都没有谈清楚,主题不明确。
2、立意要反映时代社会的风貌立意要反映时代精神,展示时代特点,时代风貌。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社会生活内容,有着某某当时人民利益的具体独特的东西。
这些东西反映到文章中来,就形成了这一时代文章的新主题以及有别于其他时代的新特点。
当代中学生要具备敏锐的触角,不断地关心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把自己的笔和时代紧紧联结在一起,主题才有价值,文章才会有新意。
3、立意要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所以,同学们在写文章时,一定要遵循立意的原则,使自己写文章的水某能够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写作文,如何写好作文成为他们很大的一个障碍,所以如何提高质量成了他们很关注的问题。
读就是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这里所说的书,应该是你感兴趣的书,只要是健康有益的书报刊,建议你都能有所涉及。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 四、写作-学习缩写 教案

第四单元写作:学习缩写导入新课缩写,就是在保持主题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吕叔湘语)。
通过缩写训练,可以提高把握文章要点、思路的能力,还能培养概括、综合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缩写的含义及其注意事项;2、通过缩写训练,培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思路的能力;3、通过缩写训练,体现“简”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
内容要点1、缩写的含义缩写,就是在保持主题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吕叔湘语)。
2、缩写的注意事项【1】缩写时对原文进行高度概括,但不能改变主题思想,也不能随意增添内容;【2】删去一些次要情节,保留主要故事;【3】“自成一文”是缩写的另一个要求;【4】文体不同,缩写时的注意点也应有所不同。
范文评点借鉴文题一例文:《最后一课》缩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人们在布告前的交谈感到奇怪,到校后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教室里气氛严肃,有许多不应出现的人在教室内听课。
韩麦尔先生穿上自己最好的礼服,然后向学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这使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变化,产生了对民族语言的眷恋,以及对侵略者的不满,并认真地上这最后一节课。
韩麦尔先生首先讲了“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接着为同学们上了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和拼音练习。
每一个在场听课的人都听得聚精会神。
最后,韩麦尔先生悲痛地写下“法兰西万岁”,结束了这最后一课。
【写法点评】【1】线索人物:小弗郎士;【2】小说的主人公:韩麦尔先生;【3】技法:通过小弗郎士写出课堂上的异样变化;【4】主要情节:韩麦尔先生悲愤地上完这最后一课。
教师总评:这篇缩写通过小说的线索人物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概括准确,内容清晰、完整。
文题二例文:《敬业与乐业》缩写开头提出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生的不二法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_作文教学-
选自《作家谈作文》(河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茹志鹃
写文章,或者叫做作文,要有一个重要工具,就是语言。
文章里的语言和一般的说话不大一样,它比日常说话要精炼,要富有表现力;但是两者有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要生动、有味道。
语言有两个,一,是书里读到的;二,是生活里得到的。
书里读到的,当然有些是写得很好的,我们应该学习,学习那些作家怎么用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而不用别个字。
比如我就揣摩过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里用的一个字,就是孔乙己买酒时在柜台上“排”出了五文大钱的“排”字。
为什么不是写他抓出来、掏出来、摆出来,而是“排”出来?用了“排”这一个字,我们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孔乙己是如何郑重地把钱一个一个地数在柜台上、排成一行的动作了。
多么形象、多么鲜明地说明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他的贫困。
我也从说书老艺人口里学过一个“躺”字的用法。
说一棵树的枝杈,并不是位置生得低,而是横着长出来的。
你们看,我用了多少无味的字句来说明这棵树枝的长势。
而那位老艺人只用了一个“躺”字,称它为“躺枝”,多明白,多精炼。
我学习前辈作家的语言,但我绝不去向他们借来用。
因为这是人家已经用过的。
我们学习的是他们运用语言的方法。
我以为做作文时,也还是用生活里得来的语言比较好,好在是别人没有用过的;好在是自己的。
自己的语言,里面也就有自己的个性了,不是千篇一律。
你们想一想,要是大家的脸长得一模一样,说的话也一模一样,腔调也一模一样,那么这个世界就
会多么单调,多么无味啊!写作文用语言也这样。
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我以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要自己动脑筋来加以选择,加以精炼,加以去芜存菁。
这样也就可以从小锻炼、培养属于自己的语言了。
这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学习,这也正好是你们目前的主要任务。
我说得对吗,祝你们学习进步!
阅读指要
前边刘锡庆在他的文章中把作文个性化归纳为三条,其中第三条就是“用自己语言”。
这里作家茹志鹃专门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因为是“自己的语言”,“里边也就有自己的个性了,不是千篇一律”。
作家还指出,我们应该从小“自己动脑筋”对语言“加以选择,加以精炼,加以去芜存菁”,“从小锻炼、培养属于自己的语言”。
她说得对吗?你已经在这么做了吗?
从古到今,文章不知有多少,读也读不尽这许多。
取少数的文章来精读,学得文章学上的一切,这才是经济的办法。
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除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对于各个项目能够逐一留意到,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部门的知识。
一、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的体制)
二、文章里用着的词类,有否你所未见的或和你所知道的某词大同小异的?(语汇的搜集)
三、文章里词和词或句和句的结合方式有否特别的地方?你能否一一辨认,并且说出所以然的缘故?(文法)
四、文章里对于某一个意思用着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
么效力?和别种说法又有什么不同?(修辞)
五、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份?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份?坏在哪一点?(鉴赏与批评)
六、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的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有什么感觉?(风格)
七、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份?哪一部份是主干?哪些部份是旁枝?(章法布局)别的项目当然还有,以上所举的是最重要的几个,每个项目代表文章的探究的一个方面。
能从多方面切实留意,才会得到文章上的真实知识,有益于阅读和写作。
(选自夏丏尊、叶圣陶《文话七十二讲》)
4、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1
选自《作家谈作文》(河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茹志鹃写文章,或者叫做作文,要有一个重要工具,就是语言。
文章里的语言和一般的说话不大一样,它比日常说话要精炼,要富有表现力;但是两者有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要生动、有味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