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炉介绍.

合集下载

干熄焦

干熄焦
装入干熄炉的红焦,在预存段预存一段时间后,随着排焦的进行逐渐下降到冷却段,在冷却段通过与循环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再经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溜槽排出,然后由专用皮带运输机运出。为便于运焦皮带系统的检修,以及减小因皮带检修给干熄焦生产带来的影响,皮带运输机一般设计有两套,一开一备。冷却焦炭的循环气体,在干熄炉冷却段与红焦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并经环形烟道排出干熄炉;高温循环气体经过一次除尘器分离粗颗粒焦粉后进入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温度降至约160℃的低温循环气体由锅炉出来,经过二次除尘器进一步分离细颗粒焦粉后,由循环风机送入给水预热器冷却至约130℃,再进入干熄炉循环使用。
这几个有利因素可使焦炭冷却时间的差别降低,排焦温度趋于一致。惰性循环气体在干熄炉冷却段与焦炭逆流换热,升温至900~960℃后进入干熄焦锅炉。由于气体循环系统负压段会漏进少量空气,O2通过红焦层就会与焦炭反应,生成CO,CO2在焦炭层高温区又会还原成CO,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循环气体里CO浓度愈来愈高。此外,焦炭残存挥发分始终在析出,焦炭热解生成的H2、CO、CH4等也都是易燃易爆成分,因此在干熄焦运行中,要控制循环气体中可燃成分浓度在爆炸极限以下。一般有两种措施可以进行控制,其一,连续地往气体循环系统内补充适量的工业N2,对循环气体中的可燃成分进行稀释,再放散掉相应量的循环气体;其二,连续往升温至900~960℃引出的循环气体中通入适量空气来燃烧掉增长的可燃成分,经锅炉冷却后再放散掉相应量的循环气体。这两种方法都可由安装在循环气体管道上的自动在线气体分析仪所测量的循环气体中CO的浓度来反馈调节。后一种方法更经济便利 。
" _. W/ |$ c- D. }0 e
另外,除尘地面站通过除尘风机产生的吸力将干熄炉炉顶装焦处、炉顶放散阀、预存段压力调节阀放散口等处产生的高温烟气导人管式冷却器冷却;将干熄炉底部排焦部位、炉前焦库及各皮带转运点等处产生的高浓度的低温粉尘导入百叶式预除尘器进行粗分离处理;两部分烟气在管式冷却器和百叶式预除尘器出口处混合,然后导人布袋式除尘器净化,最后以粉尘质量浓度低于100 mg/m3的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

煤化工干熄焦

煤化工干熄焦

1.干熄焦简介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

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人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2.干熄焦历史干熄焦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般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定。

进人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获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其国内多数大型焦化厂建成干熄焦装置。

到目前为止,前苏联有40%的焦化厂采用了干熄焦技术,单套处理量在50~70t/h。

但前苏联干熄焦装置在自动控制和环保措施方面起点并不高。

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促使干熄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改进。

到90年代中期,日本已建成干熄焦装置31套,其中单套处理能力在100 t/h以上的装置有17套,日本新日铁和NKK等公司建成的干熄焦单套处理量可达到200 t/h以上;装焦方式采用了料钟布料,排焦采用了旋转密封阀连续排焦,接焦采用了旋转焦罐接焦等技术,使气料比大大降低,极大地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和装置的运行费用;在控制方面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做到了全自动无人操作;在除尘方面,采用了除尘地面站方式,避免了干熄焦装置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

日本的干熄焦技术不仅在其国内被普遍采用,同时它将干熄焦技术输出到德国、中国、韩国等国家,其干熄焦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又发明了水冷壁式干熄焦装置,使气体循环系统更加优化,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干熄焦焦炉煤气发电

干熄焦焦炉煤气发电

一.干熄焦发电:干熄焦发电分为纯凝发电、抽汽发电、背压发电等类型。

锅炉分高温高压和中温中压。

不同方式发电的单位发电量不同。

一般的余热发电采用抽汽凝气式汽轮机较多,能量梯级利用,一般干熄焦锅炉采用中温中压。

1.根据百度百科:干熄焦可回收83%的红焦显热,采用干法熄焦,每处理1t 红热焦炭,可以回收约为1.35GJ的热量,每干熄1t焦炭可以产生压力为3.82MPa,450℃的中温中压蒸汽0.54~0.56t。

1t干熄焦——【0.54,0.56】t的3.82MPa,450℃蒸汽2.根据济钢集团2006投产的干熄焦发电装置的运行数据,检索到三种不同的统计结果:(1)第一种,如下图所示,采用背压式发电,吨焦发电38度左右,采用全凝式发电,吨焦发电约150度,平均每吨干熄焦产生0.575吨蒸汽。

1t干熄焦——0.575t的9.5MPa,540℃蒸汽——150度电(全凝式)(2)第二种,150t/h的干熄焦发电装置,年发电17600万Kw.h.,每小时产生蒸汽86.3t,按照每年350天计算,每小时每吨干熄焦发电139.7Kw.h:1t干熄焦——0.575t的3.82MPa,450℃蒸汽——139.7度电(3)第三种,150t/h干熄焦系统实现了均衡稳定生产,发电机组日平均发电量提高到46万kWh,得每小时每吨干熄焦发电127.8Kw.h,蒸汽的利用效率提高到0.533t/t。

1t干熄焦——0.533t的3.82MPa,450℃蒸汽——127.8度电对以上三种结果取并集,可得济钢集团焦化厂干熄焦发电效率:1t干熄焦—【0.533,0.575】t的3.82MPa,450℃/9.5MPa,540℃蒸汽—【127.8,150】度电3.根据中日联公司设计建造的干熄焦装置近年的统计数字显示,高温高压蒸汽产率≥0.56t/t焦,中温中压蒸汽产率≥0.59t/t焦,高温高压参数≥153kWh/t 焦,中温中压参数≥143kWh/t焦,取中温中压数字最小值,得1t干熄焦——0.59t的3.82MPa,450℃蒸汽——143度电对三种不同统计渠道取并集,可得干熄焦一般发电效率为:1t干熄焦—【0.533,0.59】t的3.82MPa,450℃/9.5MPa,540℃蒸汽—【127.8-150】度电二.焦炉煤气发电焦炉煤气是制取焦炭时产生的副产品,简称焦炉气,是煤焦化过程得到的可燃气体。

干熄焦技术介绍

干熄焦技术介绍

干熄焦技术介绍1 技术简介干熄焦(CDQ)是替代传统湿熄焦一项新技术。

干熄焦采用惰性气体冷却炽热焦炭,并回收余热产生蒸汽的节能技术。

该技术可节约用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能够回收大量红焦显热并产生中高压蒸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提高焦炭质量、扩大炼焦煤适应性、降低炼铁工序能耗,最终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

2 主要功能回收利用红焦显热提高焦炭质量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及其它用途3 技术价值3.1 节能和经济效益明显●焦炭显热回收在焦炉的热平衡中被红焦带走的热量相当于焦炉加热所需热量的37%。

湿熄焦无法回收焦炭显热,干熄焦可回收红焦热量的80%,每熄1吨红焦可回收0.55t蒸汽,发电130kwh。

●水的消耗湿熄焦吨焦耗水0.45吨,干熄焦熄焦过程中不耗水。

●高炉生产率才用干熄焦的焦炭,炼铁高炉的焦比降低2%~3%,高炉生产能力提高1%。

3.2 环境效益明显湿熄焦会对环境产生大量的污染:一是红焦在熄焦塔内用水喷洒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并夹带大量粉焦散发,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酚、氰化合物和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严重腐蚀周围设备并污染大气。

干熄焦采用惰性循环气体在密闭的干熄炉内对红焦进行冷却,基本没有大量气体和液体外泻,可以免除酚、氰化合物和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周围设备的腐蚀和对大气的污染。

通过对焦粉的收集和处理,最后以高净化烟气排入大气(粉尘质量浓度低于50mg/m3)。

3.3 可提高焦炭质量干熄焦后焦炭机械强度、耐磨性、反应后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反应性降低。

采用干熄焦,焦炭块度的均匀性提高,这对于高炉也是有利的。

干熄焦比湿熄焦焦炭M40提高3~8%,M10降低0.3~0.8%,反应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干熄焦与湿熄焦焦炭质量对比3.4 扩大炼焦煤源在保持焦炭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干熄焦可在配煤中多用15%的弱粘结性煤,有利于保护资源和降低焦炭成本。

4 主要原理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

干熄焦锅炉及附属设备工艺流程、原理与作用

干熄焦锅炉及附属设备工艺流程、原理与作用

干熄焦锅炉及附属设备工艺流程、原理与作用1、干熄焦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收了红焦热量的高温循环气体与除盐除氧纯水进行热交换,产生额定参数(温度和压力)和品质的蒸汽,并输送给热用户的一种受压、受热的设备。

干熄焦锅炉是余热锅炉。

2、干熄焦锅炉的工艺流程:⑴、干熄焦锅炉是干熄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惰性循环气体在干熄炉中冷却红焦后,吸收了红焦热量的高温循环气体经一次除尘器除去粗颗粒焦粉后进入锅炉,锅炉吸热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循环气体经二次除尘器除去细颗粒的焦粉,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继续循环冷却红焦。

⑵、锅炉本体烟气系统流程:吸收了红焦热量的循环烟气从干熄焦冷却室出来,经一次除尘器去除粗颗粒焦粉后从锅炉入口进入,垂直往下先后经过二次过热器、一次过热器、光管蒸发器、鳍片管蒸发器、省煤器,然后从干熄炉底部引出。

⑶、锅炉本体汽水系统流程:锅炉给水由多级离心泵升压后向锅炉供水,除盐除氧纯水经省煤器预热后进入锅炉汽包。

⑷、干熄焦锅炉的工艺流程:锅炉汽包炉水可分为强制循环部分和自然循环部分。

⑸、自然循环部分:汽包炉水经汽包下降管进入膜式水冷壁,炉水吸热汽化成汽水混合物经膜式水冷壁上升管返回汽包。

⑹、干熄焦锅炉的烟气流程图:⑺、干熄焦锅炉的汽水流程图:⑻、强制循环部分:汽包炉水由汽包下降管径强制循环泵送入鳍片管蒸发器与光管蒸发器,炉水吸热汽化成汽水混合物经蒸发器上升管返回汽包。

这两部分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在汽包中进行汽水分离,饱和蒸汽由汽包上部导出,经一次过热器升温后,进入减温器喷水减温,然后进入二次过热器继续升温,从二次过热器引出的蒸汽即为外供主蒸汽。

3、锅炉减温水系统:锅炉主给水一部分送入干熄焦锅炉喷淋减温器,根据二次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温度,通过自动调节阀调节进减温器的减温水量,从而保证干熄焦锅炉供出的过热蒸汽的温度达设定要求。

4、锅炉排污及紧急放水系统:⑴、锅炉运行时,通过锅炉给水进入锅炉内的杂质,有很少部分会被饱和蒸汽带走,大部分留在锅炉水中。

干熄焦锅炉及基本知识

干熄焦锅炉及基本知识

一、干熄焦锅炉原理干熄焦锅炉主要作用是降低干熄焦系统惰性循环气体的温度并吸收其热量,产生蒸汽用以供热和发电,以达到使惰性循环气体的热量得到有效利用,节省能源的目的。

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惰性循环气体在干熄槽内将1000℃左右的赤热焦炭冷却,吸收焦炭显热的惰性循环气体被加热到880-960℃,高温惰性循环气体经一次除尘器除尘后,进入干熄焦锅炉,与干熄焦锅炉内的汽水换热,温度降至160 -180℃,惰性循环气体再经过二次除尘器、循环风机和热管换热器后,温度降至130℃,再进入干熄槽冷却赤热焦炭。

经过除氧的104℃锅炉给水,首先进入省煤器,经省煤器换热使水温升至320℃进入干熄焦锅炉汽包,汽包压力约为11MPa,汽包内水的饱和温度约为~325℃,炉水由下降管进入膜式水冷壁,吸热后在热压的作用下进入汽包,此循环过程为自然循环,因此,干熄焦锅炉的汽水循环为自然循环方式。

汽水混合物在汽包内经汽水分离装置分离,产生饱和蒸汽,饱和蒸汽通过汇流管进入一次过热器,在一次过热器内与高温惰性循环气体换热,使蒸汽温度上升到~530℃,再经过喷水式减温器将蒸汽温度调整至430℃,然后进入二次过热器,经换热升温,最终使蒸汽达到需要的温度,在二次过热器出口至主蒸汽切断阀之间的主蒸汽管道上设有过热蒸汽压力自动调节装置,确保干熄焦锅炉供出的蒸汽压力满足要求。

蒸汽管道采用单母管制系统,将蒸汽送至汽轮发电站。

二、锅炉的基础知识1. 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按分子运动学解释温度是大量分子移动动能平均值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反之,温度降低,分子运动的速度减慢,如果分子运动完全停止,此时温度为"绝对零度"。

2. 温标: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尺度。

工程上常用的温标有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

2.1 华氏温标:用符号℉表示。

把标准大气压下冰融点定为320,水沸点定为2120,两点间分为180分格,每格称为华氏一度,即表示为1℉。

干熄焦 标准

干熄焦 标准

干熄焦标准
1. 术语和定义
干熄焦(Dry Coke Cooling)是一种焦炭生产过程中,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在干熄炉内与高温焦炭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焦炭的工艺。

干熄焦标准用于规范干熄焦工艺和操作行为,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

2. 设备要求
2.1 干熄焦设备应包括干熄炉、装料设备、排料设备、惰性气体循环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2.2 干熄炉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冷却能力和耐火材料性能,炉内应设置可靠的耐火材料和砌筑结构,以确保炉体使用寿命。

2.3 装料设备和排料设备应具备自动化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操作。

2.4 惰性气体循环系统应配备过滤和除尘设备,确保循环气体的清洁和干燥。

2.5 余热回收系统应具备高效换热器和回收设备,能够将干熄炉内的余热转化为有用能源。

2.6 控制系统应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3. 操作规程
3.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干熄焦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3.2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3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上报。

3.4 操作人员应配合维修人员进行设备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维护与保养
4.1 设备维护与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4.2 对于关键设备,应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干熄焦炉方案

干熄焦炉方案

干熄焦炉方案引言焦炉干熄是冶金工业中重要的过程,用于将焦炭从焦炉中取出并熄灭。

干熄焦炉方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焦炉熄焦方法,它能够减少熄焦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干熄焦炉方案的原理、设备和操作步骤,以及它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干熄焦炉的原理1.1 熄焦的目的焦炉干熄的目的是将炉内焦炭从焦炉中取出,并迅速熄灭,防止炉内的煤气和烟道气进入大气中,同时回收焦炭作为冶金工业的原材料。

1.2 干熄焦的原理干熄焦利用高温熄焦气体对焦炭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迅速燃烧,达到熄灭的目的。

同时,通过合理控制熄焦气体的温度、流量和压力,使熄焦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二、干熄焦炉设备2.1 熄焦炉的结构干熄焦炉一般由熄焦室、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熄焦气体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等组成。

熄焦室通常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并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以确保熄焦气体的有效进入和焦炭的迅速燃烧。

2.2 熄焦气体处理系统熄焦气体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气体净化和回收两个环节。

在熄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和烟道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碳烟,需要通过净化设备进行处理,以保证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通过对熄焦气体中的焦粉进行过滤和回收,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三、干熄焦炉的操作步骤3.1 炉内准备在进行干熄焦之前,需要对炉内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将焦炉内的焦炭和炉渣清理干净,确保熄焦气体能够有效作用于焦炭;其次,对熄焦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熄焦效果。

3.2 启动熄焦设备在炉内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启动熄焦设备。

首先,打开进气系统,并通过调整进气流量和压力,使其满足熄焦要求;其次,启动燃烧系统,使熄焦气体达到燃烧温度;最后,启动熄焦气体处理系统,进行焦粉的过滤和回收。

3.3 进行干熄焦过程一旦熄焦设备启动,焦炭燃烧和熄灭的过程会自动进行。

在干熄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进气流量、压力和燃烧温度进行调整,以确保焦炭的完全燃烧和熄灭。

四、干熄焦炉的优势4.1 高效能源利用干熄焦炉采用高温熄焦气体进行焦炭燃烧和熄灭,能够有效利用焦炭的热能和内在燃烧能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熄焦过程
温度1200º C左右的红焦由推焦机推入 焦罐中,焦罐台车将其牵引至横移装置处, 将装有红焦的焦罐横移至提升井,提升吊 车将其提升并运至干熄糟顶部,由装料装 置将红焦装入干熄槽中。红焦在干熄糟冷 却室内与循环风机鼓入的小于200℃的惰性 气体进行热交换,温度降至230℃以下,由 排料装置排至皮带运输机上,运往炉前焦 库。
装焦图片
干熄炉工作原理
干熄焦技术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燃烧 后的废气),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 而冷却红焦。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 将热量传给干熄焦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 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 红焦。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蒸汽或并入厂内 蒸汽管网或送去发电。
红焦在干熄糟冷却室内与循环风机鼓入的小 于200℃的惰性气体进行热交换,温度降至230℃ 以下,由排料装置排至皮带运输机上,运往炉前 焦库,惰性气体吸收了红焦的显热,温度升高至 900-950℃,经一次除尘器除尘后进入余热锅炉 产生蒸汽。从锅炉出来的惰性气体温度降至 200℃左右,经二次除尘器,并经省煤器二次降 温后,进入循环风机,被再次送入干熄槽,余热 锅炉产生的450℃、3.9MPa的中压蒸汽,可并入 蒸汽管网或送发电机组发电。
耐材的主要因素。
A、工作环境
在焦炭自上而下、惰性气体自下而上的过 程中,斜道区承受着焦炭的撞击、磨损和气流 及粉尘的冲刷。
B、温度波动
斜道区下部温度约300℃左右,上部温 度约1000℃左右,上部和下部存在700℃的 温度梯度,致使耐火材料内部应力聚集。
C、化学侵蚀作用
炼焦夹带的有害介质、冷却产生的还原 性气体、煤灰粉尘、余热回收工艺的变化等, 也是导致耐火材料溶解、侵蚀、损毁的因素。
三、干熄炉简介
干法熄焦是目前国外较广泛应用的一 项节能技术,其英文名称为Coke Dry Quenching,简称CDQ。 干熄炉主要有:上部的锥体(炉顶)、 预存段(环形气道)、斜道和冷却室组成 (如下页)。
干 熄 焦 炉 体 结 构 图
炉口
干熄炉简 易示意图
炉顶锥体
预存段
环形气道
冷却室
出焦装置
干 熄 炉 炉 温 测 量 温 度 点 分 布
四、干熄炉主要损毁部位
斜道区(俗称牛腿)的耐火材料不仅受 到焦炭向下流动时的冲击力,还受到向上的 循环气体夹带焦粉的冲刷。而且,焦炭、循 环气体以及耐火材料的温度沿斜道高度连续 变化,特别是斜道区下部的温度在300~ 700℃之间变化,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从 而造成耐火材料的拉裂、剥落等。
焦炭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煤场 炭 初冷器
焦 油
洗煤
贮煤
干煤
贮煤塔 洗苯器 焦炉煤气

饱和器
硫 铵
终冷器


室 熄焦
焦炭
筛分
焦炭
湿熄焦图Βιβλιοθήκη 干 熄 炉 整 体 图装


干熄焦装置简易流程图
二、干熄焦炉的起源发展
干熄焦起源于瑞士,最早的干熄焦装 置是1917年瑞士舒尔查公司在丘里赫市炼 焦制气采用的。20世纪30年代起,前苏联、 德国、日本、法国、比利时等许多国家也 相继采用了构造各异的干熄焦装置。干熄 焦装置经历了罐室式、多室式、地下槽式、 地上槽式的发展过程,由于处理能力都比 较小,发生蒸汽不稳定、投资大等因素, 这一技术长期未得到发展。
350~600℃ 煤气干燥
600℃ 600~1000℃ 红焦烘炉 试车
1、干熄炉斜道区的破损原因
在干熄焦装置正常操作时,循环风量应与排焦 量相匹配。当排焦量增大时,循环风量也应相应增 大,但每次增加循环风量的幅度不能太大。循环气 体流经干熄炉的冷却段时,从斜道区进入环形风道 ,会带走一部分焦炭。斜道区的耐火材料不仅受到 焦炭向下流动时的冲击力,还受到向上的循环气体 夹带焦粉的冲刷。而且,焦炭、循环气体以及耐火 材料的温度沿斜道高度连续变化,特别是斜道区下 部的温度在300~700℃之间变化,会产生很大的 热应力,从而造成耐火材料的拉裂、剥落等 。
斜道区目前采用莫来石碳化硅砖砌筑
莫 来 石 碳 化 硅 砖
干熄炉烘烤曲线
温度范围 室 温~120℃ 温风干燥
升温速度 (℃/h)
4.5
所需 时间 (h)
28
累 计时间 (h)
28
120℃
120~350℃ 煤气干燥 350℃

9.5 - 15.5 - 10.5
24
24 24 16 8 24
52
76 100 116 124 148
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 技术工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切 列波维茨钢铁厂建造了带预存室的地上槽 式干熄焦装置,处理能力达到52-56t/h。 这种带预存室地上槽式干熄焦工业装置解 决了过去干熄焦装置发生蒸汽不稳定等问 题,实现了连续稳定的热交换操作。20世 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进一步 推动了干熄焦技术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建成投产了 单槽处理能力为56-200t/h的多种规模的干 熄焦装置39套,干熄焦率约占日本高炉焦 用量的80%,是干熄焦装置应用最多的国 家之一。
干法熄焦技术在焦化工艺中必将成为 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干熄焦工艺在节能、 环保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和它使焦化和炼铁 工艺形成良性循环的事实,其推广应用将 势在必行,前景广阔。截至2006年6月底, 我国已有焦炉配套干熄焦装置37套,总计 干熄焦处理能力达3640t/h,对应处理焦炭 的产能为2720万吨/年,成为全球焦炉配套 干熄焦装置最多的国家。


干熄焦炉的优点
干熄焦炉的优点,主要是节能降耗、改善焦炭质 量。在炼铁生产上,干法熄焦与湿法熄焦相比。 1、惰性气体在密闭系统中将红焦熄灭,并配套 良好的除尘设施,降低了环境污染。 2、将惰性气体的热能转换为蒸汽,蒸汽再用于 发电,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焦炉生产的焦炭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提高 生铁产量、质量、降低焦比提供了良好的燃料条件。
五、结束语
干熄焦炉装置在我国大量使用的时间 还比较短,对干熄炉接触很少,笔者在此 只是做了一些粗浅的介绍。
谢 谢 大家 !
干 熄 焦 炉 介 绍


一、熄焦的分类 二、干熄炉的起源发展 三、干熄炉的工作原理 四、干熄炉主要损毁部位
一、熄焦的分类
熄焦的方式有湿法熄焦和干法熄焦两 种。将炽热的红焦熄灭称为熄焦。熄焦是 焦炭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干法熄 焦是用惰性气体为载体达到熄焦目的。干 熄炉是干熄焦装置中的主要设备,由上部 的锥体(炉顶)、预存段(环形气道)、 斜道和冷却室组成。炽热的焦炭在干熄炉 中与冷惰性气体(N2)逆向接触进行热交 换,焦炭被冷却以往采用湿法熄焦,即往 烧得通红的焦炭上淋水降温熄焦。
预 存 区 所 用 粘 土 砖
2 、干熄焦斜道区耐火材料的损坏特征
斜道区支柱检修时的照片
支柱向炉内倾倒,与外墙脱开
支柱从环形隔墙拐角处向下开裂的情况
与支柱相连的环形隔墙的损坏
3、斜道区耐材的损毁因素
干熄炉斜道区结构复杂,炉内工作条件 变化打,有诸多因素影响斜道区耐火材料的 使用寿命。温度波动产生的热应力是致使斜道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