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监测时间:是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因此要有一个长期的监测计划(其
过程是:监测—评价—干预控制—监测)
监测的对象:一定人群(主要是住院病人) 监测的内容:影响医院感染发生和分布的各种因素(易感因素、易感环
节、易感部位)
几个概念
医院感染监测——目的
获得医院感染的本地率 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措施的依从性 促进医院内部或医院间感染控制的对比提高 为医院感染科研工作提供线索 为医院感染相关纠纷提供证
数据来源:
目前很多医疗机构监测靠人工报,才会有漏报率。 若开展前瞻性监测工作,疑似院感病例都诊断了,监测系统或
方法是完善的,就没有漏报了,甚至能够能看临床到迟报、漏报、 漏诊的原因。 漏报率指标主要用来现场检查进行确认。 例次统计更准确。
3.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计算公式:
分母=已报医院感染病例数 + 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
6.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13.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筛选指标的总的思路
—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付强研究员
指标从三十多个到13个
1. 监测的时点前移
— 在院的患者,而不是患者出院后
2. 关注风险
— 监测在住患者接触的感控风险,与以往基于统计需要的数据采集有差异
质控目的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测指标(2015年版)
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8.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9.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10. 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

附件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100%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100%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100%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X100%【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X100%【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X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X100%【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 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 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 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附件 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 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 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 万例次)] ×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 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 同期麻醉总数)×100%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 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100%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二(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X100%【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惠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二(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XlOo机【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X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0多重时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时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同期住院虑者总数X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时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多重时药菌感染检出率二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X100%。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附件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100%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100%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附件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医院感梁新发硕磁皿灿%同期住院患者总数无铅时∙∣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确定时段或吋点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 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 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 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槪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恳染病例数X100%. 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 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 菌(CRE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CRABA 、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CRPAE 。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 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 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住院患者中医院畴患者宀次轲% 同朋住院患老愿数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 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 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例,即观
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 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
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 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
(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 的比例。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

一般指月发病(例
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
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二h 讥七仝=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
附件6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
同期住陆患者忠数
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 施及干预效果
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
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x 100%
: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
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 菌(CRE 、耐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
霉素肠球菌(VRE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CRABA 、 耐碳青霉烯铜绿
假单胞菌( CRPAE 。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 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
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
数的比例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
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多壘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
同期住陡患寺总数 x 100%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打注 f 淖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 定菌种多重耐
药菌感染情况。

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 查中应实施手
卫生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X 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 务人员手卫生
执行情况。

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 同期住院患者
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
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
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病例总数的
比例。

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
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使用抗前物前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患者申
艸询(郴毗性100% 冋期 住驚蕙者忌数
迁? 丁再病冷学齟标槌检病例数
= ------------------- X 100%
便用杭豔物潮病例总数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九、丨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定义: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I类(清洁)
切口,即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手术切口的感染,包括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是指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占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
例。

计算公式:
十亠亠亠十曲亠发生1英切卩手术都位感染病例数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L:;y X 100% 意义:描述I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

十、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定义: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I
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I 类切歼术
I 类切C 尹 械刨抗誌删歸数dnno/
= ------------------- x 100%
抗莹药霸预爵使用率 同期】类切。

手术患勰数
意义:反映I 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及 管理情况。

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定义:使用血管内导管住院患者中新发血管内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的发病频率。

单位:例 /千导管日
计算公式:
血管内储留監纭数
意义:反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 力。

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定义: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 病频率。


位:例/千机械通气日。

计算公式:
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次数 鳥上心「"f x 1000 %
意义:反映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

十三、导尿管相
x 1000 %0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二
柯矣血温感染例欢数 IM 蕙捕~
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定义:使用导尿管住院患者中新发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频率。

单位:例/千导尿管日。

计算公式:
寻尿管相关
満晟条感染发病基同期薛便站尿管总天数% 1000
"
意义:反映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