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 题 研 究 方 案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我国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化特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所以中职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职业劳动素养。
因此科学和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中职学校来讲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受到青睐,而这种变化趋势对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加强实践性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会计专业在我校开设已有20多年的时间,一直是我校的重点专业,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跟其他国内先进职校相比,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同时我们在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还明显不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我校会计专业的教育质量,需要我们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全方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快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社会师资力量,在原有会计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观念、教材、师资、校内校外实习等相互配合,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以培养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面向基层的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国内外许多会计界人士认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演示、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组成。
其中课堂演示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等,演示并讲解会计实务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是指由教师设计教学案例,学生围绕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探讨摘要: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多角度的对中等职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审视;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强中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基地的建设;以中等职业学生为本,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人文化等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一、多角度的对中等职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审视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目标,而进一步分析教学目标又决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往在传统的观念里,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方法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基于传统的对知识点的记忆的教学目标,这显然已经于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在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教学使得学生具备一技之长,更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学会如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我学习、自我生存和发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不断的适应变化和发展。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的来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很多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员工的专业会计技能了,目前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更加突出的是综合素质。
仅依靠专业能力和技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注重的是对于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提升。
比如诚信度、忠诚度,创新能力等等。
基于这样的职业教育背景,我们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将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纳入到整个中等职业会计教学目标体系之中,并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贯彻和具体落实。
1.要转变思想,确定中职会计培养的目标对于中等职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要跳出以往的惯性思想,创新新的目标设计思路,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整个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对具体的岗位要求进行细致、精确的分析。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

浅论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摘要:目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实训环境存在问题、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实训师资力量不够、缺乏合理的评价考核办法等问题,文章提出教学改革建议:一是强化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实训基地。
二是制订适应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训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三是加强会计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是加强会计实训教学的考评。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实训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实训环境存在问题。
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设施简陋,除必备的电脑、桌椅、凭证柜、剪刀直尺等实验硬环境外,几乎没有配置相应的实验软环境。
如模拟公司的机构设置、各机构设置的隶属关系、财务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业务关系、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及职责要求、会计核算流程、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步骤等。
这些实验软环境的设置,对于进行仿真模拟实训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企业一般业务会计操作技能。
而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些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没有突出这个特点,过于依赖课本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忽视了实训教学。
由于定位不准确,不适应会计的发展形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需求。
(三)实训师资力量不够,“双师型”教师匮乏,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
大多数中职学校缺少专门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
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一般都是高校财会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探索笔者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性的探索,体会如下。
一、加强师生合作,增强学习信心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的教学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消除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认识偏差, 克服心理障碍,可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请一些优秀教师、在校高年级以及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现身说法,深入班级讲清会计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传授学好这些学科的好经验和好方法,使学生认识学好这些学科的重要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的方法会计专业课程属于文科类专业课程,许多的专业概念都需要学生加强记忆。
许多学生是爱死记硬背,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出现会计分录在具体运用时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于基本概念,教师应教会学生先注重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记忆。
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收入和利得这两个概念,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上的说法读一遍或只是简单解释一下,学生肯定理解不透,记忆起来非常困难。
笔者首先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点, 即收入和利得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再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点,即收入来自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利得则来自企业的非日常活动。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费用和损失。
通过分析对比, 学生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记忆起来就容易许多,而且能准确区分。
2.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教师的一张嘴”是不可能的。
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努力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可视可感的形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会计凭证这一章的内容时,把常见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格式以及它们的填制内容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融为一体,在课堂上向学生一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改革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实践教学环境。
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满足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
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
常照搬照用外省、外校的材料,而且一用几年不变,又通常以工业企业为案例。
(二)教学观念。
对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
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中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
尽管中职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仍然存在对会计实践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理解,往往追求形式,搞“走过场”。
(三)实践教学方式。
现今中职教师正逐渐从“三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模式向多媒体教学转化,其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但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会计课件制作上没有突破,课件内容完全来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案例创作。
(四)师资水平。
从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影响实习效果。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一)现有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从我国目前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使职教课程失去特色。
目前的教学基本是以理论课程为主,通常占到总学时的70%以上,而实践操作能力通常是在最后给出半年的时间到单位实习中培养的。
在校的模拟实习像在做表面文章,好的学生能够从前到后做上一遍,而更多的学生就直接将他人做好的作业抄一遍就算了事,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 三 )教育转化工作 中应对后进 生充满 爱心 陶行 知先生 曾说过: “ 谁不 爱学生 ,谁 就不能教育 好学生 。”苏霍姆林 斯基也强调 ,对 那些 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 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 ,
要以 “ 朋友和志 同道合者那样 ”的态度和方式对他 ,因为只有对学生发 自内心 真挚的爱 ,才能给他们 以鼓舞 ,才 能使他们感到无 比的温 暖,才 能点燃 学生追 求上进、成为优秀生 的希望之火 。在后进心表面坚硬冷漠 的外 表下,装着 一颗 需要 “ 关爱 ” 的心 。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 教师情感 , 象冬 日里的一缕阳光 ,可 以温暖一颗冰冷 的心 ,可 以使浪子 回头。当学生体验 到老师对 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 期望 时,他们就会变得 “ 亲其师而信其道 ”。 ( 四)在教育转化 工作中应 赏识后进 生的优点 法国著名雕 塑家曾经 说过 , “ 生活 中从不缺少美 , 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 ” 。 后进 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 的学生也 总有某方面 的特长或优 势, 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 的闪 光 点,适时的加以表扬 。法国教育家卢梭 曾经说过 : “ 表扬学 生微 小的进 步, 要 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作为班主任 ,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 ,满足 其 自尊和 正常的心理 需要 ,可 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 ( 五 )在 教育转化工作 中应树立他们转化 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 “ 你 失去 了财富 , 你只失去 了一点点 , 你失去 了名誉, 你就 失去 了很多 ,你失去 了勇气 ,你就什么都失去 了。” 这句话 的意思就是 : 没有足够 的 自 信 心,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是困难的 。对于成人来说如此 ,对学生 而言也 是如此。他 们要面对的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学业 ,需要克服很 多的挫 折和 困难 。 ( 六 )在教育转化工作 中应强化学校的制度建设 学校 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 一道有力度 的且可操作 的奖 励与惩罚制 度 ,激励先进与促进 后进结合,这样学校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才可能达到事半功 倍效果 。社会不 良因素给职高学 生带来 的负面影响呢 ,这 一 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 。我 国相关部 门确实作了很大的努力 ,也取得 了相 当不错 的成果。例如 ,近几年,我 国开展 了大规模 的的网络扫黄 行动,发动广大群众 , 举报和查封 了绝大多数色情 网站 。许 多网络游戏都设置 了防沉迷 系统,网吧必 持身份证上网 ,电视节 目中也很少 出现 暴力打杀的场面。职高后进 生的转化 ,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学校 作为教育管理学生 的 “ 主 阵地 ”,在 预 防和转 化后进生方面,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 一)教育转化工作中应以预防为主 静 ! 防比治疗 更容易更有效,所 以要预防后进生 的形成 , 先打 思想预 防针 。 在 职高生刚进校时,就要利用各种渠道 向职高生灌输,进职高可 以学到一技之 长 ,可以谋 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也可 以成 就事业 。例如,可 以利用 已毕业学 生 成 功案例 ,向学生现身学法 , 更具说服力 。学生认识到读职高对 自己是有用的, 自 然就会 自 觉地 学习。 ( 二)教育转化 工作中应加 强教育管理 打 思想预防针 不是万能 的,还必需加 强学校教育 管理。要不 定期检查学 生 的课桌和宿舍 , 对学 生成长有 害的书籍要代 其保 管或没收。寄宿学生就寝后, 可 以不 定时地抽查学生就宿情况 ,防止学 生翻 围墙 出去玩游戏等 。学校可 以组 织数名年轻 教师或保安,加强夜间巡逻 。对敢于翻 围墙的学生,必要时作严肃
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师说新语612019年第16期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张鸣/河北省沙河市劳动技工学校摘要:会计属于一类实践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若想在企业之中做好会计工作,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许多技校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太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较为缺乏。
本文对当前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有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从而希望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一、技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第一,开展实践教学对学校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十分有利,技校自身就是以实践和技术为重点的教育场所,假如技校不开展实践教学,则学生的技术和技能很难得到提高,技校也很难培养出技能型人才。
第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去企业中实习。
然而,由于会计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到做账、报税等企业较为重要的商业机密,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接收技校实习生。
所以,技校开展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工作的实践技能,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技校开展实践教学,可以使技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有的问题(一)“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当前,我国很多技工学校的会计教师,大部分都是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直接进入技校任教,还有一些民办学校为了降低成本直接招聘专科实习生到校任教。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教师的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虽然有一些技校鼓励教师去企业之中实践和学习,然而,技校并没有把其指定成为一个硬性的考核指标,许多教师仅是找企业盖公章就敷衍了事。
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的时候,许多教师只是凭借臆测与主观理解展开模拟实训,由此必然导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效果不佳。
(二)会计课程安排不合理当前,与外国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技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仍然存有一定的差距。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资治文摘 管理版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王洁芸1 陈新国2(1湖北财税职业学院会计系2武汉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湖北武汉)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教学的关键,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
针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结合目标岗位,本文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实践教学的相应措施。
高职 会计实践教学 模拟实训 高职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会计专业必须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培养面向企业、立足岗位、强化应用、突出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落实到怎样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还有不少难点,有很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阴丽美、滕爱玲研究了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李艳主要论述了会计专业查账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办法。
杭瑞友、谢咏梅等分析了基础会计怎样与实践相结合,这些学者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办法,但如何把实践教学与这些专业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还是个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1.思想上重视不够,缺乏实践性教学设施高职院校一般发展时间较短,存在会计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缺乏等现象。
目前高职教育模式依然处于摸索阶段,会计实践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应试教育模式,其教学安排缺乏整体考虑,教学计划的实施主要靠课堂讲授,注重专业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项目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会计专业的模拟实验主要局限在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上,而其他行业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项目还有待开发。
学生实习后仍然不知道审计人员怎样进行审计,企业办税人员如何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
3.实践性教材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高职会计实践性教材各说各话,质量不高,错误较多,且大多数内容陈旧,跟不上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变化,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1-09-22T15:20:00.92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敏
[导读] 针对学校的课程进度,现有的模拟基本上都是分模块进行。
张敏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050000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了中职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依此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技能优势。
而会计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本文就中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财会教学的培养目标及课程开设,财会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设想几个具体层面对中职财会教学实践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模拟实训实训基地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培养具有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人才,尤其是会计专业,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应具有深邃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走到工作岗位后能否学以致用。
但是目前的会计专业的教育机制仍然是理论教育占首要地位,实践教学的份量不足,导致许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学了多年的会计专业知识之后竟然不会填写一张普通的支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目前制约中职实践教学的困难和矛盾
(一)传统的考试制度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互为推进的教学形式。
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体制决定了传统的考试模式仍然以理论考核为主。
例如根据河北省历年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考试题型来看,基本上是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会计分录…等一种思路。
而关于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原始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内容的考核从未出现在考试题中。
(二)缺乏特色鲜明的中职教学教材。
传统的会计专业教材是按照知识的学科体系,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基础知识》…等由浅入深地设置。
表面上看这种设置非常合理,但是纵观这些教材,学科性、学术性仍然比较明显, 缺乏学生学习实用技术的指导性和示范性。
基本上都是理论讲授的篇幅占主导地位,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却少有涉及。
(三)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其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中才能获得。
它不仅要求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等模拟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和动手训练, 更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和实训。
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现场环境有差距, 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
(四)缺乏一支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其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的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 还应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 即使是基础课的教师也需要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与本课程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所以与普通学校相比较, 中职学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储备要更为全面。
二、加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以需求带动实践教学。
北京某职业学校现在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交行班”,是学校与交通银行联合办学的一个产物,其主要特点是,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而是根据交通银行的业务需要,给学生安排实践课的教学。
这样就使教学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也能走出校门直接上岗,减少了学生上岗前的各类繁琐的培训,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学生的角色转换也非常自然。
(二)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模式只会给理论教学增添砝码,不能真正的发挥教育的功能。
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在会计专业的学生考核中增加《基础会计模拟考试》、《财务会计模拟》、《成本会计模拟》、《会计综合模拟》等,取消传统的考试中记忆性的成分,增添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考试带动平日的实践教学。
(三)编纂具有鲜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教材。
专业实践教材应符合以下原则: 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原则;而现行的教材往往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既要具有教学的能力,还要具有把握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在国家没有对口的教材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优秀的教师尝试编写校本教材。
(四)建立完善规范的会计模拟教学体系。
1、将会计模拟实验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会计实践教学不是一、两门课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前提,但最终必须付诸实施。
2、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结合起来。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手段都停留在手工阶段,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更新,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
3、将分模块模拟与综合模拟相结合。
针对学校的课程进度,现有的模拟基本上都是分模块进行。
目前比较流行的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引入会计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专业学习,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4、配备有经验的专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
目前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数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或者实验员担任,而这类指导人员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一般也未亲身经历过,在指导实验过程中,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
方法,而往往理论知识与实际会计操作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指导教师的解释不够准确,脱离实践,缺乏权威性。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进行的实践教学都是模拟仿真性质的, 并不能替代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实际工作现场、实际工作环境中实习实训获得的心理感受、责任意识、思维能力和处理各种实际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在不断地修正理论,以使其更加趋于完善。
因此,中职学生增加就业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实务操作水平,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必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
【2】杨贞斌.改进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培养会计学生综合素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