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评价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不加以控制,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类和方法,其中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西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该疗法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天麻、钩藤、僵蚕、杜仲、丹参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舒筋、活血、平肝、止痉的功效。
钩藤与苦参二药配伍,有疏利筋骨之功,以血瘀阻络,筋骨拘急为主证者为应用对象。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通过舒筋活血,除风定痉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调整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降低心脏的负荷,通过扩张小动脉和抗心肌收缩的作用,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血压。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有望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一项对该疗法进行的临床对照试验显示,该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良好。
这表明,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该疗法还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能够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壁的黏附物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耐受性好、预防并发症的特点。
也需要指出的是,中药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是需要长期服用并配合规范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变,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成天麻10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表现有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本方证以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兼有肝火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肝;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引血下行,为药引;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
现代应用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半身不遂、耳源性眩晕及神经衰弱有上述证候者;
加减法1.有痰者可加入川贝10胆南星6
2.手足发麻者加入广地龙10希莶草12
3.视物不清者,可入加决明子9茺蔚子10
4.偏于火盛者,可加入龙胆草10夏枯草15
5.偏于风盛者,可加入龟板15牡蛎25。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观察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观察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病,由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高血压病已经可用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但是一些患者或者对药物有过敏反应或者对药物存在依赖性而不愿意长期口服药物。
因此,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天麻钩藤饮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方剂,它由天麻、钩藤、黄芩、黄连、蒲公英、茯苓、泽泻、赤芍等中药组成。
前人已经证实,天麻钩藤饮具有清热利水、降压镇静、祛风解毒等功效。
然而,该方剂的具体应用和剂量范围仍需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
1. 方法1.1 选取标准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在某医院门诊就诊并被确诊高血压的患者。
根据这些患者测量的血压是否达到标准,由医生记录数据并进行诊断。
选取患者分别采用天麻钩藤饮、山楂泻心汤、中成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天麻钩藤饮和山楂泻心汤用于比较传统中药的效果,中成药用于比较西药的效果,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用于确定剂量范围和方剂的应用。
1.3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患者使用治疗方案前后的血压数据,计算每个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
将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效果。
2. 结果2.1 参与人群情况选择100例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
按照50/50的比例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另一组使用山楂泻心汤治疗。
另外,我们从门诊急诊或者其他渠道收集100例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
2.2.1 天麻钩藤饮组经过治疗4周,天麻钩藤饮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比治疗前分别降低了25.6mmHg和16.3mmHg,总有效率为86%。
2.2.2 山楂泻心汤组2.2.3 中成药组3. 讨论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山楂泻心汤组次之,中成药组效果最差。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组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认为天麻钩藤饮具有显著的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果。
天麻钩藤饮加减疗法在肝肾阴虚证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天麻钩藤饮加减疗法在肝肾阴虚证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一、疾病介绍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项疼痛、头痛、肩背酸痛以及手麻等症状,常见的分类为颈椎病性神经根病、颈椎病性脊髓病及颈椎病性神经痛等。
肝肾阴虚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分类,常表现为身体虚弱、头昏眼花、肢体无力、腰膝酸软等症状。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与颈椎病有一定的关联。
二、疗法简介天麻钩藤饮是中医经典方,具有滋阴益肝、疏风活血、舒筋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颈椎病、头痛、肩周炎等疾病。
在加减运用方面,可根据不同病情和患者的体质来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三、临床疗效分析1. 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肝肾阴虚证颈椎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
两组均采用颈椎矫正康复训练和针灸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
疗程均为6周,每周2次,每次30分钟。
2. 结果分析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颈项疼痛、头痛、肩背酸痛以及手麻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也有所改善但程度较轻。
具体表现如下:治疗组对照组颈项疼痛13例好转8例好转头痛12例好转6例好转肩背酸痛14例好转7例好转手麻11例好转5例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
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不良反应研究过程中未发现天麻钩藤饮治疗产生不良反应。
四、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疗法结合颈椎矫正康复训练和针灸疗法治疗肝肾阴虚证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本研究样本较小,为了更准确的评估天麻钩藤饮的疗效,还需要更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天麻钩藤饮加减案例

天麻钩藤饮加减案例
天麻钩藤饮加减案例如下:
患者男性,56岁,患有高血压病8年,近3月头晕发作频率较前增多,伴
有夜间左侧肢体麻木感,活动后好转,胃脘部胀闷,反酸嗳气,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纳可,眠浅易醒。
舌暗红,苔黄,脉涩。
中医诊断:眩晕。
处方:钩藤15克、栀子10克、甘草5克、天麻10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川牛膝15克、丹参15克、夜交藤15克、石决明15克,7剂,
450ml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
二诊:头晕发作次数较前减少,头部胀痛基本缓解,夜间存在左侧肢体麻木,少许口干,饮水量可,纳一般,浅眠,二便调,胃脘部胀闷,反酸嗳气。
舌淡红偏暗,苔淡黄腻,脉弦涩。
辨证、治法同前,处方如下:处方:钩藤
10克、天麻10克、白芍15克、甘草5克、黄芩10克、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30克、佛手15克、牡蛎30克、川牛膝15克、地龙10克,14剂,450ml水煎至200ml,分服。
三诊:偶有头晕发作,程度较前减轻,少许口干,无肢体麻木,饮水量较多,纳眠可,二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干,脉弦细。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请遵医嘱。
在使用中草药治疗疾病时,请注意药性以及个人的体质情况。
如病情未得到缓解或加重时请及时就医。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眩晕35例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眩晕35例[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35例用天麻钩藤饮治疗。
结果:舒张压、收缩压、眩晕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效果较好。
[关键词] 高血压;眩晕;天麻钩藤饮眩晕包括空间定向障碍或对运动理解失误。
患者常仅自觉身体发生摇摆、转动,或感觉周围环境发生旋转,或二者同时存在[1]。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脏及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生眩晕较常见[2]。
笔者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35例,均为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诊治患者。
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53±13.56)岁,平均病程(10.65±5.46)年:高血压分级I级20例、Ⅱ级15例、Ⅲ级0例。
均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等症状,或伴有耳鸣、易怒、失眠多梦、头胀痛等。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诊断及分级标准[3]。
即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高血压I级为140-159/90—99mmHg,Ⅱ级为160-179/100~109mmHg,Ⅲ级为大于等于180/110mmHg。
仅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
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型。
主症为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其则昏仆。
次症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或面红目赤,口苦,脉弦滑。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35~75岁。
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及继发性高血压;②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③妊娠和哺乳期;④长期饮酒(平均每天摄入酒精大于等于50mL)。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2014-12-20 16:30:27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中医方剂学七版)[组成]天麻(90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
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
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
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文献摘要]1.原书主治《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2.方论选录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
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9克)、(12克)、(18克)、(9克)、(9克)、(12克)、、、、、(各9克)。
《中医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 -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天麻钩藤饮 - 病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天麻钩藤饮 - 配伍特点平肝熄风药配伍清热活血安神之品,以治标为主。
天麻钩藤饮 - 辩证要点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天麻钩藤饮 - 方剂功效平肝降逆,镇静精神,降压缓痛。
清热化痰,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 - 临证加减肝火盛,加龙胆草,夏枯草;脉弦而细,加生地黄、枸杞子。
天麻钩藤饮 - 方剂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抽搐,半身不遂。
现用于,,,,,,等。
,,。
耳鸣眼花,震颤或半身不遂,,脉弦数。
脑震荡引起的眩晕、抽搐《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以天麻、钩藤、生决明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肝之逆,并辅夜交藤、朱茯苓。
以安神安眠,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
晕眩之良剂。
若以现代之高血压头痛而论,本方所用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精神,降压缓痛之功。
天麻钩藤石决明,桅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
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本方证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以致头部疼痛,眩晕;肝阳偏亢,影响神志,故夜寐多梦,甚至失眠。
治宜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
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
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
1.:袁某某,男性,43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钩藤饮加减
[组成]天麻10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 栀子9g 黄芩9g 川牛膝12g 杜仲9g益母草9g 桑寄生9g 夜交藤9g 茯神9g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表现有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 本方证以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兼有肝火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肝。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引血下行,为药引;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
[现代应用]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半身不遂、耳源性眩晕及神经衰弱有上述证候者。
[加减法] 1.有痰者可加入川贝10 胆南星6
2。
手足发麻者加入广地龙10 希莶草12
3.视物不清者,可入加决明子9 茺蔚子10
4.偏于火盛者,可加入龙胆草10 夏枯草15
5.偏于风盛者,可加入龟板15 牡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