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课程概述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了解观察法的类型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式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骤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
“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
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日常观察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
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1.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直接性(2)情感性(3)重复性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的区别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1)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2)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3)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
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
1 、缺乏控制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2、难以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
3、样本数小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
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例子:孔子和颜回的故事4、需获准进入5、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2. 教育观察法的类型(1)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控制情形下进行,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法称为控制观察法。
例: 研究中的反应性(实验观察法)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人员的期望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心理学教程》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
它可按不同的维度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时间上看,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长期观察指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进行系统观察,积累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
定期观察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每周一次)持续观察,到一定阶段予以总结。
从范围上看,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全面观察指在同一研究内对若干心理现象同时加以观察记录。
重点观察则是在同一研究内只观察记录某一种心理现象。
从规模上看,可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群体观察指研究者的观察对象是一群体,记录这一群体中发生的各种活动。
个体观察又称个案法,是对某一个体做专门观察的方法,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研究方法。
个案法具有启蒙和试点的作用,也适用于特殊个体(如天才儿童、精神病患者等)的研究。
早期的中外儿童心理专家如德国的普莱尔、英国的达尔文、中国的陈鹤琴都曾运用个案法观察自己的孩子,并发表了长期的记录。
下面是儿童心理学创始人,德国的普莱尔观察自己的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抓握动作发展的记录。
“第一至第三天:主要是手碰到脸的动作。
第五天:他的手指把我的一只手指握得很紧;他的脚趾不能。
第九天:小孩睡觉时并不握着人放在他手内的手指。
......
第十七星期(第117天):我第一次看到我的小孩认真要用手抓住东西。
......"。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课程概述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得基本概念与特点了解教育观察法得优缺点了解观察法得类型掌握教育观察研究得记录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得一般步骤观察就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得现象与过程得认识。
“观”就是瞧,“察”就是分析研究。
强调“自然发生”得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日常观察就是对自然存在得现象得随机得、自发得感知,无一定目得与计划,也不要求严格得记录。
优缺点:信息丰富但就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与零碎性,不能系统得说明问题。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1、教育观察法:就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得设备,有目得、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得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直接性(2)情感性(3)重复性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得区别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得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得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1)不就是自发得、偶然性得活动,而就是有目得、有计划得活动;(2)观察对象与方法不就是随意得、自发得,而就是经过选择与策划得;(3)就是需要作严格详细得观察记录得。
因此,教育观察法就是日常观察法得高级形式。
1、缺乏控制观察法得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响资料得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2、难以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得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得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与实验法中常用得定量测量法。
3、样本数小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得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得样本。
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与偶然性例子: 孔子与颜回得故事4、需获准进入5、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2、教育观察法得类型(1)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就是在自然发生得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与控制得状态下进行得,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就是在控制情形下进行,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法称为控制观察法。
例:研究中得反应性(实验观察法)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人员得期望会影响实验得效果。
教育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教育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主动地观察并记录教育现象、行为和活动,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观察法可以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种方式。
1. 非参与观察:研究者通过站在一定距离外观察教育现象和行为,不与被观察者进行直接交互。
例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2. 参与观察:研究者与被观察者进行互动,并以参与者的身份观察教育现象。
这种观察方法通常需要研究者进入教育实践场景,例如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观察法的优点包括:
- 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教育现象,获取直观、真实的数据;
- 可以观察到非言语行为和细微的变化,丰富了研究数据;
- 可以直接观察到在实际情境中发生的教育过程和现象。
观察法的缺点包括:
- 研究者可能会对被观察者的存在产生干扰,影响被观察者的
行为;
- 观察到的行为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偏见的影响;
- 不能观察到一些内在的心理过程和思维活动。
为了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观察方法还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例如访谈、问卷调查等。
此外,研究者还需要制
定观察计划和记录表,以便系统地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

18
整理课件
11
3 观察日记
儿童心理学发展初期,人们常用这种方法。
达尔文曾对其儿子Doddy进行观察,包括他最初 的反射活动、恐惧、愤怒和后来的推理、道德 等复杂行为的发展,并与动物行为进行了比较。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yer)对自己的孩子从 出生到3岁的发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观察记录, 他每天至少进行三次观察(早、中、晚),天 天坚持,后写成《儿童心理》
钟,又打哈欠,以后再打哈欠6次。 (4) 生后12小时,生殖器已能举起,大概是因为
憋尿,随即就小便了。
整理课件
13
陈鹤琴观察记录节选
(5) 大便是一种灰黑色的流汁。 (6)用手扇他的脸,他的皱眉肌就皱缩起来。 (7) 用指触他的上唇,上唇就动。 (8) 打喷嚏两次。 (9) 眼睛闭着的时候,用灯光照他,眼皮就皱缩。 (10) 两腿向内弯曲如弓形。 (11) 头颅是很软的,皮肤带红色,四肢能动。 (12) 这一天除哭之外,完全是睡眠。
整理课件
4
2 观察法的四项基本工作
(1) 选择:在观察前后、中途选择应该观察的东 西。
(2) 激发:在不影响被观察者行为的情况下,增 强和维持所期待的场面。
(3) 记录:用摄像机或行为核查表(checklist)记录 所观察的事件或行为。
(4) 编码:为了对观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 其进行频数计算、确定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等 工作。
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整理课件
1
2
内容提要
一、观察法概述 二、非结构式观察 三、结构观察 四、参与观察 五、间接观察 六、观察研究的设计步骤 附1 儿童气质追踪研究中的观察程序举例 附2 观察资料的编码举例
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

④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将教育观察分为参与观察 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又叫“局内观察”,是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 中,作为活动的一员充当相应的角色,与被观察者建立较密切的关 系,在相互接触与体验中倾听和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行,获得有价值 的研究资料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又叫“局外观察”,是指观察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 动,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观察获得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在非参与 观察中,观察者由于与被观察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能保证 观察者活动的自然性,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比 较客观、公正的研究资料。
• 研究对象:本区九所幼儿园大班随机选择 50余名幼儿,以及本区五所小学中50余名 上一年从这九所幼儿园毕业、现在小学一 年级的小学生。原则上幼儿与小学生各50 名以上。
1.指导思想正确
• 秉持客观性原则以及科学的研究态度: • 观察前,明确研究对象、确定观察内容。 • 观察时,不应掺杂个人情感,应实事求是对活动
研究的方法
一种方法。
细记录的一种观察
方法。
② 取样记录法
取样记录法兴起于20世 纪20年代,由美国儿童 心理学家沃尔森提出, 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 记录方法,较上一个描 述观察法更具有客观性、 可控性和有效性。它即 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 又能节省人力、物力, 节约时间。
取样记录法的分类:
时间取样
目录
01
02
03
04
05
含义 特点 分类
优缺点 常用方法 实施步骤 注意事项
01
含 义 特点 分类
含义
教育观察法的含义
所谓观察法,是指人们有 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 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 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 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 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调研方法之观察法.

观察法
观察法是除访谈法外的又一调研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通过情景观察、场景观察、人物表述时的状态观察等方法来获取相关信息。
观察法的优点有:一是获得的信息更直观、真实可靠。
访谈的过程也辅以观察来收集资料,有时候,访谈加上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可靠,比如一个访谈对象在回答问题时,他是否理解了问题才回答,是否答非所问,是否诚恳回答等,这些方面需要观察访谈对象的表情、态度等方面才能得知。
二是便于收集存在物质的相关资料。
观察法主要用于看得见的物质存在和基础设施的调查,这方面的调查就需要观察和拍照记录作为资料。
三是更好的判断调查对象的心理状况。
观察法也用于调查对象的心理表现的调查,通过观察调查对象回答问题时的表情、态度和语气等方面可以得知调查对象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的现场调查。 观察法的调查手段主要靠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
恩格斯在了解英国社会阶级状况时运用了观察法;
器官以及它们的延伸物,如照相机、摄影机录音 机等仪器。 观察法观察到的主要是被调查对象的外显行为。
二、观察法的类型 1.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外部事物, 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眼、耳、 鼻、手、舌等感知器官,通过感知认识活动, 直接感知要观察的外部事物。 ★间接观察:观察者不直接运用自己的感知 器官直接感知要观察的外部事物,而是通过 观察同被观察事物有关的事物,和被观察事 物的行为后果,观察要观察的外部事物。 直接观察带有一定的真情实感;认识事物的 能力有别;主观见解。
三、观察法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因为进行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到真实可信
的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 的结论。 虚假、伪造的观察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会危害社 会。 客观性原则要求如实地记录所观察到的情况,不 能按着长官意志和自己的好恶任意增减或歪曲事 实,也不能只记载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不记载与 自己不利的事实,更不能为了充实自己的研究题 目凭主观去臆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关于有结构观察:
有一定控制的观察。 观察者在对所要观察的对象有相当了解之后,根
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观察的对象和项目、观 察的过程、步骤作出详细的规定和计划;并按规 定和计划进行观察。 有结构观察可获得比较翔实的观察材料,并可对 观察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关于无结构观察:对所要研究的对象不太了解,
没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实施观察时方法也较为 灵活,通常只确定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观察 的主要对象;对于观察的步骤只作初略的设想; 一般在自然场所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概述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了解观察法的类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
“观”是看,“察”是分析究。
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日常观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格的记录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一、教育观察法概1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直接)情感)重复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的区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缺乏控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难以用数量表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样本数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例子孔子和颜回的故、需获准进、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2教育观察法的类)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控制情形下进行,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法称为控制观察法。
研究中的反应性(实验观察法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人员的期望会影响实验的效果霍桑效应:被试因知道自己参加实验而引起的积极性提高约亨利效应:对比组师生对实验组实验措施的暗中模仿或“较劲”生成效应:由于教育实验过程较长被试身心成熟产生的效应)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法:直接通过感官考察研究的方法间接观察法:人的感官通过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结构性观察法与非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法: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控制性观察非结构性观察法:大多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提纲,观察目的也只限于观察客体的一般性了解)系统观察法和随机观察系统观察法:是把观察客体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便是一个有一定便捷围和逐级阶梯体系的系统——并对这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随机观察法:是按照随机抽样的基本原则,从观察总体单位中科学地抽取部单位进行观察研究,搜集资料并以此推断整个观察总体的一种方法)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法: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为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客体的深层结构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非参与观察法,就是指观察者纯粹扮演观察的角色音乐课,许多学生没带口琴。
这是上午最后一节课。
下课后,教师说:“带琴的先走,不带口琴的留下。
”教师让留下2名学生写检查,写完检查写此时的规范是:不带口琴的学生要留下写检查、保。
学生们起哄、怪叫教师:“我们上的不仅仅是音乐课,还要对你们进行教育。
”学生们:“我没带笔。
”教师让其中一位女生去办公室拿笔。
过了几分钟,去办公室拿笔的生仍未回来,学生们叫道:“她自己逃走了。
”并一起起哄。
教师:“不要发音。
”在学生们的吵闹声中,教师边记录学生的学号,边不断说:“不要起哄”分钟后拿笔的学生回来,报告说办公室里面没有老师。
学生们高兴地“啊——”教师仍在记学号。
学生们大吵大闹,哄笑。
教师似乎不再有兴趣评他们了。
学号记录完毕,教师让没有参与吵闹位学生先此时的规范是虽然不带口琴,但没有参加吵闹的学生可以不必受到惩,并质问留下的学为什么吵个不停,学生们揭发是一个男生在说笑话。
教师让其他学生都离开只留下了这个讲笑话的男此时的规范是;虽然不带口琴,还参与了吵闹,只要不是主犯,就可以离。
教师:“你讲过笑话吗?男生:“讲过的,是他们先骂我。
教师:“难道你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三分钟后,音乐教在学校食堂吃饭(最后的规范是:虽然不带口琴,虽然参与吵闹,并且是犯,但只要教训一下就行二、教育观察的常用方实况详录1.实况详录法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观察者的目的是无选择的记录行为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的详细客观的描述,不加以主观推理解释和评价,犹如描绘一幅反映现实生活的全系列图优缺点:能够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背景资料同一资料有多种用途,经济实用对记录技术的要求高2日记描述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并进行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的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优点:方便易行,能记录详细而长期的资料,能反复利用,并可与常模参照通过长时期的日记描述,能够了解儿童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缺点;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以做出有意义的概括运用日记描述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轶事记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
他不仅便于观察与记录儿童显著的新行为或语言反映还可以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任何可表现儿童个性或某方面发展行为情景取样记录这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性和有效性。
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记录所需间取样记录可分为:时间取样、事件取时间取样即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预先规定好的为分类系统将行为归类优缺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观察者的主观选择性和主观判断,使观察到的行为具客观性和代表性简化观察过程与资料分析过程,可收集到有关行为频率的资料,提供定量结果仅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仅适用于观察外显行难以得到关于环境、背景的资难以考察行为的相互关系和连续性。
.4.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
优缺点:可做预先的计划安排与准备,获取较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行为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得到关于事件的环境与背景资料。
可用于对比较广泛行为事件的调查。
缺乏测量的稳定5.行为检核法:在观察研究中,行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
有助于观察目地的具体化,使观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检核表编制方法:1.列出重要项目2.根据主要项目分解出具体项目3.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项目,编制出行为检核表三、教育观察法的实观察法的实施要、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与要、准备好观察手、进行多次反复观、客观、全面、典型、有计划地进行观、要掌握好观察方法与技、及时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材观察法的实施步准备工、制定观察计划与提观察提纲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whowhatwhe,wherehowwhy、准备观察所用的辅助工记录表格、记录方式、仪器设、确定观察途径:访谈、听课、参观、参、训练观察人观察提尽可详尽记录客观事实,避免主观性记录。
观察时要注意这个方面的记录)谁:行为者和行为对象)何地: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场景、地点)何时:日期、时间)何事:什么行为或事件)怎样:行为或事件的具体表现及过程)为什么:行为或事件的原因选择合适有效的记录方三种方法:评等法、频数记录法和连续记录评等法:对观察对象所表现的特征,按所属等级,在表格中画圈或其他记号频数记录法:以符号记录对象某项行为出现的次数或数量连续记录法:用笔记的方法在现场作连续记录,也可用录音机、摄像机等将个过程加以记录,事后再转记到笔记本上实地观察记录.实施观察先熟悉环境,再建立和谐关系,最后正式观察要求:(1)灵活地执行计划(2)抓住观察重点(3)注意做到看、听、问、查、思考相结合(4)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四、教育观察法案例及评析案例: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计划)*课题名称: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研究人员:××××××协作人员:与幼儿、小学生有关的教师、家长配合。
前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跟小学的衔接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习惯、作息制度等许多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老师和家长反映,学生入学后学习负担和思想负担较重,健康状况下降,对小学学习生活不习惯的现象十分明显,儿童入学前后活动安排上的差别已成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上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拟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与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4小时内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获得数量资料,为幼儿园与小学儿童活动安排的衔接问题提供依据。
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在本区九所幼儿园大班幼儿中随机选择50余名幼儿,并从本区五所小学中,选择50余名去年从这九所幼儿园中毕业、现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学生。
与家长联系,排除一小部分由于其他原因使家长无法配合观察的对象。
原则上定为幼儿与小学生各40—50名。
研究方法:(1)观察内容为一天24小时内的全部活动内容。
(2)儿童在幼儿园或小学内的活动情况由教师跟踪观察并作详细记录,在园外、(记录草表附后)校外活动情况由家长进行观察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