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5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11页例5及相关习题学习目标1. 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2. 通过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理解并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流程学案导案一、复习导入在括号里填上“>”、“<”或“=”。

988()1000 765()489566()655 45376()5437610890()10980 876()678二、合作学习下面是2011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

(单位:人)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吗?美国:2116100 日本:3658200 泰国:608000俄罗斯:2536300 印度:606500 韩国:41854001. 2116100读作:3658200读作:608000读作:一、创悦境刚才,我们对于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了回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亿以内的数是不是适用?;二、释悦疑1. 请正确地读出这些数。

2. 任意选出数位相同和数位不同的两组数进行比较。

3. 引导归纳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如果两个数的数位不同,2536300读作:606500读作:4185400读作:2. 比较。

⑴在括号里填上“>”、“<”或“=”。

2116100()608000 2116100()3658200 2536300()4185400 2116100()25363003658200()4185400 608000()606500 ⑵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如果两个数的数位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如果最高位数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三、反馈交流1. 我会回答上面第题。

2. 我来谈谈这节课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巩固提高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导学案

1、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预习指南: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感受大数的意义。

1.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有(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8908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8个( )组成的;8、9、0、8分别在千位、( )位、( )位、( )位上。

3.教材第2-3页例1。

(1)主题图呈现了( )个大数和我国的总人口数,这些数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 )的数来表示,只能用比万大的数:( )以内的数来表示。

(2)我们学过: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顺次是十位、百位、千位;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所以,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就是( )万;10个十万就是( )万;10个百万就是( )万;10个千万就是( )。

新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意义也( )。

如6666:千位上的6表示( ),百位上的6表示( ),十位上的6表示的( ),个位上的6表示( )。

所以,要想更好地用数字表示数,就需要知道数字在什么位置,数字所在的位置就叫( )。

(4)从右边起,将数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 )级、( )级、( )级,统称为( )级。

(5)通过数位顺序表,以北京人口:19612368为例,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意义。

①建立数位顺序表如下:亿级 万级 个级亿1 92 3 6 8②19612368可分为( )级和( )1分别表示( ),两个6分别表示( ),9表示( ),2表示( ),3表示( ),8表示( )。

4.(1)从右边起每( )个数位为一级。

(2)从右边数第六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每日 口算 310×4= 204×5= 260×2=204×7=113×3=212×4=105×6=750×2=401×9= 789×0=参 考 答 案1. 个(一)、十、百、千、万、十2. 8 9 0 一 百 十 个3. (1) 6 万以内 亿(2)十 十 一百 一千 一亿(3)不同 6个千 6个百 6个十 6个一 数位(4)个 万 亿 数(5)② 个 万 1个千万、1个万 6个十万、6个十 9个百万 2个千 3个百 8个一4. (1)4 (2)十万 十万每日口算:1240 1020 520 1428 339 848 6301500 3609 02、亿以内数的读法预习指南:会读整万数或含两级的数,掌握读数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 第10课时 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 第10课时 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3.学生独立改写,汇报改写结果。
4.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用规范的语言总结。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要用“四舍五入”法,是“四舍”还是“五入”要看千万位上的数,也就是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数。“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
2.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1)548000000≈()亿
教师点评和总结:
(2)3795000000≈()亿
(3)690000000≈()亿
(4)3058000000≈()亿
答案:(1)5(2)38(3)7(4)31
3.延伸练习。
□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
(1)98□6523140≈99亿
(2)231□4600000≈231亿
答案:(1)最大能填9,最小能填5;(2)最大能填4,最小能填0。
(1)57680500≈()万
(2)6608070≈()万
(3)85796858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四(2)班有学生45人;
全球总人口数约是70亿人。
上面这句话中的两个数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教材第21页例4。
1034500000≈()亿
学习目标
1.会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2.使学生经历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
会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学习难点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自主学习。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题。
省略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他们的近似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1 3亿以内数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1 3亿以内数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1 3亿以内数的写法【核心素养】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学习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含两级的数的写法。

【学习难点】掌握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7,例4,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请你写出一个“个级数”再写出一个“万级数”并想一想: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写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请你写出一个0要读的“万级数”,再写出一个0不要读“万级数”。

【探究新知】一、教材第7页问题:含两级数的写法。

例4: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写出横线上的数。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写作十二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三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学生读一读,填一填,并与同桌交流。

含两级的数怎样写?(1)先写级再读级;(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达标测试】一、填空。

1、1千万是()个百万。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3、60402800是由6个()、4个()、2个()、8个()组成的。

4、在40206950这个数中,()位和()位上的0不读。

5、8个千万、8个万和8个百组成的数是()。

6、用三个6、四个0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读出2个0的七位数是()。

7、946090是一个()位数,最左边的9在()位上,表示9个(),另一个9在()位上,它们的值相差()。

二、判断。

1、十万八千零六写作:10800006。

()2、78000里有780个100。

()3、9090090左边的9表示9个十万,中间的9表示9个万,右边的9表示9个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通过用算筹和算盘表示数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2.通过对于计算工具产生和更替过程的了解,感受计算工具的作用和价值,初步感受现代计算工具计算器的应用价值。

3.感受计算工具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感受人类的伟大和智慧。

【课前学习任务】准备一个计算器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请你写出下面用算筹表示的数。

学习任务二:
1.写出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

2.比一比,找一找,算筹和算盘之间有哪些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习任务三:
1.打开计算器,在计算器上输入 1234,然后再将屏幕清除。

2.试一试,找到计算器上能够将数字从末尾一个一个清除的功能键。

【作业设计】
试着使用计算器,自主研究感兴趣的功能键。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概述一、单元学习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1、亿以内数的读写;2、亿以内数的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亿以内的数求近似数。

三、单元学习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单元学习内容及前后联系:1.本单元学习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亿以内数的读写(例2、例3);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例4)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例5)非整万的数求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例6)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

2.知识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读、写;万以内数的认、读、写。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求积、商的近似数。

五、本单元学习时间15课时六、学习用具计数器、计算器七:课型说明例1: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例2、例3: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进行学习例4: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例5、例6: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附:本单元学案9课,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单元- 1 -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掌握加、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口算知识链接 350+330= 180+240= 5800+1200= 680-350= 420-180= 7000-5800= 680-330= 420-240= 7000-1200=自学课本2、3页的例1的〔1〕、〔2〕、〔3〕解决以下问题 1、说一说从题例1的〔1〕、〔2〕、〔3〕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什么?求什么?分别例式解答。

〔1〕〔2〕〔3〕 2、说一说什么叫加法?加法各局部名称。

什么叫减法?及减法各部分名称。

自学 3、说一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

4、写出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和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教交流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学对学大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针对自学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力争人人过关。

结合展示方案,做好组内小展示。

群学 - 2 -过交流展示过关程检测展示方案一:写出例1的〔1〕、〔2〕、〔3〕的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数的名称,发动全班共同参与、一起体会。

展示方案二:写出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和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发动全班共同参与、一起体会。

1、根据237+69=306,可得〔〕-69=〔〕 2、一个算式中的减数是350,差是250,被减数是〔〕 3、两个数的和是700,其中一个加数是333,另一个加数是〔〕 4、验算127+873=1000时,可以用〔〕减〔〕,看结果是否等于〔〕,也可以用〔〕减〔〕,看结果是否等于〔〕。

预习〔无效有效高效〕交流〔主动被动〕学生评价展示〔倾听参加精彩〕检测〔A 级 B 级 C级〕课后反思- 3 -第二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学习目标在实际中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单元知识的梳理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大数正确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感悟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2.经历梳理、复习单元知识的过程,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获得结构化知识。

3.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1.数字卡片:两个 3、四个 0。

2.学习任务单。

3.数学书。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将第一单元学习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整理。

学习任务二:1.用两个 3 和四个 0 这六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六位数,也可以写一写。

2.小美把一个数的读法写出来了,还挡住了一个字,如下:想一想,这个数可能是什么?请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学习任务三:1.读一读下面信息中的数据,说说你的感受。

2.把小美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并写出它的近似数。

【作业设计】1.数学书第 31 页第 1 题。

(1)631020500 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 在()位上,十万位上是()。

(2)5 个千万、7 个十万和 8 个千是()。

(3)38204000000 里有()个亿和()个万。

(4)930701000=900000000+30000000+()+()2.数学书第 31 页第 2 题。

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四百万五千九百三亿八千四百零八万一千零三亿三千九百万【参考答案】1.填空。

(1)631020500 是(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亿)位。

3 在(千万)位上,十万位上是(0)。

(2)5 个千万、7 个十万和 8 个千是(50708000)。

(3)38204000000 里有(382)个亿和(400)个万。

(4)930701000=900000000+30000000+(700000)+(1000)2.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
第二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学会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知识链接(1)2+2+2+2=2×()
(2)5×4=()+()+()+()

学过自学
例:(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瓶?
1.(1)想一想:第(1)题是已知()和(),求
()。

算式:或。

(2)说一说: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3)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 ×
4 = 12
2.(1)说一说: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怎样算?
第(2)题算式:
第(3)题算式:
(2)想一想: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3)填一填:(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
()()()
已知两个因数的与其中的
,求的运算,
叫做除法。

12 ÷ 3 = 4
………
()()()
第三课时 0的运算
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概括能力。

2.学会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知识链接口算: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30×0=
99-0= 49-49= 0+319= 0×29=

学过自学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
哪些。

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4.讨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 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0不能作除
数。

一个数加上0,还得()。

一个数减去0,还得()。

一个数与0相乘,还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

第四课时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学会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的进行运算。

2.掌握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

知识链接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7×2+30 175-25×4 40÷4+6 48-18÷2

学过自学
1. 例:计算96÷(12+4)×2
(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算一算:
2.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
式:
216÷[(12+4)×2]
(1)想一想: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算一算:
3.计算 5×(6+320÷4)
(1)说一说:括号里有加法和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算一算:
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
先算()里面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
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里面的。

程 对学
交流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群学 大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针对自学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力争人人过关。

结合展示方案,做好组内小展示。




示 主题:板书自学1,2,3的算法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
过关检测 1. 照样子用序号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例:39×7÷(24-3)
② ①

15+125÷(15-10) (72-4)×(12÷4) 32×[24÷(8-6)]
2.计算下面各题。

120+480÷(43-28) 72×〔(35+27)÷31〕
学生评价
预习(无效 有效 高效) 交流(主动 被动 )
展示(倾听 参加 精彩) 检测(A 级 B 级 C 级 )
课后反思
括号里面有加、减、乘、除法,要 先算( ),再算( )。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
第六课时整理和复习
日期主备人副备人班级姓名
程 (2)一个加数是560,另一个加数是325,和是( )。

(3)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56,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 )。

(4)被除数是1170,商是26,除数是( )。

(5)( )÷35=18……9 420÷( )=24……12 2.算一算,我是多少?
3.计算下面各题。

(480+52×6)÷12 544÷(154-960÷8)
学生评价
预习(无效 有效 高效) 交流(主动 被动 )
展示(倾听 参加 精彩) 检测(A 级 B 级 C 级 )
课后反思
480比我多120。

我乘上36得1620。

我加上350就得489。

( ) ( ) ( ) 我除以48,商是15还余9。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