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

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
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

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

吴光兴

关键词世纪之交、“兴寄”、陈子昂、杜甫、韩愈、诗歌风格

(晚唐)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大唐前有李杜,后有元白,信若沧溟无际,华岳干天。”

汉武帝刘彻“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广为人知的史实。中国诗史上也有过类似的“独尊”事件,相当于学术史上的孔夫子,被独尊的是八世纪的诗人李白(701一762)、杜甫(712一770)。从考察诗史的原生状态的角度看,八世纪是一个风尚统一、相对独立的诗史阶段①。李白和杜甫在他们的同时代人当中没有得到尊崇,这与八世纪的诗歌观念和风尚有很明显的关系。那么,李杜的神圣权威最初是由谁、以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独尊李杜”的诗歌理想究竟意味着什么,伴随着“李杜独尊”而来的对八世纪诗史的价值重估,其内容如何。本文试作这方面的考述。

李白、杜甫在生前得名程度稍有不同。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之。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竞,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据学界的新考证,此事约在天宝元年(742)②。李白以其诗歌“奇之又奇”的特色,在京城长安引起过一次小小的轰动效应,应是确凿的。殷璠《河岳英灵集》编成于天宝十二载(753),对李白的评语是:“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但是,李白只是个特色很鲜明的诗人而已,当代诗歌的正宗是五言和律体,而他主要擅长古乐府,《权载之文集·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记韦渠牟,“初,君年十一,尝赋《铜雀台》绝句,右拾遗李白见

而大骇,因授以古乐府之学。”这说明李白对古乐府之学确有精研。当时,他周围的追随者也远不能与王维相比。盛唐诗人储光羲、祖咏、卢象、崔颢、綦毋潜、丘为,包括钱起等,都与王维过从密切,形成一个主持当代诗坛的诗人群体。而仰慕李白的,除杜甫以外,只有当时既无诗名、又无实绩的魏万(颢)、任华等。杜甫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又谓“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阴铿、庚信、鲍照都是曾经代表过一代的诗人,杜甫的称誉,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当代对李白的基本评价。与李白相比,杜甫在当代诗坛的遭遇则更为艰难,他基本上被忽视了。杜甫与当代诗人王维、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李白等人或共同赋诗,或有诗歌往还,但他的诗没有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形式的赞扬。相反,对于同时代诗人,杜甫则多所称赞。即以薛据这个在后代读者眼中几乎已被淹没的诗人为例,在杜甫眼中,他却是杰出的,杜甫《喜薛三据授司议郎》有句,“文章开窔奥,迁擢润朝廷。”又有《寄薛三郎中》诗云:“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闻子心甚壮,所言信席珍。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乃知盖代手,才力老亦神。”高适也尝称薛据:“故交负灵奇,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杜甫一直在辛勤地写诗,却没有从诗坛得到什么积极的反应。直到晚年,在西川(约762),严武称杜甫“最能诗”(((巴岭答杜二见忆》),在湖南(769),韦迢称他“大名诗独步”(《潭州留别杜员外院长))),郭受称道其“新诗海内流传困”,“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严、韦、郭并非有品评权威和眼光的诗人或论者,其称誉之中,难免虚美和恭维。杜甫生前,他的诗运和他的官运一样的不亨通,这当是不可怀疑的。

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应在此一提。李、杜同时代有一个任华,曾作杂言体诗《寄李白》、《寄杜拾遗》。据《寄杜拾遗》诗内证据,此诗约作于上元元年(760)。二诗分别对李、杜作出高度评价,“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算高格,清人心神,惊心动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寄李白》)“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寄杜拾遗》)有论者据此作出如下结论:“赠李杜二诗,题同,体同,遣词造语亦相类,为一时之作,可视作《旧唐书·杜甫传》‘天宝末诗人李白与甫齐名’的佐证。”③笔者认为,这种推断是不可靠的,李杜齐名应是指其作为一种诗歌理想的代表被发现而受尊崇,他们没有被作为普通诗人而齐名的可能。作为一种新诗歌观念的重要主张,独尊李杜的理论论证,它的基本条件是:(l)诗歌风气需要改变,成为一种时代性的要求;(2)李杜具备被阅读的条件,李杜集开始行世;(3)论证这一主张的理论基础已经成熟。这些条件的具备,大约在八、九十年代。所以,任华的评论最

多只能被视为可能有过的并尊李杜的现存最早的个人尝试。

要论李杜进一步的社会影响,文集的行世是一个重要方面。李白文集,最初由他的族叔李阳冰编定,时间约在宝应、广德(762、763)之后。李阳冰在编定李白集之后所作《唐李翰林草堂集序》,已从一个非同寻常的高度来评价李白,类似于八世纪初卢藏用为陈子昂编集后在《陈集序》所作的努力。首先,《草堂集序》将李白置于整个时代风气的对立面,要求以李白的风格来矫正时俗,称李白“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所为著述,言多讽兴。”“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其次,虽然李阳冰犯了一个类似于卢藏用当年的错误,以主观意愿来抹煞客观事实,但那种意欲以李白式的诗歌精神批判当代诗歌风尚的意志却是非常坚决的,当然也很可贵。尤其是,李阳冰恰如卢藏用,他们将李(或陈)置于遥远的风骚传统继承人的位置,实即以复古诗人来确认李(或陈)。李阳冰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引按:李白)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按:说李白生前使六朝遗风“扫地并尽”,如同说陈子昂使“天下质文翕然一变”,都不符合事实。其自相矛盾处,两篇序文中即可获见,不待细说。

再次,李阳冰以李白与陈子昂先后相续,开了贞元、元和而下、以陈子昂为李杜先声的千古之论的先河。总之,力倡复古讽兴、以李白作为标准来变易当代诗风、视李白的先驱为陈子昂,这是李阳冰《草堂集序》所发掘的李白的意义。李白文集是伴随着这篇极有份量的序文一同行世的。杜甫生前似曾手定全集六十卷,但是,只流行于江汉之南,偏在一隅。杜集的真正行世,当视樊晃所序《杜工部小集》为定。樊晃自己也是诗人,曾有诗一首入选天宝三载(744)编定的《国秀集》,是集题晃名为“前进士樊晃”,《全唐文》小传谓晃“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④《唐文拾遗》小传:“晃,德宗朝润州刺史,历度支兵部员外郎。”可见樊晃为杜甫同时代人,辞世稍晚。据论者考定,樊晃《杜工部小集》的编成,当即在大历七、八年间(772、773)的润州。《小集》收集了杜甫一生各个时期的诗歌,包括《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青坂》、《哀王孙》、《至德二载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京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新婚别》、《梦李白二首》之一、《后出塞五首》之三、《江村》、《丹青引》、《秋兴八首》之四等。其中兼收各体,偏重古诗⑤。樊序文虽简要,然眼力不俗,感叹当代诗坛“曾不知君(引按:杜甫)有大雅之作,当今一人而已。”(《唐文拾遗》卷二十三)实际上樊晃对杜甫的肯定,不亚于李阳冰之于李白。他们共同地将杜、李二人推到当今一人的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实即欲以此针贬时代诗风。并且,

理由也极为近似,都认为李、杜继承了式微千载的上古“风雅”的传统。李、杜文集,在八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分别冠以李阳冰、樊晃的序言、带着它们都已被阐明的杰出意义行世,便真正开始了李、杜走向被诗界尊崇的历程。本文认为,在没有进一步材料证成的情况下,我们对李白、杜甫齐名的最早时间的假设,应以李、杜文集都已行世为限,所以,李杜真正齐名,极可能出现在李、杜文集行世稍后的八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或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为唐德宗建中元年至贞元六年(780一790)。

李杜齐名独尊的具体事实究竟如何,它初起的契机何在?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白居易《与元九书》:“诗之豪者,世称李、杜。”观此,以李、杜并称的说法在元、白的时代看来,已是由来已久了。上引二文分别作于元和八年(813)、元和十年(815)。

我们再来看一些其它论及李、杜的材料:权德舆《吴尊师传》谓吴筠:“虽李白之放荡,杜甫之壮丽,能兼之者,其惟筠乎!”孟郊《戏赠无本二首》其一:“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杨巨源《赠从弟茂卿》:“王维证时符水月,杜甫狂处遗天地。”韩愈《感春四首》其二:“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皇甫湜《题浯溪石》:“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我们发现,所有这些材料有一个比较一致之处,“放荡”、“壮丽”、“狂痴”、“狂”、“无检束”、“才海翻”,与元、白二文提到李杜时所用的“奇”、“豪”,所有这些,他们都共同指向一种壮大奇丽的风格。在他们的论述中,李杜并不如宋代以后的定论那样,分别是“豪放”、“沉郁”两种相异互补的诗歌的典范,恰恰相反,李杜被认为是一种共同风格的代表。这种认为“李杜同”(而不是“李杜异”)的观点,从八、九世纪之交开始,流行了很长时间。九世纪中诗人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命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晚唐司空图《与王驾评诗》有言:“杰出江宁(引按:王昌龄),宏思李杜。”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大唐前有李杜,后有元白,信若沧溟无际,华岳干天。”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有云:“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这还是以李杜同属“豪放”之格,但是,在《李白杜甫诗优劣说》一文中,欧阳修又说:“‘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大家争唱白铜鞮。’此常言也。至于‘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然后见其横放。其所以警动千古者,固不在此也。杜甫于白,得其一节而精确过之,至于天才自放,非甫可到也。”从唐诗学术史考察,欧阳修的李杜优劣说的评论,下开以李杜为两种诗歌风格的典范的先

声,同时,也大致标志着从八、九世纪之交开始独尊李杜时以之为“奇”、“豪”诗格的共同代表的诗史认识的终结。王安石说:“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此老杜所得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从此,李杜异途。从着眼“李杜同”,到着眼“李杜异”,唐诗学术史上的这一转变,其意义非常重大:当李杜作为共同的风格被宣扬时,这表明一种诗歌观念和理想还处在建立之中;而当论者开始分析李杜的不同特点时,其前题乃是:作为典范,李杜独尊的局面已最终完全形成。这不仅事关李杜二位诗人的被接受史和研究史,也不仅局限于唐诗学术史,在这一重大事件背后,影响诗史至巨的诗歌观念正在完成其历史性的转变。八世纪的两个普通诗人李白、杜甫,从八、九世纪之交开始被推崇,至十一世纪成为神圣权威,其间历时约三百年。

在大致考察过李杜独尊的历史事实之后,我们来仔细推究一下,李杜独尊的学术倡导,其初起的渊源究竟何在?

首先来看一段历史公案。九世纪初,围绕怎样评价李、杜,发生过一桩笔墨官司。官司的一方是韩愈,元和十一年(816)⑥,他写作诗歌《调张籍》,开头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很显然,被韩愈骂为“群儿”的人意欲评价李、杜,并且似有臧否的意味,韩愈不能容忍他们。那官司的另一方到底是谁,《调张籍》没有明说。然而,史实昭彰,就在元和十一年的前几年,元稹、白居易有过对李、杜的广泛的评论,韩愈所骂的对象,当包括元、白在内。元和八年(813),元稹作《杜工部墓志铭》云:“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与元九书》:“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串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元、白对李、杜的评论,显然反映了两方

面的情况,其一,他们都沿用时论,称李白、杜甫二人齐名,“以奇文取称”,为“诗之豪者”,如上节所述,这表明在九世纪初李杜二人已被公认为是一种诗歌风格的共同代表;其二,元、白二人的观点,实际上对时论不以为然,元稹《杜工部墓系铭》在对杜甫诗歌的意义作出自己的分析的同时,发表他的看法,他认为李白比不上杜甫。白居易《与元九书》则从“六义”的标准出发,一方面同意元稹“李不如杜”的看法,另一方面,对杜诗的评价也不高。

韩愈的观点是:李杜并尊齐名,不可臧否。看韩诗的具体论证,可见,韩愈所抨击的是对时论的非议,所捍卫的就是时论。以李杜为“奇”、“豪”诗风代表的流行观点,恰恰与韩愈自己的论诗论文的主张完全合拍。韩愈论文尚“气”,《送孟东野序》:“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作者的主观情志“郁于中而泄于外”,付诸言词,遂成真正的文章。所以,“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谭唱和诗序》)总之,“不平则鸣”,从不平于中到喷薄而出,是韩愈心中的诗歌发生学程序。对于诗歌,当然他欣赏穷苦壮大之词。《调张籍》以“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硍”,“仙官救六丁,雷电下取将”,“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来状写李、杜,又谓李、杜“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其宗尚并尊李杜的立论,也极自然。既然情况如上所述,那么,韩愈的诗歌理想与李杜齐名独尊会不会来自一个共同的渊源?情况可能正是如此。

先看一些韩愈的材料。在韩愈全集中并举李、杜的例子,除《调张籍》外,还有《荐士》:“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醉留东野》:“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感春四首》其二:“近怜李杜无检束。”《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远追甫、白感至诚。”所有这些例子都将“李杜”作为一种既定事实来引述,并尊李、杜似并非韩愈最先提出。韩愈师从独孤及和梁肃,《旧唐书》本传记载:“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扬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梁肃师事独孤及,独孤及又与李华、萧颖士过从并齐名,这是韩愈的学术渊源。

从八世纪中叶天宝年间中期以后至八世纪末叶贞元中韩愈登上文坛之前这段时间,萧颖士(708一759)、李华、独孤及(725一777)、梁肃(753一793)、柳冕、权德舆(759一818)等人,积极倡导宣扬古道、写作古文,呼吁文体文风的改革,他们的活动在当时就很有影响。也构成八、九世纪之交贞元—元和期间以韩愈为突出代表的“古文运动”的前奏,韩愈自己又是这派文人的正宗的继承人。这些

“新古文派”(他们所作当然不可能是秦汉或上古的古文,所以本文取“新古文派”称之)在论文上有大致一致的趣味,他们本以恢复古道、拯救天下为己任,这是他们的宏大志向,而慷慨言志就成为他们对文章的要求,由于文章言大志,所以,他们赞赏“气势”和壮丽的风格。虽然他们各人之间的具体的观点经常有差异,但“志一气一气势一壮丽”能够概括他们论文的旨趣,这种旨趣也包括他们基本的诗歌趣味。我们不能忘记,这个时代(约五、六、七十年代而下)正是诗史上的大历时期,胡应麟所谓“气骨顿衰”(语两见《诗蔽》内编卷三、卷四)的时期。在“新古文派”眼中,“志”是文章的基本出发点,“言志”是文章的基本职能。李华曰:“宣于志者曰言,饰而成之曰文。”(((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送薛九远游序》谓薛“以文章导志”,“一句一韵,遍于衣冠。江山为之鲜润,烟景以之明灭。其余情性所得,盖古人之俦欤!”独孤及曰:“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是三者相为用,亦犹涉川者假舟揖而后济。”(((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又谓:“足志者言,足言者文。情动于中而形于声,文之微也。粲于歌颂,畅于事业,文之著也。”(((唐故殿中侍御史赠考功郎中萧府君文章集录序)))而“言志”的方法,他们独推“比兴”。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又谓:“自典谟缺,雅颂寝,世道陵夷,文亦下衰。故作者往往先文字,后比兴。其风流荡而不返,乃至有饰其辞而遗其意者,则润饰愈工,其实愈丧。”《萧府君文章集录序》又谓:“君子修其词,立其诚,生以比兴宏道,殁以述作垂裕,此之谓不朽。”梁肃《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亦尝盛赞李泌“用比兴之文”。在梁肃和柳冕有关“文”的论述中,“气”的概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地位。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故文本于道,失道则博之以气,气不足则饰之以文辞。盖道能兼气,气能兼辞,辞不当则文斯败矣。”柳冕《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丧,文不知道则气衰,文多道寡,斯为艺矣。”《答杨中丞论文书》:“故无病则气生,气生则才勇,才勇则文壮,文壮然后可以鼓天下之动,此养才之道也。”不管梁、柳“文”的概念多么宽泛,他们分别将“气”与文辞、文才联系起来论述,适足以启发我们将韩愈文说中的“气”与之作源流关系对待。韩愈本是梁肃的学生。从最初纯粹经学式的“明道”,发展至“言志”、“比兴"、“气”,“新古文派”的“文”的思想显然越来越与纯粹诗文接近。梁、柳将“气”与文辞、文才联系起来,建立“文”的理想,这种思维方式已足以为“独尊李杜”的诗歌主张作充分的论证。在最初被独尊的三百年间,李杜所象征的诗歌理想就是“言志一气势一壮丽”。梁肃在给予李泌诗歌较高评价时,其思路与之已很接近,他赞李诗“用比兴之文”,“闳丽而合雅”(《李泌文集序》)。可惜资料阙如,我们无法确考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应以李杜为最。现在所能见到的,就是韩愈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尊李杜。

另外有一个证据,使我们确信:独尊李杜的倡导,即使不出自“新古文派”中某位文人,其思路也无疑是“新古文派”的。迄今为止,在学界以李杜为独尊的诗史观中,陈子昂被视

为唐诗史上李杜之前的第一重镇。观此,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有关宗尚陈子昂的历史事实,从而旁推出李杜独尊风气之起的事实。这方面可征最早的材料亦出自韩愈,《荐士》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而现存若干资料表明,韩愈“子昂始高蹈”的论调系承其先辈而来。在对现代人物的评价上,“新古文派”一致肯定陈子昂的特殊功勋,使得当年卢藏用的呼吁最终成为定论。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载,萧颖士尝论文谓:“近日陈拾遗子昂文体最正。”独孤及《李华中集序》:“则天太后时,陈子昂以雅易郑,学者浸而向方。”梁肃《补阙李君集序》:“唐有天下凡二百载而文章三变: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雅更浮侈,次则燕国张公说以宏茂广波澜,天宝以还,则李员外、萧功曹、贾常侍、独孤常州比肩而出,故其道亦益炽。”权德舆《梓州刺史权公文集序》述其先人权若讷“知陈伯玉于下辈,卒成大名。”陈子昂是七、八世纪之交的诗人,他在世纪初去世后,其友人卢藏用撰《陈子昂集序》,以为“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这种矫枉过正之论,并没有立即得到舆论界的认同。在世纪初及二、三、四十年代,对陈子昂的评价有渐高之势,但远未到可以认同卢藏用观点的地步。“陈子昂热”的兴起,其时间在五、六十年代以下,发动者正是萧、李等“新古文派”。对于这股“陈子昂热”,以诗歌界为主要活动范围的一些论者马上进行了批评。六十年代中(765)颜真卿撰《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批评卢藏用《陈集序》的观点,“若激昂颓波,虽无害于过正,榷其中论,不亦伤于厚诬。”后来,著名诗僧皎然《诗式》亦尝立专节评卢藏用《陈子昂集序》,以为“此《序》或未湮沦千载之下,当有识者,得无抚掌乎?”笔者认为,围绕“陈子昂热”的这场讨论,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诗史事件。讨论的双方,一出文界,一出诗界,可见在八世纪,宗陈的趣味与“文”的关系密切,而不宗陈的趣味,乃是八世纪诗界的正宗趣味。颜真卿、皎然都是参加领导过诗界的重要人物。既然宗陈和独尊李杜成为“新古文派”的门徒韩愈的现当代诗史观的基本支柱,而宗陈显然出于“新古文派”,再结合上文分析到的该派论文大旨,在有关李杜独尊的直接原始材料阙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谨慎地推论:“李杜独尊”的构想,最初很可能自“新古文派”。至少可以说:“独尊李杜”集中体现了“新古文派”的诗歌理想,具有“新古文派”倾向的文人,他们构成独尊李杜的一支决定性力量。

另外,在此附带提及,“新古文派”中李华、独孤及均与诗人李白有交往,独孤及《送李白之曹南序》忆及李白初得文名:“曩子之入秦也,上方览《子虚》

之赋,喜相如同时,由是朝诣公车,夕挥宸翰。”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赞李白“文以宣志,公其懿焉。”但是,未见有特别的推许。倒是独孤及曾作大历著名诗人皇甫冉的集序,其中历叙八世纪诗界从沈宋而下经开天、大历三代宗主的大致情况,成为考察八世纪诗界正宗风气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系统的材料。

李杜被作为新一代诗歌典范而独尊时,有一些重要的辅助现象:陈子昂被推为李杜之前最重要的诗人,韩愈则是捍卫和宣扬李杜权威用力最多的人。这样,尽管李杜都是内涵极为丰富的诗人,我们通过将“陈子昂一李杜一韩愈”联成一个承传系统,即可大致描述出:作为一种新的诗歌理想,“李杜独尊”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作此描述时,我们可以参证上文征引到的那些对李杜共同风格的评述。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对陈子昂的认识,韩愈的前辈萧、李等的看法是:“文体最正”,“以雅易郑”,“以风雅更浮侈”。李阳冰《草堂集序》称李白“耻为郑、卫之作”,樊晃《杜工部小集序》则谓杜甫“有大雅之作,当今一人而已”。由此可见,陈子昂、李、杜被赞扬,首先都是按“雅正”的标准。陈子昂自己是有过力追“风雅”的诗歌理想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这段话有三点可注意:(l)陈氏以“汉魏”、“晋宋”、“齐梁”为等而下之;(2)他的理想瞩目“风骨”;(3)主张“兴寄”。从陈子昂自述的理想及他的代表作《感遇》来看,如果一定要将他的诗歌理想与“雅正”联系起来,他的“雅正”似乎与《诗经》的“雅”的传统没有太深的联系。陈子昂的理想,其实质不过力追汉魏,《感遇》系从阮籍《咏怀》而来。陈子昂的“兴寄”原则,集中概括了他对《咏怀》(也即他的《感遇》)的写作方法的认识:在诗歌所描述的具体事物中寄寓自己的主观情志和感慨。这就是“兴寄”。虽然这一切未尝不可以与《诗经》六义的“比兴”原则相联系,然而,陈子昂诗歌理想的基本出发点,在笔者看来,就是汉魏晋(指西晋)的诗歌。以“在诗歌所描述的具体事物中寄寓自己的主观情志和感慨”为标准,确也可以得出“汉魏”(包括西晋)、“晋宋”、“齐梁”等而下之的结论①。总之,本文认为,陈子昂的理想是比较清楚的,其核心就是“兴寄”,“兴寄”原则上就是陈子昂“雅正”的基本内容。

李杜的“雅正”与陈子昂的“雅正”有其共同处,这可以从一些评论中见出。大历诗人苏涣作《变律格诗》,有模仿陈子昂《感遇》的迹象,《中兴间气集》录苏涣《变律格诗》三首,并评论“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这里的“讽刺”实即陈子昂论诗语言中的“兴寄”。李商隐《献侍郎巨鹿公启》云:“推李杜则怨刺居多”。综合“怨刺”、“讽刺”,从理论分析上看,“李杜独尊”实即强调诗歌“言志感怀”的原则。

当然,李杜有不同于陈子昂的地方,他们主要地是一种理想的实践者,而不是倡导者。所以,从原则上难以缕析的问题,也许却可以从风格上得到一个更好的把握。八世纪及八、九世纪之交的时论,评论李杜“奇”、“豪”都是从风格着眼,“奇”、“豪”所指为一种壮丽的诗歌风格。以杂言古乐府《蜀道难》等为突出代表的李白诗作,其与“壮丽”的关系很明显,勿庸赘述,殷璠评语即谓李白文章“率皆纵逸”,“可谓奇之又奇”。杜甫的“壮丽”似不如李白明显,但是,这实际上也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风格。“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赠张垍》),“思飘云物外,律动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敬赠郑谏议十韵》),“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岑参})),“精微穿溟 飞动摧霹雳”(《夜听许十诵诗》),“藻翰唯牵率,湖山合动摇”(《赠卢据》),“或看翡翠兰若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戏为六绝句)))等等,都在评论中表达了诗人的趣味所在。

胡应麟曾说:“‘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九衢寒敛雾,万井曙钟多’,右丞壮语也,杜‘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精彩过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壮语也,杜‘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气象过之。‘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嘉州壮语也,杜‘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风神过之。读唐诸家至杜,辄令人自失矣。”(《诗蔽》内编卷四)由此亦可见杜诗“壮丽”风格之一斑。李杜“壮丽”风格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极力推尊李杜的韩愈的论诗主张得到回答。韩愈认为,“气”是文章的根本,只要气势强盛,就能使文章言辞小大皆宜,无施不可。《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里的“气”,主要是一种不平之气,不平则鸣,遂产生出好诗歌。韩愈《送孟东野序》有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关于诗穷而后工的主张,《荆谭唱和诗序》日:“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在《送高闲上人序》一文中,韩愈具体分析过张旭的书法如何因其不平之气而臻于极境,其道理正可与文章(包括诗歌)相通:“往时张旭善草书,

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①参见拙文《论初唐诗的历史进程》,刊《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综上所述,陈子昂“兴寄”原则强调诗歌“感怀言志”的职能,这是沟通陈子昂、李杜、韩愈的第一个线索;其次,尚气势,成为李杜独尊的第二个条件;再次,重视言志和气势,必然使得诗歌的风格趋于“壮丽”。“言志一气势一壮丽”构成“李杜独尊”的诗歌新理想的基本内容。

另外,李白在开天时期以擅古乐府而得名,杜甫的第一本诗集《杜工部小集》则兼收各体,偏重古诗,元稹《杜工部墓系铭》称颂杜诗之中“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的歌行尤为人所不及。由此可略见,在独尊李杜的诗歌观念指导下的诗歌创作,在诗体上偏好歌行体和古诗,所以,从诗体看,李杜独尊的诗歌理想的出发点也正是欲以之扭转以近体为基础的时风。

本文认为,在分析李杜独尊的历史现象时,不能忽视有一个方面的情况:李杜都是八世纪中的诗人,他们的创作都要受到时代诗歌趣味的影响。他们之所以显得比较突出,其原因是,在接受当代正宗诗歌风尚的同时,李杜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冲破时代规范的倾向。所以,虽然后代的论者可以抓住李杜的新倾向建立一种新的诗歌观念,但是,这并不妨碍李杜本人还属于他们的时代。然而,在独尊李杜的论者的眼中,八世纪与李杜是异质对立的,他们用李杜为最高标准,遂将八世纪诗史的原生的秩序打乱,进而在一种新的观念指导下对八世纪诗史作出了价值重估。现略作小结:

1.以李杜为最高标准,就是以“言志一气势一壮丽”为诗歌的基本观念。与八世纪近体诗“意象”的观念比较,新观念否定了“象”在诗歌中的基本作用,而突出“气势”。

2.新观念以“骨力气势”为诗歌追求的最优效果,而不是极力推重“雅调远韵”。

3.“尚气”的诗歌新观念,主张语言服从于表达气势,所以,讲究语言的创造性,其流或入于奇、怪。但是,反对诗歌语言的文饰。

4.新观念在诗体上偏好歌行体和古体。

5.“尚气”的新观念论诗重志向胸怀,而不同于六朝而下的重才情,所以,八世纪“兼善则正宗,偏美则别派”的文评标准被放弃,而代之以格调规模。明·胡应麟《诗蔽》外编卷四:“偏精独诣,名家也;具范兼熔,大家也。然又当视其才具短长,格调高下,规模宏隘,阃域浅深。有众体皆工,而不免为名家者,右丞、嘉州是也。有律绝微减,而不失为大家者,少陵、太白是也。”这是典型的新派论调。

6.在对八世纪诗史作重新认识时,新派论者以李杜为最,以主张“兴寄”的陈子昂为七、八世纪之交的诗坛第一重镇,在新观念对诗史的评估中,沈宋的作用与八世纪的概念基本被忽略,主张“兴象”(或“气象”)的开天诗坛因其“风骨”较盛的特点而被充分肯定,杜甫完全被当作开天诗人。当然,开天诗坛的基本局面也被按照新的认识,以李杜为中心,以“风骨”为标准,作了重新编排。同时,气局较狭小的大历诗坛被降到开天诗坛的“陪衬人”的地位。曾经是一段相对完整的诗史段落的八世纪终被瓦解,八世纪的理想也一去不返。诗史经过独尊李杜的新观念的冲击,终于与产生过李杜的那个时代拉开了距离:别了,八世纪!

注释:

①说详拙作《八世纪诗风考略》,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2年5月。或参见拙作《从八世纪人心目中的诗坛正宗看当时的诗歌风尚》,将刊《原学》杂志。

②参见郁贤皓《李白丛考·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文学遗产·一九九四年第三期

③陈尚君《杜诗早期流传考》,载《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④按:《全唐文》作“楚冕”,并注云:“楚一作樊”,皆误,应是樊冕。据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考定改正。

⑤参见《杜诗早期流传考》。

⑥系年据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原载:文学遗产 19940520

《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 ——李白、杜甫诗风比较

《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李白、杜甫诗风比较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人情感; 2、感受李白、杜甫诗风,并探究诗风形成原因。一、导入叶嘉莹先生说:“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诗是诗人自己的生命、生活、品格、思想的体现,你读诗的时候,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而活泼不死的心灵。”的确,诗歌,滋养我们的心灵,温润我们表情达意。李白、杜甫的诗歌你知多少?当你感慨青春流逝时,你可以高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你人生自信时,你可以高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当你送友人远行时,你可以低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当你坚信梦想定会实现,你可以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今天,让我们走近一条蜀道,一位蜀相,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探究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探寻诗意人生。 【展示学习目标】 二、任务一:朗诵,感知。 【过渡】韩愈这样评价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意思是说,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他对于李白和杜甫给予如此之高的赞誉,李杜二人在文坛诗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虽然后人经常把李杜并称,但是,此二人的诗作风格却有着很多的差异。我们通过赏析《蜀道难》《蜀相》,探究两人的诗作风格。 1、首先,我们邀请朗诵小组的同学,为大家朗诵《蜀道难》《蜀相》。欣赏的过程中,请注意勾画圈点关键字词,结合具体字词,思考:《蜀道难》:李白写了一条________(特点)的蜀道,抒发了什么情感?《蜀相》:杜甫写了一位

_______(特点)的蜀相?表达对诸葛亮的_______情感? 2、学生点评。提示:从节奏、轻重缓急、语调、语气、情感等方面点评。 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往往越是夸张,表现的越是深刻、真实。李白《北风行》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③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④扪参历井仰胁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⑦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⑧万壑雷B想象丰富、瑰丽奇特。(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以现实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任意驰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都是想象的媒介;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虚实结合。《增订唐诗摘钞》:倏起倏落,忽虚忽实。真如烟水杳渺,绝世奇文也。但是,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①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时间跨越——从“四万八千岁前”的古蜀国与世隔绝的历史到今剑阁的惨烈战祸,写出环境艰险、开辟之难以及战祸惨烈。空间跨越:从上(六龙回日处)到下(悬崖底部的回旋急流) ②奇特、新奇:用神话“五丁开山”来写蜀道来历的传奇色彩。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形成时期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开元盛世。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个人经历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性格 从个人魅力上来讲,显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国人的理想。他轻尧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诸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这些都丰富了他的个人魅力。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杜甫身逢乱世,一生仕途多舛,命运飘零,所以写诗的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甚至有时候显得曲与奉承。所以尽管学识过人,忧国忧民,杜甫的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论杜甫诗歌的风格变化

**学院 论文题目:论杜甫诗歌的风格变化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论杜甫诗歌的风格变化

摘要:杜甫的诗歌风格随着时代和杜甫自身的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经过了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十年困顿的情感抒怀和忧国忧民的理性抒怀三次大的风格的变化。杜甫诗歌创作的前期正是唐王朝的兴盛时期,所以杜甫诗歌的创作充满了歌颂盛唐的真情豪迈。杜甫诗歌创作的中期是安史之乱前期,杜甫的一段困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仕途失意的杜甫产生了失落心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的情绪。这一时期,杜甫投身社会,去接触、观察社会现实,揭露唐王朝的腐朽,“忧国忧民”思想开始酝酿发展,但不够成熟,其对社会真实的抒怀也是感性不成熟的。杜甫创作的后期是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的黑暗,这一段时期的杜甫漂泊流离,对社会真实的抒发由原来的“感性真实”转变为“理性真实”,“忧国忧民”思想也走向成熟。同时,杜甫诗歌后期创作达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杜甫诗歌成因风格变化安史之乱 杜甫的诗歌风格随着时代和杜甫自身的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经过了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十年困顿的情感抒怀和忧国忧民的理性抒怀三次大的风格的变化。

一、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712—747) (一)经历与风格简介 杜甫,字子美,生于公元712年,既是官宦人家又是书香门第。远祖是晋代名将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出身的年代,正值唐王朝的兴盛时期,有“盛唐气象”之说。开元二十三年,杜甫24岁,赴洛阳应进士考试,落第而归。尽管杜甫落第而归,但年轻气盛的他仍饱含胸中之志,立志忠君报国,继承家族兴旺。 这一时期可以定为创作的前期,即盛唐时期,时间段为712年—747年,其风格为:真情豪迈地抒怀,抒发的情感以“爱”为主,真情豪迈为主流风格。 (二)真情豪迈的诗歌风格 在盛唐这样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以及杜甫这样年轻气盛的年纪,杜诗的整体气势得到体现,抒发真性情与远大抱负,诗歌主题具体也可以分为四类: 1. 抒发心胸与抱负 以《望岳》、《房兵曹胡马》、《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为代表诗作。《望岳》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借泰山直抒胸中之意,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站在泰山顶上,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体现了其傲视群雄,满腔热情的抱负。杜甫的心高气傲、自命不凡之气,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得到深刻地抒发。“此其自命不凡,揽辔而欲澄清天下之谓也。”[1] 2.记叙交游,抒发生活惬意 以《题张氏隐居二首》和《夜宴左氏庄》为其代表诗作。以《题张氏隐居二首》为例,写出了杜甫与友人在乡间田野饮酒取乐的喜悦惬意的情怀,诗中也不乏幽默之词。“归醉每无愁”,一醉方休,醉归忘险,充满了无限的兴致,笔调之间满是欢畅。 3. 盛唐的颂歌 以《饮中八仙歌》为其代表诗作。诗歌描绘了饮中八仙的饮酒情态,描绘生动豪爽,洒脱不拘,在淋漓尽致中彰显盛唐气象。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 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二、杜甫诗歌艺术的几个具体的艺术特点的 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的诗人之列。 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动乱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的人,其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这种回环往复的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动荡的江水,陡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历的画角,这些都是诗人心情的反映。他的《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是这样写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里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诗里写到的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慨。这首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很有名的两句诗。诗里的那种雄浑苍劲的形象和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个战乱时代的气氛。 《秋兴》八首也是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形象,而成为杜甫抒情诗里艺术性最高的一组诗。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一片弥天盖地的秋色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表现了故国平居之思;又用绵绵不尽的回忆把今昔异代联结起来,表现了抚今追昔之感。这组诗是很能够代表杜甫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的。以上说明了杜甫怎么样运用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所特有的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杜甫诗歌艺术的几个具体的艺术特点。

李杜诗歌差异及其原因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李杜诗歌差异及其原因“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唐诗的浩瀚海洋中,最为夺目的莫过于李白和杜甫,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成就,把唐代诗歌艺术推向了最高峰。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

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咼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说明李白对仕宦生涯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响,不时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隐居过。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他对道家的崇信和对儒家的嘲弄和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的感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写奇幻的梦境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最后他说“安能催眉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以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登高》为例 中文081班张俏玲唐朝是文化繁荣的朝代,在诗坛上,涌出了许多名家,大师辈出。“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更是其中两颗璀璨的巨星。 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从诗歌史的地位上来说,两者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把诗歌创作提到了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此两人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从诗歌思想的角度,他们同样关心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反对侵略战争,诗歌思想上有着一致性。如李白的《古风》、杜甫的《兵车行》都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政治予以否定,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忧民之情。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的不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如在《将进酒》里,李白将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醉意使李白纵情狂欢,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鄙弃世俗的非凡的自信。虽壮志难酬,但李白却没有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在《登高》里,诗人杜甫塑造了一位壮志难酬、长年飘泊、老病孤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与孤独恨,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也表现了诗人浓厚的忧国伤时之情。 三、意象、意境组合与营造的不同 李白所创造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奔腾咆哮的黄河与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如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从天而降,写出了一泻千里,不可抵挡之势。 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

李杜诗歌差异及其原因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李杜诗歌差异及其原因“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唐诗的浩瀚海洋中,最为夺目 的莫过于李白和杜甫,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 实主义的伟大成就, 把唐代诗歌艺术推向了最高峰。李白和杜甫是中 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 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 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 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 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 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 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 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 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 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 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 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 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

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说明李白对仕宦生涯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响,不时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隐居过。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

解读《沧浪诗话.考证》中的李杜诗歌

解读《沧浪诗话.考证》中的李杜诗歌 以前的人对于考证作品时代,原有两种方法:鉴赏与考据。在《沧浪诗话考证》中严羽较少用的是考据,而多用鉴赏。鉴赏重在直觉感悟,“感悟”又是以“辨家数如辨苍白”为基础,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各家的风格体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各家诗的“兴趣”、“气象”有一个全面把握。在《诗辨》、《诗法》中严羽阐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而《考证》中又运用这些主张对前人诗歌作一种考证。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仆于作诗,不敢自负,至识则自谓有一日之长,于古今体制,若辨苍素,甚者望而知之”。又说“不遇盘根,安别利器”(《沧浪诗话校释》)。那么我们就把严羽考证对象当作盘根,而把严羽重鉴赏的考证方法当作利器,看看究竟利器是否锋利。 严羽曾在《诗评》中说:“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而对于唐人诗,他最推崇的莫过于李杜,他说:“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而对于李白的评价则是:“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又说“李杜诸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沧浪诗话校释》)所以在《考证》中严羽不惜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考证李杜的诗。第一条是推翻前人对李杜的庸俗之见,另外有五条是考证李白的诗,六条是论证杜甫的诗歌。 严羽的时代是苏、黄齐名,当时的人认为那些苏黄互相称赞的话隐含着讥讽之意。由后代推论前代,就认为李杜不可能不互相嫉妒。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说,杜甫集子中说李白诗的地方很多,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如“清新瘐开府,俊逸鲍参军”,“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之句,好像是讥讽他写得太快、太俊美。李白诗中有“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好像是讥讽杜甫作诗太愁苦。再加上杜甫称赞李白的诗居多,李白称赞杜甫的诗少。因此许多人都认为李杜“名既相逼,不能无相忌”(《考证》),严羽认为这是凭借庸俗的见解来猜测圣贤的心理。李白、杜甫为布衣时曾经同时游粱宋,作诗饮酒会好友。以杜甫的诗集考察,他写到太白以及怀念赠别的地方很多,因此他俩的感情之好是可以想见的。假若两人果真是相妒的话,杜甫诗集中不可能出现十四处称赞李白的诗句。 《太白集》(第十七条)有《少年行》三首,一首为五言四韵,一首为七绝,还有一首《少年行》,严羽认为只有数句像太白,其他皆浅近浮俗,决不是李白的作品。即“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住。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严羽认为这几句浅近浮俗。这里的俗当有三种意思:俗意、俗句、俗字。毫无超逸之志的意思,毫无新意,风云月露的字眼,句子则是一付世俗言语。严羽曾说“观太白诗,要识真太白处”,那么就要具正法眼,识其骨髓。要品其用意处,而不被常言,皮毛所缚住。李白的诗是“优游不迫”的,那么《少年行》这几句所反映出来的气象绝不是李白之作,这一点也为许多后人所认同,如赵翼《瓯北诗话》中就说《少年行》末几句村气太重,不是李白作品。

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从《唐诗三百首》再看李白 双流区金桥小学王雨晴阅读唐诗,我们“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而一说到唐诗,李白的诗是我们不得不提的。他以仙风道骨的风格被人尊为“诗仙”,这位大诗人在群星璀璨的唐代,无疑是颗最耀眼的明星。 李白在作诗上有很高的成就,有对于现实的不满,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李白的诗作以乐府诗、歌行体、七绝为主。这些类的体裁相对自由,一般不要求对仗,流转自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不受约束。他被称为“天才”,让人钦慕。 李白生活在盛唐年代,关于这个年代,作为“诗圣”的杜甫是只有羡慕的,写下《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个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是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气象,文学方面,开始摆脱了六朝的轻靡之风,呈现出健康明朗的特色,但是繁华的之后,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李白一生的后期,处于唐由极盛趋向衰落的时期,他的大部分诗歌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在蜀中时期,这一时期的隐居生活与道教教徒交往,培养了李白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性格。逐渐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期间创作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等诗歌,都以绝句为主。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期,李白创作了很多极具浪漫色彩的优秀诗

歌,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李白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在长安时期,李白希望来到皇帝身边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家和人民干一番事业,但是却经受了无数挫折,无数白眼,无数讪笑,但是远大的抱负理想使他坚信“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终会实现。开元盛世以后,唐代社会正从它的高峰上衰落下来。就在这样一个时候,李白要去实现他那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他开始时是希求援引,以一登仕途。后是应诏进京,供奉翰林,在玄宗面前极力展露自己的才华“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可见,李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此时的玄宗已经不再是励精图治的开明圣主了。前后两次进京,对于朝政的腐败与黑暗,他都看到了。在诗中强烈地反映了他的愤愤不平。《古风第十五首》中,他抨击当时远贤臣、亲小人的政治状况是:“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他还一再抨击当时那种贤才落魄、是非颠倒的不合理现实:“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对权奸他甚至指着鼻子骂:“董龙更是何鸡狗!”他个性突出,直接且深刻的揭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沉郁顿挫”。因此,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关键词:现实主义排律气势诗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1)的不朽的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内容涉及的更是繁多,历来的评论者公认的就是“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沉郁顿挫”(3)。然而,这篇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更为详尽地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补充,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杜甫诗歌的类型,创作态度,诗歌的体式,诗歌的语言技巧等等方面的一些见解。杜甫的诗歌一向享有“诗史”的称誉。例如宋代的胡宗愈就曾经说过:“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如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4)可以说,杜甫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际的感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应该看作是他个人一生的传记,而且,也是八世纪中叶唐朝的可靠的历史。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最辉煌的成就,主要就在于它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真实。他前后不止一次的把地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农民的饥寒困苦做了对比,例如他的《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这样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驱竖子摘苍耳》中的“富家酒肉臭,战地骸骨白。”;《岁宴行》中的“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抒柚茅茨空。”等等,这些诗句都典型的概括了贫富悬殊的两种阶级生活,更可贵的是杜甫还不自觉地接触到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问题,他揭露说到:“彤庭所分帛,本身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5),“子实不得吃,货币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6),这种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阶级剥削,在杜甫的笔下反映的多么明确呀,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到他的晚年,杜甫对于封建社会中的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无贵贱不卑,无富贫亦足”(7),指出贫贱者所以悲哀,困苦,正是由于有贵者,富者的存在。这些应当说是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的精髓。 杜甫在他的诗歌里忠实的反映了广大人民被残酷压榨,暴虐奴役的痛苦和他们对这种处境的极度的不满。他总是把人民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放在那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写,而且,用艺术形象和诗歌的语言描写,所以,能够充分地显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战乱的时代特征。这些有的是正史所没有记载的,因而,弥补了史书的不足。 杜甫的一组伟大的杰作“三吏”“三别”,不仅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和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反映了唐王朝官吏的残暴和人民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之下的痛苦遭遇。例如他的《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

最新李杜诗歌的比较上课讲义

1、李杜诗歌风格的差异: 一、总的评价: 地位和评价。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的伟大诗人,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兼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人物,被称为“诗仙”;杜甫则是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被称为“诗史”“诗圣”。 背景、个性和风格特色。李白和杜甫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裴斐观点) 李杜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由于出身、个性、经历和个人

才能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总的说来,李白的诗歌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杜甫的诗歌表现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李白多平民的个性、自豪和反抗;杜甫多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二、不同风格的表现 李白诗歌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感情热烈,气势宏大,想像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李白诗歌形成于唐朝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李白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比如,蜀道雄奇险峻,难以表述,李白却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在《蜀道难》中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传说,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写黄鹤不得飞过、猿猱愁于攀援,映衬出人在其上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

王维,李白,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xx,xx,xx诗歌风格比较 xx,xx,xx诗歌风格比较 唐玄宗时代,大唐辉煌达到顶点,同时又是由盛转衰的开始。经历了唐玄宗与杨玉环浪漫的歌舞升平,也遭遇过安史之乱的社会痛苦剧变。个人命运在巨大的社会反差之中跌荡起伏,孕育了唐代三位伟大的诗人——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言志,诗的风格与人生境遇,自我心镜习习相印。王,李,杜生活在同一时期,王维生于公元700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杜甫生于公元712年。他们都追求功名,渴望在官场一展平生之志,李白官至翰林,待于玄宗左右;王维少年得志,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然而,他们又屡屡受挫,都遭遇过逮捕入狱之苦,李白还遭流放。杜甫一生不得志,穷困撩倒,颠沛流离。他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压抑中度过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诗人心中的郁闷与悲愤催生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诗歌多流淌着悲喜交加的矛盾之美,这正是诗人作品流芳百世的精华所在! 三人所处时代相同,都有过悲喜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们各自的思想修养与人生理念却各有不同。王维研究佛学,心系禅机,诗,画,书法,音乐造诣颇深,他的诗有一种空灵,清新,深刻的简洁与透析;李白追求道家的飘逸自然与剑侠的豪爽,他的诗作流淌着仙气与浪漫;杜甫以儒家圣人为楷模,严谨自侓,他的诗作对仗工整,严谨。 这里,我们选取诗人们以相同题材为对象的作品,比较三人不同的诗歌风格。 在以送友为题的诗中,李白有《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 故人xxxx, 烟花三月下xx。 孤帆远影毕空尽, 唯见xx天际流。

诗人在好友孟浩然登船远去时,表现的仿拂是神仙之间的交往,飘忽而来,乘鹤而去,远逝天际,渐无踪影。没有凡人离别的悲伤,没有难分难舍的愁怅。诗人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望远去的白帆,陶醉其中,飘飘欲仙。 我们再比较王维送友诗作《渭城曲》,诗云: xx朝雨浥轻尘, 客舍xx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友却另是一派田园风光,一幅清新的水墨画。嫩绿的杨柳,碧瓦客舍,被晨雨清洗得一尘不染,在此圣洁之地,诗人为友把盏,尽离别之情。心意,情意,景意都在酒中,都在画中。既在凡世,又超越凡世,诗人的高贵气质溢于诗中。 杜甫也有送别友人的诗作,风格与王,李完全不同,他的《奉济驛重送严公四韵》是这样写的: 远送从此别,xx空复情。 几时盏重把,昨夜月同行。 xx讴歌xx,三xx出入xx。 xx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杜甫与友人的离别是满目伤情,别,空,惜,独,寂寞,残生,表现的都是悲伤,别后的空虚,残生的无奈。这也是杜甫一生的缩影,心境如此,诗亦如此。 我们再比较三人写景诗作。长江冲出三峡,洒向荆楚大地,接三湘,衔洞庭,烟波浩渺,诗人无不有感而发。杜甫有《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xx。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1]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摘要: 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古人后启来者。 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讲到杜甫的诗歌,必定要讲到大唐的盛衰,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那个动荡而苦难的时期是杜甫诗歌灵感的发源地。杜甫的诗歌是根植于当时的动荡社会,与日渐黑暗的政治生活糅合在一起的。 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有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

李杜诗歌的比较

李白、杜甫诗歌的比较 谈到诗歌,我们就会想到诗歌的分析和理解,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和理解诗歌呢?我从付老师讲的《中国文学史·唐宋文学》以及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总结出诗歌分析理解的几个方面,简单地说,要从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意境、风格以及格律等方面研究。诗歌与诗歌之间的比较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这篇文章主要分析李杜诗歌。 说到比较就能想到有同有异,但是由于李杜诗歌的相同之处甚少,这里就省略而过了,重要的是分析他们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 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中有一句话道出了李杜诗歌的不同“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飘逸和沉郁是相对的,这也是李杜诗风的不同,诗风的不同取决于李杜两个人的性格、愿望、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题材的差异。首先,我们来了解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李白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五岁随父亲迁居四川青莲乡,号称“青莲居士”。他五岁好剑术,游神仙,观奇书能作赋,李白喜出游,游遍了大江南北。就算被“赐金放还”但他还保留着这种爱好。而杜甫则一直心在长安,担心着国家的安危。他一生颠沛流离,坎坷波折。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创作风格的不同,李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诗歌多以自我为中心。而杜甫却为国担忧,身处战乱,忧国忧民,更多的是国家之思。 正是因为遭遇不同,导致了他们诗歌语言的差异。下面让我们来看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开始描述了友人为其践行而设宴款待,但是自己却不能食,内心茫然,前六句的语言稍微有些低沉,可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句,感情基调开始改变,语言开始变得潇洒豁达,那种酝酿已久的感情冲了出来,一句“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下面再来看杜甫的一首诗——《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首诗写于滞留夔州时期,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藩镇割据,战争仍然不断,诗人独身一人漂泊沧江且疾病缠身。从诗人的语言中,可见这时的杜甫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奈。“他日泪”包含了诗人多少辛酸痛楚,一个“系”字,传达出自己对故园(家乡长安)的无尽思念。诗歌语言细腻,感情基调沉郁,无形当中透着一种伤感,意味深长。 所以综上两首诗大致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杜的诗歌,一个高昂,一个低沉;一个飘逸洒脱,一个沉郁顿挫。

比较李白与杜甫的异同

比较李白与杜甫的异同。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杜创作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论》一书中说:“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杜甫属于‘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 李诗想象独到、恣意汪洋,难以模仿和学习,可说是内容溢出形式,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痛快淋漓,天才之极,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又美妙奇异,不可思议。 杜诗有雄豪壮伟的气势,但在内容上更贴近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形式上更为工整规矩。因有形式和内容上的规整,杜诗可成为效行的范本。我们可以在他建立的规矩方圆中去寻求美、开拓美和创造美 在诗体上说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