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合集下载

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未来就业压力等各种挑战,因此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应对挫折,培养心理调适能力成为了大学生们非常重要的课题。

首先,大学生要学会面对挫折。

面对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

大学生要学会接受挫折,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气馁,相反,应该从失败中学到经验,不断总结教训,为将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其次,大学生要有积极的心态。

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但大学生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挫折。

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要相信每一次挫折都是在给自己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再次,大学生要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

当面临挫折时,大学生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而是要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

可以找朋友、家人或者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困扰,获得理解和支持,这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最后,大学生要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调适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要学会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缓解挫折带来的压力。

可以通过运动、阅读、旅行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调整自己的状态。

总之,大学生要学会面对挫折,培养积极的心态,倾诉和寻求帮助,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挫折,成长为更加坚强和成熟的人。

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教学内容
二、高职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
1、挫折的自然成因 2、挫折的社会成因 3、挫折的个体成因
教学内容
三、挫折的作用
1、挫折是人生一种靓丽的彩色。 2、挫折是一种机遇。
教学内容 第二节 挫折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教学内容
一、挫折后的积极行为反应
高职大学生受挫后积极的行为表现是指不失 常态的、有控制的、转向摆脱挫折情境为目标的 理智性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美化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宿舍、在床头,哪怕养一盆花草、剪 贴一个小图案、抄一段自己喜欢的格言压在玻璃板底下,这些都可以 唤起和透视出对生活的热情,并感染和感召周围的人。
2.时时注意仪态和仪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不妨买几件喜欢的 衣服,服饰和美容是一个人心境的窗口。热爱生活的人会注意自己的 形象。
3.不拒绝他人的邀请。可以接受不太亲近的人的约请,再由密友 陪伴和引领,扩大交际圈以后就可单独接受其他人之约。
教学内容
2)进行行为干预、减少自杀者的孤独感 高职大学生的孤独是导致其自杀的重要因
素,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孤独感,具体来 说: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障碍 的学生,进行约谈、辅导、及时干预。
2、建立学校预防机制体系。
教学内容
3)进行心理治疗 对自杀者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其了解其
目前面临的状况及问题,让其进行情绪渲泄, 学习新的适应方式或以新的行为方式处理所面 临的问题,并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再选择自 杀行为。
这样的事例在今天的校园绝非个别。高职大学生一般生活阅历比 较简单,成长的道路较为平坦,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自我调节 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友谊、 爱情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生复杂问题时,常常会遭遇挫折,以 致挫折似乎成了人生道路上重要的障碍和拦路虎。你是如何对待这一 切的呢?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引言:现代社会中,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成为了教育者和家长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正确应对挫折,提升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一、明确教育目标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并明白挫折是成长的机遇。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二、教育策略1.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

2. 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和案例,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适应能力。

3. 建立支持系统,让学生家长、老师和同伴能够相互支持、鼓励与帮助。

三、教育内容1. 了解挫折的本质与价值- 挫折是成长的机遇,是人生道路上常见的经历。

- 挫折让人成长,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2. 挫折与失败的区别- 挫折是一种困难、失败是一种结果。

- 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失败并不代表结束。

3. 挫折常见的反应- 气馁与绝望:感到无法再继续努力。

- 自责与沮丧:为自己的失误或失败感到内疚和难过。

- 逃避与否定:不愿面对挫折,试图回避或否认。

4. 培养正确应对挫折的策略- 积极态度:抱着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挫折,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 问题解决: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帮助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 接受失败:接受失败是正常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5. 培养心理素质和增强适应能力的活动与练习-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挫折情景,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找到最佳应对策略。

-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合作活动,培养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思维训练:开展调整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灵活的思维方式。

面对挫折的心理抗压能力

面对挫折的心理抗压能力

面对挫折的心理抗压能力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常常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无论是在学业上的失败,还是在事业和人际关系上的挫折,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然而,面对挫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心理抗压能力来应对呢?第一,接受现实是面对挫折的第一步。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有一种情绪上的抗拒和不愿接受现实的心态。

然而,要想有效地应对挫折,我们必须首先接受现实。

接受现实不代表放弃努力,而是意味着我们要面对现实,正视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只有接受了现实,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走出困境。

第二,积极思考是应对挫折的关键。

积极思考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消极情绪的心理技巧。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感到失望和沮丧,但如果我们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其中的收获和成长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挫折。

例如,当我们失败时,我们可以思考自己在失败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通过失败来改进自己。

积极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

第三,寻求支持和鼓励是克服挫折的有效途径。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我们往往需要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寻求支持和鼓励可以是向朋友、家人或者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也可以是参加一些能够提升自己心理抗压能力的课程。

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困境和感受,不但能够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还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挫折。

第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应对挫折同样至关重要。

面对挫折时,我们往往容易放弃对自己的关注和照顾,而陷入消极的情绪中。

然而,这样做只会使我们更加疲倦和无力。

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心理抗压能力的关键。

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都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培养一些放松的兴趣爱好,如阅读、听音乐、旅行等,也是减轻压力的有效途径。

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能沮丧,我们需要学会应对和克服。

借助接受现实、积极思考、寻求支持和鼓励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途径,我们可以建立起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通用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通用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通用版背景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幼儿园到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为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提供一份通用的教案,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正确的应对挫折的态度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挫能力和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内容一、理解挫折1.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在面临困难时无法得到满意结果的情况。

挫折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因素,比如社交关系、学习、家庭环境等。

2.为什么会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常态,是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挫折可以帮助人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能力。

3.如何正确看待挫折?挫折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通过挫折,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提高自己的方法。

二、提高心理素质1.什么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情感特性。

2.如何提高心理素质?•良好的思想态度:乐观、向上、积极向上。

•积极的应对策略:灵活高效的应对策略。

•良好的心理调适:学会放松、调整自己的情绪。

•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睡眠、饮食、锻炼习惯。

三、增强适应能力1.什么是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反应和应对环境变化、压力及不利事件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能够灵活适应环境变化、改进自我、有效解决问题。

2.如何增强适应能力?•学会运用自我控制技巧,做到情绪自我调适。

•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提高自己。

•良好的社交能力,不断与他人交流沟通。

•保持谦虚、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相关概念、知识点。

•体验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对挫折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挫折。

学会正确应对挫折提升抗压能力的知识点

学会正确应对挫折提升抗压能力的知识点

学会正确应对挫折提升抗压能力的知识点学会正确应对挫折提升抗压能力的知识点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和困难。

学会正确应对挫折,提升抗压能力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帮助我们应对挫折并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

一、接受现实当我们面对挫折时,首先需要做的是接受现实。

如果我们一味地否认或逃避挫折,将难以解决问题,并且可能导致更大的困难。

接受现实意味着我们要正视现实中的失败或困难,并认识到它们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只有接受并面对挫折,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调整心态在应对挫折时,我们的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排除困难,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反,消极悲观的心态只会加剧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三、寻求支持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并不孤单。

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支持系统。

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给予我们鼓励、建议和实质性的帮助,帮助我们度过困难时期。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和指导,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

四、制定目标和计划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因此,在应对挫折时,我们需要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让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

目标和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有条理地解决问题,并为自己设定实际可行的步骤。

通过明确目标和计划,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

五、培养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是指我们在面对挫折时的适应能力。

培养心理弹性是提升抗压能力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自己的身心,养成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反思、学习和成长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更好地应对挫折。

六、坚持不懈面对挫折,坚持不懈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轻易放弃。

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案

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案

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案教案标题: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掌握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态度和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挫折的定义和分类。

2. 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 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

4. 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忆一次他们曾经经历过的挫折,并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挫折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定义和分类挫折,解释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介绍抗挫折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挫折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2.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四、方法和技巧讲解(15分钟)1. 介绍一些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如积极思考、设立目标、寻求支持、保持乐观等。

2. 强调每个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并给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五、角色扮演(20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挫折情境,并扮演不同角色,展示如何应对挫折。

2. 角色扮演结束后,进行讨论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2.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挫折经历,思考是否能够应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3. 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挫折,提升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教学评估:1. 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讨论参与度。

2. 学生对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自身挫折经历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资源:1. 挫折案例分析材料。

2. 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的PPT或教材。

3. 角色扮演的情境设定和角色卡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挫折,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经历的挫折和应对方法的心得体会。

提高挫折承受力,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挫折承受力,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挫折承受力,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摘要】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无助,因此提升挫折承受力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探讨了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后详细介绍了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包括建立积极心态、培养应对能力、寻求支持和帮助以及定期进行心理调适。

通过这些方法,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挫折并保持心理健康。

结论部分强调了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通过不断提升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心理健康状态。

【关键词】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言,正文,结论,重要性,现状,方法,积极心态,应对能力,支持和帮助,心理调适,策略1. 引言1.1 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性挫折承受力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挫折承受力强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倒,而是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问题。

在大学生阶段,挫折承受力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方面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挫折承受力,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提高挫折承受力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挫折不可避免,但如何面对挫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提升的能力。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大学学习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呈现出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目前有高达70%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重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常常表现出不良的应对方式,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群体的一大难题,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四、自杀的危机干预 1、 自杀行为及其原因
1)什么是自杀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对自 杀(suicide)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自杀
是指一个人有意识地企图伤害自己的身体,
以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教学内容
2)根据自杀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将自杀分为五种: 自杀意念:指有自杀想法但并无具体计划及行动;
自杀威胁:以口语或书面表达自杀的想法,但并无行动;
3.不拒绝他人的邀请。可以接受不太亲近的人的约请,再由密友
陪伴和引领,扩大交际圈以后就可单独接受其他人之约。 4.每天学点新东西。不断充实自己,可以使自己意识到生活的丰 富多彩,对生活提高兴趣。
资料卡
5.不抱怨自己,也不抱怨别人。偶遇不顺心的事,就像遇到阴雨天 一样,要把它看得很自然,很平常,不要心生怨气。
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
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是的,体验痛苦、经历挫折,你就逐步走向成熟。 是的,只有经历挫折、战胜困难和失败,我们才能逐渐成熟。那么,如 何才能提高挫折承受力呢?
心灵求索
生 命 如 此 脆 弱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姚某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安某高校,但到校后他 的强烈自卑感使他与同学渐渐疏远,独来独去的孤独时时笼罩着他。一 天晚饭后与同学玩拱猪的扑克游戏,姚某输了,一位同学按规则在其名 字下画了个猪头图案。这时在旁边看的同学汪某也不寂寞,开玩笑说: “嗬,光有猪头怎么没有猪尾巴呢?”边说边在图案上加了条猪尾巴。大 家乐得哄堂大笑,而姚某却非常尴尬,脸红得象猪肝。夜里,姚辗转难 眠,总觉得有一条猪尾巴在眼前晃来晃去,越想越气,第二天夜里便取 出当天刚买来的牛角尖刀向同学汪某的心脏刺去,自己也跳楼自杀。 据统计,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上海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占学 生总人数的5.4人/10万:其中因学业压力引起的自杀率占33.3%;人 际关系不好引起的占 27.8%;因失恋、爱情矛盾等引起的占22%;精 神疾病等引起的占11.1%;因生理疾病等引起的占 5.6%。 到底是什么让大学生们放弃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他们的生命不 能承受压力之重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今天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为什么竟是 如此脆弱?
心灵互动
抗挫折能力的自我省思
我的抗挫折能力如何?
我的体格、个性是否让我具备很强的抗挫折能力?
我怎样才能锻炼我的抗挫折能力?
通过省思,请你对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作一个评价,
并就如何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谈谈自己的想法。
心灵互动
如何应对挫折
请回顾你曾经遭遇过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经历, 当时的状态如何?你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通过这次经历,你认为应对挫折最重要的是什么?
教学内容
二、影响个体挫折承受能力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一是人格因素; 二是自我认知因素; 三是心理预期值。 一是生活阅历。 二是社会支持。
3、个人因素
4、社会因素
教学内容
三、提高挫折承受力
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基本方法有: 1、正确认识挫折 2、用奋斗目标导航 4、培养较强的挫折耐受力 5、适时释放挫折情绪
自杀姿态:指以不致于残废的自杀行动来表达其真正的 目的; 自杀企图:指有自杀的想法,计划行动,但未成功; 自杀完成: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及行动且自杀成功。
教学内容
3)自杀原因在高职大学生的自杀中,常见的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和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这是学生自杀 的重要原因。 第二,突发变故。有的学生是由于家庭突然发生 变故等不堪突如其来的打击而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第三,情感挫折。有的高职大学生因为在友情、 爱情等方面的受挫和连连失败而难以应对和想不开。

自杀是有规律可循。
教学内容
2)进行行为干预、减少自杀者的孤独感 高职大学生的孤独是导致其自杀的重要因 素,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孤独感,具体来 说: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障碍
的学生,进行约谈、辅导、及时干预。
2、建立学校预防机制体系。
教学内容
3)进行心理治疗
对自杀者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其了解其
目前面临的状况及问题,让其进行情绪渲泄,
学习新的适应方式或以新的行为方式处理所面
临的问题,并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再选择自
杀行为。
结束语
尽管目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自杀率不太高, 只是20人/10万,但我们应高度关注这一群体,因 为“每死一个学生,代价太大,不仅仅是钱,它对
学校的负面影响、给其他人带来的心理阴影,无法
资料卡
转变抑郁情绪的方法
1.美化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宿舍、在床头,哪怕养一盆花草、剪 贴一个小图案、抄一段自己喜欢的格言压在玻璃板底下,这些都可以 唤起和透视出对生活的热情,并感染和感召周围的人。
2.时时注意仪态和仪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不妨买几件喜欢的
衣服,服饰和美容是一个人心境的窗口。热爱生活的人会注意自己的 形象。
心灵求索
《傅雷家书》一则 (1954年4月20日)
孩子:接十七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主题)不过是 这几个,其余只是(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 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 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 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 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 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 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
心灵求索
李某是一个19岁的漂亮女孩,上高中时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高 考的时候她在舞蹈、篮球等方面都被给予加分奖励,现在某高职学院 读书。但是现在她却多次想自杀。在同心理咨询老师谈心时,她告知 自己想自杀的的原因:“我被网友欺骗,我考试不好,我被老师呵 斥。”所以她觉得整个社会特别黑暗,有一段时间还觉得大人是祸根。 她对整个社会产生恐惧感,认为 “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 这样的事例在今天的校园绝非个别。高职大学生一般生活阅历比 较简单,成长的道路较为平坦,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自我调节 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友谊、 爱情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生复杂问题时,常常会遭遇挫折,以 致挫折似乎成了人生道路上重要的障碍和拦路虎。你是如何对待这一 切的呢?
教学内容
第三节
提高挫折承受力
教学内容
一、挫折承受力的涵义
它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挫折和应对 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情境、经受 打击和面对各种压力时,摆脱和排除困境而 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力。 挫折承受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 防线。挫折承受力较低的人,几经挫折打击 之后,容易失去人格的统一和完整。甚至会 出现人格的扭曲,导致行为失常和心理疾病 的产生。
目的要求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明
白挫折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懂得心 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掌握
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挫折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
一、挫折的涵义
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 遇到了来自内、外部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 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使其需要不能满足、 动机不能实现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
3、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7、借助于心理咨询
6、迁境移情,淡化消极情绪
教学内容
第四节
危机干预
教学内容
一、危机及危机干预
1、危机的涵义。 2、危机干预。 3、危机干预的目的。
教学内容
二、校园暴力危机干预
校园暴力危机干预是指对发生在校园内的打架斗殴、 杀人等事件的干预。校园暴力危机干预一般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当察觉暴力倾向苗头时,要设法通过劝 说平息当事人的激动愤怒的情绪,改变当事人的认知,使 其放弃想实施的暴力行为. 争取将暴力行为阻止于萌芽 状态。 第二阶段,当暴力行为即将实施时,设法制止并立 即打电话告诉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工作部、保卫 处、等相关部门和个人,以便尽快阻止事态的发生。终 止暴力行为。 第三阶段,暴力行为正在实施或已实施时,设法尽 快阻止事态扩大;并尽快打电话告诉相关部门及校医、 120;尽快将受伤者送往医院。
教学内容
三、心理危机干预 1、 他人心理危机干预
1)他人心理危机的识别。 2)他人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教学内容
2、自我心理危机干预
当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处于危机状态又 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时,可采取: 第一, 及早求助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的老师或专业医院心理医生; 第二,将自己目前的状况告诉父母家 人、信任的老师和同学,求得他们的帮助; 第三,避免独处; 第四,周围不放置可能对自己造成伤 害的器具。
估算”,对国家而言,是1/万,但对其家庭而言, 就是100%。希望高职高职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综 合素质,珍视生命,活出精彩!
资料卡
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挫折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学生的心理承 受能力比较弱。具体表现在: 第一,有36.2%的大学生有很强或较强的挫折感。调查表明,大学生 活中的挫折主要来自学习、人际关系、失恋、择业和社会期待。这些生 活事件就其内容和程度而言并不十分严重,然而学生产生较强的挫折感 的原因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第二,部分大学生对待挫折持消极悲观的态度。对于生活中的挫折, 21.4%的学生持“无所谓,顺其自然”的态度或者表现出“心有余而力 不足”; 第三,有66.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一般”或“较弱”, 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很差”;第四,有33.2%的学生认为挫折给学生造 成了不良影响。
教学内容
4)心理障碍和生理疾患 有的是患了难以治愈的疾病而
想不开的;有的则是自、孤独和极
度的压抑。
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