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接管验收管理办法文件
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

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1.引言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旨在规范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交接工作,确保交接过程顺利、透明,并保证物业公司及业主委员会对接手的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有清晰的认知和责任划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接管验收流程、验收标准以及验收结果的记录方法。
2.接收方案2.1 接收程序1.物业公司应在接手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前与业主委员会进行沟通,并确定交接时间和地点。
2.在交接现场,由业主委员会指定一名代表与物业公司共同完成接收工作。
2.2 接收内容1.区域交接:包括社区大门、道路、花园、公园等公共区域的接收。
2.设施设备交接:包括消防设备、电梯、照明设备、供水设备等各类设施设备的接收。
2.3 接收标准1.区域交接标准:交接的公共区域应符合建设规范和设计要求,没有明显的损坏、安全隐患等。
2.设施设备交接标准:设施设备应正常运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3.验收方案3.1 验收流程1.进行接收前,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代表共同清点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数量和现状,并制定验收计划。
2.物业公司应提供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相关证件、合同、运行记录等资料供业主委员会审查。
3.验收过程中,业主委员会代表可对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与物业公司商讨解决方案。
3.2 验收标准1.区域验收标准:区域无明显的破损、脏污、劣质材料等问题。
2.设施设备验收标准:设施设备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异常声音、漏水、闪烁等问题。
4.验收结果4.1 验收合格1.若经业主委员会代表确认,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收合格,双方应签署接收证明,并确认接收日期。
2.物业公司将依据接收证明履行相关维护、保养和管理职责。
4.2 验收不合格1.若经业主委员会代表确认,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应在验收记录中详细描述问题,并要求物业公司限期整改。
2.物业公司应在限期内整改问题,并重新发起验收流程。
浙江物业项目承接验收管理办法

浙江省物业项目承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物业项目承接验收行为,维护业主、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项目承接验收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物业项目承接验收( 以下简称“承接验收”)是指物业服务企业依据物业服务合同,在接管物业项目时,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相关场地等进行查验活动,以保证物业正常使用和物业管理服务正常实施。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物业项目的承接验收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物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项目的承接验收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物业服务企业在接管物业项目前,必须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相关场地等进行查验。
第六条新建竣工并首次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以下简称“新建物业”),其承接验收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房屋建筑及共用设施设备等单项工程已按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有关专业管理要求全部建成,已通过竣工验收,满足使用要求, 且验收资料齐全;(二)物业共用设施设备、共用部位等运行正常、完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三)物业及配套设施范围内没有违章建筑,临时建(构)筑物、施工机具、建筑渣土等已全部拆除、清理完毕,场地平整,环境整洁;(四)建设期间临时设置的架空电缆、电线、地面裸露的管线等已经拆除或按规范处理完毕;(五)有符合规定的物业服务用房;(六)房屋幢、户编号等铭牌安装到位,已经有关部门确认;(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非新建的既有物业(以下简称“原有物业”)需要实施物业管理的,其承接验收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房屋产权、物业管理区域周界清晰;(二)物业公共设施设备配套齐全,运行正常、完好。
(三)房屋幢、户编号清晰,已经有关部门确认;(四)有符合规定的物业服务用房;(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物业接管验收及移交程序管理规定

物业接管验收和移交程序管理规定1、接管验收程序管理规定〔1确认接管项目所有公共设备、设施是否已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如已取得国家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则按有关程序正常进行接管验收;如无相应的国家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则由物业公司和开辟商另行商议接管验收具体办法。
〔2物业部依据市场部提供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组建物业接管验收小组,并同发展商具体商议办理物业的接管手续,确定接管日期。
〔3接管验收准备工作:① 接管验收小组成员熟悉《物业管理委托合同》;②接管验收小组熟悉物业情况。
③与开辟商联系好交接事项、交接日期、进度、验收标准等;④派出先头技术人员前往工地现场摸底,制定好接管验收计划;⑤ 对于新建楼宇,要提前参预竣工验收和机电设备最终安装、调试工作,做到心里有数;⑥准备好接管验收记录表格:a、《房屋接管验收表》:b、《公共配套设施接管验收表》:c、《机电设备接管验收表》:d、《接管验收问题整改表》。
〔4接管验收小组人员组成及验收职责范围:①档案验收管理人员负责接管物业的产权、工程、设备资料的验收移交工作;② 楼宇验收人员负责业主资料和楼宇房屋本体的验收移交工作;③ 运行维修验收人员负责公共设施和机电设备的接管验收及水电表等计量器具的原始数据抄表。
④ 警队验收人员负责对区域消防系统及器材、监控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库及其配套设施设备等安保设施设备进行接管验收。
⑤ 园林绿化验收人员负责对区域绿化规模、绿化标准、绿化资料及绿化设备设施进行接管验收。
〔5接管验收的工作程序①下达接管验收指令。
②组建接管验收小组。
③作好接管验收准备。
④进行资料验收移交。
验收合格标准:① 资料正确、真实、齐全;②硬件设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不合格处理办法:①是否要求发展商限时整改:② 开辟商书面确认后,记录归档。
〔6接管验收资料的类别①物业产权资料:a、项目开辟批准报告;b、规划许可证;c、投资许可证;d、土地使用合同;e、建造开工许可证;f、用地红线图。
物业公司物业接管验收管理规范

物业公司物业接管验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物业接管验收是指物业公司接管物业项目后,进行的一系列验收工作。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确保物业的质量、安全和管理达到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业接管验收的管理规范,包括验收准备、验收流程、验收标准、验收文件和验收后的管理。
一、验收准备1.1 确定验收组成员:物业公司应组建验收组,包括项目经理、质量专员、安全专员、法务专员等,以确保验收工作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1.2 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物业公司应与原物业所有者商议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双方的配合和方便。
1.3 准备验收材料:物业公司应准备好相关的验收材料,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图纸、工程合同、施工记录等,以供验收过程中参考和核对。
二、验收流程2.1 开展前期工作:物业公司应与原物业所有者进行沟通,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定验收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2.2 进行实地验收:验收组成员应按照事先确定的流程,对物业项目进行实地验收,包括外观、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估。
2.3 编写验收报告:验收组成员应根据实地验收的情况,编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包括物业项目的优点、不足和改进意见等,以供后续的管理和改进。
三、验收标准3.1 设备设施标准:物业公司应按照像关规定和标准,对物业项目的设备设施进行评估和验收,确保其符合安全、环保和品质要求。
3.2 管理服务标准:物业公司应按照像关规定和标准,对物业项目的管理服务进行评估和验收,包括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3.3 安全管理标准:物业公司应按照像关规定和标准,对物业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和验收,包括消防设施、安全出口、安全隐患等方面的要求。
四、验收文件4.1 验收报告:物业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验收报告,包括物业项目的验收结果、问题和改进意见等,以供后续的管理和改进。
4.2 验收记录:物业公司应对验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记录,包括验收时间、地点、参预人员等,以备后续的查阅和核对。
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

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一、接管验收目的为了保证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管理,确保业主和租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建立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
二、接管验收程序1. 事前准备物业管理方应提前做好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清单和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品牌型号、数量、规格、使用年限等。
2. 验收时间一般在业主或租户入住前进行验收,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验收人员业主、租户、物业管理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第三方验收单位参与验收。
4. 验收内容验收公共区域设施设备的完好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电梯、消防通道、停车场、楼道、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供水供电设施、照明设备、安全出口标识等。
5. 验收流程(1)验收前,现场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验收过程中的安全;(2)对每个设备和区域进行逐项检查,确认其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损坏和缺陷;(3)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维修;(4)验收结束后,进行验收记录和报告的填写和归档。
三、验收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规范和物业管理合同约定为验收标准,对设施设备的功能、安全性、外观、维护情况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核实。
四、验收责任(1)业主、租户应当全程参与验收过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及时反馈;(2)物业管理方应当保证验收过程的合法、公正和透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五、验收报告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编制验收报告,明确设施设备的接管情况和遗留问题的整改措施及时限,由物业管理方和验收单位共同签字确认。
六、验收后的跟进工作验收结束后,物业管理方应建立健全的设备巡检维护体系,对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长期安全和正常运行。
七、其他事项对于特殊设施设备,如游泳池、健身房等,需设立专门的验收程序,并在验收报告中特别加以记录和确认。
以上为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希望能够为物业管理方、业主和租户提供便利和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浙江省物业项目承接验收管理办法

浙江省物业项目承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物业项目承接验收行为,维护业主、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项目承接验收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物业项目承接验收( 以下简称“承接验收”)是指物业服务企业依据物业服务合同,在接管物业项目时,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相关场地等进行查验活动,以保证物业正常使用和物业管理服务正常实施。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物业项目的承接验收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物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项目的承接验收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物业服务企业在接管物业项目前,必须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相关场地等进行查验。
第六条新建竣工并首次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以下简称“新建物业”),其承接验收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房屋建筑及共用设施设备等单项工程已按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有关专业管理要求全部建成,已通过竣工验收,满足使用要求, 且验收资料齐全;(二)物业共用设施设备、共用部位等运行正常、完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三)物业及配套设施范围内没有违章建筑,临时建(构)筑物、施工机具、建筑渣土等已全部拆除、清理完毕,场地平整,环境整洁;(四)建设期间临时设置的架空电缆、电线、地面裸露的管线等已经拆除或按规范处理完毕;(五)有符合规定的物业服务用房;(六)房屋幢、户编号等铭牌安装到位,已经有关部门确认;(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非新建的既有物业(以下简称“原有物业”)需要实施物业管理的,其承接验收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房屋产权、物业管理区域周界清晰;(二)物业公共设施设备配套齐全,运行正常、完好。
(三)房屋幢、户编号清晰,已经有关部门确认;(四)有符合规定的物业服务用房;(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物业接管验收工作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接管验收工作概述 • 物业设施设备的接管验收 • 接管验收中的资料审核 • 接管验收中的问题处理与改进措施 • 接管验收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01
接管验收工作概述
接管验收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物业接管验收是指在新建、改建、扩 建等工程项目竣工后,由物业服务企 业对接管的物业进行全面检查、测试 、核实和接收的一项工作。
准确性。
改进措施与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进行检修,减少损坏情况
的发生。
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 日常巡查和清洁工作,确保物
业区域的卫生状况。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 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居
民的生活安全。
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确 保所有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方便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环境卫生问题
在接管验收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设施 设备存在损坏情况,如电梯、空调、门窗 等。
物业区域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是接管验收中 经常出现的问题,如垃圾堆积、污渍、绿 化破损等。
安全隐患
资料不齐全
物业区域的安全隐患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消防设备不完善、电线老化、防盗措 施不足等。
接管验收时,可能会发现相关资料不齐全 或资料不准确的情况,这会导致后续工作 难以进行。
强化设施维护管 理
针对接管设施存在的 问题,我们将制定详 细的维护管理计划, 确保这些问题能够得 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
提升团队专业能 力
我们将加强对团队成 员的培训,提高他们 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确保接管验收工作的 顺利进行。
THANK YOU
物业公司物业接管验收管理规范

物业公司物业接管验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物业公司在接管物业项目时,需要进行验收管理,以确保物业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业接管验收管理规范的五个方面,包括项目准备、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人员以及验收报告。
一、项目准备:1.1 确定接管范围:物业公司在接管物业项目前,需明确接管的范围,包括建筑物、设备设施、公共区域等。
1.2 收集相关文件:物业公司应收集与物业项目相关的文件,包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文件、设备设施运行状况报告等。
1.3 准备验收人员:物业公司需组织专业的验收人员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等,以确保验收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二、验收标准:2.1 法律法规标准:物业公司在进行物业接管验收时,需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2.2 技术规范标准:物业公司应参考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如建筑施工技术规范、设备设施运行标准等。
2.3 业主需求标准:物业公司需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期望,将其纳入验收标准中,以满足业主的要求。
三、验收程序:3.1 初步验收:物业公司在接管物业项目后,需进行初步验收,检查建筑物和设备设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3.2 问题整改:如发现问题,物业公司需与原建设单位协商整改措施,并跟进整改进度。
3.3 终验收:在问题整改完成后,物业公司进行终验收,确保物业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业主需求。
四、验收人员:4.1 工程师:物业公司应派遣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程师参与验收,对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
4.2 技术人员:物业公司还需有技术人员参与验收,对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测试。
4.3 业主代表:物业公司还应邀请业主代表参与验收,以确保业主的利益得到保障。
五、验收报告:5.1 编制报告:物业公司应编制详细的验收报告,包括验收的过程、结果、问题整改情况等。
5.2 报告内容:验收报告应包括物业项目的基本情况、验收标准的依据、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业接管验收手册
物业验收程序
一、目的
规范公司物业验收程序,确保物业验收工作得到有效操纵,以便对物业进行全面接管,保证物业入住工作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承接的物业的验收,与房地产开发商的交接。
三、职责
1.物业公司接到进展商竣工验收的通知报告后,总物业经理负责指定主管人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
2.验收小组负责对物业原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竣工图和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及设备试运行记录等技术检验资料的验收。
3.验收小组按移交设备清单的要求对清单上的设备,按规格
型号、容量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设备的安装数量、安装位置及竣工图验收。
4.验收小组对物业按运行系统验收,要紧验收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土建工程装饰工程、给排风系统、消防系统、防盗对讲系统及电梯系统。
5.由总物业经理跟进展商办理接管手续。
四、工作程序
1.验收的预备
验收小组依照进展商提供的竣工图纸,按设计及施工要求编制验收打算和验收标准。
2.验收的实施
(1)验收小组依据验收打算、标准,按专业分工进行预验收。
(2)在预验收过程中,检查出未达到验收标准的楼宇、设施、设备,提出书面整改报告返回进展商,由进展商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3)对在验收中未达到验收要求的楼宇、设施、设备,整改实施后,验收小组进行检查、验证,整改合格后进行正式验收。
(4)楼宇的实物验收,应注意:对每套单元房的水、电、土建、
门窗、电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楼宇接管验收清单中。
(5)设备的实物验收,要做到符合以下几点:
①图纸设计与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
②要紧设备、设施的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符合。
③设备与连接整个系统的技术性能,应与设计要求符合,检查结果对应不同类设备记录在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清单中。
(6)对物业的其它配套系统、设施进行验收,验收结果记录在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清单相应的表格内。
(7)移交档案、资料验收:依照验收计收提交档案、资料进行对比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楼宇资料交接清单中。
接管验收应检索提交资料
一、产权资料
1.项目批准文件。
2.用地批准文件。
3.建筑执照。
4.拆迁安置资料。
二、技术资料
1.竣工图,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设备、附属工程及隐蔽管线的全套图纸。
2.地质勘察报告。
3.工程合同及开、竣工报告。
4.工程预、决算。
5.图纸会审记录。
6.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及技术核定单(包括质量事故处理记
录)。
7.隐蔽工程验收签证。
8.沉降观看记录。
9.竣工验收证明书。
10.钢材、水泥等要紧材料的质量保证书。
11.新材料、构配件的鉴定合格证书。
12.水、电、采暖、卫生器具、电梯等设备的检验合格证书。
13.砂浆、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
14.供水、供暖的试压报告。
物业档案资料移交
在实施物业治理之前,进展商应向治理公司移交关于物业的各类资料:
一、综合资料
1.项目土地使用合同、红线图、立项文件、工程申报批建文件及打算批准文件(永久)。
2.建设许可证、工程建筑报建表(永久)。
3.工程招、投、定标书(永久)。
4.上级机关的决议、决定、批示等工程重要会议纪要和指导性文件(永久)。
5.征地批文、协议书(合同书)、红线图(永久)。
6.初步设计方案、设计鉴定审批文件(永久)。
7.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施工执照(复印件)、开工报告、施工量放线图表记录(永久)。
8.单项工程质检监督托付书、成果报告、单项工程竣工验收证书(永久)。
9.工程勘测资料:地质图勘察报告、地形、地貌、操纵点、永久性水准点的坐标位置图、水文、气象、地震等设计基础材料(永久)。
10.竣工验收会议文件及质量评审材料、竣工报告、竣工验收证书(永久)。
11.工程决算书、三算表(永久)。
l2.消防设施验收合格证(永久)。
二、土建资料
1.主体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永久)。
2.图纸会审和设计修改变更及联系单(永久)。
3.事故处理记录(永久)。
4.建筑物、构筑物及重要设备安装测量定位及各种观测记录(长期)。
5.原材料产品及重要构件出厂证明、试验报告、材料换审批单、试件试验报告(长期)。
三、给排水、消防资料
1.开、竣工报告及中间交工验收证明书(永久)。
2.图纸会审及设计修改变更通知(永久)。
3.事故处理及探伤记录(永久)。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永久)。
5.材料构件出厂证明及材料代换审批单(永久)。
6.管线标高、位置、坡度、测量记录(永久)。
7.试水、闭水试压试验记录(永久)。
8.设备调试记录(永久)。
9.管线清洗、通水、消毒记录(短期)。
四、电气资料
1.开、竣工报告及中间交工验收证明书(永久)。
2.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通知(永久)。
3.事故处理及探伤记录(永久)。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永久)。
5.防雷电阴接地实测记录(永久)。
6.引下线焊接记录(永久)。
7.材料构件出厂证明及材料代替换审批单(长期)。
8.绝缘电阻测试、试验记录、试运转记录(长期)。
9.空调资料、动力、通讯、有线电视资料。
五、施工图
1.总平面布置图(包括综合系统图)(永久)。
2.建筑施(竣)工图(永久)。
3.结构施(竣)工图(永久)。
4.给排水、消防施(竣)工图(永久)。
5.电气施(竣)工图(永久)。
6.空调施(竣)工图(永久)。
7.智能化系统施(竣)工图(永久)。
8.通讯施(竣)工图(永久)。
9.液化(煤)气施(竣)工图(永久)。
六、声像资料
1.建筑前后的现状、侧、立面照片(永久)。
2.内外景观照片(永久)。
3.建筑小品。
4.工程奠基、开、竣工典礼、重要领导人或知名人士视察、
剪彩、题词照片、录音、录像(永久)。
5.工程要紧部位隐蔽和处理大事故原状及处理后的照片、录像。
6.其它。
物业接收工程项目验收依据
一、所有的差不多公布的各专业的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行业和地点的,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
二、前期施工全同(协议)制定的标准,要求。
三、所有的各专业施工所用的施工图、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单。
四、所有的设备,材料等的技术讲明书,安装使用讲明书和设备、设备制品和要紧材料等的清单、合格证等。
五、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中间试验记录。
六、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