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结课论文
中外美术史论文

中外美术在我认为区别在于中西方的哲学观念不同,艺术的发展是要有哲学做指导的,西方人考虑问题理性的因素比较多,而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以人的思想指导比较多.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美术作品追求的东西,以最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印象派的画家们是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渐抛开对形的把握而疯狂的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创作的以自家花园为题材的<莲花>系列.而反观中国的绘画,在国画中我们是看到的这种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解剖是不多的.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的东西了.直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才逐渐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思想,进行一些方面的结合.但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在于根本的哲学理念不同.不同哲学指导所产生的艺术是不一样的.《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有关中西艺术的发展史和很多著名艺术家的背景和艺术成就,结合这门课程我对绘画大师高更作品进行了解析和研究,下面就是我对高更大师和他的绘画作品的具体介绍和分析。
保罗·高更作为后现代印象主义的杰出代表,其绘画作品有很强的个性,这种个性,这种个性来源于高更本人对社会环境所做出的反应,高更富于个性的经历创造了高更对绘画的理解,创造了十九世纪艺术的新声。
高更1848年生于巴黎。
父亲是报社的记者,母亲是家庭主妇,外祖母弗罗拉·特里斯坦曾是著名的女性革命家、航海家、作家,祖父安德烈是一位版画家,具有西班牙血统;外曾祖父是秘鲁人。
人们有时便以这种遗传性以及西班牙和秘鲁血统的混合来解释高更的性格——“一个狂热与恋爱,为了理想而甘愿牺牲自己并且强使人接受这种理想,温柔而无聊,天真而狡黠,犹豫而坚定的艺术家,一个十九世纪未开化的野蛮人”。
高更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
后来多次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逐渐放弃原来的写实画法。
中外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精品文档--------------------------------------------------------中外美术鉴赏结课论文中外美术鉴赏主要是一门对中外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与品鉴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上的优秀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不仅拓宽知识面,同时获得美的欣赏,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提高人文素养。
以下是的中外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欢迎阅读。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大二的尾巴抓住了艺术的犄角,还记得第一次去上《中外美术鉴赏》课程的时候,第一个女老师给我们放映了几百年来外国优秀美术作品中的人物画像,还记得其中的人物画像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女性,同时也说明了外方女性人权的发展见证了外方美术史的发展,还有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些满是创意的小视频小发明,其中趣味索然,给人印象深刻,同时也传播了艺术的趣味性,世人离不开艺术,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创造美好生活。
外方作品独赏识《日出印象》,1872年克洛德.莫奈的这幅名为《日出印象》的油画首次展出,这幅画描绘了法国勒阿佛尔港口黎明时分的情景,港口作业区的大致轮廓--起重机、吐着烟的烟囱、建筑--透过浓密的晨雾和满画面的匪夷所思的破碎笔触,观者所能辨出的就是这些。
这幅画儿当时在大多数人眼中简直是一团糟。
批评家们更是大为恼怒,他们将这幅画的作者莫奈以及与之画风相近的画家的称为“印象主义”。
指责莫乃画风太幼稚,其画作不过是小儿涂鸦而几年后艺术评论来与勒阿佛尔港日出时的情景何尝有半点相似。
已,了个180度转变,好象莫奈好得不能再好了,仿佛印象派画家不仅长与用笔而且捕捉视觉真实的技巧已臻化境,令当代画家相形见拙。
为何莫奈笔下的勒阿佛尔港先被说成一团糟,后来又被称为对港区日出情景了不起的再现?我们该如何理解此种戏剧化的转变。
中外美术欣赏结课论文

中外美术欣赏结课论文之卡拉瓦乔《多疑的多马》赏析左磊 0801310132 卡拉瓦乔,全名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
卡拉瓦乔。
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
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
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米开朗基罗·达·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生于卡拉瓦乔,卒于埃尔科莱港,原名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后以出生地命名。
他父亲是建筑师,他11岁移居米兰并开始习画,于1590-1592年从米兰来到罗马,后来又曾到那不那斯、西西里和马尔他岛等地。
他在罗马画了一些风俗画和静物画,对他艺术起着重要影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作品。
他是一位革命性的画家,起初坚守写实主义。
一系列的风格画建立了他的特色,那批画中充满了穿着怪异、带着浓厚颓废色彩的年轻人。
后期,他的风格大变,高度道德意识和宗教画代替了先前的题材。
他用宗教题材作形式,内容却并非被西方艺术家所顶礼膜拜和尽情歌颂的圣母子及圣徒,而是有着深刻皱纹、穿着衣衫破烂、肮脏着脚的乡下人。
在心理的写实上,他也尝试着直接不修饰地进入圣经中所描述的景物里。
卡拉瓦乔的作品强调人体,画里的人几乎有真人大小,而且通常摆在画面的最前端,戏剧化前缩法姿态好象可以超越画面。
卡拉瓦乔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忠实地描摩自然而不管人们认为美不美,所以人们称他为“自然主义”画家,即使在表现宗教题材的绘画中,他也尽最大努力去使古老的经文中的人物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加可感可触,连他所用的明暗方法也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他的光线并不使身体看起来优美而柔和,却是那样执拗而忠实地把整个奇异的场面突现出来。
卡拉瓦乔现实主义在艺术上有以下特点:一.以表现下层平民题材为主,在处理传统题材时,抛弃了盛期文艺复兴大师确立的理想化模式,把那些神圣的人物和场面,描绘得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景。
外国美术史结课论文

外国美术史结课论文201213070203-宋振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进入了另一个高度,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的雕塑艺术显得比较突出。
我以这一时期意大利的两名著名的雕塑大师为例,说出我对这一时期意大利雕塑艺术的见解。
我作为一名学雕塑的学生,我不敢说我对雕塑有多么独特的见解,我的理解可能很肤浅,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见解。
在文艺复兴早期,主要的雕塑代表是多纳泰罗,多纳泰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雕塑新纪元的代表人物,曾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但他并不一味地模仿,而善于在继承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他创作了大量生气盎然、庄重从容的雕塑作品。
他的代表作品《大卫》是第一件复兴了古代裸体雕像传统的作品。
多纳泰罗运用古希腊人创立的对应构图方式,向人们展现一位形体比例和结构都十分准确的少年形象。
在他的手下,这位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象征,而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着意表现人的完美体魄和崇高精神的雕塑作品,在黑暗的中世纪已经消失,所以同真人一般大小的裸体《大卫》问世,实在是惊世骇俗之举。
裸体的、有血有肉的少年大卫立在人们面前表现了过去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颂扬人体美的先河,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所塑造的大卫是佛罗伦萨人热爱和平、追求自由的心愿象征。
《大卫》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符合古典艺术的理想标准;它的姿态遵守“重心转移”的造型规律,显得放松而自然。
《大卫》正陷入复杂沉思的心理状态,他的沉思目光似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美和力量。
这种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认识,正是文艺复兴的根本精神。
自多纳泰罗之后,主要的雕塑家是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中外美术赏析结课论文

中外美术赏析结业作业《内战的预感》赏析姓名:院系:学号:《内战的预感》赏析《内战的预感》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也是达利最著名的杰作。
这幅油画属于一种抽象了逼真现实的艺术,他表现出来的画面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女人的各个肢体,然后又被画家扭曲夸张的组合起来,面部狰狞,手、大腿、乳房都在胡乱地撕扯着,给人一种挣扎的、不安的、甚至是恐惧的感觉,空中浓重的云朵也另添了几分压抑,作者应该意在借此来表现出自己对本国内战的排斥、不满和恐惧吧。
这幅画的创意来自于历史的现实,借助于同样是现实的人体,来表现出作者的所思所感,但同时超越了现实,把人物零件化、扭曲化,从而更深刻地反映现实,也表现出画家极高的作画创造力和触知力,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操和忧国忧民的胸怀。
作者介绍: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il),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印象。
达利年轻时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曾兼收并蓄多种艺术风格,显示出作为画家的非凡技能.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由两件事情促使其画风日臻成熟.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令人联想到他的故乡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1931),画中以平静得可怕的风景为衬托,停留着一只柔软易曲,正在熔化的表。
中外美术概论[整理版]
![中外美术概论[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d3ee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c.png)
中外美术概论结课论文—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对比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对比摘要:通过对中外美术概论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美术史与外国的美术文化,在对中西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的理解上,寻找二者的主要不同,本文主要以对人物的对比作为重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西对比中外美术概论的几节课下来,主要讲了中国与外国的不同代表时期的风格、代表人物、不同表现手法等。
虽然中方与西方二者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有其风格的变化与精进,但我认为它们都具有各自不同年代的共同点,例如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传统的人物画造型都具有它统一的特点,:以形写神,不以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而在西方,各个时期均是以写实为主,主要描写了事物的形态。
它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
而这两点就成为了中西美术在造型上的最大的不同点。
中国的古人对神态的描写是很重视的,历代均如此。
在古代就有“画龙点睛”之说来说明古人对刻画眼睛的重视,为了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
像是秦代的兵马俑,每个士兵的表情都有不同;西汉的马踏飞燕对马神情的刻画;东汉的“击鼓说唱俑”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到五代南唐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与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前者每个人姿态也都不同,把诗人的神情姿态和性格气质,描述的得细致入微,后者将韩熙载的面部表情与心理活动刻画的非常真实。
到后来的明清,依然不离其宗,曾鲸就有“如镜取影,俨然如生”的美誉。
几节课的中国美术史下来,总结中国美术人物造型的特点就是“讲究神似,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而西方的古典美学中就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的结合,这个观念一直贯穿于艺术家的创作和美学家的思想中。
在我看来,中国的美术就是对平面的表现,而西方的美术则是立体的表现。
而光与影就是他们善于应用的条件,在光的照射与影的表现下,人物的形象从平面变为了立体,也显得更加的逼真。
例如达芬奇的自画像,运用素描的黑白灰的关系,使人物的面部真实而有起伏,而素描成为最快速又可以准确表现人物形态的手法之一。
中外美术史论文

文艺复兴绘画代表作品鉴赏班级:10建工3班学号:1001080310姓名:邓光灿目录目录 (2)内容提要 (3)时代背景 (3)最后的晚餐 (3)蒙娜丽莎 (4)最后的审判 (4)披纱巾的少女 (5)雅典学院 (5)达娜厄 (6)1498年的自画像 (6)【内容提要】通过介绍“文艺复兴三杰”以及其他的大师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绘画作品,展示西方绘画各阶段的风格、流派、形式特点、美学特征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关键字】文艺复兴三杰、风格、流派、形式特点、美学特征、艺术成就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史从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经过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象征主义、现代派,历时六百余年的发展,展示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演进轨迹,并以此为核心,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整体而言,西方绘画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解释,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记录,它创造了一个带有意义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结构。
在此,我带领大家简单了解文艺复兴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绘画作品,展示了西方绘画各阶段的风格、流派、形式特点、美学特征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致可分为早期和兴盛时期两个部分。
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兴起于意大利。
在13世纪后半期,意大利中部以弗罗伦萨为中心就出现了新的动向,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弗罗伦萨仍是最大中心。
以波提切利为代表,人才辈出,从不同角度发扬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绘画风格雄伟秀丽各有所重,呈现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局面。
注重空间透视表现和任务坚实造型,以及善用线条则成为弗罗伦萨花牌代表人物共有的特色。
威尼斯画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也是极其独特的。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罗马和弗罗伦萨等城市。
已处于磨难之际,而整个16世纪初的威尼斯,却保持着宗教的自由和社会的祥和,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绘画创造了明媚的发展空间。
自15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兴盛时期绘画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尼德兰和德国。
中外美术史论文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中外美术史论文浅谈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姓名: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浅谈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作者:XX摘要一个时期的艺术会渗透到这个时期的方方面面,例如园林的营造艺术,凡属风景式园林或多或少地都具有“画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绘画的原则。
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非常紧密,历代的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蔚然成风,不少园林作品直接按某个画家的笔意,某种流派的画风来造园,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的手法屡见不鲜,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
现在将从两者的关系,从立意,构图,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共同点来阐述山水画渗透于中国古典园林中。
分析美术与园林,两者之间的联系。
正文一.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山水画的出现历史悠远,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真正发展于隋唐。
隋朝时期,从创作的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到了秦汉时期,着重描绘劳动生活的场面,统治阶级士大夫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到魏晋时期,山水画逐渐有了意境,不再是具象的东西,也开始出现适中的真意深情。
山水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隋代和唐初的大兴土木工程即宫殿、台阁的大量建筑上。
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便要绘制大量的山水背景,出现了李思训、吴道子、王维等人。
唐末、五代、宋初产生了“百代标程”、“照耀千古”的大山水画家,如孙卫、荆浩、李成、范宽、董源等等,都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大画家。
这段时间的大山水画家多位是隐士,他们的山水画成就特别高。
隐遁山林的画家,自然以山水为主,所以北方的人物画、花鸟画不是特别好,而山水画出名。
他们都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地区山密浑厚、势壮雄强的特色,称北方画派。
其实五代宋初时期的南方山水画成就也不低,南唐的大山水画家董源、卫贤、赵干等成绩很高。
由于南唐的群臣都是文学和艺术上的能手,所以南唐绘画,诸如花鸟、人物、山水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壁纸的搭配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休闲、舒适的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中的室内环境,壁纸的利用,无疑是不可缺少的。
壁纸作为美化环境的装饰材料,以不同的规格,应用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它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价格适宜、耐脏、耐擦洗等主要优点。
面对丰富多样的壁纸,需要我们去合理的设计搭配,进而满足对舒适居住环境的要求。
对于壁纸的运用,不同的环境、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性格需要不同的设计搭配,比如说我们的洗手间,这类可以选用树脂类的壁纸,树脂类壁纸防水性能好,水分不会渗透到墙体里面去,便于擦拭;颜色和样式可以选用树叶纹样的白色或浅黄色,浅蓝色等浅色壁纸,给人一种清洁卫生的感觉,能够适应大众人群。
而对于卧室、书房、客厅、等,应根据人的不同审美,性格,感观,年龄等因素考虑,进行设计搭配。
不同的颜色能够为居室烘托出不同的氛围,营造出不同的装饰风格,合适的色彩运用,配合家具的色调进行和谐搭配,便能让壁纸充分展现其色彩的无限魅力。
卧室、书房等需要人静思的空间,适宜选用亮度较低或冷色系的色彩以使人集中精力专注于思考,或平和浮躁的心绪。
卧室,书房,客厅可以以硅藻土为原料制成壁纸,硅藻土原料壁纸表面有无数细孔,可吸附、分解空气中的异味,具有调湿、除臭、隔热、防止细菌生长等功能。
其有助于净化室内空气,达到改善居家环境,调理身体的效果。
而颜色,图纹,则根据不同人群而设,对于年轻人而言,以浅色家具为主,卧室可以选择浪漫的淡粉色为主调,浅红色的花朵为纹理,体现出浪漫,温馨的环境。
书房可以选用淡黄色背景绿色翠竹的图案,绿色调节眼的疲劳度,体现出清新雅致的书房环境。
客厅可以选用白色为主基调,穿插使用淡绿色,淡黄色,可以通过灯光的颜色来调整壁纸变化,营造不同的色彩环境。
对于别的居室,还可以根据光线,选用趋中偏冷的色调,缓和房间的温度感;而背阴的房间,则可以选择暖色系的壁纸,增加房间的明朗感。
家居整体风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墙面装饰来体现,因此墙纸在家居装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丰富多彩的墙纸既满足了不同装修风格的需要,又以完整、简便的方式彰显家居的个性和品位。
有人说墙纸就像是“家居的礼服”,让整个家都充满生动活泼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