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思维对中式英语句子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汉语语言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介语变异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渡现象。

它是在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用于思维,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很难开始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

要学会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需要以对该种语言相当程度的掌握为前提。

不可能一开始就学会。

一汉语思维导致“中式英语”翻译的形成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制约着句子结构。

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上截然不同。

尽管我们希望英语学习者能达到用英语思维来思考,不用汉语思维直接进行交际或写作,但是,由于想进行的交际内容的广泛和以掌握的英语知识的贫乏,初学者在进行交际或写作时,仍然会很自然的先用汉语思维思考,再用英语将思维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中式英语。

如:①He kicked the ball with his foot,(He kicked the ball,他一脚把球踢开了。

)②Bob hit my face,(Bob hit me in my face,鲍勃打了我的脸。

)以上二个句子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均不符合英语习惯,就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如例句1,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踢”(kick)这一动作本来就只能由脚来完成,不必再加“with his foot”,因此不能延用汉语的“一脚踢开”的习惯。

在例句2中,汉语思维强调“打了脸”,而英语思维习惯则需表达为“打了我”,脸则只是打在身体上的某个地方。

二汉语主体思维的倾向差异使得“中式英语”翻译更为明显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描述实物和阐述事例的过程中,特别是当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人或表示生物的词做主语(或潜在的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如:The thought of resuming filled her with fear,她一想到要返回去,心里就害怕。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2、思维具象性与思维抽象性的对比
中国传统注重实践经验,借助直觉体悟观物取象,即取万 物之象,通过直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 内在本质和规律。 孔子说:“内省不疚”; 孟子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 (《孟子· 尽心》) 庄子说:“道不可言,言而非道”;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主要问 题
中国式英语(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发音不标准 阅读速度较慢 选词不当,乱合成单词 英语句子缺乏逻辑性 重阅读写作,轻听力口语 ……

四、思维模式差异之于语言学习上的 影响——词汇层面
1.对词汇认知不同导致阅读速度的缓慢; 2.缺乏对词汇不同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词汇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导致选词不当,表达不地道。 如:dragon , “心”与”mind”,propaganda department, individualism,teacher,etc.
四、思维模式差异之于语言学习 上的影响——句子层面
1.汉语的具象思维产生负迁移作用使中国学生造句时 更注重意合。 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怎么做; 他不老实,我不信任他。 2.对被动语态的把握存在偏差。 如:每天都需要水。 3. 关联词语乱用 或缺失。 如:他不来,我不去。 4. 对骈散的理解不明确,套用汉语骈偶结构,画虎不成 反类犬。 如:教授知识渊博而又温文尔雅。 Professor Wang‟s knowledge is deep and broad, his manner is warm and gentle.

Everything possible was done to conceal our movements from the enemy and to mislead them. 我们己经采取了一些一切可能的措施,以便对敌人隐瞒 我们的活动情况,并迷惑他们。(不说“每一种可能的措 施都被采取了……”) Table tennis is played all over in China. 中国到处都打乒乓球。(不说“在中国乒乓球到处都在 被打。”)

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

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

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作者:罗晓雨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试图从四个方面分析中英思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汉英翻译中中式思维的具体体现,最后将提出几点建议以避免中式思维对英语学习者的干扰。

关键词:差异;中国思维模式;干扰;转换一、思维,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语言和思想相互交织,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

虽然翻译以语言开头和结尾,但语言不应被视为一种单独的现象,它也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

例如,狗,与中国和英美国文化的人密切相关。

英语中的“狗”是中性词。

“Every dog has his day.”等于“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迎接他的成功”。

但是,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等词在汉语中意思并不好,所以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一)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具象思维是一个人研究和转变记忆表达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质是想象力,这意味着在发现真实物体之前,图像首先出现在人类的大脑中。

抽象思想是通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称作逻辑思维。

具象和抽象思维是中英文的两种思维模式。

中国人更习惯于具象思维,但英语国家的人倾向于抽象思维。

总的来说,除一些权威的杂志和期刊外,汉语易于使用具体的词汇而很少使用抽象的词汇。

他是个墙头草,谁硬就跟谁。

He always sits on the fence and fall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r.(二)分析思维和合成思维合成思维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不同的部分组合成一个联合。

它经常使用连词,介词和逻辑关系来进行整合。

但是,在分析思想中发展的人更有可能将联合分解成各个部分,或者将其关系分开。

人类基本上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式,语言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导致不同的民族表现形式。

中国人形成了分析思维但英语更多地采用合成思维。

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

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

语言新探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罗晓雨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试图从四个方面分析中英思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汉英翻译中中式思维的具体体现,最后将提出几点建议以避免中式思维对英语学习者的干扰。

关键词:差异;中国思维模式;干扰;转换一、思维,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语言和思想相互交织,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

虽然翻译以语言开头和结尾,但语言不应被视为一种单独的现象,它也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

例如,狗,与中国和英美国文化的人密切相关。

英语中的“狗”是中性词。

“Every dog has his day.”等于“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迎接他的成功”。

但是,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等词在汉语中意思并不好,所以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一)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具象思维是一个人研究和转变记忆表达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质是想象力,这意味着在发现真实物体之前,图像首先出现在人类的大脑中。

抽象思想是通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称作逻辑思维。

具象和抽象思维是中英文的两种思维模式。

中国人更习惯于具象思维,但英语国家的人倾向于抽象思维。

总的来说,除一些权威的杂志和期刊外,汉语易于使用具体的词汇而很少使用抽象的词汇。

他是个墙头草,谁硬就跟谁。

He always sits on the fence and fall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r.(二)分析思维和合成思维合成思维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不同的部分组合成一个联合。

它经常使用连词,介词和逻辑关系来进行整合。

但是,在分析思想中发展的人更有可能将联合分解成各个部分,或者将其关系分开。

人类基本上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式,语言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导致不同的民族表现形式。

中国人形成了分析思维但英语更多地采用合成思维。

最为常见的是,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停下来,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发呆,他不在乎停在马路中央还是厕所旁边。

浅析中式思维对大学生英语表达的影响

浅析中式思维对大学生英语表达的影响

浅析中式思维对大学生英语表达的影响中式思维对于中国学生进行英语表达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哪怕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直至大学阶段,许多学生仍旧无法规避母语固有的思维方式,无法表达出地道的英文。

笔者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三大类对学生影响颇深的中式思维并加以分析,同时提出改善这种现象的方法。

标签:中式思维;英语表达;干扰我们一直将听、说、读、写、译视作对中国学生英语能力培养及提高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这其中,说、写、译三方面都属于表达的范畴。

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短,若干年的积累下来直到大学阶段理应自由且流利地表达出比较地道的英文,但事实却差强人意。

先不说部分学生表达语料的稀少,就算其中程度较好的学生,出口或落笔的英文仍有很多的不地道之处。

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中式思维在其中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如果要将这些英语表达上的障碍和错误进行分析和归类,我们会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表达错误往往惊人的相似。

而许多问题绝非所谓“语言规则”、“语法规则”、“写作方法”、“翻译理论”等诸多条条款款能够解释,中式思维对中国学生的干扰才是问题的根本。

对此,笔者将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多个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归纳出几类现象明显的中式思维。

一、意合思维这应该算是导致中国学生英语表达错误最大的原因。

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最大本质在于汉语遣词造句靠的不是语法框架,而是“意念主轴”的心理引导。

纵观中国学生所犯的带有趋同性的英语理解与表达错误,可以明显发现,汉语意合思维与形似误导恰与“意念主轴”的思维轨迹不谋而合。

它们不但是导致中国学生英语错误理解和表达的一大根源,也是造成“中式英语”和“欧式中文”的重要原因。

例如:我不怕冷。

很多中国学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I’mnotafraidofcoldness.”或“Idon’tfearcoldness.”问题出在哪里呢?所谓“不怕冷”指的是“不在乎天气冷,可以承受寒冷天气”,而不是对“冷”这种抽象概念的害怕。

汉英思维模式差异对句式结构的影响

汉英思维模式差异对句式结构的影响

的关系 , 形成树权 形的句式结构 。句 中不允许 主语和宾语 空缺 , 往往存在如 同路标似 的连接 手段 , 具有 以形态统 意的特点 , 句子
成分之 间保持语法一致 与意义一致 。因此 , 复合句 、 大树型 句 子 是英语 的特色 。例 1 :
Wh e n C h o u E n — l a i ’ S d o o r o p e n e d t h e y s a w a s l e n d e r ma n o f mo r e t h a n a v e r a g e h e i g h t wi t h g l e a mi n g e y e s a n d a f a c e S O s t r i k i n g
塾 !
Ja nu a r y
汉 英 思 维 模 式 差 异 对 句 式 结 构 的影 响
曾咏梅
摘要 : 汉英不 同的思维模 式 , 造成 汉英语 言句式 结构 的差异 , 这极大地干扰 了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 学习的提 高。因此, 对 比两种思维模式对 句式结构差异的影响, 可 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符合英语 习惯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 : 思维模 式 句式结构 学生
He w a s a g o o d t e a c h e r . As a ma n r i c h l y e n d o w e d wi t h a g e n e r o u s h e a r t a n d a n o b l e mi n d ,h e wa s w i d e l y a d mi r e d f o r h i s g e n u i n e d e v o t i o n t o e d u c a t i o n . He c o u l d n o t o n l y d e l i v e r h i s l e c t u r e s v i v i d l y a n d h u mo r o u s l y b u t wi d e l y ma k e f r i e n d s wi t h s t u d e n t s .He

从中式思维模式探究汉英口译中的中式英语

从中式思维模式探究汉英口译中的中式英语

从中式思维模式探究汉英口译中的中式英语前言: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国际上的联系越来越多,英语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各个领域对于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其英语水平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

我国大多数的口译人才的母语都是汉语,所以,汉语对于口译人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口译人才经常会下意识的说出带有汉语味道的英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我国与国际上的交流效果,降低了我国的口译质量,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建设。

一、思维模式与英语口译之间的关系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是由词汇、语法、句子、段落等堆积而成的,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积累,还具有非常强大的思维能力。

人脑根据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知、结果就是思维,思维分为简单与复杂,像是大猩猩等高级动物就具有简单的思维,而人类则具有复杂的思维。

不同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思维模式的分类也是各有千秋。

英语口译是一种翻译形式,是将汉语用英语翻译过来,从而加强我国与国际上的交流与沟通。

很多人觉得只要认识的单词够多,掌握好固定的语法模式就能够做好英语口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就像中文里面有方言一样,英语中也存在一些俚语,或者是单词有引申含义的时候,而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在书本中学不到的。

进行口译的过程中,不能直接机械的翻译词语,组成句子,而是要将自己的感情包含在其中,这样才能使口译结果更加富有生机,而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思维模式的点拨,总而言之,思维、口译、语言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二、思维模式在英语口译中的重要性就像笔者之前提到的,思维、语言、口译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英语口译受思维模式的支配,并不是单纯的进行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进行语言的表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用翻译成英文就是“Love me,love my dog”,我们都知道“Dog”的意识是“狗”而并不是“乌”,但是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只是选择对比的事物不同罢了,但是在英语中,按照这种模式翻译就比按照原话翻译要文雅的多,而这都是通过人们思考出来的,由此可见,只是机械性的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是不对的,必须要经过思维模式加以点拨。

中西思维差异在句子层面上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中西思维差异在句子层面上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中西思维差异在句子层面上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摘要:由于中国学生用汉语思维方式去构建英语的句子和篇章,写出来的作文不符合英语的规约,这种汉语式作文常令西方人不知所云。

本文从句子入手,分析中西思维在英语作文句子层面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启示,以此来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西思维差异;时空观念;主观倾向;客观倾向1 引言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制约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瓶颈。

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常常语义不连贯,使用的句型少,缺少衔接或衔接不当,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由于中国学生用汉语思维方式去构建英语的句子和篇章,写出来的作文不符合英语的规约,这种汉语式作文常令西方人不知所云。

本文从句子入手,分析中西思维在英语作文句子层面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启示,从而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差异和英文句子的写作特点,以此来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2 中西思维差异在句子层面的表现2.1时空观念上的差异汉语重意合,即使在形式上分散,但也能够清楚明确的表达意思,不太讲究形式上的一致。

而英语重形合,英语句子的人称、数、时态、语态情态均受时空限制,形成语法形式上的一致。

如他当了三年律师。

这句话中“当律师”与“三年”不产生时空矛盾,因此有学生表达为He has become a lawyer for three years. 但根据英语的时空观,动词become 是瞬间动词,而三年是时间段,二者不相调和,不能出现在一句话。

按英语习惯应为He has worked as a lawyer for three years. 再如那位年轻的女士大声喊道有人偷了她的钱包。

汉语注重整体、意合,虽然主句和从句的主语不一致,即喊和偷的动作发出者不同,但整体表达意思完整,清楚。

但按照汉语的思维该句写成The young lady shouted that someone had stolen her purse. 就不符合英语形式上一致的习惯,这句应改为The young lady shouted that her purse had been stolen.2.2句式主、客观倾向的差异西方的客体思维强调“物我二分”,在语言上同样追求客观、公正、严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