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第一学期大学物理(下)作业2
2013年下学期大学物理c

1---○---○------○---○---……… 评卷密封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评卷密封………线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13 ~2014 学年一学期 大学物理 C 课程 时间100分钟 72学时,4.5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理想流体在一水平管流动,作稳定流动时,截面积S 、流速v 、压强P 间的关系为(A )S 大处v 小P 小; (B )S 大处v 大P 大;(C )S 小处v 大P 小; (D )S 小处v 小P 小。
[ ] 2.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 ]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
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A) T /4 ; (B) T /6 ;(C) T /8 ; (D) T /12 。
[ ]24.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4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A) 2 λ; (B) 2 λ/ n ; (C) 2n λ; (D) 4 λ。
[ ]5.用波长为400~760nm 的白光照射衍射光栅,其衍射光谱的第2级和第3级重迭,则第3级光谱被重迭部分的波长范围为(A )600-760nm ; (B )506.7-760nm ;(C )400-506.7nm ;(D )400-600nm 。
[ ]6. 如图所示,一个带电量为 q 的点电荷位于立方体的 A 角 [ ] 上,则通过侧面 abcd 的电场强度通量为(A )06εq ; (B )012εq;(C )024εq ; (D )048εq。
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大学物理试卷A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科目:《大学物理》考试班级:燃气121-2,热能121,勘查121-2、信工121、信科121、电气121-2、智能121-2、自动化121、建环121-2、给排水121-2、环科121、测绘121-2、软件121、计算机121、网络121、地信121、机械121 考试方式: 闭卷命题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院长签字:()cos sin r t a ti b tj ω=+,求质点从沿一直线运动,则它对该直线上任一点的角动量为、一质点同时参与三个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的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受到的作用力为00v =。
求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
四、一根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匀质棒,可绕通过其一端的竖直固定光滑 = 1.5 kg ,长度为一水平运动的子弹垂直地射入棒的另一端,并留在棒中,如图所示.子弹(1) 棒开始和子弹一起转动时角速度ω有多大?(2) 若棒转动时受到大小为M r = 4.0 N·m 的恒定阻力矩作用,棒能转过多大的角度。
五、五题图中(a )表示t=0时刻的波形图,(b )表示原点(x =0)处质元的振动曲线,试求:(1)原点处质元的初位相,振动方程(2)该波的波动方程。
六、0.32kg 的氧气作图中所示循环ABCDA ,设212V V =,1300T K =,2200T K =. 求循环过程中(1)内能的改变E ∆,(2)所做的净功A ,(3)吸收的热量1Q 。
(4)循环效率η(已知氧气的定体摩尔热容的实验值11,21.1V m C J mol k --=⋅⋅)七、两均匀带电无限长直共轴圆筒,内筒半径为a ,沿轴线单位长度电量为λ+,外筒半径为b ,沿轴线单位长度电量为λ-,外筒接地,试求:(1)离轴线为r 处的电势;(2)两筒的电势差八、如题图所示,长直电流1I 附近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框,通以电流2I ,两者共面。
大学物理下第13章-5

pV 常量
吸收热量
M CV (T2 T1 ) M mol M C p (T2 T1 ) M mol
对外做功 0
内能增量
M CV (T2 T1 ) M mol
等压 C p ( dH ) 等温
0
M V RT ln 2 或 M mol V1 M p RT ln 1 M mol p2
CV (PdV+VdP)= - RPdV
R= Cp - CV
代入
并化简可得
CV PdV+ CV VdP = CV PdV-CpPdV
CVVdP + CpPdV = 0 dP dV 分离变量并应用 = Cp/CV 得 P V
对上式积分可以得到:
PV constan t
利用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可以得到:
张福俊
2013-2014 第一学期
Flash tracking the key points of last lecture
热力学第一定律 Q = U2-U1+A = U +A
系统对外界做功 A>0; 系统从外界吸热 Q>0;
系统内能增加 ΔU>0。 内能、做功、热量
A pdV
V1
V2
Pb Pa ( Va ) 4.98 10 4 ( Pa) Vb
TaVa 1 TbVb 1
压强变小 温度降低
Va 1 Tb Ta ( ) 119 .4 K Vb
绝热过程不吸热
做功等于内能的减少量: U Cv (Ta Tb ) 3.75 10 3 J A
多方
Cn
n Cv n 1
pV n 常量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2013级

说明:除特别注明外,教学周均为1~16 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材料化学导论岳光辉、熊晓鹏群二10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罗文南强二403大学英语体育一元微积分(B类)林玉闽南强二4013、4节一元微积分(B类)林玉闽南强二402材料化学导论岳光辉、熊晓鹏(单周)南强二403机械制图李思维、姚荣迁1-10周群二1055、6节新生研讨课(1~5周)联兴楼405大学语文李晓林联兴楼4057、8节机械制图李思维、姚荣迁2-10周(双周)南强二4039、10节无机化学B吴振奕南强二401机械制图李思维、姚荣迁11-16周9、10、11节嘉五401、402无机化学B(单周)吴振奕南强二401说明:【】为上课学生方向,无注明即通修;除特别注明外,教学周均为1~16 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大学物理B(下)吕铁羽南强二109线性代数林玉闽南强二401大学物理B(下)黄凯南强二105纳米生物技术【选修】1-11周任磊南强二202纳米生物技术【选修】任磊1-11周(双周)南强二2023、4节大学物理B(下)黄凯南强二105大学物理B(下)吕铁羽南强二1095、6节C程序设计基础江弋南强二403冯少荣南强二401无机功能材料【选修】杨水源南强二4087、8节晶体学基础宓锦校(双周)联兴楼305C程序设计基础(双周)江弋嘉五601冯少荣嘉五501有机化学(上)邹友思(单周)南强二402晶体学基础宓锦校南强二402有机化学(上)邹友思南强二4039、10节大学英语说明:【】为上课学生方向,无注明即通修;除特别注明外,教学周均为1~16 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有机化学实验B林敏5-16周仪器分析实验B【高分子】杨利民2-9周材料力学(下)【无机】张颖联兴楼305高分子化学【高分子】5-16周李磊、胡晓兰南强二504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实验李思维、岳光辉、翁建5-16周3、4节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能【无机】熊兆贤南强二30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5-16周李磊、胡晓兰南强二504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能【无机】(双周)熊兆贤南强二302材料科学基础(一)【无机】刘兴军南强二502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双周)熊晓鹏南强二3025、6节材料表面工程【选修】程璇南强二209固体物理基础【选修】彭栋梁南强二5077、8节材料科学基础(一)【无机】(单周)刘兴军南强二506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熊晓鹏南强二3029、10节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罗学涛、李锦堂(单周)联兴楼405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罗学涛、李锦堂联兴楼405说明:生产实习:1-3周;【】为上课学生方向,无注明即通修;除特别注明外,教学周均为4~16 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无机合成实验【无机】罗学涛、薛昊科学楼综合实验模块1 【高分子】白华、陈江溪;孙亚楠、林乃波综合实验模块2 【无机】李思维、卢勇;姜源、杨水源3、4节无机材料专业英语【无机】李锦堂南强二3015、6节7、8节合成材料【高分子】汪剑炜南强二201合成材料【高分子】(单周)汪剑炜南强二1039、10节。
2013级工科大学物理考题

2013-2014工科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整理制作人:1306学习部二、填空题1、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的质点,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v=ct2(式中c为常量),则t=0到t时刻质点走过的路程S(t)=_________,t时刻质点的切向加速度a t=_________,t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a n=____________.2、一物体的质量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地板上,今用一水平力F通过一质量为m的绳拉动3B4(567为8当于质量为______________kg的物体从500m高空落到地面释放的能量。
9、在真空中有一半径为a的3/4圆弧形的导线,其中通以稳定电流I,导线置于均匀外磁场B中,且B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则该载流导线弧bc所受的磁力大小为___________.10、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为20.0 uF,两板上的电压变化率为1.5 X 105V/s,则平行板电容器中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____.三、大题(共40分)1、(本题10分)一根放在水平光华桌面上的匀质棒,可绕通过其一端的竖直固定光滑轴O 转动,棒的质量为m=1.5kg,长度为l=1.0m,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13m l 2.初始时棒静止。
今有一水平运动的子弹垂直地射入棒的另一端,并留在棒中,如图所示。
子弹的质量为m ’=0.020kg,速率为v=400m s −1,试问:(1) 棒开始和子弹一起转动时的角速度w 有多大?(2) 若棒转动时受到大小为M =4.0N ﹒m 的恒定阻力矩作用,棒能转过多大的角度θ?I4. (本题10分)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平面回路ACDA位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于平面回路,回路上的CD段为滑动导线,它以匀速v远离A端运动,并始终保持回路是等边三角形.设滑动导线CD到A端的垂直距离为x,且t=0时,x=0.试求在下述两种不同的磁场情况下,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ε与时间t的关系:(1)B=B0 =常矢量(2)B=Kt,K=常矢量。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培养学生做好实验的能力
1
实验前要作好预习。预习时,主要阅读实验教材, 了解实验目的,搞清楚实验内容,要测量什么量,使用 什么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原理)是什么,使用什么 仪器,其仪器性能是什么,如何使用,操作要点及注意 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回答好思考题,草拟出操作步骤, 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准备好自备的物品。 只有在充分了解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在实验操 作中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减少操作中的 忙乱现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每次实验前,学 生必须完成规定的预习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要检查 学生预习情况,并评定预习成绩,没有预习的学生不许 做实验。
2
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初步能力。通过实验阅读教材 和资料,能概括出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要点;正确使用基 本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操作技 能;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 告;以及自行设计和完成不太复杂的实验任务等。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勇于 探索、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 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培养学生做好实验的能力
3
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是交流实验经验、 推广实验成果的媒介。学会编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实验能力的一个方 面。写实验报告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结果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求文字通顺,字迹端正,图表规范,结果正确,讨论认真。实验 报告要求在课后独立完成。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实验报告纸"来书写。
上一级
演示及创新物理实验简介
上一级
注意事项与课程安排
物理实验2013-2014第1学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必修物理实验题目 直流电桥测电阻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三线摆实验 用霍尔元件测磁场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 预备性物理实验2013-2014学年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A 固体密度测量 基础训练 用恒定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B
大学物理B作业2-磁学(含答案)

b
a cc
I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路c).
11. 一带电粒子平行磁感线射入匀强磁场,则它作________________运动.一带电粒子垂直磁 感线射入匀强磁场,则它作________________运动.一带电粒子与磁感线成任意交角射入匀强磁场, 则它作______________运动。
I
(D)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不确定。
[
]
7. 一导体圆线圈在均匀磁场中运动,能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一种情况是: [
]
(A) 线圈绕自身直径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
(B) 线圈绕自身直径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垂直。
(C)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并沿垂直磁场方向平移。
(D) 线圈平面平行于磁场并沿垂直磁场方向平移。
i
小为B =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已知磁感应强度 B 2.0Wb/m2 的均匀磁场,方向沿x轴 正方向,如图所示.试求:
(1) 通过图中abcd面的磁通量;(2) 通过图中befc面的磁通 量;(3) 通过图中aefd面的磁通量.
B
n
2. 距一根载有电流为3×104 A的电线1 m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 3×10-5 T.
(B) 6×10-3 T.
(C) 1.9×10-2T.
(D) 0.6 T.
(已知真空的磁导率0 =4×10-7 T·m/A)
[
]
uuv v n
3. 关于磁场安培环路定理 ÑL B1 dl 0 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 1
9. 5.00×10-5 T ;
第六章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作业二

前言—答疑及考试
研究生助教:缪鹏彬(001班)、刘珏麟(002班) 答疑
时间:星期一晚上7:30-9:30 地点:6教406
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30%):考勤(5%) 、课后作业(15%) 、
课堂练习(10%)
期末闭卷考试(70%)
6
前言—教材及参考资料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 .北京:中国电力 出版社,2007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下册) (第三版).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韩祯祥.电力系统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 J D Glover, etc. . Power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机械工业出版社 Prabha Kundur . 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d control . New York: McGraw-Hill lnc,1993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分析” 抓住主要矛盾、忽略 次要因素。——思维 方式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暂态 扰动使得系 统从一种运 行状态向另 一种运行状 态过渡。
机电暂态
分析发电机转子 转速的变化
17
课程内容和目的
具体知识我们不懂,但我们 依旧可以判断这个目录是不 是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
课程内容
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 到原来的稳态运行状态的能力。通常指第一或第二振 荡周期不失步。如果能,则认为系统在该正常运行状 态下该扰动下是暂态稳定的。不能,则系统是暂态失 稳的。
特点: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状态下受到较大
干扰时的功角稳定性问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不仅与 系统在扰动前的运行状态有关,而且与扰动的类型、 地点及持续时间均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5;计算题:13,14,18 二、附加题(一)、选择题1、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该振子的初相为π34,则t =0时,质点的位置在:D(A )过A x 21=处,向负方向运动; (B) 过A x 21=处,向正方向运动; (C) 过A x 21-=处,向负方向运动; (D) 过A x 21-=处,向正方向运动。
2、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 =A cos(ωt +π/4 )在t=T/4(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B(A) 222ωA -. (B) 222ωA . (C) 232ωA -. (D) 232ωA .(二)、计算题1、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0.12m ,周期T = 2s .当t = 0时, 物体的位移x 0= 0.06m ,且向x 轴正向运动.求: (1)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2)t = T /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2、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10.0cm ,周期T = 2.0s .当t = 0时, 物体的位移x 0= -5cm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求: (1)简谐运动方程;(2)t = 0.5s 时,物体的位移;(3)何时物体第一次运动到x = 5cm 处?(4)再经过多少时间物体第二次运动到x = 5cm 处?3、若简谐振动方程为m ]4/20cos[1.0ππ+=t x ,求:(1)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 (2)t =2s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4、一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振动方程.5、一物体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06m ,周期为2.0s ,当t =0时位移为0.03m ,且向轴正方向运动,求:(1)t =0.5s 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物体从m 03.0-x =处向x 轴负方向运动开始,到达平衡位置,至少需要多少时间?题图4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5;计算题:12,13,14, 21,30 二、附加题(一)、选择题1、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 = 0.1cos(3πt -πx+π) (SI). 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C)(A) O 点的振幅为-0.1m . (B) 波长为3m . (C) a 、b 两点间相位差为π/2 . (D) 波速为9m/s .2、某平面简谐波在t = 0.25s 时波形如图所示,则该波的波函数为: D(A) y = 0.5cos[4π (t -x /8)-π/2] (cm) . (B) y = 0.5cos[4π (t + x /8) + π/2] (cm) . (C) y = 0.5cos[4π (t + x /8)-π/2] (cm) .(D) y = 0.5cos[4π (t -x /8) + π/2] (cm) .3、一平面简谐波在0=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则O 点的振动初位相为:Dπππ23)(;)(;21)(;0)(D C B A4、一平面简谐波 ,其振幅为A ,频率为v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设t t =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 ,则x=0处质点振动方程为: B;])(2cos[)(;]2)(2cos[)(];2)(2cos[)(;]2)(2cos[)(0000ππππππππ+-=--=+-=++=t t v A y D t t v A y C t t v A y B t t v A y A5、关于产生驻波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 任何两列波叠加都会产生驻波; (B) 任何两列相干波叠加都能产生驻波; (C) 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叠加能产生驻波;)3(选择题)4(选择题(D) 两列振幅相同,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的相干波叠加才能产生驻波. (二) 计算题1、如图所示 ,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传播 ,波动方程为])(2cos[ϕλπ+-=xvt A y ,求:1)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该质点的速度表达式与加速度表达式 。
2、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在t 1 = 0s ,t 2 = 0.25s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求:(1)P 点的振动表达式; (2)波动方程; 3、 一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速度为u = 0.2m·s -1沿x 轴正向传播,已知波线上A 点(x A = 0.05m )的振动方程为0.03cos(4)2A y t ππ=-(m).求:(1)简谐波的波动方程;(2)x = -0.05m 处质点P 处的振动方程.4、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的振幅10A cm =,波的角频率7/rad s ωπ=,当1.0t s =时,10x cm =处的a 质点正通过其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运动,而20x cm =处的b 质点正通过5.0y cm =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设该波波长10cm λ>,求该平面波的波方程. 王少杰 6-6)5、如图,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波速20/u m s =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A 点的振动方程为)(4cos 1032SI t y π-⨯=.(1)以A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方程;(2)以距A 点5m 处的B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方程.6、6-30火车以u 30m/s =的速度行驶,汽笛的频率为Hz 6500=ν.在铁路近旁的公路上坐在汽车里的人在下列情况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频率分别是多少? (1)汽车静止;(2)汽车以h km v /45=的速度与火车同向行驶.(设空气中声速为v 340m/s =)第11章 光学 作 业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6;计算题:12,14,21,22,25(问题(1)、(2)),26,32,二、附加题u题图5(一)、选择题1、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 要使透射光得到加强, 则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B(A) λ/2; (B) λ/2n ; (C) λ/4; (D) λ/4n .2、波长λ = 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b = 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 12 mm ,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B(A) 2m. (B) 1m. (C) 0.5m. (D) 0.2m. (E) 0.1m3、一束由自然光和线偏光组成的复合光通过一偏振片,当偏振片转动时,最强的透射光是最弱的透射光光强的16倍,则在入射光中,自然光的强度I 1和偏振光的强度I 2之比I 1:I 2为A(A) 2:15. (B) 15:2. (C) 1:15. (D) 15:1.(二)、计算题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的距离分别为l 1、l 2, 并且λλ,321=-l l 为入射光的波长,双缝之间的 距离为d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D ,如图,求:(1) 零级明纹到屏幕中央O 点的距离; (2) 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2、 两偏振片组装成起偏和检偏器,当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成30º时,观察一普通光源,夹角成60º时观察另一普通光源,两次观察所得的光强相等,求两光源光强之比.3、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设两缝之间的距离为0.2mm .在距双缝1m 远的屏上观察干涉条纹,若入射光是波长为400nm 至760nm 的白光,问屏上离零级明纹20mm 处,哪些波长的光最大限度地加强?(1nm =10-9m)4、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折射率为n 2的劈形膜上,如图所示,图中n 1<n 2<n 3,观察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1) e 5是多少?(2) 相邻的二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多少?5、用波长为λ1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测得中央暗斑外第1和第4暗环半径之差为l 1,而用未知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1和第4暗环半径之差为l2,求未知单色光的波长λ2.6、某种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单缝宽b=0.15mm.缝后放一个焦距f = 400 mm的凸透镜,在透镜的焦平面上,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第三级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8.0mm,求入射光的波长.7、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有两种波长的光,λ1=440 nm,λ2=660 nm(1nm=10-9m).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 =60°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d.第12章气体动理论作业一、教材:选择填空题1,2,4 计算题:14,16,20,21二、附加题(一)、选择题1、某种理想气体,体积为V,压强为p,绝对温度为T,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R为普通气体常数,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该气体的分子数密度n为(A) pN0/(RT). (B) pN0/(RTV). (C) pmN0/(RT). (D)mN0/(RTV).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pV/m. (B) pV/ (kT) . (C) pV /(RT) . (D) pV/(mT) .3、两瓶质量密度相等的氮气和氧气(氮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方均根速率也相等,则有:(A) 它们的压强p和温度T都相等.(B) 它们的压强p和温度T都都不等.(C) 压强p相等,氧气的温度比氮气的高.(D) 温度T相等, 氧气的压强比氮气的高.(二)、计算题1、将1 mol 温度为T的水蒸气分解为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求氢气和氧气的内能之和比水蒸气的内能增加了多少?(所有气体分子均视为刚性分子)2、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6.21×10-21J,求:(1)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根速率;(2) 氧气的温度3、设一理想气体系统由N个同种气体分子组成,其速率分布函数为:⎪⎪⎪⎩⎪⎪⎪⎨⎧>≤<-≤<=)(0)2(2)0()(0000002v v v v v vv v v v v v a a a f 式中0v 为已知速率值,a 为待求常数求:(1)用已知值表示常数 a ;(2)分子的最概然速率;(3)N 个分子的平均速率; (4)速率在0到20v 之间的分子数;(5)速率在20v到0v 之间分子的平均速率。
4、在相同温度下,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分别放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
试求两气体(1)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之比;(2)分子平均总动能之比;(3)内能之比;(4)方均根速率之比;(5)压强之比;(6)密度之比.5、已知()f v 是气体速率分布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