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心排综合症

合集下载

外科学名词解释1

外科学名词解释1

Bentall手术:应用带主动脉瓣的复合人工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并进行冠状动脉口移植。
齿状线:肛瓣边缘和肛柱下端共同在直肠和肛管在交界处形成一锯齿状的环行线,称~
白线:位于齿状线与肛缘之间,是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下部的交界处,外观不明显,直肠指检时可触及一浅沟,故又称括约肌间沟。
不完全脱垂(粘膜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粘膜下移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
多房性脓胸:胸膜腔内脓肿被分隔为多个脓腔。
ASD(房间隔缺损):心房间隔先天发育不全所致的左右心房间异常交通称~。分为原发孔未闭型和继发孔未闭型。
超标巨大左室:左心室短轴舒张末内径大于70mm,收缩末内径大于50mm,EF<0、5,FS<0、25。
二尖瓣装置:二尖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所组成的精密结构称为二尖瓣装置。
创伤性窒息:当胸腹部受到猛烈的挤压或爆炸产生的高压气浪冲击时,致使胸腹腔压力急剧升高,上腔静脉压力随之上升,引起脑、头面部和上胸部毛细霜管破裂,表现为弥散性点状出血
Eisenmenger综合征:左向右分流时,随着肺循环阻力的进行性增高,当肺动脉压力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呈现双向或逆向分流,病人出现发绀,形成~,最终导致右心衰而死
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合形成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若婴儿出生后12周动脉导管仍没有闭索称为
贲门失弛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多见于20~50岁,女性稍多。
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两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迟发性血胸:因肋骨断端活动刺破肋间血管或血管破裂处血凝块脱落,发生延迟出现的胸腔内积血。
ARF: 急性肾衰竭 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内出现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病症。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七、稳定心率及心律,维持窦性心律,起搏器依 赖者保证房室同步(ⅠB) 八、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使用机械循环辅助治 疗(ⅡaC):IABP、ECMO、VAD、Impella泵等 九、低心排时应给予吸氧治疗(ⅠC),合并呼吸 功能不全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Ⅱa B)
十、低心排合并肾功能不全利尿剂抵抗时行肾脏 替代治疗(ⅡaC) 十一、给予适当镇痛、镇静、抗谵妄治疗(ⅡaC) 十二、注意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低于80g/L考虑 输注红细胞,维持红细胞比容>25%(ⅡbC) 十三、应给予适当营养支持治疗(ⅡaB) 十四、加强低心排期间感染预防、监测及治疗 (Ⅱb C)
谢谢!
低心排患者的监测与评估
最基本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有创动 脉压力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有些患者 应当进行心排血量监测,包括肺动脉漂浮 导管或者脉搏轮廓分析。

低心排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ⅠC) 低心排患者应进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ⅡaC) 低心排患者应进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ⅡaC) 低心排患者前负荷的评估,应当结合多种监测方 法提供的数据(如CVP、超声心动、肺动脉漂浮导 管等)及临床表现,而不是根据某一个指标来评估 低心排患者前负荷(ⅠC)。 应评估低心排患者左右心室功能(ⅠC)
肌力和适度的血管扩张作用,称其为正性肌力血管扩张药,可同时改 善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肺循环阻力与体循环阻力,对于低心排 合并高血管阻力的患者尤为适。
低心排期间除其他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不理想外, 不推荐应用洋地黄治疗低心排(ⅢA):洋地黄的治疗浓
度窗窄
在优化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治疗后仍有低血 压患者可使用缩血管药物提高血压(ⅡaC):对右心
心排血量监测
对于病情危重或经过初始优化治疗后低心 排症状不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患者应进行包 括心排血量监测 在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ⅡbC) 低心排患者可进行微创或无创心排血量监 测(ⅡbC) 以动脉血乳酸水平ⅡaC)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042)011
【摘要】低心排血量(CO)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

低心排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增加,给患者和医疗资源带来沉重负担,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总页数】12页(P933-944)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专家共识--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J],
2.专家共识--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房颤筛查中国专家共识简介 [J], 医学论坛网
3.ERAS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专家共识(2018):前列腺癌根治手术部分 [J],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
4.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杜雨; 张海涛
5.专家共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

低心排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疗资源带来沉重负担,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统计,低心排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发病率约3.9-8.2%,使手术后死亡率升高22-24倍。

目前国内外没有针对低心排诊治的指南,据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编写了《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基于大部分心脏外科相关研究及经验,但其应用不仅限于心脏外科人群,心脏重症范畴内患者均可适用。

该指南从低心排的定义、诊断,低心排患者的监测与评估及治疗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低心排定义维持满意的心排血量以确保外周脏器灌注是心血管系统处理的首要目的。

低心排是指心排血量下降及外周脏器灌注不足的一组综合症。

心脏指数<2.0L/min/m2定义为低心排,常伴以下表现:1.低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2.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3.少尿(尿量<1mL/kg/h)4.代谢性酸中毒(pH <7.4,乳酸>3.0moL/L,碱剩余<2)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65%6.皮肤苍白,潮湿,肢体末梢湿冷7.肺淤血,低氧血症(二)低心排的诊断1. 当考虑存在低心排时应积极明确导致低心排的原因。

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后负荷异常均可引起低心排。

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的常见原因有:1.1术前·术前或近期心梗导致局部室壁或心脏整体低动力·术前左室或右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1.2术中·心肌保护差·再血管化不完全·冠状动脉气栓·瓣膜手术阻塞冠状动脉·瓣膜病或先心病矫形不满意1.3 术后1.3.1泵衰竭(1)收缩力减低:·心肌顿抑,心肌保护差,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高钾血症·丙泊酚,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2)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使心脏充盈时间减少·心动过缓·房颤、房扑,交界性心律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及VVI起搏使心房失去收缩功能·室速、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1.3.2 左室前负荷减少·低血容量(出血,多尿,补液不足)·血管扩张(复温,使用血管扩张药、镇静药)·右心室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感染,药物或血制品过敏,鱼精蛋白反应,肾上腺功能不全1.3.3 后负荷增加·血管过度收缩(低体温,使用血管收缩药)·液体过多,心室膨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充气时机错误·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瓣架或瓣叶组织梗阻)2. 当怀疑患者出现低心排表现时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寻找原因。

医院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

医院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
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综合症 (LCOS)
心肌收缩力
定义:心肌内在收缩功能
决定性因素:心肌细胞内环境,PO2,
pH, 电介质,温度
心肌功能减退:常见为心肌顿抑,即心外科中 可复性功能下降。术后8-24小时直至48小
时出现,此与再灌注术损伤有关。部分需要
正性肌力药,多数在48小时后恢复
心肌收缩力增强:见于心室肥厚,高血压, HISS.因心肌氧耗量增加而加重缺血
体循环阻力 左心 肺循环阻力 右心
压力=阻力流量 周围血管阻力=(MAP-CVP)/CO 80 正常值:900-1400dyne/sec/cm-5 肺循环阻力=(MADP-PCWP)/CO 80 正常值:150-250dyne/sec/cm-5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原因 (BRAIN)
容量 周围血管阻力及呼吸有关的因素:胸内压:正压呼吸,
<65-70% 酸血症
处理
针对上述原因 药物 辅助循环 人工心脏--心脏
移植
肺水肿 前负荷
心排量 (CO)
C
ABபைடு நூலகம்
D
A. 容量 B. 正性肌力或扩张剂 C. 正性肌力+扩张剂 D. 利尿或静脉扩张剂
前负荷
定义:舒展末压 监测:CVP,PCWP,LAP 决定性因素:循环血量,静脉张力
后负荷
定义:收缩期心室壁内的张力(对抗射血) 决定性因素:血管阻力,心室出口阻力 血管阻力约占后负荷的90%
呼气末正压,张力性气胸,呼吸衰竭 心律失常 酸血症 心肌功能受损 神经系统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心脏压塞
BRAIN +CT
BRAIN +CARDIAC TAMPONADE
临床表现
末梢循环:冷 毛细血管充盈慢 少尿<0.5ml/kg/hr 烦躁

202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

202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

202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病理改变。

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手术操作复杂: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涉及心脏多个部位的修复和重建,手术操作复杂,对心肌的损伤较大,易导致术后心肌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低心排综合征。

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手术过程中,心脏需要暂时停止跳动,这会导致心肌缺血。

手术完成后,心脏重新恢复跳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可能会引发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心肌功能。

术前心功能不全:部分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已存在心功能不全,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术后更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低血压、低心输出量、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尿量减少等。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结果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低血压,需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心输出量明显降低,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甚至出现肾功能障碍。

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改变。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室壁运动减弱等改变,有助于评估心肌功能。

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了解患者酸碱平衡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术后监测与评估术后对法洛四联症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与评估是预防和处理低心排综合征的关键。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心电监护: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手段,了解患者血压、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尿量监测:观察患者尿量变化,评估肾脏功能及全身循环状态。

末梢循环观察: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等,以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

部狭窄 外 ,5例有肺 动脉 瓣狭 窄 , 同时存在 主肺 1 8例 动脉 狭窄 。嵴下 型 室 间隔 缺损 1 4例 , 下 型 4例 。 干
合 并继发 孔 房 间隔 缺损 及 卵 圆孔 未 闭 6例 , 脉 导 动 管 未 闭 1例 , 永存 左 上腔静 脉 2例 , 尖瓣 关 闭不 全 三 1 , 尿 管 脐瘘 、 例 输 右斜 疝 1例 。5例 经 右心 导 管 和
维普资讯
安徽 医科 大学 学 报
A t n e i t dc aiA h i 20 c;1 5 c U i rt i Meinl nu 0 6O t ( ) a v sa s i s 4
。 0 ・ 63
法 乐 四联 症 根 治 术 后 低 心 排 综 合 征 的诊 治
1 2 手 术 方 法 1 . 8例 患 者行 法 乐 四联 症 根 治 术 , 其 中跨肺 动 脉瓣瓣 环 补片加 宽 右室 流 出道 1 0例 , 单
d 最终 康 复 出 院。② 有 心 脏 压 塞 时 , 早 开 胸 止 , 尽
心血 管造影 检查 。
合征 等所 致 顽 固性 低 氧 血 症 的 L O C S患者 , 给 予 可 适 当压 力 与 时 间 的 呼 气 末 正 压 通 气 ( E P 治疗 。 PE ) 本 组 1 患 儿 因 脱 机 困难 , 气 管 切 开 术 后 继 续 例 行
P E , 渐过 渡 至 SMV后 渐 停 机 , 机 时 间 达 1 E P 2例 , 6例 。年 女
3 讨 论
龄 0 5~ 9 80 . 2 ( .4±80 ) 。体 重 7~ 2 2 .7± .4 岁 5 ( 11
l . 9 k 。 全 组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紫 绀 、 状 指 35 ) g 杵 ( ) 喜蹲 踞 现象 , 动明显 受 限 ,3例 有缺 氧 发作 趾 、 活 l 致 昏厥史 , 血史 5例 。全部 病 例 均 有 肺 动 脉第 二 咯

低心排综合征ppt

低心排综合征ppt

术中预防措施二:体外循环降温
※人体体温每降 低7 ℃,组织代 谢率降低50%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的降温策略:
1 浅低温体外循环 :用于病情不重、心内畸形不太复杂、心功能较好,手术可在短时间 内完成者。如房、室缺修补、单瓣置换等。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8~30℃左右。
2 中低温体外循环 :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心功能差者,如重症单瓣置换术、 双瓣置换术、二次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部分大血管手术等。体外循环中鼻咽温 降至25℃,肛温降至28℃。 3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侧支循环丰富、心内手术时 有大量回血者,如紫绀型先心矫治术、大的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合术、部分大血管手术等。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0℃,肛温降至25℃。 4 深低 温停循环体外循环 :用于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使术中心内无血无插管,便于手 术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用于成人部分大血管手术和少数操作非常困难的手术,可以 保证无血的手术视野。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15℃,肛温降至20℃左右。
外科引起低心排病因(二)
6、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多见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术前未完善冠脉造影评估其冠脉血管情况的患 者。
7、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影响房室舒张不全,心律失常如缺氧性或手术创伤所引起的三度传导阻 滞,也常是术后低排的原因。
8、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肺小动脉壁硬化及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常伴有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组 织增厚、间质水肿,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大,术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已处于代偿 状态,术后可能引起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先天性心脏病尽早检查及治疗。 9、心脏直视术后冠状动脉气栓所致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也可能引起低心排。
引起低心排的常见原因:
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感染、围产期心肌病、心包填塞 快速心律失常,严重心动过缓(如各种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腱 索断裂、右室心肌梗死) 慢阻肺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贫血、肾功不全 未控制的高血压、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论焦点: a、联合用药,复合用多巴胺 b、心肌损害严重病人主要靠后负荷降低来维持 心功能 c、硝酸甘油和硝普钠使用问题 d、ß-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使用问题
5、改善心肌顺应性:无有效方法改变料,但大家一致肯定GIK有 益,但配方与应用有差距,待讨论 6、心脏辅助装置 ①IABP ②ECMO(CBP便携系统) ③心室辅助装置(VADS)
低心排综合症 低心排综合症(LCOS)是由于组织灌注不足 所引起的综合症。在临床上CI少于 2.0L/min·m²就被诊断为LCOS。 LCOS增加了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和术后出现各 种并发症的可能,如:呼吸衰竭、肾功能衰 竭、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对LCOS的及时诊 断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一、临床特点
四、低心排治疗措施
1、心动过缓 2、心动过速 3、心律不齐
1、稳定心律
2、调整前负荷 ①前负荷增加 心衰 容量过度 低血容量 复温血管床扩张 气道压力增加 心包填塞
②前负荷降低
3、调整后负荷 1、低温 2、低血容量 3、低排早期(代偿反应) 4、儿茶酚胺增加
后负荷增加
4、提高心肌收缩力 ①减少缺血 ②纠正酸中毒 ③保证通气 ④药物治疗
低心排综合症
基础知识:
A、心排血量(CO):正常值2.5-4.0L/min· m² CO=HR×SV(HR:心率;SV:每搏输出量) SV=LVEDV-LVESV 决定CO的5个生理学指标 1、心率 2、前负荷 3、顺应性 4、后负荷 5、收缩力
B、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CWP) 0-4mmHg 12-15mmHg
二、术后低心排的原因
1、低血容量(第三间隙、利尿、出血) 2、SVR增加(低温、药物) 3、心肌功能障碍 4、心律失常 5、气道压增加(PEEP、正压通气、血气胸) 6、心包填塞
三、治疗原则
1、全面分析低心排原因,处理非心源性因素: 如血气胸、心脏压塞、低温、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等 2、保证通气和氧合 3、治疗心肌缺血,解除冠脉痉挛 4、调整血流动力学参数 首先调整心率→前负荷→后负荷→增加 心肌收缩力
血管扩张剂 正性肌力药 物/IABP 正性肌力药 物 血管升压剂 利尿药
谢谢
本文相关资料引自: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心脏外科手册》 《心外科速查》孟旭主编 《心功能衰竭的外科治疗》万峰主编
2011年8月10日
C、 MAP─CVP SVR= ×80(体循环阻力) CO 900-1400dyn/s·cm PVR= MPAP─PCWP CO ×80(肺循环阻力) 150-250dyn/s·cm
D、血压(BP):因为BP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和 心排量,所以BP是心肌功能指数不敏感指 标,CO↓ → 心率↑及动脉收缩来维持血 压,单纯测血压不能反映早期心脏衰竭。
附: 表Ⅱ 新 排 血 量
A
·
B
·
C
D
A、容量;B、正性肌力或动脉扩张剂;C、正性肌力 和动脉扩张剂;D、利尿剂或静脉扩张剂
表Ⅲ 一般的临床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参数 MAP ↓ ↓ ↑↓ ↓ ↓ NL NL:正常 NL:正常 CO ↓ ↓ ↓ ↓ NL/↑ NL PCWP ↓ ↓ ↑ ↑ NL ↑ SVR ↑↓ ↑ ↑ NL/↓ ↓ ↑↓ 治疗 一线治疗 容量治疗 容量治疗 血管扩张剂 二线治疗
1、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可提供快速诊断 2、↑PCWP → ↓SV和HR↑ → ↓CO和SVR↑ → BP↓ 3、症状体征
表Ⅰ
1、皮肤湿冷 2、毛细血管的充盈缓慢 3、少尿(<0.5ml/kg·h) 、少尿(<0.5ml/kg·h) 4、烦躁、焦虑和精神压抑 5、呼吸急促 6、混合SvO2降低(<65%~70%) 、混合SvO 降低(<65%~70%) 7、代谢性酸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