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失活机制

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失活机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并加速反应速率。
然而,催化剂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逐渐失去催化活性,这被称为催化剂的失活。
催化剂失活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催化剂的性能以及提高催化剂的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失活机制进行探讨。
一、物理失活机制物理失活是指催化剂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失去了催化能力。
具体而言,物理失活机制主要包括催化剂的烧结、结构塌陷和孔洞阻塞等现象。
1. 催化剂的烧结催化剂的烧结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在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发生重排,导致催化剂颗粒间的结合,从而导致表面积减小,活性中心减少。
这种失活机制在高温反应中常见,特别是对于金属催化剂而言。
2. 结构塌陷当催化剂的结构发生塌陷时,会导致活性位点的丧失,从而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
结构塌陷往往与反应条件有关,例如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受到应力的影响而塌陷。
3. 孔洞阻塞催化剂表面的孔洞是催化剂活性的重要部分,而当催化剂中的孔洞被过多沉积物质或反应产物堵塞时,会限制反应物与活性位点的接触,从而降低催化剂的催化能力。
孔洞阻塞可能是由于反应物中的杂质或者反应产物的生成引起的。
二、化学失活机制化学失活是指催化剂发生了化学变化,导致其催化活性降低。
化学失活机制主要包括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氧化、硫化、碳积和毒物吸附等现象。
1. 氧化催化剂在高温、氧气存在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结构的变化,使其失去催化活性。
氧化反应可以发生在催化剂表面和催化剂内部。
2. 硫化硫化反应是指催化剂与硫化物接触后发生的反应。
硫化物是指硫化氢、二硫化碳等硫化物质。
硫化过程中,硫化物与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硫化物的沉积物,从而导致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被覆盖或者破坏。
3. 碳积碳积是指催化剂表面发生了碳堆积的现象,可导致活性位点被覆盖。
碳积是由于反应物中的碳源在反应条件下发生聚集和沉积所致,尤其在石油加氢等反应中常见。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国外对催化剂失活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经使用失活及再生后的催化剂在物化性质、孔结构、活性及选择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关键词]:催化剂;失活;再生;加氢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会逐渐降低即催化剂失活,失活的速度与原料的性质、操作条件、产品的要求以及催化剂本身的特性均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催化剂的失活,归纳起来失活的原因一般分为结焦失活(造成催化剂孔堵塞)、中毒失活(造成催化剂酸性中心中毒)和烧结失活(造成催化剂晶相的改变)等。
工业加氢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焦炭生成和金属堵塞,造成催化剂孔结构堵塞和覆盖活性中心。
同时伴随着活性中心吸附原料中的毒物,活性金属组分迁移或聚集、相组成的变化、活性中心数减少、载体烧结、沸石结构塌陷与崩溃等。
不同用途的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失活,是因结焦、金属聚集、活性中心数减少;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是因重金属硫化物沉积和结焦。
而分子筛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失活,主要是因结焦,焦炭覆盖活性中心和堵塞孔道, S/N杂质和重金属有机物化学吸附,使酸性中心中毒或沸石结构破坏,金属迁移和聚集等[1]。
1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影响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很多。
Camaxob等把它们基本归纳为两类: 一是化学变化引起的失活; 二是结构改变引起的失活。
Hegedus等归纳为三类: 即化学失活、热失活和机械失活。
Hughes则归纳为中毒、堵塞、烧结和热失活[2]。
本文将它们划分为中毒、烧结和热失活、结焦和堵塞三大类来进行讨论。
1.1中毒引起的失活1.1.1毒物分析催化剂的活性由于某些有害杂质的影响而下降称为催化剂中毒, 这些物质称为毒物。
在大部分情况下, 毒物来自进料中的杂质, 如润滑油中含有的杂质[3], 也有因反应产物(如平行反应或连串反应的毒产物)强烈吸附于活性位而导致的催化剂中毒[4,5]。
通常所说的毒物都是相对于特定的催化剂和特定的催化反应而言的, 表1列出了一些催化剂上进行反应的毒物[6]。
化学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化学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化学催化剂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和减少能量消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催化剂可能会逐渐失去活性,降低其催化效果,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研究如何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生,成为了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与类型1. 外界因素导致的失活催化剂在工业过程中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高温、氧化性环境、杂质等。
这些因素会引起催化剂表面的结构改变、活性位点的破坏或中毒,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外界因素使得催化剂失活的方法主要包括结构重构和位点修复等。
2. 中毒剂导致的失活许多催化剂在反应中容易被中毒剂污染,这些中毒剂可以是反应物本身、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或者是来自催化剂载体的杂质等。
中毒剂的存在会抑制催化剂的活性位点,阻碍催化反应的进行。
因此,催化剂中毒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中毒物的去除和活性位点修复等。
二、催化剂的再生方法1. 物理再生方法物理再生方法主要采用物理手段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处理,以恢复其催化活性。
其中的一个方法是煅烧,即将失活的催化剂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加热。
煅烧能够去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碳物质或挥发性杂质,从而恢复催化活性。
另一个物理再生方法是超声波清洗,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将附着在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颗粒震掉。
超声波清洗简单且高效,可在不破坏催化剂的情况下去除污染物。
2. 化学再生方法化学再生方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使失活的催化剂得到再生。
催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或氧化,以去除中毒物质或修复被破坏的活性位点。
举个例子,对于一些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可以通过浸渍法将音化物质重新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从而恢复其活性。
此外,酸碱洗涤、化学溶解和还原等方法也常用于修复失活催化剂。
三、催化剂失活与再生的案例研究1. 催化剂失活与再生的案例研究许多学者对催化剂失活与再生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寻找更有效的再生方法。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当镍基催化剂在CO2氛围中失活时,可以通过还原和氧化处理来修复催化剂,使其再次活化。
固体酸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固体酸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固体酸催化剂失活是指在催化过程中,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或失去的现象。
这种失活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一些主要的原因包括:
1. 积炭(Coking):当催化剂与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生成积炭(碳沉积)在催化剂表面。
积炭的堆积会遮蔽催化活性位点,降低催化剂的表面积和活性,导致失活。
2. 中毒(Poisoning):一些物质,特别是某些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可能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阻碍活性位点的可用性。
这种吸附可能是可逆的,也可能是不可逆的,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3. 脱附(Desorption):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吸附的反应物或产物可能随时间逐渐脱附。
如果这种脱附过程比催化反应慢,活性位点可能会变得不可用,导致催化剂失活。
4. 结构破坏(Structural Deactivation):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能会在反应条件下发生变化,导致催化剂结构的破坏。
例如,高温或高压条件下可能引起催化剂的晶格变形或热裂解,从而导致失活。
5. 硫化(Sulfidation):一些催化反应中存在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可能与催化剂发生反应,形成硫化物,从而影响活性位点的性能。
6. 热失活(Thermal Deactivation):在高温条件下,催化剂可能受到热失活的影响,其活性位点可能发生变性或失活。
为了克服催化剂失活,科学家和工程师通常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设计更稳定的催化剂、引入再生过程、优化反应条件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延长催化剂的寿命并提高其性能。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如:石油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
类型 碱性的 化合物 吡啶(pyridines) ;喹啉(quinolines) 胺(amines) ;吲哚满(indolines) 六氢咔唑(hexahydrocarbazoles)
非碱性的
吡咯(pyrroles) ;吲哚(indoles) 咔唑(carbazoles)
碱性含氮化合物的中毒:可通过烧焦再生。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是毒物!
2CO CO2 C + CO2 C + O2
一、结焦
再生办法:烧碳再生(空气+水汽)
C + O2 C + H2O C + CO2 CO2 CO2 + H2 2CO
再生中注意事项: 再生温度与时间调整好,防止催化剂烧结 再生周期随结焦积累速度而异
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处理?
二、金属污染
相转变:如活性载体-Al2O3和-Al2O3
转变成低活性的-Al2O3。
相分离:如Ni-Cu合金表面Cu的富集。
七、活性组份被包埋
金属晶粒“陷入”氧化物载体中。
八、活性组份挥发
反应气氛与活性组分生成挥发性物质或可升华 的物质。 如: CO与金属生成羰基化合物;
卤素与金属生成卤化物。
九、颗粒破碎
5、选择性中毒
注意:中毒深度的控制!
H2S对Ni催化剂的选择性中毒
四、烧结
烧结(sintering):粉状或粒状物料加热至一定温度 范围时固结的过程。 催化剂的烧结:在使用过程中,微晶尺寸逐渐增大 或原生颗粒长大的现象。
烧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微晶长大,孔减少,孔径分布发生变化,表面积 减少,活性位数减少,催化剂活性下降。
催化反应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催化反应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催化反应是一种通过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催化剂失活、选择性降低和副反应增加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失活是指催化剂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失去活性。
这种现象常见于高温、高压和毒性物质存在的反应条件下。
失活的原因包括积碳、金属析出和中毒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再生技术。
例如,通过在高温和氢气的条件下进行热还原,可以清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碳物质。
此外,合理的催化剂设计和添加适量的助剂也可以延缓催化剂失活的速度。
问题二:选择性降低在某些催化反应中,选择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所得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然而,实际反应往往会出现选择性降低的问题,导致产物含有不需要的副产物。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研究反应机理,并优化反应条件。
另外,改变催化剂的形貌、尺寸和活性位点也可以提高选择性。
此外,引入辅助反应或调整反应条件的pH值、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也有助于加强选择性。
问题三:副反应增加副反应是指在催化反应中与目标反应同时进行且不被需要的反应。
它们常常会降低产物的产率和质量。
解决副反应的方法之一是重新设计催化剂,通过调整其化学性质和活性中心,使其更加特异性。
此外,使用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另外,改变反应条件,例如降低反应温度、调整底物浓度和改变萃取剂等,也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问题四:催化剂寿命短催化剂寿命短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失活和损失等。
为了延长催化剂的寿命,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来降低其失活速率。
此外,定期的催化剂再生和更新也是延长催化剂寿命的有效手段。
另外,使用所需物质时要注意其纯度,以避免催化剂受到污染而失活。
问题五:催化反应规模化从实验室规模到工业生产规模的催化反应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第六章—催化剂的失活、再生与寿命评价

•反应中往往会伴随着发生类似聚合的副反应,由此产生的高分子物质容易附 着在催化剂上,它对催化剂性能有明显的害处。
破碎或剥落
工业应用催化剂
6.1 催化剂的中毒
中毒一般包括下列几个过程:
毒素元素或其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上的不可逆吸附与表面的不可逆反应
毒物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竞争可逆吸附 毒物诱导的催化表面重构
工业应用催化剂
6.1.2 金属的硫中毒
金属的硫中毒,通常是完全不可逆的,并且包含电子因素 硫对金属单晶和载体上的金属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差别
工业应用催化剂
6.2 催化剂的结焦
催化剂在操作中,由于与反应物或产物的有害的相互作用,而
导致其活性随时间的下降过程称为结焦。 一般来说,焦形成和结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虽然焦炭可以 引起失活,但催化剂上焦碳量与活性没有简单的关系。 ─ 焦的形成是由结焦物在活性中心上的不可逆吸附引起的,如碱 性氮化物在L酸上的吸附等 ─ 焦碳既在没有活性的表面上沉积,也在活性表面上沉积。 甚至 在某些微孔还未活化之前就堵塞孔道
含碳量切面图的测量
量.而在内部只有大约1%。
工业应用催化剂
6.3 烧结
负载型催化剂上金属烧结
针对负载型催化剂而言,“烧结”就是活性组分金属因熔结,而丧 失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位置
烧结的对立面是:通过降低金属颗粒的大小而增加具有催化活性的 金属位置数目,称为“再分散”
用于烧结研究的催化剂表征方法
• 化学吸附测量金属分散度 •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金属颗粒大小 • X-射线衍射表征
10 工业应用催化剂
采用了球形的 Co-Mn 催化剂,承
受一种不合金属的煤衍生液体作用 而结焦且失活,用受扩散控制的氧 进行再生,通过测量微量燃烧器中 CO2 随时间的生成量,可得如图所 示的积累及局部的纵切面。
化学催化剂的失活机理与再生技术

化学催化剂的失活机理与再生技术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起到促进作用的物质,但随着反应进行,催化剂往往会逐渐失活,降低其催化活性。
因此,研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并发展相应的再生技术对于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催化剂失活主要可分为物理失活和化学失活两类。
物理失活主要是由于表面积的降低、催化剂结构的破坏或积碳等原因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
化学失活则是由于催化剂表面出现剧烈的吸附反应、活性位点的毒化或物质的堵塞等原因造成的。
1. 物理失活物理失活主要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积的降低引起的。
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表面会逐渐出现各种碳氢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沉积,形成固体残渣。
这些残渣会堵塞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导致催化剂表面积减少,从而减少了催化剂与反应物接触的机会,催化活性降低。
2. 化学失活化学失活主要是由于催化剂表面出现吸附反应、毒化和堵塞等现象造成的。
吸附反应是指反应物物质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并发生反应,从而引起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失活。
毒化是指反应物中的某些成分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阻碍其他反应物与催化剂表面接触和反应。
堵塞是指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不溶性沉淀或凝胶,堵塞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
二、催化剂的再生技术为了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展了多种催化剂的再生技术。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再生技术。
1. 热处理再生热处理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催化剂再生技术之一。
通过加热催化剂,可以使附着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物燃烧或脱附,从而恢复催化剂的活性。
热处理再生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对于某些催化剂来说,高温处理可能会导致结构破坏,降低催化剂的性能。
2. 溶液再生溶液再生主要是将失活的催化剂浸泡在特定的溶液中,通过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反应,去除催化剂表面的沉积物或恢复被堵塞的活性位点。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催化剂。
3. 气体再生气体再生是利用气体流动对催化剂进行再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反应机理: ●气相中的结焦: ★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或缩合反应进行,生成高聚物。 ★按自由基加成反应进行。 ★对于带烷基芳烃,经自由基闭环反应,形成多环
产物。
●表面结焦: 它是在无催化活性的表面上形成焦炭的过程,
是气相生成焦油和烟炱的延伸。非催化表面起着收
集凝固焦油和烟炱的作用,促使这些物质浓缩,从 而发生进一步的非催化反应。
3.双功能催化剂的中毒
§2.3 毒物毒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与电子构型有关 与反应条件有关 与毒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有关
§2.4 减小中毒作用的方法
原料净化 使用保护反应器 设计能减小中毒效果的反应器
第三章.催化剂的热失活
§3.1概念
1.烧结
(1).一般烧结的含义
“一种或多种固体粉末经过成型,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
4.中毒的类型 ①可逆中毒和不可逆中毒
②选择中毒
5.中毒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不同种类催化剂中毒分析
1.金属催化剂的中毒 : (1)含非金属元素的毒物 : ★ 种类:
含非金属元素的毒物主要是指周期表VA、VIA、VIIA族
元素,如:N、P、As、Sb、O、S、Se、Te、F、Cl、Br、I,
三.失活的防治与再生:
1.防治的主要途径: ★原料处理 ★操作条件的控制 ★反应器的改进 ★催化剂的改进 2.一般原则:
(1)中毒失活 ★中毒失活一般是由于原料中杂质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或 化合所引起,有些场合难于通过再生恢复活性,因此, 应在流程中增加原料脱除杂质的步骤,或采取其他措施 来解决。
例如,在甲烷化和费-托~碳合成工艺中均采用金属催化剂,要求原料中硫 含量在0.1Ppm以下,以保证催化剂寿命为1~2年。在裂化和加氢裂化反 应中,应除去氨、胺类化合物和吡啶,以防止所用催化剂的酸功能失效。
3.区别与联系
§3.2烧结的基本特征
1.烧结的实质
晶粒增长的过程
2.烧结的过程
(1)初级粒子形成
(2)表面变平滑 (3)形成细颈(necking) (4)同化作用 (5)聚集体结合
(6)达到介稳定态
(7)表面缺陷产生 (8)多重缺陷聚集体形成 (9)熔化与蒸发
3.与烧结有关的几个温度点
Hutting temperature Tammann temperature
(2)它们可能留在表面上将金属包埋,导致
催化剂失活,也可能溶解在镍中,通过扩散迁移 到生长中心上(例如晶粒边缘)。
(3)经一定时间后,沉积的碳化物长大,迫使
镍粒子脱离表面,并表成碳化物柱,镍处于碳化 物柱的前沿。 (4)碳化物柱的不断生成,最终将可能引起反 应器的堵塞。 ●主要影响因素: ★反应过程 ★操作条件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结构
还有一些其它的表示方法,如也可采用比活性来表示催化剂的活 性、以反应的速率来表示活性等等,不过,工业中常用的是以转化率 来表示其活性的,而且,这种表示方法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选择性 : 催化剂的选择性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目的产物的能力。换句话说,它是指 目的产物占某一反应物反应掉的总量的%。 产物的摩尔数
1.氧化物上的结焦:
●机理: ★烯烃混合聚合反应 ★芳烃双分子偶联反应 ★烷基芳烃单分子芳构化 ★芳烃的多烷基反应 ●主要影响因素: ★孔结构 ★铝含量 ★反应温度
2.金属催化剂上的结焦:
●机理: 金属催化剂上的结焦比氧化物催化剂上结焦要
复杂些。根据镍催化剂上结焦机理的研究,提出如 下反应机理: (1)碳氢化合物吸附在镍表面上,发生分解, 生成碳原子或含碳原子团。
§3.5催化剂的热失活
1.固相间化学反应 2、相变和相分离 3.活性组分的包埋 4.活性组分的损失
第四讲.催化剂的污染失活
一.基本概念
1.含义:
催化剂表面结焦和孔被堵塞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
又一重要原因。
★结焦: 催化剂表面上含碳物质的沉积称为结焦。
★堵塞: ●由于含碳物质和/或其它物质在催化剂孔中 沉积,造成孔径减小(或妃口缩小),使反应物 分子不能扩散进入孔中,这种现象称为堵塞。 因为结焦会引起堵塞,所以也有人把结焦归并 到堵塞中。 ●另一类堵塞是金属化合物的沉积。如金属 硫化物,它们是来自石油中或由煤生产的液体
被封闭;
如发生在催化剂床层的颗粒之间,催化剂床层会被堵塞。
2.与中毒的区别:
3.分布:
4.其它的堵塞形式:
第五讲、催化剂失活的研究方法与防治原则
一、概述:
在工业生产中,要完全拔除些失活的现象与根源,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人们可以设法尽量降低失活速率,力争行长催化剂的使用周期和寿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某一特定的催化过程,首先应采用适当的手段来 判断起决定性作用的失活原因是哪一种(或几种),并通过研究它的失活 机理,以便针对性地通过控制工艺生产条件、高速业流程、以及改进催 化剂等方案来减缓催化剂失活的倾向;其次,为了确切反映失活带来的 危害程度以及催化剂使用性能变化的情况,应当探索采用相应的、全理 的定量表示方法;另外,在催化剂的研究中,必须对催化剂的稳定性给 以评价,但在不少过程中,催化剂的寿命很长,甚至长达十年以上,这 就完全有必要采取快速评比催化剂的稳定性,开发有效的催速老化方案。
3.研究失活的意义 分析失活,避免可能造成失活的因素。(如原料 净化、控制反应温度等)。(或对工艺过程的参数 进行改进)
促进现有催化剂的改进。分析失活原因,指导催 化剂的改性研究,从而减小失活,提高催化剂的使
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章.催化剂的中毒失活
§2.1概念
1.含义 催化剂中毒是指催化剂的活性由于某些少量有 害杂质的影响而下降的现象为催化剂的中毒,这些
收缩,在低于熔点温度下变成一种致密、坚硬的烧结体,这种
过程称为烧结。”
(2).催化剂的烧结
催化剂的烧结是指由于高温而引起催化剂结构的变化过程。
2.热失活
催化剂的热失活是指在温度的影响下,催化剂的组成和相组成
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主要包括有:化学组成和相组成的变化;活性
组分被载体包埋;活性组分由于生成挥发性物质或可升华的物质而 损失等。
★如果由于金属杂质而导致催化剂失活,有时可以 通过使前者中毒的方法来降低其毒性。
流保护下,可以从床层各个预定部位取出废催化剂,并在实
验室中进行活性和物化性能的测试,以进行催化剂表征。
(2)实验室法:
在实验室固定床循环反应器上进行。
主要关联失活因素与每个催化剂颗粒的活性关系; 分别说明各失活因素的影响程度; 寿命试验。
2.研究手段: 活性评价 比表面分析 组成分析 相结构分析 吸附情况 价态情况 晶粒大小分析
4.可能的产物: (1)气相生成的烟炱 (2)在惰性表面上生成的有序或无序的炭 (3)在对结焦反应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形成的
有序或无序的炭(催化结焦)
(4)液态或固态(焦油)物质缩合形成的高分子量 芳环化合物
5.主要反应途径:
6.类型: 非催化结焦 催化结焦
二.非催化结焦:
1.定义: 非催化结焦是指在气相或非催化表面上生 成焦油和炭的过程。 2.发生的范围: 气相 非催化表面
5.与催化结焦的对比: ★程度上:
如果将气相烟炱生成、焦油生成以及催化结焦对催 化剂失活的影响进行比较,那么它们造成催化剂失活的 可能性大小顺序为: 烟炱生成<焦油生成<<催化结焦
★条件上:
催化结焦的反应温度要低于非催化结焦,所以, 在通常反应条件下,催化结焦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 要因素。
三.催化结焦:
结构:
4.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比表面 孔结构 晶粒度 活性中心数目和分布
§1.2 失活的基本特征
1.失活的定义
所谓催化剂的失活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催化剂在使 用过程中其活性或选择性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现象。 2.造成失活的因素 主要有中毒、烧结、积炭以及由于外力作用使催化剂的 强度变差、结构受到机械损伤(即催化剂的粉碎)等。
二、判断催化剂失活的方法与手段
1.方法: (1)工业法: ★直观观测法:
不少工业生产装臵采用绝热固定床反应器进行生产。对于 放热反应,可以根据整个床层温度分布图形来确定失活的部 位和各层反应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影响
催化剂寿命的主要因素。
★取样分析法:
当催化剂已使用到其寿命必须进行更换的时候,在惰性气
燃料中的有机金属组分和含硫化合物的反应,
在加氢处理或另加氢裂化中它们沉积在催化剂 孔中。这种情况在可称为杂质堵塞。
2.实质:
均与堵塞有关 3.来源: 有机原料 与催化剂中毒相比,引起催化剂结焦和堵塞
的物质要比催化剂毒物多得多。以有机物为原
料的催化反应过程几乎都可能发生结焦,它使 催化剂表面被一层含碳化合物覆盖。严重的结 焦甚至会使催化剂的孔隙完全被堵塞。
以及含这些元素的化合物等(如CO、O2、NaF、H2S等)。
★ 机理: ★ 影响因素:
(2)含金属元素的毒物 :
★ 种类:
这类毒物大多是重金属和重金属离子,包括Hg、Bi、Pb、
Cd、Cu、Sn、Ti、Zr等。
★ 机理:
它们的毒性与d轨道上的电子结构有内在联系。当金属离子 没有d轨道,或d轨道全空,或d轨道未达半充满以前时,是无 毒的;d轨道从半充满到全充满时是有毒的。
S = ——————————————— ×%
反应了的反应物的摩尔数
寿命 :
催化剂的寿命是指满足活性和选择性的条件下催化剂使用时间的长短。 这通常是通过催化剂在反应器中连续运转过程中来观察其活性和选择性随 时间而变化的数据中得到的。
2.催化剂的分类 按反应分类:
按组成分类:
按原理分类: 3.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
(3)含不饱和键的毒物 :
2.非金属催化剂的中毒
这里所说的非金属催化剂,是指中催化反应中催化活性组分不是 以金属状态起催化作用,而是以氧化物、硫化物等化合物形态起催 化作用的物质。在工业催化中使用的这类催化剂,大多数是金属氧 化物或复合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