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计划入门介绍

合集下载

检验与抽样计划简介

检验与抽样计划简介

检验与抽样计划简介1. 引言在统计学中,检验与抽样计划是一种用于确定总体参数的方法。

通过抽取样本并对其进行测试,我们可以根据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

本文将介绍检验与抽样计划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使用场景以及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检验与抽样计划。

2. 检验与抽样计划的基本原理2.1 总体和样本在进行检验与抽样计划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总体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的整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通过对样本进行测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有关总体的信息。

2.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检验与抽样计划中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

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参数,并进行统计推断。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需要提出一个原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判断哪个假设更符合事实。

2.3 检验统计量和拒绝域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检验统计量来度量样本数据与原假设的符合程度。

通过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观察到的差异程度。

拒绝域是一个由检验统计量的值确定的区域,如果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我们将拒绝原假设。

3. 检验与抽样计划的使用场景3.1 市场调研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一部分人群的行为、偏好或者满意度等指标。

通过使用检验与抽样计划,我们可以从整个目标人群中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来获取数据。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目标人群整体的特征。

3.2 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通过抽取一部分产品进行检验,并统计其中不良品的比例,我们可以推断整个生产批次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3.3 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中,检验与抽样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常常需要从患者中随机选取一部分进行试验,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抽样计划知识介绍

抽样计划知识介绍

抽样计划简介Sampling Plan抽样计划定义1:是指从母本中抽取一小部分样本进行研究,然后得出关于总体结论的过程。

定义2:是指每一批中所需检验的产品单位数,(样本大小或一连串的样本大小),以及决定该批允收率的准则(允收数及拒收数)。

案列1从批量为10000的一批产品中抽取两件样品,样本不合格品率可能出现三种结果:0%,50%,100%。

1.两件都合格样本不合格品率是0%;2.其中有一件不合格,样本不合格品率为50%;3.两件都不合格样本不合格品率是100%;但如果对10000件产品进行全检,发现实际的总体不合格品率是2.2%,其值不是上述三个值中的任何一个值。

综上所述:样本不合格品率与总体不合格品率不一定相等。

总体不合格品率与样本不合格品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数值上不能混为一谈。

思考:样本不合格品率与总体不合格品率差异如此大,这种抽样方案可信吗?案列2从批量为10000的一批产品中抽取200件样品(按MIL-STD-105E计数抽样检查表),其中有4件是不合格品,其抽样不合格品率是2%对10000件产品进行全检,实际的总体不合格品率仍是2.2%,这时发现这两个不合格品率非常接近。

综上所述:合理的抽样方案是让样本不合格品率尽可能的接近总体不合格品率。

思考:抽样多少样本是合理的?一、抽样计划基本概念:母本检验依照约定的方法,测验、样品所规定的质量特性,然后将其结果与原定质量标准比较,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就是被检查或者被采取措施的对象,通常用批量(LOT)表示,其符号以「N 」表示样本检验方法被规定的各种执行方法。

依检验项目的不同,可分为官感检查(如目测)、物理性测定、化学性分析、生物性试验、放射性测定、超音波探测、光学分析、仪器分析等从批产品中选取出来的一部分产品。

其符号以「n 」表示。

通常用样本数标示。

抽样AQL从母本中取出一部分样本的过程称为抽样,方法上可采用抽签法、随机数法;类型可分为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4类是Acceptable Quality Limit 接收质量限的缩写,即平均质量水平,它是检验的一个参数,不是标准PACSERPCRMEIPMailingB2EmallIntegration Developers二、统计抽样检验的发展历程:批量范围按不同数量区间定义了15个范围12 3检验水平3个一般检验水平(Ⅰ\Ⅱ\Ⅲ)4个特殊水平(S1\S2\S3\S4)完整的抽样计划包应含4方面内容。

抽样计划培训资料

抽样计划培训资料

抽样计划培训资料第一部分:抽样概述1. 抽样的定义和目的- 抽样定义:抽样是指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的过程。

- 抽样的目的:通过样本的观察和检验,达到对总体的某些特征或性质进行推论的目的。

2. 抽样的基本原理- 随机性原理:抽样应具有随机性,即每个抽样单位被选中的概率应相等。

- 代表性原理:样本应能代表总体的全部特征或性质。

- 效率性原理:抽样方法应具有高效率,即在满足代表性的前提下,用较少的抽样单位获得准确的估计。

3. 抽样的分类- 概率抽样:根据已知的概率规则进行抽样,例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 非概率抽样:根据个人主观意愿进行抽样,例如方便抽样、自愿抽样、判断抽样等。

第二部分:常用抽样方法介绍1. 简单随机抽样- 定义:从总体中按照概率规则随机抽取的方法。

- 步骤:先给每个样本单位编号,然后用抽签或随机数表等进行随机抽取。

2. 分层抽样- 定义: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层,然后在每一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 优点:能保证每一层都有代表性的样本。

- 缺点:需要提前知道总体的分层情况。

3. 整群抽样- 定义: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从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群体作为样本。

- 优点:简化了抽样程序,减少了抽样成本。

- 缺点:失去了个体单位的随机性。

4. 系统抽样- 定义:按照某种系统性的规则进行抽样,例如每隔k个单位进行一次抽样。

- 优点:简单易行,抽样精度较高。

- 缺点:对总体的分布要求较高。

5. 多阶段抽样- 定义:采用多个抽样阶段的方法进行抽样。

- 优点:适用于总体分层程度较高的情况。

- 缺点:抽样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抽样误差。

第三部分:抽样计划的制定1. 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 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确定需要抽样的总体。

2. 确定抽样框架和方法- 了解总体的分层情况,确定采用何种抽样方法。

3. 确定样本容量- 根据总体的特征和抽样方法确定样本的大小。

抽样计划入门介绍--liurenbing

抽样计划入门介绍--liurenbing

代字 大小 AC RCAC RCAC RCAC RC 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RCAC
整,需要按“轉移規則”進行,一般情況下轉 移 規則作如下規定:
拥有庞大的管理资料库
(1): 從正常檢查到加嚴檢查. 正常檢查連續5批中有2批經初次 檢查不合格則從下一批檢查轉加
嚴檢查. (2): 以加嚴檢查到正常檢查,加嚴
檢查連續5批次檢查合格,則從 下一批轉正常檢查.
6.3.2: 決定檢查水平:檢查水平是用來決
定批量與樣本大小之間的等級,通常有 “一般檢查水平”和“特殊檢查水平”. 一般檢查水平有ⅠⅡⅢ 級,特殊檢查水平 有S-1,S-2,S-3,S-4,以S-1 Ⅲ檢查水平 降低,反之則提高.
(附表E.A):
批量範圍
2~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150000 150001~500000 ≧ 500001
9.8查出抽檢方式見下表E.E: (1)由表查出樣本之代字的行; (2)由表上查出所指定AQL的列; (3)由樣本代字的行與AQL值的列交會點,查出 合格Ac判定個數及不合格Re判定個數.
E.E
樣本 樣本
表II正常檢驗單次抽樣計劃 (主抽樣表 )
允收品質水準(正常檢驗)
大小
0.010 0.015 0.025 0.040 0.065 0.10 0.15 0.25 0.40 0.65 1.00 1.50 2.50 4.00 6.50 10.0 15.00 25.00 40.00 65.00 100 150 250 400 650 1

c 0抽样计划培训

c 0抽样计划培训

c 0抽样计划培训第一章:引言C0抽样计划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符合一定条件的样本。

C0抽样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在样本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误差,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因此,C0抽样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实现客观、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培训课程将介绍C0抽样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和实施方法,旨在帮助学员了解C0抽样计划的重要性、原则和技术要点,提高其对抽样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能力,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水平。

第二章:C0抽样计划的基本概念C0抽样计划是统计抽样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用于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以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

C0抽样计划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抽样误差、可信区间等。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是一个较大的群体或集合。

在进行C0抽样计划时,总体往往是无限的,因此很难直接对其进行研究,需要从中随机地抽取样本进行研究。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或观测值,它是对总体的一种有限观测和描述。

样本的大小和质量对于研究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抽样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要求合理和科学。

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它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和抽样方法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

降低抽样误差需要采取适当的抽样方法和技术,并进行充分的样本容量估算和样本分布分析。

可信区间是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结果给出的一种区间估计,它可以用来表示估计结果的置信度或稳定性。

只有在合适的可信区间内,估计结果才能被认为是可靠和有效的。

第三章:C0抽样计划的设计原则C0抽样计划的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原则包括随机性、代表性、有效性、可比性等。

随机性是C0抽样计划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样本的抽取过程是随机的,即每个总体单位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这样可以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得抽样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代表性是指样本要能够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和分布情况,通常要求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并且在性质和结构上与总体具有相似性。

抽样计划标准培训

抽样计划标准培训

抽样计划标准培训第一部分:概念和原理一、抽样的定义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或实验,推断总体的特征,从而节省调查成本和时间,提高调查的效率和可行性。

二、抽样的原理1. 代表性:所选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的特征。

2. 随机性:抽样过程中需要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确保每个个体都有被选入样本的可能。

3. 可行性:抽样方法需要能够便于实施,不会带来过大的成本和风险。

第二部分:抽样方法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地选择若干个体作为样本,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选中的机会。

二、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指按一定的间隔从总体中选取个体作为样本,例如每隔5个选取一个个体。

三、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的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分别在每一层中进行抽样,以保证各层都能得到充分的代表。

四、群组抽样群组抽样是将总体划分成若干个群组,然后随机选择部分群组进行调查,再在选中的群组中抽取样本。

五、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是在多个层次上进行抽样,先抽取大的群组,再在每个群组中进行进一步的抽样,以实现对复杂总体的抽样。

第三部分:抽样计划的制定一、确定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所要调查的总体对象,以确定抽样的范围和内容。

二、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和总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三、确定样本量根据总体的特征和调查的目的,确定合适的样本量,以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四、编制抽样框架根据抽样方法和样本量,编制抽样框架,即包含总体所有个体的名单或编号,以便进行随机抽样。

五、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抽样框架,进行抽样调查,并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对总体的推断。

第四部分:抽样计划的注意事项一、样本的选择和调查过程需要保密,以确保抽样的随机性和客观性。

二、抽样方法需要符合统计学原理,并且能够满足调查的实际需求。

三、抽样框架的建立需要准确完整,以确保每个个体都有被选中的机会。

抽样计划简介

抽样计划简介

抽樣計劃簡介
規準型的計量值抽樣計畫
代表作:JIS Z9003,適用於標準差已知的狀 況下,生產者的冒險率(PR;Producer’s Risk)規 定為5%,消費者的冒險率(CR;Consumer’s Risk)規定為10%。
假定送驗批的品質為常態分配,抽樣表分為 兩部分,保證批的平均值與保證批的不良率。
抽樣計劃簡介
- 延續區域抽樣法,在所抽取的樣品中再抽取若干單位來量測,又可 分為兩段或多段抽樣
反覆抽樣
- 在一個群體中反覆做一次以上的抽樣 - 即通稱的「雙次、多次、逐次」的抽樣
集合體抽樣
- 無法分離的單位體(如流體狀的:瓦斯、汽油,泥狀的:紙漿、有機 化合物,連續體:電線、鋼捲,塊粉混合體:麵粉、泥漿)
抽樣計劃簡介
四、連續生產型抽樣檢驗計畫
在製程中需要做抽樣檢驗時,因批的區分不 容易,所以要另外設計此抽樣計畫
運用美軍標準1235(MIL-STD1235)計數值檢 驗多次連續抽樣程序中,有關的CSP-1、 CSP-2、 CSP-3 、CSP-M的四種型式來執行
抽樣計劃簡介
五、逐次型抽樣檢驗計畫
「逐次型」抽樣檢驗計畫
抽樣計劃簡介
一、規準型抽樣檢驗計畫
是消費者與生產者雙方約定的品質條件下, 所定的抽樣計畫
生產者的冒險率(PR;Producer’s Risk)規定為5 %,消費者的冒險率(CR;Consumer’s Risk)規 定為10%
是日本在1956年制定的
抽樣計劃簡介
流體的抽樣
- 例如:對於水質的判測
抽樣計劃簡介
計數值抽樣計畫
超幾何分配
二項分配 普氏分配 這三項基本原理,涉及到數學計算,所以目前 運用不多,可從抽樣計畫分類中由統計學家 將它化為固定表格,可以從中查規準型」抽樣檢驗計畫 「選別型」抽樣檢驗計畫 「調整型」抽樣檢驗計畫 「連續生產型」抽樣檢驗計畫

抽样计划与培训

抽样计划与培训

抽样计划与培训一、引言抽样是统计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部分样本,对样本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对总体的结论。

抽样计划是进行抽样前必须制定的方案和程序,因此抽样计划的设计和执行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对抽样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抽样的技术和流程,对保证样本的质量和数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问题,从抽样计划和抽样员培训两方面进行论述。

二、抽样计划1. 抽样目标和总体描述首先,抽样计划需要明确抽样的目标和总体的特征。

目标是研究者对于研究结果所要得出的结论,而总体的描述则是对所研究的对象的整体情况的描述。

例如,如果研究对象是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么抽样目标可能是研究不同学科的学业成绩的情况,总体描述可能包括学生的年级、学科、班级等信息。

2. 抽样框架抽样框架是指包含了所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清单或者是数据库。

在实际中,有时候会出现抽样框架不完全或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在选择抽样框架时需要考虑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例如,如果研究对象是某一城市的居民,那么抽样框架可能是户籍登记或者是人口普查的登记册。

3.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选择样本的方法,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考虑样本的数量、分布和结构等因素。

例如,如果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年级的学生,那么可以选择分层抽样的方法。

4. 样本规模和实施计划在进行抽样计划时,需要考虑样本的规模和实施计划。

样本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总体规模、抽样误差、数据分析等因素。

在实施计划方面,则需要考虑到抽样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因素。

例如,如果研究对象是全国范围的学生,那么样本规模可能需要考虑到各地区学生的数量和分布,实施计划可能包括不同地区的抽样时间和方式。

5. 计划的实施和监控在进行抽样计划时,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措施,以及对计划进行实施和监控。

监控措施包括数据检查、质量评估等,而在实施和监控方面,则需要考虑到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