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箱梁施工浅谈
浅谈大跨径变截面箱梁支架预压控制

浅谈大跨径变截面箱梁支架预压控制摘要:惠州市惠桥快线(一期)工程新华大道立交跨线桥,第3联上部结构采用大跨径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箱梁断面采用(单箱两室)斜腹板形式,底板的宽度随着梁高的加高而逐渐减小。
为确保表面平整度、线条顺直,施工安全,本文以此桥为案例探讨支架预压控制。
关键词:大跨径、变截面、连续箱梁、支架预压。
1工程概况新华大道立交跨线桥上部结构为3*30+3*30+(30+48+30)+3*30+3*30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起止桩号为K7+211.55~K7+684.43,中心桩号为K7+447.99,桥梁上跨既有新华大道(S120省道)。
第三联桥面横向分为两幅,单幅箱梁宽16.5m,采用单箱双室断面,悬臂翼板宽2.5m,厚度16cm ~ 50cm;箱梁根部梁高3m(高跨比1/16),主跨跨中梁高1.3m(高跨比1/36.9),边跨端部梁高1.6m(高跨比1/18.8),箱梁底板轮廓线采用2次抛物线线形;箱梁根部腹板厚度65cm(端部边腹板厚度为70cm),中部腹板厚度45cm;箱梁底板厚度变化采用2次抛物线,由箱梁端部40cm渐变至跨中25cm。
2支架预压控制2.1支架预压的目的①消除支架基础在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非弹性形变。
②消除支架拼装间隙的非弹性形变③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可以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④防止由地基沉降产生的梁体混凝土裂缝。
2.1支架预压的方法以新华立交跨线桥第8跨为例,支架搭设完在其上铺设方木,在方木顶层铺设木合板采用土袋预压,预压重量按变截面现浇箱梁自重的1.2倍进行预压,每处变截面应计算一次重量。
完成支架搭设、底板模板铺装完成后进行分断面加载预压。
因箱梁断面不断变化,支架预压宜采用土袋堆载预压,按要求的位置和高度人工配合堆码,预压最大重量为设计重量的1.2倍。
预压分三级进行,分别为50%、100%、120%。
按照箱梁2.1m高处的断面为例:现浇箱梁分段示意图2.3观测点布设在堆载预压区域设置系统的测量点,在梁端、1/4跨、1/2跨、3/4跨处纵向布置观测点,在观测断面的底板边缘线、底板中线处各布置一个监测点。
浅谈高架桥挂蓝施工变截面箱梁技术

浅谈高架桥挂蓝施工变截面箱梁技术摘要:本文以湖州104国道改建工程开发区高架桥(一)施工经验为主,详细论述了挂蓝施工工艺的施工工序及相关质量控制事项。
桥梁全宽31.5m,左、右幅结构分离。
桥墩径向布置。
上部结构主桥采用(55+90+55)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单箱单室连续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本桥主墩下部结构采用9根直径1.5m的钻孔灌注桩,长方形承台,实体墩身。
关键词:高架桥;0号块;挂蓝施工1、0号块现浇施工(1)支架设计结合本桥主墩承台及临时固结体系施工图纸,0号块支架体系直接在承台上方利用钢管立柱及墩身预埋钢板与型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搭设。
(2)支架搭设该支架在本桥临时固结已用8根钢管立柱的基础上,外加6根钢管立柱,形成支架主要承重支撑。
在墩身上预埋安装工字钢(2I56a)用的临时钢板。
将6组工字钢(2I56a)安装于钢管立柱之上,形成支架中间承重结构,然后在工字钢(2I56a)上方先横桥向安装工字钢(2I40a),最后再纵桥向安装2I25a工字钢,作为底模支撑。
为确保钢管立柱的稳定性,在适当位置两钢管立柱之间可增加剪刀型斜撑。
0#块支架搭设示意图(3)支架预压待支架搭设完成后,安装好底、侧模板,然后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同时经过观测,以计算出支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值。
支架预压荷载重量为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和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总和的120%。
(4)0号块梁体施工待支架预压及验收完成后,开始绑扎0号块底板、腹板、横隔梁钢筋,同时安装预应力波纹管,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安装内模、横隔梁模板、端头模板及顶板钢筋和预应力,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结合0号块结构形式,0号块混凝土浇筑可一次性浇筑完成。
浇筑顺序为底板→两侧腹板、横隔梁→顶板。
2、挂蓝悬浇施工(1)挂蓝拼装本桥挂蓝采用三角桁架式挂蓝,拼装时先在0号块上拼装主桁架和锚固系统,然后再拼装底篮系统和行走系统。
浅谈变截面连续箱梁悬臂浇注施工

浅谈变截面连续箱梁悬臂浇注施工主要施工工艺1. 1 墩顶0# 段施工1. 1. 1 墩顶0# 块支撑方案0# 块支架为下部支架与墩顶斜拉相结合的形式,下部支架仅为模板支撑提供工作平台, 计算上不考虑参与承载。
主要受力体系为塔架支架, 如图1 所示。
图1浇筑墩顶主拱及箱梁段( 0# 块) ( 单位: cm)( 1) 支撑系统在墩身上预埋精轧螺纹钢和I20 工字钢作为支架的一个支点, 在距墩身7 m 的位置各搭设一排钢管桩, 钢管桩直径为426 mm, 壁厚10 mm, 作为另一个支点。
在两支点上铺设顺桥向I40a 工字钢, 间距60cm, 作为底板支撑墩顶斜拉塔架是墩顶段现浇施工的重要受力构件, 具体做法是在墩顶上布置5根直径为600、壁厚10 mm 的钢管桩, 钢管桩伸出桥面, 在钢管桩上焊接[ 20 槽钢与底板I40 工字钢斜拉,作为0# 块承重受力杆件。
桥梁主拱下部支撑在I40工字钢上搭设钢管支架用于调节标高及作为底模支撑, 钢管支架间距为60 cm 60 cm。
每两排钢管支架设斜撑, 用以增加钢管支架的稳定性, 并抵抗拱浇注时产生的水平推力。
钢管支架上下设顶、底托,用于调整标高。
顶托上铺设横桥向10 cm 15 cm 方木, 其上铺设纵桥向10 cm10 cm 方木, 间距25 cm,然后铺设􀀂= 15 mm 竹胶板, 作为箱梁底模板, 主拱圆曲线通过钢管支架、纵桥向10 cm 10 cm 方木及楔形木调整实现。
( 2) 侧模系统0# 段侧模由钢模和木模组成, 4 m 钢模+ 7 m 木模+ 4 m 钢模, 钢模兼作挂篮侧模。
钢模采用工厂加工的定型钢模, 由14# 槽钢焊接骨架片, 骨架间距0. 8m, 骨架片由8# 纵向槽钢联成主体框架, 间距40 cm,纵向槽钢上焊= 5 mm 钢板作为面板。
木模由􀀂= 15 mm 竹胶板和10 cm ∀ 10 cm 方木组成, 通过脚手钢管和拉杆加固。
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探讨

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探讨
高承明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创新》
【年(卷),期】2024()9
【摘要】目前关于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悬臂浇筑法,即采用挂篮进行逐段浇筑、施加预应力;另一种是悬臂拼装法,即在预制场预制梁段,再在现场逐段拼装、施加预应力。
两种施工方法各有优劣,前者占用场地较小,但施工质量和速度都较差,后者施工速度较快,质量也更容易得到保证,但需要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场地占用较大。
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总页数】4页(P131-134)
【作者】高承明
【作者单位】中铁一院集团南方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5.4
【相关文献】
1.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高架桥施工技术探讨
2.关于双箱变截面连续性箱梁的施工
3.大跨度变截面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探讨
4.变截面现浇连续箱梁0#块施工技术探讨
5.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跨径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与研究

大跨径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与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跨度桥梁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
对于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来说,变截面连续箱梁技术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的施工技术与研究展开讨论。
1.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的构造特点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是一种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桥梁形式。
其构造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梁段的变截面设计:为了满足大跨度桥梁对承载能力和刚度的要求,梁段的变截面设计成为关键。
通常采用梁段变断面整体施工技术,通过调整梁段的截面尺寸和形状,使得梁段在整个桥梁的受力过程中达到最优的受力性能。
(2)箱体的连续施工: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的箱体通常由多个小段组成,每个小段都需要进行连续施工。
由于连续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缝对于梁体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如采用滑模施工技术或预应力加固等。
(3)跨中构造的施工:大跨度桥梁的跨中构造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跨中施工需要考虑到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变形控制问题,通常采用跨中浮起技术,即通过大型浮吊将桥梁梁段吊至位,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连接。
2.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1)预制梁段的制作: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通常采用预制梁段的方式进行施工。
预制梁段需要在工厂内进行制作和装配,保证梁段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梁段进行调校和调整,使得每个梁段的变截面设计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2)箱梁前后段的连接: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的箱体通常由前后两段组成。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前后两段的连接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承插式连接和焊接连接等。
(3)滑模施工技术:滑模施工技术是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通过搭设支架和滑模装置,将箱梁段逐段滑动至位,然后进行连接和加固。
滑模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并保证桥梁的整体性能。
3.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的研究方向(1)变截面设计与分析: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的变截面设计是保证梁体受力性能的重要环节。
浅谈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0.引言石兖线汶河大桥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桥长337.2m,桥面宽25m,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上部构造为4×30m简支转连续箱梁+4×30m现浇变截面箱梁+3×30m简支转连续箱梁,同时为适应防洪要求,桥面纵坡为由凸型竖曲线向桥头过渡。
目前,国内许多大中桥上部构造均采用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方法各有不同,现就汶河大桥现浇段的施工工艺作简要介绍。
1.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1.1支架地基处理填筑风化料至水面以上后,震动压路机分层压实。
整平压实后,在上面浇筑20cmC20混凝土作为支架的基础。
同时为保证河水正常通过,将河道暂时改至第四孔和第九位置,施工结束后将河道再改回。
1.2支架搭设支架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满堂式布设。
腹板和横梁位置支架立柱间距0.6m,其余部位立柱间距为0.9m;横杆平均间距0.9m;立柱下设可调底座,上设双向可调早拆翼托。
通过验算,支架的承载力为131320KN,支架上的实际荷载为53489KN,支架上的实际荷载远小于支架的设计承载力,支架方案可行。
1.3模板的设计与施工在加固好的支架顶纵向铺10×15cm方木,其上横向铺10×10cm 方木。
在支架的横向方木上将连续梁底板中心线和两边缘线放样,然后测出三条线上所有方木的顶面标高,拉线调整整个底板范围内的方木与设计标高相符,调整好后进行固定。
在方木上间隔铺设大钢模。
侧模用槽钢、角钢等做成定型骨架与钢板一起加工成定型钢模。
端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
内模采用木模板,用8×12cm方木搭设小排架,在排架上铺设2cm的竹胶板,在竹胶板外包裹一层塑料布,塑料布外包裹一层油毛毡。
1.4预压对设好的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预压时逐孔进行,顺序为从第五孔至第八孔。
本桥采用纺织袋装砂砾按连续梁荷载分布配置重量,压重为支架上荷载的100%(5349吨)。
全部质量压完至少观测48小时。
浅谈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浅谈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摘要: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外形美观等优点。
就某大桥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的施工技术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桥梁施工;变截面;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某桥梁变截面现浇连续箱梁第十四联 45m+75m+75m+45m 施工采用挂篮法悬臂现浇,施工顺序如下:搭设0#段支架→浇筑0#段混凝土→ 挂篮拼装、预压→ 浇筑挂篮1#~9#段悬浇段混凝土(搭设边跨现浇段支架、浇筑边跨现浇段)→浇筑边跨合拢段→ 浇筑中跨合龙段。
第一联45m+75m+45m 采用支架法施工,下面将针对0#块和悬浇段支架施工方法而展开探讨。
2 0#块施工技术2.1地基处理、支架布置0#块地基处理方式为:采用宕渣换填承台四周粉质粘土2.0m 深,同时在承台基坑回填是分层压实,在宕渣底面最终压实度在93% 以上,最后在顶面浇注一层15cm厚C20混凝土作垫层。
0#块满堂碗扣式支架详细布置形式详见图1连续梁支架布置图。
2.2地基处理悬臂段地基处理方式:将原地面压实,基础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最终压实度在93% 以上,保证地基承载力在140kpa以上,经过检测合格后再铺筑50cm 厚的宕渣,并用压路机碾压平整、密实,采用轮迹法验收合格后,最后浇筑15cm厚的C20混凝土作垫层。
表面设置 0.5%-1%的横坡,且在外侧纵桥向设置排水沟和引水槽,保证基础不被水侵。
图①2.3支架搭设支架搭设前,先在处理好的地基上放出梁体中线及支架边线,便于支架搭设时根据设计的支架间距放置立杆,同时纵向在每3m 作为一个控制点(横向断面方向梁体两端和中间各设置一个点),便于控制支架高度,调整顶托标高。
碗扣式支架纵向采用间距60cm布置,横向间距在横梁及腹板位置处采用60cm间距,其他部分支架的间距均为90cm布置,扫地杆高度距离地面20-30cm,横杆竖向步距120m。
2.4底模及侧模安装为确保施工安全,连续梁底模采用15mm优质涂塑竹胶板。
山区变截面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的改进与实践

山区变截面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的改进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山区桥梁工程逐渐增多。
其中,变截面箱梁因其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造型美观等优点,在山区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山区地形复杂、施工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变截面箱梁支架现浇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山区变截面箱梁支架现浇施工的挑战1.地形复杂: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施工场地受限,支架布设困难。
2.地质条件差: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3.气候恶劣:山区气候多变,雨雪天气较多,施工周期长。
4.施工材料运输困难:山区交通不便,大型设备及材料运输困难。
5.安全风险高:高空作业、支架搭拆等环节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二、改进与实践1.优化支架设计:根据山区地形和地质条件,设计适应性强、稳定性高的支架体系。
采用多功能组合支架,提高支架的适应性和利用率。
2.创新施工工艺:针对山区气候恶劣、施工周期长的特点,研究新型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例如,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减少现场浇筑作业,缩短施工周期。
3.强化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增加安全防护设施,降低安全风险。
4.提高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把控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关键工序的质量。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箱梁的抗裂性能。
5.绿色施工: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合理规划施工场地,避免破坏植被;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声、粉尘等污染。
6.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当地材料和人力资源优势,降低施工成本。
例如,采用当地材料作为支架和模板,减少运输成本;聘用当地工人,提高就业率。
7.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施工工艺的不断创新。
山区变截面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的改进与实践,需要在充分了解山区施工条件的基础上,从支架设计、施工工艺、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截面箱梁施工浅谈
【摘要】梁的分段悬臂浇筑法是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施工方法,也是桥梁施工中的难点,本文以“磨溪大桥”为例,浅谈如何做好对变截面箱梁的施工监控。
【abstract 】: the cantilever beam section law is the current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but also the mai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difficulties “grind creek bridge”, for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do well the varingarea box girder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关键词】:桥梁;施工工艺;监控
【key words 】: bridge; Construction craft; monitoring
1引言
预应力连续箱梁桥作为一种结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的桥型,在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工艺的不断完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节段混凝土来建造大跨度混凝土梁桥,如今在国内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梁的分段悬臂浇筑法是目前国内外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施工方法,箱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已成的结构无法事后调整,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有温度效应、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测量带来的误差等不利的因素,都可能对最终的目标造成干扰,从而影响桥梁的最终合拢。
为检验每一施工工况是否正常,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尤其是保证成桥线形,必须对上部箱梁结构进行施工力学分析和现场监控,以保证成桥的线形和受力状态与设计一致。
因此,为了确保桥梁施工安全,取得相对理想的结果,在施工中对桥梁进行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以福州机场二期高速公路A2合同段磨溪大桥为例,介绍监控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实施过程及作用。
2 工程概况
磨溪大桥位于福州市马尾区快安村境内,为跨越磨溪及山间谷地的一座左右幅分离式大桥;左线桥起点桩号为ZK6+430,终点桩号为ZK6+771,桥梁全长341m,共分三联,桥跨组合为5×30m+(40+68+40)m+30m;右线桥起点桩号为YK6+432.5,终点桩号为YK6+769.5,桥梁全长337m,共分三联,桥跨组合为5×30m+(40+68+40)m+30m。
第二联上部结构为(40+60+40)m三跨P.C变截面连续箱梁,由上、下行分离的两个单箱单室箱型截面组成,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
磨溪大桥的仿真计算是采用平面杆系程序——《桥梁博士》进行的。
计算的内容包括温度变化、施工临时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机构体系转换、以及后期的二期恒载和活载效应。
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实际的挂篮及模板自重,对于混凝土的材料容重及弹性模量则取用规范理论值。
3 施工监控
施工控制过程是一个“施工—测量—误差分析—参数调整—预报”的循环,根据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步骤、工期、荷载以及现场外部条件变化等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监测的数据,以设计的线形和结构内力为目标,通过计算分析,提前预报施工阶段梁体的施工高程,以指导施工。
桥梁施工工程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二部分。
一部分是数据采集系统,另一部分是数据的分析处理系统,即监控。
施工工程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从简单向复杂逐步发展的过程,本项目采用最先进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根据施工中每个工况的受力与变形状态未达到设计所确定理想目标的重要原因分析,修正有限元计算模型中的计算参数取值,包括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材料的比重、徐变系数等,这些设计中采用参数的偏差可能引起施工中的线形、内力变化,使之与实际结构有一定的差距。
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调整量,必须根据施工中实测得到的结构内力、线形变化修正计算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值,以使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在一定的施工期后,自动适应结构的物理力学变化规律。
当结构测量到的受力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相符时,把误差输入到辩识算法中去计算模型参数的调节量,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到的结果相一致,这时参数的辩识过程结束。
得到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按反馈控制方法对结构进行控制。
这样,经过几个工况的反复辨识后,计算模型就基本与实际结构相一致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状态进行更好的控制。
主桥应力监控主要是确保大桥的安全施工。
通过主桥结构应力监测可迅速获知主梁及桥墩受力状况的实测资料,及时分析判断并掌握主桥应力实际状态,从而控制整个结构的安全。
通过对箱梁及主墩控制截面混凝土正应力的监测,可以观察施工过程中的箱梁及主墩控制截面混凝土正应力是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观察预应力钢束张拉、锚固、恒载、结构体系转换等荷载作用下的箱梁及主墩控制截面混凝土正应力变化情况等。
传感器采用国内常用的丹东市三达测试仪器厂的GHB-3型钢弦式应变计,该种传感器具有测试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对于混凝土梁桥,主要监控的是桥梁纵向应力大小,所以在钢筋绑扎完毕、混凝土浇筑之前,用铁丝绑扎在主梁的纵向钢筋上。
磨溪大桥在各悬臂的根部、1/2悬臂处埋设传感器,每个截面上的传感器布置。
集数据后,代入传感器的计算公式,得到混凝土的应变大小,然后乘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即可将应变转换成应力,再将其与理论应力、材料容许应力比较,从而判断施工质量。
当然,前几阶段的计算需要进行误差分析与参数调整,但随着测试与调整到4~5阶段后,理论数值就会更加接近测试数值。
同时,考虑到传感器埋设位置与箱梁表面有一定距离,所以测试得到的应力大小与实际箱梁顶面的应力大小有一定的差值,由于传感器的埋设也存在一些误差,这就有可能导致实测值有所减小,但是误差不应过大,在监控过程中得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见表
1。
表1磨溪大桥某段施工阶段的应力情况表
工况编号初始读数测量读数应变值实测应力理论应力容许应力
1块混凝
土浇筑后6469 1844 1800 49.262 1.75 2.32 18.00
6472 1852 1788 76.989 2.73 2.32 17.88
6457 1843 1829 16.150 0.57 1.046 18.29
6460 1838 1814 27.430 0.97 1.046 18.14
6826 1885 1830 61.821 2.19 2.32 18.30
6829 1894 1837 65.067 2.31 2.32 18.37
6820 1895 1887 9.318 0.33 1.046 18.87
6818 1895 1894 1.616 0.06 1.046 18.94
比较表中数据可知,虽然应力测试点的测试数值都小于理论数值,但也有个别应力较小的点有较大的误差。
5线形监控
线形控制是大桥施工监控工作中的关键部分,线形控制的好坏关系到大桥能否顺利合拢,成桥后能否达到期望的目标线形。
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中各部位平面位置比较容易控制,但由于梁段截面变化和自重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影响使得梁段顶低面高程监控成为线形监控量测的难点和重点。
挠度观测资料是控制成桥线形最主要的依据。
在纵桥向每个施工节段设一个测试截面,每个测试截面布置四个测试测点,这样不但可以测量箱梁的挠度,同时还可以观测箱梁是否发生扭转变形。
为了能够很好的控制桥梁的线形,首先将有关工况、参数、施工荷载和二期恒载等输入该桥数值模型中,得到桥梁的初步的设计挠度值。
虑到实际施工的后期阶段工况,在计算立模标高时,要通过分析最新实测标高与后期计算数据之关系,修改早期理论计算挠度值,得到适时修正的下一节段立模标高。
立模标高的计算公式如下:
H=H0+f i+f挂篮+1/2f p
式中,
H——待浇梁段主梁前端立模标高;
H0——设计标高;
f i——本施工阶段及以后各施工阶段对该点挠度影响值,该值包括恒载、移动荷载、徐变、体系转化、预加应力等影响;
f挂篮——本节段的挂篮变形值,由加载试验提供;
f p——使用阶段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竖向挠度。
在节段端部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截面,通过施工过程修改调整后得到立模标高与施工预应力索张拉后的测量标高。
同时,选择磨溪桥右线6#墩边跨、中跨,测算它们的标高比较。
5 结语
施工过程监控对于悬臂浇筑施工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证桥梁建造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监控,使施工工艺参数更具合理性,各节段立模标高的确定更加合理准确,保证了桥梁结构内力和线形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监控可以掌握实际结构的真实应力状态,为桥梁的运营和养护提供基础资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