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
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PPT演示幻灯片

❖ 密闭车运送至医疗废物集中暂存地。 ❖ 做到转运途中无渗漏,无扩散,无流失;不得露天
存放。 ❖不得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
18
医疗废物内部分类收集、转运、焚烧月报表
年 月日
最终去向:
填表人:
19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日报表
年月日
最终去向:
40
❖近几年几起不良事件的报道: ❖2011年3月1日,《南京零距离》、《金陵
晚报》分别报道了南京市六合区大厂医院 和连云港一院“医疗废物流失”事件; ❖2011年3月30日,辽宁电视台报道了我省睢 宁县高危医疗垃圾被高价非法回收的事件; ❖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这些报 道中,徐州市睢宁县非法医疗废物回收加 工企业所暴露的问题和有关医疗机构医疗 废物管理中的问题触目惊心。
36
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37
38
39
二、黄祖瑚副厅长2011年4月11日在“全 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上的讲话
❖近几年我省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简要回顾 ❖1、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 ❖2、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基本规范 ; ❖3、医疗废物的流向管理基本符合要求 。
填表人: 20
医疗废物运送车辆、暂时贮存设施、设备条件 :
1、选址适宜,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 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 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2、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 疗废物;
3、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置门及纱门、窗及纱窗、 密闭贮存容器、密闭运送工具、灭蚊灯等和防鼠、 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基层医疗卫生监督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2021年1月第7卷第3期No.3 Issue, Vol.7, January, 2021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137DOI:10.19335/ki.2096-1219.2021.3.046 •健康科学•社S■健康管理基层医疗卫生监督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李宏(朝阳县卫生监督局,辽宁朝阳122000)摘要:卫生监督体系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各项工作中发挥重要法律保障作用,而基层医疗卫生监督不 仅是卫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管理医疗卫生事务的中坚力量,医疗卫生监督对于科学有效 构建当代医疗服务市场新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及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卫生健 康行政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监督管理提出了更多更加科学的要求。
本文就当前基层医疗卫生监督面临的形 势、问题及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监督;存在问题;解决策略本文引用格式:李宏.基层医疗卫生监督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智慧健康,2021,7(3):137-139.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SupervisionLI Hong(Chaoyang County Health Inspection Bureau, 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ABSTRACT: Health supervis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legal role in implementing various tasks of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and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supervi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ealth supervision system, backbone of manage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affairs in China. Medical and health supervision is essential for scienc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ng new order in contemporary medical service market and protecting health and legal rights of the people effectively.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have put forward more scientific requirements for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current forms, problems and related strategies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KEYWORDS: Primary medical nursing; Health supervision;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 strategies〇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当前医疗市场迅猛发展,一些 医疗卫生监管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而基层医疗卫生监管作为卫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是否科学有效也成为了当前政府以及人民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规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程序指导意见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规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程序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23•【字号】黑政办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规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程序指导意见的通知(黑政办发〔2011〕8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黑龙江省规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程序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黑龙江省规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程序的指导意见为深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把握关键环节,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发〔2010〕11号)精神,制定本意见。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一)改革范围对象。
全省所有县(市、区)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机构设置和编制配置。
1.制定区域卫生规划。
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结合本地区人口数量及空间分布、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需求等情况,各级卫生部门统筹研究提出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数量、布局结构、人员编制配置等总体规划,为核定机构编制提供基本依据。
2.摸底调查。
各级卫生部门对本地区现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梳理,摸清各类性质、各种形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队伍状况,为核定机构编制奠定基础。
3.资源整合。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区域卫生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立足于现有卫生资源,各级卫生部门对本地区现有卫生资源整合通盘考虑,区别不同情况,通过转型、改造、引入社会力量举办、政府新办等多种渠道,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举办形式,并按投资主体确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02•【文号】卫监督发[2011]82号•【施行日期】2011.1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监督正文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监督发〔201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8号)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妇社发〔2011〕37号)的要求,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现就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重要意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关爱民生、彰显政府责任的重要体现。
各地要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职业病危害、饮用水卫生安全等突出问题,借助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契机,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职能作用,通过深入推进项目实施,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享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产品,主要任务是由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并协助调查。
目标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充分利用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前哨作用,解决基层卫生监督相对薄弱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及时发现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保障广大群众公共卫生安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30•【文号】卫办科教发[2010]210号•【施行日期】2010.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10]2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贯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落实2010-201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任务,我部研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部。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一、培养目标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建立连续性医疗保健意识,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培训时间:不少于 12个月。
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全部培训内容在1-2年内完成。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部分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8.06.22•【文号】国办发[1998]74号•【施行日期】1998.06.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1998年6月22日国办发〔1998〕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卫生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卫生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设置卫生部。
卫生部是主管卫生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根据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对卫生部的主要职能做以下调整:(一)划出的职能。
1.交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政、药检职能:(1)制订药品管理法规并监督实施职能;(2)制订和颁布药品、医用生物制品和生物材料的法定标准职能;(3)审批新药、进口药品;负责药品的再评价、不良反应监测职能;(4)核发药品、医用生物制品和生物材料的生产、经营、医疗制剂的许可证职能;(5)制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职能;2.将国境卫生检疫、进口食品口岸卫生监督检验的职能,交给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名录的制定、调整职能,委托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拟定以及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名录的发布仍由卫生部负责。
3.医疗保险职能,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转变的职能。
将卫生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质量控制规范的认证、教材的编写、专业技术培训及考试和卫生机构、科研成果、相关产品的评审等辅助性与技术性及服务性的具体工作,交给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2023医疗机构自查报告(15篇)

2023医疗机构自查报告(15篇)医疗机构自查报告1根据市7月5日卫生局及相关单位安全生产检查的要求,确保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持续良好,我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认真执行检查精神,逐条领会,严格按要求认真排查,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在接到文件后我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重点安全要求范围进行自查,先后对供电供水供暖设施、高压消毒锅等设施设备、检验科室、毒麻药品管理、急诊科、儿科门诊等重点部门和人员聚集科室进行检查,并要求所有科室进行全面自查,查找安全隐患,写出自查报告。
二、医院安全委员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人员责任分工明确,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具体做工作如下:1、更换了部分疏散标记灯。
2、楼门厅安装了安全出口标记、应急照明灯。
3、配电室安装了应急照明灯,配备了灭火器。
三、结合检查活动,积极开展全院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并进行自查,组织召开全院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会议,对自查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能整改的要立即进行整改,对各楼通道,线路、科室开水、锅炉等情况争取主管部门意见限期整改或另有计划安排,力争为人民群众提供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
医疗机构自查报告2按照你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医疗机构实际,我局对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中药制剂现状调查迄今为止,我市医疗机构没有中药制剂的申报、开发、生产,其主要原因如下:1.长期以来,我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少、基础条件差且极不配套,无法提供中药制剂配套用房。
2.由于我市医疗机构发展长期滞后,业务徘徊难进,医疗机构自身生存困难,职工待遇低,一直无力发展中药制剂。
3.我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缺乏,近年来通过招考、招聘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药学、中药学类人才,但中药制剂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直严重缺失,无法达到组建制剂室、药检室和质量管理组织人员要求。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样式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样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9.10•【文号】•【施行日期】2012.09.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样式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自2010年以来,卫生部启动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
根据《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卫办科教发〔2010〕211 号)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卫办科教发〔2010〕210号)的有关要求,我部研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样式(附件1)。
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卫生部网站下载),自即日起,请按照此样式印制并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附件: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样式(略)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编号规则卫生部办公厅2012年9月10日附件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证书编号规则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编号按照“项目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年份编号+学员编号”的顺序制定;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编号为001;3.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按照各地通用排序顺序,北京市编号为01,依次类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应编号见下表;4.年份编号按照学员报到参加培训年份制订,如:某学员为2010年参加转岗培训,则其年份编号为2010;5.学员编号由各省根据实际自行编制,位数为六位。
按照上述规则,以北京市2010年参加转岗培训项目的某学员为例,其证书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医务工作卫生机构与人员
【发文字号】卫办医管发[2012]56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12.05.11
【实施日期】2012.05.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管发〔2012〕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等,下同)建设,尤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明显改善,诊疗水平逐步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等重要任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对于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群
众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利用率,改善群众健康状况等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体系,配齐监管人员,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建立健全对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机制,明确相关政策,加大上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力度,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加强机构、人员执业资格监管
各地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严格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准入。
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应当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