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报告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一)2024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青少年肥胖现象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探讨青少年肥胖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一、社会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生活方式的转变,如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的改变2. 学术压力和家庭环境对饮食习惯和体育活动的影响3. 社交媒体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带来的青少年久坐不动的问题4. 学校和社区缺乏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关注和教育二、生理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青少年发育期的内分泌变化对体重控制产生的影响2. 遗传和基因因素在青少年肥胖中的作用3. 青少年食物偏好和食量控制难以掌控的问题4. 青少年缺乏专业的健康指导和管理三、心理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学业和社交压力对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2. 青少年情绪饮食和压力性暴饮暴食的问题3. 自尊和自我形象问题对饮食行为和体重控制的影响4. 青少年对身体形象的不满意和社会对体型的刻板印象对肥胖问题的影响四、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家庭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青少年的影响2. 家庭环境对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的支持程度3. 家长对孩子体重问题的认知和管理方式4. 家庭对媒体和电子设备的使用限制和指导五、预防和干预措施1. 加强学校和社区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2. 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和指导,包括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指导3. 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4.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食物选择意识5.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共同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提供对青少年的全方位支持和引导总结:青少年肥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生理、心理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采取多层面的干预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关于青少年体重的研究报告

关于青少年体重的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体重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收集青少年体重数据,并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我们对青少年体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等因素与青少年体重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青少年体重问题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引言青少年体重问题日益增加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难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过重或肥胖不仅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患某些慢性疾病的概率。
因此,了解青少年体重问题的相关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相关因素2.1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青少年体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过多的高热量食物、油炸食品以及垃圾食品的摄入,会导致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从而造成体重增加。
此外,缺乏均衡的营养摄入也会影响青少年的体重发育。
2.2 运动状况青少年的运动状况也与体重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缺乏体育锻炼和运动会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量减少,脂肪堆积,从而引发肥胖问题。
相反,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有助于维持体重和身体健康。
2.3 睡眠质量睡眠质量是影响体重的潜在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青少年食欲增加,影响激素分泌,从而导致肥胖。
合理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维持适当的体重非常重要。
2.4 心理健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体重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情绪问题、压力和抑郁等心理因素会导致青少年的体重增加。
青少年在面临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通过暴饮暴食或情绪性进食来缓解压力,从而引发体重问题。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数据收集。
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基本信息、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4. 研究结果经过对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果:•80%的青少年存在饮食不均衡的问题,摄入高热量食物较多。
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报告

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报告
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报告
引言:
青少年肥胖是当今社会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众多研究表明,青少年肥胖与许多健康问题相关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本研究报告旨在了解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原因:
1. 饮食习惯:现代快餐文化的兴起导致青少年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增多。
2. 缺乏运动:学校课业繁重,时间安排紧张,导致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 家庭环境:家长工作繁忙,无法为孩子提供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
4. 网络使用:过度沉迷于电子设备使用,减少了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影响:
1. 健康问题:青少年肥胖易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2. 心理问题:青少年肥胖容易导致自卑心理,影响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社会问题:青少年肥胖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形象受损,对个人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解决办法:
1. 饮食调整: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运动增加: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鼓励家庭外出运动,像骑自行车、跑步等。
3. 家庭支持: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鼓励孩子健康饮食和积极活动,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4. 教育宣传:加强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于肥胖危害的认识。
结论:
青少年肥胖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增加体育锻炼和家庭的支持,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青少年肥胖问题。
政府、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生肥胖发病率调查报告

学生肥胖发病率调查报告引言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学生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学生肥胖发病率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该问题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调查背景与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肥胖发病率的情况,我们选择了A市的5所中学作为调查对象。
我们分别调查了1000名中学生,包括男女学生各500名。
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等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
调查结果学生肥胖发病率调查结果显示,A市中学生肥胖发病率高达25%,其中男生肥胖发病率为28%,女生肥胖发病率为22%。
这一发现表明,学生肥胖问题呈现出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的趋势。
影响学生肥胖的因素1. 饮食习惯:调查显示,学生的饮食结构普遍不合理。
高热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摄入过多,蔬菜、水果、粗粮的摄入不足。
此外,学生普遍喜欢吃零食和快餐,这些食物通常糖分和脂肪含量较高,导致肥胖问题加剧。
2. 缺乏运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天只进行30分钟的体育锻炼,远低于健康建议的每天60分钟。
大部分学生过多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意愿。
3.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的家庭环境也对肥胖问题产生一定影响。
家长缺乏对孩子饮食和锻炼的引导和监督,家中过多储备高热量食物。
解决方案针对学生肥胖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饮食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饮食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并提供健康的食谱。
学校可以鼓励食堂提供更多的蔬菜和粗粮选择,减少高糖分和高脂肪食物的供应。
2. 推动体育锻炼学校需要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如登山、徒步等,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家庭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家长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
关于我校中学生肥胖问题的调查报告4.10

关于我校中学生肥胖问题的调查报告许昌市二中八年级11班李培、王梦凡1.调查背景: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儿童们享受着过于丰富的食物。
快餐、饮料的过多摄入,加上运动的缺乏,造成肥胖人群不断扩大。
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发生。
经常可以在校园里看到一些身形臃肿的胖子在运动场上气喘吁吁,甚至爬个楼梯也很费劲。
在与这些肥胖者的接触中也可以感觉得到,他们的心理受此影响很大,很多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
那么到底有多少中学生处于肥胖状态呢?他们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呢?肥胖到底对人有什么害处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肥胖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本项调查。
2.调查目的:1、统计我校肥胖学生人数,并计算他们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2、找出肥胖形成的原因。
3、了解肥胖对青少年健康的不良影响。
4、提出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方法3.调查方法:1、查找肥胖的涵义,确定肥胖的标准。
2、进行任务分工。
3、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
4、校园采访。
5、通过老师取得学校体检资料,并将有关数据输入电脑,使用MS Excel 软件进行计算。
6、整理资料。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综合在一起,在分工合作,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调查资料。
7、分析结果。
8、撰写调查报告。
4.调查结果:4.1 肥胖的标准:现在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确定一个人是否肥胖:第一种:BMI指数法,为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用。
计算方法为:体重指数(BMI)= 体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kg/m2)国内以BMI>25为肥胖标准,国外多采用BMI25-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BMI>40为重度肥胖。
第二种:标准体重法。
其计算公式是:男: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一般体重超过10%属正常,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则为重度肥胖。
这种方法也为我国经常使用。
肥胖调查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了解我国某地区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提高人们对肥胖问题的认识,我们于2023年开展了本次肥胖调查。
本报告将总结调查结果,分析肥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某地区18岁以上居民,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体重指数(BMI)等。
3.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肥胖现状(1)肥胖率:根据调查结果,该地区18岁以上居民肥胖率为25.6%,其中男性肥胖率为28.2%,女性肥胖率为23.0%。
(2)超重率:该地区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5.8%,其中男性超重率为38.5%,女性超重率为33.1%。
2. 影响因素分析(1)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饮食热量摄入较高,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较多。
同时,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不合理,晚餐热量摄入占比最高。
(2)运动情况:调查发现,该地区居民运动时间普遍较短,每周运动时间不足3小时者占调查人数的60%。
运动方式以散步、跑步为主,运动强度较低。
(3)其他因素: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遗传因素等也对肥胖产生一定影响。
3. 不同年龄段肥胖情况(1)青少年肥胖:该地区青少年肥胖率为20.5%,其中男性肥胖率为22.8%,女性肥胖率为18.2%。
青少年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2)中年肥胖:该地区中年肥胖率为27.5%,其中男性肥胖率为30.2%,女性肥胖率为25.8%。
中年肥胖与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有关。
(3)老年肥胖:该地区老年肥胖率为29.2%,其中男性肥胖率为32.5%,女性肥胖率为26.0%。
老年肥胖与代谢减慢、运动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四、对策与建议1. 提高居民对肥胖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对肥胖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023年儿童肥胖问题调查报告

2023年儿童肥胖问题调查报告一、调查简介及方法在2023年,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儿童肥胖问题的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儿童肥胖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全国范围内的100所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共有3000名儿童参与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1. 儿童肥胖率根据调查数据统计,2023年儿童肥胖率为18.5%,相较于过去几年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其中,男性儿童肥胖率为20.2%,女性儿童肥胖率为16.7%。
2. 受影响因素(1)不良饮食习惯:调查显示,高糖、高脂食品的过度消费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过60%的调查对象饮食中含有大量甜食和垃圾食品。
(2)缺乏运动:近三分之二的儿童表示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且久坐时间较长。
缺乏足够的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3)家庭环境:父母的肥胖状况和教育背景经常会影响到儿童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有肥胖父母的儿童肥胖率较高。
三、影响及建议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针对儿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包括营养知识、合理饮食及运动方面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限制儿童高糖、高脂食品的消费政府应加强对儿童食品市场的监管,限制高糖、高脂食品的广告宣传,减少其在儿童饮食中的比例。
此外,学校餐厅和家庭也应提供更加健康的食物选择。
3. 加强儿童体育锻炼学校应保证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此外,家庭也应提供适合儿童的户外运动场所,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4. 家庭的重要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榜样。
家庭应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运动,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总结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202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依然居高不下。
应该从多个层面共同努力,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肥胖问题对他们的不良影响。
中学生肥胖的调研报告总结

中学生肥胖的调研报告总结近年来,中学生肥胖问题日益突出,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以下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肥胖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城市中学生肥胖率高于农村学生。
据统计,目前有超过30%的中学生超过了正常体重范围。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以及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影响。
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中学生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情况,如快餐、零食等。
此外,饭量过大、吃夜宵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也对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了能量摄入过多,进而产生了肥胖问题。
其次,缺乏锻炼也是中学生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
现代中学生普遍沉迷于电子产品,长时间坐在桌前学习或娱乐,极少参与体育活动。
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普遍不足1小时。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力下降、脂肪堆积,从而形成肥胖。
最后,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也是中学生肥胖的因素之一。
学生经常利用空闲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以满足娱乐和社交需求。
然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仅让学生长时间保持静坐的状态,还容易导致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进食不当。
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中学生的肥胖问题。
为了应对中学生肥胖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健康的食谱推荐,并定期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宣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课程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课程。
此外,家庭也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监督,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鼓励户外活动和参与家务劳动。
最后,社会应该加大对中学生肥胖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学生的健康意识。
总之,中学生肥胖问题的增加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了解其原因和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可以借此来改善中学生的健康状况,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报告
对中国人来说,肥胖早已不是陌生话题,事实上,更严峻的问题是青少年肥胖。
来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
人群已达1 .2亿。
来自国外的研究也指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中国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相当于美国同龄人的四倍。
专家表示,青少年肥胖正在逐步加重我国经济和医疗机
构的负担,其经济负担将超千亿元,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制止这种趋势,中国医疗体制将
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正在面临严峻的青少年肥胖问题。
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日前公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12%的儿
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 .5%)的四倍,中国有170万
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另外还有2770万人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
另外,有%的中国儿童
和青少年表现出糖尿病前期症状,如血糖水平升高,并可能已经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造
成长期损害。
这项研究还发现%的中国青少年炎症发病率高,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
因素。
而在美国只有%的青少年存在这种情况。
此次报告的作者之一,全球著名肥胖问题与营养专家、
北卡罗来纳大学跨学科肥胖症研究中心主任巴里.波普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
些数据源于他们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的一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该研究对中国300个社
区的2 .9万人进行了长达22年的跟踪调查,记录其体重、饮食习惯和运动水平变化。
研
究结果经过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六次评审,数据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不久前由国家疾控中心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中心
副主任梁晓峰表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经达到亿,我国儿童肥胖率上升较快。
其中,五岁以下城市儿童超重肥胖率从XX年的%上升到XX年的%。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军教授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青少年肥胖问
题呈现出肥胖率历年持续增长、城乡存在差异、肥胖日趋低龄化等特征。
从1985年首次
体质健康调研至今的历次调研中,无论城乡,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青少年肥胖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健康隐患。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对记者表示,青少年肥胖有极大的健康
隐患。
一方面,它可能导致成年肥胖,有调查显示,45%至50%的小学生肥胖者和60%至70%的中学生肥胖者到成年后仍然肥胖。
而肥胖是许多心
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
另一方面,还会导致诸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和社会适应不良。
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肥胖青少年更容易情绪低落,形成自卑心理
和自闭性格。
此外,青少年肥胖还会导致慢性疾病年轻化。
马军表示,常见于成年人群的疾病危险
因素已经向青少年延伸,构成未来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
糖尿病是肥胖的最主要也是最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可高达普通人群的四倍之多,随
着青少年肥胖率的迅速升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年龄逐年降低。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的升高是重要的预警,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可以预期若干年后成年肥胖率将急剧上升,而由肥胖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对有限医疗资源
的占用也将愈加严重。
”马军说。
巴里・波普金则表示,因为肥胖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包括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
直接的
经济负担主要指医疗保健系统的开销,如住院,门诊,药物等花费,间接的成本则包括因
肥胖引起的诸多影响,如退休前增加的死亡率、残疾和由此对生产力造成的影响。
值得注
意的是,马冠生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而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一项调查,XX年中国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
分别为亿元、25 .5亿元、22 .6亿元和73 .3亿元,四种病合计归因于超重和肥胖
的直接经济负担高达211 .1亿元人民币,占四种病合计直接疾病负担的25 .5%。
而目前
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占XX年中
国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的%和%。
以糖尿病为例,北京大学肥胖及代谢病研究中心
主任管又飞对记者表示,我国糖尿病直接卫生费用在XX年已高达574 .69亿元,每位糖
尿病人年直接卫生费用是非糖尿病人的2 .47倍,约占当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7 .57%,所占比例已近发达国家水平。
而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年度直接医疗费
用比没有合并症的患者高10倍多。
全球为预防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生预计支出3760亿
美元,到2 0 3 0年,将会增至4900亿美元。
波普金一项研究则显示,在中国,超重的经济成本远远超过体重过轻的成本。
随着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日益增多,不
仅直接经济负担增加,肥胖带来的间接经济成本更是急剧上升。
他的研究显示,XX年因肥胖带来的间接经济负担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他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
在XX年,由于肥胖而导致的生产力损失约43亿美元,但是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
将急剧增加到106亿美元。
因为肥胖和超重导致的经济负担和花费也在急剧上升,XX年为490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1120亿美元。
“我们看到的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它发生在13亿人口中。
”波普金说,“鉴于中国
的肥胖流行的飞快步伐,中国与肥胖相关的消费赶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据悉,美国的
肥胖消费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费用的17%至20%。
中国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加重与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马军表示,从
肥胖的原理来看,摄入总能量长期大于消耗总能量,体内脂肪堆积进而导致肥胖。
随着经
济水平的提高和西方快餐食物的引入,我国居民高脂高能量的饮食习惯导致摄入总能量多,由此直接导致了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提高。
还有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社会
进步与科技发展,我国青少年的生活节奏明显改变,静坐增多,电视与网络游戏的流行、
日常性的身体活动与主动的体育锻炼的急剧减少也导致了肥胖的发生。
马军认为,超重和肥胖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
在倡导健康饮食、增加锻炼、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
来早期预防、控制肥胖。
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投入;完善体育测试制度,
可将学生体育活动表现、体育成绩、体质状况纳入高校招生参考;落实学校的体育锻炼时间,并将其纳入对学校的评级考核;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针对学生给予个体化评价,
并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养成锻炼习惯;实现学校、社区、家庭的联动,通过营养健康教育、
身体运动、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建立综合干预措施。
卫生部和疾控中心正积极采
取措施解决青少年肥胖问题。
据悉,XX年疾控中心就启动了一项针对全国六省的青少年综合代谢症调查,意在对青少年的肥胖问题进行早期干预。
此外,XX年9月1日,中国国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但在波普金看来,这远远不够。
他认为目前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
体力运动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含糖饮料和休闲食品等非健康食品摄入的增加。
由此,在解
决措施方面,不仅要增加青少年的体力运动,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更要在含糖软饮料等非
健康食品的销售和营销上下重手。
他认为,当前急需对含糖的软饮料如果汁等和高热量的
休闲食品等赋以重税,对非健康食品的广告和营销进行限制或取缔。
对学校的周边两公里
左右的便利商店或者自动售货机进行食品销售上制止或限制。
“但目前看来,中国政府在
这方面做的还比较少。
”波普金说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