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论文
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对中国古代音乐的鉴赏进行
探讨。

引言
古代音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通过研究和鉴赏古代音乐,我们能够更
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思想观念。

古代音乐的分类
古代音乐可以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以及十二律等不同
体系。

这些音乐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演变和应用。

古代音乐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音乐理论而闻名。

音乐的
音域、音色、节奏和表现形式都表达着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

鉴赏古代音乐的方法
鉴赏古代音乐需要对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研究。

通过研究音乐的历史背景、曲调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对古代音乐的鉴赏能力。

古代音乐的影响
古代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对中国文化的其他领域产生了
重要影响。

古代音乐的节奏、曲调和表现形式可以在戏曲、舞蹈、
诗词等艺术形式中找到共通之处。

结论
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鉴赏古代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同时,也能够
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 张之洞. (2008). 中国音乐史. 北京: 音乐之友出版社.
(注意:上述内容仅为示例,对中国古代音乐进行了简单的介
绍和论述,实际论文请依据实际需求和要求进行研究和撰写。

)。

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中外古典音乐鉴赏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上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

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同时也感觉到,音乐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体会了解的。

它以其和谐之音,美妙之乐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的感受,早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善于激发和表现感情的,换言之,音乐更善于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最能够以情动人,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

而音乐欣赏,是以审美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等。

例如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情上的直接体验。

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是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

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论文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同时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很重要的!在古典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古典(Classic)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

人们有时把严肃音乐或艺术性音乐统统称为古典音乐,以同所谓“流行”音乐或娱乐性音乐相区别。

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二、古典音乐的发展古典音乐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4个时期:1、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的作品我们接触得相对很少。

2、巴洛克时期。

大概从1600年到1750年左右。

此时期的音乐大多整齐优美,充满活力。

活跃而不断反复的的节奏、精致且装饰音很多的旋律也是其重要特征。

多旋律交织的复调音乐在巴洛克时期也占很大的分量。

3、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指的是大约1755至1825年这五十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主要代表的音乐家们所作的音乐。

这个时期音乐的重要特征是:结构严谨,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所表现的内容比巴洛克时期大大加宽。

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中的旋律结构比巴洛克时期相对简单,但其性格却比巴洛克时期更加多变。

音乐的节奏也不像巴洛克时期那样单一了,它也是变化多端,与整部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融为一体了。

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个伟大成就就是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响曲——它是由海顿奠定了基本结构,并通过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天才的创作走进了巅峰时期的。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音乐是一种美妙的东西,那么大学里面的音乐鉴赏课是否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呢?下面是店铺!让小编我来帮助你整理几篇相关的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一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

“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中国音乐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欣赏课论文历代主要音乐形态综述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可见音乐在中国文化上占有很大地位,而中国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经久未衰。

纵观中国历代音乐形态,中国音乐是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的。

而美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造成了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往往能相互联系,相互感染。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中国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等的综合体。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各门艺术中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

从音乐在先秦社会中受到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这种着重于情感的表现而非完全模拟性再现。

而事物叙述的艺术,恰好相当纯粹地显示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功能,从宏观上看用音乐去分析美与艺术,高度重视音乐性的美,这对中国古代美学和各门类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直观表现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具有的音律美与节奏美。

相传公元前3000年,伏羲氏创造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1000年.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

可以看出我国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便创造了原始音乐及乐器。

从现存各种远古传说,可以看出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诗歌溶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的利益服务。

我国古书所载“百兽率舞”与“奋五谷”等传说均说明它们与先民们的祭祀、狩猎、畜牧、耕种生活有关。

各个文化遗存地区出土原始乐器,如陶埙、用禽兽肢骨制成的“骨笛”、陶角、鼍鼓及陶铎等。

进入奴隶社会后,音乐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出现了《桑林》、《濩》、《裓》、《大武》等乐舞,并有更多的乐器品种出现。

此外还产生了多种音阶调式,创立了十二律,已经有了绝对音高、半音观念,对旋宫转调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兴办了一些音乐教育事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列国纵横,战争频繁,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各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1、引言
- 背景介绍:古典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古典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对人们的艺术享受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2、古典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 古典音乐的起源:从中世纪宗教音乐演化而来,受到宫廷与教堂音乐的影响。

- 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现代古典音乐。

3、古典音乐的特点及作曲家
- 音乐风格:优美、和谐、复杂,注重音乐结构和对位法。

- 奏鸣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多伦多可夫交响曲》等。

- 管弦乐曲:海顿的《交响曲》系列,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

- 协奏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钢琴协
奏曲》等。

4、古典音乐的表演形式
- 管弦乐团表演:乐队编制、指挥、演奏技巧等。

- 室内乐表演:小型乐团演奏,强调互动和协同。

- 独奏音乐会:包括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等。

5、古典音乐的影响与价值
- 艺术享受:深入情感体验、启迪思考、提升审美能力。

- 个人修养:培养品味、陶冶情操、提高情商与人际交往能力。

6、附件
- 指定乐曲的乐谱附件
- 著名作曲家的简介附件
7、法律名词及注释
- 版权:指作品的独占性权利,包括复制、发行、表演、演
奏等。

- 知识产权:指智力创造活动产生的权益。

- 著作权:指对作品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 演出许可证:一种法律凭证,允许持有人公开表演特定音乐作品。

鉴赏一篇古文音乐歌曲作文

鉴赏一篇古文音乐歌曲作文

鉴赏一篇古文音乐歌曲作文English Response:English Response:Appreciating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especially one with ancient origins, is like embarking on a journey through time. One such enchanting composition is the ancient Chinese song "Mo Li Hua" (茉莉花), which translates to "Jasmine Flower." This piece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due to its rich history, soothing melody, and profound cultural significance."Mo Li Hua"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song that dates back to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2) and has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Its simple yet captivating melody, often play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instrumentslike the guzheng or pipa, evokes a sense of nostalgia and tranquility.The lyrics of "Mo Li Hua" are poetic, describing the beauty and fragrance of the jasmine flower. They speak of the flower's purity and resilience, qualities that resonate deeply with listeners. Despite being centuries old, the song's themes of love, nature, and longing remain timeless and universal.One aspect of "Mo Li Hua" that I find particularly captivating is its adaptability across different musical arrangements and interpretations. While the traditional rendition is serene and elegant, modern adaptations infuse elements of jazz, pop, or even orchestral arrangements, breathing new life into this ancient melody.Listening to "Mo Li Hua" is like taking a stroll through a tranquil garden, where the gentle notes of the melody waft through the air like the scent of jasmine flowers. It transports me to a different era, where life moved at a slower pace, and nature's beauty was revered and celebrated.In addition to its aesthetic appeal, "Mo Li Hua" alsoholds significant cultural importance in China. It has been featured in numerous films, television shows, and cultural events, further cementing its status as a cherished piece of China's musical heritage.Overall, the timeless charm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Mo Li Hua" make it a captivating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that continues to enchant listeners worldwide.中文回答:鉴赏一首古老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音乐,就像是踏上一段时光之旅。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及其发展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古代音乐的特点、
演奏形式和功能,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2. 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比较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包括北方与南方地区的音
乐差异、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等,同时探讨这些音乐风格的历史发
展和演变。

3.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关系,探
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艺术效果
和文化价值。

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种类和特点,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等,探讨它们的演奏技巧、音色表现和演奏风格。

5. 中国传统音乐的宗教与仪式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在宗教和仪式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音乐、音乐等,探讨它们对和仪式的影响以及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表现形式。

6. 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确保中国传统音乐的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六篇论文题目,每篇论文都可以深入探讨其中的细节和相关内容,以丰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赏析论文
中国古典音乐是我国流传上千年来的音乐精华,古典音乐精品流芳百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在其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论文篇一:《试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蒙太奇思维》
摘要:影视的蒙太奇时空重组“对位”于文学艺术中就是诗歌意象包容连续、平行、重复、对比、隐喻、心理等诸多形式的主观组接,于是就有了富于时代审美特征与多元审美优势的影视诸多蒙太奇形式运用、印证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中,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现代特征与流行倾向之一。

关键词:诗歌鉴赏蒙太奇思维时代与多元审美视觉流行倾向
诗歌意象删繁就简的实词直接组接,时空主观重组所造就的不受物理规律限制只受思维规律约束的特殊艺术时空,在隐喻、双关、比兴、夸张中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力并赋予画面别开生面的新生寓意①,以及诗歌“活隐喻”的使用传达出符合主观情感逻辑的“心象”等,其实都可谓影视蒙太奇的主观组接。

一、诗歌连续蒙太奇
诗歌连续蒙太奇的筋节主要在于“赋”的手法的灵活运用。

虽然诗歌叙事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异地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复线情节的对列关系,但同一事件中关联情节的倒叙、插叙或闪回同样具有跳跃交错时空的艺术魅力。

晏几道《临江仙》云:“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如果运用连续蒙太奇思维来分析,上片前两句以“环境”镜头抒写主人公的室近人远、孤寂难耐、借酒浇愁,第三句以“闪回”镜头诠释前两句孤独伤感之原因在于“春恨”绸缪往复的无以释怀。

四五句以形象的画面感叹落英飘零之际雨燕尚可朦胧双飞、人却只能于庭中迷惘孤伫,构成情节内
部的对比蒙太奇。

下片在时空切换中回忆曾经的邂逅一见钟情。

首句镜头以简化笔法勾勒小形象,自然铺叙;次句镜头特写清纯美女的衣物――两重心字罗衣,有极大的想象创造空间;三句转为小弹琵琶近景,可以想见在脉脉含情的文曲琵琶声中传递着怎样的羞涩暗恋、无语心许之意;末二句镜头推移成明月照耀下不忍别离的无言场景,然而今日明月偏又多情、绵绵独照,可小在哪呢?镜头的腾挪跳跃,曲折深婉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过去的温馨回忆与现实的苦闷相思。

二、诗歌平行蒙太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诗歌平行蒙太奇的形象表达。

1.诗歌句子的平行
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在作者不动声色的镜头映衬中抒发了主人公苦闷和风雨飘零的凄凉心境。

室外的镜头,枯枝黄叶在秋雨淅沥中摇曳零落;室内的镜头,白发老人于孤灯残照下木然呆坐。

雨、树、黄叶、灯、人、白发等画面展示的镜头组接所撞击的“火花”是衰败、枯萎、凋零之景,岁月流逝、人生无望的伤感悲情不禁从心底苦苦流淌。

2.诗歌段落的平行
诗词段落的平行形成情节事件的映衬与相互烘托。

白居易《长相思》写朦胧月色之下的倚楼怀人:“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上片镜头由近及远,人愁、水愁、山亦愁,流水之声如愁苦之歌,暗写作者低徊缠绵的哀怨之愁;下片思绪由远及近、由离思合,悠悠之思似绸缪之调,名状作者忠贞直白的相思之深;倚楼而静的特写镜头反衬声不停、意不断、情不止、爱永恒。

上下片镜头交错,如银线串珠、金玉扣盆,平添了流动绵长的愁苦相思之美。

3.诗歌句子的时空跳跃
大幅度时空跳跃并列组接画面是诗歌平行蒙太奇的又一表现形式。

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该诗前两句描绘户外自然景象。

首句镜头形声兼备、连绵不断、时空阔远、高度概括,犹如影视远景,梅
雨连绵既渲染了盼望友人造访的急迫心情,也为客人久候而不至埋下了伏笔。

次句镜头化用典故、拉近时空,在听觉形象的触引下“同存结构”出纵深历史与现实景象交错的视觉形象,又是影视全景。

后两句刻画室内人物心理变化,可谓特写之景。

客人夜半不至,主人于梅雨困扰中、蛙声聒噪时寂寞无聊,故闲敲棋子竟使灯花散落。

从影视镜头的角度思考,三组镜头是平行组接关系,不过镜头是由远而近、由外而内时空跳跃推移的“前进式蒙太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特写镜头,把主人企盼之久之殷而“客未来”的“傻得可爱”的失望难耐心境表现得分外形象感人。

三、诗歌重复蒙太奇
诗歌的重复蒙太奇是强调、肯定、认可和加深印象的主观重复,主要表现在押韵与诗句的局部重复上。

押韵一般是在句末规律性的重复出现同一或相近韵母,在肯定节奏美感的同时深化了诗歌的情韵。

《诗经•汉广》三章二十四句,每章后四句皆为“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只字不遗的重复回环,使单恋男子忧思、落寞之焦虑情怀与江汉浩渺、烟波迷茫的景色浑然一体,且复踏着耿耿于怀的不甘之音。

诗句的局部重复能够使诵读之诗成为可唱之歌,形成低徊往复、余音绕梁、一唱三叹的声韵之美。

《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男女互赠信物的歌词,三章所唱皆滴水报涌泉、秋波频递、百年好合之情。

该诗于工整中见参差,文义如一、字词略变,颇有民族音乐之变奏意蕴;尤其每章结句“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之复沓歌咏,使该诗声韵连连、声情并茂、性情缠绵,感动听众。


四、诗歌对比蒙太奇
诗歌的对比,一是指两种事物的对立并列比较,以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矛盾冲突,揭示其本质;二是指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以启迪。

这与影视镜头的对比蒙太奇如出一辙。

1.诗句的对比
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于镜头对比中昭示了战士的出生入死与将军的荒淫无耻所形成得极度反差,深刻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残酷现实。

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陇西行》,更是虚实荣枯迥异对比、现实梦境凄楚相连、征人早已悲壮战死、少妇依旧叨叨梦牵的痛苦惨淡镜头对比。

2.诗歌层次段落的对比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该词为伤感怀旧之作,于今昔悲欢的镜头对比中感慨岁月流逝、美好难驻,抒发了追忆旧日欢恋的失落与孤独。

上片镜头回忆昔日元宵佳节欢愉幸福的月影柳下幽会,两情相悦、朦胧清幽、婉约柔美;下片镜头感慨今日景物依旧的元宵佳节沮丧伤心的燕子楼空、物是人非,伤情难掩、怨叹难止。

昔盛今衰、哀乐迥异的两相比较,“人有悲欢离合”的宿命怅惘凄凉、清冷无奈自在其中。

五、诗歌隐喻蒙太奇
诗歌通常是通过画面镜头的“比、兴”处理而得以实现其暗示象征寓意的。

《诗经•汉广》首章“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兮,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以乔木之不可依托画面与汉水彼岸游女之不可求镜头并列比兴,在浩渺迷茫、一水相隔里深情表现了男子无限的缠绵失望情思。

李贺《南园十三首》:“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以百花盛开艳丽多姿的鲜花比兴越地美女之香腮红晕,无奈姹紫嫣红日暮零落,因而自伤自叹当赏无人赏、堪贵无人贵,含蓄蕴藉、自是风流。

李白《赠汪伦》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桃花潭水千尺之深反比汪伦情谊之深,变抽象情谊为生动形象,空灵自然、情真意切。

六、诗歌心理蒙太奇
诗歌心理蒙太奇通常表现在心理的景物投射、细致入微的动态心理描写以及悠远朦胧的心理暗示等方面。

1.心理景物投射
《长恨歌》中有两个并列的画面镜头:这是马嵬兵变后玄宗皇帝幸蜀途中的“行宫见月”与“夜雨闻铃”,此时贵妃已死、皇室流亡,玄宗内心的凄凉悲切哀痛无以名状。

满目的凄苦映射于景物,故“月”着“伤心色”、“铃”碰“断肠声”,抽象无迹的内心愁苦,就这样在声画对位里形象地投射到寂静伤悲的清凉夜景之中。

2.动态心理描写
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则由少妇纯情娇嫩快乐不知愁、美妆登楼观景自娱、偶见柳色变化而春心萌动三个动态镜头逼出少妇心中的一腔忧愁与悔恨。

在国力鼎盛的初盛唐期,“觅封侯”的功名仕途比之于家庭前程而言似乎更重大且必须,故乐观展望与浪漫幻想自在其中,可是在少妇的心中比之于风月春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不过这是“忽见陌头杨柳色”之后的幡然醒悟。

个中的空闺幽情、寂寞况味与从“不知愁”到“悔”的微妙心理变化,欣赏者自可在镜头的因果转换中尽兴联想把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