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目的:探析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医治的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
观察组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处理,对照组施以宫腔填纱与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进行止血处理。
对比两组医治效果。
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6,P<0.05);观察组相关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均较对照组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因宫缩乏力而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通过介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作为止血措施,其临床实践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对促进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与推行。
标签:子宫背带式缝合;宫缩乏力;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屬于一种分娩并发症,其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1]。
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
其中,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是致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防止患者因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2]。
为更有效的控制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降低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改善产妇的产后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特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医治的72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就子宫背带式缝合作用于剖宫产手术发生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医治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72例患者均分成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
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7.4±1.8)岁;孕周36~41+5周,平均(39.9±1.2)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12例。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症状患者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过去四年(2011.2-2015.2)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传统的纱条填塞治疗的A组与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手段的B组。
对比分析A、B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
结果: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32例B组患者无论是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还是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的A组患者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且B组患者仅2例发生不良反应,而A组患者共计10例患者发生痛经、产褥感染以及继发性贫血等不良反应情况。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不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且操作简便、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标签:剖宫产;产后出血;纱条填塞;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作为分娩前严重且高危的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与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以及严重妊娠期高血压并称为产妇四大死亡原因。
临床上将产后24h内患者失血量≥500ml或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1000ml的患者确诊为产后出血患者[1]。
由于该症状发病急且一般无明显的预见征兆,尤其是剖宫产患者,长期以来如何有效止血进而降低因剖宫产产后出血而引起的患者死亡率已成为妇产科医生的最为重视的病症之一。
本文探讨了剖宫产产后出血症状患者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意义,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1.2-2015.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
所有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均≥1000ml,并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64例患者按照所选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均分至A、B两组。
A组32例患者的年龄在22岁至34岁,平均(27.8±4.6)岁,主要采用传统的纱条填塞止血治疗手段,其中初产、经产患者各有19例、13例;B 组3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年龄在21岁至35岁,平均(28.3±4.8)岁,其初产、经产患者各有21例、11例,该组主要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患 者 肖某 , ,9岁 , 三 学 生 , 乏 力 发 热 一 周 、 黄皮 肤 男 1 高 以 尿 巩 膜 黄 染 4日余 主 诉 入 院 。 入 院 前 一 周 无 诱 因 乏 力 、 热 、 发 食 欲 减 退 、 心 、 有 呕 吐 , 经 治 疗 。4 日来 皮 肤 巩 膜 黄 染 伴 右 恶 偶 未 上腹胀痛 , 便 浓茶色 , 便稀 色淡 , 日 1 小 大 每 —2次 , 肤 发 痒 。 皮 既 往 体 健 , 肝 炎 胆 石 症 史 , 反 酸 嗳 气 。否 认 家 族 中 有 传 染 无 无 病 及 遗 传 病 , 体 休 温 3 . 度 , 博 9 次/ , 压 10 查 85 脉 1 分 血 0/ 6 m H , 神 极 差 , 人 病 房 , 膜 及 全 身 皮 肤 重 度 黄 染 , 见 0 m g精 背 巩 未 蜘蛛痣肝掌 , 口唇 干 躁 , 苔 黄 厚 , 肺 ( ) 肝 右 肋 下 15 m, 舌 心 一 , .c
剑 下 3 r, 地 中 等 , 痛 明 显 , 未 及 , 常 规 : e 3X l9 e 质 a 触 脾 血 Wb6. o/ L, e 01× 1 /L, Rb 4. 0 Hb1 0 /L, 2 g PC2 × l 9 0 O /L 凝 血 酶 元 1 秒 , 4 尿 胆 红 素 (十 ) 尿 胆 元 (十 ) 潜 血 ( ), 功 : 胆 红 素 3 7 mo , 粪 - 肝 总 4.u l / L, 接 胆 红 素 l 7LL, 丙 转 氨 酶 2 5tL, 草 转 氛 酶 9 u L, 直 9. / 谷 5t / 谷 8/ 抗 H V—I +) 白蛋 白球 蛋 白正 常 。B超 报 告 : 大 、 点 密 A g m( , 肝 光 集 、 囊 壁 毛 糙 , 厚 4 2 m, 院 诊 断 : 性 黄 疸 肝 炎 , 予 保 胆 皮 .e 人 急 给 肝 中 药 注 射 剂 退 黄 支 持 对 症 治 疗 , 于 患 者 病 情 重 、 热 、 度 鉴 发 重
应用文之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术中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腔纱条填塞术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rap uterine suture bleeding in cesarean section.methods from may 2014~2016 year in may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hemorrhage in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10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uterine gauze tamponade surgery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bracesuture technique,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ndex and postoperative blood loss of 24 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bleeding;uterine strap suture;intrauterine packing with gauze症,具有病情严重、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等特点[1],若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与治疗,容易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进而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动脉结扎术等方式进行止血。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及评价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及评价目的: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即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
方法:選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组34例患者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治疗后,在手术时间、产褥病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据临床资料统计,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约占产后出血现象的75%。
宫缩乏力的常见因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瘢痕子宫等。
目前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2.7万产妇死于分娩过程中出血或产后出血,因此将产妇死亡率降低的关键因素即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1-2]。
目前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主要手段为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或宫腔球囊压迫止血,但有时效果不甚理想。
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最简单、方便、有效、经济的止血方法。
经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以有效减少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的几率。
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68例,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年龄24~35岁,平均(28.6±2.3)岁,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36例。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10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止血,观察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产褥感染、继发性贫血、痛经发生例数分别为2、0、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分别为5、2、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
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显著减少术中产后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促进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出血产后出血为剖宫产产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若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导致产妇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有时为了保护产妇生命,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让产妇失去再次生育机会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1]。
采用传统填塞纱布止血效果不佳,本院自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以来止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产科行剖宫术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排除血液类疾病、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32±5.15)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13±1.02)周;初产妇18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80±0.61)kg。
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5.18± 5.20)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15±1.08)周;初产妇13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78±0.60)kg。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体会

剖宫产是产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术,对于难产以及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等问题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剖宫产手术可以极大地减轻产妇的生产疼痛,从而逐渐被广泛大量的在生产过程中被运用,但是由于不同产妇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情况存在差异,许多产妇在采用剖宫产手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而大量的出血会严重的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1],因此采用更好的治疗方式进行止血对于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研究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受诊治的5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32.58±1.31)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79±1.14)周;研究组25例患者,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31.49±1.26)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34±1.38)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通过热盐水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按压达到止血效果,并通过静脉注射止血药物进行止血,然后采用八字缝合法进行伤口的缝合[2]。
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法进行治疗,首先由医生对产妇的出血情况以及身体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法进行治疗,将患者的子宫拿出腹腔,根据出血情况进行缝合,从切口的下方边缘大约2.5厘米的位置进针,行褥式缝合,缝合完毕后根据子宫的出血情况进行补针止血,待子宫颜色恢复红润且产妇阴道出血减少后将子宫放回腹腔,进行腹腔缝合[3]。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显效表示止血效果良好,出血情况得到很大缓解,有效表示止血效果一般,出血情况有所改善,无效表示止血效果较差,出血情况没有改善。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3例临床分析

本 院 主张术 中出血 超过 5 0 I 经传 统 子宫 按摩 、宫缩 0 l l l 剂 无 效时 及 时使 用子 宫 背带 式 缝合 术 。该 手术 方 法 简单 易 行。 效果 明显 . 可避 免子 宫 出血过 多 引起 的并 发症 和后 遗症 。 可 减少 输血 , 轻患 者 的经 济负 担 , 免切除 子 宫 , 留生育 减 避 保
【 键 词 1 宫 背 带 式 缝 合 术 ; 宫 产 ; 出 血 关 子 剖 大
f 中图分 类号】 7 98 R 1。
f 献标识 码】C 文
[ 章编 号】 1 7 — 7 12 1 )4 a 一 5 — 1 文 6 4 4 2 0 o o ( )1 0 0 f
剖 宫 产 是 产 科 解 决难 产 与产 科 并 发 症 最 常 见 的手 术 。
助 手双手 加压宫 体 , 术者 用 1 0可 吸收 线从 子宫 切 I左下 缘 ~ 2 1
3c 距左 侧 切 口 3c m, m进 针 , 过官 腔 , 切 口左 上 缘上 方 穿 在
3c m处 穿 出 , 直 向上将缝 线 拉 向左 侧 宫底 部 , 垂 直缝 合 垂 并 I 将缝 线 固定 于子宫 浆肌 层 , 子宫 左 侧后 壁 向下 在左 前 针 从
凝 固成 血栓而 止 血 . 同时 子宫 肌层缺 血 刺激 子宫 进一 步 收缩 压 迫血 窦关 闭止血 。 宫 背带式 缝合 术 在子 宫前壁 、 壁 、 子 后 宫 底 各缝 合 1 . 针 避免 了缝线 从子 宫 滑脱 及子 宫 收缩形 成 圈套 发生肠 嵌顿 、 梗阻 可能 , 肠 而且缝 线不 穿 透蜕 膜层 , 更利 于可
1 0中 国 当代 医 药 C N 5 HIA M0DE N ME CI E R D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