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一、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㈠技术准备:1、本工程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施工部位地段进行详细的了解。

2、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的形式和特点,复核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同时审查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

3、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施工经验,充分利用已有先进的技术,提高该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

4、桩位编号:为了便于工程质量控制和技术资料整理,根据桩位平面图对桩位进行编号,确定施工顺序及各桩机的施工区段。

5、搜集有关建筑物场地及附近地上、地下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资料,对可能受影响的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6、进行成本控制,制定供料计划,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7、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好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8、技术负责人依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向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㈡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根据规划提供的工程定位基线及水准点,完成施工现场钻孔灌注桩的测量定位、高程引测,并报有关单位复验。

2、在桩基施工区域地面采用碾路机碾压平整,方便桩基施工。

3、完成施工现场泥浆循环系统和钢筋笼制作平台设置工作。

4、完成临水、临电、临时设施的设置工作。

㈢材料准备:1、依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材料品种、规格计算材料需用量,编制材料需用计划。

2、依据材料需用计划及进度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落实材料货源,合理、及时进场。

3、组织材料进场,合理进行布置和堆放。

4、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商品砼、钢材、水泥是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三证”齐全。

对于所选用的水泥、钢筋等原材料作好检测和复试工作,同时做好各项见证试验,编制试验计划。

二、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点内容包括:测量定位放线→护筒埋设→钻机定位→成孔(泥浆拌制)→一次清孔及检测验收→钢筋笼制作与浆管套丝→浆管与钢筋笼绑扎→钢筋笼入孔喷浆阀安装→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压浆施工→成桩质量检查→桩机移位→打下一棵桩。

灌注桩桩后注浆浆施工方案

灌注桩桩后注浆浆施工方案

灌注桩桩后注浆浆施工方案一、引言在土建工程中,灌注桩桩后的注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良好的注浆施工方案能够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整个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灌注桩桩后注浆浆的施工流程、所需材料、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检查在进行注浆施工前,需要对灌注桩桩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桩身完好无损、桩深符合设计要求等。

2. 准备材料•水泥:选择优质的水泥确保注浆质量。

•砂浆:用于配制注浆浆液。

•水:清洁无杂质的水。

•搅拌设备:搅拌搅拌浆液。

三、施工流程1. 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对灌注桩进行钻孔,孔径、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清洗将孔内杂物清理干净,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3. 注浆混合水泥、砂浆和水,搅拌成浆液,将浆液注入钻孔中,顺着空隙注入,直至注满孔洞。

4. 压浆压浆是为了确保注浆浆液填充充分,消除孔洞中的气泡,提高浆体的密实性。

可以采用泵送设备对浆液进行压浆操作。

四、施工要点1. 浆液稠度控制注浆浆液的稠度应适中,太稀会影响充填效果,太稠则无法顺利注入孔洞中。

需要在搅拌过程中控制好水泥、砂浆和水的比例,确保稠度符合要求。

2. 注浆速度注浆时需控制注浆速度,过快容易造成浆液堵塞或泄露,影响施工效果。

适当调整注浆速度,保持连续稳定的注浆过程。

3. 压浆技术在压浆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压浆力度和时间,使浆液充分填充孔洞,并及时排出气泡。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注浆浆液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取样检测注浆浆液的质量,确保浆液符合工程要求。

2. 孔洞充填情况检查施工完成后要对填充的孔洞进行检查,确保注浆充填充分,无漏浆现象。

结语灌注桩桩后的注浆施工是土建工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本文从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有所帮助,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灌注桩后注浆实施方案

灌注桩后注浆实施方案

灌注桩后注浆实施方案
1. 前言
灌注桩后注浆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实施方案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

2. 灌注桩后注浆实施步骤
2.1 准备工作
施工前需要检查注浆设备、材料和施工现场,确保符合施工要求,材料无水分,无杂质。

并根据地基设计要求制定灌注桩注浆实施方案。

2.2 灌注桩打孔
采用打孔震动法,进行钻孔作业,孔深取决于土层结构和设计要求,并根据孔内土的情况采用循环取心或吹扫法,清理钻孔内土层。

2.3 灌注桩灌浆
在孔内灌注固化的混凝土,采用循环泵浆方式,控制注浆总量
和压力,同时重点关注注浆时间和压力,注浆时间不易过长,通常
控制在30分钟之内,以免影响桩身质量。

3. 安全注意事项
1. 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专人负责工地安全,保证人员安全。

2. 注浆设备操作需经过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时需检查设备安全
状态及正常工作。

3. 灌浆时压力、注浆量和时间需要合理掌控,严格按照设计要
求执行,避免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同时避免涌浆和扩孔等情况发生。

4. 结论
遵循以上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保证灌注桩后注浆实施质量,提
高地基承载能力,确保项目的圆满完成。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桩基是个大事,特别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这可不是随便来个挖掘机就能搞定的。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个神奇的施工工艺,保证让你在工地上能侃侃而谈,绝对不掉链子。

1. 什么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首先,得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简单来说,它是通过在钻孔后进行注浆来增强桩的承载能力的一种桩基形式。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就是在土里打个深坑,然后往里灌混凝土,加点儿浆液,增强桩的稳定性和强度。

就像你做蛋糕的时候,加了点儿奶油,瞬间就提升了口感,哈哈!1.1 施工步骤接下来,咱们得看看施工步骤。

这可是个技术活,得认真对待!第一步,打孔。

要用专业的钻机,在预定的地点打出一个深深的孔,深度可不是小打小闹,得根据设计要求来。

打好孔后,第二步就是灌浆。

通常我们用的是水泥浆,能让桩更坚固。

这个浆液啊,就像给桩子穿上了“铠甲”,保护它不受外界的侵害。

1.2 施工设备说到设备,嘿,这可是施工的“重头戏”。

首先得有钻机,这个大块头可是重中之重,没它可真不行!然后,浆液的搅拌机也不能少,得把水泥和水搅拌得均匀,才能确保浆液的质量。

最后,注浆泵更是必不可少,这个小家伙能把浆液推送到孔里,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被浸润到。

没有这些好帮手,想要顺利施工,那可是天方夜谭!2.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可得留心。

首先,安全第一,工人们可得穿上安全帽,别让意外撞了大运。

其次,施工环境也得注意,如果周围的土质不稳,那可得多加小心,确保不会发生坍塌。

2.1 浆液质量说到浆液,质量可不能马虎。

太稀了不行,太稠了也不行,得达到设计要求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每次搅拌完,记得检查一下,确保浆液的粘度合适,别让自己陷入“浆液不合格”的尴尬境地。

2.2 环境因素还有,环境因素也得考虑。

比如天气,如果下雨了,桩基施工可得暂停,防止泥泞对桩的影响。

这就像你外出旅游遇到大暴雨,心里那个别扭,真是说不出的烦恼。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方案(3篇)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市某住宅小区基础工程,共设计基础桩286根,均为灌注桩,桩径600mm,桩长12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层主要为黏土、粉质黏土和砂层。

为确保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决定采用灌注桩后注浆工艺进行施工。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工程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和相关规范,掌握灌注桩后注浆工艺的技术要求。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灌注桩后注浆工艺的操作技能。

(3)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2. 材料准备(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注浆材料:水玻璃、氯化钙等。

(3)其他材料:钢筋、混凝土、模板等。

3. 施工设备准备(1)钻机:XY-2型地质钻机。

(2)搅拌机:JS750型混凝土搅拌机。

(3)注浆泵:BW-50型泥浆泵。

(4)其他设备:钢筋切割机、卷扬机、水准仪等。

三、施工工艺1. 钻孔(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钻孔参数,包括孔径、孔深、孔位等。

(2)钻机就位,调整钻杆垂直度,确保钻孔精度。

(3)采用冲击钻进或回转钻进,钻孔过程中应保持孔壁稳定,防止坍孔。

2.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钢筋直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2)将钢筋笼吊装至孔口,调整垂直度,确保钢筋笼与孔壁紧密结合。

3. 混凝土灌注(1)根据设计要求,制备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坍落度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采用导管法或泵送法进行混凝土灌注,灌注过程中应连续进行,防止断桩。

4. 后注浆施工(1)注浆材料配制:按照设计要求,将水泥、水玻璃、氯化钙等材料按比例配制。

(2)注浆管安装:将注浆管插入孔内,确保注浆管与孔壁紧密结合。

(3)注浆压力控制: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注浆压力,确保注浆效果。

(4)注浆过程:开启注浆泵,将注浆材料注入孔内,直至孔口返浆。

5. 施工质量检测(1)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低应变反射波法等方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一、施工流程图二、注浆阀及钢筋制作示意图;三、后注浆管阀的设置1、注浆管的设置桩底后注浆管阀的设置按桩径大小设置为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桩径小于1200㎜设置2根;桩径大于1200㎜而小于2500㎜的桩对称设置3根。

2、后压注浆管采用Φ50㎜的钢管,且与钢筋笼加劲筋绑扎固定或焊接。

3、注浆阀设置(1)注浆阀比钢筋笼长200㎜。

(2)注浆阀应置与桩底下注浆土体中,且确保注浆阀的顺利打开;并采用后注浆装置。

四、施工要求1、水灰比浆液水灰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相关条文之要求,建议注浆液的水灰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饱和土水灰比0.5~0.65,对于非饱和土水灰比为0.7~0.9(松散碎石土、砂砾为0.5~0.6);低水灰比浆液宜掺如减水剂。

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浆液流失,降低后注浆的有效性,水灰比过小会增大注浆压力,降低可注性,乃至转化为压力注浆。

因此,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土层类别、土的密实度、土是否饱和诸因素确定。

当浆液水灰比不超过0.5时,加入减水剂、微膨胀剂等外加剂在于增加浆液的流动性和对土体的增强效应。

确保最佳注浆量是确保桩的承载力增幅达到要求的重要因素,过量注浆会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应通过试注浆确定。

2、注浆压力《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桩端注浆终止注浆压力应根据土层性质及注浆点深度确定,对于风化岩、非饱和粘性土及粉土。

注浆压力宜为3~10MPa;对于饱和土层注浆压力宜为1.2~4.0MPa,软土取低值,密实粘性土宜取高值。

同时注意,注浆量不宜超过75L/min。

3、注浆时间注浆作业在成桩2d后开始。

规定终止注浆的条件是为了保证后注浆的预期效果及避免过量注浆。

采用间歇注浆,通过一定时间的休止使已压入浆提高抗浆液流失阻力,并通过调整水灰比消除规定中所述的两种不正常现象。

4、注浆量《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单桩注浆量的设计应根据桩径、桩长、桩端桩侧土层性质、单桩承载力增幅及是否复式注浆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式估算:G c=ɑp d+ɑs nd式中ɑp、ɑs——分别为桩端、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ɑp=1.5~1.8,ɑs=0.5~0.7;对于卵、砾石、中粗砂取较高值;n——桩侧注浆断面数;d——基桩设计直径(m);G c——注浆量,以水泥质量计(t);对独立单桩、桩距大于6d的群桩和群桩初始注浆的数根基桩的注浆量应按上式估算值乘以1.2的系数。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嘿,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想看啊,就好像给灌注桩打了一针“强心剂”。

咱先来说说这灌注桩,它就像是建筑的根基,得稳稳地扎在那里。

那后注浆呢,就是给这个根基再加点料,让它变得更结实、更可靠。

在开始之前,可得把准备工作做好咯。

就像你要出门远足,得准备好鞋子、水壶啥的。

材料得备齐了,设备也得检查好,可不能到时候掉链子。

然后就开始打孔啦!这打孔可不能马虎,得打得恰到好处。

就跟你挖鼻孔似的,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轻了,得刚刚好。

孔打好了,把灌注桩放进去,这就好比给它安了个家。

接着就是注浆啦!这注浆就像是给灌注桩喂营养,让它茁壮成长。

那浆啊,得慢慢地、均匀地注进去,不能一股脑儿地倒进去。

不然,那不就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啥滋味都没尝到。

这过程中还得时刻留意着,就跟你照顾小婴儿一样,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要是注浆不顺利,那可就麻烦啦,就好比车子在路上抛锚了,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呀。

你说这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是不是很神奇?它能让原本普通的灌注桩变得超级厉害。

就好像一个普通人突然有了超能力,变得特别强大。

而且啊,这工艺要是做好了,那建筑就能稳稳地立在那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问题。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关乎大家安全的大事儿呢!咱老百姓买房子不就图个安全、舒适嘛。

要是这根基不牢,那住得能安心吗?所以说啊,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可太重要啦!这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表演,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从准备到实施,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认真对待。

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坚固可靠的建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了这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它可是建筑界的一把好手呢!它能让我们的房子更结实,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

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详解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详解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详解第一篇范本:正文: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详解1. 引言1.1 目的和背景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正确实施这一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2. 注浆前的准备工作2.1 验收孔口2.2 注浆管的材料和规格选用2.3 注浆设备的准备3. 注浆材料选择和配比3.1 注浆材料的种类及特点3.2 注浆材料的配比比例4. 注浆施工工艺4.1 注浆方法选择4.2 注浆施工步骤4.3 注浆压力控制5. 注浆效果的监测与评价5.1 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的监测5.2 注浆效果评价的方法5.3 注浆质量验收标准6. 安全注意事项6.1 注浆设备的操作安全6.2 注浆施工区域的安全管理7. 施工质量控制7.1 注浆施工记录7.2 施工质量抽查与验收7.3 施工中的问题处理8. 总结与展望附件:1.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示意图2. 注浆施工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钻孔灌注桩:一种在地下构筑物、岩石等土层中,通过钻孔方式形成孔洞,再通过注入灌浆材料的方式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工程技术。

2. 注浆:将特定的材料通过注浆设入地下结构,用以填充空隙、加固地基或固化土层的工艺。

第二篇范本:正文: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详解1. 背景介绍1.1 工程概况介绍钻孔灌注桩及注浆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背景。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确定施工方案2.2 准备工程设备和材料2.3 检查施工现场条件3. 注浆材料选择3.1 注浆材料概述3.2 材料选择的原则和要求4. 注浆施工工艺4.1 注浆方式选择4.2 注浆施工步骤详解4.3 注浆压力及材料使用量控制5. 注浆施工质量控制5.1 注浆效果监测5.2 施工记录和报表的填写5.3 施工质量抽查与验收6.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6.1 注浆施工安全措施6.2 环保要求和措施7. 施工问题及处理7.1 常见问题解决办法7.2 施工中的紧急处理措施8. 总结和展望附件:1. 钻孔灌注桩注浆施工图纸2. 注浆施工记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钻孔灌注桩:一种在地下构筑物、岩石等土层中,通过钻孔方式形成孔洞,再通过注入灌浆材料的方式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工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一、施工流程图
二、注浆阀及钢筋制作示意图;
三、后注浆管阀的设置
1、注浆管的设置
桩底后注浆管阀的设置按桩径大小设置为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桩径小于1200㎜设置2根;桩径大于1200㎜而小于2500㎜的桩对称设置3根。

2、后压注浆管采用Φ50㎜的钢管,且与钢筋笼加劲筋绑扎固定或焊接。

3、注浆阀设置
(1)注浆阀比钢筋笼长200㎜。

(2)注浆阀应置与桩底下注浆土体中,且确保注浆阀的顺利打开;并采用后注浆装置。

四、施工要求
1、水灰比
浆液水灰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相关条文之要求,建议注浆液的水灰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饱和土水灰比~,对于非饱和土水灰比为~(松散碎石土、砂砾为~);低水灰比浆液宜掺如减水剂。

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浆液流失,降低后注浆的有效性,水灰比过小会增大注浆压力,降低可注性,乃至转化为压力注浆。

因此,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土层类别、土的密实度、土是否饱和诸因素确定。

当浆液水灰比不超过时,加入减水剂、微膨胀剂等外加剂在于增加浆液的流动性和对土体的增强效应。

确保最佳注浆量是确保桩的承载力增幅达到要求的重要因素,过量注浆会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应通过试注浆确定。

2、注浆压力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桩端注浆终止注浆压力应根据土层性质及注浆点深度确定,对于风化岩、非饱和粘性土及粉土。

注浆压力宜为3~10MPa;对于饱和土层注浆压力宜为~,软土取低值,密实粘性土宜取高值。

同时注意,注浆量不宜超过75L/min。

3、注浆时间
注浆作业在成桩2d后开始。

规定终止注浆的条件是为了保证后注浆的预期效果及避免过量注浆。

采用间歇注浆,通过一定时间的休止使已压入浆提高抗浆液流失阻力,并通过调整水灰比消除规定中所述的两种不正常现象。

4、注浆量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单桩注浆量的设计应根据桩径、桩长、桩端桩侧土层性质、单桩承载力增幅及是否复式注浆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式估算:
G c=ɑp d+ɑs nd
式中ɑp、ɑs——分别为桩端、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ɑp=~,ɑs=~;对于卵、砾石、中粗砂取较高值;
n——桩侧注浆断面数;
d——基桩设计直径(m);
G c——注浆量,以水泥质量计(t);
对独立单桩、桩距大于6d的群桩和群桩初始注浆的数根基桩的注浆量应按上式估算值乘以的系数。

5、注浆顺序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建议:
(1)注浆作业与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10m;
(2)对于饱和土中的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端;;对于非饱和土宜先桩端后桩侧;多断面桩侧注浆应先上后下;桩侧桩端注浆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h;
(3)桩端注浆应对同一根桩的各注浆导管一次实施等量注浆;
(4)对于桩群注浆宜先外围、后内部。

6、终止注浆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以终止注浆:
(1)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2)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

7、注意事项
(1)当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或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浆,应改为间歇注浆,间歇时间宜为30~60min,或调低浆液水灰比。

(2)后注浆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后注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当注浆量等主要参数达不到设计值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