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童舜尧(),男,江西德兴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8年6月第30卷 专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

Jun .2008

Vol 130 Spec ial sec .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

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童舜尧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中一个主动放弃逃生机会而去选择慷慨赴死的维新志士。在历史上能这样为自己选择归宿的人物也是绝无仅有的。我认为促使他选择慷慨赴死的动机有三:其一,爱国忧民;其二,为实现自己心中资本主义的那幅完美蓝图而死(抑或说是为心中的信仰而死);其三,忠君酬主。而这三个动机的形成和他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生都处在矛盾中是谭嗣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戊戌变法; 西学; 冲决网罗; 万国公法; 仁学; 忠君酬主

中图分类号:K 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082-03

十九世纪末期的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发动的改良运动。他们企图将君主专制制度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结果惨遭失败。在这场运动中作为核心人物的谭嗣同却是个为后人所景仰而又充满着多种矛盾色彩的人。作为激进的维新志士左派的代表,他的思想明显地含有革命民主主义的内容,但其所作所为却是在为实现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痛骂专制帝王,却又甘心为光绪皇帝效命;他在痛斥纲常明教,呼吁民主平等的同时却又在赞扬孔子,要求仿效西方光大基督教那样来尊孔崇教。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出身与湖南浏阳官僚地主家庭,其父为湖南巡抚谭继洵。谭嗣同10岁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欧阳中鹄平素服膺王夫之的学术气节,在他的影响下,谭嗣同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1876年,其母病故,此后常为“父妾所虐”、“遍遭纲伦之厄”,[1]遂对封建主义萌发了叛逆思想。1877年谭嗣同师从涂启先,系

统地学习了中国传统典籍,并开始接触算学、格致学等自然科

学。1884年离家出走,开始了十年漫游,期间不但眼界大开还结识了不少维新志士。他在途中接触了下层社会,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矛盾的认识。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贫弱与人民的苦难,更激发了心中的爱国热情和对满清封建统治的不满。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更进一步坚定了他的救国信念,他和当时的许多进步知识分子一样走上了爱国救亡的道路。

我们首先要肯定的是谭嗣同是维新志士的杰出代表。在他成长的人生历程中,1896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他实现了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变。从信奉“中学”转变为热衷“西学”。即对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的“三纲五常”和封建制度产

生怀疑,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与社会政治学说。是中国日益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促发了他的这次思想转变。他说“平日于中外事虽稍稍究心,终不能得其要领。经此创钜痛深,乃始屏弃一切,专精思致。”“不恤首发大难,画此尽变西法之策。”[2]他甚至断言“今日中国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方有复兴之望”。[1]要知道强调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是所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严复讲“物竞天择”、讲“世变”,都贯穿了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必变的思想。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的也只是一个“变”字。而康有为不论是含有自然辩证法的宇宙观还是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

(即将《春秋公羊传》里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推演为君主

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人类社会的演化程序),都把事物的发展变化作为基本观点。不同的是,严复笃信的进化论是庸俗进化论,没有丝毫的突变思想,他坚持认为“民之可化至于无穷,唯不可期至以骤”。[1]康有为虽然在强调变法维新的必要

性时,提出了“方今不变固害,小变仍害,非大变、全变、骤变不

能立国也”。[1]在一定程度上他突破了庸俗进化论,树立了突变思想,但仍强调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只有谭嗣同不仅讲变,而且讲斗争、讲“流血”,思想之激进超过了其他维新派人物。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谭嗣同主张流血斗争,因而自己也就不会畏惧流血。

1896~1897年,谭嗣同发愤著《仁学》,阐发了他激进的政

治思想与哲学观点,发明“冲决网罗之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独放异彩。他用明确的社会契约论的国家学说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他认为君主是为人民办事的,君若不为民办事,就可以由民众废弃。然而,中国的专制君主都“视天下为其囊橐中

:2008-0-10

:1974-2

8

之私产”,把民众当作“犬马土芥”。因此他愤怒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指斥“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3]他号召要“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谭嗣同对封建专制统治无比愤慨,同情人民的革命斗争。他说太平天国“洪、杨之徒,见苦于君官,铤而走险,其情良足悯焉”。[3]他歌颂法国大革命,说“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 万民之恨”。[3]此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谭嗣同的思想中,反封建的因素是主流,而反封建专制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封建落后去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繁荣富强。批判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在他的主流思想里充满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绪,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这个主流促使了他愿意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战斗。他希望甲午战后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国家能重新振作、变法图强,人民能重新安居乐业。在实际行动上,他密切与下层会党人物来往,积极投身到维新变法的政治洪流中去。前述的结论指出,他既然主张暴力流血就不会惧怕自己去为此而牺牲。这样的不惧怕与变法图强相交织、与救民于水火相交织,因而舍生取义便自然会成为谭嗣同的自觉行为。他认为自己去流血是必要的、是值得的,没有流血的政治斗争在他眼里是苍白无力的。当时的中国就需要用流血牺牲来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与抱负。因而在这一动机的驱使下,他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慷慨赴死。他走了,但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面,我们在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谭嗣同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谭嗣同也并非完人。他活在19世纪末的中国,他的主流思想虽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维新志士,但也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旧观念的烙印在他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个印记让他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歇斯底里的狂热与不成熟的认识。他再一次显示出了思想中的矛盾性。他强烈指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灾难,深为大好河山遭受帝国主义的蹂躏而愤慨,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3]的感叹。但同时他却又以幼稚的学生态度唱着“西学”的赞美诗,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说成是至善至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已经兴起,这对于那时代表中国初起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而言是不能了解的。谭嗣同说:“尝谓西人之治之盛,几轶三代而上之”,[3]他用封建的语言来颂扬资本主义。在这种语言中所谓的“三代之治”就是至高无上的理想政治。他很赞赏当时的国际公法,把资本主义的国与国关系极端地美化和理想化。他说:“即万国公法,为西人仁至义尽之书”,[3]完全不懂得民族压迫与民族侵略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引起的现象,却以为西方资产阶级所制定的国际公法能够保证每一个国家的独立。中国为什么会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他的解释是:“惜中国自己求亡,为外洋所不齿,曾不足列于公法,非法不足恃也”[3]在他眼里,中国不需要同帝国主义侵略认真地进行斗争,只要向西方国家一样实行资本主义,就可以依靠“仁至义尽”的国际公法而得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自由。在他眼里资本主义就是一幅十全十美的蓝图。如果说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将谭嗣同塑造成一个反封建的勇士,那么要实现心中那幅至善至美的蓝图也是他甘愿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动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认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完美,也就认定了为了这个完美能在中国大地上实现去流血牺牲也未尝不可,这样的流血牺牲能唤起中国不再“自己求亡”。在他看来,西方国家能用流血牺牲来换来一个完美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实现,中国也更应该用流血牺牲去实现他心中资本主义的理想,从而也能跻身于世界列强之列。他甘愿去作这个流血牺牲的第一人。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谭嗣同的舍生取义也正是他政治思想上不成熟的表现。他不能清醒地认识世界大势,也不能清醒地认清中国形势。至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其概念是模糊的。以章炳麟为代表的许多维新志士实现了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转变,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流砥柱,这才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谭嗣同是看不到这一点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解决变法经费的来源问题上,谭嗣同有个十分荒谬的想法,他说“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无利于中国”[3]不如拿来“分卖”给英、俄二国,这笔卖地得款,除了偿还对日本的战争赔款以外,“所余尚多,可供变法用矣”。[3]可见如果这些维新志士们如果真的能取得政权,大行其志,也很难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他们是解决不了中国独立自强的问题的。

最后,我们再从谭嗣同自我矛盾的政治思想中来剖析他舍生取义的第三个历史动机。谭嗣同的政治思想里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和纲常明教的无情鞭挞,然而他在斗争实践中却选择了去为一个皇帝奔走呼号。他这个人物是矛盾的,他的反封建思想交织着太多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早年的谭嗣同本身就是个十分保守的人。1886年他在《治言》一文中曾讽刺过主张变法的维新思想家为“世之自命通人而大惑不解者”,说他们“见外洋舟车之利,火器之精,戚心悚目,震悼失图,谓今之天下,虽孔子不治”,并指责维新思想家,“是何言哉”?[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学文化对他的影响是很深的,虽然后来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但这种转变并不可能完全去除传统文化对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他哲学思想的庞杂性就能看出这一点。在《仁学》一书中,他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学、相宗之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黎州之书”。[3]在这里他所开列的书目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既有自然科学又有宗教神学;既有儒学,也有道学和墨学。因而谭嗣同不是一个离开传统文化去孤立地谈“西学”、谈变法维新的人物。在《上欧阳中鹄书》中,他把佛学、儒学和基督教的教义杂糅在一起,抒发所谓的“心力决定论”,阐明了他的“心学”思想。如“人为万物之灵、人的心力是无限的”、“若能了得心之本源,当下可做出万万年之后神奇”、“劫由心造,亦可由心解之”。[3]谭嗣同在宣扬心学神秘主义中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去弘扬礼教。他公开宣称:“今之言政言学,苟不言教,则等于无用”,[4]他认为古今中外不论哪种宗教教派都有两个基本相同之处:一即慈悲(也就是儒学所谓的仁);二即灵魂(也就是《易》所谓的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言慈悲不言灵魂,止能教贤智,而无以化愚顽;言灵魂而不极其诞谬,又不足以化异域之愚顽”。[]他要求仿效西方光大基督教

3

4

8

那样去尊孔崇教。因此,“强学会诸君子,深报亡教之忧欲创建孔子教堂”。[4]他著的《仁学》还把《春秋》奉为圣经。谭嗣同认为《春秋》之旨乃为变不平等为平等:“《春秋》恶君之专也,称天以治之,故天子诸侯,皆得施其褒贬,而自立为素王。又恶天之专也,称元以始之,故《易》、《春秋》皆以元统天。”[3]在谭嗣同的笔下孔子成了中国宣传民主思想的老祖,以及决意实行民主制度的“素王”。他俨然以真孔学自居。而尊孔的必然结果导致了他的忠君。所有的维新派人物包括对西方知识了解最多的严复在内,在政治上都停止于君主立宪上,不敢再前进一步。谭嗣同在痛骂君主的残暴时,却得出了一个“易君”(换一个皇帝)的结论。[5]严复承认君主是可以废除的,但认为那是遥远将来的事。他们都离不开皇帝,因为当时他们所代表的资产阶级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

在19世纪末,中国政坛上出现了帝党和后党的政治斗争。在斗争中帝党集团表现出了更多的开明性。以翁同龢为代表的一批地主阶级开明派的在朝官员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封建治国之法已经无用,他们利用向光绪讲学献策的机会,进呈、代奏维新派的奏折、著作。他们参与维新运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沟通光绪与维新派的桥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维新运动,还最终促成了“百日维新”的实施。帝党集团的开明以及光绪皇帝对变法的支持给维新派树立了一面旗帜,因而在维新派眼里,光绪皇帝的地位是崇高的、神圣的,是不容侵犯的。光绪皇帝就是实现他们政治抱负的英明圣主。因而对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谭嗣同来说,“忠君”(即忠于一个圣明的英主)便成为他尊孔崇教的自然归宿。也正因为这个归宿,在变法的最危及关头,他想到了袁世凯,想到了利用军队去维护他眼中的圣明英主。他把自己的命运同光绪皇帝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把光绪皇帝的归宿(光绪最后被囚于瀛台)也看成了是自己的归宿。戊戌政变发生后许多维新派人物因受到清政府的通缉而纷纷出走,而他的选择是“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因为他当时想到的是“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3]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尊孔崇教、忠君酬主便成为了谭嗣同舍生取义的第三个历史动机。他曾经大声疾呼冲决封建“网罗”,自己却又深陷“网罗”。李提摩太根据当时的传闻,记录了谭嗣同在临行前的豪言壮语:“为了救国,我甘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新的工作,尽其忠诚去反抗篡夺。”[4]在这里“尽忠反篡”最合乎他当时的思想境界。历史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如果说他的舍生取义取的是民族大义、国家大义,那么这种看法会有点就过于牵强。谭嗣同的悲剧正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抑或说印证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不成熟的,就是一个在革命斗争与软弱妥协相交错中不断前进的阶级。

综上所述,谭嗣同放弃逃生、毅然决然去慷慨赴死的三个历史动机:即爱国忧民、为了他心中那幅资本主义的完美蓝图(即为了他心中最崇高的信仰)、忠君酬主。我们回顾谭嗣同,回顾他走过的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无论他思想的矛盾性交织的是如何的错综复杂,他为国为民所作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肯定。我们不能用后来人的眼光去苛求一个历史人物该如何如何。我们探讨谭嗣同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并不能抹煞他在戊戌变法中的历史作用;我们指出他的思想中的局限性,并不能掩盖他的那种英勇就义的精神以及他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给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所带来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历史形象永远是光辉的、高大的。

参考文献:

[1]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4.

[2] 蔡尚思,方 行.上欧阳中鹄书[A].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上册

[C].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167~168.

[3] 蔡尚思,方 行.仁学[A].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C].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337.

[4] 中国近代史月刊[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

料),1993,(1)1

[5] 胡 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536.

48

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内容摘要: [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关键词] 华夷之辨道器观体用观 所谓“华夷之辨”其实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因为文化包含甚广,有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伦理层面等等。故此惟有将“华夷之辩”认同为文化的比较才显得妥当。“华”者,中华也;“夷”者,西夷也。“华”展示了国人对本土中原文化的认可与坚持。“夷”代表的是国人对非中原文化的否认与轻视。可以说自轴心时代确立了中华文化的主旨之后,“华夷之辨”(或被称为“夷夏之辨”)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中华文化在近代以前缺乏与其它文化的竞争,造成了停滞与僵化,到了近代与西方文化一旦交上手,才蓦然发现处于了危险的境地。古老的中华文化势必要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以驱动自身的进一步前行,可是这对自身缺陷由认识到克服的历程却是痛苦的。近代以前中华文化的主旨不曾发生大的变迁,但这也就造成中华文化自身过于自大的心理。即所谓有“以夏变夷”,而未闻有“以夷变夏”,进而发展成了“道历千载而不变”的观点,将“中华文化”直接与“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划上了等号。 中国近代的许多启蒙先驱也是随着历史的推移,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后才得以明白“华夷之辨”所蕴涵的苦涩。他们由器物层面的差距进而认识到制度层面的差距,由制度层面的差距再认识到观念层面的差距。每进一层便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而将之落到现实实践层面中的行动,也总是显得阻隔重重。谭嗣同在这些先驱中是一个刚健自强,以铁肩担道义的悲剧英雄。在谭嗣同所倡导的“变法维新”与他自己的生命同于泯灭后,先驱们才由此而理性的深入到“华夷之辨”的核心层面,故谭嗣同实为近代“华夷之辨”的转折人物。他的思路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以前可为一期,其著作以《治言》为代表,可谓初期;1895年可为一期,以《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为代表,可谓发展期;1896—1898年可为一期,以《仁学》为代表,可谓成熟期。本文将循先哲论著中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的演进。 一 《治言》写于1889年,是谭嗣同25岁时的作品。谭嗣同称“此嗣同最少作,于中外是非得失全未缕悉,妄章胸臆,务为尊己卑人,一切迂孤虚矫之论”(p231)。该文写作时正处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许多有识之士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已再无兴致去空谈性理,“中国往何处去”成了思想界的中心问题。更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表面上是军事的失败,故此国人对西方的坚舰巨炮印象深刻,洋务运动便应时而生。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个中翘楚,大

《潼关》谭嗣同习题及答案

《潼关》谭嗣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 班级:姓名: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 1、对谭嗣同的《潼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解析】 D全诗豪迈奔放。 2、对谭嗣同的《潼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静态美。 C、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

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解析】B 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三、赏析简答题: 1、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示例:诗人在潼关道上单骑孤行,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答:表现了诗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谭嗣同简介及其思想分析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旋奉父命, 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同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 成《仁学》2卷。(①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其哲学为“仁学”。“仁”是万物之源,它“以通为第一义”。②而“以太”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由于“以太”“不生不灭”,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静止的、停顿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思想,从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③并且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等封建网罗。对秦汉以来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猛烈,认为君主专制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④在批判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等主张。)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1898 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袁佯为应允。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9月21日,政变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时年33岁。临刑绝命词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生平遗著编入《谭嗣同全集》。留有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众所周知,梁启超和谭嗣同是戊戌变法中的两位先驱。其中,梁是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并在变法失败后坚持和自己的维新式君主立宪制观点;谭则是变法的主要思想者和组织者,在变法失败后作为六君子之首英勇就义,召起了人们爱国的热潮,点燃了日后革命的火种。无需置疑,他们都为变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两个人,结局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西太后决定兵变之前,康、梁、谭等变法领导人都已从光绪的衣带密诏和民众的流言中得知了事泄。光绪密劝“三日之内出逃”。康、梁风行雷厉,迅速逃往日本,准备往后死灰复燃。谭嗣同在他们走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留者,无以酬圣主。”于是作为“留者”,他毅然留了下来。他坚决地说,“各国变

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评析谭嗣同

评析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每每看见这番话,总觉凄壮,想想梁启超、康有为逃赴日本的身影,再看看谭嗣同毅然决然地赴死,我不禁要问,他到底是英雄还是莽夫? 谭嗣同的父亲曾任清政府郎中、道台、巡抚等官职,生母出生贫寒,勤劳朴素,自小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10岁时他拜浏阳著名的欧阳中鹄老师为师,并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爱好,产生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之后他不断学习中国典籍、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他读书务求广博,经世济民,很有才华,他的诗感情真挚,志趣豪迈,境界恢弘,笔力遒劲。 早年的才华横溢似乎也预示着他不平凡的一生。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正面临着国外侵略和国内清朝政府腐朽统治的双重危机。中国的大地上到处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园荒芜,市井萧条,民不聊生,官府却横征暴敛。许多国人自甘堕落,逐步消沉,更别提国难当头能够拿出匹夫之勇。 而此时,正是青春时期的谭嗣同,知识广博、武艺精湛、胸怀大志。他从小饱读诗书,花了十年功夫,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台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面对中国的此情此景,他哀伤、他苦闷、他悲愤,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清朝政府无能至极,竟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谭嗣同万份忧虑,不经黯然神伤。正直的热血青年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他写到: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他与唐才常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他还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革命意识,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 仍记得谭嗣同奉诏进京,启程前,朋友为他践行时,为他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形势,面对种种不堪设想的困难,顾及变法的路上布满荆棘,不容乐观。他却对妻子说,此次赴京,凶险未卜,要“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悲无喜,所其自然”。这却也是何其的豪迈啊! 1898年9月,光绪皇帝召见了谭嗣同,并破格赏识谭嗣同等人。让他们在军机处上行走,参与新政,从此谭嗣同便在皇帝左右处理奏折,忙于变法事宜。事过几日,谭嗣同急匆匆的向袁世凯所在的北京的驻地法华寺走去。此时,他身上正肩负着变法成败和光绪皇帝、维新派命运的重任,去说服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要求他在慈禧太后即将发动的政变中保护皇上,维护变法。然而袁世凯的狡猾在于他深知慈禧的力量比光绪的力量大得多,他投靠慈禧,才能实现他更大的野心。变法失败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山”,留下一句话,他便匆匆走了,也留下一个永恒的疑问:他的选择对吗?他是英雄还是莽夫? 儒家圣人观造就了谭嗣同的政治人格,于是便有了谭嗣同心中的“圣君情结”,在时代变革的风云之际,就会产生受命感、成圣王感、破坏感和改造感。然而这么多情感产生的依托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现实中的圣君。因为“成圣人精神最终得落实在政治事功上,而政治事功必涉及国家政治的具体问题。”这似乎是旧式文人的一个既定政治思维模式。于是乎,再崇高的政治理想一和这种既定思维结合,便会陷入到马基雅维里式的权谋和强势之中,

《潼关》谭嗣同赏析

《潼关》谭嗣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得得的马蹄声。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作者】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朝末年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 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 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背景】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舒服、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赏析】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 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

论谭嗣同的社会平等思想

论谭嗣同的社会平等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纪淳2120111867 谭嗣同作为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左翼激进分子,一生对于平等思想推崇备至。其代表作《仁学》中通篇贯穿着平等的思想,可以说平等是《仁学》的主线、中心,是谭嗣同思想的明显特征。其中对于社会平等的追求更是谭嗣同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谭嗣同社会平等思想的形成 谭嗣同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谭家内部的人际关系很是复杂。其父宠爱妾卢氏,谭嗣同和母亲在家中没有地位。正如谭嗣同后来在《仁学》中写道:“吾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忍受。”①谭嗣同童年的切身遭遇,使他体验到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黑暗,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怀疑和反抗的种子,从而激起了他对封建纲常名教的憎恶,并能够受新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去追求平等、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甲午战争在近代中国是一个转折点。它不但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旦夕将至的亡国灭种危机使谭嗣同深刻感到,不能再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沉迷于毫无价值的旧学,应该积极讲求能够安邦济世的学问。谭嗣同在甲午战后感叹:“时局之危,有危于此时者乎?图治之急,有急于此时者乎?”于是怀着急于图治的心态,由旧学转向新学,设计出中西结合的理想社会模式。他的平等思想正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惊涛骇浪的19世纪90年代的社会基础上,在强大的爱国主义时代氛围中产生的。 二、谭嗣同社会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谭嗣同认为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是由于现实社会“网罗重重”,处处阻塞隔阂的种种“不通”所导致的,“不通”是由于人们被“名教”的思想所束缚。“不识仁之体,故为名乱。乱于名,故不通。”②封建名教造出种种人为的等级、区别、界限和隔阂,导致“不仁”、“不通”、“不平等”。谭嗣同说:“仁而已矣,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89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98页。

19世纪末的伟大灵魂——浅析谭嗣同思想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19世纪末的伟大灵魂——浅析谭嗣同思想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 作者:牛淑贞, 惠小勇 作者单位:牛淑贞(包头师范学院历史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惠小勇(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刊名: 阴山学刊 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2,15(1)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8条) 1.期刊论文张静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枣庄师专学报2001,18(6)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贵族统治,猛烈批判二千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人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2.期刊论文张静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9(4)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贵族统治,猛烈批判2000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入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3.期刊论文黎晓平中国现代人权观念的起源-中国法学2005(1) 纵观中国现代思潮脉络,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未知概念,它深受近代西方思想启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当时的开明有识人士创立,这便是"人权".康有为最先发现了"人"以及它的"客观自然存在性"和"个体存在性",他向往一个"新世界",在那里"人"可以自由享受各种权利和无穷的乐趣.随后的严复和谭嗣同各自以其自己的方式阐明了"人"的自由和平等思想;梁启超将前面所有的思想相结合,给这种具有"主体性"和"公民性"特征的人定义为"新民". 4.期刊论文黄海滨略论唐才常、谭嗣同思想之差异-船山学刊2004(1) 唐才常(1867一1900),字伯平,号佛尘,湖南浏阳人,19世纪末中国政治舞台上与谭嗣同并肩战斗的维新派干将之一,曾积极参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筹建自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事败被捕,就义于武昌. 5.期刊论文胡斌维新变法期间康谭思想之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08(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迈入帝国主义行列,加紧资本输出以此来扩大殖民利益.此时的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相对稳定"期也难逃厄运,民族危机空前尖锐,要求变法、救亡图存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康有为、谭嗣同等首举维新变法之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此二人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宣传者、组织者、领导者,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拙文试从二者思想的宏观方面入手进行比较之研究,在总体上探讨二人思想之差异. 6.期刊论文郭荣丽"以太"在汉语语境下的双重性悖谬--《仁学》中"以太"性质辨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 "以太"在19世纪末从欧洲自然科学领域传入中国后,谭嗣同遂借用这个概念构筑了《仁学》一书.然在借用之初即赋予了"以太"复杂的性质.本文就《仁学》中"以太"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内涵作一梳析,力图客观地阐明"以太"在汉语语境下具有双重性内涵的历史原因及谭嗣同的个人原因. 7.期刊论文李端生陈天华报刊实践活动评述-船山学刊2001(1) 19世纪末叶,在国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及其<时务报>、<强学报>等报刊的带动影响下,湖南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维新人士陆续创办出版了<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等报刊,大力介绍西方新学和宣传变法,在两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随着"戊戌变法"的迅速失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辛亥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在这个阶段,极受维新报刊影响并步谭嗣同等湘籍报刊宣传人士后尘的陈天华(字星台,湖南新化县人),则以其风行一时的<猛回头>、<警世钟>和小说<狮子吼>等几部鼓动性作品,成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海内外舆论中最激进的先锋和杰出的宣传鼓动家,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 8.学位论文张岩岩论晚清“新民思潮”2004 "新民思潮"是晚清重要的启蒙思潮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运的转折,以严复、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新民思想家开始接受中西差距的存在这一严酷的事实,并在不同的认识层面上进行着反思.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最终他们把目光落到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差距上."新民"便被视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根基和前提,从而展开了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论争,形成了近代中国进步思想文化的一股新的潮流.该文以"新民"为着眼点,从"新民思潮"产生的根源、新民的诠释、新民的目标、新民的途径和"新民思潮"的评价这五大方面着手,对思潮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以严复、梁启超、邹容、谭嗣同等人这些"点"带出"新民思潮"发生、发展的"面",以点及面、以小见大,从而揭示出这一思潮在晚清时期的地位和影响.此思潮酝酿于戊戌维新时期,形成于20世纪初年,不独体现了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激情和沉思,以及中国社会思潮变迁的动向和思维焦点的转换,而且直接成为"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的一个先导.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面对祖国的经济、文化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面对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我们的民族要迎接挑战、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新民"仍是我们今天"强国"的基础和前提之一.这虽与严复、梁启超等人的主张不可同日而语,但对历史的回溯,却能坚定我们以发展教育、科技兴国的信念,对振兴中华民族或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24006022.html,/Periodical_ysxk200201014.aspx 授权使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dbsdt),授权号:37430e40-9f49-4455-b8ce-9e9a0004b5ce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日

谭嗣同的思想

谭嗣同的思想 一、生平介绍 谭嗣同(1865.3.10~1898.9.2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维新人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产、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清政府户部郎中、甘肃道台、湖北巡抚等职。生母徐氏出生贫寒,作风勤朴,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10岁时,谭嗣同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复制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他对传统的时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1876年其母病故,此后常为“父妾所虐”,“遍遭纲伦之厄”,遂对封建主义萌发了叛逆思想。 1877年谭嗣同又师从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1884年,他离家出走,游历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涉足江南塞北,黄河上下,行程八万余里。沿途中观察风土,结交名士并且受到了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濡染,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争性。1888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

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宗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紧张,沉重的民族危机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激起广大社会阶层的强烈愤怒和反抗。在这整理是背景下,谭嗣同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他总结过去,感到在读那些“凿空说经”的心性之学只是虚掷生命,寻求救国救民治路,成为他人生新的起点,从此致力西学,“长于旧学辞矣!” 1896年,屡试不第的谭嗣同由其父捐资江苏候补知府,南京候补期间见到了梁启超,从此一起探讨维新理论,泄露不少宣传变法的文章,次年完成他的主要著作《仁学》。1898年回湖南,倡设南学会,版《湘报》,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学办新政,使湖南风气打开。8月奉诏入京,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领导工作。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决心以身殉变法维新事业,留京不走,9月28日与杨深秀等人同时慷慨就义。次年遗骸运回浏阳,葬于南乡石山下,其著述后人辑为《谭嗣同全集》。 二、谭嗣同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抨击名教。 纲常名教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历代封建思想家都一再宣扬它的神圣性,让人们向它顶礼膜拜,诚惶诚恐,不敢有半点冒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之谭嗣同

从平等观方面试析谭嗣同社会政治思想 【摘要】:谭嗣同是清末著名的改革派思想家,是一位极具政治魅力与学术魅力的历史人物。他一生只有短短 33 年,他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但是,他作为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和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提倡冲决网罗,力争树立平等的观念,对于时代的回应和社会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也为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精神武器。谭嗣同根据政治变法的需要, 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并用传统文化来诠释外来文化。同时, 又用他所理解的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 使他所建构的政治思想呈现出与他人不一样的色彩。【关键字】:谭嗣同《仁学》平等观政治思想 十九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中国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从那时起,中华文明经历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挑战与回应。在这些挑战与回应当中涌现出了许多思想上的精英,他们的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虽然带有争议,却不乏鲜明的色彩,带动了那个时代思想上的激流与涌动。谭嗣同就是这些精英之一,他以无畏的精神和冲决罗网的勇气对封建制度和维护其统治的伦理纲常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并且投入变法维新的实际斗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谭嗣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面对死亡从容不惧,慷慨赴死的气度令世人钦佩,而他的思想更令世人称赞。梁启超称谭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光华璀璨的彗星。他说:“嗣同遇害,年仅三十三,使假以年,则其学将不能测其所至。仅留区区一卷,吐万丈光芒,一瞥而逝,而扫荡廓清之力莫与京焉,吾故比诸彗星。”①郭湛波在其著作中称谭嗣同是中国近代五十年思想第一阶段代表人物中除康有为外,思想足以自立,影响之最大者。②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说:“自清季以来真人物,唯复生一人足以当之而已。”③蒋维乔在他所著的《中国近代三百年哲学史》中谈到谭嗣同时颇为感叹地说:“在彼之时代,以彼之年令,即能直观东西人种之长短,且图东西思想之融合,真慧眼及直觉力之强,真可惊叹。倘能卒其天年,其发展当未可限量。”④张灏在《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一书中说:“正如梁启超在《仁学》的序言中所清楚表明的,谭嗣同把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②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③费永清.仁学:走不出去的中世纪[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潼关古诗

潼关古诗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予他的是沉重的文学意义,本文简单赏析10潼关古诗词。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关于潼关最有名的古诗,永恒适用的真理名言】 杜甫《北征》节选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战争中的人命历来轻如鸿毛】 查密《句》 潼关一败胡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孟迟《新安故关》 汉帝英雄重武材,崇山险处凿门开。如今更有将军否,移取潼关向北来。 刘过《呈陈总领五首》 太宗造唐划随乱,仁义结民过炎汉。胡雏负恩逆天纪,忠义回天四方起。嗟哉主将失纪律,百万秦人半为鬼。浮云改变异今古,不谓前车眼中睹。尝时潼关说歌舒,今日襄阳说皇甫。 张耒《读中兴颂碑》节选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真山民《杨妃》 三郎掩面马嵬坡,生死恩深可奈何。瘞土驿傍何足恨,潼关战处骨埋多。 郑獬《明皇》 四海不摇草,九重藏祸根。 十年傲尧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尽子孙。潼关兵已破,会忆老臣言。 刘基《咏史(二十一首)》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汉将三十六,朱旗燿天垠。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遂令千载下,知人称孝文。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 谭嗣同《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解不平。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提要谭嗣同是改良派的左翼代表者,反映了资产阶级中下层的要求。在民族矛盾迅速激化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谭嗣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改良主义体系的范围,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清朝政权的憎恨情绪。他在客观上作了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先导。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虽然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却具有比前人更为丰富甚至在某些方面为同时代的其他维新派人士所远远不及的内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谭嗣同之所以具有这种进步思想,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一、时代特点 我们认识谭嗣同思想产生的根源,必须从他所处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情况去考察。九十年代的中国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而彻底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无能。《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进一步被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得不到正常发展,这就决定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必然产生企图变革国家制度强烈的政治愿望。爱国主义精神是谭嗣同及其当时整个改良派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是谭嗣同思想产生和酝酿成熟的一个直接原因。沉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广大社会进步阶层的愤怒和同仇敌忾的决心。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谭嗣同变法维新的政治思想。 爱国的中国人在猛烈的刺激下,惊醒过来了,他们重新思考着、学习着、探索着。在甲午战后,谭嗣同总结过去,宣告与封建书生生活相决裂,提出一系列的维新变法的具体主张,其中已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这些基本思想不断地向前发展,到1897年就以更深刻的内容和更丰满的面貌,企图构造一个哲学体系,在《仁学》一书中呈现出来。 康有为的思想体系成熟在八十年代末,孙中山的思想体系成熟在二十世纪初,而谭嗣同的思想体系是产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九十年代中下叶,他属于改良派,但又与康有为有差异;虽有某些革命思想因素,但还不同于孙中山及二十世纪初年的革命派。原因就在于中日战后的九十年代与以前是大不相同了,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瓜分浪潮和全国人民爱国主义高潮,另一方面,在中国半殖民地已经开始定型,中国旧社会阶级的分化加剧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新的情况:社会上开始萌生第一批“无科第,无官阶”的平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是第一批近代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群,他们满怀热情开始投入了政治生活中。 二、阶级特征 改良派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如果说,以杨锐、翁同龢等上层高级官员为代表的改良派右翼的各派别主要是以一部分开明的地主阶级为基础;如果说,以康有为首的具有浓厚的调和策略的左翼稳健派,主要是通过较为广泛的一般中级政府官员、封建士大夫、富商为骨干,反映了正在开始形成或转化中的自由资产阶

谭嗣同有什么故事

谭嗣同有什么故事 谭嗣同是清朝末期的有名维新派政治家以及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人,更是首个为了国家变法流血的英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谭嗣同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1896年的时候,谭嗣同因为耐不住父亲的逼迫,曾经被任命为会候补知府,一直都在南京准备正式上任,但是那个时候的谭嗣同对于清朝政府的统治者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因此他广交好友,结识了梁启超,康有为等有识之士。 之后,谭嗣同在和这些人的交往之中,明白相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就必须要用新的思想,他利用自己在南京待命的这段期间博览群书,研究各种变法理论,终于在1898年的时候,谭嗣同回到了湖南,开始召集唐有常等知识分子创办了以维新派思想为主的时务学堂,这是谭嗣同事迹不得不说的一条了。 除此之外,谭嗣同的事迹还有谭嗣同在湖南推行的一系列变法措施之后,让湖南一跃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个省份,之后谭嗣同又在唐有常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修铁路以及宣称自己变法的行为,变法的最初结果是获得了光绪皇帝的认可,然而这种变法却没能坚持到最后。 在当时以慈禧太后为主的一些顽固派人士的利益冲突下,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谭嗣同的变法成功的,所以当时慈禧太后幽禁了光绪皇

帝,废除了戊戌变法,并且下令逮捕处死了以谭嗣同为主的戊戌六君子,至此谭嗣同的一生就结束了。 谭嗣同的精神首先,从他一生的经历和处事态度来看,他的精神无疑是体现在他可以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甚至是失去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正是对他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当时,明明可以逃跑的谭嗣同,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毅然站上了断头台,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为变法而流血的人,他的这一爱国精神一直是值得中华儿女学习的。 其次,就是他的敢于变法和批判的精神。这一精神理所当然的体现在近代时期发生的一重大事件,就是戊戌变法,当时,谭嗣同、梁启超等六人为了挽救当时的中国,毅然而然的发起了这一变法运动,而在这其中,谭嗣同对该运动的支持和影响是最大的,以致于他为了该运动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再有就是谭嗣同曾在湖南创建了一个学社,同时他也倡导兴办学校、学会以及一些报社方面的东西,而他的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很少有的,所以这也体现了他的敢于改革的精神。 最后是他在学术方面的精神也令人折服,谭嗣同接受了来自儒家的思想,同时也学习了西方的思想,这在当时是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的,他能够在学习自己国家学术思想的同时,又敢于采纳外国思想,他的这一精神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谭嗣同的评价谭嗣同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政治家以及思想家了,他提倡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可是说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了,因此后人对谭嗣同评价普遍都是比较高的,像是意志坚定,

《潼关》谭嗣同选择、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潼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得得的马蹄声。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习题】 一、赏析选择题: 1、对谭嗣同的《潼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2、对谭嗣同的《潼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静态美。 C、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 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 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3、下列对谭嗣同《潼关》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童舜尧(),男,江西德兴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8年6月第30卷 专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 Jun .2008 Vol 130 Spec ial sec .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 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童舜尧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中一个主动放弃逃生机会而去选择慷慨赴死的维新志士。在历史上能这样为自己选择归宿的人物也是绝无仅有的。我认为促使他选择慷慨赴死的动机有三:其一,爱国忧民;其二,为实现自己心中资本主义的那幅完美蓝图而死(抑或说是为心中的信仰而死);其三,忠君酬主。而这三个动机的形成和他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生都处在矛盾中是谭嗣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戊戌变法; 西学; 冲决网罗; 万国公法; 仁学; 忠君酬主 中图分类号:K 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082-03 十九世纪末期的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发动的改良运动。他们企图将君主专制制度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结果惨遭失败。在这场运动中作为核心人物的谭嗣同却是个为后人所景仰而又充满着多种矛盾色彩的人。作为激进的维新志士左派的代表,他的思想明显地含有革命民主主义的内容,但其所作所为却是在为实现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痛骂专制帝王,却又甘心为光绪皇帝效命;他在痛斥纲常明教,呼吁民主平等的同时却又在赞扬孔子,要求仿效西方光大基督教那样来尊孔崇教。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出身与湖南浏阳官僚地主家庭,其父为湖南巡抚谭继洵。谭嗣同10岁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欧阳中鹄平素服膺王夫之的学术气节,在他的影响下,谭嗣同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1876年,其母病故,此后常为“父妾所虐”、“遍遭纲伦之厄”,[1]遂对封建主义萌发了叛逆思想。1877年谭嗣同师从涂启先,系 统地学习了中国传统典籍,并开始接触算学、格致学等自然科 学。1884年离家出走,开始了十年漫游,期间不但眼界大开还结识了不少维新志士。他在途中接触了下层社会,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矛盾的认识。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贫弱与人民的苦难,更激发了心中的爱国热情和对满清封建统治的不满。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更进一步坚定了他的救国信念,他和当时的许多进步知识分子一样走上了爱国救亡的道路。 我们首先要肯定的是谭嗣同是维新志士的杰出代表。在他成长的人生历程中,1896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他实现了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变。从信奉“中学”转变为热衷“西学”。即对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的“三纲五常”和封建制度产 生怀疑,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与社会政治学说。是中国日益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促发了他的这次思想转变。他说“平日于中外事虽稍稍究心,终不能得其要领。经此创钜痛深,乃始屏弃一切,专精思致。”“不恤首发大难,画此尽变西法之策。”[2]他甚至断言“今日中国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方有复兴之望”。[1]要知道强调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是所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严复讲“物竞天择”、讲“世变”,都贯穿了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必变的思想。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的也只是一个“变”字。而康有为不论是含有自然辩证法的宇宙观还是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 (即将《春秋公羊传》里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推演为君主 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人类社会的演化程序),都把事物的发展变化作为基本观点。不同的是,严复笃信的进化论是庸俗进化论,没有丝毫的突变思想,他坚持认为“民之可化至于无穷,唯不可期至以骤”。[1]康有为虽然在强调变法维新的必要 性时,提出了“方今不变固害,小变仍害,非大变、全变、骤变不 能立国也”。[1]在一定程度上他突破了庸俗进化论,树立了突变思想,但仍强调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只有谭嗣同不仅讲变,而且讲斗争、讲“流血”,思想之激进超过了其他维新派人物。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谭嗣同主张流血斗争,因而自己也就不会畏惧流血。 1896~1897年,谭嗣同发愤著《仁学》,阐发了他激进的政 治思想与哲学观点,发明“冲决网罗之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独放异彩。他用明确的社会契约论的国家学说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他认为君主是为人民办事的,君若不为民办事,就可以由民众废弃。然而,中国的专制君主都“视天下为其囊橐中 :2008-0-10 :1974-2 8

七年语文上古诗词赏析--潼关

潼关 近代:谭嗣同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 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 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 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 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 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 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创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赏析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

论谭嗣同的政治思想及其启蒙意义

论谭嗣同的政治思想及其启蒙意义 作者:曾长秋 来源:《湖湘论坛》 2019年第3期 曾长秋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要:谭嗣同的政治思想,在戊戌变法维新思潮中表现得最为激进。其政治思想具有强烈反 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民权至上,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社会进化之主张,批判封建三纲五常、构 建社会新伦理等特征。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力批判,对处于沉睡和愚昧状态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有催人惊醒、发人深思的作用。其对封建社会伦常、礼教的猛烈批判,具有时人难以企及的深刻性和创建性,显示出大无畏的反封建精神;对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抨击,彰显出社会现实的尖锐性;提出的全方位学习西方和全面重建中国社会的构想,是其政治思想启蒙意义的关键 所在。 关键词:谭嗣同;政治思想;《仁学》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9)03-0112-07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赔款数量之巨与割地数量之多史无前例。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亡种”“亡教”之危机,惊醒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群情激愤,于是有了 康有为联合18省1300名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发动“公车上书”之壮举。他们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谋求维新变革之道,以挽救民族危机。湖湘志士谭嗣同(1865-1898)作为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左翼代表,其社会政治思想在戊戌变法思潮中最为激进,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 力批判,对处于沉睡和愚昧状态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有催人惊醒、发人深思的作用。 一、谭嗣同政治思想形成的背景与渊源 当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国门之后,中国人能够更多地接触并认知西方世界。从1840 至1900年的60年间,是中国酝酿近代思想的—个重要过渡阶段。此时,中西学术激烈碰撞,各种社会思潮争鸣,尤其发生了许多“天崩地裂”的大事变,使许多有识之士“夜不能寐”,彻夜长思。可是,苦于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即使提出了一些政治“良方”,也由于东拼西凑,内容驳杂,不免被后人视为“幼稚浅薄”的东西。正是这些“不东不西”的东西,却代表着这一代中国人真诚的理想与追求。谭嗣同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活了33年,且30岁才背叛旧学,加入维新变法阵营。正如他自己所说:“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1]259 他走上历史前台,成为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深深地刺激了国人,知识分子首当其冲,他们发动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 要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从以上背景看,有极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 掀起戊戌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是新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19世纪70年代,在洋 务派创设官办企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之时,沿海民间出现了一些私人投资的商办企业。商办企业雇佣了工人,生产目的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于是,在晚清社会有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据统计,自1869年至1894年,全国商办企业有80多家,资本约500余万元[2]。早期民族资本家的本金虽少,势单力薄,但中国的资产阶级终于从“萌芽”状态“破土而出”了。 在甲午战争之前,商办企业均未履行注册手续,也就是尚未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地方官吏可以任意摊派、勒索和摆布这些企业,直至下令关闭;中国民族资本家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受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