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翻译中交际理论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商务交流之中的跨文化交际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
商务英语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通过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形式,实现了不同语境之间的互访与交流,使得商务活动得以在跨文化环境中顺利开展。
但是,商务英语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其所涉及到的商务文化、社交礼仪等课题与传统的翻译相比,更具复杂性。
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阐述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和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又称功能翻译理论,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流派,主张翻译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所处的语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以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信息功能等价。
一个成功的商务英语翻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首先,信息必须在语言之间被传递,经过翻译后的内容应该与原文拥有相同的意义;其次,为了让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完全理解信息,商务翻译需要重视目标语观众尺度,即注意词汇、句式的使用,避免翻译上的不准确之处;最后,商务翻译需要考虑和适当调整文化因素,以确保翻译后的内容符合相应文化的约定俗成。
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场合极其广泛,覆盖了几乎所有从事跨国商务活动的行业领域。
例如在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品牌营销、企业顾问等领域,商务英语翻译的作用十分显著。
同时,不同的商务活动涉及到的商务知识和需求也存在差异性,因而商务翻译的类型也各具独特性。
例如,在知识产权领域,商务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来确保目标语言的准确性与符合实际会话的需求。
此外,在中西方商务文化不同的情况下,商务翻译也涉及到文化适应和社交礼仪的问题,需要理解目标语言成文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因素,以保证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
总之,商务英语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遵循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在翻译时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翻译上的差错和不必要的歧义。
同时,商务翻译也需要注意目标语言的文化和社交礼仪,以减少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
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2462018年16期总第404期ENGLISH ON CAMPUS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分析文/李艳【摘要】在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中,涉及到的商务专业与商务跨文化词汇比较多,需要借助交际翻译理论的科学应用,来实现对于高难度商务专业词汇的传神翻译。
基于此基本情况,本文首先阐述交际翻译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深入阐述将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主要方法,希望能够为翻译专业及翻译行业的相关人士,提供商务专业词汇翻译方法的借鉴。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意译翻译【作者简介】李艳,三亚学院。
引言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理论还要追溯到1981年,相较于普遍应用的语义翻译理论的基本要求,交际翻译理论更倾向于选用尊重双方文化差异基础的词汇,来完成对于原文主旨的翻译以及炼句,使得翻译出来的商务英语专业词汇能够为使用不同语种的人所轻易理解,体现出翻译的灵活性与传神性,便于读者体会到翻译语言所传达出来的句子本身的精髓,产生感同身受的触动感觉。
一、浅析交际翻译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系1.历史文化差异需要应用交际翻译理论。
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难度主要集中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一方面。
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历的时代更迭情况有所不同,使得历史发展进程影响下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历史文化差异直接成为了开展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影响因素。
就像我国自古以来以龙为尊崇,龙象征着权利、天、以及吉祥宏伟的气概,中华民族的传人也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
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中,“龙”却常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属于完完全全的贬义词,甚至在很多欧美电影中,习惯性的将龙定义为凶残蛮横,会伤害人类的大型暴力动物象征,还有很多国家甚至龙比喻成女人的看管者,以此来达到威慑女性的目的,所以在商务翻译工作中,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必然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离不开交际翻译理论作为基础。
2.商务诉求功能需要应用交际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在商务交流领域中,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商务英语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更重要的是要传达文化背景和商务交流中特定的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功能对等理论成为了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理论视角之一。
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张翻译应该在目标语言中达到与源语言相同的交际功能。
也就是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原文的交际功能,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翻译的内容。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传达商务交流中的目的和意图,确保原文和译文在交际功能上的一致。
功能对等理论还强调了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语用因素是指语言使用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包括语境、语气、语用规范等。
在商务交流中,语用因素非常重要,比如在商业谈判中的客套话、商务邀约中的礼节用语等,这些都需要翻译人员能够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还包括了语用因素的转换,使译文能够在目标语言环境中实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功能。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需要翻译人员在保持原文意思的更加注重目标语言环境中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因素。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翻译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翻译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挑战。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为商务交流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翻译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将功能对等理论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为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提供专业的支持。
相信随着功能对等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商务英语翻译领域的翻译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商务交流的畅通和顺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商务英语的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商务英语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提出了一种新的翻译方法,即利用功能对等原则来进行翻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能够有效指导翻译工作,提高翻译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商务交流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埃文斯·诺丁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以功能对等为原则来选择翻译方法。
所谓功能对等,是指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表达同一功能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应该以保持信息传递的功能为主要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对源语言进行形式对应的翻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义,找到最合适的目标语言表达方式,保持原文的信息和语用功能,从而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切性。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商务文本通常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行业知识,译者需要通过功能对等的原则,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专业信息,确保目标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比如同义替换、释词、解释等,以确保信息的传递准确完整。
2. 考虑语用和文化因素。
商务交流往往涉及到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意保持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用功能的对等性,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礼貌语气等因素,做到语用功能上的对等。
3. 注重文体和风格的保持。
不同的商务文本可能具有不同的文体和风格特点,译者需要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选用合适的目标语言表达方式,确保翻译文本在语言风格上与原文相对应。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以确保翻译文本能够传达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
1. 理解原文的功能意图。
《2024年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口译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口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商务英语口译作为跨国商务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商务英语口译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口译质量,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口译目的论,即“目的决定手段”,强调任何翻译活动都应以实现翻译目的为首要任务。
在商务英语口译中,这一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翻译目的:在商务口译过程中,译员需明确双方交流的目的,以便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这包括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行业知识以及交流的具体目标。
2. 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根据翻译目的,译员需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以实现准确、流畅的翻译。
3. 注重语境与语域:商务口译涉及的专业性强、语境复杂,译员需关注语境与语域,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三、商务英语口译策略研究针对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和目的论的要求,本文提出以下口译策略:1. 专业知识储备:译员应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行业知识和语言知识,以便准确理解源语,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2. 文化意识培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有助于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避免文化冲突,提高翻译质量。
3. 预判与应变能力:译员需具备预判能力,预测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同时,面对突发情况,译员应保持冷静,灵活应变。
4. 交互式翻译:在商务口译过程中,译员应与双方保持良好互动,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如遇疑问或不确定之处,可及时与双方沟通,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5. 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语言和专业知识外,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商务口译的重要能力。
译员应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双方的文化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
四、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为了验证上述口译策略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多个商务口译实践案例,发现以下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 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具备丰富商务知识的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能更准确地理解源语,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由于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模式缺乏针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策略,导致了很多商务翻译失误和交际障碍。
因此,本文将探讨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以帮助商务翻译实现更有效的语言交际。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概述功能对等理论是根据语用学和交际学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观点认为语言交际是为了将信息传达给接收者,并引导他们按照发送者的意愿做出反应。
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持语言的功能对等,而不是字面对等。
这里的“功能”指的是指定的语言功能,即在源语言中某个领域或背景中传达的意义。
在实践中,功能对等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和功能的对等。
形式对等是指将源语言句子的形式转换为目标语言句子的形式,而功能对等则是将源语言中表达的功能翻译到目标语言中。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始文本的含义和功能,并在目标语言中准确地表达其功能。
具体来说,商务英语翻译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聚焦交际目的商务英语是用于商业交际的语言,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沟通双方之间的意图保持一致,聚焦交际目的。
这要求翻译者在翻译商务英语的时候要理解和把握所涉及的商务信息,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者应该注意双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交际目的的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保持功能对等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者应该保持信息的功能对等,即在目标语言中描述与源语言相同的含义、意图和功能。
但是翻译过程中并不要求字词对等,而是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文化特征,挑选出更适合的说法和表达方式。
因此,在实践中,翻译者应该根据需要进行删减、增补、加工、重组等处理,以确保翻译文本的功能对等和有效性。
3、注重语言风格商务英语翻译涉及到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交流和沟通,因此语言风格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交际翻译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交际翻译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英语成为企业贸易间沟通的桥梁,商务英语翻译也就成了贸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交际翻译理论符合了这些要求并被广泛的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中,使翻译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交际翻译理论基本内容,商务英语翻译特点和交际翻译理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阐述了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应用1.交际翻译理论概述英国著名翻译教育家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词汇,并把文本做了明确的分类,包括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唤型,强调了在对原作或者译文进行翻译时,要紧贴原文。
而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主要强调对原文作者思维过程进行重现,比较重视翻译中的内容,并且利用短小的句子对原文的单词,短语等进行表述。
而交际翻译理论恰恰相反,强调翻译的语域要与目标文本相一致,更加注重翻译效果,交际翻译理论在翻译上一般是以段落为基础的,把目的语作为翻译中心,比较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对翻译后的反应,主要是让读者能够读到真实客观的原文信息。
彼得?纽马都属于表达型文本;而有些文本主要目的是要表述文本的内容和传递相关信息和知识,这类型的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
这种类型的文本要求的内容和书写格式比较规范,大部分的领域都可以应用;呼唤型文本主要的目的在于得到读者相应的反馈,把读者和作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指南等属于呼唤型文本。
彼得?纽马克认为,在表达型文本中,使用语义翻译比较合适,而交际翻译比较适合在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中使用。
2.商务英语翻译特点2.1商务英语中的词汇变化速度较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商务英语已经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商务英语的词汇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涌现出来。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增加新事物的产生,而商务英语也要把这些新鲜的事物加入到其中,促使商务英语词汇变化更新速度加快。
例如,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后,出现了电子商务(E-business)、网上营销(onlinemarketing)等新词汇。
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作者:郑晶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6期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从语义到语体都要用最贴切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使原文与译文形成相同的超语言交际效果。
从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出发,分析了各种形式的商务英语文本翻译如何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语义、风格、文化和读者反应等方面信息的灵活对等。
关键词:功能对等;商务英语;翻译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242-02引言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即“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
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上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的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是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风格、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商务英语翻译重在交际意图的达成。
由于受到具体的交际情景、特殊的语言规律、特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文化习俗的影响,商务英语翻译讲求译文的实际效果和信息传递的准确度,而不是一味拘泥于原文形式,生搬硬套。
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能起到“信息(语义信息和风格信息)等值”的作用,对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具都具有指导意义。
一、商务英语翻译原则与功能对等理论一般认为,商务英语翻译应遵循忠实(faithfulness)、准确(exactness)、统一(consistency)的原则(刘法公,1999,2004)。
这三大原则有助于商务领域中思想与信息的传递实现最大等值。
1.“忠实”原则与功能对等理论。
在商务翻译中,“忠实”原则要求译文能准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
功能对等理论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而商务活动中的信息传递靠的是相等的信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必一味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要做到信息等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英语翻译中交际理论的应用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项将多文化、英语基础和交际理论集合起来的翻译活动,下面是搜集的一篇关于商务英语翻译交际理论应用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商务英语,不仅专业性强,还涉及了商务基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因此对于商务翻译者本身的要求比较高,在翻译时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和理论。
本文主要对交际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能够使商务英语的翻译效果更佳贴近原文。
交际理论是纽马克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其翻译理论核心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提升翻译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交际理论的重视,巧妙运用交际理论来进行翻译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商务英语的翻译效果。
交际翻译是著名翻译家纽马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其核心内容主要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者是相互对应的关系,其中语义翻译是追求将译文与原文之间在词语、单词上的意义对照,而交际翻译则是从整体上出发,旨在追求适合原文主旨和思想的语句翻译,使译文能够对原文作者的意思进行深入表达,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意图充分表现出来,交际翻译在基
本字句翻译的基础上又能够上升到语言文化本身,通过翻译语言将原文的内在精髓适当地表现出来,从而能够让读者充分了解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这种翻译理论和方法在现代翻译工作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像歌词翻译、诗句翻译等都会用到交际翻译,其中商务英语也是应用交际翻译比较广泛的一种翻译类型。
(1)商务英语直译中的交际理论应用
交际理论不是对原句进行全部打破来进行翻译,而是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翻译,因而不论是在意译还是直译中都能够得到充分应用。
在商务英语当中直译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含义直译,也就是按照原文的词句和语法直接进行翻译,不再进行其他调整,这样的翻译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常识性语言或是名言警句中,含义直译也能够让中西方读者都理解其中的意思,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英语当中直接就可以用Goodgoodstudy,daydayup来进行翻译,这就是最直接的直译翻译,每个词都对应一个单词,意思也没有发生改变,但并不妨碍中西方在对这句话理解上的共鸣。
另一种则是发音直译,是根据单词发音直接将其翻译成中文,在现代商务合作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像在商务活动中常用的“沙龙”一词就是根据单词salon 直接音译过来的,其他比如模特的翻译就是model音译过来的,“沙发”的翻译就是sofa音译过来的,“咖啡”的翻译是coffee
音译过来的等等,这类的音译还有很多。
采用音译的方式能够给读者创造原文原汁原味的语境,能够将西方文化直接体现在翻译当中,这样也能够增强吸引力,从而加强中西方之间的商务合作。
(2)商务英语意译中的交际理论应用意译中交际理论的应用
是比较明显的,其在翻译时不强调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旨在强调原文精神,将原文的意思通过意译处理进行更为形象贴切的表达,如在商务英语当中很多表达方法都是采用比喻的方式来进行表述,如果直接进行翻译,那么对语句的理解就会产生偏差,影响进一步交流沟通,因而在对这类语句进行翻译时往往采用意译的方法,如Hewasbornwithasilverspooninhismouth这句的翻译就需要采用意译的翻译手法,借助于交际理论对语句中的比喻手法进行识别,加上当时说话的语境来理解说话人本身的意图,从而将语句翻译准确,因而在这一句的翻译上应该是“他从小就很富有,家庭优越”而不是将其翻译成“他出生时嘴里喊着银汤匙”。
由此可以看出,应用交际理论的翻译方法能够更加贴近说话者本身的意图,增强理解,这在商务英语中是比较常见的。
再者,在商务英语翻译当中还有一种更为高级的翻译方法是转译,这种翻译方法的应用需要翻译人员本身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理解都比较深刻,能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西方的口吻精确表达出来,让西方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这种翻译方法也是交际理
论应用的典型之一,能够将读者的思维从阅读静态文字直接转向动态思考,也能够将书面文字带入现实环境,从而有利于商务活动的双方加强对彼此意图的理解,实现两者之间更好的合作。
(3)交际理论在商务英语归化异化翻译中的应用
交际理论在商务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又受到英语本身归化和异化的影响,使得商务英语翻译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商务英语中的异化,使翻译者在翻译英语中的专业词汇、套语、术语等时,没有发挥余地,只能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翻译。
比如七喜饮料的广告,原文是FreshupwithSeven-up,直接语义翻译成“新鲜了七”,翻译效果肯定是不够的,其中seven-up就是属于套语或是专属词汇,不能将其翻译为“七上面”而是只能翻译成“七喜”。
再比如baddebts需要翻译成“呆账”,claim需要翻译成“索赔”等等,这些专业词汇的翻译都是异化的表现。
再者,异化还体现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措辞严谨程度上,尤其是像合同翻译中对于语句的翻译措辞一定要准确,以防止后期出现不必要的争议,比如说在对termsandconditions进行翻译时就应该将其翻译成“条款”,而不能翻译成“条件”。
如果翻译成“条件”那么就会与合同原文意思发生混淆,导致后期容易发生争议。
再比如forceandeffect在商务英语中应该翻译成“效力”,而不能翻译成“力量和作用”。
另一种是归化翻译方法,交际理论中指出在实际翻译操作过程中,很多
文本都不止一种单一功能,这种功能对等的理论就是归化翻译理论中的典型。
比如中西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发生冲突时就可以采用归化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将原来译文中的强硬词句转换成中国文化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词句。
像著名电影Gonewiththewind,从直接翻译的结果来看是“随风而去”,这样翻译显然比较强硬,在中国引进之后将其翻译为《乱世佳人》,这样的片名翻译能够直接将电影的主题和精髓展现出来,并且更能够被中国文化的观众所接受。
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较一般英语翻译难度更高,其综合性更强,是一项将多文化、英语基础和交际理论集合起来的翻译活动。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翻译人员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有交际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意思,才能不断提升商务英语翻译水平。
[1]安雪,王丽清.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政治演说的汉译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xx(3).
[2]曹佳.浅谈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xx(5).
[3]董淑新.论纽马克翻译理论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x(4).
[4]何鹏程.交际翻译视角下英语小说翻译研究——以短篇小说AmyFoster汉译分析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xx(6).
[5]熊文.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视角浅析英语新闻特写的汉译——以英语新闻特写“London”为分析案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xx(3).
[6]张瑞.语义与交际翻译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与平衡[J].海外英语,xx(14).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