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论语选读君子之风练习题
《君子之风》测试练习卷

06《君子之风》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批改者成绩一.划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孙以出之⑵女奚不曰⑷知者不惑二.划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士志于道⑵仁者寿⑶饭疏食⑷曲肱而枕之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翻译⑴君子义以为质()⑵礼以行之()⑶仁以为己任()⑷贤哉,回也()⑸小人喻于利()⑹未足与议也()⑺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⑻夫子自道也()⑼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⑽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四.基础演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C.既得之.,患失之既来之.,则安之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志于.道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
】4.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如果他总是生怕失掉什么,那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
】B.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当他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总担心得到它。
既然得到了,又生怕失去它。
】C.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奋斗终身死了才停止,路途不也是很遥远的吗?】D.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行了,哪里需要文化啊?】五.名句背诵检测。
1.志于道,,,游于艺。
2.君子义以为质,,孙以出之,。
《论语》新考题5——君子之风相关语句及练习

《论语》新考题5——君子之风相关语句及练习(五)君子之风——高尚的道德修养(1)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以“道”“德”“礼”“义”“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
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等。
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重视个人的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2)“浮云”的比喻义用“浮云”来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
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们凭借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
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孔子的“义利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反对以正当手段求利。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
(4)“仁者”和“知者”孔子所说的“仁者”和“知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孔子希望人们能做到“知”与“仁”,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
[语篇摘译]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绝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道德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狭窄的小巷里,别人受不了那种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选修《《论语》选读》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选修《《论语》选读》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测试题 2019.9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窥见(kuī) 喟然(kuì) 鲜为人知(xiān)斐然成章(fěi)B.狂狷(juān) 恸(tòng)哭博闻强记(qiáng) 侃侃如也(kǎn)C.讪笑(shān) 莞尔(wǎn) 苦心孤诣(yì)自牖执其手(yǒu)D.攻讦(jié) 赊(shē)账恬(tián)不知耻行行如也(hàng)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斐然成章循循善诱和而不同各安其份B.察言观色过尤不及仰之弥高博我以文C.卓尔不群升堂入室鞭辟入理折中主义D.暴虎冯河一层不变别出新裁集思广益3,下列有四组文言句子,选出对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第一组:①尧舜其犹病诸②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③不知其仁也第二组:①德之不修,学之不讲②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谓之吴孟子第三组:①求为可知也②为之,犹贤乎已③为同姓第四组:①小人之过也必文②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A.第一组中,三个“其”均可译为“他”或“他的”。
B.第二组中,三个“之”均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C.第三组中,三个“为”意思各不同,依次为:被-做,从事-因为D.第四组中,三个“也”字的用法各不相同。
4,选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 )例:甚矣,汝之不惠A.不患莫己知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B.修己以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C.何以报德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D.小人哉,樊须也巧言令色,鲜矣仁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著作,后收入儒家“五经”之列。
D.在《君子之风》中孔子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课时作业:第六课 君子之风 Word版含解析.doc

第六课 君子之风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义以为质.质:根本,基础 B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陋:破旧 C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愤:因困惑不能解除而感到憋闷 D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文:修饰。
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 何以文为.君子义以为.质 C.⎩⎨⎧ 曲肱而枕之.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D.⎩⎨⎧不义而.富且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饭疏食,饮水B .而耻恶衣恶食者C .贤哉,回也D .曲肱而枕之4.下列各句与“贤哉,回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甚矣吾衰也B .岁不我与C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D.非尔所及也5.名句填空。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3)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者动,仁者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君子之风 Word版含解析

《孟子·离娄》篇曾提出“禹、稷、颜回同道”的观点,说:“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在孔子称为“贤”的两种人中,包含了他的两大理想:立功与立德。
立功就是推行仁道,造福天下,实现大同世界;立德则是建立一种乐道自足的强大精神境界,富贵贫贱,始终如一。
所谓“孔颜乐处”,就是指立德。
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是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
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
庸人、小人把物质欲望当做人生的全部,所以没有多少精神的追求。
君子贤人精神的欲望特别强烈,但是却也不能没有物质的欲望,所以他们得承受这两种欲望的激烈冲突,他们比庸人、小人多承受一份根本的人生痛苦。
只是他们最终能以精神欲望居于主导地位,达到一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理和谐。
这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理和谐,就是“安贫乐道”。
因此,安贫乐道是激烈的内心冲突的产物,同时又是精神力量强大的表现。
它是“安于贫”,而不是“乐于贫”;之所以“安贫”,是为了“乐道”。
所以程颐说:“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jù)累其心而改其乐也。
”为什么付出“安贫”这样大的代价来“乐道”呢?一是所为和所得不相应,无功受禄,靠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因而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反而会令人心怀不安;二是精神的快乐是最高的快乐,它不是物质享受的快乐所能相比的,它值得人们忍受物质生活的贫穷来换取。
扬雄《法言·学行》篇中说,有人认为“穿朱红色衣服(即大官),怀里揣着黄金,那种快乐妙不可言”;但也有人说,“穿朱红色衣服,怀里揣着黄金的快乐,远不如颜回那样的快乐”。
孔颜乐处,只有不以一己的物质舒适为心灵满足的人才愿意,才能够享受!1.字音字形(1)一箪.食(dān)(2)弘.毅(hónɡ)(3)鞟.(kuò)(4)曲肱.而枕之(ɡōnɡ) (5)棘.子成(jí)2.重要词语(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执守;游,广泛涉猎(2)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懂得,明白(4)既得之,患.失之:担心,忧虑(5)人不堪.其忧:经得起,忍受(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好(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心胸开阔;毅,意志坚定(8)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修饰。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主题二 第六课 君子之风 Word版含答案

第六课君子之风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和山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着君子应有的风度。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君子依义而行,因而“坦荡荡”,小人唯利是图,则“长戚戚”。
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德行的修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得体合礼。
君子之风在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5.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志.于道,据.于德志:________据:________游.于艺游:________(2)君子义以为质.质:___________________(3)礼以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4)孙.以出之孙: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追求执守广泛涉猎(2)根本,基础(3)实践(4)通“逊”,谦逊[要义探究]2.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哪些?点拨:(1)符合礼仪;(2)态度谦逊;(3)有诚信。
《论语选读》课课练君子之风【教师版】

君子之风【教师版】一、知识梳理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G.形作使动H.形作意动I.动词作名词J.动词作使动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二、基础演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C.既.得之,患失之既.来之,则安之D.不知老之.将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1.A【连词,表结果,相当于“以致”/连词,相当于“而”,来;B均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C副词,表时间,已经,…之后;D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2.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3.B【①介词,向,②介词,对,③转折连词,却,④目的连词,来】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4.B【①介词,把;②介词,因为;③语气助词,表感叹;④语气助词,表肯定】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人不堪其.忧④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A.①④同,②③同B.①②③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④同5.C 【①②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③④指示代词,那】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之风》课时作业1(答案)

1.填空并背诵(1)“游于艺”中“艺”指:。
(2)“志士仁人”中“志士”是指:。
(3)“士志于道”中“士”是指:。
2.解释下面成语患得患失无所不至乐在其中3.解释加点的字词并背诵君子喻.于义:。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人不堪.其忧:。
4.翻译句子并背诵(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翻译:(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翻译:(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翻译:(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
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
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
”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淮南子》)(1)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一种怎样的义利观?(2分)答案:孔子重义重德,不完全排斥利,也不因利而害义失义,不为义拒利而害义。
(2)请用孔子的义利观简析“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所蕴含的道理。
(4分)答案: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因此可推动助人之风。
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是拒利反而害了大义,以致“让而止善”,这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
义与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要轻利。
【解析】1. 疏通文意,读懂语料。
语料一中“疏食”指“粗糙的饭食”;材料二中“拯溺”指救助溺水的人,“劝德”指“劝人行善”。
2.关注语料特点,明确答题方向。
要抓住关键信息“不义而富且贵”,结合孔子对子贡、子路行为的评价,进行归纳。
3. 答题要紧扣“孔子的义利观”要点,辩证地看待“义”和“利”。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孙.以出之( )恶.衣恶食( ) 一箪.食( ) 曲肱.( ) 女奚
..不曰( )
知.者乐.水( )( ) 夫.子之说( ) 驷.不及舌( ) 虎豹之鞟.( )
二、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孙以出之:通,释作。
2、女奚不曰通,释作。
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通,释作。
4、知者不惑通,释作。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
活用方式解释
1、孙.以出之
2、而耻.恶衣恶食者
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4、一瓢饮.
5、饭.疏食
6、无求生以害仁.
6、曲.肱而枕.之
7、不义.而富且贵
8、士不可以不弘毅
..
四、一词多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
1、信
2、质
3、以
信.以成之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质
信.如君不君质.犹文也礼以.行之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质.明孙以.出之
低眉信.手续续弹 5、乐信以.成之
4、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无求生以.害仁
曲肱而.枕之知者乐.水乐以.忘忧
不义而.富且贵孔子不仕而退修诗、书、礼乐.
任重而.道远温而.厉
6、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文.身温文.尔雅
7、之
夫子之.说君子也虎豹之.鞟何必公山氏之之
..也
五、解释下列成语
1、杀身成仁:
2、患得患失:
3、无所不至:
4、箪食陋巷:
5、发愤忘食:
6、死而后已:
7、任重道远:
六、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字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
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译:
2、贤哉,回也:,译:
3、未足与议也:,译: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译:
5、夫子自道也,译:
6、仁以为己任,译:
7、7、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译:
8、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译:
七、其他重点字词(解释)
1、志.于道,据.于德
2、游于
..艺 3、喻.于义
4、有杀身
..以成.仁 5、耻恶.衣恶食者 6、未足.与议也
7、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8、既.得之,患.失之 9、苟.患失之
10、一箪.食,在陋.巷 11、乐以.忘忧 12、子路不对.
13、女奚.不曰 14、夫子之说.君子也 15、我无能焉
...
16、知者乐.水 17、不亦重.乎 18、君子质.而已矣 19、何以文为
..
20、驷.不及.舌 21、质犹.文也 22、虎豹之鞟.
23、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24、人不堪其.忧/乐亦在其.中矣 25、饮水.
八、自测练习: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 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人不堪其忧④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5、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
】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
】
阅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第8—10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7)
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 (12•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8)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⑴士不可不弘毅()⑵何以文为
()
⑶驷不及舌()⑷恭而安()
9.据本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