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时作业:12咏史诗三首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12咏史诗三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12 咏史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__①__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__②__遭受重创__③__能浴火重生。
__④__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
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
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__⑤__单纯取决于文化,__⑥__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①②③④⑤⑥A 所以即使也可是不但而且B / 即使也但不而是C 所以虽然但可是不而是D / 即使但但不但而且【答案】B【解析】第①处前后衔接恰当,不需要关联词。
第②处表假设,填“即使”。
第③处和“即使”搭配,填“也”。
第④处表转折,填“但”。
第⑤处和第⑥处不是递进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分别填“不”和“而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B.小李是一名90后,她的煎饼果子摊自开张以来,每天会卖出将近200份以上的煎饼果子。
C.备受瞩目的油画巨制《长江万里图》19日晚在北京艺融秋拍会现身,经过多轮竞夺并最终以总成交价1.495亿元人民币成交,制造了吴冠中作品拍卖的新纪录。
D.从早朝的抽象表现主义创作到那些与个人经历情感紧密相连的作品,刁德谦用抽象画这种最难被大众理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华裔闯荡西方艺坛的励志故事。
【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公众的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B.不合逻辑,可删去“将近”或“以上”。
C.“制造……新纪录”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制造”改为“创造”。
(二)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过石头城(唐)张祜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12课 咏史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第12课咏史诗三首对应学生用书P41刘长卿(709-约780),唐代诗人。
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天宝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今属江苏)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被诬,贬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
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
有《刘随州集》。
李贺(789-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唐宗室郑王李亮裔孙。
李贺少有诗名,元和初年,游历江南,后到东都洛阳,以诗谒韩愈,受到赞誉。
元和五年,举河南府乡贡进士,但因为其父名晋肃,时议其应避父讳而不可参加进士考试。
后为奉礼郎,郁郁不得志,以有病辞归故乡,抑郁而终,年仅二十七岁。
李贺长于乐府,想象丰富奇特,词采瑰丽,炼字凝句,惨淡经营,后人称为“长吉体”。
题材多写神仙鬼魅,好用“死”“老”“冷”等字,人称“鬼才”。
有《昌谷集》。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原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才情敏捷,每次考试时,押官韵作诗赋,总是以双手四指交叉,很快成八韵,人称“温八叉”“温八吟”。
咸通七年(866)任国子助教,竟流落而终。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
擅长近体诗,怀古写景诸诗成就较高,闺情诗婉媚香艳,一如其词。
为《花间集》中首要词人,后人尊为“花间鼻祖”。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两次遭贬谪,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州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唐代宗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睽州(今浙江建德)司马。
从本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这首诗当写于诗人第二次被贬经过长沙时。
《金铜仙人辞汉歌》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
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12 咏史诗三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2 咏史诗三首断壁残垣,记录着朝代的兴亡;秦砖汉瓦,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多少雅致的诗句,缅怀着古今风流人物;无数蕴藉的辞章,倾诉着世间沧海桑田,“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人生路上,与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热爱唐诗,热爱传统文化,“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因为我们是屈原的子孙,我们是李杜的后人,我们生在最美母亲的国度——中国!美字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赏美文莫高窟(节选)余秋雨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
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
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
那个年代故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
当工匠们正在这些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
陶渊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
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
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
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工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
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
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
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
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
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
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2-12咏史诗三首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这首诗
就是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3.审美视窗 独树一帜的鬼才——李贺 穷寒潦倒的生活,深入肌体的病痛,对理想和诗歌的追求, 对残酷现实的体验,以及执着冷淡的性格,使你的内心充满 孤凄和落寞。 ‚雨冷香魂吊书客‛,是你在自己凭吊自己,其中哀痛,何 以复加?固定的格式与韵律,对一个负荷巨大悲哀的底层生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
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 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 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这一结尾,再 次地自伤身世,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 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 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的对比。
《过陈琳墓》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人。才情敏捷, 每次考试时,押官韵作诗赋,总是以双手四指交叉,很快成八 韵,人称“温八叉”“温八吟”。咸通七年(866)任国子助教, 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擅长近体 诗,怀古写景诸诗成就较高,闺情诗婉媚香艳,一如其词。后 人尊为“花间鼻祖”。著作有《花间集》。
句“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时光, 屈原不知贾谊会来凭吊自己,
2020-2021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2单元唐诗之旅(下)课时分层作业12咏史诗三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

课时分层作业12 咏史诗三首一、根底运用层1.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导学号:00362064】A.谪.宦(zhè)两栖.(xī)B.恩犹薄.(bó) 薄.暮(báo)C.眸.子(mòu) 惆怅..(chóu chàng)D.天涯.(yá) 飘蓬.(péng)D[A项,“谪〞读zhé,“栖〞读qī。
B项,“恩犹薄.〞读báo,“薄暮〞读bó。
C项,“眸〞读móu。
]2.以下各句中,字形抒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三年谪宦此栖迟B.怜君何事到天崖C.夜闻马嘶晓无迹D.石麟埋没藏春草B[B项,崖—涯。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三年谪宦此栖迟..栖迟:住得太晚了B.寂寂江山摇落..处摇落:草木凋零C.东关酸风..射眸子酸风:刺骨的寒风D.霸.才无主始怜君霸才:盖世超群的才华A[A项,栖迟:居留。
]4.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导学号:00362065】A.?过陈琳墓?吊陈琳,又自伤身世,点睛之句是“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B.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即“借别人酒杯,浇胸中块垒〞。
这主要包括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等。
C.本课的三首诗都是咏史诗,都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
D.?长沙过贾谊宅?中有对贾谊不幸命运的感慨,“怜〞是诗眼。
D[“悲〞是诗眼。
]5.以下不是李贺作品的诗句的一项为哪一项(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B.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将进酒?)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D[?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写的。
]6.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先后在滁州、江州、苏州等地担任刺史,世称韦苏州,有?韦苏州集?。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2+咏史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12咏史诗三首课时训练12咏史诗三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蛊.惑(zhōng)豢.养(huàn)汗流浃.背(jiā)妄自菲.薄(fěi)B.筵.席(yán)眸.子(mú)命途多舛.(chuǎn)繁文缛.节(rù)C.角.色(jiǎo)桀骜.(ào)翘.首以待(qiào)纨绔.子弟(kù)D.悲恸.(tòng)赝.品(yàn)潜.移默化(qián)谆.谆教诲(zhūn)答案:D解析:A项,“蛊”应读“gǔ”;B项,“眸”应读“móu”;C项,“角”应读“jué”,“翘”应读“qiáo”。
2.下列不是李贺作品中的诗句的一项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B.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将进酒》)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答案:D解析:《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写的。
3.填空。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
它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歌咏的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
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三点:一要;二要;三要。
答案:搞清史实和典故体会诗人的意图和感情分析诗的写法和语言特点4.默写《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答案:略二、延伸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刘长卿荒村带返照②,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③。
不为怜同病④,何人到白云⑤。
注①皇甫侍御:皇甫曾,字孝常,曾任宫中侍御史,他有《过刘员外长卿别墅》,本篇是刘长卿的和诗。
②返照:夕阳。
③向田分:涧水流向田间。
④同病:语出《吴越春秋》,伍子胥曾说“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相当于现在“志同道合”的意思。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演练:第二单元12+咏史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doc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诗歌的颔联在句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是:在别人离去后我独自在荒草中寻觅,在日落之时只看到空旷冷寂的树林。
从内容不难看出是倒装句。
答案:诗歌的颔联在句式上是倒装句。
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应表述为“人去后独寻秋草,日斜时空见寒林”,表现了贾谊宅的荒凉和对贾谊的凭吊之情。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前四句写贾谊宅的景象,后四句抒情。
应为借景抒情,又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因此应为借古伤今。
答案:借古伤今,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同情,同时又从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以及对当时昏暗现实的不满情绪。
2021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2单元唐诗之旅(下)课时分层作业12咏史诗三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

课时分层作业12 咏史诗三首一、根底运用层1.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导学号:00362064】A.谪.宦(zhè)两栖.(xī)B.恩犹薄.(bó) 薄.暮(báo)C.眸.子(mòu) 惆怅..(chóu chàng)D.天涯.(yá) 飘蓬.(péng)D[A项,“谪〞读zhé,“栖〞读qī。
B项,“恩犹薄.〞读báo,“薄暮〞读bó。
C项,“眸〞读móu。
]2.以下各句中,字形抒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三年谪宦此栖迟B.怜君何事到天崖C.夜闻马嘶晓无迹D.石麟埋没藏春草B[B项,崖—涯。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三年谪宦此栖迟..栖迟:住得太晚了B.寂寂江山摇落..处摇落:草木凋零C.东关酸风..射眸子酸风:刺骨的寒风D.霸.才无主始怜君霸才:盖世超群的才华A[A项,栖迟:居留。
]4.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导学号:00362065】A.?过陈琳墓?吊陈琳,又自伤身世,点睛之句是“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B.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即“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
这主要包括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等。
C.本课的三首诗都是咏史诗,都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
D.?长沙过贾谊宅?中有对贾谊不幸命运的感慨,“怜〞是诗眼。
D[“悲〞是诗眼。
]5.以下不是李贺作品的诗句的一项为哪一项(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B.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将进酒?)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D[?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写的。
]6.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先后在滁州、江州、苏州等地担任刺史,世称韦苏州,有?韦苏州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12课
(一)基础知识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__①__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__②__遭受重创__③__能浴火重生。
__④__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
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
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__⑤__单纯取决于文化,__⑥__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①②③④⑤⑥
A 所以即使也可是不但而且
B / 即使也但不而是
C 所以虽然但可是不而是
D / 即使但但不但而且
【★★答案
【解析】第①处前后衔接恰当,不需要关联词。
第②处表假设,填“即使”。
第③处和“即使”搭配,填“也”。
第④处表转折,填“但”。
第⑤处和第⑥处不是递进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分别填“不”和“而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B.小李是一名90后,她的煎饼果子摊自开张以来,每天会卖出将近200份以上的煎饼果子。
C.备受瞩目的油画巨制《长江万里图》19日晚在北京艺融秋拍会现身,经过多轮竞夺并最终以总成交价1.495亿元人民币成交,制造了吴冠中作品拍卖的新纪录。
D.从早朝的抽象表现主义创作到那些与个人经历情感紧密相连的作品,刁德谦用抽象画这种最难被大众理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华裔闯荡西方艺坛的励志故事。
【★★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公众的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B.不合逻辑,可删去“将近”或“以上”。
C.“制造……新纪录”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制造”改为“创造”。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过石头城
(唐)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3.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张诗中把草当作历史的见证,表现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刘诗中借杂草的茂盛,来突出诗人对吴宫、台城当下荒凉破旧的感伤。
B.这两首诗都写到“草”:张诗中把草当作历史的见证,表现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刘诗中借杂草的茂盛,来突出诗人对台城吴宫当下荒凉破旧的感伤。
C.这两首诗尾句都是以景结情,刘诗通过“明月”“雁声”两个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赋予原本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好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安慰。
D.这两首诗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咏史怀古诗,内容上都写石头城的破败荒凉,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情感上都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答案★★】B
【解析】A.“虚实结合”错,都是实写。
C.“营造出清幽的氛围”错误,“明月”“雁声”更添凄凉之感。
D.“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错,没有用典。
4.这两首诗都借“水”抒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张诗写出水的多和绵延,以石头城下水的无情表现诗人的感慨之多之悠长。
刘诗写出水的冷和朦胧,通过描写石头城明月、雁声、流水的凄清夜景表现了诗人的伤感之深之无奈。
相同:都衬托出石头城的荒凉破败,表现出对历史繁华不再的感伤。
(三)语言运用
5.下面这个图形是在许多饮料包装及分类垃圾箱上常见的标志,请你写出它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它标志着商品的包装是用可再生的材料制作的。
它提醒人们,可再生的垃圾应放入专用垃圾桶,将其送去回收,而不要当作普通垃圾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