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胶合板与竹胶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503-2007)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胶合板与竹胶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503-2007)

5-3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胶合板与竹胶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503-2007)‘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先竖向结构施工后水平结构施工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模板:木胶合板与竹胶板常用规格见表2.1.1-、标2.1.1-2混凝土模板用木胶合板规格尺寸(mm ) 表2.1.1-1 模数制非模数制 厚度 宽度长度 宽度 长度 6001800 915 1830 12.0 15.0 18.0 21.09001800 1220 1830 10002000 915 2135 1200 2400 1220 2400 竹胶合板模板规格尺寸(mm ) 标2.1.1-2宽度长度 厚度9151830 9.0 12.0 15.0 18.0 12201830 10002000 9152135 12202440 15003000 注:引自《竹胶合模板》JG/T3026-19952.1.2木胶合板与竹胶合板物理理学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8和《竹胶合模板》JG/T3025的要求2.13木方:规格、100mm x 100mm 木方,50mm x100mm 木方。

2.1.4 支撑件:柱箍、冷弯矩形空心型钢(俗称方钢管)2.1.5 隔离剂(脱模剂):竖向结构模板可采用水质隔离剂或油质隔离剂,水平结构模板不得采用油质隔离剂。

2.2 主要机具斧子、电锯、电刨、手锯、刨子、扳手、电钻、线坠、2m 靠尺、方尺、锤子、卷尺、水平尺、撬棍等。

2.3 作业条件2.3.1 框架机构先施工柱子,水平施工缝一般设在梁下50mm 处:剪力墙结构先施工墙,水平施工缝设在模板底标高上3~5mm 处。

2.3.2 模板设计(1)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晋兴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就为组装和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等。

竹胶板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

竹胶板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

竹胶板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竹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竹胶合板模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竹胶合板模板(以下简称模板)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代号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施工用的竹模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 14732-1993 木材工业胶粘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GB/T 17657-1999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LY/T 1574-2000 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竹胶合板模板Plybamboo form由竹席、竹帘、竹片等多种组坯结构,及与木单板等其他材料复合,专用于混凝土施工的竹胶合板。

3.2竹席bamboo woven-mat竹篾经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席子。

3.3竹帘bamboo curtain竹篾经非塑料线或绳编扎织成的帘子。

3.4竹片bamboo strip竹材除去竹青、竹黄后经刨削加工而成的片材。

3.5组坯assembly require根据竹模板的结构设计,胶合前将各层材料按要求配置的组合。

3.6竹篾bamboo skin竹材经劈刀纵剖而成的簿竹条。

3.7素面板unteated face plybamboo form表面未经处理的竹模板。

3.8复木板plybamboo form covered by veneer表面复贴木单板的竹模板。

3.9涂膜板coated plybamboo form表面敷有涂膜层的竹模板。

3.10复膜板plybamboo form covered by saturate paper表面复有浸渍纸的竹模板。

3.11表板face竹模板的表层材料,又分面板和背板。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1.1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河北省工程实体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指南》(2019版)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第37号令)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1.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采用覆膜木胶合板的模板工程,墙柱宜预制通用性强的成片定型模板,其余散支散拆。

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根据砼结构的特点,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对模板及加固体系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并确定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点和技术措施,对管理人员和施工队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2、模板的配置按流水段划分,通过综合工期、技术、质量、经济因素,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和周转次数。

模板设计要根据各种工况采用专用计算软件进行设计复核,并绘制模板配板加工图和支撑架搭设布置图,有详细节点构造。

模板设计的重点应放在阴阳角接口、楼层间过渡节点、底部节点、门窗洞口、电梯井筒等一些特殊部位的模板设计上,以保证洞口方正,尺寸准确、层间过渡自然。

模板设计中还应注意各种接缝的处理,做到不变形、不跑位、不胀模、不漏浆。

对于墙柱模板在配模过程中还应注意穿墙螺栓的布置,应与模板背楞的刚度相配合,特别注意其与上、下口及门窗洞口处间距不宜过大,避免胀模及漏浆的现象。

建筑模板施工规范

建筑模板施工规范

建筑模板施工规范.建筑模板施工规范一、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检查验收要求基本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4)对净水混凝土工程及粉饰混凝土工程,应利用能到达设想结果的模板。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亮,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痕、起砂或起鼓。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答应偏差表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1-2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二、原资料选择及掌握1、模板选择(1)、模板种类及质量判断胶合板用作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优点:(1)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

既可减少装置工作量,节省现场人工用度,又可减少混凝土外露外表的粉饰及磨去接缝的用度;(2)承载能力大,特别是经外表处理后耐磨性好,能屡次重复利用;(3)材质轻,厚18mm的木胶合板,单位面积重量为50kg,模板的运输、堆放、利用和管理等都较为方便;(4)保温性能好,能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冬期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的保温;(5)锯截方便,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6)便于按工程的需要曲折成型,用作曲面模板。

建筑工程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工程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用竹木、竹胶合板做侧模和底模,用木方、钢管或型钢做龙骨和支撑体系的现浇混凝土柱、墙、梁、板的木(竹)模板工程。

2 引用标准、术语2.1引用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2术语竹胶合板——是以薄竹片按照相邻层垂直交错的顺序排列,用酚醛胶或其它胶体作粘结剂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

木胶合板——是以单板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的顺序排列,用酚醛胶或其它胶体作粘结剂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

次楞——直接支承竹、木胶合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小梁或次梁,常用次楞如:50×100 mm的木方。

主楞——直接支承次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梁,常用主楞如:Ф48×3.6mm钢管。

对拉螺杆——拉接混凝土结构两侧模板并使其承受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专用螺杆。

3 施工准备3.1 材料及主要机具:3.1.1 木(竹)胶合板:木胶合板(含覆膜板)规格为915×1830×(9、12、15、18)mm、1220×2440×(9、12、15、18)mm,竹胶板规格为915×1830×(9、12、15、18)mm、1000×2000×(9、12、15、18)mm、1220×2440×(9、12、15、18)mm。

3.1.2木方(50×100 mm或100×100 mm等),对拉螺栓。

3.1.3支撑系统(支架):次楞,主楞,可调底座,顶托,用作立杆、纵横向水平杆、斜撑、垂直和水平剪刀撑的钢管。

3.1.4 机具: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提式电锯、钻床、压刨、方尺、水平尺、钢卷尺、线坠、铁锤、铁钉、撬棒、空压机、吊车等。

永久性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要求

永久性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要求

永久性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要求永久性模板,又称一次性消耗模板,即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模板不再拆除,其中有的模板与现浇结构叠合后组合成共同受力构件。

该模板多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顶)板工程,亦有用于竖向现浇结构,本文主要介绍前者。

永久性模板的最大特点是:简化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支拆工艺,使模板的支拆工作量大大减少,从而改善了劳动条件,节约了模板支拆用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目前我国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顶)板工程的永久性模板分类如下:⎪⎪⎩⎪⎪⎨⎧⎪⎩⎪⎨⎧冷轧轧扭钢筋混凝土薄双钢钢筋混凝土薄预应力混凝土薄板各种种配筋的混凝土薄压型钢板模板永久性模板1压型钢板模板压型钢板模板,是采用镀锌或经防腐处理的薄钢板,经冷轧成具有梯波型截面的槽型钢板(图8-199),多用于钢结构工程。

图8-199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示意图1-现浇混凝土楼板;2-钢筋;3-压型钢板;4-用栓钉与钢梁焊接;5-钢梁1-1种类、规格和使用原则1.种类压型钢板用于永久性模板,主要是按其结构功能分为组合式和非组合式两种。

(1)组合式压型钢板既起到模板的作用,又作为现浇楼板底面受拉钢筋,不但在施工阶段承受施工荷载和现浇层自重,而且在使用阶段还承受使用荷载。

(2)非组合式只作为模板功能,只承受施工荷载和现浇层自重,不承受使用阶段荷载。

2.材料和规格(1)压型钢板一般采用0.75~1.6mm厚(不包括镀锌和饰面层)的Q235薄钢板冷轧制成。

常用的压型钢板规格尺寸,见表8-43。

常用的压型钢板规格尺寸表8-43(2)封沿钢板又称堵头板,其选用的材质和厚度与压型钢板相同,板的截面呈L型(图8-200)。

图8-200封沿钢板3.使用原则(1)压型钢板模板在施工阶段必须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跨中变形应控制在δ=L/200≤20mm。

如超过变形控制量时,应在铺设后在板底设临时支撑。

(2)压型钢板模板使用时,应作构造处理,其构造形式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后是否组合成共同受力构件有关。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1、模板工程总体部署配模原则:本工程所配置的模板,技术上必须先进,模板品种和产品质量必须可靠,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

模板的配置数量应同流水段划分相适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所选择的模板应能达到或大于周转使用次数要求;模板的配置要综和考虑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模板配置的方法:墙体模板的配置方法:根据结构的设计尺寸设计模板,地下室外墙采用覆膜竹胶板模板,在施工中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充分利用已用的资源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同时又有效降低相应的成本;楼梯模板周转次数较多,采用钢楼梯,柱模板周转次数较多,采用可调截面86钢模板体系;地下室内墙部分的墙体采用加工成定型的木模板或钢木结合体系模板,直接加工成需要高度,同样使模板周转两次浇筑,满足施工高度要求。

柱、梁、顶板模板的配置方法:框架柱按标准层梁底高3350mm来考虑模板的设计与施工,所有梁侧模、底模、顶板模板均考虑散支散拆的木模板系统,面板均用覆膜木多层板。

基础导墙的配置方法: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

模板分块制作,边框采用50×100木方,竖向边框同面板做成企口型,竖肋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300m;水平背楞采用双根Φ48×3.5钢管,竖向间距为600mm,模板之间及模板与角模之间均采用企口连接方式,以确保拼接缝严密、不漏浆,钢管支护,顶在边坡上。

本工程分部分项的模板选择详见下表:筋骨架9 水平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2、模板体系的设计:柱子模板体系的设计: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柱模板采用可调截面钢柱模体系,施工方便,周转次数较多,以综合降低工程成本。

梁、板模板体系的设计:梁、板模板考虑使用散支散拆的木模板体系,所有面板为多层板,主次肋采用“几”字型材或木方,支撑系统采用碗扣架和普通钢管架,梁、板模板的支设示意图、效果图详见下图,梁板在施工过程中因混泥土自重必需起拱,大于4m跨度的梁、板起拱高度为0.1%~0.3%,对于悬梁和悬板的模板,跨位于支承之间时,中心处上拱度为0.1%跨度,悬臂时,自由端上拱度为0.4%跨度。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定型组合钢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木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剪力墙模板安装工艺剪力墙采用双面覆膜木(竹)胶合板模板体系,面板为15mm 的双面覆膜木(竹)胶板,拼装按照清水混凝土墙施工,竖肋采用50x100mm 木方,间距为250mm ,背楞采用双支Φ48钢管,钢管背楞的配置考虑混凝土侧压力沿垂直方向分布的不同,因此钢管背楞的间距亦有所不同,钢管背楞由楼板顶面起300mm 处设置第一道背楞,然后向上每隔600mm 设一道钢管背楞 ,在模板收口处需设置背楞一道。

穿墙螺栓采用Φ16螺栓 ,间距为600mm ,其外套φ25PVC 套管。

采用φ48钢管作斜支撑,自下而上1500mm 一道,上部不足1500mm 也加一道,见下图示意:8钢管背楞第一道距地@300向上@600一道M16穿墙螺栓第一道距地@300,向上@600一道100×100木方≥ 25地锚钢筋@1500Φ25锚筋木楔钢管脚手架@600木脚手板18厚双面竹胶板50*100木方间距250梁、板模板安装工艺梁底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竹)胶合板。

其支撑体系的立杆间距为900×900布置,用50×100mm 木方作为次龙骨,间距300mm ;下方平铺100×100mm 的木方作为主楞,间距为1000mm 一道。

梁宽小于或等于650mm 的梁,不设对拉螺拴,大于650mm 的梁设一道对拉螺拴,大于1000mm 的梁设两道对拉螺拴,且梁宽大于650的梁,在梁底部需加设一排支撑杆,支撑杆间距为1000mm 一道。

跨度超过9m 的梁的起拱高度为2.5cm ;小于9m 的梁,按照2‰起拱;跨度小于3.9m 的梁不必起拱。

梁模板支设详见下图:梁宽竹胶板100×100木方间距不大于300100×100木方间距1m脚手板对拉螺拴50×100木方200斜撑间距1m架管支撑间距500梁模板支设示意图梁底模板采用50×100mm 木方作内楞,用100×100mm 做外楞,当梁高不大于650mm 时,木方间距为300mm 一道,外楞间距500mm 一道;当梁高大于650mm 时,木方间距为250mm 一道,外楞间距450mm 一道,且在梁1/3和梁底模下口200mm 处设φ12拉杆一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用竹木、竹胶合板做侧模和底模,用木方、钢管或型钢做龙骨和支撑体系的现浇混凝土柱、墙、梁、板的木(竹)模板工程。

2 引用标准、术语2.1引用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2术语竹胶合板——是以薄竹片按照相邻层垂直交错的顺序排列,用酚醛胶或其它胶体作粘结剂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

木胶合板——是以单板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的顺序排列,用酚醛胶或其它胶体作粘结剂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

次楞——直接支承竹、木胶合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小梁或次梁,常用次楞如:50×100 mm的木方。

主楞——直接支承次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梁,常用主楞如:Ф48×3.6mm钢管。

对拉螺杆——拉接混凝土结构两侧模板并使其承受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专用螺杆。

3 施工准备3.1 材料及主要机具:3.1.1 木(竹)胶合板:木胶合板(含覆膜板)规格为915×1830×(9、12、15、18)mm、1220×2440×(9、12、15、18)mm,竹胶板规格为915×1830×(9、12、15、18)mm、1000×2000×(9、12、15、18)mm、1220×2440×(9、12、15、18)mm。

3.1.2木方(50×100 mm或100×100 mm等),对拉螺栓。

3.1.3支撑系统(支架):次楞,主楞,可调底座,顶托,用作立杆、纵横向水平杆、斜撑、垂直和水平剪刀撑的钢管。

3.1.4 机具: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提式电锯、钻床、压刨、方尺、水平尺、钢卷尺、线坠、铁锤、铁钉、撬棒、空压机、吊车等。

3.1.5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3.1.6海绵条:2mm厚及20mm厚。

3.2作业条件:3.2.1模板设计: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包括强度,刚度,次楞、主楞、及对拉螺杆间距等)。

3.2.2合理划分流水段,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确定要加工的模板总量及预计周转次数,以减少模板的投入,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砼工序)的作业量,确保工程进度。

3.2.3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

根据施工图对柱、墙、梁、板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主次楞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3.2.4验算与绘图:在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根据作用在模板上的荷载,对模板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3.2.5 轴线、模板线、门窗洞口线、标高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3.2.6 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安装模板前,对模板的承垫底部先垫上20mm厚的海绵条,若底部严重不平的,应先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的标高线准确找平(找平层不得伸入墙内)。

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以保准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3.2.7 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0~80mm处,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的水平移位。

3.2.8 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好隐检手续。

3.2.9模板拼装,所有板面必须牢固固定在次楞上。

3.2.10 对于组装完毕的模板,应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牢固是否有效;并涂刷脱模剂,分门别类放置。

4.模板安装操作工艺4.1柱4.1.1柱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弹柱子位置线→柱子模板范围抄平,粘贴海绵条→安装柱子模板→安装柱箍→柱子模板支撑加固→调整垂直度→复核上口尺寸→预检4.1.2安装要点4.1.2.1柱子模板安装前,必须在楼板或底板上弹出柱轴线、边线、1000mm支模控制线,在同一个轴线的柱子控制线、模板线必须拉通线进行检查。

为保证柱子模板整体位置正确、不发生扭曲,在支模板前根据所弹出的模板线来校正钢筋的位置,使其不发生偏扭。

4.1.2.2、为防止柱子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现象,待柱子模板抄平后在柱子模板下口上粘贴1-2层10mm*50mm的海绵条,粘贴时海绵条距离柱子边线5mm,防止安装模板压缩变形伸入柱内,如果楼板或底板面不平整时,应该采用砂浆堵平。

依据放线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就位,校正模板并使用斜撑固定。

4.1.2.3成排柱子支模前,在楼板或底板上弹出轴线及柱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根柱子另外一个方向的轴线,再确定柱子的另外条边线,在支模时,先立两边柱子模板,校正调直并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立中间各根柱子模板,这是保证柱子垂直度、防止轴线位移的关键工序。

为防止柱子四角漏浆,在安装柱子模板前将定型模板两边接缝处粘贴海绵条,且粘贴牢固。

4.1.2.4安装柱箍:柱箍可采用Ф48×3.6mm双钢管(或槽钢)和M12、M14、M16对拉螺栓制成。

第一道柱箍从楼地面起不大于150mm,按照模板设计的规格、间距,自下而上安装柱箍。

当柱截面较小时:柱箍采用双钢管与M12、M14、M16对拉螺栓配双螺帽双“3”型卡两面一对拉;当柱边长大于500时,需在柱中增设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杆上套PVC套管,一是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二是便于拔出螺杆周转使用。

柱较高时,按照模板设计柱箍应适当加密。

安装时,先用石笔在柱模上画出柱箍的位置,依据柱箍位置线把双钢管紧贴一个方向两面柱模外边缘,同时用对拉螺栓贴另一方向柱模外边把双钢管夹住,拧紧螺帽。

按此方法安装另一个方向两面柱箍。

柱箍与模板次楞有间隙时,用木楔将次楞与钢管逐个塞紧。

4.1.2.5安装斜撑和拉杆为保证柱模的稳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相互拉结、固定。

同时独立柱辅以斜撑固定。

把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或梁内的短钢筋棍上,用以调节、校正柱模的垂直度。

固定牢固的柱模板每边设两道斜撑和水平拉杆,以免在砼施工过程中引起独立柱的倾斜和位移,斜撑与地面的夹角为45°为宜。

4.1.2.6校正加固斜撑安装后,及时紧固柱模板。

两人配合调整柱模板垂直度,在上口吊线锤测量上中下的垂直度,另一人调整斜撑,直至垂直度符合要求。

4.1.2.7复核上口尺寸、预检复核上口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柱模加固、调整完毕后,把柱内清理完毕,封闭清扫口,办理预检手续。

4.1.3柱模板的安装其它构造要求4.1.3.1柱模竖向次楞布置应贯穿整根柱长,在梁柱交接处不得断开,交接处梁净高≥600mm时,柱头位置应加设对拉螺栓。

方柱四角竖向次楞木应对称对顶。

(见图示1)4.1.3.2柱模第一道箍离柱底不应大于150mm,最下两箍间距不应大于500mm。

当需设置穿柱对拉螺栓时,对拉螺栓沿柱高度方向的布置应与柱箍等距等量。

(见图示1)4.1.3.3柱临空面的模板面板与次楞应从楼面起向下延伸200 mm ,并在内模与楼面梁侧用2 mm 厚双面胶带封贴。

(见图示2)图2 柱、剪力墙临空面模板安装图4.2墙4.2.1墙体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墙体位置线→安装前检查→安装门窗口模板→一侧墙模安装就位→安装斜撑→插入穿墙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安装斜撑→穿墙对拉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对拉螺栓→增加水平杆与相邻模板连接4.2.2安装要点4.1.2.1墙体模板安装前,必须在楼板或底板上弹出墙体轴线、就位线、支模控制线。

4.2.2.2按已弹好的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窗洞或消防箱洞的模板框要在下口模板上开排气孔,与墙模接触的部位全部粘贴海绵条并压严以防止漏浆。

4.2.2.3把预先按尺寸拼装好的模板按位置线就位,安装一侧墙模,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按模板设计方案的穿墙对拉螺栓规格和间距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对拉螺栓,就位时板面要与墙边线重合,模板要稳定地坐落于安装基准面上,然后安装好主楞和斜撑并临时固定,穿墙对拉螺栓使螺杆端部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一端用扣件或螺帽与外楞固定。

4.2.2.4检查墙板钢筋,预埋件数量、位置、经复核无误后,再安装另一边模板,用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把两块模板连在一起,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尽量保持垂直,安装另一侧主楞和斜撑并临时固定,使两块模板正位并调整垂直,调整时一边调整斜撑,一边用线坠吊垂直,直至模板垂直为止;最后拧紧全部对拉螺栓,松紧要适度,太紧会压坏板面并产生较大变形,太松会使套管端头接触不严,增加墙厚。

4.2.2.5全面检查已就位好的墙模,相邻模板要按设计要求连成整体,在模板上口拉通线调直;增加水平杆与相邻模板连接,以加强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横向主楞的接头要保持足够长度并错开布置;墙体下部的穿墙杆在设计时可适当加密,酌情增加紧固扣件或螺帽的数量。

4.1.3墙模板的安装其它构造要求4.1.3.1墙临空面的模板面板与次楞应从楼面起向下延伸200 mm,并在内模与楼面梁侧用2 mm厚双面胶带封贴(见上图2)。

4.1.3.2墙模第一道主楞离墙底不应大于150mm,墙边第一列对拉螺栓离端头不宜大于300 mm。

墙模主次楞、对拉螺栓间距应满足模板设计计算要求,地下结构外墙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应采用止水型对拉螺栓。

4.3梁4.3.1梁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次楞、主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一侧模板→安装梁另一侧模板→安装侧模的立档、横档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4.3.2安装要点4.3.1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

4.3.2安装梁模支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首层土壤地面,在支撑下宜铺设统长垫板, 楼板5cm木方垫木,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按模板设计方案确定的立杆间距安装模板支架纵、横向立杆,在立杆上方安装梁底小横杆和纵向水平杆,在支架之间应按模板设计方案确定的步距设纵、横向水平杆,离地200mm处设纵横向扫地杆,往上每隔最大1800mm设纵、横方向水平杆。

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搭接,相邻接长连接点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支架梁底立杆两侧沿梁长必须设置纵向竖向剪刀撑杆件底端应与楼地面顶紧,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6(与地面夹角45--60度);剪刀撑斜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3个旋转扣件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