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格日本料理全解析分析
吃货 让你一次了解所有日料

吃货让你一次了解所有日料每日正午十二点,和站长说一句:“设计说”三个字,站长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或文字,或图片,或声音。
感受设计的力量,体会生命的艺术,365天,365句经典,我们相约每日正午时分,不见不散。
特别安利一篇文章,来自饭搭子吃喝梦工厂(ID:tastefactory)。
这是一位对吃吃喝喝有着极致追求的朋友,比深夜食堂更治愈,比孤独的美食家更关注你对美食骚动的内心,无食不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嗜日料者,来赏文。
▽| 梦厂说|梦厂今日要用一整套日本料理专有菜式名词来向你展示,那些在生鱼片之外更适合秋冬季节吃的和风美食▽| 生鱼片,并不是日料菜单的全部|日本料理之所以能在全球盛行,并被广泛推崇为“高级”美食,梦厂认为,这与日料反映出“以自然为美味”,从而迎合了当代所追求的健康、简单、清新的美食哲学这一点,密不可分。
在和风菜式当中,兼具超高食用价值与超强地域特色的刺身,在推广日料方面大概是功劳最大的一道,毕竟比生鱼片更“自然”的美食,真是少之又少。
然而,你可知道——刺身≠ 生鱼片生食,是日本料理烹调上的特色技法,除了海鲜,红肉、禽类、鸡蛋,均可生食入菜。
“刺身”在日语里,可以指任何切片生吃的肉类,只是咱这儿最常见的刺身主料多为海鱼,中文才会以“生鱼片”一词指代刺身。
马肉刺身、鸡腿刺身、猪肠刺身此外,“刺身”这道菜,还必须包含一个重要概念——新鲜,极致的新鲜。
因为如果不新鲜,生吃肉类,就很容易感染细菌或寄生虫。
也因此,刺身自发明以来,在日本内陆其实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吃法,基本只有在原料易得的沿海地区,或者讲究仪式感和身份地位的传统料理当中,方可得见。
这些传统料理,包括大家耳熟能详又不明觉厉的——有职料理:平安时代,只有天皇贵族和朝廷官员才能享受的宫廷料理。
据说目前想见识一套规制完整的,只能到京都一家四百年的老店去了……本膳料理:镰仓至室町时代,由幕府将军和武士阶层发起,重视君臣礼法的上流社会料理,如今只出现在极少数的大型婚丧节庆祭奠上。
墨尔本日料天花板,神户和牛吃了文案

墨尔本日料天花板,神户和牛吃了文案
摘要:
1.墨尔本日料天花板
2.神户和牛的特点
3.神户和牛的口感与品质
4.墨尔本日料天花板的美食体验
5.文案创作启示
正文:
【墨尔本日料天花板】
墨尔本作为澳大利亚的文化之都,拥有丰富的美食文化。
其中,日料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精致的造型,在墨尔本的美食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墨尔本的日料天花板,更是为食客们提供了品尝日料美食的最佳场所。
【神户和牛的特点】
神户和牛,源自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是世界闻名的优质牛肉品种。
神户和牛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饲养方式和严格的肉质分级标准。
神户和牛采用特殊的饲料和饲养方式,使得肉质鲜美、纹理分明,口感滑嫩。
【神户和牛的口感与品质】
神户和牛的口感可以用“入口即化”来形容,肉质鲜嫩,脂肪分布均匀,给人一种极为美妙的味觉享受。
神户和牛的品质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其肉质分级标准被视为世界最高水平。
【墨尔本日料天花板的美食体验】
在墨尔本日料天花板,食客们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神户和牛。
这里的神户和牛都是直接从日本引进,保证了肉质的新鲜和口感的纯正。
搭配上日料独特的烹饪方式,如刺身、寿司、铁板烧等,让食客们可以全方位地体验神户和牛的美味。
【文案创作启示】
在创作文案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调墨尔本日料天花板的独特地位,如“墨尔本的日料天花板”,立刻让人感受到这里的日料美食非同小可。
其次,对于神户和牛的特点和口感,我们可以用“入口即化”、“肉质鲜嫩”等词汇来形容,让人一看就知道神户和牛的美味。
日料小知识点总结

日料小知识点总结日料,即日本料理,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亚洲料理,以其精致、丰富、美味而享誉全球。
日料的烹饪方式和口味多种多样,有寿司、刺身、天妇罗、烧烤等等,每道菜品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
想要做出正宗的日本料理,除了要学会烹饪技巧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日料小知识点,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日料小知识点。
1. 寿司的制作寿司是日本料理中最为经典的一种,也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
寿司的制作需要使用寿司醋、寿司米和各种海鲜等食材。
其中制作寿司米是很关键的一步,需要将大米用清水淘洗几次,然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煮饭时,要控制好时间和火候,煮熟的米饭要趁热拌入寿司醋,制作成寿司米。
接下来便可以用寿司米和各种海鲜等食材制作出各种口感丰富的寿司了。
2. 刺身的制作刺身是将鱼、虾等海鲜生吃的一种料理,这种烹饪方式要求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非常高。
首先,需要选用新鲜的海鲜食材,然后再使用锋利的菜刀将其切成片状,并搭配上一些调味料和佐料。
在制作刺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刀工的技巧和节奏感,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口感。
3. 天妇罗的制作天妇罗是一种炸鱼、虾、蔬菜等食材的传统日本料理,制作时要注意食材的处理和炸酥的技巧。
首先,需要将食材浸入面粉浆,并在滚烫的食用油中炸至金黄酥脆。
在炸制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都非常关键,以保持食材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4. 烧烤的技巧日本料理中的烧烤食材种类繁多,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比如烤肉、烧鱼等。
在烧烤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避免食材烤焦或者烤熟不透。
另外,还需要注意食材的处理和调味,以保持烧烤食材的原汁原味和风味。
除了这些常见的日料小知识点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细节和技巧需要掌握。
比如,寿司的配酱和佐料、刺身的刀工技巧、天妇罗的面粉浆制作、烧烤的火候控制等等。
总的来说,制作正宗的日本料理需要掌握一定的烹饪技巧和经验,也需要对食材的选择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做出美味又正宗的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介绍

式である。 怀石料理是指品茶时,在端出茶之前所准备 的简单饭食。这是在安土桃山时代,茶道的 创始人千利休确立茶道的时候,为了品味茶 的美味而创立的规则。怀石料理的制作方法 也根据茶道各流派的不同有着严格的规定。
历史渊源:正如文字本身的意思,怀石料理起源于
“怀中抱石”的故事。原本禅僧在修行的时候,规 定上午只能吃一顿饭。因此,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当 然是腹中空空了,而且相应的体温也会下降。于是 就怀抱加热过的石头,以此来抵御饥寒交迫的困境。 怀石在这里表示 “尽管不足挂齿,但是能勉强填饱 空腹,温暖身体的简单食物”。其后,在安土桃山 时代,茶道与禅宗结合,正式确立了茶道的形式。 其中,作为茶道创始人的千利休更加追求禅料理的 精神,而将其引入茶道,确立了即使在狭窄的茶室 中也能方便享用的怀石料理。 美食的开始,是与抵制饥饿相关。
桌袱料理
桌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桌袱料理是
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 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 张桌子,所有的饭菜都放在一张桌子上。
茶会料理
日本的室町时代(14世纪)盛行茶道,于是
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最初的茶会料理只是 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到了室町末期,变 得非常豪华奢侈。其后,茶道创始人千利休 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茶 会料理尽量在场地和人工方面节约。
寿司的两大派别
日本寿司分两大派别:
一、江户派
握寿司 二、关西派 箱寿司(在盒子里糅合各种材 料制作的寿司艺术品。大阪的最有名) 两相对比之下,握寿司更让大家青睐。因为 不使用任何模具,全靠寿司师傅手工握制而 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米饭的颗粒圆润,同 时也有效地保持了米饭的醇香。
有一时寿中沾把 生位候司是点芥 鱼置只本非寿末 片沾要身常司和 的上把已失的酱 酱寿经礼做油 油司放的法拌 便一了举,匀 可端芥动在成 。约末。日糊 四,其本状 只分吃实人用 限之的,眼来 于 ) (
日料的简介

日本料理的简介日本菜肴称为“日本料理”或“和食”,同日本文化一样,多是接受海外的影响,后在日本加以改造,从而成为独具日本风味的菜肴。
室町时代,禅宗和茶叶从中国传入日本,诞生了日本菜的主流怀石莱。
日料发展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日本料理是借鉴中国菜肴的传统制作方法将他本土化,后来又结合西餐的精髓形成了现在的日本料理,日料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味道可口、外观漂亮精致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著称。
正因为日料有这些特点。
所以从其营养价值被从新认识特,特别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被认为:日料是可以预防肥胖症、高血压以及血脉硬化等病症,所以日料如今在世界各地大为流行。
而中国除港、澳、台和少数大城市外,近乎于90%的市场是一片空白,从市场角度上讲,这块市场是及其具有发展潜力的日本料理三大类別:1、本膳料理—传统正式日本料理源自室町時代(约十四世纪),现在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见只出现在少数的正式场合,如婚丧喜庆、成年仪式及祭典宴会上,菜色由五菜二汤到七菜三汤不等。
2、怀石料理--高级料理 [怀石]的由来是礼师们在进行修行与断食中,強忍饥饿,而怀抱温热的石头取暖得名。
怀石料理原本是搭配茶道,将茶的美味发挥出来的料理,现今已俨然成为高级料理的代名词。
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规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简单清淡,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
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及气氛。
由于怀石料理沿袭禅宗思想发展而成,也因此得来“净心料理”之美谓。
怀石料理的“不以香气诱人,更以神思为境”,更加体现了日本料理的美轮美奂。
3、会席料理--宴会料理会席料理不像本膳及怀石料理那么严谨,吃法较自由,除注重美味以外,以较轻松的方式享用宴会料理。
饮食行业在价格与服务上,前者属于竞争的低级形态,后者才是竞争的核心所在。
日料产品知识点总结

日料产品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日本料理产品概述1.1 日本料理产品的分类日本料理产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海鲜类、米饭制品、火锅类、汤类、烧烤类、面食类等几大类别。
海鲜类产品包括各种寿司、刺身、贝类、海胆等;米饭制品主要有寿司、寿司卷、寿司饭团等;火锅类产品有涮涮锅、日式火锅等;汤类产品有拉面、乌冬面、味增汤等;烧烤类产品主要是烤鱼、烤鸡肉等;面食类产品包括拉面、乌冬面等。
1.2 日本料理产品的特点日本料理产品以新鲜、简单、精致而著称。
其中使用的原料主要是从日本海水域中捕捞的海产品和本土农产品,保持了食材的新鲜和自然原汁原味。
此外,日本料理对食材的精致加工和制作工艺也是其特点之一。
第二节日本料理产品制作工艺2.1 寿司的制作工艺寿司是日本传统料理之一,主要有手握寿司、卷寿司和寿司饭团等。
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材、调味、摆盘、搭配等环节。
选材时,主要选用鱼生、蔬菜、海胆等食材,然后将寿司醋和味噌等调料拌匀,再摆盘制作成精美的寿司。
2.2 刺身的制作工艺刺身是日本料理中的一种传统食品,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
主要步骤包括选购新鲜材料、用刀切割食材、摆盘等。
在日本料理中,刀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求师傅精通各种切菜手法,如薄切、斜切、竖切等。
2.3 拉面的制作工艺日本拉面是日本传统面食种类之一,其制作工艺需要经过调面、揉面、切面、煮面等多个环节。
在制作拉面时,面团的揉捏程度、面条的宽窄、煮面的时间等都直接影响到拉面的口感。
第三节日本料理产品流行趋势3.1 日本料理产品国际化随着日本文化和食品的国际化,日本料理产品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行。
在全球范围内,寿司、刺身、拉面等日本料理产品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时尚选择,很多国家的餐馆和超市都提供各种日本料理产品。
3.2 日本料理产品的创新和变革随着人们对日本料理需求的增加以及日本料理市场的发展,很多厨师将日本料理进行创新和变革,不断推出新款式和新口味的日本料理产品。
如将西式元素融入到日本料理中,推出西式味道的寿司卷等。
jacky作品-日本料理漫谈-05-各种形式的料理的区别与日料名词科普

串烧)和间火烧(与明火有所间隔的烧烤,比如铁板烧和烤箱菜), 在调味方式上,又有素(寿喜)烧、照烧、盐烧、味噌烧等分类。
名词科普-炸烤类:
• 揚げ物(あげ もの) • 日本人对油炸菜式的喜爱也很有名,几乎所有食材都可以裹上特质的
名词科普-主食类:
• 寿司(すし) • 寿司是一种日本传统美食。日本古代时候的寿司,是用盐和米腌制的
咸鱼,后经演变形成如今的寿司。“寿司”在日本古代写作“鮨” (すし),原本是咸鱼的意思。“寿司”这一名称,是由于在祝贺的 酒席上,“すし”被大家极力称赞,认为是“掌管寿命”的事物,所 以就作为“すし”的假借字从江户末期开始使用。
名词科普-水菓子(みかこ)
• 饭后甜点或者水果,也是会席料理的最后一道菜,吃完后整个料理就 全部结束了。
名词科普-冷食类:
• 渍物(つけ もの): • 日本料理中的咸菜,是我们所熟悉的泡菜、酱菜之类。
名词科普-冷食类:
• 酢物(すもの): • 酢物是一种日本料理,即醋酸菜,可以与冷菜一起上,也可放在菜点
点菜小建议-若以吃为主:
• 如果你第一次吃日料却不知道如何点菜的话,这儿帮你总结几点,可 以帮你点上一顿既能饱腹又体面的日料餐!
• 其实你的重点是跟亲朋好友相聚,以吃为主,以聊为辅,喝居其次。 所以点菜时:
• 1. 应该由口感强烈、香浓刺激的菜打头阵,口味由重到轻。 • 2. 从肉类过渡到海鲜类,最后是清淡的煮、炖类家庭小菜和五颜六色
但在宴会或宴席时也会提供个人用的小锅。省去了分装到小碗的麻烦, 可以直接用锅进食。
名词科普-汤煮类:
• 汁物(しる もの) • 日本的汁物,一饭一菜一汤的【汤】是也,是日日出现在日本人餐桌
日本料理常见的菜单分析

日本美食大分享之日本料理常见的菜单大家知道无论是去中餐还是外国料理,我们每次都会遇到点菜的情况,无论你是吃过日本料理还是没吃过日本料理,让我们看看日本料理餐厅经常遇见的菜单大致有哪些(内容来自网络),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生鱼片:简单的来说就是各式的生食海鲜,如鱼、虾、贝类。
(二)单点品:传统式的日本料理,通常以各种不同的烹调方式区分,诸如:油炸类(扬物)、烧烤类(烤物)、炖煮类(煮物)、清蒸(蒸物)、汤类(吸物)以及腌渍小菜等等。
(三)寿司:包含平常常见的手卷、握寿司,花寿司等等。
(四)火锅类:平常常见的有涮涮锅、纸火锅、猪肉火锅、牛肉火锅、海鲜火锅等等。
(五)套餐类:简餐型的定食与正式的套餐等等。
日本料理常见的菜单—小菜类日本料理的小菜类,以清淡开胃为主,大致可分为渍物与凉拌小菜及沙拉三种。
(一)渍物即是我们所熟悉的泡菜、酱菜之类,用醋、盐、或是其他的调味料将材料浸渍数小时,使其调味能入味,渍物除了可以作为下酒菜亦可以当作套餐定食中的开胃菜。
常见的有味噌小黄瓜、味噌白葡萄等等。
(二)凉拌小菜包括酢物、凉拌类及各式沙拉。
以醋为主要调味料的小菜称为酢物,而凉拌小菜除了醋以外,还可以混合各式调味料或柴鱼、昆布等加以烹煮,例如醋拌花枝、凉拌洋葱、味噌凉拌鲔鱼、冷豆腐等等。
(三)沙拉除了沿用西方沙拉做法以外,再加入日式烹调方法而发展出日式的沙拉特色,例如鲍鱼沙拉、龙虾沙拉、芦笋虾沙拉、综合沙拉等等。
想要更详细了解日本料理,可以进入日本料理专门网。
分享日本料理的类别—让我们更加认识日本美食文化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大类别1、本膳料理——传统正式日本料理现在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见,大约只出现在少数的正式场合,如婚丧喜庆、成年仪式及祭典宴会上,菜色由五菜二汤到七菜三汤不等。
在十分正式的日本宴席上将菜放在有脚的托盘上使用。
2、怀石料理——高级料理据日本古老的传说“怀石”一词是由禅僧的“温石”而来,那时候,修行中的禅僧必须遵行戒律,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可吃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瑞坤 2016年12月
序言
• 日本料理中,有一些非常专业的名词,诸如我们经常听说 的会席料理、怀石料理、料亭料理等,虽然听起来非常高 大上,但若是对日本料理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往往会觉 得有些迷茫。这些不同的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 又有什么区别呢?
培训纲要
• • • • • • 1、本膳料理 2、怀石料理 3、会席料理 4、卓袱料理 5、精进料理 6、料理术语(割烹、料亭)
• 強肴 • 拌或者煮的分量较少的料理。
• 吸い物 • 饭后的清汤,也叫箸洗。
• 八寸 • 用一个大碟乘上山珍海味各一种,配上独特的几种小菜做 成的拼盘。
• 湯桶· 香物
• 菓子 • 餐后日式甜点或者是当季的传统高级水果。
三、会席料理
• 会席料理大约出现在江户时代,当时日本的餐饮文化开始 得到高度发展,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批高级餐馆,“会 席料理”这个概念就是在这段时间被推出的。当时的会席料理实际是传承自怀石料理,将其中的烹饪技艺从茶道中 剥离出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料理体系。
五、精进料理
• 在日本,把素食者称为"精进者",素食则叫做"精进料理"。 公元13世纪,日本禅宗中曹洞宗派的创始人道元禅师正式 确立了日本素食烹饪——精进料理。“精进”二字,是梵 文中“VYRIA”一词的日文翻译,意思是“存善远恶”。 他曾写道:“精进烹调必须展示出对佛法的深信,必须拥 有丰富的经验、正义和善良的心灵。”
一、本膳料理
• 本膳料理可谓是日本料理的起源,是举行仪式用的高规格 料理。源自室町时代(约十四世纪),是在室町时代武士 门第礼仪下确立的,以传统文化、习惯为基础的料理体系。 现在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见,大约只出现在少数的 正式场合,如婚丧喜庆、成年仪式及祭典宴会上。
• 本膳料理器物的摆放形式,上菜顺序,出席服装等都有着 严格的做法和顺序。菜碟或碗会置于“折敷”,也就是一 种托盘中呈上来。第一个托盘呈上的就叫第一膳,或者就 叫做本膳,接下来是二の膳、三の膳,级别较高的有七膳 之多。“本膳”有7菜,“二の膳”有5菜,“三の膳”有 3菜,均需按照顺序摆放,吃的时候也要按本膳、二の膳、 三の膳这样的顺序来吃。
• 饮茶与领悟禅意和感受冥想,是怀石料理最初诞生的意义。 严格按照茶道方法来提供的料理,被称为“茶怀石”,在 料理时还会安排茶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太过高 雅的料理受众有限,因此慢慢开始演化成不再提供茶席。
• 怀石料理与其他料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就餐的形式上:怀 石料理提倡缓慢而有序的品尝食物,主要享受用餐时那种 宁静、祥和而又带有禅意的氛围。为了突出品茶的感觉, 怀石料理的食物更加清淡内敛,只有真正内心清净之人才 能品味出其中的精髓。
培训回顾
• 1、序言 • 2、料理分类及起源 • 3、术语解释
• 谢谢
• 卓袱料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 「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于盛行 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后来,料理师又因地制宜, 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创立了卓袱料理。
• 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 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 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 一边进食,一边将鱼翅清汤及其它菜肴摆上桌。
• 会席料理,顾名思义,即令人与人通过饮酒而相会的菜肴。 一开始会席料理的基本规格是三菜一汤。但越到后来规格 也就越发上扬从三菜两汤、五菜两汤,直到九菜三汤,种 类也越来越丰富,而且色、香、味、器、形也十分讲究起 来。
• 从古以来惯例的会席料理,套菜的菜单是有一定的规则的。 通常,从前菜开始,以日式清汤,生鱼片,烧烤类,煮类, 炸类,蒸类,酸菜类菜肴的顺序逐一推出。在品尝了这些 下酒的菜肴之后,白米饭加上豆瓣酱汤,腌咸菜等被称作 “食事”的饭菜后,最终是水果类的甜点,清新一下口味, 最后宣告会席料理的完毕。品种数量相当齐全,烹调手法 多姿多彩。食品素材以水产类和蔬菜类等自古以来就倍受 日本人所喜爱的食材为主,多数情况下,调配上以严选的 豆瓣酱进行调味,再加上梅肉的甜酸和柚子皮的清香作为 点缀,花费种种工夫凝聚而成。真可谓通过品尝与菜肴达 成“一期一会”的愉悦。
• 道元禅师曾训示一位云水僧:“一滴水也是佛的生命。” 换句话说,精进料理首重令每一种食物材料的所有部分都 彻底发挥功能,纵是一粒米、一片叶、一滴汁都不能浪费, 必须令食物从各种元素中得到真的味道。在现代,日本人 认定素食不但是养颜减肥的良方,也是实现健康的有利途 径。所以许多年轻日本女性在日常饮食中喜爱选择精进料 理。
• 2、料亭
• 秉承着日式风情,神秘而优美,仅仅在熟客之间相传…… 料亭指的是一种传统的日式高级酒家,真正的料亭绝非一 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一顿饭吃下来,平均每个人需花费 5万到10万日元。一般而言,最高档的料亭只接待熟客, 头一次光临的客人必须由老主顾引见才能入内。
• 料亭不同于割烹、料理屋的地方在于,它的地点隐秘不容 易发现,并且环境布置得高雅复古,每一个房间都用专门 的女侍服务,让食客们享受到至高无上的款待,因此它被 认为是日本餐饮界的顶峰。知名的料亭,大多在非常有时 代感或设计感的建筑内,室内装饰要根据季节调整,让客 人感到愉悦,起到烘托料理的作用。
• 日本一般的家庭食用和食时是“左边米饭、右边汤、中间 菜”,这样的摆放方法就是从本膳料理那里继承来的。五 膳也叫引物膳,因为是作为礼物的膳食,故而也称“台 引”。与膳基本为烧烤食物,不能动筷子,作为礼物盛到 盒子里带回家。红白喜事的“引出物”就是由此而来。
二、怀石料理
• 在日本菜系中,最早最正统的烹调系统是距今约四百五十 多年的"怀石料理",被誉为日本烹调技术的精华。关于 “怀石”这个名字的由来,说法比较多种多样,既有“僧 人饥饿难耐抱着石头抵挡饥饿”的起源说,也有“其实就 是寺中僧侣的粗茶淡饭”的形式说。
• 蒸し物 • 大多为茶碗蒸和土瓶蒸。
• 酢の物 • 鱼介类的醋物或者沙拉,用于转换口中气味或是让口味变 得较为清爽,也有助于消化。
• ご飯 • 包括饭、味噌汤、腌菜。
• 水菓子 • 饭后甜点或者水果,也是会席料理的最后一道菜,吃完后 整个料理就全部结束了。
四、卓袱料理
• 受到远方异国文化很大的影响,在历史环境下孕育出的卓 袱料理,融和中国、葡萄牙等的异国风味和长崎的美味成 为一体的传统料理。“卓袱”来自中国,卓是桌子的意思, 袱是桌布、台布的意思。桌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
• 怀石料理最早起源于日本茶道的茶席上,是茶主为茶客们 所准备的简单饭菜。由于日本茶道中所饮用的抹茶,属于 强碱性的茶饮料,空腹饮用极易引起胃部疼痛,因此在品 尝之前会略微吃一些食物,以减少抹茶对胃部的刺激。随 着日本茶道的发展,进一步对茶道中的外物作了简化,把 用茶引起人兴奋娱乐,转为欣赏、享受茶本身,规定伴随 茶的饮食不能超过一汁三菜。
• 1、割烹
六、术语
• 割烹一词源自《孟子· 万章上》里“伊尹以割烹要汤”。 割烹并不是一种料理,而是指一种传统的日本餐厅。这些 餐厅虽然档次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具有开放式 的厨房,可以让食客们在用餐的同时欣赏到厨师的烹饪技 艺。
• 割烹与料亭的最大不同是食客可以直接与厨师交流。一般 食客们坐在吧台前,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与厨师交流自己 的感受,有些熟客还会和大将拉起家常。最典型的是高级 寿司店,由于要现场制作来吃,所以基本都是客人与厨师 面对面,因此有很多寿司店打着“割烹”的招牌,广义而 言,这类店铺都可以称作割烹料理。
• 折敷膳(向付、ご飯、味噌汁) • 怀石料理第一次上菜,用托盘(折敷)托着,包括向付、 ご飯、味噌汁三样,摆放顺序也很有讲究,左边是米饭, 右边味增汁,最外是向付(刺身)。
• 煮物 • 普遍选用颜色素雅味道清淡的食材制作,是怀石料理中的 “主菜”。
• 焼き物 • 传统怀石的最后一道主菜。主要是鱼类的烧烤。
• 先付 • 前菜,摆盘讲究季节感和色彩搭配。
• 吸い物 • 冲淡口中前菜气味的清淡汤品。
• お造り • 一般都是当季的时令海鲜。
• 焼き物 • 大部分为烤鱼或者烤虾,盐烤或照烧的调理方式最为常见。
• 揚げ物 • 一般为鱼、虾或者蔬菜天妇罗。
• 温物 • 一般为杂炊,小锅或者呷哺呷哺之类热乎乎的食物,在会 席料理中经常会取代揚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