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及其改善方法(上)
两种典型产品缺陷分析及改善措施

两种典型产品缺陷分析及改善措施第一个产品的缺陷属于润湿缺陷,也属于操作不到位缺陷。
主要产生原因在于面层涂料与蜡模在直角部位没有很好润湿,在操作时面层涂料在涂覆蜡模直角处时没有完全覆盖,中间夹有气泡。
实际上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这种铸件设计时不考虑铸件结构以及铸造方法的错误。
究其原因在于许多的零件设计师们対鋳造以及铸造方法的理解不够。
因此,在接到铸件设计时,应该首先对铸件进行工艺性分析。
那些结构会成为制壳、铸造生产的难点。
你比如这个铸件,直角的设计是铸件结构应该避免的,另外,制壳时也容易出现问题。
假如我们在铸件工艺设计时把这一难关给挡住,可能也就没有后面一大堆的问题。
因此,对于这个铸件来说,改善的重点在于如何增强面层涂料与蜡模直角处的润湿,同时排除润湿不良产生的后果。
在这里要注意几点:第一点是蜡模清洗要到位。
由于蜡模本身与硅溶胶涂料的润湿性就差,因此,蜡模的清洗首先是关键,一定要把蜡模表面的脱模剂清洗掉。
第二点是涂料面浆必须按要求加入润湿剂。
这两点是增强面层与蜡模之间的润湿。
第三点是蜡模在浸面层浆时操作要正确,按蜡模各部位不形成憋气的方向浸入,对于沟槽则应沿着沟槽方向进入,切忌使涂料中卷入空气,缓慢插入。
第四点是对于蜡模直角部位应使用毛刷或者压缩空气去除直角处的气泡,促进涂料润湿。
这两点是排除润湿不良产生的后果。
当然,对付这种铁豆缺陷的最好办法是采用真空沾浆法,可以一举解决这个问题。
图一,铸件铁豆缺陷第二个产品的缺陷有两种,一种是分层缺陷,一种是欠注缺陷。
分层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层与层之间连接不紧密,在脱蜡或者浇注时面层或者面层过渡层一起脱落造成。
欠铸缺陷主要是由于浇注温度或者型壳温度不够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浇注时操作不当造成。
改善的方法:对于第一种缺陷,首先要注意各层的干燥,必须在上一层干燥后才能开始下一层的操作;其二是前三层之间要增加预湿,增加层与层之间的连接;第三点,型壳最后封浆层干燥尽量保持在24小时以上。
产品缺陷及处理方法

压铸产品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1、流痕和花纹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1)流痕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查明原因后应及时纠正:1)模温过低。
2)浇道设计不良,内浇口位置不良。
3)料温过低。
4)填充速度低,填充时间短。
5)浇注系统不合理。
6)排气不良。
7)喷雾不合理。
(2)花纹产生的原因是型腔内涂料喷涂过多或涂料质量较差,解决和防止的方法如下:1)调整内浇道截面积或位置。
2)提高模温。
3)调整内浇道速度及压力。
4)适当的选用涂料及调整用量。
2、网状毛翅(龟裂纹)(1)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
(2)产生原因:1)压铸型(模)型腔表面有裂纹。
2)压铸型(模)预热不均匀。
(3)解决和防止的方法:1)压铸型(模)要定期或压铸一定次数后,应作退火处理,消除型腔内应力。
2)如果型腔表面已出现龟裂纹,应打磨成形表面,去掉裂纹层。
3)型(模)具预热要均匀。
3、冷隔(1)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型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断开的可能。
(2)产生原因:1)两股金属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结合力又很薄弱。
2)浇注温度或压铸型(模)温度偏低。
3)浇道位置不对或流路过长。
4)填充速度低。
(3)解决和防止的方法: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提高压射速度。
3)改善排气、填充条件。
4、缩陷(凹痕)(1)外观检查在压铸件厚大部分的表面上有平滑的凹痕(状如盘碟)。
(2)产生原因:1)由收缩引起:①压铸件设计不当壁厚差太大。
②浇道位置不当。
③压射比压低,保压时间短。
④压铸型(模)局部温度过高。
2)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
3)开型(模)过早。
4)浇注温度过高。
(3)解决和防止的方法:1)壁厚应均匀。
产品缺陷N种解决方案

产品缺陷N种解决方案产品缺陷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会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因此,对于企业和生产商而言,如何解决产品缺陷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产品缺陷的N种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和生产商做好产品质量管理。
一、设计合理,避免出现缺陷设计阶段是产品缺陷产生的根源。
如果设计不合理,产品缺陷就会产生。
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应该尽可能考虑到产品的可能缺陷,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比如,在设计电器产品时,可以加入过电压、过流保护等措施,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在设计自行车时,可以加入刹车、车灯等装置,以提高用户使用的体验性。
所以,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以便设计出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产品。
二、引入专业质检机构,提高产品品质专业的质检机构可以及时检测出产品的问题,帮助企业或生产商及时修正产品缺陷,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质检机构,如TUV、SGS、Intertek等。
这些专业机构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材料、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产品出现缺陷和故障。
三、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制造过程的质量在制造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
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组装检测,每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不会出现问题。
此外,还要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和专业水平,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工艺。
四、贴近用户,及时了解产品缺陷用户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产品存在的缺陷,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因此,企业和生产商应该保持与用户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及时跟进并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用户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质量管理。
五、完善售后服务体系,解决产品缺陷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排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缺陷N种解决办法

精心整理1、消除制品凹痕的方法2、消除缺料的方法3、消除制品银条痕的方法4、消除制品飞边的方法5、消除制品变形的方法6、7、8、9、10、11、12、13、14、15、16、17、18、消除制品脆化的方法19、消除制品使用破碎料产生白化以及脆化的方法20、消除制品内异物不良的方法21、消除制品产生剥离现象的方法22、消除制品尺寸不良的方法23、消除制品小皱纹的方法24、消除制品脱模时的破损以及裂纹的方法25、消除注口料脱模不良的方法26、消除制品上痕迹的方法27、消除制品透明度不良的方法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成型缺陷的对策表42、同一材料异色的替换作业43、不同材料的替换作业44、常见塑料材料的简单判别45、常见塑料材料的注塑温度和预干燥温度46、浇口的大小同成型性能的关系47、什么是注塑成型的五要素48、一般的模具构造49、模具的注口,流边和浇口50什么是捏和性螺杆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耐冲击性最好的塑料是ABS吗?65有耐热性的塑料吗?66耐摩性好的塑料材料那些67倾向于刚性用途的材料是那些68要求制品具有弹性时用什么样的材料69有那些材料是可以镀的70耐燃性的材料有那些71耐药品性的塑料有那些72有必要于干燥的塑料有那些73在料筒内容易分解的塑料有那些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塑料使用的色料有那些东西88塑料使用的发泡剂有那些东西89什么叫体积电阻90什么叫表面电阻91什么叫电弧阻抗92什么叫诱电率93什么叫热变形温度94塑料的分子构造同机械性能的关系怎么95塑料的分子构造同耐热性的关系怎么96塑料的分子构造同耐湿性的关系怎么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何谓标准注嘴111何谓延长注嘴112何谓溶化型注嘴113何谓搅拌型注嘴114何谓阀控式注嘴115何谓热流道注嘴116注嘴接触应怎么样117模具的普通制作方法时那些118应如何加工模具型腔内带有的花纹119何谓电铸模具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何谓压缩成型机134何谓夹层发泡注塑机135何谓锤打式注塑机136注塑机注塑制品的制作程序137注塑制品的设计程序138常见注塑机的所属设备139制品的成本同日期待决定方法140模具的制作顺序141电视机外壳使用有那些特性的材料142电冰箱内装饰品使用那些特性的材料14314414514614714814950、一、二、2-2收缩性大的材料也容易产生凹痕。
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及改进方法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也是消费者选择商品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
然而,在产品质量检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将从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入手,探讨改进方法。
首先,常见的产品质量检测缺陷之一是检测方法不合理。
有些企业过于依赖手工操作,缺乏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反复性差。
此外,还有些企业在检测指标设计上存在问题,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检测项目,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质量偏差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应对产品的关键检测指标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检测结果与实际质量相匹配。
其次,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之二是人为误差。
人为误差可能源自操作不细致、心态不稳定等多种因素。
这些误差会导致测试结果偏差,影响产品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人为误差,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岗位责任明确来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加强对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检测过程规范且可追溯。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条码和RFID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降低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第三,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之三是检测环境不合理。
检测环境不合理可能包括温湿度条件不符合要求、环境噪音干扰等。
这些因素会对测试结果产生负面影响,使产品质量评估失真。
为了改善检测环境,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检测室或实验室,并加强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同时,可以利用隔音、隔热等技术手段,减少环境噪音和温湿度的波动,确保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最后,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之四是检测结果分析不合理。
有些企业在测试结果获得之后,没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无法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引入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大量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发现异常和问题。
同时,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测试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缺陷与改进措施报告

产品缺陷与改进措施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然而,即使是最好的产品也难免会出现缺陷。
本报告旨在分析产品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产品缺陷分析1. 设计缺陷:产品设计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例如,按键布局不合理可能导致用户操作不便。
2. 制造缺陷: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工艺控制不严格等,导致产品性能下降。
3. 检验缺陷:质量检验环节的疏忽可能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影响客户使用体验。
4. 运输缺陷: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导致性能下降或外观受损。
5. 客户使用不当: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缺乏必要的知识或技能而导致产品损坏。
三、改进措施1. 优化产品设计: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了解客户需求,对产品设计进行优化。
例如,改进按键布局,使其更符合人体工学。
2.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
同时,加强原材料入库检验,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线。
3.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操作规程,确保工人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加强工艺参数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工艺波动问题。
4. 完善质量检验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质量检验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的产品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关键工序,实施100%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5. 提高运输安全意识:加强产品包装设计,提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抗冲击能力。
同时,加强物流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安全送达客户手中。
6. 加强客户培训: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产品使用培训,提高客户的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因客户使用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坏。
7. 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通过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同时,鼓励客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
8. 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定期开展质量意识培训和教育活动,使员工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对质量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及纠正措施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及纠正措施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产品质量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无论是食品安全问题、汽车召回,还是电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都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纠正措施。
一、产品质量问题分析1.1 供应链管理不到位供应链管理是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的制造过程通常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配送等。
如果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
例如,一些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可能会选择低价的劣质原材料,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此外,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2 生产工艺不合理生产工艺是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如果生产工艺不合理,就容易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例如,在一些制造业中,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工艺参数设置不当、设备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此外,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1.3 缺乏质量意识缺乏质量意识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只关注产量和利润。
这种短视行为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
此外,一些企业在员工培训和教育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二、产品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2.1 加强供应链管理为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
首先,企业应该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最后,企业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控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2 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是改善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产品缺陷分析与改进巡视整改方案

产品缺陷分析与改进巡视整改方案一、引言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运输、储存、销售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预期性能目标不符、存在安全隐患或影响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问题。
产品缺陷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今,不仅会影响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还可能对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分析产品缺陷原因并制定巡视整改方案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产品缺陷分析1、收集缺陷数据针对产品缺陷问题,首先要全面收集与产品缺陷相关的数据,包括消费者的投诉、质量检验报告、质量损失报告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整理出产品缺陷的类型、频率、严重程度等信息。
2、分析缺陷原因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导致产品缺陷的根本原因。
可以采用鱼骨图、5W1H分析法(What、Why、When、Where、Who、How)等工具来帮助分析。
可能的缺陷原因包括:设计不合理、零部件质量问题、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供应链管理问题等。
3、评估缺陷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缺陷,需要评估其对产品性能、安全和用户体验的影响程度。
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对不同缺陷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优先整改的缺陷类型。
三、改进巡视整改方案1、优先整改缺陷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整改优先级。
对于影响产品性能、安全和用户体验最为严重的缺陷,应优先予以整改。
对于频次较高且易于改进的缺陷,也应优先考虑。
2、制定整改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缺陷,需要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比如对于设计不合理的缺陷,可以组织专家进行产品设计优化;对于零部件质量问题,可以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对于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的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3、落实责任及时整改在制定整改措施时,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建立相应的跟踪机制,确保整改措施的执行和效果的持续改善。
对于整改不力的责任人,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示警示。
四、改进效果评估1、监测整改效果在整改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对整改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塑胶制品缺陷及其改善方法(上)
作者:admin 时间:2013-08-27 00:04
制品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和表观质量,内部质量包括内应力,冲击强度,制品收缩,熔合强度等,了解这些对我们塑胶模具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讲述的是制品常见的各种表观缺陷:
一、凹陷,缩孔,气孔
1.产生原因:原料吸湿性太大,干燥不好,制品壁厚不均,模腔压力不足或没有把存
于腔内的空气排除而形成阻隔使熔体不能与模具表面全部按触,或因物料冷却
速率降低其使制品表面出现严重凹陷,而缩孔位置多发生在筋表面和远离浇口
位置.
2.防止办法:在制品设计方面要防止由于筋造成壁厚不均,在选择材料方面选取收
缩率小的材料,模具方面在壁厚地方开设支流道,工艺方面要降低模温,熔体温
度.增加注射压力、保压时间和注射量,对容易发生缩孔的地方加强冷却,增加
浇口截面尺寸.
二、无光泽,冷白,搓伤及皱纹
1.产生原因:这类缺陷的产生大都是因为模具温度过低,聚合物熔体温度过高,冷
却过快所致.当熔体还在充模时,在型腔壁上就形成了很硬的壳.壳层受到各种
力的作用使之泛白变浑,严重者壳层可能被撕破和皱纹.产生此类现象的另一个
原因是熔体在模内发生了不规则的脉动流动,如在浇口尺寸很小,注射速度又很
大时,聚合物熔体细流射入模腔,细射流经过一段时间表面己冷却再与后续熔体
熔合时,就会出现此类缺陷.
2.防止办法:提高模具温度,加大流道,浇口.
三、银丝与剥层
1. 防止办法:选择好干燥设备和干燥工艺,将含湿量降到最低值.工艺方面降低熔体温度,提高模温,稳定喷嘴温度,加大背压,模具方面加开排气槽.
四、烧焦,暗纹及暗斑
1.产生原因:暗纹或暗斑出现多是因物料过热分解而引起,有的是因为塑化不均匀,
从外观上看呈暗斑痕,有的是因为异物所致,冲模时模内空气压缩,温度升高产
生烧焦,多发生在熔合缝处.
2.防止办法:物料干燥充分,降低熔体温度,提高背压,模具方面改善排气.
五、翘曲,变形
1.产生原因:聚合物的组织相应力,机械应力,热胀冷缩应力(温度应力)残余在制
品内部所致,一般结晶型比非结晶型大.
2.防止办法:减小取向,增大浇口尺寸,适当降低熔体和模具温度,加大注射速率,
适当延长注射保压时间,减小浇口处压力,制品方面结构合理,改善脱模斜度表
面粗糙度.顶出位置,面积等.
六、龟裂
1.产生原因:分子链在应力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排列的裂纹,当脱模顶出力不平衡
时,脱模造成真空吸力引起龟裂
2.防止办法:采用消除内应力的工艺办法,如提高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降低注射
力,采用退火处理等
七、熔合缝
1.产生原因:两股以上的熔体合拢时,波前锋受到异物阻隔气体杂质所形成.
2.防止办法: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提高注射力和注射速度,模具上加开
排气,增设冷料井,调整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