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教师教好化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情感的探讨,提出培养学习情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这对于落实教学目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工程,培养现代化所需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化学情感培养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开掘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疑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情感规律的应用和发挥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

1、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2、情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一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它反映出课堂教学情境跟学生心理间的关系,表现为积极活泼、积极沉闷和消极冷漠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课堂情绪,产生的教学效益是不同的,它表明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情感有不同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在化学课堂中,教师精神饱满,学生认真听、积极想、踊跃发言,实验时认真观察和操作。这种和谐、活泼、严肃、有序的积极情感气氛,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能排除教学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所以,教师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情绪有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

3、情感教育是中学化学新课标的特殊使命

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一、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又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以知育情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或

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10-10-11T11:39:14.96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魏海连 [导读]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 魏海连 摘要: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情境 作者简介:魏海连,任教于山西省柳林县联盛中学。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流通过程,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教学信息控制过程。课堂教学信息系统是由语言信息、行为信息和情感信息三个要素构成的。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充分发挥语言信息和行为信息的要素功能,而且要发挥情感信息的要素功能,使三者呈立体交叉排列、优化组合、协同作用,以师生紧密合作、共同活动来实现教学信息系统的整体优化。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化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加强情感教育。 一、抓住教学情境,培育学生学科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又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现象,增强学科情感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或称“情感校正”。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例如,在上述提及的“盐类的水解”教学中,可先以“探讨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为范例,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逐步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思路,积极思维,深入探索CH3COONa的水解过程,使学生认识到:CH3COO-与H2O电离产生的H+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引起H2O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导致溶液中[H+]<[OH-[。然后,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独立探索NH4Cl等其它类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盐类的水解”实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典型范例指导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挖掘学科教材德育素材,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富有情感的学科语言,点燃学生对学科的情感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一个最

化学教学课例分析

化学教学课例分析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俗话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学生总喜欢那些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教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应主动沟通师生感情,运用情感教育打动学生的心扉,以情感人,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1)微笑:微笑是很有感染力的,教师的微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经常有学生对我说:“张老师,您每天笑眯眯的上课,我们被您看得不好意思走神”。微笑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思想上轻松了,思维上就敏捷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习任务圆满完成。(2)目光:在教学过程中目光的接触也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条重要的渠道。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目光来组织教学,虽与学生目光接触,但不过多凝视,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视线重点在教室的后排,既可弥补因空间距离形成的与后排学生的沟通障碍,有利于统摄全班。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在回答问题胆怯、畏缩时,用目光去鼓励、支持等。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产生一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大大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不断产生温暖感、亲切感。充分发挥这种无声的语言在情感交流中的特殊魅力,让“无声胜有声”。 (3)手势:手势既能进行直观教学,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讲酸、碱的通性有五点时,教师可以伸出五个手指;当教师讲到某重点知识时,可以用手握拳,表示强调。

手势的灵活运用,不但能增强语言活动的感染作用,而且使学生心领神会、兴趣大增,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由于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贴近了,学生课堂‘插嘴’现象增多了,有时遇上教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说:“你真会动脑筋,提了个问题把老师也给难倒了。”从心理上满足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学生觉得教师也和他们一样需要不断学习,然后教师请学生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样,一个学生的质疑就激发了全班的求知欲,每个学生都被调动了积极性,教师也适时加入进去共同学习。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变成完全符合学生求知需要的东西,不仅让学生增知识,长智慧,学会学习,也是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唤醒、激励。再把这样的情感延伸到课外,与学生一起聊他们喜欢的话题,比如兴趣、爱好、交友、学习及家庭情况。这样我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社会等环境对教学的影响的知识,知道学生上课之前,懂些什么?不懂些什么?哪些预备知识需要加强。这样课堂才会比较精彩,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等才不会变成问题。 我们组织教学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刻意设计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快乐体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就是看你的学生有没有发展和进步。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不断地设问自己:“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11-05-11T17:15:45.0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7月上作者:陈文艺[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陈文艺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中学056300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里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一、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 二、以知育情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或称“情感校正”。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的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 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 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难点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对比、联想、浓缩、提炼等方法,使其中涉及的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电子得与失等诸多概念清晰、明了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感到的不是这部分知识的杂乱、难记,而是有序、有理、有趣。特别是可让学生从对比中领悟到“对立统一”、“物质不灭”等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锤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寓学法训练于教学之中。 三、以理育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例如,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了飞跃发展,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以情育情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谈 化 学 教 学 中 情 感 教 育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克服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不和谐关系,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关键字:情感,情景,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而知、情、意相结合是现代教学论的要求。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化学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 。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笔者认为下面所列情况是学生乐于学的几种情形: (1) 当学生有兴趣时; (2)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3) 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呈现时; (4)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5) 当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6)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探究

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17-11-09T10:36:52.34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作者:王博[导读] 本文阐述了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中学7182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以理论与实验教学两部分促进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完善自身、情理交融,依托于化学事实、化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化学实验、化学课外活动,借助于各种练习、复习和小结以及学习考评等。在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的状态下,熏陶、渗透、感染、点化,努力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感教育熏陶渗透 “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化学”情景交融的地步为我们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和完美的生活,所以在化学的教育中要动之以情,用之以情,有感而发,学好化学和教好化学有一样的重要,以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情感之中理解化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兴趣高涨,提出化学变化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变化。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种,经过多种教育改革,用情感教育已成为现在的热潮。化学的教学在课堂内分为理论部分教学和实验部分教学。一、理论部分教学 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化学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1.在教学情景的设置中贯彻情感教育。创设学习化学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和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与积极相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毫不夸张的说,情感是化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兴趣是化学学习中的催化剂。学生对社会热点有一种新鲜感及了解内容的强烈欲望,因此要把握好理论和社会的联系,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全面发展和变通走向。人的任何心理过程和行为总是带有某种情绪色彩,对人的环境应起着这样和那样的作用。 2.以情育情,发挥教师主体性,学生主动性。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重要反映。健全人格应具有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客观理智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才能在学习之中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3.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巧妙地组织讨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要求教师以指导的形式组织课堂丰富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练习和提取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问和答的过程中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学生一起改善课堂环境或以分组形式或以坐位形式来进行生生交流,使教室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乐园。 4.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化学教育尤其注意农村化学教育。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在社会科技的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广大农村中的化学教育,本着实验少、实验难的观点,在生活中谋求基础实验或叫生活实验。从学生的现实经验出发,才会对问题情景产生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教育之中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二、实验部分教学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首要外部因素,要使学生喜欢化学,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实验是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我们的情感载着我们的行为,教育心理学曾用性格差异来划定学生发生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所以我们的化学教育要用情必真,实验要用情必慎。 1.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2.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综上所述,化学的教学中应该综合化学理论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在情感的教育中教师应该动之以情,用之以情。教师应该注意情感的投入,用“心”去感知,去调动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引向课堂、引向教师、引向未来。教师应该和学生心连心、同欢乐、共忧愁。化学教师的情感育人的途径很广泛,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讲授到各种实践活动,从教材到各种教具等。参考文献 [1]王慧敏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学化学教参.陕西教育出版社,2017,2。 [2]刘金明浅谈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新课程.陕西新闻出版集团,2017,3。

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在于唤醒每一颗学生的心,用爱去滋润,用真诚去开启,师生情感融洽,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一、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由于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导致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只是消极参与。虽然情感教育现在已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许多教师没有真正去领悟学习。有些教师,课讲得很认真,课堂组织能力也很好,而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有时不惜牺牲休息时间,辛苦地去为学生加班加点。但尽管如此,教学效果却不怎么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承认,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样的,但其中最容易让人忽视的恐怕就是情感教育了。 二、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打个比方:如果说化学教学是长身体(知识)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情感教育则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强壮的身体是可怜的,但缺乏健康的灵魂是可悲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合情

感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 首先说说教书的目的,虽然学生读书是为了自己,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读书就是为了教师和父母。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妨这样想想:学校在评价一名教师的时候,比较注重你所教的那门学科的分数,这个分数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学生学习的目的确实和我们教师是分不开的。与其和学生争论一番,还不如通过情感教育去激励他、唤醒他、鼓舞他、感化他,“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良好的情感,一般规律是他一定会把情感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动力。 要说育人的目的,在平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中,已经润物细无声了!其实化学课就好比是一块情感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情理结合,倾注自己的情,倾注自己的爱,才能使这块绿洲中的花儿永远充满旺盛的活力。 三、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和发展的,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为此,教学过程就必须创造出良好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1. 利用生动的小故事创设学习化学的情景 例如讲氯气时:某地一位家庭主妇在打扫卫生时突然晕倒,因抢救无效于半小时后死亡。法医经过解剖得出结论: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教师教好化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情感的探讨,提出培养学习情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这对于落实教学目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工程,培养现代化所需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化学情感培养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开掘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疑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情感规律的应用和发挥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 1、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2、情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一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它反映出课堂教学情境跟学生心理间的关系,表现为积极活泼、积极沉闷和消极冷漠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课堂情绪,产生的教学效益是不同的,它表明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情感有不同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在化学课堂中,教师精神饱满,学生认真听、积极想、踊跃发言,实验时认真观察和操作。这种和谐、活泼、严肃、有序的积极情感气氛,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能排除教学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所以,教师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情绪有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 3、情感教育是中学化学新课标的特殊使命 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精选版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 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苏州高新区东渚中学李雪龙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至今已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等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好评。现为学校的理化生组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98年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内容提要:在平时的化学教研活动中,经常听到很多老师的教学观:书上重要的知识点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了,做什么实验!考什么教什么,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条适合农村中学学生的教学经验,那就是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渗透,并取得理想效果。 素质教育一词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我国教育界的众多领军人物几乎每天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对其大谈阔论。遗憾的是响了这么多年的雷,也没见到下了多少雨。大部分学校只是在嘴吧上说说而已,过过场子,暗地里还是拼命地抓升学率,更有甚者某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会议上曾公开表白: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大张旗鼓抓应试教育。在这种大气候、大环境下,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紧紧跟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一味追求分数,一味地抓智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情感教育等,久而久之,使得我国近年来培养的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分数高、能力差、甚至有些道德败坏的不良趋势。针对此种情况,我认为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娃娃开始,从幼儿园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渗透素质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以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既有较高知识层次,又有良好情感价值观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人才。下面我想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是实验教学方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自然科学,在学习过程中要遇到很多实验,然而学生在实验中轻过程重结果,往往会忽略很多地方,譬如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用量、以及实验后废液的处理等细节问题。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要做硫粉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演示前我强调一定要仔细观察实验的操作细节以及实验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接下来我有条不紊的把整个实验完整的演示了一遍。然后我立马逐一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实验中取用硫粉的量你认为多吗?②给你影响最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镇平中学陈利婷 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教师会比较重视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较为忽略,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在新课改中,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基础的情感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目前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已经处于并列的高度,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是一个高效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所以老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教学方法,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化学教学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本应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初中化学课程设置存在时间短、课时少、任务重、教材内容分散、学生记忆量大等问题,导致许多学生在短暂的喜欢过后便对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短,而且有些概念

容易混淆再加上难点众多,所以学生很容易对其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失去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针对目前的情况看来,很多学生都缺乏自信心,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良好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化学学习需要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敢于对化学现象提出为什么,这样才能够对化学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思维很活跃,并不满足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将学生的求知需求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情绪来学习化学知识,在求知中来获得领悟,或者还可以增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环节,例如举行化学元素表背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可以在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而学生在探索中面临疑问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疑问的时候,能够自己主动来进行解决。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相关措施 1、教学中要努力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化学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应该将化学实验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关系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主体,积极的情感,能够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消极的情感,泯灭了学生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找到刺激学生积极情感的源泉,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调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情绪能够感染学生,波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作为一位化学教师,在落实三维目标之时,我们尤其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情感因素,让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良好的情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创设情境,将积极的情感带进教学情境 情感的产生必须依赖一定的情境,什么样的情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教师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学生就会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创设特定的感情。化学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的情感都产生着综合的影响。大家知道,化学学科以实验为主,这就决定了化学教学离不

开形象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以及大量的实验。同时,化学又是研究微观的科学,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来完成。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演示实验,教师都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形象感知和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是最好的办法,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直接感受到,在愉悦的活动中体验到。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进行“原子的结构”的教学中,由于原子是一个微观的结构,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可以采用模型教学法或结合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为学生创设可观可感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不会觉得内容枯燥,无法想象。一个模型展示,一副多媒体画面会把学生带进教学情境中,既有助于教学,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培育积极的情感 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学生的情感相互关联,两者互为作用。认识是感情产生的基础,又是发展的条件。认识问题越深刻,思考越深入,学生的思维就越开阔,情感也就越丰富。如果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浅薄,流于表层,那么学生的感情基础就会不牢固,情感就不丰厚。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就会以正确的态度去发现问题,能够以积极的情感去对待事物。相反,错误的认识往往导致情感的迷失,甚至出现错误的情感。情感对认识也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

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薛永峰

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薛永峰 发表时间:2012-07-06T16:10:42.1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8月总第62期供稿作者:◆薛永峰[导读] 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薛永峰山西省柳林县第一中学033300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流通过程,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教学信息控制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且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情感教育 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加强情感教育。 一、抓住教学情境,培育学生学科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 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现象,增强学科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难点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对比、联想、浓缩、提炼等方法,使其中涉及的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电子得与失等诸多概念,清晰、明了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感到的不是这部分知识的杂乱、难记,而是有序、有理、有趣,特别是可让学生从对比中领悟到“对立统一”、“物质不灭”等闪耀人类智慧之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锤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富有情感的学科语言,点燃学生的学科情感 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 四、结合社会生活所需增强学科兴趣和情感 情感与需要具有相互制约的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从而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情感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实施鼓励性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都有所进步。参考文献 (1)王金凯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陕西教育出版社,2009:29—108。(2)董瑞祥高中化学教学浅析.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105-124。(3)范堆银高中化学教学新模式.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248-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