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活力测定

合集下载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原理淀粉酶(amylase)包括几种催化特点不同的成员,其中α-淀粉酶随机地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端,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同时使淀粉浆的粘度下降,因此又称为液化酶;β-淀粉酶每次从淀粉的非还端切下一分子麦芽糖,又被称为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则从淀粉的非还原端每次切下一个葡萄糖。

淀粉酶产生的这些还原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淀粉酶活力的大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可以用麦芽糖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淀粉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有淀粉酶,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15min则被钝化。

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测出另一个的活力。

本实验采用加热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淀粉酶的活力,再与非钝化条件下测定的总活力(α+β)比较,求出β-淀粉酶的活力。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二)仪器设备: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 恒温水浴(37℃,70℃,100℃);4.具塞刻度试管;5. 刻度吸管;6. 容量瓶。

(三)试剂(均为分析纯):1. 标准麦芽糖溶液(1mg/ml):精确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2.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精确称取1g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20ml2mol/L NaOH溶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盖紧瓶塞,勿使CO2进入。

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3.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0.1mol/L 柠檬酸):称取C6H8O7.H2O 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B液(0.1mol/L 柠檬酸钠):称取Na3C6H5O7.2H2O 29.4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淀粉酶是一种能够降解淀粉的酶类。

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主要有光密度法、滴定法、浊度法、电极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

一、光密度法光密度法是利用淀粉酶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降解淀粉产生的葡萄糖,与p-二硫化苯胺生成的被称为多脱氧萘酚蓝的有色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液体缓冲液、淀粉溶液、pH 7.0缓冲液、2%~4%淀粉溶液、0.1% p-二硫化苯胺、1%酶液。

2. 在试管中加入2 mL pH 7.0缓冲液、2 mL 2%~4%淀粉溶液和1 mL 酶液,置于37恒温槽中培养10分钟。

3. 取出试管后,立即加入5 mL p-二硫化苯胺试剂和1 mL液体缓冲液,混匀后,放置15分钟使产生的多脱氧萘酚蓝发色充分。

4. 测定吸光度: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通常为540 nm)对反应液进行吸光度测定。

5. 用纯水代替酶液重复上述步骤,结果作为对照组。

6. 计算淀粉酶活力:对照组的吸光度减去实验组的吸光度,乘以吸光度系数K (由标准淀粉酶活力校准得出),即可得出淀粉酶的活力。

二、滴定法滴定法是通过滴定试剂滴定淀粉酶产生的葡萄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碘滴定剂(0.02 mol/L碘酸钾,0.2 mol/L硫酸),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0.1%淀粉溶液。

2. 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加入试管中。

3. 预热培养:将试管放置于37水浴中预热,约5分钟。

4. 添加滴定剂:将试管中的淀粉加入10 mL淀粉溶液中,迅速搅拌。

5. 滴定:在反应时加入少量滴定剂,然后滴定到反应性红色消失的那一点为止。

6. 计算淀粉酶活力:滴定所使用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与滴定所使用的碘滴定剂的体积之间的比值即为滴定效价,根据滴定效价计算淀粉酶的活力。

三、浊度法浊度法是通过测定淀粉酶降解淀粉导致溶液浑浊度变化来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测定步骤:1. 准备试剂:0.1 mol/L淀粉溶液,0.1 mol/L缓冲液,1%淀粉酶溶液。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淀粉酶是一类能够催化淀粉水解的酶,在生物体内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准确测定淀粉酶的活力对于研究酶的性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以及相关工业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淀粉酶活力测定方法。

一、碘淀粉比色法碘淀粉比色法是一种较为经典且常用的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后,剩余的淀粉与碘液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颜色的深浅与剩余淀粉的量成正比。

通过比色法测定反应后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淀粉溶液的试管,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然后,迅速向各试管中加入碘液,使反应终止。

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事先绘制的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值转换为剩余淀粉的浓度,从而计算出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量,进而得出淀粉酶的活力。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缺点是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低活力的淀粉酶测定可能不够准确。

二、DNS 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 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其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还原糖,还原糖能与 3,5-二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共热,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生成量与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通过比色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操作过程如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适量反应液,加入DNS 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冷却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与碘淀粉比色法相比,DNS 法的灵敏度较高,能够更准确地测定低活力的淀粉酶,但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一些。

三、斐林试剂法斐林试剂法也是基于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的原理。

斐林试剂由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组成,还原糖能将斐林试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离子,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淀粉酶检测方法

淀粉酶检测方法

淀粉酶检测方法淀粉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分解淀粉的酶类,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淀粉酶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生物学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10种常用的淀粉酶检测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 检测淀粉酶酶活力的方法淀粉酶酶活力的检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淀粉酶对淀粉分子链断裂的程度。

其方法多种多样,如I2-KI法、Nelson-Somogyi法、DNS法、酚硫酸法等。

其中DNS法的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被广泛运用于淀粉酶酶活力的测定中。

DNS法的具体流程:取淀粉酶反应液1ml,加入60μl 1% 普鲁士蓝,阴离子化的淀粉酶会将淀粉水解成低聚糖,反应后加入7.5ml DNS液,于100℃水浴烘箱加热10min,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用1mol/L NaOH调至中性,以1cm光程在7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 紫外线比色法紫外线比色法是一种测定淀粉酶酶活力的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

该法利用酶水解淀粉时所产生的差异色团在化学性质和吸收光谱方面的变化来测定淀粉酶酶活力。

紫外线比色法的具体流程: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及淀粉,在相应的pH值下孵育一定的时间后,停止反应,加入氢氧化钠,合并各样品,稀释,分别于270nm、309nm处记录吸光值,然后计算各组淀粉酶的缩合作用所产生的光吸收值,即可求出淀粉酶的酶活力。

3. pH滴定法pH滴定法是以酶水解完淀粉后所生成的氢离子释放量作为反应结束的依据。

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准确度高。

pH滴定法的具体流程: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及淀粉,设置相应的pH值,在一定的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取出样品,加入酚酞pH指示剂,并滴加NaOH溶液,直到溶液从淡红色转为深红色,记录NaOH滴加量,计算其中的氢离子产生量即可求出淀粉酶的酶活力。

4. 薄层酶法薄层酶法是将淀粉酶和淀粉均匀混合后涂在薄层板上,然后观察酶诱导的淀粉分解反应的变化,以判断淀粉酶的活力。

薄层酶法的具体流程:将淀粉酶和淀粉均匀混合后涂在薄层板上,然后孵育一段时间,用紫碱蓝溶液滴在板上,若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其降解产物将与紫碱蓝成蓝绿色,而未被淀粉酶降解的淀粉则呈紫色。

淀粉酶、α酶、β酶活力的测定

淀粉酶、α酶、β酶活力的测定

三、材料、仪器与试剂
(2)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0.1MOL/L柠檬酸): 称取C6H8O7·H2O 21.01克,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B液: (0.1MOL/L柠檬酸钠):称取NA3C6H5O7 · 2H2O 29.41克,用蒸馏水 溶解并定容至1L。取A液55毫升与B液145毫升混匀,即为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3)1%淀粉溶液:称取1克淀粉溶于100ML 0.1MOL/L PH=5.6的柠檬 酸缓冲液中。
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仪器与 试剂 四、操作步骤 五、结果处理 六、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 学习和掌握测定α-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总淀粉酶活力测定过程中提取的淀粉酶原液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两种。 两种淀粉酶特性不同,A-淀粉酶不耐酸,在 PH=3.6的环境下以下迅速钝化。 Β 淀粉酶不耐热,在70°C环境下15分钟后就会钝化。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 活力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测出另-种淀粉酶的活力。 • 实验二采用加热的方法钝化Β -淀粉酶,测出A-淀粉酶的活力。 • 实验三采用加酸的方法钝化A-淀粉酶,测出Β -淀粉酶的活力。
四、操作步骤:
1.淀粉酶液的制备: 称取1g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 砂和2mL蒸馏水,研磨匀浆。将匀浆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 容到100mL。在室温下放置提取15~20min,每隔数分钟摇动1次,使 其充分提取。取适量在3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淀粉 酶原液,稀释后用于淀粉酶总活力测定(稀释倍数依具体情况而定)。
(2)还原糖测定: 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20mL, 加塞后颠倒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540nm)进行比色。

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淀粉酶活性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检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比色法:使用酶活性与颜色变化有关的试剂,如
比色剂,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2.电位检测法:使用电位计来直接测量酶酶解淀粉
过程中产生的电流。

3.磷酸酶试剂盒法:使用含有磷酸的试剂盒,在酶
解淀粉过程中产生的磷酸可以通过酶解磷酸酶来酶消耗,由此反映淀粉酶活性。

4.放射性检测法: 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
萄糖可以通过磷酸甘油酶合成磷酸甘油,这种合成过程中产生的14C碳可以通过放射性计数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这些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验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1.比色法是最常见的检测淀粉酶活性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酶解淀粉产生的葡萄糖或其他物质的颜色变化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常用的比色剂有银离子试剂、染料试剂等。

2.电位检测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酶解淀粉产生的电流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3.磷酸酶试剂盒法是通过检测淀粉酶酶解淀粉产生
磷酸,再由磷酸酶进行消耗来反映淀粉酶活性。

4.放射性检测法是一种特殊的检测方法,它使用含
有放射性碳的淀粉或磷酸甘油试剂,通过检测放射性碳的计数变化来检测淀粉酶活性。

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选择其中一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条件来确定,如实验灵敏度、试剂成本、操作难度等因素。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心得体会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心得体会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心得体会淀粉酶活力是指单位时间内酶对底物淀粉水解的能力。

测定淀粉酶活力是分析酶的功能和效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生物工程、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时,我结合课堂理论知识,认真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测定淀粉酶活力前要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实验时,我选择了新鲜的淀粉样品和淀粉酶溶液,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套精确的酶活测定仪器,如比色计、恒温器等,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实验操作中的仪器调试和样品准备是关键。

在实验开始前,我做好了比色计初步校准和温度的调整,以确保实验测定的准确性。

同时,我对淀粉样品进行了精确的称量,确保了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注意将操作进行到底,尽量避免出现误差,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加强了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和记录,以确保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酶活测定实验中常常需要观察淀粉的颜色变化,借此判断酶的活力。

因此,我在实验过程中随时观察淀粉的溶液颜色,并根据比色计的读数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遗漏和不准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不仅仅是在实验操作层面上,我还深入思考了实验原理和结果分析的问题。

在实验前,我详细研究了淀粉酶的作用机制和测定酶活力的原理,以确保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正确解释。

在结果分析中,我重点关注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值与理论上预期的值之间的差异,找出可能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样有助于提高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解释,为后续的实验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

同时,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和失误,我总结了教训,从中吸取了经验。

例如,在实验操作时由于比色计未及时校准导致最后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给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下次实验操作中,我会更加注重仪器的调整和校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二: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酶的活力是酶的重要参数,反映的是酶的催化能力,因此测定酶活力是研究酶的基础。

酶活力由酶活力单位表征,通过计算适宜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酶催化生成产物的量得到。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的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

α-淀粉酶是一种典型的内切型淀粉酶,主要作用于淀粉水解的液化阶段,因此又叫液化酶。

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工业酶制剂,α-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其中,微生物α-淀粉酶以其经济易得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来源。

目前,关于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很多种。

本实验采用杨氏改良法测定α-淀粉酶;掌握测定α-淀粉酶活性大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得出酶的最适温度范围。

二、实验原理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和pH值称为某种酶作用时的最适温度和pH值。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反应速度为止;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从而使反应速度降低,其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变化。

不同菌株产生的酶在耐热性、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以及产物的性质等均有差异。

α-淀粉酶属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迅速地将直链淀粉分子切割为短链的糊精或寡糖,使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淀粉与碘的反应逐渐消失,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生产上又称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支链的α-1,6糖苷键,因此最终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α-1,6键的寡糖。

本实验通过淀粉遇碘显蓝色,淀粉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用分管光度计检测显色效应大小,通过分管光度值计算酶活力注意:实验中为了消除非酶促反应引起的淀粉水解带来的误差,每组实验都做了相应的对照实验,在最终计算酶的活性时以测量组的值减去对照组的值加以校正。

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时间,以减小误差。

并且在酶的作用过程中,三支测定管及空白管不要混淆。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实验材料:α-淀粉酶仪器: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小台秤、研钵、玻璃仪器若干试剂:①0.4M NaOH/0.4M CH3COOH及0.1M HCl:②0.005%工作碘液:0.5克I2和5.0克KI水中研磨,定容至1000mL;③1%糊化淀粉溶液:称取1.0克淀粉,加入25mL0.4M NaOH,60℃5min,冷却后加25mL0.4M CH3COOH,定容至100mL;④稀释α-淀粉酶溶液:待测样品四、实验步骤①10mL1%淀粉溶液加入试管中,室温25/45/65℃保温10min②于每管中各加酶稀释液1mL,在室温25/45/65℃恒温水浴中(水浴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0.5℃)准确加热10min,冷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一、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淀粉酶(包括a -淀粉酶和B -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淀粉是植物最主要的贮藏多糖,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食物和发酵工业的基本原料。

淀粉经淀粉酶作用后生成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物质而被机体利用。

淀粉酶主要包括a -淀粉酶和B -淀粉酶两种。

a -淀粉酶可随机地作用于淀粉中的a -1,4- 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同时使淀粉的粘度降低,因此又称为液化酶。

B -淀粉酶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进行水解,每次水解下一分子麦芽糖,又被称为糖化酶。

淀粉酶催化产生的这些还原糖能使
3,5- 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 硝基水杨酸,其反应如下:
淀粉酶活力的大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用标准浓度的麦芽糖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后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是a -淀粉酶和B -淀粉酶。

两种淀粉酶特性不同,a-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

B -淀粉酶不耐热,在70C 15min钝化。

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活力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测出另一种淀粉酶的活力。

本实验采用加热的方法钝化B -淀粉酶,测出a-淀粉酶的活力。

在非钝化条件下测定淀粉酶总活力(a -淀粉酶活力+B -淀粉酶活力),再减去a -淀粉酶的活力,就可求出B-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 .实验材料
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2.仪器
(1)离心机(2)离心管(3)研钵(4)电炉(5)容量瓶:50mL X 1,100mL X 1 (6)恒温水浴(7)20mL具塞刻度试管X 13 (8)试管架(9)刻度吸管:
2mL X 3,1mL X 2,10mL X 1 (10)分光光度计
3.试剂(均为分析纯)
(1)标准麦芽糖溶液(1mg/mL :精确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2)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精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溶于
20mL2mol/LNaO!溶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盖紧瓶塞,勿使CO进入。

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

(3)0.1mol/L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A液:(0.1mol/L柠檬酸):称取GH8O • HO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

B液:(0.1mol/L柠檬酸钠):称取NaGH5Q・2H2O29.41g,用蒸馏水溶解
并定容至1L。

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匀,既为0.1mol/L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4)1%®粉溶液:称取1g淀粉溶于100mL0.1mol/L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

四、操作步骤
1 •麦芽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1加入试剂:
摇匀,置沸水浴中煮沸5min。

取出后流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0mL以1号管作为空白调零点,在540nm波长下比色测定光密度。

以麦芽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淀粉酶液的制备
称取ig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icm,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
2mL蒸馏水,研磨匀浆。

将匀浆倒入离心管中,用6mL蒸馏水分次将残渣洗入离心管。

提取液在室温下放置提取15〜20mi n,每隔数分钟搅动1次,使其充分提取。

然后在3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淀粉酶原液,用于a -淀粉酶活力测定。

吸取上述淀粉酶原液1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淀粉酶稀释液,用于淀粉酶总活力的测定。

2.酶活力的测定:取6支干净的试管,编号,按表2进行操作。

酶活力测定取样表
操作项目a -淀粉酶活力测定B -淀粉酶活力测定
I -1 I -2 I -3 n -4 n -5 n -6
淀粉酶原液(mL 1.01.01.0000
钝化B -淀粉酶置70C水浴15min,冷却
淀粉酶稀释液(mL 0001.01.01.0
3,5- 二硝基水杨酸(mL 2.0002.00.0
预保温将各试管和淀粉溶液置于40C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 n
1%淀粉溶液(mL 1.01.01.01.01.01.0
保温在40C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
3,5- 二硝基水杨酸(mL 02.02.002.02.0
将各试管摇匀,显色后进行比色测定光密度,记录测定结果,操作同标准曲线。

五、结果计算
计算I -2、I -3光密度平均值与I -1光密度之差,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麦芽糖含量(mg,按下列公式计算a -淀粉酶的活力。

计算n -2、n -3光密度平均值与n -1光密度之差,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麦芽糖含量(mg,按下式计算(a + B )淀粉酶总活力。

B-淀粉酶活力=(a + B)淀粉酶总活力—a -淀粉酶活力
六、附注
(1)样品提取液的定容体积和酶液稀释倍数可根据不同材料酶活性的大小而定。

(2)为了确保酶促反应时间的准确性,在进行保温这一步骤时,可以将各
试管每隔一定时间依次放入恒温水浴,准确记录时间,到达5min时取出试管, 立
即加入3,5- 二硝基水杨酸以终止酶反应,以便尽量减小因各试管保温时间不
同而引起的误差。

同时恒温水浴温度变化应不超过土0.5 C。

(3)如果条件允许,各实验小组可采用不同材料,例如萌发1d、2d、3d、4d 的小麦种子,比较测定结果,以了解萌发过程中这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七、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将I -1、I -2、I -3号试管中的淀粉酶原液置70C水浴中保温
15min?
2•为什么要将各试管中的淀粉酶原液和1%®粉溶液分别置于40C水浴中保温?
参考答案
1•由于B -淀粉酶不耐热,70E 15min被钝化,所以将此3个试管中的溶液在70E保温15min使其钝化,从而测得的淀粉酶活性即为a -淀粉酶活性。

2.酶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表现出最大活性,40E 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所以应将酶液和底物(淀粉液)先分别保温至最适温度,然后再进行酶反应,这样才能使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