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叶绿体色素的质及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叶绿素测定的实验报告

叶绿素测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2. 掌握叶绿素提取和测定的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通过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光度,计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叶绿素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三、实验材料1. 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生菜等)。

2. 95%乙醇溶液。

3. 0.1mol/L硫酸铜溶液。

4.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 分光光度计。

6. 移液器。

7. 烧杯。

8. 试管。

9. 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适量新鲜植物叶片,洗净、擦干,剪成小块备用。

2. 叶绿素提取:取10g植物叶片,加入50mL 95%乙醇溶液,用研钵研磨至匀浆。

将匀浆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

3. 吸光度测定: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分别加入0.1mol/L硫酸铜溶液和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溶液。

4.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样品测定: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测定其吸光度。

6.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浓度,计算叶绿素的总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均大于0.99,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2. 样品测定: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计算叶绿素的总含量。

3. 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可以发现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这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CONSTRUCTION节能环保一、叶绿素的概念叶绿素是一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最重要的色素。

光合作用是通过合成一些有机化合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叶绿素实际上存在于所有能营造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包括绿色植物、原核的蓝绿藻(蓝菌)和真核的藻类。

叶绿素从光中吸收能量,然后能量被用来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

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

叶绿素为镁卟啉化合物,包括叶绿素a、b、c、d、f 以及原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等。

去镁叶绿素。

叶绿素有造血、提供维生素、解毒、抗病等多种用途。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使用韭菜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样品购自菜市场,仪器使用SPECORD ®50PLUS 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高速电动匀浆机和电子天平。

药品:无水乙醇、石油醚、聚四氯乙烯、蒸馏水、丙酮(80%)、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标准品;用具:锥形瓶、超声波水浴锅。

2、实验方法(1)叶绿素提取提取前先进行提取试剂的优化选择,使用乙醇、丙酮和石油醚、异辛烷、正庚烷配制成2∶3的混合溶液。

从中选择出提取叶绿素含量最高的配比溶剂进行最终提取。

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进行计算,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用mg/kg 表示,使用如下公式:w=(kxA 校正xV)/mxl,其中A 校正=A665-(A705+A625)/2,w 为样品中叶绿素含量单位为mg/kg;A665为最大吸收665nm 的吸收值;A705为705nm 附近峰谷的吸收值;A625为625nm 附近峰谷的吸收值;k 为吸光常数取值13;l 为光程,指石英杯的厚度,单位为cm;m 为试样质量数值,单位为g;V 是提取试剂的体积,单位是ml。

称量定量切碎韭菜样品放入锥形瓶内,加入乙醇和石油醚混合浸提液(2:3,以上结果证明该配比提取含量最高),使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带将瓶口密封,避免混合液挥发。

实验名称: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测定

实验名称: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测定

实验名称: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熟悉在未经分离的叶绿体色素中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即可利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种色素的含量:Ca=13.95A665-6.88A649Cb=24.96A649-7.32 A665C T= Ca+ Cb=18.08 A649+6.63 A665三、仪器、试剂与材料: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试剂:96%乙醇溶液、石英砂、CaCO3粉末;材料:菠菜叶片;四、实验步骤:1.取干净的菠菜叶片剪碎,分别混匀。

2.称取剪碎的样品0.2g,各2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CaCO3粉末、及2-3ml 96%乙醇溶液,研成匀浆,倒入离心管,再用96%乙醇溶液多次洗涤研钵,洗涤液也倒入离心管中。

3.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后取上述提取液放入比色皿中,以96%乙醇为对照,分别测定665nm、649nm处的吸光度值。

4.按公式计算提取液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研磨提取叶绿素是加入石英砂和CaCO3粉末各有什么作用?加入石英砂有助于研磨得更充分;加入CaCO3粉末可以保护叶绿素在研磨时不被破坏。

2.计算: A665(1)=0.399A A665(2)=1.237A 故A665=0.818AA649(1)=0.208A A649(2)=0.626A 故A649=0.417A 所以: Ca=13.95A665-6.88A649=8.542Cb=24.96A649-7.32 A665=4.421C T= Ca+ Cb=18.08 A649+6.63 A665=12.963。

实验5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实验5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的含量(mg/g)=c×v×n/m
C—叶绿素的浓度(mg/L);v—提取液体积(ml); n—稀释倍数;m—样品鲜重(g)
作业:
比较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叶绿素有何不 同?
下周实验:植株磷素的测定(钼蓝法)
三、实验器料
1、材料: 菠菜或其它绿色植物叶片
2、试剂: 80% 丙 酮 或 96% 乙 醇 ; 石 英 砂 ;
CaCO3; 3、仪器: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
的使用)、高速离心机
四的植物叶片,称取0.2g剪碎后置 于研钵中,加入5ml 80%丙酮,少许CaCO3和 石英 砂。充分研磨(组织变白),再加10ml80%丙 酮,静止3-5分钟,冲洗研钵后转至离心管,定 容至15ml,3000转、15分钟,取上清液用80% 丙酮 定容至25ml。
2. 测定OD值: 取上清液1ml,加80%丙酮4ml, 以80%丙 酮
作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 素提取液在645nm、663nm、470 nm下的吸
光度。 3.计算:
把测出的吸光值带入(1)(2)(3)(4)式计算叶 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根据下式求出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六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在未经分离的叶绿体色素溶 液中测定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 的方法及计算;
2、测定叶绿素含量a与叶绿素b含量 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叶绿素提取液中同时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和 类胡萝卜素,三者的吸收光谱虽有不同,但又 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在不分离他们的情况下同 时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可分别测定在663nm、645nm、470 nm (分别是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在红 光区的吸收峰)的光吸收,然后根据 Lambert-Beer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叶绿素 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叶绿体色素定量测定及性质实验报告-叶绿素的定量测定

叶绿体色素定量测定及性质实验报告-叶绿素的定量测定

.取两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5mL 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然后将其 存在的问题,改进栽培方式,提高产量,这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现实意
一部分倒入另一支试管中,作为对比。向试管里加入 1~2 滴 0.5mol/L HCl 义;在水体治理中,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了解水中植物的光合能力,借
后摇匀。
此查找治理方案。总之,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对于我们生产实践具有
光物质〔稀溶液〕时,其吸光值与吸光物质的浓度 C 及汲取层厚度 d 成正
式中,C、Cb 和 Cx·c 分别为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比,及=KCd。
2、叶绿素理化性质鉴定
假如溶液中含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值等
叶绿素是一种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所
于各组分在此波长下吸光值的总和。如欲测定叶绿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 酯化。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甲醇和叶绿醇〕和叶绿素的盐。皂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叶绿体色素定量测定及性质实验报告:叶绿素的定量 测定
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汲取峰。 已知叶绿素、b 分别 663nm 和 645nm〔80%丙酮提取〕有最大汲取值;
同时已知在波长 663nm 下,叶绿素、b 汲取系数分别为 82.04 和 9.27;在
4、在分管光度计上,分别测定 663nm,645nm 和 470nm 处的吸光值,
夹,酒精灯。
以 80%丙酮为空白对比。
2、试验试剂:80%丙酮,纯丙酮,碳酸钙,20%KOH 甲醇溶液,苯,
5、结果计算
0.5molmol/L?HCl,醋酸铜粉末。
按原理中的公式分别计算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mg/L〕,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3、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两种类型。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的光下有吸收峰,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进而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331 和 1675,在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 2454 和 4466。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

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剪刀等。

3、实验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用剪刀剪碎,称取 05g 左右,放入研钵中。

2、研磨提取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以及 10ml 95%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3、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 25ml 容量瓶中,用少量 95%乙醇冲洗研钵和漏斗,将滤液收集到容量瓶中,直至刻度线,摇匀。

4、吸光度测定以 9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每个波长重复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记录吸光度值66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65,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49。

2、计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 的浓度(Ca,mg/L)= 1395×A665 688×A649叶绿素 b 的浓度(Cb,mg/L)= 2496×A649 732×A665叶绿素的总浓度(C,mg/L)= Ca + Cb叶绿素含量(mg/g)=(C×V)/(W×1000)其中,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叶片鲜重(g)。

实验六叶绿素A、B 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叶绿素A、B 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叶绿素a、b 含量的测定
精品实验《水生植物抗逆生理的研究》——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 掌握叶绿素a、b含量测定的方法; • 了解逆境条件(重金属Cd污染)下植物体叶绿素含
量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
• 材料 不同浓度Cd2+处理7d的菹草。
• 试剂 1/10Hogland营养液; CdCl2溶液:0、5、10、20mg/L(以Cd的浓度计); 80%丙酮。
叶绿素b(mg/gFW)=?
叶绿素a/叶绿素b=?
四、统计并分析
• 统计CdCl2处理浓度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 结合其他生理指标分析Cd2+对植物体生长的影响。
许石英砂和碳酸钙,研磨匀浆后过滤,再用5mL80%丙酮冲洗滤 渣,定容到10mL,混匀; • 测定:充分过滤后,以80%丙酮调零,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645 nm和663nm处的光吸收值。 • 计算: 叶绿素a:C=12.21A663-2.81A645
叶绿素a(mg/gFW)=? 叶绿素b:C=20.13A645-5.03A663
三、实验原理
• 叶绿素a、b的吸收光谱
• 叶绿素a、b的光吸收总和在645nm和663nm处各有一 峰值。
• A=nCL n=摩尔消光系数; C=溶液浓度; L=比色杯内径。
三、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步骤
• 取培材养7:d适后量,菹从草顶,端在起含取有倒不数同第浓三度对C叶d片Cl2;的1/10Hogland营养液中 • 提取:叶片洗净、吸干、称重后于研钵中加入5mL80%丙酮、少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实验仪器及材料
• 实验材料:
– 菠菜或其它绿色植物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UV-1700分光光度计;天平;剪刀;打孔器; 研钵;移液管;漏斗;量筒;培养皿;滤纸; 丙酮;石英砂;CaCO3;
实验步骤
1. 提取叶绿素
选取有代表性的菠菜叶片数张,于天平上称取0.5g, (也可用打孔器打取一定数量的叶圆片,计算总 的叶面积),剪碎后置于研体中,加入5ml 80%丙 酮,少许CaCO3和石英砂。仔细研磨成匀浆,用 滤斗过滤到10ml量筒中,注意在研钵中加入少量 80%丙酮将研钵洗净,一并转入研钵中过滤到量 筒内,并定容至10ml。将量筒内的提取液混匀, 用移液管小心抽取5ml转入25ml量筒中,再加入 80%丙酮定容至25ml(最终植物材料与提取液的 比例为W:V=0.5:50=1:100,叶色深的植物 材料比例要稀释到1:200)。
讨论:
1. 叶绿素在兰光区的吸收峰高于红光区 的吸收峰,为何不用兰光区的光吸收来 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2. 计算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 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 比较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叶绿素a和 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比例,可以得到什么 结论?
实验原理
• 叶绿素提取液中同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二者的吸收光谱虽有不同,但又存在着明显的 重叠,在不分离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情况下同 时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可分别测定 在 663nm 和 645nm(分别是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的光吸收,然后根据 Lambert-Beer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叶绿素a和 叶绿素b的浓度。 • A663=82.04Ca+9.27Cb (1 ) • A645=16.75Ca+45.60Cb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胡萝卜素 (含量占1/4)
叶绿素 (含量占3/4)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分光光度法
根据叶绿素对某一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具有吸收能力, 用Lambert- Beer定律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吸光度
Lambert- Beer定律
A = KLC
浓度
吸收系数
叶绿素b的最大吸收峰:645nm 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663nm
Chla: C32H30ON4Mg
COOCH3 COOC20H39
+
H2O
Chlb:C32H28O2N4Mg CCOOOOCC2H0H3 39


Mg



头部:4个吡咯环+4个甲烯基 连接,形成卟啉环,卟 啉环+Mg,与四个吡咯 环上的N相连,再与一 个副环相连
尾部:C20H39(叶醇)
2. 光照对叶绿素的影响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提取液少许:
一支放入黑暗处 一支放在直射光中
? 2小时后观察颜色变化
3. 酸对叶绿素的影响
取少许提取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属离子对叶绿素的影响
加醋酸铜粉末少许
? 观察颜色变化
水浴,微微加热
对酸、碱、光、热不稳定
光照:引起叶绿素光敏氧化 金属离子:镁离子可被铜、锌、铁等取代 热处理:叶绿素转化为脱镁叶绿素 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的镁离子被H取代 碱性条件下:叶绿素水解,脱植基叶绿素 叶绿素酶:叶绿素脱植醇
CT=Ca+Cb=20.2A645+8.02A663 (mg / L)

实验步骤
以丙酮为对照,
1. 提取液1ml,用丙酮稀释至10ml 分光光度计下分别读取A663、A645
2. 计算
Ca=12.7A663-2.69A645
Cb=22.9A645-4.68A663
CT=Ca+Cb=20.2A645+8.02A663 (mg/L
取分液漏斗
加20ml乙醚 加提取液10ml
? 摇动
沿漏斗边缘加30ml蒸馏水
? 轻摇,静置
·· 蒸馏水冲洗1~2次
分层,弃去下层 加5ml 30%KOH甲醇溶液,
用力摇动 ·· 振动,静置
? ? 静置10min
加水10ml
分层
作业
描述各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二、叶绿素a、b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
实验六叶绿体色素的质及叶绿 素ab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
类胡萝卜素 (含量占1/4)
叶绿素 (含量占3/4)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实验步骤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称取新鲜叶片4g,剪碎。放入研钵中加丙酮10ml,
少许碳酸钙(保护叶绿素)和石英砂(增大摩擦,使叶片 研磨得更充分),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50ml,避光保存 至残渣发白,以漏斗过滤之(三角烧瓶),即为色素提取 液,放于暗处备用。
叶绿素a、b含量:
C×提取液体积(20ml)×稀释倍数(10) (mg / g)
样品的重量(1g)
Lambert- Beer定律 A = K LC
A――吸光度 K――吸收系数 C――浓度
Ka663:82.04 Kb663:9.27 Ka645:16.75 Kb645:45.60
A663=82.04Ca+9.27Cb A645=16.75Ca+45.60Cb
Ca=12.7A663-2.69A645 Cb=22.9A645-4.68A663


Mg



头部:4个吡咯环+4个甲烯基 连接,形成卟啉环,卟 啉环+Mg,与四个吡咯 环上的N相连,再与一 个副环相连
尾部:C20H39(叶醇)
叶绿素的降解与色变
-COOCH3
-COOCH3
5. 叶绿素的荧光现象:
取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观察在反射光和透射光
? 一侧提取液的颜色
6. 黄色素与绿色素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