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_陈彤旭
基于日常生活的产品创新设计

基于日常生活的产品创新设计
刘馨忆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与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受设计与制造水平的限制部分产品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之处.同时,在以往的产品设计环节更加突出其功能性,而对于产品的审美与趣味性则关注度不足.我国正逐渐步入消费升级时代,人们开始更关注日常生活用品的易用性与品质,因此对现有日常生活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就成为了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基于日常生活的产品设计主要方向的基础,论述了相应的更新设计重点环节,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刘馨忆
【作者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72
【相关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研究——基于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维度 [J], 豆勇超;翟修平
2.基于鄂州市博物馆文化IP的产品创新设计 [J], 熊灿;彭红
3.基于事理学方法论与TRIZ理论的产品创新设计 [J], 张瑞臣;程鲲
4.基于心流理论的娱乐产品创新设计探索 [J], 谢清青
5.基于冲突解决理论的竹编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J], 王芯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包装设计作品选登

包装设计作品选登作者:来源:《绿色包装》2021年第10期“好奇心”笔盒原创产品外观设计设计者:李梓萌,沈琪辉单位: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现代年轻人面临着比过去更大的精神压力,当社会与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时,年轻人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症状——被称为“现代症”。
针对一系列“现代症”,如起床困难症、手机依赖症、强迫症等进行扩展延伸,设计制作出手册及贴纸、手机壳、胸针等一系列衍生品。
选择这个主题是想呼吁现在的年轻人正视直面这一系列病症问题,设法摆脱心理失衡,使思维正常运作,走出心灵的误区,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要让这种轻度的心理问题慢慢扩大,演变成严重的抑郁或是心理扭曲,后果不堪设想。
本人将自己的想法与这次的课题相互结合,完成了毕业设计作品,主要是将表情元素结合主题进行衍生品设计。
收稿日期:2021-08-11作者簡介:1.李梓萌(1997—),女(汉族),浙江丽水人,本科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视觉艺术设计;2.沈琪辉(1997—),女(汉族),浙江湖州人,本科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视觉艺术设计。
月饼包装设计设计者:饶洁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本包装以嫦娥奔月这一传统神话故事作为创意来源,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手法进行改造,打破固有的设计模式,在表现上突破创新。
中秋是我国传统节日,大家每到中秋都会吃月饼,月饼是中秋文化的代表,是中秋感情的浓缩,包装文化中主打民俗特色能够给人带来亲切感,月饼作为中国传统产品,月饼包装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联。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收稿日期:2021-08-23作者简介:饶洁(1996—),女,江西抚州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产品设计应用研究,E-mail:****************。
麻阳冰糖橙物流运输及销售包装设计设计者:刘洋曦文指导老师:刘宗明单位:湖南工业大学这是一款基于麻阳冰糖橙物流运输及销售的包装设计,在物流运输上,以六棱柱为盒型方便搬运,包装可从提手方向向两边打开,合上的同时方便带走,体现了极简设计的理念。
产品毕业设计题目

产品毕业设计题目产品毕业设计题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对产品设计充满了热情和兴趣。
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我希望能够选择一个有挑战性、有创意的题目,来展示我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1. 题目一: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我的设计目标是开发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它能够集成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灯光、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来控制和管理。
我将考虑用户体验、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力求让用户能够轻松地使用和控制智能家居系统。
2. 题目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设计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我希望能够设计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产品。
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家居用品,也可以是一个节能环保的电子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我将考虑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环保性、产品寿命的延长等因素,力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3. 题目三: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我希望能够设计一个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它可以监测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标,如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并将数据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进行实时展示和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我将考虑设备的舒适性、便携性、数据的准确性等因素,力求让用户能够方便地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
4. 题目四:创意家居装饰品设计家居装饰品可以为家庭增添一份温馨和美感。
我希望能够设计一些创意的家居装饰品,它们可以是独特的摆件、个性化的墙饰、实用的收纳盒等。
在设计过程中,我将考虑材料的选择、造型的创意性、与家居环境的协调性等因素,力求设计出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家居装饰品。
以上是我对产品毕业设计题目的一些想法和设想。
每个题目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创意空间,我相信通过努力和不断的尝试,我能够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
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_陈彤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经济理论与经济建设·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北京100089)【摘要】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要充分适应年轻人的特点:年轻人喜欢多变的款式,追求个性,注重外观,一般来说能承受的价格不高。
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要注意国情的不同,辩证对待传统与创新,警惕过度叛逆的价值观,积极传播本土品牌。
未来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有如下趋势:年轻的企业掌门人带来转型,年轻消费群体对奢侈品的产品设计发挥影响,跨国公司面向年轻顾客的经营策略需适时调整。
【关键词】年轻人产品设计品牌效应创意收稿日期:2012-11-10作者简介: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传媒史、传媒与青少年。
设计要为人服务,人的特点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因素。
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非常强调这一点。
《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
”[1]这启示我们,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要“宜”于年轻人,充分考虑、适应年轻人的特点。
除了适宜,还要创造。
设计者要努力创造技术上更进步和文化上更先进的产品。
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需要想像力,还要有观察生活的洞察能力。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创造大国,对设计的规律和消费者的特点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设计史学者维克多·马格林认为,所谓“产品”,指的是人造的有形与无形的物品、行为、设施与复杂的系统或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人工领域。
他还用“设计”一词来诠释这些产品的概念和规划[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采用品牌传记和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例,总结相关规律。
一、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的特点(一)面向年轻人的手表年轻人喜欢变化,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是不稳定的,他们欣赏变化的款式和变幻的节奏、变动的生活,讨厌一成不变。
产品设计适应这一点,于是有了时常变化款式的斯沃琪手表、适应年轻人变动生活的宜家家具等成功的产品设计。
服装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发展探讨

服装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发展探讨作者:王贝妮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16期摘要:社会的建设进步与发展更新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观念,尤其受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口扩增的影响,环境和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而如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也深受社会各界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低碳经济,既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同时也需要为后人提供绿色成长环境。
所以对于服装设计行业来说,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得到推崇,满足了低碳发展的要求,逐渐成为世界服装设计的主要潮流。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服装设计;创新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提升了我国人民的购买能力,人们在购买服装时,不仅考虑其实用性,更多的是考虑衣服的美观性。
服装设计行业和服装制造产业属于高碳排放行业,在制造业的碳排放量中位居前列。
而在我国人民强大的服装消费需求下,如何降低服装生产产业链的碳排放量和实现服装低碳设计迫在眉睫。
尤其是近几年来,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低碳和设计实现的有机融合,也成为了现阶段主流的设计理念。
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低碳经济环境下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发展展开研究讨论。
一、低碳经济环境背景概述低碳经济环境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尽可能地通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加快产业转型以及开发新能源等多项措施与手段,降低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消耗,使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的一种双赢局面。
对于服装设计行业来说,低碳经济理念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碳设计,二是低碳产品的制作。
前者主要是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对产品的环境属性进行重点关注,打破传统服装设计模式下的设计环节与制造环节之间的隔阂,既要考虑产品功能的实现,同时还要重点进行环境保护;进行低碳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以达到更为明显的碳减排目标。
后者主要是指基于低碳设计,在进行产品生产与产品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碳排放量,与传统产品相比,低碳产品具有环境友好特点,在进行低碳产品制作时,所选用的制作材料更加倾向于环境与自然,产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并且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儿童艺术创意DIY产品设计

儿童艺术创意DIY产品设计
盛铖
【期刊名称】《包装工程》
【年(卷),期】2015(36)20
【摘要】设计说明:本系列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艺术DIY产品,四个盒子分别对应四本儿童绘本。
系列产品形式统一,大色块作为区域划分,功能信息统一在固定位置。
作品A是一款剪贴画产品,用绿色和橄榄色主色调表现出春天的植物和泥土的气息。
作品B是一款吹画产品,用两种不同的绿色表现小种子的生机勃勃。
作品C是一款手印画产品,用明亮的桔红色和黄色搭配,和可爱的动物们相得益彰。
作品D同样是一款手印产品,主题是海洋动物,用不同蓝色搭配表现出大海的魅力和神奇。
【总页数】1页(P158-158)
【关键词】艺术创意;产品设计;剪贴画;DIY;设计说明;主色;海洋动物;区域划分;系列产品;色块
【作者】盛铖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21
【相关文献】
1.家居艺术创意设计DIY应用与研究 [J], 李茂芬
2.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中儿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r——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儿童文创产品设计为例 [J], 黄荣川
3.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中儿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儿童文创产品设计为例 [J], 黄荣川;
4.DIY艺术创意在高校中的产业化推广研究 [J], 尹雨萱; 杨馨蕊; 严新惠
5.小学生DIY手工创意课堂的实验研究——DIY创意香袋实践与开发研究 [J], 张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产品设计文创PPT课件

资源整合方式
根据合作伙伴的资源类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资源整合方式。包括 资源共享、联合营销、跨界合作等,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共赢模式构建
在合作伙伴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共赢模式。通过共同创造价值、 分享成果的方式,实现品牌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
点和变化。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
02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
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产品设计。
创新设计手法与技巧
03
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技巧,如抽象、简化、重构等,对传统文
化元素进行再创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13
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挖掘及运用
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元素
产品设计文创PPT课件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6
• 产品设计文创概述 • 创意构思与表达技巧 • 文化元素挖掘与运用策略 • 材质选择与工艺实现方法论述 • 品牌塑造与传播途径探讨 • 知识产权保护及法律法规遵守指引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
01
产品设计文创概述
材质选择与工艺实现方法论述
2024/3/26
15
常见材质类型及其特点介绍
纸质材料
轻便、易加工、成本低,适用于印刷 和手工制作,但耐久性和防水性较差 。
01
02
塑料材料
耐用、防水、易塑形,适用于各种复 杂形状的设计,但环保性有待提高。
03
金属材料
质感高级、耐磨、耐腐蚀,适用于高 端产品设计,但加工难度较大。
品质生活·新产品

品质生活新产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品牌》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全新Zip项链Zip项链的设计无疑是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百余年传奇历史中最为大胆的创作之一。
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温莎公爵夫人(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的重要客户之一)建议创始人之女、时任创意总监的Ren6ePuissanl将拉链作为珠宝设计的灵感。
【总页数】2页(P120-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34.3
【相关文献】
1.基于高品质生活理念的餐饮浪费治理研究 [J], 陈竹君
2.天境:产品精研磨,塑品质生活 [J],
3.高品质生活的居民感知与创造路径--基于重庆市39个区县的调查分析 [J], 孟东方
4.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理论基础 [J], 程新平;刘富胜
5.农垦直供会员店品质生活新概念 [J], 任安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经济理论与经济建设·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北京100089)【摘要】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要充分适应年轻人的特点:年轻人喜欢多变的款式,追求个性,注重外观,一般来说能承受的价格不高。
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要注意国情的不同,辩证对待传统与创新,警惕过度叛逆的价值观,积极传播本土品牌。
未来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有如下趋势:年轻的企业掌门人带来转型,年轻消费群体对奢侈品的产品设计发挥影响,跨国公司面向年轻顾客的经营策略需适时调整。
【关键词】年轻人产品设计品牌效应创意收稿日期:2012-11-10作者简介: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传媒史、传媒与青少年。
设计要为人服务,人的特点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因素。
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非常强调这一点。
《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
”[1]这启示我们,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要“宜”于年轻人,充分考虑、适应年轻人的特点。
除了适宜,还要创造。
设计者要努力创造技术上更进步和文化上更先进的产品。
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需要想像力,还要有观察生活的洞察能力。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创造大国,对设计的规律和消费者的特点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设计史学者维克多·马格林认为,所谓“产品”,指的是人造的有形与无形的物品、行为、设施与复杂的系统或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人工领域。
他还用“设计”一词来诠释这些产品的概念和规划[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采用品牌传记和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例,总结相关规律。
一、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的特点(一)面向年轻人的手表年轻人喜欢变化,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是不稳定的,他们欣赏变化的款式和变幻的节奏、变动的生活,讨厌一成不变。
产品设计适应这一点,于是有了时常变化款式的斯沃琪手表、适应年轻人变动生活的宜家家具等成功的产品设计。
斯沃琪表的材质以塑胶为主,也有金属材质,款式更迭周期短,色彩鲜艳,价格为几十美元,消费者群体定位于年轻顾客。
这几个特征使其与其他手表品牌构成鲜明的对比。
试将斯沃琪与劳力士进行比较———斯沃琪定位于青春气息的手表,款式多变。
它的外形是固定的,都是圆形,但每一款表都有别致的颜色和图案,并且每一款表都有特别的名称,如“玫瑰涟漪”“星河战09舰”“迷彩数码”等。
劳力士则定位于传家之宝,追求计时的精准,售价昂贵。
二者截然不同。
浪琴表的表盘有圆形、长方形,色彩有金色和银色、黑色和白色,几种简单的设计元素构成了浪琴的四个系列,不像斯沃琪那样多变,也不像劳力士那样强调技术,而是定位于180年的制表传统,有优雅和运动两个风格。
浪琴表还有一个经典复古系列,是20世纪30年代或20世纪50年代手表的翻版。
由此可见,斯沃琪与浪琴的不同:斯沃琪在不断翻新,浪琴却在向传统致敬。
无论天梭还是西铁城,这些手表品牌的诉求主要定位于计时精准,常常还附加一些运动功能,比如潜水。
没有哪个手表品牌像斯沃琪一样,频繁变换外观,拥有如此绚丽多姿的外形和个性化的名称。
斯沃琪的这个特点,是根据目标消费者群体的心理特征而确定的。
年轻人拥有一块手表,求新求异,不求长期拥有,更不指望成传家之宝。
以上几个手表品牌迥然不同的定位,都说明面向年轻顾客是一种市场定位,是一个品牌有意识的诉求。
并且,面向年轻顾客的手表设计非常重视款式的多变和个性化的外观。
(二)面向年轻人的汽车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的汽车,有两极化的现象,一极是小型、平价车,如美国的甲壳虫,德国的奔驰smart和欧宝,中国的奇瑞QQ等,这些车小巧可爱,价格不高,适合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另一极是跑车,如意大利的兰博基尼,英国的莲花,德国的宝马Minicooper等,以车速快、外形夸张、色彩艳丽为特征,价格高,满足富有的年轻人群体的需求。
这两种以年轻人为目标的车型,不适合作为家庭用车:第一,家庭成员人数多,全家出行需要更大型的车,而不是小型车,只有两个座位的跑车更不合适;第二,中老年人不适合车速飞快的跑车,如风般疾驶的跑车是年轻人的梦想。
因此,上述年轻人的车是只属于人生某个阶段的汽车。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经常更迭款式成本是很高的。
最节约成本的做法是很少更新款式,采取保守做法,同时,内在的技术跟上潮流。
所以,汽车不会像手表那样频繁地更迭款式,即使面向年轻人的汽车品牌也是如此。
(三)面向年轻人的食品薯片是年轻人喜爱的休闲食品。
如何在传统薯片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呢?福建泡吧公司生产的“小脆”有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外形与传统薯片不同,传统薯片是圆形,而“小脆”是长方形;二是大小不同,“小脆”只有传统薯片的三分之一左右;三是技术不同,“小脆”强调“非油炸”薯片,更健康;四是产品名称,“小脆”强调外形之小,口感之脆,以别致俏皮的名称吸引年轻消费者。
这些创新的设计,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薯片类产品。
雅客糖果也是一个成功的食品创新案例。
雅客糖果定位于维生素糖果,以适应年轻人追求健康的心态。
并且雅客的形象代言人选择了女演员周迅,其清新的气质与该产品的内在诉求相呼应。
(四)面向年轻人的餐厅餐厅不仅满足口腹之欲,也是年轻人交往的场所。
年轻人除了口味,还看重餐厅的格调,因而也就对餐厅的设计提出了要求。
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根据消费者的年龄特征设计装饰风格。
主营蛋包饭的上海“蛋蛋屋”餐厅将消费阶层设定在15 35岁,设计师认为,年轻顾客的特征是“富有活力与朝气,勇于创新并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因此采用了夸张的表达方式进行建筑设计,色彩对比鲜明跳跃,形体自由而张力大[3]。
这个餐厅的名称也别具匠心,使用重复字“蛋蛋”,构成了语言上的童趣感觉。
另一间由在校大学生设计的快餐店“那食花开”,店名与“那时花开”谐音,建筑设计以粉紫色的花为主题,清新亮丽的气息萦绕于餐厅的空间内,“色彩鲜亮明快,极富个性化的同时又满足了功能需求”[4]。
这正是由年轻人自己设计、又面向年轻消费者的餐厅风格。
19满记甜品是在传统甜品店的基础上附加了年轻化风格的全国连锁甜品店,它与传统甜品店的区别在于装修、店员服装、菜单等各方面的设计,时尚现代的风格吸引了众多的年轻消费者。
无论面向年轻人进行手表设计,还是建筑设计、汽车设计、时装设计,都需要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总体而言,年轻人在消费方面有四个倾向:(1)喜欢变化;(2)追求个性;(3)更注重产品的外观;(4)一般来说,能承受的价格不高。
同时,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如下四个特质:(1)爱追时尚;(2)喜好运动;(3)热爱流行音乐;(4)热衷网络购物。
如果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能适应这些倾向,把握这些特质,就有可能成为受年轻人欢迎的产品。
二、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要避免的误区前文分析的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是成功的案例。
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设计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其中蕴含了一些矛盾,包括产品设计与国情的矛盾、传统与创新的矛盾等。
矛盾带来失败,失败提醒人们要注意避免这些误区。
(一)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国情的不同宝洁公司旗下的激爽沐浴露,2002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2005年因为销售低迷而被迫退出市场[5]。
该产品的设计意图是使人洗浴之后振奋起来。
但是中国年轻人的居住条件以及生活习惯,都不适合早上洗澡。
西方人习惯晨起沐浴,振作起来去上班,中国人习惯晚上洗澡,洗洗就睡了。
如果晚上洗完澡又振奋起来,就睡不着了。
这个很简单的矛盾,恰是产品设计的漏洞。
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中外国情的不同。
“快时尚”是近年来风行世界的一个词汇,意指快速流行的品牌,ZARA从西班牙走向全世界,通过模仿大品牌的设计,快节奏推出款式,从而成为快时尚的代表。
然而近几年,ZARA在中国内地的检查中多次被发现有产品质量问题。
洋品牌缘何水土不服?其实,“快时尚”除了意味着跟上潮流快,还意味着淘汰得快,所以在面料选用上不会那么考究精细。
ZARA每半个月就更新一次货品,该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的初衷,是穿上一两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就被淘汰的服装。
这个品牌在世界许多城市销售,几十美元一件,很平价。
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居民收入的差异,ZARA在中国成了几百元人民币一件的中档货,国人对其质量有较高的期待,也就难免失望了。
在国外卖几十美元、国内售价几百元人民币的斯沃琪表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个品牌款式新颖多变,但是表面不耐磨,表带易褪色,因而不适宜久戴,其产品设计的意图也是提倡经常更换新款的。
假如一位中国顾客买了ZARA服装或斯沃琪表,又指望使用很多年,就难免会遭遇产品设计心理和消费者心理的矛盾。
所以,对于这类产品,消费者心理要成熟起来。
同时,这些洋品牌也应该因地制宜,努力适应中国的质量标准和消费者心理。
(二)产品设计中要辩证对待传统与创新产品设计的背后存在着创新与传统之间的矛盾,体现在T恤设计中十分典型。
从20世纪80年代起,文化衫就是窥视中国流行文化的窗口。
如今,T恤衫上的图案依然有解析社会心态与文化内涵的功能。
凡客诚品是网络时装营销的大公司,透过这个网站可以发现中国的T恤设计潮流。
2011年,顾客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的凡客诚品卖掉了1000万件T恤。
这些T恤的设计来自一些年轻的团队。
他们设计的摇滚乐系列、科幻系列等通过凡客诚品的互联网平台在线销售[6]。
青年亚文化的反抗,在产品设计中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戏谑的表达。
但是传统与创新的矛盾有时会带来设计的失败,以2012年正在销售的一款价格为29元的“牡丹亭”T恤为29例,在这款T恤上,柳梦梅和杜丽娘被设计为两个滑稽的小人儿,龇着牙,瞪着眼,既无古典之韵味,又无传统之美感,完全让人联想不到古代爱情故事的意境。
另一款凡客诚品的T恤,以“欢迎来纽约”为主题,将自由女神像这个纽约城的标志性雕塑卡通化了。
在这款售价为39元人民币的短袖衫上,自由女神被简化、夸张成为一个胖乎乎的、稚拙的卡通形象。
神圣被消解了,自由女神像被解构为一个世俗化的形象,转换为亲切的图像文本。
“牡丹亭”和“欢迎来纽约”同样是对传统神话的解构,却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启示我们,传统可以成为创新的基石,传统并非不可以解构,但是之后要完成转换。
仅仅解构是不够的,设计者需要了解转换的重要性:无论怎样颠覆,怎样创新,产品总归是给人使用的,不可失去基本的功能和美感。
消费通过嵌入日常生活改变文化。
流行文化渗透在商品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对于年轻人尤其如此。
在北京西单、大望路和后海、南锣鼓巷等著名的创意产品集散地,随处可见泛滥的解构传统文化的商品。
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泛滥的解构是一种危险,需要关注和解决。
传统需要继承,经典的音乐、戏剧和绘画都是有价值的,不能一说创意就解构古典美,就调侃传统,产品设计中要辩证对待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