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90400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福建省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0904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面向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运营领域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图形图像处理、美术造型与动画制作、数字影音后期处理、游戏制作及运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1.职业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与技能(1)具有计算机主流操作系统、网络、常用办公及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
(2)具有与动漫及游戏制作相关的美术、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素养。
(3)掌握素描、速写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及绘制技能。
(4)掌握动漫手绘与上色的技能。
(5)具有使用主流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网页美工等设计创意的能力。
(6)掌握主流二维动画设计软件的操作和平面动画作品的制作技能。
定稿 计算机动漫作人才培养方案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零一一年五月目录一、培养人才的基本概述 (1)(一)专业名称 (1)(二)招生对象 (1)(三)学制 (1)(四)教育类型 (1)(五)职业资格证书 (1)(六)培养目标 (1)(七)就业方向 (1)(八)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1)(九)毕业条件 (2)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 (2)(一)行业、企业、毕业生等基础调研 (2)(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3)三、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6)(一)课程体系 (6)(二)课程设置 (7)四、人才培养 (14)五、学生学业成绩考核 (14)(一)公共基础课考核 (15)(二)专业核心课程考核 (15)(三)顶岗实习成绩考核 (15)(四)实行双证书管理制度 (16)六、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保障 (16)(一)建设实训实习基地 (16)(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6)(三)专业建设委员会 (17)一、培养人才的基本概述(一)专业名称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学制全日制三年(四)教育类型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五)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数字视频合成师(四级)动画绘制员(六)培养目标本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第一线的需要,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所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二维和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能的技能型基础性人才。
(七)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动画制作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网络游戏公司、网络与多媒体制作公司、专业设计公司、广告公司,从事动画设计、美术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平面广告设计等。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1.知识(1)中职生必备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知识。
(2)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中涉及的比例、透视、构图等美术基本专业知识。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现如今,动漫产业正迅速发展。
人们对动漫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制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培养具备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动漫制作人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良好的绘画基本功,熟悉动画制作流程和原理;2.培养具备动漫游戏技术开发能力,能独立完成动漫游戏的制作;3.培养具备创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能够通过动漫作品传达思想和情感;4.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动漫制作团队的工作环境。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素描、彩色基础、人物造型基础等绘画课程,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
(2)动画制作课程:包括动画原理、动画剧本写作、角色设计等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动画制作的流程和原理。
(3)动漫游戏开发课程:包括游戏程序设计、游戏美术设计、游戏剧情与关卡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动漫游戏开发的技术与方法。
(4)创作实践课程:包括动漫创作实践、动画制作实践和动漫游戏制作实践等课程,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实际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经验。
2.实践教学(1)实验室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动漫制作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和软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项目实训:与动漫相关的企业合作,提供动漫制作的实训机会,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制作过程,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习与就业(1)实习机会:与动漫制作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
(2)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包括简历写作、面试技巧等,帮助他们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
四、考核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书面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以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良好。
2.作品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创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实习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培养效果经过培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绘画基本功和动漫制作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动漫作品和动漫游戏的制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漫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漫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掌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动漫开发基本能力、网络管理基本能力,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身心健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服务。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动画与游戏程序设计的开发原理及方法,熟练地掌握 2D、3D 游戏的设计及开发,培养的学生在游戏软件、影视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虚拟现实、网络 3D 应用、视觉互动教育及医疗、军事、科技、交通、通讯、商业流通领域都有需求。
2、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具备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初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C 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素描色彩、动画运动规律、动漫概论、原画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代码:0904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学制:3年四、职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动画公司、游戏公司、漫画公司、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移动媒体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师、三维模型师、后期视频剪辑师和后期特效制作师等岗位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掌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方向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面向动画、漫画、游戏、移动媒体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成为从事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师、三维模型师、后期视频剪辑师和后期特效制作师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二)培养规格11. 通用能力与职业素质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3) 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工作要求;4) 具有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5) 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6) 具备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7) 具有较强的安全与环保意识;8)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的能力;9) 初步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包容多元文化;10)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
2. 专业知识1) 中等职业学校必备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德育等知识;2)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网络知识;3) 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中涉及的比例、透视、构图、人体解剖等美术基本专业知识;4) 掌握角色造型设计及动画场景制作的基本知识;5) 掌握动画运动规律和卡通漫画线描的基本专业知识;6) 掌握二维动画软件材质贴图绘制、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知识;7) 掌握三维动画软件模型、材质、动力学、动画、灯光渲染等方面的知识;8) 掌握后期动画软件合成、特效、音频处理等方面的知识;9) 掌握动画制作流程、分镜头、时间、原理等方面的知识;10) 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相关设备、常用工具的操作知识;11) 了解游戏制作、摄影摄像等相关职业知识;12) 了解动画制作中涉及到的典型地理形态、历史时代、人文、社会背景以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典型建筑等相关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漫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漫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掌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动漫开发基本能力、网络管理基本能力,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身心健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服务。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动画与游戏程序设计的开发原理及方法,熟练地掌握 2D、3D 游戏的设计及开发,培养的学生在游戏软件、影视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虚拟现实、网络 3D 应用、视觉互动教育及医疗、军事、科技、交通、通讯、商业流通领域都有需求。
2、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具备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初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C 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素描色彩、动画运动规律、动漫概论、原画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近年来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培养具备优秀动漫设计与制作能力的人才,需要设计和制定一套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掌握动画制作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动漫的脚本创作、角色设计、剪辑、特效等工作。
2.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独立完成动漫故事的创作和角色形象的塑造。
3.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士协作完成动漫项目。
4.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将艺术、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到动漫创作中。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有效地传达自己的创意和意图。
三、培养内容1.专业知识培养-动画基础理论:包括动画绘制原理、动画制作流程、剧本写作等。
-角色设计与构造:包括角色造型设计原理、扮演心理学、人物剧情构建等。
-特效与剪辑:包括特效制作技术、剪辑风格与节奏等。
-脚本创作:包括故事结构、情节推进、角色性格等。
2.技术培养- 动画软件操作:包括主流动画软件的使用,如Photoshop、After Effects等。
-角色绘制和动作设计:包括角色造型绘制、角色动作设计等。
-特效制作:包括常用特效的制作技巧和应用。
-剪辑和后期制作:包括剪辑软件的使用、后期特效的添加等。
3.实践培养-动画创作实训:包括制作个人动画作品、参与团队动画项目等。
-动画创意实践:包括角色创造、故事构建、情节设计等。
-动画制作工作坊:包括参与专业人士指导的动画制作工作坊,提供实际动漫制作经验。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动漫制作公司或企业进行实习,进行真实的动漫制作工作。
4.素质培养-艺术基础培养:包括素描、色彩、构图等艺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文化修养培养:包括艺术、文学、电影、音乐等方面的学习,拓宽视野。
-心理素质培养:包括观察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全面素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代码:0904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学制:3年四、职业面向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所对应的岗位 技能证书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090400动漫与游戏制作动画绘制员 多媒体作品制员劳动与社会保部后期特效制作师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劳动与社会保部视频剪辑师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就业单位:动画公司、游戏公司、漫画公司、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移动媒体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师、三维模型师、后期视频剪辑师和后期特效制作师等岗位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掌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方向必备的1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面向动画、漫画、游戏、移动媒体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成为从事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师、三维模型师、后期视频剪辑师和后期特效制作师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二)培养规格1.通用能力与职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3)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工作要求;4)具有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5)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6)具备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7)具有较强的安全与环保意识;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的能力;9)初步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包容多元文化;10)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
2.专业知识1)中等职业学校必备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德育等知识;2)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网络知识;3)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中涉及的比例、透视、构图、人体解剖等美术基本专业知识;4)掌握角色造型设计及动画场景制作的基本知识;5)掌握动画运动规律和卡通漫画线描的基本专业知识;6)掌握二维动画软件材质贴图绘制、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知识;7)掌握三维动画软件模型、材质、动力学、动画、灯光渲染等方面的知识;8)掌握后期动画软件合成、特效、音频处理等方面的知识;9)掌握动画制作流程、分镜头、时间、原理等方面的知识;10)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相关设备、常用工具的操作知识;11)了解游戏制作、摄影摄像等相关职业知识;12)了解动画制作中涉及到的典型地理形态、历史时代、人文、社会背景以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典型建筑等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代码:0904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学制:3年四、职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动画公司、游戏公司、漫画公司、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移动媒体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师、三维模型师、后期视频剪辑师和后期特效制作师等岗位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掌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方向必备的1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面向动画、漫画、游戏、移动媒体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成为从事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师、三维模型师、后期视频剪辑师和后期特效制作师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二)培养规格1.通用能力与职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3)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工作要求;4)具有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5)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6)具备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7)具有较强的安全与环保意识;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的能力;9)初步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包容多元文化;10)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
2.专业知识1)中等职业学校必备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德育等知识;2)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网络知识;3)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中涉及的比例、透视、构图、人体解剖等美术基本专业知识;4)掌握角色造型设计及动画场景制作的基本知识;5)掌握动画运动规律和卡通漫画线描的基本专业知识;6)掌握二维动画软件材质贴图绘制、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知识;7)掌握三维动画软件模型、材质、动力学、动画、灯光渲染等方面的知识;8)掌握后期动画软件合成、特效、音频处理等方面的知识;9)掌握动画制作流程、分镜头、时间、原理等方面的知识;10)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相关设备、常用工具的操作知识;11)了解游戏制作、摄影摄像等相关职业知识;12)了解动画制作中涉及到的典型地理形态、历史时代、人文、社会背景以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典型建筑等相关知识。
3.职业能力1)能独立、规范使用动画绘制工具与设备;2)具备场景设计、原画设计、原画修型、中间画绘制、动检、描线上色、三维创作、视频特效、声音制作、合成输出等能力;3)能独立、熟练使用动画制作的相关软件;4)具备独立学习、获取并运用动画设计与制作中的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方案对教学计划进行了整体设计,将三年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时数、课程学分、实践教学及其他活动等统一安排,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公共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指面向全体学生,包含国家课程及校本必修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此部分课程将全面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需求对必修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培养具有本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毕业生。
公共基础课是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公共课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品质、文明习惯和职业素养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是中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课时量大约占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
1.语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汉字的掌握、普通话的表达、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与欣赏、文章的写作、口语交际的方法以及其他综合实践活动。
2.数学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直线和圆的方程、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等内容。
3.英语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英语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简单对话和日常话题的交际、简单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个人简历的英文介绍等内容。
34.计算机基础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以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5.体育与健康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理论、田径类项目(跑、跳、投)、体操类项目(支撑、攀爬、悬垂、腾跃)、球类项目(足、篮、排)的练习等。
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考核目标。
6.音乐本课程遵循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理念,根据主体性、多元性、有序性、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等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以学生参与音乐学习、鉴赏音乐作品、实践音乐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赏析和音乐实践能力,具体体现在唱、奏、跳、演、导等方面。
7.职业生涯规划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
以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测试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初步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学生克服择业和求职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理清思路、准确定位,确定职业发展方向。
通过体验式服务、模拟演练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本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
8.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道德与礼仪以及基本法律等知识。
为弘扬法治精神,自觉依法律己,当好国家公民而开展的公共课程。
9.经济政治与社会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
主要内容包括透析目前经济现状,参与经济建设等内容。
为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设定的政治性课程。
10.哲学与人生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
主要内容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自我人生的价值实现等内容为主要培育目标。
让学生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
动漫游戏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基本的美术素养、造型能力和基本工具使用的学习和培养,包括几何体结构素描,静物结构素描,人物结构速写练习;Photoshop初步使用。
原画设计基础:动漫美术的概述,美术透视,构图、形式美法则;结构素描与造型训练,人物动态速写,明暗素描的形体塑造; Photoshop 基本工具,滤镜,色彩原理,色彩设定方法,图片效果制作;Illustrator11工具基本操作应用,矢量图的绘制。
1.绘画基础(素描、速写、色彩)通过素描、色彩、速写、写生、构成等绘画基础类课程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美术基础能力,具备较好的造型绘制能力,同时配培样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及美学认识,为动画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造型基础能力。
2.动漫雕塑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
在三维动画创作的技术领域帮助学生理解与塑造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深入训练学生不断的完善的空间思维能,更加适应动漫制作职业人的岗位任职要求,通过动漫雕塑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既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感受和学习雕塑的技艺方面的的岗位职业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动画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绘画风格等问题,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其从事动漫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动漫构成设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掌握构成设计方法,掌握动画领域中的构图、色彩和空间关系,使学生具备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卡通漫画线描5培养学生运用线条的表现方法和线条表现规律画出符合卡通漫画基本要求线条的能力;能根据卡通造型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特点,运用线条画出的卡通漫画造型的能力;能够把握人物动态、静态、年龄及性别等多种造型特征;能够把握常见动物的动态、静态多种形象造型特征;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构图知识完成连续漫画创作的能力。
5.动画概论了解动画的发展历史;掌握动画的制作流程;动画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动画的应用领域。
理解动画概论的基本理论;动画的历史和风格,能够对动画作品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思考;在设计中熟练应用各项动画创作技能;能够理解动画方案中的具体模式并进行形象思维和设计创意。
6.摄影摄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摄影摄像的基础理论,并通过实验课程掌握摄影摄像器材的性能和用途。
较为熟练地掌握摄影摄像的技术技巧,学会对照片进行后期加工处理,为将来能将摄影技术运用于各个领域打下扎实的基础。
7.Flash动画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和动画制作原理;了解Flash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有基本的卡通画绘制能力;会使用Flash来控制各种媒体,如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能够创作不同形式的动画作品;能够使用Flash 进行基本的交互式编程。
当然,这是一门重在实践的科目,因此需要学生多上机、多进行实际操作,把老师所教授的各种实例动画、程序熟练制作和调试出来,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
(三)专业核心课动漫游戏专业中开设了富有该专业特色,以专业中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
为指导动漫游戏专业教学而制定,规定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
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以及动画后期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侧重学生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获得、职业素质与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奠定、发展学生后续针对特定岗位职业需求知识的积累和岗位职业基础技能的锻炼和培养。
1.运动规律《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规律的基本常识,如动画制作中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速度和节奏、关键帧和中间张等;动画运动中的几种基本运动,如弹性运动、惯性运动、曲线运动;人物角色、动物角色的运动规律;动作设计的基本要领;动画设计中的表演风格;原动画关键帧的动作设计和把握;动作设计中的联想手法以及运动规律与动作设计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2.中间画绘制学习动画线条的质量标准,拷贝原画修型画稿的方法、技能及要求。
学习口型动画绘制知识、摄影表中分层、口型及速度的标注要求,按照摄影表中口型的标注确认口型标记的图层并绘制口型动画。
学习中间画绘制的步骤和方法及镜头卡袋填写知识,动作设计及人物、动物、自然现象的中间画绘制要求及技法。
3.动画基本技法本课程是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典型职业活动原画设计和原画动作修型直接转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