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炼硅橡胶平板硫化一段模压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橡胶硫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橡胶硫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增加或检查压力波动的原因。(本人见到的多数是型腔内压力不足,使材料无法完全相融)
1. 压力不足或压力波动,使硫化过程中内部胶料压力大于硫化压力。 2. 硫化压力过大,胶料被严重压缩,起模时,压力又急剧下降,硫化胶体积
2.使硫化压力降到合适的水平,防止过大或过小。如果降压后毛边增厚,可酌情减少加料量或加大流胶槽。有条 件时,可使模具在压力下冷却,然后启模,这样因冷却收缩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上述体积增大现象,减少或杜绝 对合线开裂。
1.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应适当增加压力。(有条件可使用抽真空设备) 3.缓慢增加压力,使模具缓慢闭合。 4.缓慢的压力应抓住时机,太早或太迟不利于排气;(增加排气次数,间隔2-3秒排一次,如排3次都没有效果可 停止增加) 5.对于复杂结构产品,应采用多嵌模,有利于从模缝中逸出气体,增开排气槽,上模腔不宜过深。 6.装料时尽量胶料均布模腔;(多数情况是成型胶料密闭盖在模腔上使底层空气排泄不畅,多发生在规整件上) 7.提高胶料热练质量;(胶料熔融不足,可适当增加开炼次数) 8.厚制品采用低温、长时间硫化或分段加热硫化。 9.调整配方。
增大,制品其他部分因受模具限制无法膨胀,而模具对合线处则可自由膨
对合线开裂,表 胀,因膨胀不均造成的内应力就导致开裂。
2
现为模具对合处 3.硫化温度高,时间短。 产品开裂,有时 4.装模时间过长,胶料过硫。
候飞边內缩现象 5.设备压力波动。
3.这常常是造成厚制品抽边的主要原因。制品外部硫化后,由于胶料传热慢,内部还处于未硫化状态。如果这时 降压启模,内部硫化反应中的挥发物就会迅速外溢,同时由于温度下降,胶料严重收缩。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对 合线处抽边。应当调整硫化条件。采用低温长时间硫化法或分阶段升温硫化法。 4.控制装模时间。 5.检查设备压力情况。

橡胶平板硫化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仅供参考)

橡胶平板硫化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仅供参考)

橡胶平板硫化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仅供参考)1开机后柱塞不上升①油泵不出油,可能油泵转向相反或损坏②回油阀手柄处于开模位置③电机反转①电气接试或拆出检修油泵②将手柄扳到正确位置③把火线调换2异常噪声①管路内有大量空气②滤油器堵塞③油箱内油位过低,空气呼入管道④油泵损坏①使压机上下数次,排出空气②拆出清洗③添加油液④拆出修理或更换3不会升压或升压很慢①高压泵故障②高压溢流阀未关住③管道上有泄漏④压力表失灵①拆出检查修复②拆出清洗后正确调压③查出漏点并清除④更换压力表4不能保压①放油阀阀座、阀瓣密封不严②单向阀内阀芯密封不业③管路或油缸漏减①②拆出清洗研磨或更改③检查进油缸管是否松动,后旋紧5升温比正常慢1)接触器在升温过程中经常开路2)某一块平板不热或温度低3)升到规定值后继续升温①温控调节仪失灵②温控调节仪失灵或部分加热管损坏③温控调节仪失灵①②③④⑤⑥①更换温控调节仪②更换温控调节仪或加热管③更换温控调节仪6柱塞周边大量漏油密封圈坏了更换密封圈7平板升温不正常热电阻损坏对温度较低的平板电热管,逐个测量通断情况,对损坏表调换8温控失灵①控温仪失灵或控制线路断②电热熔断器断路或接线断路可把控温仪表芯拆下,用交换法比较,对损坏表调换9加温不显示①可能原因是电流表坏了②可能是加热管有损坏观察控温仪指针情况,如指针顺时针转到底,说明热电阻接线断路或热电阻烧断。

10平板不升温①热电阻有损坏②热电阻的两端连接线可能烧断①用交换方法检查或在控温仪动作时观察电热接触器是否动作,后接通断线,计换控温仪②调换快速熔芯或接通线路-。

硫化工序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硫化工序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硫化工序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1表皮气泡(1)硫化不充分,导致制品表面有气泡,割开其内部呈蜂窝海绵状。

解决方法:延长硫化时间,提高硫化温度。

保证足够的硫化压力;调整配方,提高硫化速度。

(2)有气体裹入胶料,不易排除,随胶料一起硫化,导致制品表面出现气泡。

解决方法:增加模具合模后的放气次数,对模具进行抽真空;提高混炼胶温度,采用门尼粘度较大的橡胶;入料前挑破胶料上的气泡,改进模具的排气槽。

(3)胶料配方中有易挥发物。

解决方法:适当调节硫化条件,温度不宜太高;应注意原料使用前的防潮,必要时可进行干燥;减少低沸点增塑剂、填充油和软化剂的使用。

2胶料表面发粘(1)模具型腔局部滞留气体,从而影响传热和胶料受热硫化。

解决方法:对模具进行抽真空,保证胶料进入型腔内处于真空状态;增加模具合模后的放气次数;在模具上设置排气槽。

(2)模具型腔不对称、有死角,传热不均匀导致硫化不均匀。

解决方法:调整胶料配方,使硫化曲线平坦期延长;延长硫化时间或提高硫化温度。

(3)胶料挤出或压延夹入气体。

解决方法:改进挤出、延压条件和工艺。

3分层(1)胶料表面污染,特别是油污。

解决方法:清洁胶料表面或换用干净的胶料。

(2)喷霜。

按喷霜方法解决。

(3)胶料混合不均匀。

解决方法:在配方设计时选用相容性好的胶种。

4橡胶-金属粘接不良(1)金属件表面处理不良。

解决方法:金属件表面不能有锈蚀,不能沾到油污、灰尘和杂质等。

(2)胶浆涂刷工艺稳定性差,胶浆太少、漏涂、少涂或残留溶剂。

解决方法:认真操作,防止胶浆漏涂和少涂;涂好胶浆的金属件应干燥完全,让溶剂充分挥发。

(3)胶料硫化速度与胶浆硫化速度不一致。

解决方法:改进配方以保证充足的焦烧时间;模具和配方改进,使胶料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粘合部位;改进硫化条件(温度、时间和压力);减少易喷霜物和增塑剂的使用;尽量使用新鲜的胶料。

(4)压力不足。

解决方法:增大硫化压力,保证模具配合紧密,防止局部压力损失过大;注意溢料口、抽真空槽的位置和尺寸,防止局部与大气过多沟通。

混炼橡胶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案(全)

混炼橡胶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案(全)

混炼橡胶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案(全)●焦烧轻微焦烧导致混炼胶表面不光滑,可塑度降低;严重焦烧,表征为表面和内部会生成大小不等的有明显弹性性能的熟胶粒或胶片(也称为熟胶疙瘩)。

产生的原因如下:◆配方原因硫化剂,促进剂搭配不当或选用不当,硫化速度过快;硫化剂,促进剂用量太多;没有添加防焦剂;对策:调整配方,满足物性与成本的基础上,降低硫化速度;采用新型高效的防焦剂;◆混炼加工原因混炼装胶容量过大;密炼机、开炼机冷却不够;初始加料温度太高;卸料温度过高;硫化剂、促进剂加入密炼机的顺序或时间不正确;硫化剂、促进剂分散不均,局部集中;漏加或太迟加入防焦剂;胶料未充分散热(如薄通散热或过冷却水)即进行包装;停放时间过长;停放温度、湿度过高;对策:改进密炼机、开炼机冷却条件,严格控制温度;按照规定顺序加料;防焦剂的添加顺序应该在硫化剂和促进剂之前;胶料停放前必须充分冷却至室温;停放温度和湿度严格控制,最好低温干燥存放(4-10摄氏度);严格控制停放时间;◆ 前面工序问题硫化剂和/或促进剂准备错误;硫化剂和/或促进剂准备过量;防焦剂漏称;对策:采用防错称量系统(电脑控制自动称量系统)进行称量或核对措施;对于出现焦烧的混炼胶,必须及时处理。

轻微焦烧胶料可以通过低温薄通(40摄氏度以下),恢复其可塑性;略重程度的焦烧,可以在薄通处理过程中,添加1-1.5PHR的硬脂酸,或加入2-3PHR的油类软化剂来恢复其可塑性;对于严重焦烧的胶料,采取隔离报废动作。

●分散不均◆ 配方原因使用多种生胶,且生胶门尼粘度相差太大;增塑剂与生胶选配不当;填充剂选配不当,过多硬粒配合剂或小粒径配合剂;选用配合剂含水量过多;液态增塑剂不够或没有;选用的树脂熔点过高;填充剂和增塑剂过量;对策:依加工问题,符合物性和成本要求下,重新调整配方;◆混炼加工原因混炼时间不够;卸料温度过低或过高;药品添加时同时加入酸性和碱性配合剂(如ST-ACD和防焦剂ESEN与ZnO和MgO一起加入);配合剂添加的顺序不当;同时加入小粒径的炭黑和树脂或粘性油;装胶量太大或太小;在胶料已经开始撕裂或碎裂后加入液态增塑剂;金属氧化物分散时间不够;密炼机上顶栓压力不够;需要薄通分散未进行薄通;密炼机、开炼机温度失控;密炼机内室磨损过度;对策:重新审视加工指导书,完善后按指导书作业;◆前面工序问题生胶存放过久(过期)或有部分凝胶;三元乙丙橡胶、天然橡胶或丁基橡胶太冷;生胶塑炼不充分;含水量过高的填充剂未进行干燥处理;对策:依各实际情况,对生胶进行预处理;生胶塑炼按标准做到位;分散不均胶料的处理对策:进行补充加工,如进行多次低温薄通处理,改善分散。

20160122_硅橡胶制品常见缺陷处处理方法

20160122_硅橡胶制品常见缺陷处处理方法
橡胶制品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法
缺 陷
产 生 原 因
解 决 方 法 提高模温或延长保温时间
起泡 (又叫“困 模压料固化不完全空气没有排清,模温过高,使 气”、“包 增加排气次数 物料中某种成分气化或分解。 风”) 降低模温 调整模具配合公差和溢料孔尺 模具配合间隙过大或溢料孔太大 寸 缺料 脱模剂用量太多 调节适当的合模温度和加压时 操作太慢或太快 机 模具温度过高, 橡胶在合模过程中还没来得 烧焦 适当降低模温 及充分流动就已经部分硫化失去融合能力 改善固化条件 固化不完全 翘曲 出模工艺不当 温度偏高导致过硫化 模温过高或过低 表面无光泽 粘模 模具表面粗糙 模压料未加内脱模剂或加入不当 粘模 模具表面粗糙或新模未经研磨使用 压制压力过高 适当降低压力 模具过热 斑驳表面 颜料因过热而分解 降低模温 重新设计模具,使顶出装置合 理。 适当降低模温或缩短硫化时间 调整模温,一般适当降低模温 使用合适的脱模剂 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应镀铬 通过试验加入适量的有效的内 脱模剂 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 可用压塑 粉试模后再压制玻璃钢
制品内部有气孔 颜色泛白表面有 明疤等缺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 斑


无光泽 脱模困难 喷咀泄漏
硅橡胶制品成型不合格的原因及其对策
缺 陷 产 生 原 因 硫化不足 成型压力不足 气 泡 空气不能从模具内放出 厚度不均匀 加热不均匀 放气不充分 硫化不足 模具温度过高 放气不充分 启模过快 混炼不充分 模具温度过高 模具温度过高 注胶口与接缝之间的距离 过长 成型压力不足 融合部排气不良 注胶口过小 硫化不足 模具表面光洁度不够 欠硫或过硫 模具缺损,模具斜度不够 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 材料流量过大 背压过高 解 决 方 法 延长硫化时间,提高模具温度。 提高压力,特别是向多个模腔里填 装胶料时要考虑重量平衡。 充分放出空气,延长合模时间;加 设放气槽,采用真空成型法。 降低模具温度,延长加压时间 调整加热装置 充分放气,提高模具温度。 延长硫化时间 降低模具温度 充分入气,采用真空成型法。 延长启模时间 调整原材料,改变混炼顺序,延长 混炼时间。 降低模具温度。 降低模具温度 改变注胶口的位置 提高成型压力 增加排气,采用真空成型法 加大注胶口 延长硫化时间 仔细打磨,镀硬铬 调整模具温度和硫化时间 修理模具。 检查加热方法。 检查喷咀防止泄漏。 降低背压。

橡胶模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橡胶模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橡胶模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模压制品:是指在平板硫化机上用模具成型和硫化的中小型橡胶制品。

橡胶模压中出现的反映在不同制品的同一类问题,如:缺胶、鼓包等。

由于橡胶材料的种类、批次、产地不同、机台、操作者不同、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缺胶表现为表面(全部或局部)疏松、麻面或有空洞,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1)加料量不足为保证每穴制品不缺胶,应准确确定用料量,加足料量并反映在工艺文件内;(2)压力不足,胶量不能充满模腔,应适当增加压力。

(3)胶料流动性太差。

在制品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可调整胶料配方,增加可塑性。

工艺上适当增加压力或者在模具表面涂洒一层硬脂酸锌、硅油一类的润滑剂。

(4)模具温度过高,胶料部分焦烧,流动性降低。

应适当降低装料时的模具温度,但不应过多,否则模温在规定时间内升不到硫化温度而使整模胶料报废。

硅橡胶可在较低温度下装料。

(5)胶料的焦烧时间太短应改进配方,提高胶料的耐焦烧性能。

(6)装料合模速度太慢,引起焦烧,应提高操作技术。

(7)坯料安放位置不当,使得胶料不易充满模腔。

(8)模具结构不合理,也会使胶料不易充满模腔如:对于狭长制品,应便于制品长度方向与加压方向垂直。

(9)加压太快,胶料在未充满模腔之前就被挤出模外,使飞边增厚而制品缺料,应减慢加压速度,是胶料在压力下缓缓流入模腔。

2.对合线开裂表现为啓模后在模具对合处制品开裂,有时飞边内缩现象(俗称抽边),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1)压力不足或压力波动使硫化过程中胶料模腔内部压力大于硫化压力。

而使模具稍稍涨开,引起制品开裂,应检查压力或者检查压力波动原因。

(2)硫化压力过大胶料被严重压缩,启模时,压力急剧下降,硫化胶体积增大,制品其它部分受模具限制无法膨胀,而模具对合模线处则可自由膨胀,因膨胀不均造成的内应力就会导致对合线开裂,应使硫化压力调整到合适的状态,防止过大过小。

如果降压后飞边增厚,可酌情减少加料量或加大流胶槽。

(压力下冷却后出模)。

橡胶硫化缺陷成因及改进措施

橡胶硫化缺陷成因及改进措施

橡胶硫化各种不良现象统计及解决方法1. 硫化橡胶制品常见缺陷成因及改进措施硫化橡胶制品常见的缺陷一般表现为橡胶-金属粘接不良、气泡、橡胶表面发粘、缺胶、缩孔、喷霜、分层、撕裂等。

1.1橡胶-金属粘接不良橡胶与金属的粘结是减震橡胶制品一个重要环节,橡胶与金属的粘结原理,普遍认为在低模量的橡胶与高模量的金属之间,胶粘剂成为模量梯度,以减少粘结件受力时的应力集中。

常用双涂型胶浆的底涂或单涂型胶粘剂与金属表面之间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实现粘结。

底涂型和面涂型胶粘剂之间,以及胶粘剂与橡胶之间通过相互扩散作用和共交联作用而实现粘结。

橡胶-金属粘结不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表1-3所示。

1.2气泡1.2.1大气泡大气泡表现为减震器橡胶体表面存在体积较大的气泡。

气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表1-4所示。

表1-3 橡胶-金属粘接不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原因分析解决方法1 胶浆选用不对①参考具体使用手册,选择合适的胶粘剂2 金属表面处理失败,以致底涂的物理吸附不能很好的实现①粗化金属表面,保证金属粘结表面一定的粗糙度。

常用的处理方法,显微镜观察表面粗糙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喷砂、抛丸>磷化>镀锌②金属表面不能有锈蚀,不能粘到油污、灰尘、杂质等3 胶浆涂刷工艺稳定性差,胶浆太稀、漏涂、少涂、残留溶剂等①注意操作,防止胶浆漏涂、少涂②涂好胶浆的金属件应注意充分干燥,让溶剂充分挥发,防止残留溶剂随硫化时挥发,导致粘结失败③要保证一定的涂胶厚度,特别是面涂胶浆。

这样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物质使相互扩散和共交联作用充分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的模量梯度层4 配方不合理,胶料硫化速度与胶浆硫化速度不一致①改进配方以保证有充足的焦烧时间②模具、配方改进,保证胶料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粘结部位③尽量采用普通、半有效硫化体系,提高硫黄用量,以实现多硫交联键④改进硫化条件(温度、时间和压力)⑤减少易喷霜物和增塑剂的使用,防止其迁移到橡胶表面,从而影响粘结⑥胶料停放时间太长,改用新鲜的胶料5 压力不足①增大硫化压力②注意溢料口、抽真空槽的位置、尺寸,防止局部与大气过多沟通以至压力不足③保证模具配合紧密,防止局部压力损失过大6 胶浆有效成分挥发或固化①硫化前需预烘的金属件,应注意预烘的时间和温度控制,过度预烘会导致反应性物质挥发和胶浆的焦烧(或固化)。

硅胶混炼胶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硅胶混炼胶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硅胶混炼胶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1、影响硫化橡胶回弹性和硫化速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案:我个人觉得影响胶料回弹性和硫化速度的因素和解决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胶料内乙烯基含量不够或生胶本身乙烯基含量分布不均匀,使胶料在硫化时没有达到正硫点,硫化速度偏长,硫化不充分,导致胶料弹性不好。

可以通过提高胶料内整体的乙烯基含量,并在配方当中加入适量的含氢硅油,减少填料的用量提高含胶料量来解决回弹性差和硫化速度偏慢的情况;也可以采用不同型号乙烯基含量的生胶,配合少量的高乙烯基生胶进行使用,控制胶料的扯断永久变形,配方当中要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在避免出现胶料发脆的情况,来达到改善胶料弹性的目的。

②胶料本身偏酸性,也是导致胶料回弹性不好和硫化速度偏慢的重要因素。

由于白炭黑本身偏酸性,加上加入的结构控制剂多是偏酸性,使其胶料偏酸性,偏酸性的胶料对硫化有延迟作用,同时耐高温性能也会下降。

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弱碱性物质来改善胶料的酸性含量,一般胶料的PH值在中性或偏弱碱性范围对改善弹性和硫化速度有好处。

③其他方面:胶料内增塑剂或结构控制剂加入过多,导致的胶料回弹性不好和硫化速度偏慢;胶料内增塑剂或结构控制剂加入过多,对胶料有延迟硫化作用,从而导致胶料回弹性变差和硫化速度偏慢,可以选用分子量分布较窄和带有一定挥发分的生胶,改善胶料的脱模,从而减少增塑剂的用量;用烷氧基硅烷对白炭黑表面进行处理的,配合羟基硅油进行使用,采用两步法让白炭黑分子和生胶分子有一定的结合反应时间,工艺上可以采取养生,来减少结构控制剂的用量,达到改善胶料回弹性和硫化速度的目的。

同时每种型号的胶料建立一个标准的硫化曲线,也是控制好混炼胶生产品质稳定的一种手段。

2、挤出胶产生气泡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产生的原因:由于硅橡胶的透水性较大,特别是沉淀法白炭黑所做的混炼胶,随着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增大,混炼胶中水分含量也线性增大。

当水分太多时,硅橡胶由透明变为不透明,特别到了冬季由于环境温度较低,胶料表面的水分释放时间很慢或根本释放不掉,导致挤出制品表面易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炼硅胶线平板硫化一段模压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平板硫化二段模压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段硫化目的:
1、消除一段硫化中所分解产生的一些低分子物质,以避免对制品产生老化催化作用。

2、稳定硫化制品的基本物性。

(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改善压缩永久变形。

3、防止低分子挥发物污染接触的介质。

(如食品、医疗等用途的硅胶制品)
二段硫化条件:
1、可根据制品大小而定,制品愈厚升温速度愈慢,时间愈长。

2、高强度、高抗撕的制品,二段硫化温度以200℃为宜。

3、通常采用的二段硫化条件为
1~5mm 厚制品:150℃×1h、180℃×1h、200℃×1h
5~10mm 厚制品:150℃×1h、180℃×1h、200℃×2h
10~20mm 厚制品:150℃×2h、200℃×2h
常压热空气连续硫化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