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骨盆骨折联合多脏器创伤的损伤控制急救策略

骨盆骨折联合多脏器创伤的损伤控制急救策略

蔓 延 到 肾 区 、 下或 肠 系 膜 。 人 常有 休 克 , 可 有 腹痛 、 膈 病 并 腹胀 、 肠
鸣减 弱及 腹肌 紧张 等腹 膜刺激 的症状 。 了与腹 腔内 出血 鉴别 , 为 可进
行腹腔 诊断性穿 刺 , 但穿刺不宜 过深 , 进入腹膜后 血肿内 , 以免 误认 々
是 腹腔 内 出血 。 必 需严 密 细致 观察 , 故 反复 检查 。
C 型骨 折采用下肢骨 牵引、 外固定架支撑或切 开复位 内固定治疗 。 腹腔
内脏器 损伤施行 简略的剖 腹手术( b rvae a aoo y AL , A bei dL p rtm , )开 t 放性颅 脑损伤、 膜外或脑内血肿采用开颅清 创或 内窥镜 下血肿清除 , 硬 胸部肺损伤予以胸带加 压包扎 、 胸腔 闭式 引流或机械通 气( c ai l Meh nc a V ni t n MV 支持 。 eta o . ) li 其他 治疗 根据病 人的病情适时 调整 。 2 影像 学 表现 2 1 骨盆 环骨 折 .
4 1 腹 膜后血 肿 .
骨 盆各骨主要为松 质骨 , 盆壁肌 肉多, 又有 许多动脉丛和静脉 邻近 丛 , 液供应丰 富 , 血 盆腔与后 腹膜的 间隙又系疏松结 缔组织构成 , 巨 有
大 空隙 可容纳 出血 , 因此 骨折 后可 引起广泛 出血 。 巨大腹 膜后血 肿可
A型骨不予干预 , 型骨折 予骨盆带加 压包扎或 清创后骨盆 悬 吊, B
1 1 一 般资料 .
3 结果 全组 病例 死亡 1例 , 9 死亡 率 1 .%。 2 9 主要 死亡 原因 为重症颅 脑损 伤9 4 .%)急性 肾 功能 衰竭 3 1 .%)多器官 衰竭 ( F 6 例(7 4 、 例(58 , MO )例 (16 , 3 .%) 其他 1 52 )存活病例排 除颅脑脊髓损伤 所致肢体功能障 例(.% 。

均小骨盆的诊断标准

均小骨盆的诊断标准

均小骨盆的诊断标准均小骨盆,又称为骨盆骨折,是指骨盆发生了骨折或骨裂的一种病症。

它通常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如摔跤、交通事故、跌落等原因引起的。

均小骨盆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均小骨盆的一般症状表现为严重的疼痛和局部肿胀。

患者常感到腰部或骨盆区域剧烈疼痛,疼痛可能会向臀部、腹部、阴囊或大腿内侧放射。

疼痛通常在运动或咳嗽时加重,患者往往需要在坐位或平卧位时寻找合适的姿势以减轻疼痛。

此外,病人也可能会有局部皮肤发红、肿胀以及压痛等症状。

其次,均小骨盆的体征常表现为畸形和活动受限。

患者在骨盆区域可能会出现局部畸形,如淤血、肿胀、瘀斑等。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发现骨盆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有时还会听到患者因疼痛而出现呻吟或反应。

此外,骨盆区域的 X 光检查是诊断均小骨盆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过 X 光片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骨盆骨折的具体情况,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程度,以及断点的具体位置。

通常情况下,骨盆两侧不对称、骨折线及骨折碎片的位置可以明显地被观察到。

再者,CT 扫描是进一步诊断均小骨盆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比于常规 X 光片,CT 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更立体化的图像信息。

它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骨盆骨折的情况,包括骨折的类型、骨折线的路径、骨折碎片的大小和位置等。

此外,CT 扫描还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骨盆区域的损伤,如髂骨、骶骨、耻骨等的骨折。

最后,MRI 检查可以在诊断均小骨盆时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

它能够帮助医生观察骨盆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情况,如骨盆腔内脏器的损伤、血管的损伤以及韧带、肌肉、神经等其他结构的损伤。

MRI 检查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综上所述,均小骨盆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和局部肿胀,体征常包括局部畸形和活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如 X 光片、CT 扫描和 MRI 检查可以提供详细的骨折情况和损伤程度等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者:韦吉风马云彪刘旭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5期[摘要]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骨盆外伤患者的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学资料,即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同时与普通X线摄片(DR)图像进行对比。

结果X线检查检出骨折89处,CT检查检出骨折143处,其中包括X线检查为阴性的隐匿性骨折和X线检查为阳性的其他部位隐匿性骨折。

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骨盆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手段,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对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骨盆;隐匿性骨折;螺旋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5-0058-02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兴起,而伴随的交通事故、高处坠伤等意外也常有发生,由这些意外引发的骨盆骨折也就成为了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

普通X线平片大部分都可以观察得到,但是,不能发现一些隐匿性骨折[1]。

隐匿性骨折是指有明确外伤史,用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或者难以及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或者用其他影像学方法才能发现的骨折,好发于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比如:骨盆、颅底、脊柱等。

而多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因其图像无重叠、可以多角度观察、高分辨率等,是能够及时发现常规X线难以发现的隐匿性骨折。

本文现回顾性分析67例均进行普通X线摄片(DR)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MPR、VR)检查的骨盆外伤患者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盆外伤患者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13~79岁,平均46岁。

67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症状体征有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及畸形等,压痛明显,其中车祸伤39例,坠落伤17例,重物砸伤11例。

骨盆骨折并发症诊疗技术要点

骨盆骨折并发症诊疗技术要点

骨盆骨折并发症诊疗技术要点由于骨盆骨折伤及尿道、膀胱、阴道、回肠和直肠等盆腔内器官以及盆内大血管和神经,通称骨盆骨折的并发或合并伤;但非因骨盆骨折造成的颅脑、胸、上腹部和(或)四肢损伤则应视为骨盆骨折的伴发伤。

由于骨盆骨折或有骨盆骨折的多发伤员伤后早期出现的休克、低氧血症、脂肪栓塞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NODS)等,均为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将骨盆骨折的合并伤和并发症统称为并发症,或将多发伤者骨盆以外的伴发伤也称为骨盆骨折的并发伤。

一、休克和盆腔出血构成骨盆环的松质骨血运丰富,多处与严重骨折后骨折部位持续出血,形成血肿和凝血块;在院前急救运送伤员和急诊科诊治的过程中,每次搬动伤员均可造成未经固定的不稳定型骨折部位的异常活动,使凝血块脱落,出血再度活跃。

如此反复多次,既增加了出血量,也消耗了参与凝血过程的诸多因子,并且增加了骨髓和脂肪组织进入血循环造成脂肪栓塞和引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概率。

盆腔内有多个静脉和静脉丛,其血管壁薄易遭受损伤;特别是骶前丛行经骶前筋膜表面,损伤的血管难以回缩和闭合。

盆内动脉特别是臀上自坐骨大切迹进入臀部,闭孔动脉自闭孔穿出,两血管贴近骨盆骨骼易遭受损伤。

总之,重度骨盆骨折出血量大,其休克发生率可高达30%~58%,出血量>2000ml者简明损伤标准(AIS)中列为危重级,是骨盆骨折最严重的等级,定为5分,以表示其伤情严重程度。

骨盆骨折并发大出血是最常见、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也是骨盆骨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骨盆骨折出血的来源有四种。

(1)骨折部位骨盆骨折断端持续出血,多处或严重骨折者出血量大,是主要的出血来源。

(2)盆腔静脉丛和盆内静脉伴随盆内动脉走行的静脉,在骨盆内壁和盆腔脏器周围形成数量众多、互相连通的静脉丛。

静脉丛血管壁薄,易受损伤,破裂的静脉收缩力差,其周围组织结构松软,难以产生压迫止血作用。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影像学检查在骨盆骨折的诊断应用比较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影像学检查在骨盆骨折的诊断应用比较

2017年GUANGDONG WEILIANG YUANSU KEXUE 第24卷第1期文章编号:1006-446X (2017)1-0060-04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与X 线影像学检查在骨盆骨折的诊断应用比较谢伟玲(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佛山528500)摘要: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与X 线影像学两种检查方式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和X 线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

结果采用X 线平片扫描共检出43例骨折,检出率为61.43%;采用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共检出70例骨折,检出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骨盆骨折检出率高于X 线影像学检查,差异显著(P <0.05)。

结论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可更好的对骨盆骨折进行诊断,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反映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X 线影像学;骨盆骨折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12-07作者简介:谢伟玲(1973—),女,汉族,本科,放射主治医师,专业:医学影像学。

E -mail :vvvyyy1@Comparison of MSCT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and X -Ray Radiology in Diagnosis of Pelvic FractureXIE Weiling(Brillant District ,Foshan City Hospital ,Guangdong Foshan 528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 of multi -slice spiral CT (MSCT )three -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 and X -ray radiology in diagnosis of pelvic fracture (PF ).Methods70PF patients admitted in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to February 2015received MSCT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X -ray radiology detection ,and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43fracture in X -ray scanning and detection rate was 61.43%;There was 70fracture in MSCT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detection rate was 100.00%;The detection rate of MSCT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was higher than X -ray (P <0.05).Conclusion MSCT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an better diagnose PF and diagnosis rate is higher ,it can accurately reflect detailed fracture situation ,increase success rate and improve prognosi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multi -slice spiral CT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X -ray radiology ;pelvic fracture·06·DOI:10.16755/ki.issn.1006-446x.2017.01.0152017年GUANGDONG WEILIANG YUANSU KEXUE第24卷第1期骨盆由左右髂骨、坐骨、耻骨及骶尾椎骨组成。

骨盆各部外伤X线平片与CT检查的最优化分析

骨盆各部外伤X线平片与CT检查的最优化分析

骨盆各部外伤X线平片与CT检查的最优化分析作者:邱碧兰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分析骨盆各部外伤X线平片与CT检查的适应性,供基层医院在检查手段、效率及费用上作最优化选择。

方法回顾性统计骨盆外伤骨折阳性同时具备平片与CT检查图像52例,分析其显示结果与检查方式的关系。

结果对于大骨折,平片与CT检查均能明确诊断,后者提供信息更丰富。

对小骨折及可疑骨折,52例分析,总体结果为:坐骨、耻骨、髂骨、髋关节及股骨头颈部作平片检查及CT检查的适应性与价值不同(具体见正文)。

结论在诊断骨盆的坐骨、耻骨、股骨头颈严重骨折方面X线平片具有确诊性,但在髂骨、髋关节及股骨颈轻微嵌入骨折,尤其线形骨折CT检查明显优于平片,可作为基层医院在检查手段、效率及费用上作最优化选择的依据。

【关键词】骨盆;骨折;X线平片;CT检查;最优化【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7-02骨盆外伤临床很常见,骨折部位、类型及有否合并脏器损伤是临床不同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

外伤后单纯作平片检查、CT检查,还是都作?是基层医院在检查效率与费用上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特别是无CT机的基层医院,平片检查后是否需送上级医院作CT检查,需要作出最优化选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至11月骨盆外伤骨折阳性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14岁~65岁。

其中交通事故31例,挤压坠落12例,其它9例;其中合并四肢骨折9例、颅脑外伤3例、脊柱骨折5例,脏器损伤6例。

所有病例均作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

(本文仅探讨骨盆骨折情况)1.2 检查方法:使用GE Hight Speed NX/i螺旋CT扫描机,轴位扫描。

参数:120kV,300mA,1s,层厚3~5 mm,螺距1.0 mm,矩阵512×512,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 mm。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法医学鉴定3例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法医学鉴定3例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法医学鉴定3例作者:李红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4期摘要骨盆骨折患者一般由交通事故所致,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法医学鉴定也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

现阶段所实施的《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Bl8667-22002)中关于骨盆骨折的条款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骨盆骨折严重畸形愈合;其二,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其三,骨盆严重畸形破坏女性产道;其四,骨盆倾斜导致上下肢不一样长等。

由于《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Bl8667-22002)未对上述情形加以明确阐述,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继而形成的法医学鉴定也容易产生分歧。

本文将分析3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法医学鉴定结果,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法医学鉴定作者简介:李红玉,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司法鉴定所。

中图分类号:D9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2.051随着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不断被普及,交通安全事故呈现日益增长趋势,骨盆骨折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发展水平。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占全部骨盆骨折患者的1.25~3.62% 。

即使医学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发展中,但是由于骨盆骨折而导致的死亡率高达6.66~21.11%,致残率高达56.65% 。

一、3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资料案例1:李某,男性,建筑工人,45.5岁。

由于小汽车碾压导致骨盆受伤,60min后送往医院就诊。

经过X线片诊断发现该名患者双侧坐骨分离以为,右骼骨骨折。

查体发现左小腿可见20cm切口,下腹部出现压痛感,骨盆受到挤压且双下肢拒动。

入院后,临床医生对其进行全麻处理,再进行骨盆切开内固定手术。

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分析

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分析

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分析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X饯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骨盆骨折漏诊的原因。

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骨折诊断率,并探讨漏诊原因。

结果50例患者共检查出87处骨盆骨折,多发性骨折32例,单发性骨折18例。

在螺旋CT诊断出的87处骨折中,X線平片检查只检查出53例。

螺旋CT体检检查出的情况均优于X线平片体检检查情况,螺旋CT骨盆骨折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2%(P<0.05)。

结论在骨盆骨折的诊断中,选择螺旋CT诊断方式其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诊断率,可以为患者实施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X线平片检查容易漏诊的原因是因为骨盆结构较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标签:骨盆骨折;X线平片;螺旋CT;漏诊原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交通等行业中意外事故也越来越多,导致骨盆骨折发生率也呈现递增的趋势。

骨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创伤部位较为隐秘,部分患者损伤严重,伴有血管和重要脏器损伤,严重者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准确、及时的诊断是尽早实施手术和合理选择手术方法的关键[1]。

为探讨X线平片和螺旋CT在骨盆骨折中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效果,本文就我院收治的50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从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史,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为17~62岁,平均年龄(37.5±2.6)岁;②致伤原因:高空坠落占12例,交通事故占32例,摔伤骨折占3例,其他原因骨折3例;③所有患者在临床中均有盆部功能障碍、组织淤血、肿胀和明显疼痛等表现。

1.2方法本组50例患者入院后,先行X线平面检查,再行螺旋CT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CT、X线、尿道膀胱逆行造影于盆骨骨折于盆腔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盆骨骨创伤患者521例,总结诊断经验。

结果共检出1004处骨折,其中耻骨上下支、骼骨、髋臼、坐骨是常见骨折类型,CT 于盆骨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除趾骨联合分离骨折外于其它各类型骨折检出率均优于X 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尿道及膀胱损伤88例,术中应用膀胱尿道逆行造影60例;明确髋臼骨折213处,其中MPR与常规CT诊断一致,SSD略有偏差,X线诊断效用最差;前唇、前柱,后唇、后柱是常见的髋臼骨折部位。

结论CT与盆骨骨折疑似盆腔脏器损伤诊断中效用较高,配合X线、MPR、SSD、尿道膀胱逆行造影等方法,查找骨折创伤部位、明确诊断、骨折分型效用较好。

标签:盆骨骨折;盆腔脏器损伤;影像学诊断盆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约占0.3%~6%,盆骨骨折因牵连脏器、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结构,合并损伤与死亡率极高,总死亡率约为5%~20%,致残率50%~60%,合并软组织或内部脏器损伤死亡率可达31.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连续收集某院2008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盆骨骨创伤患者521例,其中男284例、女237例;年龄4~88岁,平均(44.2±1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72例、砸伤29例、跌落伤20例;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剧痛、伴有瘀痕、压痛,确诊为盆骨骨折,疑似牵连内部损伤,所有患者均经X 线与CT检查,部分患者接受SSD与MPR重建或尿道膀胱逆行造影。

1.2方法X线骨盆检查:选用X线光机于骨折正面或正斜面放射,对骨盆、髋臼,骶尾骨正位、侧位,进行针对性拍摄,运用高速增感屏,连续拍摄。

X线DR系统检查,131例接受该项检查,选用DR机,经数字处理后打印胶片进行诊断。

CT检查:选用CT机,对目标区域骨折处及邻近组织进行扫描,层厚2~5 mm,螺距2~5 mm,重建层厚1~2 mm,经工作站软件包行MPR重建与SDD 重建,获取冠矢状面、曲面显示与任意平片[3]。

逆行尿路造影,经尿管或膀胱注射对比剂,运用胃肠摄影机连续多平面拍摄,获取图片。

①优:无锯齿、指标清晰,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一致性好,未丢失细节;②良:锯齿细小,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基本一致,细节基本不丢失,不影响综合诊断;③及格:部分区域锯齿明显,2/3内容有一定价值,细节部分丢失;④差,锯齿较粗,无诊断价值。

诊断据优、良标准进行。

所有图像均经2位年资达10年以上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采用双盲法,协商评估。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包于Window 7平台操作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置信水平,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处骨折、关节分离诊断CT 于盆骨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除趾骨联合分离骨折外于其它各类型骨折检出率均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盆骨骨折合并尿道或膀胱损伤521例患者中后经证实合并尿道及膀胱损伤88例,术中应用膀胱尿道逆行造影60例,诊断尿道断裂13例、膀胱破裂47例。

2.3髋臼骨折诊断明确髋臼骨折213处,其中MPR与常规CT诊断一致,SSD略有偏差,X线诊断效用最差;前唇、前柱,后唇、后柱是常见的髋臼骨折部位,见表2。

3讨论
骨盆主要由耻骨、坐骨以及骼骨组成的髋骨连同骶骨、尾骨构成的环状骨性结构,是连接脊椎与下肢的桥梁,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位置敏感易受外伤冲击牵连内部系统、组织与脏器,其中肉眼难见创伤,又以尿道、膀胱以及直肠创伤最为常见,故行盆骨骨折创伤诊断时多据患者症状表现增加膀胱尿路逆行造影,本次研究应用60例,另有28例确诊为膀胱尿道损伤者未进行造影[3]。

盆骨骨折诊断以X线、CT为主,后者几成为必备的诊断技术,于髋臼、骼骨、耻骨上下支等骨折诊断相较于X线效用较高。

CT检查可对盆腔内重叠结构进行详细扫查,可发现隐匿性骨折、关节骨折脱位、股骨头皮质凹陷等骨折,可逐层检查,避免误诊,但CT针对多发、粉碎性骨折、畸形改变诊断符合率差异较大,要求医师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4]。

CT中MRP、SSD可有效弥补常规CT不足。

综上所述,盆骨骨折类型复杂,骨折创伤部位分布广,针对危急重癥者,运用CT充分诊断效用良好,可为后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赵秀勤.骨盆骨折后并盆腔脏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50例[J].影像与介入,2012,2(14):103-104.
[2]王耀宗,马军.骨科损伤控制的理论与临床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8):777-779.
[3]黄强,廖建坤,李乐云,等.交通伤害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33(2):193-195.
[4]祝华强,刘斯润,邱剑,等.骨盆骨折的X线平片与CT影像分析研究[J].CT 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23(9):42-44.编辑/张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