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二)2024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二)引言概述:稻谷品质是指稻谷的外观、内部组织、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特征,对于农产品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稻谷外观、内部质量、营养成分、加工特性和食味等方面详细介绍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正文:1. 稻谷外观的评价1.1 稻谷颜色测定方法1.1.1 仪器法测定稻谷颜色1.1.2 人眼比较法测定稻谷颜色1.2 稻谷形状测定方法1.2.1 长径与短径测定法1.2.2 长宽比测定法1.2.3 三维形貌测定法1.3 稻谷完整度测定方法1.3.1 蒸煮试验法测定稻谷完整度1.3.2 光学式测定法测定稻谷完整度2. 稻谷内部质量的评价2.1 稻谷脆性测定方法2.1.1 良好粘稠性测定法2.2 稻谷含水率测定方法2.2.1 烘干法测定稻谷含水率2.2.2 电子秤重量法测定稻谷含水率2.3 稻谷容重测定方法2.3.1 单粒容重测定法2.3.2 容量法测定稻谷容重3. 稻谷营养成分的评价3.1 稻谷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3.1.1 全氮测定法测定稻谷蛋白质含量3.1.2 氨基酸分析法测定稻谷蛋白质含量 3.2 稻谷淀粉含量测定方法3.2.1 碘液滴定法测定稻谷淀粉含量3.2.2 酶解法测定稻谷淀粉含量3.3 稻谷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3.3.1 气相色谱法测定稻谷挥发物含量3.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谷挥发物含量4. 稻谷加工特性的评价4.1 稻谷糊化特性测定方法4.1.1 糊化度测定法4.1.3 吸水率测定法4.2 稻谷炊煮特性测定方法4.2.1 垛积度测定法4.2.2 脆炒度测定法4.2.3 粘胶度测定法5. 稻谷食味的评价5.1 稻谷嗅味评定方法5.1.1 人工嗅味评定5.1.2 仪器嗅味评定5.2 稻谷口感评定方法5.2.1 品尝评定法5.2.2 仪器测定法总结: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是保证稻谷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外观、内部质量、营养成分、加工特性和食味等多方面的指标评价,可以全面了解稻谷的品质特征。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二)2024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二)引言概述:稻谷品质是决定大米口感和食用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稻谷的品质,科学准确地测定稻谷的品质指标和采用适当的测定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稻谷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正文:一、外观品质指标与方法1. 稻谷外观指标的意义与重要性2. 稻谷外观指标的测定方法a. 稻谷颜色的测定方法b. 稻谷整齐度的测定方法c. 稻谷完整度的测定方法d. 稻谷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e. 稻谷色泽的测定方法二、理化品质指标与方法1. 稻谷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2. 稻谷垩白度的测定方法3. 稻谷储存容重的测定方法4. 稻谷硬度的测定方法5. 稻谷粘性的测定方法6. 稻谷糊化特性的测定方法7. 稻谷含脂肪酸的测定方法8. 稻谷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方法9. 稻谷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三、营养品质指标与方法1. 稻谷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2. 稻谷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3. 稻谷矿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4. 稻谷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方法5. 稻谷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四、味道品质指标与方法1. 稻谷咀嚼感的测定方法2. 稻谷风味的测定方法3. 稻谷口感的测定方法4. 稻谷香气的测定方法5. 稻谷甜度的测定方法五、大米直观感官品质指标与方法1. 大米外观指标的测定方法2. 大米颜色指标的测定方法3. 大米颗粒度指标的测定方法4. 大米透明度指标的测定方法5. 大米半透明度指标的测定方法总结:稻谷品质测定是确保大米品质的基础,各类指标与方法的准确运用对于稻谷的品质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外观品质、理化品质、营养品质、味道品质和大米直观感官品质这五个大点的深入了解和实践应用,能够提高稻谷品质的测定水平,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大米。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范本一:“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一、引言本章节介绍本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稻谷品质测定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稻谷品质测定指标2.1 外观指标2.1.1 谷粒形状2.1.2 色泽特征2.1.3 粒重2.2 化学成份指标2.2.1 含水率2.2.2 粗蛋白质含量2.2.3 维生素含量2.2.4 矿物质含量2.3 营养指标2.3.1 淀粉含量2.3.2 膳食纤维含量2.3.3 油脂含量2.3.4 氨基酸含量三、稻谷品质测定方法3.1 外观指标测定方法3.1.1 谷粒形状测定方法3.1.2 色泽特征测定方法3.1.3 粒重测定方法3.2 化学成份指标测定方法3.2.1 含水率测定方法3.2.2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3.2.3 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 3.2.4 矿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3.3 营养指标测定方法3.3.1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3.3.2 膳食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3.3.3 油脂含量测定方法3.3.4 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四、稻谷品质测定结果分析4.1 外观指标结果分析4.2 化学成份指标结果分析4.3 营养指标结果分析五、安全注意事项本章节详细介绍在进行稻谷品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六、附件6.1 附件1:稻谷品质测定记录表6.2 附件2:稻谷品质测定设备清单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法律名词1:XXX注释:XXX是指...7.2 法律名词2:XXX注释:XXX是指...范本二:“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一、引言本章节介绍本的编写目的和重要性,概述稻谷品质测定的背景和应用范围。
二、稻谷品质测定指标2.1 外观指标2.1.1 谷粒形状指标2.1.1.1 谷粒长度2.1.1.2 谷粒宽度2.1.2 色泽特征指标2.1.2.1 外观色泽2.1.2.2 精米率2.2 化学成份指标2.2.1 含水率2.2.2 粗蛋白质含量2.2.3 维生素含量2.2.4 矿物质含量2.3 营养指标2.3.1 淀粉含量2.3.2 膳食纤维含量2.3.3 油脂含量2.3.4 氨基酸含量三、稻谷品质测定方法3.1 外观指标测定方法3.1.1 谷粒形状测定方法3.1.2 色泽特征测定方法3.2 化学成份指标测定方法3.2.1 含水率测定方法3.2.2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3.2.3 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 3.2.4 矿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3.3 营养指标测定方法3.3.1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3.3.2 膳食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3.3.3 油脂含量测定方法3.3.4 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四、稻谷品质测定结果分析4.1 外观指标结果分析4.1.1 谷粒形状结果分析4.1.2 色泽特征结果分析4.2 化学成份指标结果分析4.2.1 含水率结果分析4.2.2 粗蛋白质含量结果分析 4.2.3 维生素含量结果分析 4.2.4 矿物质含量结果分析 4.3 营养指标结果分析4.3.1 淀粉含量结果分析4.3.2 膳食纤维含量结果分析 4.3.3 油脂含量结果分析4.3.4 氨基酸含量结果分析五、附件5.1 附件1:稻谷品质测定记录表5.2 附件2:稻谷品质测定设备清单5.3 附件3:稻谷样品照片六、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法律名词1:XXX注释:XXX是指...6.2 法律名词2:XXX注释:XXX是指...。
作物栽培学试验-稻米品质分析

垩白米
完善米
白所占整精米面面积的多少,按下表
分级标准进行分类。
级别 1 2 3 4 5
垩白面积(%) <1% 1-5% 6-10% 10-20% >20%
腹白
心白
➢ 胚乳透明度测定:取整精米20粒,观察其剖面, 根据透明程度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级。 (1)透明:玻璃质,无垩白,晶亮透白。 (2)半透明:半玻璃质,有少量垩白,稍有 透明光泽 (以上表中的1级代表半透明)。 (3)不透明:粉质,垩白较大,无透明光泽。
➢ 米粒外观品质是确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依据。外观品质包括胚乳的垩白、胚乳 透明度、米粒长度和形状以及颜色等。
➢ 垩白的测定:胚乳中不透明部分根据其位置不同而分为腹白、心白、背白三类,
通称为垩白。测定时,从整精米中取样100粒,目测鉴定,算出垩白粒率。
垩白粒率(%)
垩白粒数 100粒
100
再从整精米中取样20粒,逐粒目测垩
稻谷出糙机、碾米机、小撮箕、刷子、镊子、天平、游标尺或米尺、 稻米标准样品、培养皿、刀片等。
一、碾米品质的鉴定
➢ 稻米的碾米加工品质是衡量水稻优质与否及定级作价的基础项目之一, 它包括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 出糙率的测定:出糙率为干净稻谷试样全部脱去谷壳所得的糙米重量 占稻谷重量的百分率,其作法如下:
作物栽培学实验
稻米品质分析
实验三 稻米品质分析
➢ 实验目的
稻米品质分析的一些技术及分析方法,掌握稻米品质分析的主要指标。 对比不同栽培措施对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
➢ 主要内容
当前国内外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有: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 和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本实验择其重要的品质进行分析。
➢ 仪器和用具
稻米品质分析

垩白米% 粒 率 垩 供白 试米 米粒 粒 10数 数 0
稻米品质分析
稻米品质分析
实验三 稻米品质分析
(2)垩白大小的测定
从分选出来的垩白米粒中,随机数取10粒,用目测逐 粒估计米粒中垩白的面积占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率。计算 平均垩白大小(%)。
稻米品质分析
实验三 稻米品质分析
垩白大小和垩白度的计算
垩白 面 大 % 积 或 小 级 别 [各供 粒试 垩 % 或 米 白 级 粒 ]面
垩白度(%)= 垩白粒率(%)× 垩白大小(%)
稻米品质分析
实验三 稻米品质分析
3.稻米外观品质分级及其标准
表3-2
按精米长度分级
名称
特长 长
中等 短
级别
实验三 稻米品质分析
(3)整精米率计算:
整精 %米 稻 整谷 粒试 精% % 样 米 1重 重 00量 量
也可用公式:
整精 % 整 米 混粒 合精 g 精 % 米 精 米重 米 重 10 量 率 0
二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2%,求平均数,
保留一位小数。
稻米品质分析
实验三 稻米品质分析
4.稻米碾磨品质分级标准
(1) 试剂 0.2N KOH, 0.025% 麝香草酚蓝95%乙醇溶液。
(2) 碾磨样品 将试样用(水份12%)高速样品粉碎机碾磨 成细粉,过100目筛孔。
(3) 称取试样2份,每份100mg。分别用麝香草酚蓝酒精溶 液和0.2N KOH溶液处理。
(4) 沸水浴中处理8min.,取出室温下冷却5-10min, 再置于 冰水浴或冰箱中冷却20min,.
表3-8
胀饭性类别
稻谷质量检验

➢ 稻谷中混有杂质:1.降低食用价值; 2.影响储粮安全(杂质含水量高,易引起 储粮生虫、霉变、发热)。
12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问题1:为什么测? ➢ 计算稻谷出糙率时,不完善粒折半计算;
➢ 出糙率为稻谷定等基础项目,故不完善粒检验结果直接影响 出糙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量m5(0.01g)
从检验过大样杂质
的试样中分取小样
29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注意事项:
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符合条件,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大样杂质含量
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 不大于0.3%
检验结果保留至小 数点后 1位
小样杂质含量 不大于0.3%
1位
矿物质含量
不大于0.1%
值不大于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
到整数位。
10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一、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 解决两大问题:
1 为什么测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
2 怎么测?(重点难点)
融入思政元素:
哲学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方法论
11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上方磨盘固定,下方 磨盘旋转,利用两个 磨盘的相对差速使样 品在磨盘间匀速翻滚、 旋转,将其皮层碾磨 除去,达到均匀碾白 的目的
大样杂质检验
大样杂质检验
筛后静置片刻
拣出筛 上大型 杂质
筛下物
合并称重 大样杂质m1
(0.01g)
m1
26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一、稻谷碾磨品质测定稻谷碾磨品质包括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1、出糙率的测定取稻谷试样100 克,各两份,放在糙米机上脱壳,然后称取糙米重量〔准确到0.1 克〕出糙率〔%〕=糙米质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2、精米率是糙米或稻谷经碾磨加工,碾去糠层〔包括果皮、种皮和糊粉层〕及胚。
将已称重的糙米试样放在碾磨机上碾磨5-10 分钟,使米皮去净。
然后取出精米,用直径1.0毫米圆孔筛筛去米糠,待精米冷却至室温后称出重量〔0.1克〕;精米率〔%〕=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3、整精米率的测定(1)筛选法:将已称重的精米试样放入直径2.0 毫米圆孔筛内,下接筛底,上盖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托盘上,让选筛自动顺、逆各筛1 分钟,筛停后静止片刻,把两个筛内的精米分别倒入两个样品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米粒属筛上物。
然后按分类标准分别拣出整粒米,并称出重量〔准确到0.1 克〕。
(2)手选法:把精米放在干净的台桌上或者搪瓷盘内,用手拣出整粒精米,称其重量〔准确到0.1 克〕整精米率〔%〕=整粒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2%,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二、稻米外观品质鉴定稻米外观品质是打算稻米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包括胚乳垩白、透亮度、米粒长度和外形等性状。
垩白是米粒中不透亮、疏松的白色局部。
依其位置不同可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分别在米粒腹部、中心部和背部〕。
依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的状况,常用垩白率和垩白大小两个工程评价。
米粒长度是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米粒性状常用米粒的长宽比表示一般来说,粒形瘦长,无垩白而米粒透亮和垩白立率少、垩白小而半透亮的稻米品质优良。
1、垩白粒率的测定垩白粒率是垩白粒率占试样总粒数的百分比。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总体指标:杂质、不完善粒含量、出糙率、黄粒米、整精米率、(色泽、气味、口味)鉴定、异品种粒、垩白粒率、垩白度、特型长宽比、胶稠度、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13种)具体方法如下:1.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以下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谷粒和其他有机物质。
不完善粒:包括以下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
1.1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0.1g、1g。
谷物选筛:直径2.0mm电动筛选器分样器或分样板分析盘、镊子等。
1.2 样品制备检验杂质分大样、小样,大样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午;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的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
按GB 5491的方法,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者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4、5次,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取出其中2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约500g)。
1.3 操作步骤1.3.1大样杂质检验将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称取制备好的样品 (m)(大约500g,精确至1g)放入筛上,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筛选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110r/min-120r/min),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中,卡在筛孔中的颗粒属于筛上物。
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m1),精确0.01g。
1.3.2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的大样杂质的试验中,称取小样用量(m2)(约50g),精确至0.1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3),精确至0.01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谷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一、目的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稻谷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分析测定技术。
二、内容说明稻米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对稻米品质的爱好和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评价稻米品质的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稻米品质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
本实验主要学习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测定方法。
不论稻米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都较重视碾磨品质和稻米外观品质,它是确定稻米价格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水稻优质育种的重要性状。
碾磨品质出糙率——是干净的稻谷经出糙机脱去谷壳后糙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精米率——是由糙米经精米机碾磨加工后除去糠层(包括果皮和糊粉层)和种胚后,再经直径l.0mm圆孔筛筛去米糠所得的精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整精米率——是指精米试样中完整的整粒精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外观品质垩白——米粒胚乳中不透明、疏松的白色部分透明度——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
米粒长度——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
米粒形状——用整精米粒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值表示●垩白是米粒胚乳中不透明、疏松的白色部分。
垩白是胚乳充实不良引起的空隙导致光的散射,外观上形成白色的不透明区。
●垩白多的品种,米质较差,因垩白部分组织疏松,碾米时易形成碎米,出米率低。
●依其位置不同可将垩白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分别在米粒腹部、中心部和背部)。
●根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的情况,常用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两个项目评价。
●凡垩白粒率高、垩白大的稻米品质就较差。
一般来说,无垩白而米粒透明和垩白粒率少、垩白小而半透明的稻米品质优良。
三、材料、器具1.材料籼稻不同米质品种的稻谷4~5个。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3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2.仪器及用具实验室用小型胶辊电动稻谷出糙机(73—2型或其他型号)、LMJ电动砻米机或其他小型精米机;天平(感量0.lg)、JSYD筛选器和JSG22×12型谷物选筛、磨口广口玻璃瓶(150ml)、镊子、游标卡尺或谷物轮廓投影仪、黑布或黑色工作台桌。
四、方法与步骤(一)碾米品质1.出糙率的测定(1)准备工作:将待测样品的所有杂质(泥沙、枝梗、其他作物种子等)拣出,使其达到净度要求(一般水稻良种要求净度98%以上)(2)称取试样:从去除泥沙杂质的稻谷样品中,称取试样二份,每份50g。
(3)稻谷出糙:先清理、调试好出糙机,启动电源开关,让出糙机空转10几秒钟,运转正常后,再将稻谷试样缓慢地倒入进料斗,脱壳,完毕后停机。
抽出糙米斗检查,除去颖壳,如有少量谷粒,需再次脱壳或用手剥去谷壳,使之全为糙米。
最后称计糙米重量(精确到0.1g)。
脱壳出糙:出糙机及其操作(4)计算糙米率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取小数点后第1位)2.精米率的测定(1)碾精米--→先调试好砻米机,使之正常运转。
--→把已称重量的糙米试样放入糙米下料斗,让糙米流入碾磨室,缓慢地放下重锤进行加压碾磨,时间50秒(5-10分钟)左右(使精度达到米皮去净的程度)。
--→取出精米,并用1.0mm圆孔筛筛去糠层。
(2)称精米重,计算精米率待精米冷却至室温后,称其重量(精确到0.1g)。
按下式计算精米率:精米率=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取小数点后第l位)。
精米筛理、称重:3.整精米率的测定(1)筛选法(不做):把已称过精米重量的大米试样放入直径2.0mm圆孔筛内,下接筛底,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托盘上,挂好拉杆,接通电源,打开启动开关,让选筛自动顺、逆各筛1分钟,筛停后静止片刻,将两个筛内的精米分别倒入两个样品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米粒属于筛上物。
)过筛,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内的为整粒精米和大碎米,从中拣出整粒米和粒长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4/5以上的精米,并称其重量(精确到0.lg)作为整精米重量。
(2)手选法:两个50g样品分别摊于桌上,(把精米置于干净的台桌上)或干净的搪瓷盆内,用手直接拣出①整粒精米和②粒长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4/5以上的精米,称其重量(精确到0.1g)作为整精米重量。
(3)计算整精米率:整精米率(%) =整精米重量/稻谷试样重量×100%(即①+②/试验稻谷重×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2%,求其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取小数点后第1位)。
一般100斤谷,糠壳占18~20%,整精米占25~69%,大的占69%,小的占25%左右。
4.稻米碾磨品质分级标准(二)外观品质1.稻米垩白的测定(1)垩白粒率的测定①从平均样品中随机数取整精米试样100粒,两份。
②逐粒目测,拣出试样中具有明显的、白色不透明的垩白米粒,然后数计垩白米粒数(垩白观察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腹白、背白、心白,只要有一点点白色的,不管是腹、背还是心白的,都算有垩白)。
③计算垩白粒率垩白粒率(%) = 垩白粒数/试样总粒数×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5%,求其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
(2)垩白大小(面积)的测定从有垩白粒米中随机取10粒,重复一次。
按10%、3%、2%....各有几粒,再用加权法进行计算,做外观品质时,可把两份精米混合进行测定。
(将测垩白粒率的试样所拣出的垩白米粒随机选取10粒或全部,采用平面方格法,逐粒地目测显著清晰可辨的垩白面积占该整粒米平面投影面积的百分率。
可用扫描仪直接扫描后用专用软件识别计算,或按0(无垩白)、1(垩白面积0.1%~l0%)、5(垩白面积10.1%~20%)、9(垩白面积>20%)级标准分级,然后用加权法计算试样(100粒)平均垩白大小(级或面积)。
)垩白大小(级或面积) = ∑各米粒垩白级别(或面积)/供试垩白粒数如:(0×5+1×2+5×2+9×1)/10=21/10=2.1(表示0级的有5粒,1级的有2粒,5级的有2粒,9级的有1粒,共观察10粒;相当于2.1级。
)重复试验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l级或面积不能超过10%,求其平均数。
垩白通常以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的乘积即垩白度表示。
计算: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米粒:有腹部、背部之分(在胚的一面称腹部,其对面为背部),背部有一条纵沟,称为背沟(剥开谷粒后可以看见)。
米粒腹部、背部和中心可能出现白垩状的粉质胚乳,分别称为腹白、背白和心白,统称为垩白。
垩白:米粒腹部、背部和中心可能出现白垩状的粉质胚乳,分别称为腹白、背白和心白,统称为垩白。
腹白:腹面常因品种及环境条件不同,胚乳的排列疏松而出现白点称腹白。
心白:中心白色部分为心白。
无垩白腹白垩白明显无垩白无垩白心白稻米垩白的测定步骤(简化):整精米试样100粒(2份)→目测,拣出有明显的、白色不透明的垩白米粒→计算:垩白粒率(2次结果误差不超过5%,最后求平均值)垩白大小(面积)的测定步骤(简化):从有垩白粒米中随机取10粒(重复1次)→按0(无垩白)、1(垩白面积0.1%~l0%)、5(垩白面积10.1%~20%)、9(垩白面积>20%)级4个标准分级(P49)→计算(采用加权法;2次结果误差不超过1级或10%,最后求平均值)2.米粒长/宽比的测定: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整精米l0粒,在谷物轮廓投影仪上读出米粒的长度和宽度,以毫米为单位,读数精确到0.1mm(本实验用游标卡尺测量)。
精米的长度系指整精米两端间的最大距离(长度确定:>3.0为长粒型,2.1~2.9为中长粒,1.1~2.0为短粒型,≤1.0的为圆粒型);宽度系指米粒最宽处的距离(10粒紧密相连摆成一排,在最宽的地方测量,除10求平均)。
求出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值。
长宽比= 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重复测定1次,求得两次长宽比的平均值。
两次相差应不大于0.1。
将10粒完整精米按长度排成一条直线量出总长度3.稻米外观品质分级及其标准按精米长宽比分级名称级别长度细长 1 >3.0适中 3 2.1-3.0粗 5 1.1-6.60圆7 <5.503.水分测定:(精米粉测水分时不用过筛)称精米20g(两份,即重复一次)碾米(粉)1分钟,从中称取2个5g,进行水分的测定(因实验样品重量要求按含水量12%的标准计算)。
把铝盒放入干燥箱中烘干,称皮重(每小组烘铝盒2个,即重复1次;在105℃下1小时,然后放入实验台中干燥器内。
测水分含量:先称烘干铝盒重量,然后称精米粉5g,两个重复,于130℃,烘1个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后称重)。
●快速法130℃,烘1个小时;恒温法105℃,烘6~8小时。
●注意:各指标测定的具体重量或粒数要求●出糙率:50g稻谷的净度种子(2份,分开称取出糙)●精米率:40g左右糙米(2份)●整精米率:50g精米样品(2份)●垩白粒率: 100粒整精米(2份随机)●垩白大小(面积):10粒垩白米粒(2份随机)●米粒长/宽比:10粒整精米(2份)●水分测定:20g精米(2份)→碾米粉→称取2个5g五、实验作业(报告)1.列出所测定样品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所有指标的数据结果(包括原始数据),分析评价测试品种稻谷碾米品质和稻米外观品质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