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笔记(39页)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章节题库 第一章 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圣才出品】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一、名词解释1.集权主义答:集权主义是指用来概括封建社会传播事业及行为的总体特征的一个概念。
集权主义下,当权者们的传播理念是:传播事业是国家和君主实现其统治目标的垄断资源和私有工具,一个社会中的传播事业和其所有的传播行为,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支持并促进统治者实现其预定的国家目标。
整个社会传播事业应作为一种为上层统治者们服务的建设性力量而不是一种相反的异己势力而存在。
无论怎样的运行模式,其目的都是保证把统治者意欲让广大民众知晓的某些信息传达下去,以实现其统治目标。
君主无一例外地对传播事业进行严厉控制、统一管理,绝不使其损害王国和君主们的自身利益。
2.自由主义答: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指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的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①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③“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自由主义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上海财大2010年研]答: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具体包括:①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③“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④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第十一章 独立报业的典范——英国的《泰晤士报》)【圣才出

第十一章独立报业的典范——英国的《泰晤士报》一、名词解释1.《泰晤士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答:《泰晤士报》是一份严肃的高级大报,在世界报坛上具有崇高的声誉,《大英百科全书》不无自豪地称它是“世界第一报纸”,西方新闻学者们也常常称其为现代新闻事业的“鼻祖”。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1788年改为《泰晤士报》,其创办者是约翰·沃尔特,后经多次改革和转手,一直保持着崇高的声誉。
1908年转入哈姆斯沃斯之手,后阿斯特接管该报40年,1960年转入汤姆森之手。
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视为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
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收购了该报,《泰晤士报》发生了一些变化: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增多;政治上,渐见亲美国政府的趋势。
2.沃尔特第二答:沃尔特第二是《泰晤士报》创办者约翰·沃尔特的次子,第二代掌权者,他于1803年接管该报,对《泰晤士报》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使该报迈入黄金时代。
他的改革主要有:①实行一种独立的办报原则,率先在英国打出了报刊“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旗号;②建立国内外新闻报道情报网络,提供充足的国外新闻商品,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完备的海外新闻报道网络;③1810年,拒绝英国政府照例提供的秘密津贴,确立了该报的独立原则;④研制和使用新式印刷技术,该报率先使用蒸汽印刷机和高速轮转机进行报纸印制;⑤实行总编辑制,他先后选择了两位出类拔萃的主编——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他们为《泰晤士报》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3.托马斯·巴恩斯答:托马斯·巴恩斯是《泰晤士报》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之一。
1810年进入《泰晤士报》工作,1817年被任命为该报主编。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点

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
世纪上第一张日报:德意志地区,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1.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封建统治和保守势力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矛盾。围绕这一矛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
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英国近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
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 口头,手写,印刷
第二节 16世纪: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名词:
1.上层报纸: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2.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uot;大众化报纸&uot;。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论述:
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2017北师大新闻与传播考研专业基础参考书推荐

2017北师大新闻与传播考研专业基础参考书推荐本文系统介绍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新闻与传播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新闻理论教程》,郭庆光《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著《新闻与写作》、《中国编辑》《国学概论》刘毓庆《传播学引论》,李彬著《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新闻理论》雷跃捷《凯程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讲义、模拟卷》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网络传播概论》彭兰《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媒介融合概论》宫承波《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凯程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讲义、模拟卷》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一、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人数30人,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师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答:特许出版独占制度是指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为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事业而实施的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禁止国外出版商在英国从事出版印刷行业,保护国内出版商的特权利益;②任命专职皇家出版人员负责监督出版事业;③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商以独占经营的专利权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④保护被授予特权的印刷商们的专营利益,并对整个出版印刷事业进行强权管制。
1538年,皇家特许出版印刷制度正式建立。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答: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玛丽女皇执政时代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而采取的一种行业垄断特许方法。
1557年,玛丽女王将行业出版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凡经女王特许的印刷商,都是这个公司的会员。
女王在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禁止。
对当局而言,通过皇家出版公司的帮助就可以有效地制止针对政府的诽谤、恶意攻击及异教言论、文章的出版印刷,而为了报答皇家特许的新闻报道和出版印刷独占权力,保护自己可观的财产利润,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会员们完全同意只刊登“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消息”,并卖力地帮助当局查处非法出版者。
这种政治与经济的联合体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
3.《公报》答:《公报》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三大官报之一,由泰奥弗拉斯特·勒纳多于1631年5月30日创办。
自1632年起,《公报》增加了问讯专版,这就是现代报纸广告版的维形。
依据路易十三和黎塞留给予的两项特权——刊登、发售新闻和刊载、发售广告,勒纳多一家获利甚丰,但该报也因此俯首帖耳,甘做当权者的喉舌耳目。
《公报》在法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①《公报》是法国新闻出版史上出版很有规律的第一份报刊;②出版时间非常长,从1631年一直陆续发行到1915才停刊;③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很有影响,它还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性刊物之一,也是欧洲最早的政论性刊物之一。
外国新闻史笔记

《外国新闻史笔记》1.《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当时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凯撒.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
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公报除了写在布告牌上,还有书记员抄写,颁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传播系统。
而起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
2.新闻信也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
他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
早在公元前500年,古罗马就开始由新闻信,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因为这个奴隶制国家幅员广阔,所以无论官方还是私人,都要靠新闻信保持联系。
官方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
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有些记述了当时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记录了罗马的生活、乡村情况、以及民间习俗等。
这些信件当时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新闻信,现在是可贵的历史资料。
3.威尼斯小报16世纪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出现的手写的小报。
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这些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
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威尼斯小报。
4.《富格尔商业通讯》16世纪德国富商富格尔家族开设的富格尔金融贸易所编集的。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第六章 突进的平坦之路)【圣才出品】

第六章突进的平坦之路一、名词解释1.塞缪尔·亚当斯答:塞缪尔·亚当斯是波士顿和整个殖民地民主激进派的领袖人物。
他于1772年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家庭,哈佛毕业生,是殖民地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一。
亚当斯对美国革命的贡献首先来自于他奠定了这场伟大的独立运动的理论基础,亚当斯依据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和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论证了殖民者对北美十三州通知的不合理性和殖民地脱离英国的必要性,可谓美国“独立运动之父”。
亚当斯的另一贡献就是他把自己关于革命的独立观点,通过不懈持久的努力灌输到民众中去,点燃了革命之火。
其中,从事新闻宣传活动是亚当斯和他的亲密战友们的主要工作方式。
《波士顿公报》和“自由之子”组织是他的两个主要宣传阵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历史进程是在亚当斯等人的鼓动和操纵下展开的,英国殖民当局因此刻薄地称亚当斯等人为“木偶背后的提线人”。
2.约翰·迪金森答:约翰·迪金森是殖民地温和派(辉格派)的代表人物。
他是一位精明冷静、讲求实际、很受殖民地有产阶层推崇的著名律师,更多的从财产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革命、独立、战争等重大问题。
1767—1768年间迪金森在激进的《宾夕法尼亚纪事报》上连续发表的12篇题为“宾夕法尼亚——农人来信”的系列政论文章中有力地传播了他的政治、经济观点,论证了英国政府的一系列征税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正当权利。
除了“农人来信”系列政论文章以外,迪金森还在其他报刊上撰写文章反复宣传他的观点和意见,为革命准备了充分的舆论。
人们因此称誉他为“革命的笔杆子”。
3.詹姆斯·利文斯顿答:詹姆斯·利文斯顿是北美大陆上公认的保皇派——希望继续凭借门第、财产、地位及传统进行殖民统治的集团的代表。
他在1762年移民美洲,1773年各殖民地造反前夕,他创办了一份报纸,该报印刷精美、内容丰富、广告众多、影响颇大、行销殖民地各地甚至国外。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第十二章 伟大的《纽约时报》)【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伟大的《纽约时报》一、名词解释1.《纽约时报》答:《纽约时报》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是美国严肃高级报纸的代表,在全世界有相当的影响力,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创刊于1851年9月18日,原为一份廉价报刊,原名《纽约每日时报》,创始人是亨利·贾维斯·雷蒙德和乔治·琼斯。
后奥克斯和苏兹贝格家族先后接管该报。
目前仍为苏兹贝格家族经营。
《纽约时报》由于风格古典严肃,有时也被戏称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
《纽约时报》享有可靠的新闻来源的声誉,在新闻报道方面将自己看作是一份“报纸记录”。
几经易主之后,《纽约时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该报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站在垄断资产阶级一边。
2.亨利·雷蒙德答:亨利·雷蒙德是《纽约时报》的灵魂人物。
1841年,他投身于大学时代的崇拜偶像格里利手下,后成为《纽约论坛报》主编格里利的首席助手。
由于厌恶格里利的“激进主张”和反复无常的思想,不久便离开《论坛报》。
雷蒙德后来陆续担任过纽约的《使者与问讯者》报副主编和《哈泼斯》月刊杂志的编辑等职务。
1851年创办《纽约时报》,他为该报确立的编辑方针是——客观、公正、冷静。
这张报纸绝少刊登耸人听闻的新闻,在报道政治新闻时,往往刻意标榜客观、公正,常常把双方的观点同时介绍给读者,而记者自己很少在文章中加以评价。
1869年,雷蒙德逝世。
3.卡尔·范安达答:卡尔·范安达是美国新闻史上最出色的编辑主任之一,是那个时代美国新闻界的头号传奇人物。
1904年,他被阿道夫·奥克斯任命为《纽约时报》的第二位新闻编辑主任。
在担任新闻编辑主任的25年中,范安达以自己的出色才干协助奥克斯把《纽约时报》推上一个新的辉煌顶峰,而他本人也获得了最伟大的新闻奇才的美称。
他对一切能加快新闻传递速度的新发明有高度的重视,是最早发现并理解那个时代刚刚出现的马可尼无线电报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重大意义的人之一,也是最早在美国报界用无线电报来传递新闻消息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