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4)

合集下载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ppt课件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ppt课件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
铜片
铅笔芯
橡皮
塑料直尺
玻璃棒
粉笔
硬币
食盐水
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1、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或说明电路中有 电流通过? 电流表或小灯泡
2、什么情况下电路中会有电流? 通路、电源
实验器材 干电池 电Biblioteka 表 小灯泡 开关 导线电路设计
电路图
---
---
待测 物体
A
待测 物体
思考: 电路中只接电流表而不连接小灯泡是否可以?
右图展示的是不同材料在导 电性能上的排序,从右至左,材 料的导电性能依次减弱。
➢导体为什么容易导电? ➢绝缘体为什么不容易导电?
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电荷
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 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 由移动,自由电荷很少,因 此也就不容易导电。
实验探究 2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
是一成不变的吗?
绝缘体是电阻非常大,而导电能力非常小的物质。
练习 完成下列换算。 5兆欧=_5×_1_03_千欧 0.5千欧= __50_0 _ 欧 30欧=_0_.0_3 _千欧= _3_×_10_-5 兆欧
导体对电流 的阻碍作用。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 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用字母 R 表示
电阻的国际单位:欧姆 简称:欧
比欧大的单位有:千欧、兆欧 换算关系:1MΩ= 10³kΩ,
lkΩ= 10³Ω。
3、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符号:Ω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_阻_碍_作用。 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_大_, 导电能力越_弱_。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 件发生变化绝缘体会变得容易导电,变成 导体。导体也会变成绝缘体。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概念。

了解常见物质的导电性能,能够列举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实例。

掌握影响物质导电性能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经历对不同物质导电性能的比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概念及特点。

影响物质导电性能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物质导电的微观机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导线、开关、金属片(如铜片、铁片)、塑料片、橡胶棒、玻璃棒、石墨棒、半导体材料(如硅片)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如电灯、电视、电脑等,提问学生这些电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电的传输)接着展示一段电线,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线能够导电,而其他一些物质却不能?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2、讲授新课(1)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将电池、灯泡、开关和导线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分别将金属片(如铜片、铁片)、塑料片、橡胶棒、玻璃棒接入电路中,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能够使灯泡发光的物质(如金属片)是导体,不能使灯泡发光的物质(如塑料片、橡胶棒、玻璃棒)是绝缘体。

介绍半导体的概念,如硅、锗等材料,其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2)常见的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实例。

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如铜、铝、铁等)、人体、大地、盐水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常见的半导体有硅、锗、砷化镓等。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
1MΩ=103kΩ=106Ω
3、电阻器: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引入
举办一个小型生日会
介绍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
一、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探究
(2分钟讨论)
(学生实验10分钟)
上课前听同学说咱们班这两天过生日的特别多,因此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型的生日会----------交待示教板:小灯泡代表生日蜡烛、喇叭唱生日歌……
演示常用的电阻器,可发到学生手里.
5.电阻器: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原因是任何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学生上台测量自己正常和潮湿两种情况下的导电情况
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你有哪些感想?
课后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
1.你知道色环电阻是怎样记录阻值的吗?
2.生活中的电阻器的应用有哪些?
小型生日会结束,哪位同学能说出刚才现象中的能量转换?
在刚才的现象中,我们体会了声光电的美妙与和谐.其中也体现了一个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比如通过伴随电流的声、光现象感受电流的存在,这种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我们再看刚才的示教板,实验中,为什么接在不同的物体两端,有的灯不亮、铃不响?有的灯能亮、铃能响?可能是什么原因?
②通过转换的方法感知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通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
②在实验中及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学科领域: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电性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导电性能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4. 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实验探究。

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线、灯泡、电阻、电源、各种材料(如木头、塑料、金属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3. 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远离电源,操作规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导电性能的思考。

2. 讲解导电性的概念讲解导电性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

3. 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测试。

2.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确保实验过程中只有一个变量发生变化。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 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导体和绝缘体应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7. 安全用电教育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安全用电。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导电性的概念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能否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3. 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掌握情况如何?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注意安全?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导电性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3. 学生能够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课件(内有动画和视频)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课件(内有动画和视频)

判断正误:
1.导体能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子,绝 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自由电子。
2.同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是一成不变的,绝缘体永 远是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只有导体才是良好的电工材料。
3.理想的电工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
二、电阻
1.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
3.单位:欧姆,欧, Ω MΩ——kΩ ——Ω
4.画法:
电阻器
小结
一、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1.导体 2.绝缘体 3.半导体 二、电阻 1.定义 2.符号 3.单位 4.画法
再见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观察与思考
判断不同的物质是否容易导电
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导 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交流讨论
下列物质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铁丝、塑料、空气、人体、大地、盐水、煤油、 陶瓷、铅笔芯
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常温下一些物质的导电性能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简单电路PPT课件4 (共20张PPT)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简单电路PPT课件4 (共20张PPT)


作用,叫做导体的
4、一段金属丝的电阻为 20000Ω= k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路探秘之物质的导电性
该是你们动手的时候了!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例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例如:塑料、木头、橡胶、玻璃、干 燥的空气
导体为什么导电呢?
问题
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不导 玻璃 电的吗?
实验
接电源
结论
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普 通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因 此普通的水是导电的。 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 当玻璃被烧红时,玻璃也会导电 。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电路探秘之物质的导电性
你能说上几句吗 ?
为什么导线 大多用铜或 铝做的
为什么导线的 外套都用橡胶 或塑料做的
猜一猜
金属导线、塑料直尺、玻璃棒、 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 、硬币,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 些物质不容易导电?
电路探秘之物质的导电性
讨 论
1.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或说明电路有 电流通过? 2.什么情况下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如果我想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你能不 能帮我设计个简单实验,并画出电路图:
电路探秘之物质的导电性
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当它被烧红时,变成了导体。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银 铜 铝 铁 炭笔 酸溶液 碱溶液 盐水 地表 湿木 锗 硅 汽油 干纸 干布 玻璃 橡胶 陶瓷
本报讯 昨日,梁平县梁山 镇发生一起重大低压触电伤亡事 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 昨中午11时50分左右,梁平 县供电维修人员在梁山镇兴隆中 街进行低压线干线施工。在施放 导线时,突然发生低压触电事故, 5人当场触电身亡,10人受伤 。
假如你在生活中碰到有人 触电, 下面几种措施中你会 用哪种方法施救, 为什么?
1. 用手拉触电者, 使他离开电线. 2. 用铁丝将电线挑开. 3. 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
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部队, 使用石 墨炸弹轰炸南联盟 的科索沃地区,炸 弹在空中爆炸产生 大量的石墨絮状物 降落,造成科索沃 大片地区停电,石 墨炸弹使供电系统 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什么?
一九九九年,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 盟的科索沃地区进行 轰炸,使用石墨炸弹 攻击其电力设施,造 成科索沃地区供电系 统85%瘫痪。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六节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六节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与反思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枫岭头学校张海泉第六节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卢海军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导线入手,学生通过探究鉴别生活中各类物质的导电性能,从而引出导体和绝缘体,再进一步建立电阻的概念。

通过半导体材料应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从而使他们意识到科学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和渗透安全用电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对于导体、绝缘体和电阻的概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物质导电性的微观解释和电阻概念并不太了解,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了解生活中什么物体属于导体,什么物体属于绝缘体。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了解物质导电性能的微观解释。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由此树立辩证看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实验探究物体导电性的过程。

2. 导体、绝缘体、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原因。

对于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

在探究不同导体导电性不同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为什么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不同的问题,引出导体电阻的概念,这样安排可以增强学生对电阻概念的感性认识。

在引入电阻概念后,对电阻的单位及换算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不同形状的电阻有个初步认识。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丰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情境1:教师展示几段不同类型的导线,当场剖开,可看到外面的塑料外套和里面的金属丝。

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导线都是这样设计?能不能换一下,用塑料或橡胶做内导线,金属做外套?这样会有什么问题产生?引出:物体的导电性及用电安全,为下面的实验设计做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活中家庭电路中的导线为什么包裹 塑料或橡胶?
-为了导线腐蚀、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3、纯净水不导电而普通的水却导电的原 因是什么?
--普通水中溶有大量其它的物质
小结:
导体
容易导电 没有绝
不 物质的导电性能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对界限



半导体
的 导 电 性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电路设计
A
A B
实验结果:
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接入 电路,电路中有电流。表明这些物体容易导 电,我们把它们叫做导体。
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接入 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表明这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我们把它们叫做 绝缘体。
导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4.导体容易导电 的原因:导体来自有大量的能够自由 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 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 移动,自由电荷很少,因此也 就不容易导电。
实验探究 2: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
是一成不变的吗?
5.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
概念

物理意义
电阻
单位及换算
电阻器及符号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灾难能证明友人的真实。——伊索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人工智能和天然愚蠢无法相提并论。 为你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的人未必是你的敌人,把你从困境里拉出来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不要用眼前的利益得失看人,要看长远,所谓路遥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大起大落谁都有拍拍灰尘继续走。 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不满是悬空的接替,它让人在比较中不断产生向上攀爬的欲望。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
(3)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典型例题
• 例题: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
的是(

• A.玻璃棒
B.自行车轮胎
• C.塑料绳
D.铜线
分析
1、自行车轮胎是橡胶制品,玻璃、塑料、橡 胶都是绝缘体,只有铜是导体.为什么此 题要加上通常情况下的条件?因为导体和 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玻璃被加 热到相当高的温度时,玻璃就会变成代替 了。
例如: 玻璃通常情况下是相当好的绝缘体,但如 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热状态,它就变成了导 体。
刚才的实验中,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 电路接入不同的导体时,电流表的读数 一样吗?
.A
A
.B
6.电阻
(1)意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电阻是导体本 身的一种性质。
(2)单位:欧姆 简称欧,用符号Ω 表示。 1 kΩ=1000 Ω 1MΩ=103 kΩ= 106 Ω
身体健康, 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说
学习进步!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
实验探究1——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给你铁丝、塑料、铜丝、碳棒、 橡胶、 干木棍等物品,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 质不容易导电?你用什么方法辨别呢?
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等 小灯泡检测法、电流表检测法
例如:金属、石墨、 人体、大地
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例如:橡胶、玻璃、 陶瓷、塑料、油
3.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 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锗、硅、砷化镓 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
物质的构成知识: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电 子(高速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