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合集下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回 首 页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
塑料、干燥空气、油
常温下一些物质的导电性能
从左到右导电性能越来越强, 绝缘性能越来越弱。
3.半导体
(1)定义: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 和绝缘体之间。 (2)如锗、硅、砷化镓等。
二极管
二、导体和绝缘体的微观解释
1.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课题导入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发言 课题导入 人吹嘘有控制南联盟的“电力 实验探究1 开关”。 1999年5月2日晚,美 实验探究2 国空军在轰炸南联盟首都贝尔 联系生活 格莱德时使用一种神秘的机载 本课小结 课外作业 武器,果然造成了贝尔格莱德 及周围地区的大面积停电,对体的应用:
导体和绝缘体都是良好的电工 材料
导体和绝缘体
开关
电灯
干电池
五、电阻(R)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2.单位:欧姆(Ω)
千欧kΩ 兆欧MΩ
1 kΩ =1000 Ω 1 MΩ =1000 kΩ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3.电路元件符号
1.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
B A. 铜、石墨、纯水
是( )。 C. 大地、塑料、油
B. 盐水、石墨、稀酸 D. 铝、陶瓷、硅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
D

B.绝缘体内没有电荷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2)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 的导电性能
接入钢尺、木棍、橡皮、玻璃 和盐水等,观察小灯泡的明暗 情况。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思考: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 不变的吗?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欧姆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人体正常电阻:104欧——105欧 人体潮湿电阻:103欧以下
电阻器
电阻器
பைடு நூலகம் 电阻器
谢 谢!
动则生,静则乐。 一句“好孩子”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价值,而一句“坏孩子”学生会丧失进去的信心和斗志,甚至毁灭一生。——王玉章 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洛克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同学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康玲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如图是一些物质常温下导电能力的 排列顺序,看看有什么发现?
金属导电性能相对较好,其次是酸 碱盐溶液,玻璃 橡胶 陶瓷的绝缘性 相对较好
从下到上导电能力越来越强,绝 缘性能越来越弱
物质的构成知识: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电 子(高速运动)
3.导体容易导电 的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 移动的电荷。
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等 小灯泡检测法、电流表检测法
A
A
B
物质 铁丝 干木 玻璃 碳棒 橡皮 盐水 棍
电流
√ 表是
否有 偏转


实验结果
将___铁_丝___、___碳__棒___和___盐__水___接入电路, 电路中有电流.表明这些物体容易导电,我们 把它们叫做导体. 将_干__木__棍__、___玻__璃___和___橡_皮____接入电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表明这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我们把它们叫做绝缘体.
.A
A
.B
5.电阻
(1)意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
(2)单位:欧姆 简称欧,用符号Ω 表示。 1 kΩ=1000 Ω 1MΩ=103 kΩ= 106 Ω
(3)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不 同 物
物质的导电性能
导体 绝缘体
容易导电 没有绝 不容易导电 对界限

的 导 电 性
导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例如:金属、石墨、 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例如:橡胶、 塑料
交流与讨论
1 铅丝 塑料 空气 人体 那些是导体,那些是绝缘体?你 是怎么判断的?

科学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质

科学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质

科学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质导电性质是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传递电流的能力,它在现代科学与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质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材料本身的特性,还可以为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实用的材料选择参考。

因此,在本文中,将介绍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来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质,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材料与设备准备在进行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质的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和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验材料和设备:1. 材料:- 铜线(或铝线、铁丝、纸夹等)- 不同材质的小块金属,如铜、铝、铁、锡等- 导体材料,如盐水、醋、柠檬汁等- 绝缘材料,如木块、橡胶等2. 设备:- 电池(常见的1.5V AA电池即可)- 电流表(或万用表)- 电线- 镊子或夹子- 实验板或支架准备好以上实验材料和设备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二、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1. 实验一:观察不同材质的导体的导电性质步骤:a. 将一个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一个端部剥离电线的两头相连;b. 用镊子或夹子依次触碰铜线、铝线、铁丝等不同金属材料的两端;c. 观察电流表的指示,记录下每种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质。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铜线和铁丝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质,电流表显示有电流通过。

而铝线导电性较差,电流表显示的电流较小。

这是因为铜和铁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而铝导电性能较差。

2. 实验二:观察导体与导体之间的导电性质步骤:a. 将一个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一个端部剥离电线的两头相连;b. 用镊子或夹子将铜线的一端与铁丝的一端连接;c. 用镊子或夹子将另一端的铜线和铁丝依次与导体材料(如盐水、醋、柠檬汁等)连接;d. 观察电流表的指示,记录导体材料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结果:在与盐水、醋、柠檬汁等导体材料接触后,电流表的指示显示电流通过。

这是因为这些导体材料能增加导线表面的导电物质,从而增强了导电性。

3. 实验三:观察绝缘材料的导电性质步骤:a. 将一个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一个端部剥离电线的两头相连;b. 将绝缘材料(如木块、橡胶等)的一端分别与铜线和铁丝的一端连接;c. 观察电流表的指示。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第五节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我们周围的物体什么属于导体,什么属于绝缘体。

②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③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知道什么属于导体,什么属于绝缘体。

②通过转换的方法感知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通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

②在实验中及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建议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和电阻的概念三部分内容。

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教材突出了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从我们身边的物体开始认识,最后归纳出什么属于导体,什么属于绝缘体。

本节安排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建议:本节教学过程可以按下面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我们周围的物体什么属于导体,什么属于绝缘体;第二阶段,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导体;第三阶段,讲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

教学过程中组织学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生产中安全用电中的作用,使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应用。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导体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加热玻璃、击穿空气等实验得出,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前面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不同这一现象,引出导体电阻的概念,这样安排也是增强学生对电阻概念的感性认识。

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是本节的重点。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还要组织学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生产中安全用电中的作用,使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应用。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4、微观解释: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电的原因:金属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 自由移动的电荷
思考: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 不变的吗?
二、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 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 转换。
三、电阻
第十一章
第五节
简单电路
探究——不同物质 的导电性能
物质种类 灯泡亮度 电流表示数 是否导电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纯水等.
3、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 的电工材料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大小的物理量。 2.符号:R
3.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电阻器
4.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常用单位:千欧(K Ω)、兆欧(M Ω) 1 K Ω=103 Ω 1 M Ω=106 Ω
欧姆 (1789-1854)



乔治· 西蒙· 欧姆,德国物理学 家。1787年3月16日出生于德 国埃尔兰根。欧姆是家里七个 孩子中的长子,他的父亲是一 位熟练的锁匠,爱好哲学和数 学。欧姆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 下学习数学,这对欧姆以后的 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欧姆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 发现了欧姆定律。另外,欧姆 还发现了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及 横截面的关系 为纪念他,电阻的单位“欧 姆”,以他的姓氏命名。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人体正常电阻:104欧——105欧 人体潮湿电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掌握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掌握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掌握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学生将能够提高对导电性概念的理解,并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技巧。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并分析不同物质导电性差异的原因。

实验材料:1. 电源2. 电线3. 导电物体(如铁钉、铜丝等)4. 非导电物体(如木块、塑料丝等)5. 湿润的布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电源连接好并接通电源,准备好导电物体和非导电物体。

2. 实验操作:将导电物体依次与电源连接,观察是否导通电流。

再将非导电物体与电源连接,观察是否导通电流。

3. 结果观察:记录每种物质导通电流的情况。

结果分析:1. 导电物体实验结果分析:导电物体接通电路后能够导通电流,表明该物体具有导电性。

导电物体通常是由金属构成,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从一个原子跳跃到另一个原子,形成电流。

2. 非导电物体实验结果分析:非导电物体接通电路后不能导通电流,表明该物体缺乏导电性。

非导电物体通常是由非金属构成,非金属中的原子结构使得电子无法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形成电流。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小心电源的使用,避免触电危险。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电源,确认安全。

实验拓展:1. 将导电物体之间添加一道非导电物体,观察电流是否通路中断。

2. 使用不同导电物体,比较其导电性能差异。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金属等导电物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而非金属等非导电物体则缺乏导电性能。

理解物质导电性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概念。

本教案着重介绍了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帮助学生们逐步理解物质的导电性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物质导电性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导电性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中班科学活动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中班科学活动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中班科学活动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材料的导电性是指材料允许电传导的性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材料来制作电器、电路等,因此了解材料的导电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中班科学活动中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的方法与意义。

一、观察方法为了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

如铜线、铁丝、铝箔、塑料棒等;然后需要准备一个电源供电,可以使用电池;最后还需要一些小灯泡或者蜂鸣器等电器设备。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观察:1. 将铜线、铁丝、铝箔、塑料棒等不同材料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2. 将小灯泡等电器设备与材料连接;3. 观察电器设备是否亮起或发出声音。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材料的导电性是不同的。

铜线和铁丝是导电性较好的材料,连接它们的电器设备会亮起或发出声音。

而铝箔导电性稍差,可能无法让电器设备正常工作。

而塑料棒则是不导电的材料,无法让电器设备工作。

二、实验意义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导电性的概念与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观察不同材料导电性的实验意义:1. 认识不同材料的导电性:通过实验,幼儿可以亲自观察并体验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力。

这样,他们能直观地认识到铜线、铁丝等金属材料导电性较好,而塑料等非导电材料无法传导电流。

2. 联系日常生活: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可以帮助幼儿将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他们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线、电器等都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3. 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实验,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他们会学会提出问题、观察并形成结论。

这种思维模式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

4. 安全意识的培养: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的实验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安全意识。

例如,在实验中,幼儿会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电池以及材料的正确连接方式。

总结: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实验,幼儿不仅可以了解导电性的概念和原理,还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活中家庭电路中的导线为什么包裹 生活中家庭电路中的导线为什么包裹 塑料或橡胶? 塑料或橡胶? -为了导线腐蚀、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了导线腐蚀、
3.纯净水不导电而普通的水却导电的原因 纯净水不导电而普通的水却导电的原因 是什么? 是什么?
--普通水中溶有大量其它的物质 --普通水中溶有大量其它的物质
刚才的实验中,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 刚才的实验中,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 电路接入不同的导体时, 电路接入不同的导体时,电流表的读数 一样吗? 一样吗?
. A
A
. B
6.电阻
(1)意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意义: 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 表示。 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电阻是导体本 身的一种性质。 身的一种性质。 (2)单位:欧姆 简称欧,用符号 简称欧, )单位: 1 k =1000 1M =103 k = 106 (3)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 表示。 表示。
物质的构成知识: 物质的构成知识: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高速运动) 电 子(高速运动)
4.导体容易导电 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 的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 移动的电荷。 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中, 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 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 移动,自由电荷很少, 移动,自由电荷很少,因此也 就不容易导电。 就不容易导电。
实验探究 2: :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
是一成不变的吗? 是一成不变的吗?
5.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 例如: 玻璃通常情况下是相当好的绝缘体, 例如: 玻璃通常情况下是相当好的绝缘体,但如 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热状态, 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热状态,它就变成了导 体.
北师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探究: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
实验探究1——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实验探究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给你铁丝、塑料、铜丝、碳棒、 橡胶、 给你铁丝、塑料、铜丝、碳棒、 橡胶、 干木棍等物品,哪些物质容易导电? 干木棍等物品,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 质不容易导电?你用什么方法辨别呢? 质不容易导电?你用什么方法辨别呢? 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 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等 小灯泡检测法、 小灯泡检测法、电流表检测法
小结: 小结:
不 同 物 质 的 导 电 性 能
导体
容易导电
物质的导电性能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半导体
没有绝 对界限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 导体中有大量的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概念 电阻 物理意义 单位及换算 电阻器及符号


பைடு நூலகம்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导体:
例如:金属、石墨、 人体、大地 人体 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绝缘体:
例如:橡胶、玻璃、 陶瓷、塑料、油
3.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 .半导体: 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锗、硅、砷化镓 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
电路设计
A
A
B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接入 、 和 接入 电路,电路中有电流 表明这些物体容易导电 电路 电路中有电流.表明这些物体容易导电 电路中有电流 表明这些物体容易导电, 我们把它们叫做导体 我们把它们叫做导体. 导体 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接入 、 和 接入 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电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 电路中没有电流 表明这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我们把它们叫做 表明这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我们把它们叫做 绝缘体. 绝缘体
典型例题
• 例题: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 例题:通常情况下, 的是( 的是( ) • A.玻璃棒 B.自行车轮胎 . . • C.塑料绳 D.铜线 . .
分析
• 自行车轮胎是橡胶制品,玻璃、塑料、橡 自行车轮胎是橡胶制品,玻璃、塑料、 胶都是绝缘体,只有铜是导体. 胶都是绝缘体,只有铜是导体.为什么此 题要加上通常情况下的条件? 题要加上通常情况下的条件?因为导体和 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玻璃被加 热到相当高的温度时, 热到相当高的温度时,玻璃就会变成代替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