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导论》试题(B)(2006)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课后习题答案

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课后习题答案

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课后习题答案。

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课后习题答案:
1.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物质和社会环境的科学,它涉及地球
上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研究。

2.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地质构造、地貌、气候、生物、人口、社会经济等。

3.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实验、调查、分析、模拟、比
较等。

4.地理科学的应用领域包括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
业科学、交通运输、旅游业、国土管理等。

5.地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地理学家们就
开始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地质构造、地貌、气候、生物、
人口、社会经济等。

6.地理科学的发展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推动,特别是在近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促进了地理科学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7.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特别是在近代,社
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理科学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
的进展。

8.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地理科学的发展。

9.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地理科学的发展。

10.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推动,特别是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地理科学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地球科学导论》试卷

《地球科学导论》试卷

《地球科学导论》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从垂直银河系平面方向看,银盘是由核球伸出的旋臂组成的旋涡结构。

2.公认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长度为年。

3.固体潮的存在说明固体地球具有一定的。

4.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的方向。

5.把迄今发现的矿物种数已达余种。

6.沉积岩仅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5%,但由于它形成于广泛分布的陆地表面及海洋盆地中由沉积作用形成,因而,它占据地表面积。

7.海洋、陆地水和大气的水随时随地都通过进行着大规模的交换。

8.土壤肥力是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主动协调要求的能力。

9.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以及海底塌陷、滑坡和地裂缝等激发而引起的一种。

10.银河系是星系的典型代表,由颗恒星和组成。

11.地球表面均匀地适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地表平均温度在左右,有利于液态水圈存在和生命万物生长。

12.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方法,就是通过发现各地的局部来进行找矿和勘查地下地质构造的。

13.熔岩从地下喷出时的温度是在磁性物质的居里点以上,然后在熔岩冷却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磁性称为。

14.据人造卫星所测得的数据分析,已确定个地幔热柱的位置。

15.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叫。

16.黄土的成因与干冷的关系密切。

17.“三维地带性”的概念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另一是“”。

18.空气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分布不均匀。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填“T”,错的填“F”(共20分,每小题1分)1.地月系具有一个共同质心,其位置在地球与月球间靠近地球的地方。

()2.“氢闪”发生在恒星演化的幼年阶段。

()3.真核生物出现的原因是大气中氧含量增加,喜氧生物提高了新陈代谢速度。

()4.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称作古登堡面。

()5.大气稳定度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6.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大气圈的底部,但在大气圈顶部有截然的界限。

()7.河床与河漫滩都位于河谷的谷底。

地理信息科学B考试题库以及答案

地理信息科学B考试题库以及答案

1.什么是空间插值?空间插值就是利用离散点构建一个连续的曲面。

它的目的是使用有限的观测值,通过估计值对无数据的点进行填补。

(推论1)当只有内蕴量信息时,可通过地统计分析,弥补外蕴量信息缺口,运用HASM 构建高精度曲面。

空间插值常用于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与其它空间现象的分布模式进行比较,它包括了空间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

(百科)尺度转换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的现象,包括升尺度和降尺度。

2.什么是空间降尺度?降尺度转换是指将粗分辨率数据向细分辨率转换。

(推论2)当粗分辨率宏观数据可用时,应补充地面观测信息,并运用HASM对此粗粉辨率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可获取更高精度的高分辨率曲面。

许多模型和数据由于空间分辨率太粗而无法用于分析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研发降尺度方法,将粗分辨模型输出结果和粗分辨率数据降尺度为高空间分辨率数据。

3.什么是空间升尺度?升尺度是指将细分辨率数据向粗分辨率转换。

在许多情况下,为了节约计算成本,需要将细分辨率数据转换为粗分辨率数据,此过程称之为升尺度。

推论3(升尺度):当运用HASM将细分变率曲面转化为较粗分辨率曲面时,引入地面细节数据可提高升尺度结果的精度。

4.什么是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将表达同一现实对象的多源、多尺度数据和知识集成成为一个一致的有用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的质量,使融合结果比单独使用任何一个数据源都有更高精度。

推论4(数据融合):卫星遥感信息可用时,必须补充来自地面观测信息,尚可运用HASM构建地球表层及其环境要素高精度曲面,得到较遥感信息更高精度的结果。

推论5(数据融合):卫星遥感信息和地面观测信息可用时,可运用HASM构建地球表层及其环境要素高精度曲面,获得较卫星遥感信息和地面观测信息精度都高的结果。

5.什么是数据同化?数据同化就是将地面观测数据并入系统模型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系统模型的精度。

地理科学导论-第一章习题

地理科学导论-第一章习题

地理科学导论-第一章习题一、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定义:1. 地球表层:是地球的诸多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智能圈之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逐级划分成若干地域的、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2. 地球表层系统:指地球系统的诸多子系统之间——大气圈子系统、岩石圈子系统、水圈子系统、土壤圈子系统、生物圈子系统和智能圈子系统之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可以逐级划分成若干地域子系统的、以智能圈子系统的发展为中心的、开放的、复杂巨大的地球系统的子系统。

习题:1. 确定地理科学研究对象有什么重要意义答:a 一门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功能等都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

b 学科研究对象是否明确,直接决定着学科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决定着学科科学性的含量。

2. 外国主要有哪些关于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答:a:洪堡的观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和其关系、地域等级关系、地理事物发展历史即时间顺序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的观念和思想。

b:李特尔的观点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科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强调地理科学研究的不是整个地球,而是地表空间部分,研究地球表层上的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布及其联系、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c:德国部分学者的观点李希霍芬: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探索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自然现象的相关关系。

拉采尔:人地关系赫特纳:地理科学是研究区域差异的科学d:法国部分学者的观点白兰士:或然论e:部分苏俄学者的观点卡列斯尼科:伊萨钦科:索恰瓦:f:部分美国学者的观点托马斯:哈特向:苏尔:景观3. 国内主要有哪些关于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竺可桢、钱学森、黄秉维、吴传钧、陆大道、郑度、林超和杨吾扬、李春芬、李旭旦、陈传康、李振泉4.地球表层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和地理系统的哪些子系统有密切的关系?答:a:整体性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人类圈(又称智能圈)六部分,组成地球表层综合体。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卷和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卷和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卷和答案**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科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领域?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性质C. 地球的生物性质D. 以上所有2.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什么?A. 平流层B. 臭氧层C. 电离层D. 对流层3. 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最内层是什么?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4. 板块构造理论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B. 哈里·哈蒙德·里夫斯C. 阿尔弗雷德·洛特D. 哈里·哈蒙德·里夫斯5.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分支?A. 地质学B. 气象学C. 海洋学D. 植物学6.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26个月D. 365天7.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A. 365天B. 365.25天C. 26个月D. 365.2425天8. 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产生的?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9.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单位?A. 米B. 千米C. 光年D. 英里10. 地球的大气层中,哪一层含有最多的臭氧?A. 平流层B. 对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 地球的自转轴被称为______,公转轨道的平面被称为______。

4. 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______流动产生的。

5. 地球的大气层中,______层含有最多的水汽和尘埃。

6. 地球的大气层中,______层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

7. 地球的大气层中,______层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

8. 地球的大气层中,______层是臭氧含量最高的。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答案整理.doc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答案整理.doc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答案整理1、地磁场有哪些基本特征和起源假说?1.地球有两磁极(靠近地理两极);、2.在两极处,I最大,Z最大,H=0;3.在赤道处,I最小,Z趋向于0, H最大;4.H指向磁北,Z北半球向下,南半球向上;5.磁轴与地球旋转轴不重合,夹角约为11. 50o ;6.地球磁场类似于一磁偏极了或均匀磁化球体的磁场。

7.偶极了磁矩的衰减,非偶极了磁场的西向漂移地磁的北极大致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约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总是从地球南极指向地球北极,而竖直分量则南北相反,南半球垂直地面向上,北半球垂直地面向下(1)永磁体学说,是最早提出的一神学说,认为地球(2)(3)电荷旋转学说(公元1900年),认为地球表面和(9)磁力线扭结学说(1950),认为在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张力特性和地核的较差自转,会使原始微弱的地球磁场放大,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10)霍尔效应学说(1954),认为在地球(12)自由电子旋转说(2006),是唯一由中国人王金甲先生,根据分子、原子学,结合地震波提供的地球深虚高清牌I像提出的崭新学说1、天气与气候有何区别与联系,试述广东的气候特点与成因(提示:从地理位置、温度、水分的时空分布、大气环流等方面考虑)天气和气候都是用来表述大气的运动状况,但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及其变化,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特征。

天气与气候,两者是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概念。

天气是代表一个较短时间,一般具有多边性,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天气不完全一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内的天气也常常是不同的。

而气候是代表一个较长的时间,一般比较稳定,而且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地理位置:广东位于北回归线周围,并纬度较低,位于大陆东部,因此属于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属于热带气候。

温度: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C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C左右。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理与地理科学导论历年真题2006-2013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理与地理科学导论历年真题2006-2013

精心整理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地理》一、简答题:(共30分)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二、论述题:(共120分)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200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

15’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

15’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15’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15’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

30’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30’7论述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东北区工农业基地建设30’2009华中师范大学城环院《中国地理》试题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1.中国的人文景观分布特点和空间特征。

2.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和思路。

3、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4.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

《地理科学导论》试题(A)(2005)

《地理科学导论》试题(A)(2005)

《地理科学导论》试题(A)(2005)一、填空:(12分,每空1分)1. 欧亚大陆东岸夏季吹()冬季吹()(选项:东南风、西北风)2. 地球演化经过()、()、()和()。

3.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从城市中心向郊区依次是()、居住用地、()。

4. 区域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原始采集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和()。

二、区分解释下列术语:(12分,每个1分)1. 行星、恒星、卫星2. 色球、光球、日冕3. 长波辐射、短波辐射4. 例外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三、解释术语:(8分,每题2分)1. 温室效应2. 黄赤交角3. 破碎带4. 水循环四、解释下列地理现象的原因:(18分,每题3分)1. 为什么地球在远日点,北半球反而热?2. 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脚印可以长久留存?3. 乌鲁木齐为什么上午10点上班,中午14点开始午休?4. 在进行扶贫工作时,为什么要将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人民迁出?5. 地球自转在赤道与两极线速度有很大差异,但为什么低纬地带的人不感到时间过得慢,高纬地带的人也不感到时间过得快?6. 为什么登山运动员既要穿羽绒服又要戴太阳镜?五、回答问题:(共50分)1. 排列出九大行星距太阳的位置顺序(由近及远)。

(4分)2. 固体地球分几个层圈?地球大气分几个层圈?对流层有何特点?(12分)3. 自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和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侵蚀的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5分)4. 经过建国30年的努力全国各省普遍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你对这一成就如何评价?(5分)5. 用三维地带性分析上海、青藏高原、新疆的环境特征和农业生产条件。

(14分)6. 简述钱学森的地理科学思想。

(5分)7. 中小学地理教育对培养国民素质有何意义。

(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师范大学标准试卷
2006 ~ 2007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日期2007 年月日
科目地理科学导论(B卷)
地理教育专业本科2006 年级班姓名学号
我承诺,遵守《上海师范大学考场规则》,诚信考试。

签名:________________
一.辨析下列地理科学术语:(每题2分,2×5=10分)
1.流星和陨石;
2.生物圈与智慧圈;
3.城市“烂皮树”现象与城市“烂心树”现象
4.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
5、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二、连线(每项1分,1×12=12分)
1.将下列文化现象与主要发生地区连线
文化现象:主要发生地区:
四合院上海
石库门北京
窑洞云南西双版纳
竹楼山西
评剧华北
碉房内蒙
马头琴西藏
2.将下列观点与相关方法理连线
方法论: 观点:
例外主义 反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主张研究区域的多样性。

逻辑实证主义 地理学应重点研究区域个性和差异性,以便因地制宜地改造环境 发展经济
结构主义 地理学是空间科学,应研究共性、规律、法则,应用数学方法 人本主义 重视研究人地关系中人的主观方面
后现代主义 认为区域结构和特征是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三、填图:
1将中国生态文化区名称填入图中空白处(每空1分,1×10=10分)
2、读图分析(每项1分1×8=8分)
以下是某城市草图,请为下列产业选址,填到相应字母标志的地点 化工厂、小麦、菜田、茶园、林业、商业街、印刷厂、食品厂 A B C D E F G H
中国生态文化区
四、问答:(每题3分,5×9=45分)
1有位商人从赤道空运1000公斤黄金到极地,到极地后变成1005公斤,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员,好象是飘了起来?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脚印可以长久留存?
3、世界第二最小岛国图瓦卢位于太平洋南部,近年因为海平面上升,全国1.1万人口全数
迁至新西兰,放弃了自己的国土。

为什么海平面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
E
C
C
E
B
B
D
H
F G
G
5、我国曾一度提出各省都建立自己完整的产业体系,这种作法对吗?
6,为什么地方保护主义是错误的?
7、为什么迄今为止在人类探测的星球上,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
8有人说:按现在科学水平,即使没有太阳辐射,人类靠水利发电,燃煤火力发电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9、为什么同样平整的土地,在城市中心的地价比城市周边的地价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五、论述(15分)
用三维地带性分析上海、青藏高原、新疆的环境特征和农业生产条件。

简要答案:
一、
1:在大气层滑行的是流星;落在地下的是陨石
2: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
3:发展中国家城市郊区混乱,发达国家城市中心混乱,
4: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发展,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
5: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第三、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产值与从业人员)
二、
1:四——北,石——上;窑——山西;评——华北;碉——藏;竹——云;马——蒙
2:1——2;2——3;3——5;4——4;5——1
三、
1:自上而下,自左至右:
东北黑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华南妈祖文化2:A 华工厂 B菜田C茶园D林业E小麦F印刷厂G 商业街H食品厂

1赤道半径大于极地半径;
2月球引力小,无风无水
3温室效应
4北部河段先冻结
5不对,产业结构雷同
6地方保护主义保护落后打击先进
7引力适中、运动周期适中,距太阳距离适中
8太阳能是地球发电总量的几十亿倍
9土地利用效益高

上海:海拔低,地势平坦,中纬度亚热带,临海
青藏高原:海拔高,远居内陆,高寒
新疆:海拔低,地势起伏,中纬度温带,内陆干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