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算“24点”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24点的规则介绍、不同难度的算式挑战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链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新的数学游戏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纠正。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24点的游戏规则,能独立完成简单的24点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24点的游戏规则,能独立完成简单的24点算式。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24点算式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24点的游戏规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24点的游戏规则,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了解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24点的游戏规则,引导学生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难度的24点算式,让学生尝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24点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完成的24点算式,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特殊的24点算式,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案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案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知道什么是“算24点”,并了解算法和规则。

2.提高学生的算术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算器、板书、教学用具等。

2.学生需要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导入:1.我们今天要学的课程是什么?2.你们知道什么是“算24点”吗?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算24点”的算法和规则:1.算法:使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将4个数运算得到结果为24。

2.规则:每个数都必须使用一次且仅一次,运算过程中可以使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除法运算时,必须保证结果是整数。

练习1(15分钟)让学生自己组合4个数字,使用加减乘除运算得到结果等于24。

让学生分组比赛,第一个算出的小组获胜。

规律总结(10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最后算出的结果和运算过程,尝试发现一些规律和方法。

练习2(15分钟)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4个数字,竞赛答题。

每个题目10秒钟,先答对者得分。

答错或时间到,相应得分扣除。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后练习1.再次尝试组合数字得到结果为24,并总结一些操作技巧和规律。

2.练习完整列举出4个数字的算法和结果,思考有没有更简单高效的方法。

总结“算24点”不仅是一项有趣的游戏,更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挑战。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不仅提高了算术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算24点|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算24点|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算24点|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算24点|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61页至63页,主要学习了算24点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计算出24点;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通过合理的组合,得出24点;2.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4个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得这4个数字的结果为24。

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践情景中的问题。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 讲解示范:老师选取一组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讲解示范,解释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得这4个数字的结果为24。

5. 随堂练习:老师出示一些算24点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拓展延伸: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得更多的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结果为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践情景引入:如何使得4个数字的结果为24?教学过程:1. 自主探究2. 小组合作3. 讲解示范4. 随堂练习5. 拓展延伸七、作业设计(1)4、4、4、4(2)2、2、2、2、2(3)3、3、3、5答案:(1)4×4+4+4=24(2)2×2×2×2+2=24(3)3×3+3+3÷5=24(1)8、8、3、3(2)6、6、2、2(3)7、7、1、1答案:(1)8÷3+8+8÷3=24(2)6÷2+6+6÷2=24(3)7+71+1=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随堂练习和拓展延伸等环节,掌握了算24点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算“24点”-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算“24点”-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算“24点”苏教版教案:算“24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围绕“24点”游戏展开。

教材中介绍了“24点”游戏的规则,以及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利用1到4张扑克牌计算出24点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点”游戏的规则,并能够独立完成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24点”游戏的规则,能够利用1到4张扑克牌计算出24点。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以及如何快速找到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扑克牌、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开始,我拿出四张扑克牌,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扑克牌除了可以用来玩斗地主、打麻将等游戏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算命、玩24点等。

”我会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4点”。

2. 基本规则介绍:我会在PPT上展示“24点”游戏的规则,并详细讲解如何利用1到4张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得到24点。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

3. 游戏环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

每组学生需要利用1到4张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得到24点。

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并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我会随机挑选几组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4. 挑战环节:在学生熟悉基本规则后,我会增加难度,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以找到更快速的计算方法。

课堂接近尾声,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快速找到计算方法。

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强调“24点”游戏不仅能锻炼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运算速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1. “24点”游戏规则2.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3. 举例说明:利用1到4张扑克牌计算出24点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1到4张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得到24点,并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算“24点” (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算“24点” (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算“24点”(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

2.能够组合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3.能够应用计算方法进行游戏。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应在理解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2.学生需要通过思考,能够解决“24点”游戏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加减乘除法的运用在教学前,导入课程应首先温习加减乘除法,请学生们在纸上进行以下练习:1.15 ÷ 3 = ?2.20 + 5 = ?3.8 × 6 = ?4.100 - 50 = ?经过练习后,对学生对于加减乘除法的理解程度得以提升。

2. 游戏:算“24点”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集体操练。

游戏流程如下:1.每小组拿到一组四个数字,例如:10、2、4、5。

2.学生通过组合这些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计算,直至结果为24。

3.具体流程为:取出两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将结果与剩下的两个数字再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两个数字之前不能加上括号,数字不能重复使用。

5.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字,只有在最后运算得出正确答案时取得游戏胜利。

四、教学方法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互动式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懂得了加减乘除法吗?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2.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并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1.通过纸上练习介绍四则运算法则,使学生深入理解加减乘除法。

2.引入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及流程,并示范如何解决题目。

3.反复强调游戏规则,确保学生对规则有深刻的理解。

4.给学生充足时间练习游戏,并及时进行辅导和帮助。

3. 总结1.教师通过鼓励、表扬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加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2.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六、作业1.完成《算“24点”》的游戏作业。

2.背诵乘法口诀表。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算“24点”(26)-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算“24点”(26)-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算“24点”(26)-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24点”的规则。

2.学生能够运用加减乘除操作符计算算式,得到正确答案。

3.学生能够掌握将四个数字用加减乘除操作组合成“24点”。

二、教学内容1.“24点”游戏规则的讲解。

2.“24点”游戏的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1.教师需要清晰地讲解“24点”的游戏规则,使学生能够理解游戏规则。

2.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如何用加减乘除的操作符来计算四个数字,得到答案为“24点”的算式。

2. 讲解“24点”游戏规则1.将四个数字(一般是1~9的数字)随机排列。

2.使用加减乘除的操作符,将这四个数字组合成一个算式。

3.算式应该使用括号来明确操作符的优先级。

4.最终的算式的运算结果必须是“24点”。

例如,如果四个数字为2、4、6、8,则可以组成的算式有:•2+(4+(6×8))=50•2×(4+6+8)=40•(2+6)×(4+8)=96•(2+4)×6×8=288但只有最后一个算式的运算结果为“24点”。

3. 实际操作练习1.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1~3人。

2.每组随机抽取一组四个数字,进行组合计算。

3.计算完成后,进行展示,查询结果是否为“24点”。

4.如果结果正确,则给予奖励。

4. 总结归纳1.教师可以从正确答案中选取一些算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24点”的游戏规则。

2.学生可以从此游戏中提高计算能力,掌握组合运算的技能。

五、教学分析“24点”不仅仅是一款游戏,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探究数字、掌握运算技巧的方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于四则运算的理解,培养计算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组合计算进行思维训练。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教学效果。

六、教学体会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24点”游戏规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加减乘除的操作技巧。

苏教版算“24点”教案设计

苏教版算“24点”教案设计

苏教版算“24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算“24点”游戏的基本规则及其解法;2.提高学生算术能力;3.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算“24点”游戏的基本规则;2.掌握如何运用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来解决“24点”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思考和运算时杜绝“死板硬套”的做法;2.学生如何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为小组争取更多的答题机会。

四、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10分钟)本课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充满挑战的游戏环节——算“24点”。

这是一个既有趣味又有挑战的小游戏,需要我们运用到算术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来完成。

2. 游戏规则(15分钟)1.课前老师准备好一副算“24点”的扑克牌,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有4名队员。

2.老师将这副扑克牌分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牌不一样,但牌数相同),小组内每个队员拿到牌后,要将自己的牌面朝下摆在桌子上。

3.小组内从桌子上的牌中任选一张,翻面并公布给其他队员。

小组的每个队员都能看到被翻开的牌。

4.小组内的其他队员运用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将剩余的三张牌计算出24点。

5.小组内谁先将答案说出来,该小组则获胜并得到相应的积分。

6.若小组内没有人能够计算出24点,则这一轮的游戏作废,不计入任何小组的分数。

7.游戏进行5—10局(视班级人数与时间而定),得到积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3. 游戏示范(10分钟)老师分组示范游戏流程,并在游戏过程中向同学解释如何运用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得出24点,以及注意哪些常见的错误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20分钟)同学们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计算“24点”的方法,通过多方的交流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小组协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5. 综合应用(10分钟)通过多次游戏,学生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并获得了较好的运算能力,老师设计一个综合应用题目,让学生们汇总所学知识,运用四则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1.通过“算24点”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到运用算术知识所带来的乐趣,也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算“24 点”(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算“24 点”(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算“24 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24 点”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游戏;2.能够初步了解如何计算“24 点”;3.能够自己动手计算出“24 点”;4.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如何计算“24 点”。

三、教学难点如何自己动手计算出“24 点”。

四、教学方法课前讲解 + 示范演练 + 学生自主练习。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 分钟)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24 点”数学游戏,并邀请一些学生上台来演示。

2. 讲解(10 分钟)教师介绍“24 点”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如:( 5 8 2 3 )。

1.取出其中两个数:5, 8. 得出23。

2.用23和2、3剩下的两个数,继续做“24 点”,得出23÷(2/3)=35.5。

3.用35.5和3和剩下的数字2,继续做“24 点”,得出35.5-3×2=29.5。

4.用29.5和最后一个数字1,继续做“24 点”,得出29.5+1=30.5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四则运算,但是数字的顺序可以调整,运算顺序也可以改变。

3. 示范演练(10 分钟)教师让学生看看PPT中给出的数据,要求在 2 分钟内计算出“24 点”,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

(PPT数据: 5169、7312)4. 学生自主练习(25 分钟)教师指定5组数据,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

经过5组数据的练习,让学生再次进行小组或班级内的竞赛。

数据如下:1.4, 3, 5, 12.9, 4, 2, 63.8, 7, 1, 54.6, 5, 3, 75.7, 9, 1, 25. 课堂小结(5 分钟)教师请学生讲解一下自己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实际操作是如何的。

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学生,老师进行指导。

6. 课后练习(5 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数字进行操作,看看能否算出“24 点”。

六、板书设计•算“24 点”(教案)•计算方法:使用四则运算,数字的顺序可以调整,运算顺序也可以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简析〗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玩扑克牌的数学活动,学生要根据3张或4张牌上的数选择运算方法算出24来。

这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法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安排了三部分活动内容。

首先通过学一学,引导学生根据牌上的数计算出24的方法;其次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4张牌,探索计算出24的方法;最后安排比一比,让学生四人一组摸牌、计算,看谁最先算出24。

〖教学目标〗1.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在加、减、乘、除口算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出24(偶尔不能算出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24点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3.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1(A)、2、39的扑克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交代方法这节数学课,同学们和老师都带来了扑克牌,扑克牌是一种娱乐工具,它的玩法很多,有争上游、打升级(80分)、打五十K、斗地主、抽乌龟刚刚有一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你知道算24点是怎样玩的吗?哦,就是在A~9九张扑克牌中,把A 当作1,拿出其中的2张牌、3张牌或四张牌,用+-进行计算,每张牌只可用一次,算出得数是24。

今天我们就来算24点。

(板书课题)二、由易到难,掌握方法1.第一环节:2张牌算24点(1)老师出一张牌3,你能从自己手中拿出一张牌,用+-法和我这张牌进行计算,算出24吗?(2)不错,38=24(教师板书)。

你出的牌8和老师的牌3对对碰,碰出了火花。

板书:对对碰,碰出火花。

(3)教师依次出牌4、6、8,让学生从自己手中拿出一张牌,进行对对碰,碰出火花。

(4)讨论:教师出1~9中的其它牌,你能从自己手中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吗?(不能)(5)小结:2张牌算24点,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出。

见到3,想8;见到4,想6;见到6,想42.第二环节:3张牌算24点第一环节结束了,看来2张牌算24点,比较简单。

下面我们加深难度,进入第二环节:3张牌算24点。

(1)三位学生一小组,一人拿出牌7、一人拿出牌6、一人拿出牌3,看谁先算出24?提示学生:见到6,想4。

7和3这两张牌怎样算,能够得到4?(2)学生交流、汇报:7-3=4,46=24。

教师板书。

(3)师:刚才,我们三人一组,算24点。

大多数小组有学生算出了24,这就叫三人行,必有我师(板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4)下面继续三人行,必有我师。

各小组每人拿出一张牌,看谁先算出24。

A组:234B组:983C组:3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