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情感历程与创作历程的关系
柳永趣闻轶事课件

在评价柳永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包括其创作成就、个人品格 、文化追求等方面。
柳永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观,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和文化追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柳永看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追求
02
柳永的创作特点及影响
柳永的创作风格
01
02
03
贴近生活
柳永的词作多以市井生活 为背景,描述普通人的情 感和日常生活,展现了当 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细腻入微
柳永善于捕捉细节,用细 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情感 和内心世界,使读者产生 共鸣。
清新自然
柳永的词作语言流畅、自 然,不刻意雕琢,呈现出 一种自然的艺术美感。
柳永与名妓的交往方式
柳永与名妓的交往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诗词唱和、宴饮游乐、共同 出游等。
柳永与名妓的交往影响
柳永与名妓的交往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 主要表现在对女性的关注和尊重方面。
柳永的诗词创作趣事
柳永的创作特点
柳永的诗词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和特点,他的作品以描写细腻、
贴近生活而著称。
02
这首词描绘了柳永对一位女子的痴情,表现了他在爱情中的痛
苦和挣扎。
《青玉案》
03
这首词以元宵佳节为主题,描述了柳永在元宵之夜的所见所感
,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柳永作品的艺术价值
独特的艺术风格
柳永的词作以婉约、细腻、柔情为特点,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 感受和思考。
丰富的情感表达
柳永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爱情、人生、离别等情感的深刻描写和表 达。
05
宋初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柳词观照

02
柳词的歌词通常具有优美的旋 律和深情的意境,这使得它们 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唱。
03
柳词的歌词也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它们不仅在当时受到人 们的喜爱,而且在后代也一直 被人们所传颂。
03
柳词的艺术特色
柳词的音乐性
协韵规范
柳词在协韵方面严格遵循当时的语音系统, 运用平水韵等韵部,使得词作在音韵上和谐 统一。
宋初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经济交流。
文化环境
儒学复兴
宋初儒学逐渐复兴,形成了理学,强调人的修养和社 会责任。
诗词繁荣
宋初诗词创作繁荣,柳词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在当 时独树一帜。
书法艺术
宋初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宋体” ,为后世所推崇。
02
柳词的起源和发展
柳词的起源
宋初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柳词 观照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宋初社会文化背景 • 柳词的起源和发展 • 柳词的艺术特色 • 柳词与宋初社会文化的关系 • 柳词的传承与发扬
01
宋初社会文化背景
政治环境
中央集权
宋初政治体制逐渐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向中央集 权转变,实行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
05
柳词的传承与发扬
柳词在当代的传播和推广
柳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这种 推广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体现在大众文化领域。学者们对柳词的深入研 究,以及对初学者和普通读者的解读和阐释,都为柳词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 贡献。
除了学术界的努力,大众文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如书籍、杂 志、网络等,都为柳词的传播提供了平台。这些媒体不仅通过文字形式传播柳词 ,还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接触到柳词,进一步扩大了柳词的影响力。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960年-公元1030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仍受到唐诗的影响,因此风格较为古朴、正统。
词人通过对生活与情感的描绘,表达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和思考。
代表词人有李商隐、柳宗元等。
第二阶段为中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1030年-公元1127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开始脱离唐诗的影响,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风格。
词人开始注重语言的婉约、略带委婉的表达方式,同时追求曲调的优美和声韵的和谐。
代表词人有柳永、晏殊等。
第三阶段为晚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巅峰。
词人开始追求审美的极致,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爱情、自然、山水等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思考。
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总的来说,北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从唐诗的古朴正统到逐步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北宋词融合了古词的遗风,并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审美追求,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从柳永的情感世界透视他的恋情词

柳永的一首《西江月)云: 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片涓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我不求人富
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自衣卿相。 这里充分表达了他对自己歌词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和作为一个专业词人而领袖词坛的自 豪感,某种看轻富贵权位而重视“小词”地位的意识也跃然可见,怀才不遇的牢骚则见于言
·1 SR·
万方数据
外,心里当然就史沉重J。 此时,作者超越了眼前所限,在换头处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f'.
前旬是对人生感触的哲理体认,后句是以物候之移情来加重之。虽未行或始行,却已设想 到“都门帐饮”后的“今宵酒醒何处”,而杨柳岸边的杨柳系不住行舟,与自己做伴的也并非 自己的所爱,只是凉凉的晓风,弯弯的残月。因为身边再无所爱的知己,所以良辰美景如 同虚设,千种风情也无人可说,生活对于自己来说几乎变得毫无价值可言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属于那种被称为“风流才子”的人物,他并非不要“功名”,但他的本性颇似晚唐的温庭 筠,即“好逐弦吹之音,为恻艳之词”,由于喜欢音乐歌舞,纵情于青楼妓馆之中,且常应歌 妓们的要求为教坊新声填词,而所作又常常传唱于都下,以至于博得了轻薄无行的坏名 声。所以“务本向道”的宋仁宗对他并不欣赏,宰相晏殊也认为他虽与自己同有填词之好 却并不是一路人。这样,柳永就更加流连坊曲,以异性对自己的倾慕与爱情作为仕途失意 的补偿,留下Lr不少的情词。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江神子·题柏舟壁》登快艇,依山行,望五湖,宫阙寥落。
水波生处是有人家,黄鹤楼,细柳庵,竹枝寺,远近闻名争拜。
两岸烟树何处。
定风波,浩气长存,易水寒,洞庭秋思。
清洛渐行渐远,万里层云,千帆过尽,何日才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2.理解柳永词的特点和特色,掌握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掌握《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江神子·题柏舟壁》的词意和创作特点。
2.提高学生对于柳永词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意象和形象。
2.鉴赏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教学过程导入(5min)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唐诗、宋词,对其创作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阅读(20min)1.师生一同朗读柳永词,并解读其中的生动意象和抒情方式。
2.小组讨论,总结柳永词的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再次朗读,体味其音韵和情感。
分析(20min)1.让学生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江神子·题柏舟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从词的结构、词牌和词调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其创作特点。
鉴赏(20min)1.让学生认真品读两篇词的选段,体验其中的意境和音美。
2.带领学生回顾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发展趋势。
3.让学生讨论柳永词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10min)1.学生就鉴赏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2.师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作业1.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柳永词欣赏体会。
2.准备下节课主题为“花”的相关材料和文章。
结束语通过总体学习《柳永词两首》,学生们了解了柳永词的特点和创作例子,提高了对诗词鉴赏能力和美学审美水平,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论李清照与柳永创作的基点对比

论李清照与柳永创作的基点对比作者:刘策边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0期摘要:李清照的词多以描述“愁”为主,写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柳永的词多以描述“悲”为主,诉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这就凸显出了两人创作风格的不同。
本文通过探讨李清照与柳永创作的基点对比,来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李清照与柳永这两位对于词的发展上具有重要贡献的词人,以达到加深对于词的理解和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李清照;柳永;创作;基点对比作者简介:刘策,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出生于1963年3月,现任副教授之职。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01一、李清照与柳永创作基点对比的相通之处中国文学史在宋代是发展比较快的一年,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宋词的日趋发展成熟,使得词的成就达到顶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华丽的篇章。
婉约和豪放是词的两种主要的风格,各有各的韵味,在众多的词风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清照和柳永。
他们用他们的人生经历,打破陈规,独辟蹊径,使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清丽简洁,感情真挚,没有过多的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开辟出了词创作的新时代,他们用“小清新”的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1.1柳永词创作开创婉约新词风词是古代都市里伴随着音乐节拍唱出来的曲子,发展到唐代,还是不为世人看重,被认为是诗余小令,宋代之后,词人在民间的词的基础上,开始大力推行词的创作,柳永又称柳七,他的词语言通俗易懂,画面感强,对于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当时一度的形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壮观现象。
柳永年轻时候,壮志凌云,想要依靠科举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但是不幸的是他与科举无缘,数次失败的打击,让他开始青楼买醉,风花雪月,留恋于青楼歌妓红裙之中,凭借着一身不俗的才学,为歌楼舞女写词供她们歌唱使用,他的词受到这些歌女的追捧和喜爱。
为了提高词的受欢迎程度,让更多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所喜欢,他开拓性的改变了词的传统创作方法,以铺叙的手法,以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以口语化的风格来道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或者物,通过描写美好的都市景色和刺激的歌妓生活,来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以及文人落魄之苦。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
(3)分析并欣赏《蝶恋花》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蝶恋花》。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柳永的才情与个性,了解宋代词的发展历程。
(2)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蝶恋花》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
3. 分析《蝶恋花》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难点:1. 《蝶恋花》中隐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2. 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宋代词的发展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蝶恋花》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蝶恋花》,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讲解:(1)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讲解《蝶恋花》中的隐喻、借代等修辞手法。
5. 欣赏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选取其他柳永的词作进行欣赏,了解其创作风格。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蝶恋花》。
2. 写一篇关于《蝶恋花》的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蝶恋花》的情况,以及对赏析文章的质量评价。
略论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略论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北宋时期是中国词坛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词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自宋太宗赵光义建立北宋以来,至宋真宗赵恒登基前夕。
这一时期的北宋词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主要受到唐代五代词的影响,词作更注重抒发作者的情感,多为抒情、咏史、咏物等题材。
2. 中期:从宋真宗赵恒即位至宋仁宗赵祯时期。
这一时期北宋词开始形成独特的风貌,出现了一批伟大的词人,如柳永、李清照等。
他们的词作不再只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更注重表达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体验,题材多样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3. 高峰期:北宋词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主要集中在宋仁宗赵祯时期和宋徽宗赵佶时期。
这一时期的北宋词以豪放洒脱的风格为主导,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对自然、生活的赞美。
同时,这一时期的北宋词也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贵族亦纷纷以词作自居。
4. 晚期:从宋徽宗赵佶被金兵掳去至北宋灭亡。
这一时期的北宋词逐渐走向衰落,受到战乱的影响,文化环境逐渐恶化。
词人们的创作也难以达到以往的高度,题材和风格相对单调,但仍有许多优秀的作品。
北宋词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了从初期的模仿到中期的创新,再到高峰期的辉煌,最后走向晚期的衰落的发展趋势。
北宋词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的情感历程与创作历程的关系摘要:柳永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柳词本身就极具文学价值。
历史上甚多有名的文学家对柳词有偏见原因在于认为柳词大多为娼妓之作。
从柳永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的情感历程与之息息相关,没有丰富的情感历程就没有那些充满内涵的创作出现,在今天看来,柳词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疑是对那些文学家的最大回应。
关键词:柳永;情感;创作;历程;关系说到宋词的大家,通常对于柳永的关注是不甚认真的,高中教材中仅仅是收录两首柳永的词。
余则不甚理会。
其实柳永的水平和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人不相伯仲,然苏词李词辛词风生水起,柳永却似乎被忘记,究其原因,乃是自古以来甚多名文学家对柳词的忽视有关,其实,认真研究一下柳永的情感历程与创作历程的关系,就不难理解这位坎坷一世的天才词人的词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柳永,出世约987年,去世约1053年。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
所以柳永出生在这样的大方之家,本身就天然带有一种优越感,甚至有点自负,这或多或少决定了他官场的悲剧命运。
柳永来到杭州之初,知道他原来十分要好的好朋友孙何在杭州当了大官,柳永想拜访他,可是孙何架子很大,门卫森严,柳永想以老朋友的身份去见他,可是门卫看柳永那穷酸样,不给他进去。
柳永此时非常尴尬和失落,他来见孙何是想孙何提携自己的,从这一方面来说,柳永在骨子里是很想当官的,为了能够接近孙何,他竟然能够忍气吞声去求一名歌女,可谓是不求尊严的了,而这名歌女也爽快地答应他,结果,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望海潮》的横空出世: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该词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描写了杭州的繁荣,着实令人惊奇!这首词刚开始就对杭州赞美得无与伦比,其实是为了赞美孙何,最后告诉孙何,等到他日你回朝的时候就可以好好地向皇帝夸一下了,加上词的结尾的后几句特别提到孙何,更是让孙何的自尊心大涨,柳永也就顺其自然地通过歌女这个桥梁与孙何重聚了,如果没有这一首词,孙何未必会理柳永这个穷小子。
这个经历可以推测出柳永并不是在政治上有自信的人,相反,他在政治上是个懦夫,他还是想通过捷径来达到他的官场梦,一个把歌女当成真正朋友的人和一个架子很大和目中无人的孙何相比,柳永显然不符合宋朝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
当朝宰相晏殊也是赫赫有名的目中无人,晏殊曾经就对柳永说过诸如“针线慵拈伴伊坐”这种低俗的词你都写得出来这类的话,言语间不无鄙视。
大宋文人辈出,文人相轻啊!正所谓上行下效,官场注定是容不下柳三变这样的才华自负却政治懦弱的人!一个天才文人的政治懦弱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上帝为他们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替他们关上了一扇窗。
从李白“赐金放还”到杜甫的郁郁不得志,还有苏轼的多次被贬……历史上举不胜举。
柳永的才华横溢,与歌女经常在一起,他得到了他要的尊严,如果一个男人得到了自尊,他很容易满足,就好像孙何那样,柳永的望海潮让他自尊心大涨,他也就高兴了。
柳永也需要自尊,所以在他的《凤梧桐》当中写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那个伊是一个歌女,她默默为柳永付出,柳永感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女子会为我这个郁郁不得志的男人这样子,他感到被人重视,这个男人在自己感到很有尊严的情况下说出“终不悔”,即使憔悴又如何,所以说,柳永在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时候还是很勇敢的。
但是,当这样的男人在被人践踏了他的尊严的时候,他会变得偏激,甚至令人讨厌。
就好像那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去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嗯,朝廷的皇榜上,只是偶然失去了我柳永的状元头衔,这圣明的时代,不会一直把我这个贤才遗留的,不过哪里是我柳永的方向呢?既然不能实现我凌云的壮志,只好任意洒脱放荡了,我这个才子词人,虽说是百姓平民,但也算是个没衔头的大家爱戴的公卿宰相式的人物,在歌女聚集的地方有那彩色的屏风为我开放。
又幸好有那意中人值得我去寻访,也是不错的事情,那就把那浮名虚事,换我与她饮酒清唱吧!{1}这首词貌似表达了他不幕功名的豪迈,其实不然。
柳永是在多次落榜的情况下写出的自慰之作,通过柳三变的大名,这词很快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对他的这首词非常不满,当考官念进士名单的时候念到柳三变,皇帝就批示:“此人花前月下,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吧”!真的可谓成亦柳词,败亦柳词了!就是这样的一件事,三变就更偏激以至偏执,好吧,你皇帝老儿不是要我填词嘛,好的,我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从此更热衷于与歌女们来往,更加“肆无忌惮”地写“艳词”了。
如《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去一云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这首词把妓女们的悲苦生活以及她们对薄幸男子的怨恨表达得淋漓尽致,柳乱蝉嘶叫的季节我送君离开,我是在夕阳下对郎君你是如此的牵挂,但是你呢,却一去没消息了,怎么才能找到君呢,恐怕当年一起缠绵的日子君也忘记得差不多了,不会再回到少年的时候了。
我们的约定就像奴家的身价那么低贱嘛!!!有木有!!!这样的感情你伤不起!!!有木有!!!这样的词确实是王国维们看不起的,不然他也不会在《人间词话》中把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安在欧阳修的头上!还有那总是有意无意的忽视柳永的北宋统治阶级,他们基本上是持“两个凡是”来品论柳永的词,凡是柳永的词都是艳词,凡是柳永的词都是俗词。
真的是这样的,他们不愿意相信柳永的词是非常棒的。
就上述这首词来说,其实还有另一种解读,长安代表政治,全词暗示的是词人对官场追逐之事确实厌倦了,双目望断都没有希望再当官了,旧日的志向和旧日的欢爱之期也被他们忘了,就他记着,落空了,只剩下斑驳了,老了的柳永不再像少年时的那样轻狂了,只是充满离愁别恨,也许是累了,被那个社会玩累了。
就如同《八声甘州》中写的“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到了这样的年纪,三变想家了,累了,从刚开始来杭州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失魂落魄,这样的打击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三变会想起那个让他动心的姑娘……想当年,柳三变赴汴京参加科考的时候,与那歌女约定如若高中,必定回来迎娶她,歌女含泪答应了,天有不测之风云,柳三变竟然爆冷落选了,具体原因上文有提到。
歌女等不及了,大家都知道,女生的青春比男生更有限,美好的就那么几年,等了几年的的歌女动摇了,在与其他歌女的交流中,她透露了想另觅如意郎君的想法,早脱离乐籍的心愿。
这一想法被三变知道了,当时又没短信,又没电话,也没短号,也没扣扣,三变那是相当的郁闷。
正好他好友朱儒林要到江淮去,就帮他捎去了那首《击梧桐》给三变的心上人: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
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
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
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
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
试与问、朝朝暮暮。
行云何处去。
这首词大概就是说你笑起来那两个小酒窝深深的真的好可爱,跳舞的时候那个姿态妩媚动人,淑女的气质和较好的容貌似乎是上天的恩赐。
自从和你相爱之后,其他女孩都是浮云,不是我柳永被别的女生看不上,只因为你那不会乱发脾气的善良的心让我不能离开。
曾经临别时刻我们约定过如果不出大碍的话,我会娶你当老婆,你会叫我全名柳三变,叫我老公。
但是,我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们的爱情往往易破碎难成功,我还把你当作情人的时候,你却准备找寻另一份爱,我就难免千般忧愁和焦虑,谁叫你是我心爱的女生呢。
你近日来的书信只有嗯哦喔之类的让人无语的寒暄,却不见了那些相思的愁绪。
我现在的这首词是啰嗦了点,因为我害怕那些你要轻易背负我们的誓言,听到这样的传言,我总是害怕极了!还记得你曾经说我像宋玉,多才多艺善写辞赋,我却想弱弱的问一句,你的心如行云那般到底要飘向何处呢。
{2}这首词就是放在现在都不知会打动多少女生,当然,那位歌女最后被柳永的真情给感动了,不久她就变卖家产千里追夫去了,带着愧疚的心情去与三变厮守了一生,在三变去世之后,歌女不久也去世了,陈师师就把她葬在三变旁边。
三变一生渴望一份真感情,当然,他最后还是得到了。
三变一生是潦倒的,他最后还是要靠歌女们集资来入土为安,但是呢,但他最后是幸福的。
他一生重感情让他得到很多知己,他会设身处地为那些卑微的歌女着想,他的《迷仙引》就表达了妓女们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词人,一群卖弄风尘的女子,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们之间有距离,他们之间甚至有代沟,但是这绝对是寂静相爱,漠然欢喜的境界。
三变看重她们的价值,会去关心她们的内心世界,而这些女子也为三变的善良所倾倒,在三变眼中,她们才是人,她们才是真正被人宠着,会有人自愿为她们写词,没有架子,虽然三变在北宋绝对是个超级巨星,但又怎样,柳三变就是这样不为世俗所压迫。
认真的男人最性感,不知是哪个人说的。
柳三变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的男人,在他的晚年,他终于及第了,他的那首《煮海歌》: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此诗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
[3]柳永一生在情感上都是如此矛盾,执着于功名,也留恋烟花之地,这也就造就了北宋词坛的一朵奇葩。
{1}{2}插图本宋词故事作者周明{3}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