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企业并购价值因素的研究

影响企业并购价值因素的研究
影响企业并购价值因素的研究

影响企业并购价值因素的研究

摘要:企业并购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可以提高并购价值的因素,来帮助并购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结论表明,影响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创造的因素主要有: 目标公司的选择、员工抵制程度、资源整合程度、支付方式和收购比例。

关键词:企业并购;价值创造;协同效应

一、引言

并购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听到世界各国不同行业的并购消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企业并购作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应、优化资本结构的一个有效手段,正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并购是一种提高企业价值的协同战略行为。收购方公司通过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来利用目标公司的某些特定资源,或者替换掉无效的管理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等资源,并购能够使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战略地位,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获得超额利润,实现企业的成长目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善于利用通过并购的方法壮大自己实力的机会。

然而,企业并购并非易事,其成功率几乎不到一半,如何提高

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一、顾客价值研究背景 自从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思想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后,人们开始为寻求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学者们从价值链管理、质量管理、组织与过程再造、企业文化、裁员等多方面来阐述企业应当如何建立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努力的根本都在于组织内部的改进,而当这些努力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其产品和服务不能被顾客所认同,也就无法建立起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当企业家们指向企业内部改进的探索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时,人们开始转向企业外部的市场,即从顾客角度出发来寻求竞争优势。Woodruff 提出,企业只有提供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价值给客户,即优异的客户价值(Superior Customer Value) ,才能保留并造就忠诚的客户,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因如此,客户价值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被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二、顾客价值的概念及分类 早在1954 年,Drucker 就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决不是产品,而是价值。尽管学者们都使用了顾客价值这一概念,却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解释。

Zaithaml 在1988 年首先从顾客角度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她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中所付 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 在此后的顾客价值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顾客价值进行了定义: (1) 从单个情景的角度,Anderson、Jain、Chintagunta 、Monroe 都认为,顾客价值是基于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或对产品效用的综合评价; (2) 从关系角度出发,Ravald、Gronroos重点强调关系对顾客价值的影响,将顾客价值定义为:整个过程的价值= (单个情景的利得+ 关系的利得) / (单个情景的利失+ 关系的利失) ,认为利得和利失之间的权衡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个情景(episode)上,而应该扩展到对整个关系持续过程的价值(total episode value) 衡量。此外,Butz、Good2stein 也强调顾客价值的产生来源于购买和使用产品后发现产品的额外价值,从而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感情纽带。 在众多的顾客价值定义中,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Woodruff 对顾客价值的定义,并在其定义基础上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Woodruff 通过对顾客如何看待价值的实证研究,提出顾客价值是顾客对特定使用情景下有助于(有碍于) 实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产品属性、这些属性的实效以及使用的结

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Customer satisfaction factors and Strategy Research 摘要在服务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之一是服务。顾客满意度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源于顾客对企业的某种产品服务消费所产生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对比。提供顾客满意的优质服务正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取得高程度的顾客满意是营销的最高目标。然而能够使一个顾客满意的东西未必会使另一个顾客满意能使顾客在一种情况下满意的东 西在另一种情况下未必能使其感到满意。以快递公司服务来全面了解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我们在与顾客的沟通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顾客是因满意而付钱的,顾客追求充分的满意,即既要对其所选择购买的商品与服务满意,同时又要对其商品或服务购买选择的行为满意。因此,要认真抓住抓好对顾客需求的了解、对顾客感受的关注和对顾客满意的重视这三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搞好服务。关键词:服务质量顾客满意质量管理策略研究AbstractIn the service economy era the focu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is one service. Customersatisfaction is the customer a state of mind it is from the customer service for enterprise a productof feeling from the consumption with their expectations of contrast.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thebest quality services are becoming

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变量、模型与理论

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变量、模型与理论 曹之然 摘要: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了机会识别、契约精神、参考框架、发展阶段及环境特征等影响创业绩效的五大变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初步验证了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最后揭示了模型的背后是基于契约的创业绩效理论。 关键词:创业绩效;影响因素;案例研究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Influences Studying: Variable, Model and Theory Abstract: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five variables influence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contract spirit, reference frame, development phase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 Based on them, we have constructed and confirmed the relation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influences. Finally, we have revealed that contract-based performance theory is behind the model.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Influences; Case study 1引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创业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且给企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成就了个人的伟大梦想。因此,社会各个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主体积极投身于创业大潮。2007年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1[显示,我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6.4%,即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16.4人参与创业活动。这一数据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42个国家中排名第六,说明我国的创业活动比较活跃。但报告同时指出,2007年中国的创业企业关闭率为10.30%,相对于2006年的6.34%有所提高,关闭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可见创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在创业道路上折戟沉沙者不在少数。因此,以提升中国背景下创业成功机率为目的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2文献回顾 2.1相关理论 创业在实践中的回归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创业这一最富激情与活力的科研领域,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利用自己所专长的理论工具去解释创业现象,以至于创业成为一个横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来自不同领域的理论有着不同的前提假设、研究范畴和适用范围,它们之间存在着冲突或互补关系。其中与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的主要理论有认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群体生态理论、制度理论、战略适应理论等,它们都在某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于创业内涵的理解。站在创业绩效的组织层面,并根据每一理论所关注的重点,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上述理论划分为三个类别: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类型、回顾及动机(一)企业并购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Merger),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公司为新设合并(consolidation),合并后各方解散。1998年再次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IAS22号)《企业并购》指出:“企业并购指通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结合或获得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而将各单独的企业合成一个实体”。此定义包括“单独的企业”、“获得控制”和形成“经济实体”的概念,完整地表达了企业并购的概念。 (二)企业并购的类型(1)按并购双方的产业特征划分,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同一产业的两个或多个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并购。纵向并购,是对生产工艺或经营方式上有前后关联的企业进行的并购,是生产、销售的连续性过程中互为购买者和销售者(即生产经营上互为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是指不相关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可以通过分散、实现多元化,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2)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分为承担式、现金购买式和股份交易式并购。承担债务式并购,是指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或部分债务为条件,取得被并购方的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当被并购企业资不抵债或资产债务相等的情况下采用。现金购买

式并购,是以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或股权或以现金购买被并购方全部资产。股份交易式并购,是以股权换资产或以股权换股权,以达到控制被并购公司的目的。通过并购,被并购公司或者成为并购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或者解散并入并购公司。(3)按照目标公司层是否合作划分,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善意并购,通常指并购双方高层通过协商决定并购相关事宜的并购。敌意并购,是对目标企业强行进行并购的行为,如征集目标企业股东的投票委托书等。(4)按照并购的形式划分,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取得另一家或多家企业的资产,承担其债务,保留法人地位;而被吸收的企业则在合并后丧失法人地位,宣告解散。创立合并,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共同组建一个新企业,原有的各家企业宣告解散。控股合并,是指一家公司通过长期投资取得另一家或几家公司的控股权,以掌握这些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利。(5)按照企业合并的性质进行分类,企业合并可以分为购买性质的合并和股权联合性质的合并。购买性质的合并,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购买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控制权的合并行为。股权联合性质的合并,是指各参与合并企业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全部或实际上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以便共同对合并实体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的企业合并。 (三)企业并购的历史回顾自从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产生以来,企业之间的合并就从未间断过,随着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

顾客满意度因素分析及调试

顾客满意度因素分析及调试 作者:王帮敏时间:2009-2-17 16:26:00 [关论文键词]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服务顾客 [论文摘要]顾客满意度管理是企业管理一个重要内容,对企业开拓市场,甚至对企业的自下而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几种提高顾客满意度方法的分析,为企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顾客满意”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认可和重视。企业只有以顾客为中心,以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理念,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增强顾客忠诚度为目标,通过不断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来开拓市场,并以最短的交贷期、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向顾客提供产品,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赢得长远的竞争优势,才能为企业谋求最终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顾客满意度的概说 “ 顾客满意度( Customer Satisfaction )” 是指:顾客在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时,自身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进而对企业或其产品与服务的一个总体评价。该指标近年来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它是用来计量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的重要指标。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满意是指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状态。”如果可感知效果低于期望值,顾客就不满意或抱怨;可感知效果与期望值相匹配,顾客就满意;可感知效果超过期望值,顾客就会高度满意或欣喜。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前提,顾客满意是对某一产品、某项服务的肯定评价,如果某一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善,他对访企业也就不满意了。如果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他们会将消费感受通过口碑传播给其他的顾客,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形象。追求顾客满意度的基本思想是企业在整体经营活动中要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标准,把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开发产品的源头,在产品功能及价格设定、分销促销环节的建立及完善售后服务系统等方面都要以便利顾客为起点。顾客满意度可分为行为意义上的顾客满意度和经济意义上的顾客满意度。行为意义上的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在历次购买活动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连续的状态。是一种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情感诉求。它是一种不仅仅限于“满意”和“不满意”两种状态的总体感觉。营销界有一个著名的等式:100-1=0。意思是,即使有100个顾客对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许晓磊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361005)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样本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基金绩效的评估方法较适合以套利定价理论为基础的三因素模型法。 关键词:基金绩效因子分析套利定价理论三因素模型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ffect factors of our country’s closed-end funds through sample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our country’s closed-end funds are affected by three main factors, and it is proper to use 3-factor model to appreci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country’s closed-end funds. Key words:fund performance factor analysis APT 3-factor model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 1.研究背景

1998年4月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上市交易,成为我国最先 成立的封闭式基金,标志着我国基金业的开始。经过4年多的发展,到2002年5月我国已有封闭式基金51只,开放式基金5只,分别有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其资产净值规模达到1500亿元,基金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 随着基金业的迅猛发展,如何客观、公正的对一只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估不仅对广大的基金投资者很有意义,对基金管理公司来讲,意义也非常重大。所以对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无疑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绩效评估的方法很多,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将国外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简单地用于国内基金的评估,而应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然后确定最适合我国基金的绩效评估方法。 2.文献回顾 西方学者对于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探讨一直未停止过。Treynor(1965)首先提出了一种考虑风险因素的基金绩效评估指标——Treynor指数。虽然该指数将风险因素引入评估指标中,但却以基金的投资组合可以将基金的非系统风险都消除掉为假设条件,所以存在一定的不足。Sharpe(1966)提出了Sharpe指 数,将Treynor指数中的 β改为iδ(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即基 i 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总风险),这样Sharpe指数同时考虑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Jensen(1968)又提出了Jensen指数,采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和声明: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此毕业论文(设计)中均系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没有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没有篡改研究数据,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II

摘要 当前,随着国际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合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地显现出来。由于企业合并方法和形式的不断发展,跨国、跨行业的企业合并逐渐取代了单一的地域合并和单一的行业合并,合并形式也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刻不容缓的一个责任,相对而言,它对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企业之间通过合并,不仅可以达到迅速进入市场、与国际接轨、强强联合的目的,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企业合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法以及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现状,借以回顾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现实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求同存异,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试图推动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合并;购买法;权益法;会计处理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merger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and form, cross-border, cross industry enterprise merger ha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single regional merger and single industry consolidation, merger is also gradually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diversific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enterprise merger is an urgent duty of our country and the whole world, and i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national economy. Between enterprises through mergers, not only can quickly enter the market,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Qiangqiang joint purpose, but also can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realize the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enterprise merger of two kinds of accounting treatment method, purchase method and equity method and our country "s enterprise merger accounting treatment status, in order to review our business combination accounting treatment meth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s accounting for business combination treatment status,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s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putting aside differences, of corporate merger accounting treatment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problem are proposed. Try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enterprise merger in china. Key words: enterprise merger; purchase method; equity method; accounting treatment II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一、企业并购行为的原因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克服了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为企业实现跳跃式甚至是几何式数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企业间的并购行为使产业资本从一个企业流动到另一个企业,由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行业,从而实现产业产权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西方主流理论一般认为并购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但在实际的实证分析中历来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更多的实证分析也指出了大部分的并购其实是不成功的,并购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行为相比,我国企业的并购还有其特殊的背景:我国企业并购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时间短,内部交易、关联交易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且当前企业正处于旧体制未完全解体、新体制刚开始发生作用的特殊转轨时期,企业作为名义上的并购主体,在实施并购战略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出现了大量的非理性行为。 首先,企业的并购动机。分析并购绩效,我们必须首先分析企业并购的动机,将并购动机和实际结果相比较,才能看出并购绩效的优劣。而且作为并购行为的出发点,并购动机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发现并购动机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就可以为用它们探索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途径提供思路。概括为以下动机:追求利润的动机。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清楚,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这是其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如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西方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企业兼并作为1种商品经济活动也不例外,它最初产生的动力就源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由于通过企业兼并可以提高经济规模,增加产品产量,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企业家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企业兼并的途径获得更大的利益。投资银行家受高额佣金的诱使,也在极力促使企业兼并的成功。因此,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动机刺激了企业兼并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动机。企业兼并的另一动力来源于竞争的巨大压力。有市场就会存在竞争,这几乎是市场经济中1条铁的法则。尽管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从最根本上讲,竞争还是单位成本的竞争。哪一厂商产品的单位成本低,就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利润,从而在市场上站住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打败对手。当然,竞争的前提是其产品适销对路。以上两点仅仅是西方企业兼并的原始动力。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兼并的原始动力又是以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企业并不仅仅由于某种原因进行兼并,实际的兼并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 二、企业并购整合的因素分析 西方学者认为,主要有5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西方企业兼并活动:(1)经营协同效应;(2)财务协同效应;(3)企业发展动机;(4)市场份额效应;(5)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一)管理能力协同程度并购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应当追求更高的管理效率。由于并购双方在整合前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具有剩余管理能力的企业如果能将剩余管理能力应用于管理能力相对较低,管理水平不足的企业,那么就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d7022655.html,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作者:严新亚王忠吉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2期 摘要:在对会计研究方法以及事件研究方法展开具体介绍和实证研究之后发现,在研究企业并购绩效时,应结合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特点来灵活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选定研究指标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诉求而定。同时,通过分析还能够了解到,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自身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考虑到这一情况,在进行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时,应考虑建立并应用EVA等新型价值指标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并购;企业绩效;研究方法 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市场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通常会以并购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这种方式进军到某一行业。而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可以通过股票波动情况而体现出来。这就是事件研究法,具体来说就是讲企业提出并购计划的当日作为“事件日”,以特定时期当中的股份波动情况来反映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会计研究法是以部分财务指标为基准,判断企业并购前后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或直接与行业相应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以分析并购行为为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 1 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1.1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事件研究法主要是基于股票的反常收益来对并购活动为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判断,不过,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要以有效的证券市场为支撑,若在某一事件日后,收购企业或是被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提高,并且明显高于正常浮动区间,则可判定并购活动使企业绩效發生了变化;如企业提出并购计划之后目标企业或收购企业股价维持在之前的水平或在正常区间内波动,则说明并购活动为对企业带来绩效方面的影响。 1.2 会计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会计研究法是对并购前后企业部分财务指标的波动情况进行判定,由此验证并购活动是否影响到企业绩效,使用该方法时资本市场无需达到半强式有效,但具体指标的选定会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这些财务指标一般选定的是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利润率等,其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通过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来进行体现,而企业现金流动质量与偿债水平是基于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来进行体现,而企业营运能力则通过资产周转率体现出来。

客户关系的价值分析与管理

第二章客户关系的价值分析与管理 2.1 客户关系的生命周期 2.1.1 客户关系发展的阶段划分 1、考察期—客户关系的探索和试验阶段; 2、形成期—客户关系的快速发展阶段; 3、稳定期—客户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 4、退化期—客户关系发展过程中关系水平逆转的阶段; 交易额和利润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变化趋势 (1)交易额:客户关系水平越高,交易额越大,具体说,在考察期总体很小且上升缓慢,形成期快速增长并在形成期后期接近最大,稳定期总体很大但上升十分缓慢,在某一时点达到最大,之后再最大值附近保持,退化期快速下降。 (2)利润:客户关系水平越高,客户为公司创造的利润越大。 2.1.3 客户生命周期的划分阶段与特点 1、潜在客户阶段的特点:当个人或组织在询问企业的业务时,他(它)就开始表现出对该业务的兴趣,成为了该企业的潜在客户。 在这个阶段,客户最需要的就是建立对企业业务或产品的信心,潜在客户对业务或产品的信任程度或认可度,决定了他上升为新客户的可能性,但也可能就此丧失信心,从而让企业失去这个客户。 以下因素会对客户产生影响: (1)外界评价;(2)客户层次;(3)客户的所属行业 2、新客户阶段的特点:当客户经过需求意识、信息收集、评估选择后,对企业业务会有所了解,或者在别人的推荐和介绍下,客户决定使用或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时,他就由潜在客户上升为了新客户。 对新客户的呵护和培养,是让新用户继续消费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前提。此时客户的购买经历、使用体验以及客户对这次购买的价值评判产生了客户对质量的实际感受和认知;对所支付的费用和所达到的实际收益的体验将影响客户進入下一个时期。 以下因素会对客户产生影响: (1)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感知; (2)客户对产品服务质量的感知; (3)客户对价值的感知; (4)企业竞争者的资费信息; (5)客户需求的情况;

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 摘要:将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节点能力和链能力,在此基础上把供应链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其绩效进行了评价。然后,对节点能力和链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不同类型的供应链提升其绩效的策略和途径,为评价和提升供应链绩效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节点能力;链能力;提升策略 1引言 供应链绩效是衡量供应链实施效果的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供应链绩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而,由于供应链本身的种类繁多,而供应链绩效及其评价有赖于供应链目标的确定,供应链目标的多样性导致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复杂性,例如,有的供应链以对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为重点,有的则以降低运营成本为目标。因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 目前,对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标大多以结果为导向,即仅站在终点上去审视供应链绩效。但是鲜有文献对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从过程的角度去挖掘造成最终结果的影响因素。然而,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才是影响或导致供应链绩效结果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分析和探讨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被动地评价供应链绩效的结果转化到对导致这一结果的过程因素上 来,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2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这里为了方便讨论给出一个仅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组成的简化供应链模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整体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要素的功能以及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如果把供应链看成一个系统,则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员因素,即包括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制造商的制造能力以及销售商的销售能力在内的供应链成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是成员之间的关系,即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 也就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制造商的制造能力以及销售商的销售能力是供应链中各个节点效能的反映,这里称之为供应链的节点能力;而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则决定着整个供应链能否取得整合效应,这里将这种能力称为供应链的链能力。链能力是由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程度、IT系统的衔接程度、合作协调机制的有效性等因素决定的。而整个供应链系统则是以链能力为纽带而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的供应链。如图1所示: 2.1供应链节点能力的“木桶效应” 对于整个供应链而言,节点能力是基础,链能力则是节点能力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这是由供应链的全局思想所决定的。在本文的供应链模型中,节点能力包括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及时性、制造商的制造能力以及销售商的销售能力。该供应链的最终绩效取决于三者当中的最薄弱环节。例如假设供应商能够及时供应高质量的原材料,制造商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如果销售商的销售能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文

本科学位论文 题目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 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 继续教育(公开)学院 2012会计学 摘要:企业并购是一种企业的经济行为,是产业发展、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在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估值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的灵魂,因为每次交易的发生是由于并购双方共同接受了同一价格,而这一价格的形成是基于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本文从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的作用(重要性)和估值的方法展开,并对并购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评估方法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Research on financial - Value assessment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s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an enterpris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n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arget enterprise valuation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value of the target enterprise evaluation is the soul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because every time the occurrence of transactions are the acquisition of two jointly accepted the same pric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is price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target enterprise value based on. To assess the value of this paper from the M & a role (importance) expansion method and valuation, on the existence of M & a value assessment question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proposal. Key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Value assessment; evaluation method

企业文化与并购绩效

企业文化与并购绩效 【篇一: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一、背景和意义 并购一直在金融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购的关键在于通过购买另 一家公司来增加股东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增加是建立在协同作业之 上的,协同作业不但能增加效率而且能节约开支。但是协同作业是 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概念,它并不会在两家企业合并后自动 出现,只有在两家公司的业务在经济层面上完全融合才会使之有所 提升。但在很多情况下,并购的作用是相反的。不但无法改善企业 的经营状况,反而使其销售减少。 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并购的数量有 了很大的增长。作为公司重组的一种形式,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每天 都要安排并购,将两家不同的公司合并为一家更大的公司。 同时,全球跨国并购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1998年,跨国并购占 全球并购总量量的23%,到2007年已经上升45%。相对于国内并 购来说,跨国并购增加了额外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对并购产生 阻碍或促进的作用。例如,文化或地理上的差异会提高两家公司并 购的成本。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对并购是否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等问题有所探究,并试图 比较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在最终效果上是否有着显著的差距。 二、理论综述和文献回顾 (一)并购的经济效益 在过去众多对于并购的文献中,作者的意见大相径庭。 《哈佛商业评论》(2006年1月)的统计数据表示,70%的并购案 例是失败的,因为它们无法完成并购的既定目标。agrawal等人在1992年的研究也表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公 司在经历了并购之后五年内,无法向股东支付正常水平的股利。 lev and mandelker 在1972的研究却表明,从长远效益看,经历过并购的企业普遍比未经历过并购的企业好。另外,也有研究表明, 并购能拉高公司股价,从而增加股东的财富(halpern ,1973)。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现状述评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绩效述评论文摘要:中外学者对并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但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对中外并购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进行简要的回顾与评价。并购是企业获得外部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西方国家的企业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企业并购的历史。我国并购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企业并购的数量、交易量和规模都快速增长。并购的绩效如何?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探索。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1研究方法述评国外并购绩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是事件研究法与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首先计算每家企业在事件期内每一天的预期没有发生特定事件的正常收益。第二步:计算每一企业每天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正常收益之差,即每天的超过常收益。第三步:计算事件期内各企业每一天平均超常收益。最后是计算累积平均超常收益。会计研究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资料,以营业净收入、流动比率和经营绩效等指标为评判标准,对比考察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来衡量公司并购绩效。事件研究法主要缺陷在于:不同的研究者选择分析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公告期长短不同,而研究结果对此的选择又非常敏感;股票价格的变动反映了公司并购双方股东对市场的预期,该预期易受股票市场本身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并购绩效的准确性。会计研究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忽略了公司并购前后的风险变化,选取哪些经营绩效指标没有客观基准,且难以剔除其它因素对绩效的影响。1.2研究结论述评1.2.1并购方公司获益Mandelker(t974)发现,相同风险水平下,并购公司可以像其他投资活动一样从并购中获得正常的收益。Jensen、Ruback(1983)梳理了13篇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发现收购公司获得的超额收益率为4%。Cosh、Hughes和Singh(1980)调查1967~1970年的225桩并购案例后发现,兼并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兼并事件发生后有显著提高1.2.2并购方公司受到损失Firth(1980)1969—1975年英国发生的486起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发现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一6.396%。Limmack(1991)对1977—1986年发生在英国的462例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表明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一0.2%。Meeks(1977)以1964~1971年发生的164例兼并事件为研究样本,以公司利润为核心指标,发现在兼并事件发生后,兼并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Kumar(1985)对1967—1970年的241例兼并事件进行研究,结果与Meeks相同。Healy、Palepu和Ruback(1992)采用经营现金流量报酬的概念,对1979年1月至1984年6月之间发生在美国的金额最大的50件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后,并购公司现金流量报酬率呈递减趋势。1.2.3目标公司获益Jensen、Ruback(1983)对13篇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成功的兼并给目标公司带来约20%的超额收益,成功的要约收购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30%的收益。Franks、Harris(1989)以1955—1985年发生在英国的1145例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发现目标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22%。Limmack(1991)对1977—1986年发生在英国的462例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目标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31%。Schwert(1996)对1975~1991年间的1814个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目标公司股东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达35%。J.FredWeston(2000)对1968年至1984年兼并企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标企业累积超常收益达35%。Bruner(2002)对1971~2001年间130篇经典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成熟市场上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股东收益要远高于收购企业股东收益。[!--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1.2.4并购行业的相关程度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Maquieire、Megginson和Nail(1998)对1963~1996年发生的260件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发生横向或纵向并购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财务协同效应,而混合并购企业使股东财富减少。Nail等(1998)对兼并的行业相关性进行检验,发现行业相关性兼并比混合兼并更能获得协同效应。Megginson、Moregan(2000)对t977—1996年间发生的204起战略并购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前后企业集中度变化的大小与长期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在国外研究中,目标公司在并购中获得正的收益,相关性并购绩效好于非相关性并购,而收购公司是否获益,尚未得出一致性研究

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041019110103

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淘宝网的调研 专业:经济信息管理学号: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的购买特性,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本文旨在通过对淘宝网网购平台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别为价格优势,网络安全性、商品种类丰富度和物流。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淘宝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 1引言 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来讲,机遇与挑战都是并存的。一方面由于网络购物参与者数量的增加,扩大了我国电子商务大市场。另一方面也因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的增多,使电子商务竞争日益加剧。与网上购物相比,传统的购物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性。如在实地店铺购物中,消费者可以体验到优质放心的服务,切身感受商品质量,同时还能够获得商家信誉的保障。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消费者还会选择网络购物吗?怎样才能让消费者更多的趋向网上购物呢?因此,如何使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抓住机遇,获得竞争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处理与消费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提高客户满意度。 从其本质看,顾客满意度反映出,满意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来源于,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后,实际感知到的,与他们期望的进行的比较。增强网络购物满意度,是提升电子商务企业,对环境消费体验的完整性,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保障。如果你想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增加忠诚客户的数量。我们就必须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会影响网上购物的顾客满意度,企业进行改进提升,促进其持续发展。 对顾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让利于消费者,实现其社会价值,从企业利润到消费者利益的巨大变革;有利于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促成重复购买,保持企业的市场份额;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利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