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悲剧的美学意蕴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悲剧以极高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不仅反映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背景,还蕴含了对生命、爱情、权力和命运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探讨其独特表现手法及核心主题。
一、莎士比亚悲剧的定义与特征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指那些以坎坷人生命运为主线,常常以悲惨结局告终的戏剧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复杂的人物性格莎士比亚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重性格特征,他们不是单纯的善与恶,而是在道德和情感矛盾中挣扎的复杂存在。
比如,哈姆雷特既有深入思考、追求真理的一面,也有犹豫不决、带有报复心的一面。
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在莎士比亚的许多悲剧中,人物常常面临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矛盾。
如在《麦克白》中,麦克白的命运被预言所驱使,但他选择追逐权力,从而走向自我毁灭,这种对自由意志和外在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使得故事更具深度。
时间和空间的转化莎士比亚在悲剧中灵活运用时间与空间,使得事件的发展常常充满戏剧张力。
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事件在短短几天内发展到高潮,浓缩了爱情的强烈与无奈。
情感与伦理的冲突许多角色在情感与社会伦理之间产生矛盾,导致情感破裂或冲突加剧。
比如,在《李尔王》中,李尔王因为对女儿的不公而引发家庭悲剧,展现出爱与权力之间复杂而尖锐的关系。
二、主要悲剧作品及其分析莎士比亚创作了多部经典悲剧,每一部都有其独特性,同时又相互独立开辟出各自的话语空间。
其中《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最为知名,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剧作之一。
其核心围绕复仇主题展开,讲述了年轻王子哈姆雷特在得知父亲被毒死后,如何面对复杂的人性和道德伦理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哈姆雷特展示了对生存意义、死亡和复仇过程中的种种思考。
浅析莎士比亚悲剧中渗透的现代审美意义

《快乐王子》这本童话集举世闻名,脍 炙人口,被文学界推崇为童话经典,它是英 国著名童话作家、“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 的作品,收录了王尔德创作的全部童话,这 9 个故事是:《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 《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 起的火箭》、《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 的生日》、《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星孩》。 王尔德童话的特色主要有:①语言准确、机 智、趣味;②语言让人沉醉,童话都营造了 极美而又忧伤的氛围;③寓意深刻感人,故 事中主人公有人类,也有精灵,还有动物, 他们具有极其强烈而悲壮的牺牲精神,读来 十分感人。
的
放以及自由的向往。这些悲剧主 其 人公所持有的这些在常人眼中算 富
现
是“叛逆”的行为方式,主要是 受到主人公神经症心理防御机制
代
的影响。 莎士比亚悲剧里的主人公
审
一般都会患有神经症,莎士比亚 这么创作的实质是以精神病患者
美
为依托,来表达对某些社会现实 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主人公
意
看似疯疯癫癫,其实都是富有主 体性,很看重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渗透;现代审美
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刻画出来的主人公都具有一些神经症的心理倾向,
特别是他通过具有神经症心理倾向的主人公形象,
深刻地表达了与两种现代性所对, 使得莎士比亚的审美具有了现代
析
化的意义,其作品获得了崭新的 生命,成为不朽的艺术。作为最
作
如《最后的晚餐》中众门 叶 徒的惊异神情动态。《最
品
后的晚餐》这是文艺复兴 丹 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名作,
欣
学生大多知道犹大出卖耶 酥的故事,画中 13 个神态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艺术魅力而著称。
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
本文将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探讨其在戏剧表现、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艺术表现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戏剧结构的巧妙安排和对语言的运用上。
首先,莎士比亚善于运用五幕式戏剧结构,通过布局合理的情节安排和戏剧冲突的升华,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其次,在语言运用上,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抒情诗歌和散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白和独白的处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从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人物塑造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深刻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哈姆雷特、李尔王还是麦克白等角色,他们都展现出复杂多维的性格特点和深层次的内心挣扎。
莎士比亚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内涵,使角色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主题思想莎士比亚悲剧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涉及广泛,例如命运与自由、权力与野心、理性与情感等。
他通过悲剧作品探讨人类生存和道德伦理等重要问题,深刻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莎士比亚对政治、社会和人性议题的深刻触及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大的时代永恒意义。
结语总之,莎士比亚借助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法和深刻细腻的情感描绘,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以其卓越的创作成就和深远的艺术影响力,成为了悲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正是由于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被誉为“戏剧皇帝”,他不朽的艺术作品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追求文学创作之美。
《莎士比亚悲剧的主题与意义探析》

莎士比亚悲剧的主题与意义探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悲剧作品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其复杂的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思考人生命运等哲学问题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就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和意义展开探析。
主题:1.命运与自由意志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命运常常被描绘成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通过塑造角色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展示了命运对人类力量的无所遁形。
同时,也有不少角色努力追求自由意志,试图改变自己或他人的命运。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2.爱与欺骗爱情是莎士比亚悲剧中常见而重要的主题之一。
角色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经历了欺骗、背叛和误解等种种困难与矛盾。
莎士比亚用深入细致的刻画展现了爱的复杂性,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邪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3.权力与野心权力和野心是莎士比亚悲剧中另一个重要主题。
在这些作品中,角色们为了权力地位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的权谋和野心往往导致自身的毁灭。
莎士比亚借助这一主题探讨了权力背后隐藏的贪婪、堕落和罪恶。
4.道德和伦理问题莎士比亚悲剧也常常涉及到伦理和道德问题。
通过展示角色在艰难抉择面前陷入道德困境以及承受着罪恶感或内疚感时内心纠结,莎士比亚引发读者对于正义、善恶、责任等关键议题的深思。
意义:1.反思人性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人性复杂多变的一面。
他通过细腻刻画角色内心的善良和邪恶,表达了对人类本质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矛盾冲突和自相矛盾的行为使观众深思:在不同情境下,人性如何体现,而道德选择是否受人类天性所限?2.探讨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莎士比亚悲剧中展现了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角色们努力奋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却发现真正掌握命运并非易事。
这种关系使读者不禁思考:到底我们能够影响自己命运的程度有多大?我们该如何处理那些超出我们力量范围之外的事情?3.警示权力对个体以及整个社会造成的腐败莎士比亚以其深刻洞察塑造了一系列欲望权力、滥用权力或被权力蒙蔽又最终被摧毁的角色。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现代审美意义

之音 , 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 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 表达 , 而不是
采 用叙 述 法 , 引起 怜 悯 与 恐惧 来 使 这 种 情感 得 到 净 化 。 ” 借 黑格 尔 把 辨 证 的矛 盾 冲 突 学 说 引 进悲 剧 理 论 , m 悲 剧 的 本 质 使 提
剧 在 审 美 中 ,虽 然 展 示 了 人 生 存
们指 称一个人 为神经症患 者应用
的一 个 标 准 是 ,这 个 人 的 生 活 方
式 是 否 与 我 们 时 代 普 遍 认 可 的 行 为 模 式 合 拍 。 “ 同 一 文化 环境 中 与 的大多 数人 行 为模式 的 偏差 , 是 判 断 神 经 症 人格 的重 要 标 准 。 ” 更
在 实 践 存 在 论 美 学 看 来 , 存 在 于世 界 , 人 面对 自然 、 会 , 对 无 社 面
止境 的未知世界 , 冲突 、 对立 在所难免 。 因此 , 基于人的有 限性的“ 命运
观” 自然 就 产 生 了, 把 与 自 己对 立 、 突 的不 可 知 因 素 , 部 归 于 命 人 冲 全
运, 而对命运抗争 的失败 , 也就形 成了悲剧 的体验 。这种悲剧体验 , 凝
聚为 审 美 认 识 , 升 为审 美 经 验 , 终 形 成 审 美 形 态 。所 以 , 剧 产 生 上 最 悲 于社 会 的矛 盾 和 冲 突 , 突双 方 分 别 代 表 着 人 生 牛存 实 践 的对 立 的两 冲
一
种 审 美形 态 的最 根本 的原 因。没 有 抗 争就 没 有 悲 剧 , 冲突 、 争 和 毁 抗 古 希 腊 学 者 亚 里 士 多 德 对 古 希 腊 的 悲 剧 艺 术 实 践 进 行 了 全 面 总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喜剧、历史剧和悲剧等多种类型。
其中,他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设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主题探讨三个方面,对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进行解析。
首先,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人物塑造是其独特的艺术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以《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为例,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物,既有着对父亲的复仇决心,又深陷于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哈姆雷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反应,更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莎士比亚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其情感起伏。
其次,莎士比亚悲剧的情节设计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安排和反转来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
以《奥赛罗》为例,整个剧情围绕着奥赛罗、奥瑟罗和艾哥的爱情、嫉妒和背叛展开,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莎士比亚巧妙地设置了误会、欺骗和悲剧性的事件,使得整个故事扑朔迷离,观众在剧情的发展中不断揣摩和思考,最终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莎士比亚悲剧的情节设计不仅具有高度的戏剧张力,更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思考。
最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所探讨的主题也是其艺术的精髓所在。
他通过悲剧人物的命运起伏、情感挣扎和道德选择,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通过描绘麦克白的野心、贪婪和背叛,探讨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道德的沦丧。
他通过悲剧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欲望和罪恶,引发观众对人性、道德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不仅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探讨,更是对人性的审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主题探讨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莎士比亚的悲剧美学思想

莎士比亚的悲剧美学思想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勒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悲剧作品显示了他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他认为悲剧也是一种美,其悲剧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的美学特征。
悲剧时期的莎士随着对现实认识的加深,感到现实发展和自己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以他的悲剧美学价值首先在于美感的具体性。
莎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哈姆莱特》取材于古代题材,折光地反映社会现实,它围绕中世纪丹麦宫廷内外所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实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矛盾。
剧中的王子特别强调老王的德行,反对克劳迪斯的暴行,倘若不夭折,他很可能成为理想的国王。
这样的描写,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进程和人文主义关于国家民族统一的原则。
莎士比亚改造了流血戏剧情节,创造出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并且附有社会、哲学意味的悲剧,因而具有美感的社会功利性内容,使人们在审美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某些生活真理的启示和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神学中解放,关注起人的自身。
莎士比亚对人的剖析体现在他塑造的悲剧人物上,这些悲剧人物往往拥有超常的情欲。
莎士比亚往往把人的情欲和人性的弱点揭示出来并格外地加以放大,直到产生触目惊心的效果。
奥赛罗的嫉妒是个性的缺陷,但同时也是人类的缺陷,这个具有原始人气息的摩尔人,在精神恍惚中失计于人,从狂热的爱变成狂热的嫉妒,掐死了无辜妻子,毁灭了一个天使般的女性。
莎士比亚是第一个把精神痛苦写到至极的作家,悲剧所呈现出来的只有真实的人性。
莎士比亚的美学思想还在于反思,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悲剧艺术,通过“悲”反射“美”,通过“痛苦”显示崇高,表明了悲剧美的灵魂,体现出真正的悲剧美学价值。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内在化心灵辨证法,透彻地剖析了麦克白实现野心的心理过程,因过重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负罪感带来的病态心理。
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

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和演出,深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
其中,他的悲剧作品尤为著名,如《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等。
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首先,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的人物形象。
他塑造的角色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思考的复杂人物,他的内心世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犹豫、痛苦和愤怒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同样,《麦克白》中的麦克白是一个野心勃勃、内心挣扎的形象,他的堕落和疯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物形象的丰满和立体性使得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其次,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还在于其复杂的情节。
他的悲剧作品往往涉及到权力、爱情、背叛等多个主题,情节错综复杂,扣人心弦。
例如,《奥赛罗》中的情节就充满了欺骗、嫉妒和背叛。
奥赛罗被自己最亲近的人背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种复杂的情节安排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推测,增加了观剧的乐趣和挑战。
最后,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还在于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他的悲剧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更是通过这些故事来探讨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麦克白》中的权力与道德的冲突等,都是莎士比亚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悲剧的形式,让观众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之,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思想的探索。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都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触动和思考,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美学意蕴
莎士比亚悲剧超越传统最深刻最独特之处就在于戏剧的心灵内在化倾向,这种内在化的神秘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人性的异化和扭曲。
这种超越传统的悲剧审美特征又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后来的西方现代戏剧艺术。
古典主义时代最深刻的人性论,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中彻底地呈现出来。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
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
在悲剧中他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
莎士比亚正是通过悲剧人物心灵内在化倾向,特别是通过人物的病态心灵表现社会异化、畸形和危机的审美特征的
一、人物心灵刻画的内在化、病态化
通过人物心灵内在化、病态化的倾向揭示社会病态的审美方式是莎士比亚悲剧超越传统最显著的特征。
莎士比亚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以超人的艺术天赋“忠实地摹写自然”,从而使其悲剧成为真实地反映人生的“完美典型”。
然而从现代艺术的视觉来看,莎士比亚对传统戏剧的超越更体现在对人类自身心灵世界的关注。
在莎士比亚成熟期创作的悲剧作品中,他越来越突出主人翁内部灵魂之间的冲突,呈现出鲜明的内在化倾向。
而外在冲突的作用只表现在为内化冲突的展开提供背景的契机。
因此,莎士比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演绎自我主体性意识的悲剧,即表现主人公内在灵魂真实的悲剧。
它通过内在化的艺术审美方式,揭示了悲剧主人公的内心真实和心灵本质,及其导致的毁灭性的根源,从而对异化的、非理性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对真实人自身的复归流露出热烈的期盼。
在《哈姆雷特》悲剧中,莎士比亚处理的性格缺陷是道德完美主义所出现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这种性格在太平盛世无可厚非,但当周围出现很多伪善阴毒的小人,却坚持着道德的完美导致过多的自我批判,内在化的心灵斗争,质疑并缺乏行动的决断力,会转而让自己,甚至是无辜的他人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
哈姆雷特特早就疑惑父亲突然的死、母亲快速改嫁给叔叔、叔叔继承统治的过程。
他为此郁闷不乐。
然后他遇见父亲的鬼魂,父亲告诉他,他面临的邪恶有多大。
哈姆雷特于是知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面对“邪恶势力如此之大”这样险恶的环境,哈姆雷特竟然在行动上犹疑不决:
“唉,我真是一个蠢才,我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却只会空言发牢骚,以为这样就是了不得的复仇了……”
心灵独自的话才说完,他却开始转而自我批判质疑了:
“万一我所看见的幽灵只是魔鬼的化身,借着一个美好的形状出现,看准我的柔弱和忧郁,向我作祟,引我进入沉沦……”
“是默默忍耐毒箭高贵?还是反抗不公平的苦难高贵?”
他徘徊于行动边缘,迅迟不作决定。
“惧怕不可知的死后……伟大的行动在这种考虑下也会逆流而退……”
心灵内在化、病态化的倾向决定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哈姆雷特衷心期望自己的复仇行动是能满足高贵、道德的要求,经得起死后的审判。
但是复仇本身,既有还回正义的高贵性、又有伤害人命的不安感,矛盾之际,行动也不对,不行动还是不对!
“在行动上要做得丝毫不让人指责......”正是这种内在化自我期许,哈姆雷特一再错失复仇、还回正义的机会。
“我明明有理由……可是从不曾行动......是我过于审慎,还是我根本是懦弱......我一再因循隐忍听其自然……却看着他们为空虚的名声视死如归......”哈姆雷特一再错失机会,但是他面临的环境是如此阴险诡诈,叔叔何能给他宽裕的时间好处理完自我批
判省、确定道德完满,再满足为父亲复仇、还丹麦正义的计划?
哈姆雷特的叔叔对于害死哈姆雷特,用计之毒、行动之快,哈姆雷特根本不是对手。
待哈姆雷特的叔叔终于被哈姆雷特刺死,哈姆雷特却赔上了爱人奥菲莉雅、义人雷欧提斯以及自己的性命。
整个复仇行动,完全没有彰显出正义。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内在化心灵辨证法,透彻地剖析了麦克白实现野心的心理过程,因过重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负罪感带来的病态心理。
如:麦克白得到了富贵,取得王权,一如预言一般,但他却失去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平安的心。
“究竟怎么回事?一点点声音都吓得我心惊肉跳……大海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从这一刻起,人生已经失去它严肃的意义,一切都不过是儿戏,荣名和美德已经死了,生命的美酒已经喝完,剩下来的只是无味的渣滓。
”而心狠手辣的麦克白夫人却彷佛无所动:“我手跟你一样染了血,脸却不像你这般苍白!”显示了人物心灵内在化、病态化的倾向。
这也正是在莎士比亚悲剧的重要审美特征。
二、人物、环境描述的象征性
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人物的象征是和其悲剧性相融合的。
如果说悲剧是以人物的超越的欲求(超生物的心理需要和人格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契机的,那么,象征性则是人物对超越性问题探求过程中原始的朦胧境界,它是“表达一种重要意向的媒介”。
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中,为什么总是延岩、犹豫不决,这固然是他的性格使然,但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置身于更高的精神境界来观照这苦难的人生,“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而是一个从中世纪宗教蒙昧中冲出来,重新思考人生的存在价值和终极性问题的人。
他从佯狂的散漫状态来窥测这个世界的秘密,道出了无数深刻的警世箴言。
所以,哈姆雷特已不是普通的丹麦王子,而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是文艺复兴时代崇高的精神象征。
奥赛罗的嫉妒是个性的缺陷,但同时也是人类的缺陷。
这个具有原始人气息的摩尔人,在精神恍惚中失计于人,从狂热的爱变成狂热的嫉妒,以致听信奸人伊阿古的谗言,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毁灭了一个天使般的女性。
然而,当他清醒过来后,他的灵魂和宇宙合一,达到了象征的境界。
李尔王的悲剧,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由于他的昏庸和听信谗言所致。
其实,这个剧作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一个国王回归自然的精神历程。
当他身居王宫的时候,他似乎拥有一切,其实是失去了人的本真;只有当他流落到荒野的时候,也显示出原来的天性。
他与暴风雨的对话,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他的精神也因此而超越于自身之上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李尔王是人类复归自然的象征。
麦克白的野心是其个性的缺陷。
麦克白作为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听信女巫的谗言和隐语,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他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
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
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
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一类高尚型的人物,从其地位来说都是帝王贵胄,但他们都是有缺陷的人物。
这种自身的弱点,加上他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使他们陷于一种“边缘处境”之中。
然而他们在精神上都超越于自身性格之上,构成了一系列的象征。
三、人物、环境刻画的神秘性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神秘的气氛还表现在人与自然力量的搏击之中。
在古希腊悲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是人与神的关系,在悲剧人物的头上都笼罩了一层命运的色彩,而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显示了人的力量。
《李尔王》中的暴风雨具有现实一象征的双重涵义。
从表面看,李尔王落到荒野,在暴风雨中疲于奔命是悲惨的,但实际上,这场暴风雨是和他内心的暴风雨相联系的。
李尔和暴
风雨的对话,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种子遗留在世上!”李尔只有在这荒野之中才真正意识到天地间不公,才能发出这种正义的呼喊,这种呼喊使他的精神上升到了象征的境界。
我们从莎士比亚悲剧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即他的自然和超自然的神秘气氛都是象征力量的一种体现,这种象征力量不仅造成了富有魅力的舞台气氛,而且大大地加强了悲剧的力度,这是莎士比亚戏剧之所以迷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的悲剧往往描写主人公由于恶势力的破坏,并由于自身的弱点或过失致使所从事的事业失败及个人毁灭的历程。
而莎士比亚悲剧的心灵内在化倾向,使戏剧超越了传统戏剧对外在行动和动作的模仿,转向人的内心行为及动机。
此外,莎士比亚悲剧内在化的神秘方式不仅超越了占据欧洲达两千年之久的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而且也突破了所谓第二块悲剧里程碑,即19世纪黑格尔提出的“矛盾冲突”说。
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人物心灵的内在化、病态化,以及人物环境的象征性、神秘性,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特征,而且还包含更丰富的美学意蕴。
所谓莎士比亚戏剧的丰富性,应该包括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这一层含义,而象征也体现了部士比亚戏剧的丰富性。
莎士比亚悲剧就其审美特征而言,大大发展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在戏剧史上具有很高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