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鲁迅国民性思想改造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大众传播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王雷

学号 2010631044

指导教师宋秀芬

二〇一三年四月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本毕业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4)

1.引言 (5)

2.中国人的国民性: (6)

2.1贤者们的国民性格探索 (6)

2.2当代人的探索 (6)

3.鲁迅改造思想的由来 (7)

3.1动荡的社会背景 (7)

3.2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8)

3.3个人经历与机遇 (9)

4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 (10)

4.1实业救国梦 (10)

4.2文艺革命 (11)

5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13)

5.1将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13)

5.2依靠精神领袖 (13)

5.3道德素质的改造 (14)

5.4坚持“拿来主义” (14)

6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内容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个性,但漫长的封建专制也给我们烙印了民族劣根性,这些思想深深的阻碍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因而从近代其起,国民性改造就成了众多仁人志士思考探索的重大课题,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无疑是其中影响最深远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国民不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仍然已变种的形式存在,这愈加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阻碍。因此,一个世纪前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仍具有时代意义,当代中国需要鲁迅这样为民“找路”的“精神战士”。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劣根性新民族个性

Abstract: China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a great person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in the long feudal autocracy also give us brand national deep-rooted bad habits, these thoughts have hindered our national progress. So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in modern times, it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many men and women with high ideals explore, Lu Xun's thoughts of nationality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n ou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to the deep water area,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adverse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still has variety of forms, it is becoming a big obstacl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Therefore, a century ago, Lu Xun's "thought"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still has significance, contemporary China needs the Lu Xun such people "find a way" "spiritual warriors".

Keywords:Lu Xun the national incorrigibility new national personality

1.引言

在一个多世纪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通过发表文艺作品的手段揭示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他深刻指出“凡是愚弱的国名,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最要紧的是改造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最然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近代中国社会内受封建统治剥削,外受西方列强凌辱。中国国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而不自省。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五四运动的领导人物,接受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意识到国民劣根性对于一个民族的危害,他终生致力于国民性思想的改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一生。

20世纪处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寻找救国之路。其中以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最为突出。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语言,对中国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作了无情的批判和鞭挞,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对我们民族性的弱点、劣根性作了深刻的揭示和痛责。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国民不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仍然已变种的形式存在,这愈加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阻碍。鲁迅对国民性思想改造的探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如何树立一个民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一个强大的民族在于有一个强大的“民族魂”,我相信,后来者会给出完美的答案。

2.中国人的国民性:

2.1贤者们的国民性格探索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长期以来中国以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2.2 当代人的探索

1987年10月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但是为什么几百年来,始终不能使中国人脱离苦难?什么原因?我想冒昧的提出一个综合性答案,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过滤性病毒,使我们子子孙孙都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2]依我所见,这正是中国国民性格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那些落后的,消极的思想束缚着广大人民群众。

诚然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我们含蓄、中庸的民族个性,让中国成为古老的礼仪之邦,但往往过犹不及,懦弱、“看客心理”、[3]盲目自大等不好的品质也潜伏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理,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3.鲁迅改造思想的由来

3.1动荡的社会背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动荡的社会,思想界越是绽放异彩。20世纪出,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社会变动之中,但是国人对国民性改造问题的关注并没有消退,甚至还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当时以《浙江潮》和《东方杂志》为中心,许多刊物都在不同程度地揭示国民性的病根,探索改造国民性的办法。1903年《浙江潮》第1期、第3期和第8期分三次发表了题为《国魂》的长篇专论,作者介绍了欧美人的国民特性的四大特征:“冒险魂”、“宗教魂”、“武士魂”、明确提出“一民族而能立国于世界,则必有一物焉”;并提出了树立“国魂”的方法与途径,其一曰“察世界之大势,其二曰察世界今日之关系于中国者悉若。其三曰察中国今日内部大势”。鲁迅早期人学思想的国内理论源头有两个,首先是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晚清改良主义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继承,当时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严复、梁启超等人的国民性论述对鲁迅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时就熟读严复的译作,如《法意》、《群学肄言》、《穆勒名学部甲》等。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新民从报》、《新小说》风靡一时,梁启超系统论述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积弱溯源论》可以说是鲁迅最喜爱的文章。早期鲁迅人学思想的整套话语都明显是梁启超理论学说的继承和深化,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谴责、对国民公德的关注,包括用语都像跟梁启超相似。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也有精辟的论述 他说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自己被人凌虐 但也可以凌虐别人 自己被人吃 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 也不想动弹了”。[4]启超曾指出民之愚同历代民贼呕尽心血遍布罗网的驯民、役民、监民有直接关系。鲁迅也认为愚民的发生是愚民政策的结果。这些相似之处表明 鲁迅与梁启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3.2 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界对于中国国民性的研究也间接的影响着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其中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以专章《西班牙人和中国人的性格》讨论中国的特性,俄国的巴枯宁在《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中,也阐述了中国人的性格习惯,终生致力与国民性改造的鲁迅对这些人的鲁迅有着比一般人更多的兴趣和深层的思考。

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同他的老友许寿裳探讨国民性时已读过此书。斯密斯在华传教22年 熟悉中国文化、中国人习性和中国的风土人情。他认为中国人国民性的根子是“面子观”。认为中国人重体面、重形式而轻事实 爱说漂亮话 讲排场 颇有些“做戏”的味道。了解中国 只要抓住了这一点 就像是抓住了中国人的辫子 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此 鲁迅十分赞同 他在《且介亭杂文·说面子》中谈到 外国人以为面子“这一件事情 很不容易懂 然而是中国精神的纲领 只要抓住这个 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 全身都跟着走动了”。[5]密斯还谴责了中国的“二十四孝”违背人性 是造成早婚、贫困、纳妾等一长串弊端的原因。斯密斯的论述对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以至逝世前天还念念不忘。他说“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6]

大量的阅读西方文化书籍使鲁迅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首先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文艺复兴唤起的是人的觉醒,中世纪的神学统治把人与自然和科学隔离开来,人成了神学教义下没有生命的存在物,人的生命被扭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继承古希腊和罗马文化重视“人的尊严”的古典模式,以人为新文艺革命的旗帜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将神从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文艺复兴运动无疑对鲁迅是一个巨大的启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就像中世纪的神学一样束缚着广大国民。鲁迅试图从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中找到适合中国国民的出路。

3.3 个人经历与机遇

鲁迅国民性思想改造的产生跟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有关。鲁迅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正值家道式微 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 父亲患病不起 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途中 正如他说的“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坠如困顿的么 我以为在这途路中 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7]是少年鲁迅对世人国民性最深切、最具体的感受了为此 鲁迅想去寻找为S城所诟病的“另一类人们” 即去南京追寻“理想的人性”。然而 南京学堂“乌烟瘴气”的人和事太多 让人总觉得不舒服。这里既有水师学堂高年级学生“螃蟹式”的趾高气扬、官人姿态、校内“关帝庙”的愚昧迷信 也有矿路学堂教员“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的无知。在东京 寻求“别样的人们”的鲁迅看到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让人觉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尤其是仙台医专的“幻灯事件”给了鲁迅强烈的刺激 使逐渐走向成熟的鲁迅真正懂得: “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8]这些为大家所熟悉的鲁迅人生经历中,我们分明感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首先来源于其灵魂深处的人生体验。鲁迅深受其老师章太炎“革命道德论”的影响。章太炎主张“无道德者不能革命”,“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极也” 。鲁迅在探索国民劣根性问题上无疑受到了其师的指点。鲁迅也认为国民性思想的改造也应该通过道德的宣传和洗礼。

4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

4.1实业救国梦

青年时期的鲁迅最初是抱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去南京学海军,学开矿以求富国强兵,这种天真的梦想很快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破灭了。随后,他留学日本学医,期待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以振兴中华。但是,很快他发现、“凡是愚弱的国名,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自此,他认为改变人的精神是第一位的,“最要紧的是改造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最然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鲁迅开始致力于国民性的批评与重构,投身到近代国民性改造的浪潮当中,并迅速成为其中最有影响的一员猛将。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提出 ,是他从中国现实的真问题出发的 ,绝不是某种外来思潮的移植。他所面临的问题是 :中国的民族危机来自哪里。鲁迅思考是一种向内的追问 ,他的结论是 :民族危机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危机 ,是人心的危机 ,即中国的民族精神出了问题

鲁迅在《破恶声论》、《文化偏众论》里,提出了两个概念:一是“厥心纯白”的“朴素之民”也即“气秉未失之农人”,另一为“众庶”,又称“众数”。后来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与贞烈观》里,又更明确地将前者称为“心思纯白,未曾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后来在“名教的斧钺底下”,失去了天性,就成了“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在鲁迅看来,“精神界战士”与“朴素之民”是有一种生命本源上的联系的;所谓“改造国民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性”(“白心”),但又绝非回到远古,所以鲁迅说,“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一要“理解”,二要“指导”,三要“解放”:这里就包含着将现代精神贯注于人的本性中的意思”。而所谓“改造国民性”,关键是要把人从“名教的斧钺下”解救出来,他一生坚持“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也正为此。——当然,鲁迅内心并非没有矛盾,在《孤独者》中,“我”

与魏连殳辩论孩子的坏,是“根苗”就坏,还是“环境教坏”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鲁迅自己内心的矛盾的。

4.2文艺革命

关于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病灶的认识,我还是相信许寿裳的回忆:“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就是诚和爱”。[9]“真”与“诚”的倡导,对“伪”的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在世纪初,他提出,伪士当去”;五四以后,强调反对“瞒和骗”,提出“做戏的虚无党”的概念;20年代末,他提出“真的知识阶级”的概念;30 年代,他提出要区分“真、假堂吉诃德”有一条明显的思想贯穿线。呼吁“爱”,特别是天性的爱,也有一条贯穿线:世纪初,对“气秉未失之农人” 的肯定;五四时期,赞美“哺乳婴儿”的“村妇”的“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生命最后一刻对在中国的指甲还未染红的乡下”“母亲”对“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孩子的爱的高度评价,确是一以贯之。而鲁迅批判的重心始终是中国人对人的生命的漠视与杀戮,他一生都在批判以各种形态出现的“吃人肉的筵席”,他一再强调“革命是让人活而不是让人死的”[10]都说明这一点

而鲁迅所提倡的“爱”又是与“憎”连在一起的,“爱憎不相离”是典型的鲁迅命题。

在讨论鲁迅对“伪”的批判时,有一点很值得注意:他认为,中国的“伪”的最大特点就是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私欲”作崇。从20世纪初批判维新派“借新文明之名,以大遂其私欲”,到五四后批判读经之徒“假借大义,窃取美名”,直到离世前对“革命的大人物”“借革命以营私”的批判《答徐懋庸》也有一以贯之的线索。

鲁迅在《在论雷峰塔的倒掉》里,对“奴才式的破坏”的批判也很值得重视。他指出“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也肯对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个创伤”,这类大多数民众的出于私利的破坏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也是国民性弱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鲁迅以锐利的目光洞察到一个事实:“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克服和改造自己民族性中的弱点和缺点,这个民族就很难进步。

鲁迅认为,中国落后,是因为历史的“废料愈积愈多”,传统的封建传统意

识阻碍着社会进步,中国要进步,“修补老例”是无济于事的,“无破坏即无建设”,必须“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文明,施行袭击”。

鲁迅认为改造国民性,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重新审视,其次是对社会制度进行革命,这是他对“革新的破坏者”的期望。

革新的内容应是两方面:改正和继承。

其一,改正。改正传统文化中的缺陷。这缺陷前文已提及,即道德独立于宗教之外。

道德是精神层面中重要的部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稳步前进,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因素是社会组织形态)。道德独立于宗教之外,道德成为随风漂泊的树叶,最后只能蜷局于墙角,即依附于政治。依附政治的道德不是真正意义的道德,它只能使国民性向“劣”的一端发展。改正这个缺陷,就要建立宗教信仰,在中国,需要“革新的破坏者”完成这个使命。

5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5.1将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他在日本留学时改学文学的原因时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用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武器,受到了梁启超的影响。在鲁迅留学日本的前一年,梁启超发表了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宣传“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将小说作为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的根本途径。当然,鲁迅选择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看到了文艺与道德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看到了文艺在传播新思想新道德中的重要作用。他在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中认为,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启发人们的自觉、勇猛、不断进取精神的作用,具有“涵养人之神思”即培养正确的理想情操的作用。1913年,他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更为明确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美术(按指文学艺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他甚至认为文学艺术可以使人“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又安。”鲁迅看到了文艺对于改造民众思想道德的重要作用,但不免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这种作用,它反映了鲁迅早期仍未摆脱唯心史观的窠臼,没有看到改造国民的思想道德最根本的是要改造社会的经济基础。

5.2依靠精神领袖

依靠谁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改造愚弱的国民性?鲁迅早期主张依靠那些“精神界之战士”,也就是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他认为,那些像西方摩罗派诗人一样的知识分子,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救国救民的抱负,“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所生,而大其国于天下。”他认为这些觉醒的知识分子“振臂一呼,人必将靡然向之”,依靠他们,就能“来破中国之萧条” 。这些“思想见识高于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的知识分子,就是改造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力量所在。显然鲁迅的主张符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种早期思想所带有的明显的英雄史观的印记。到了后期,接受了唯物史观的鲁迅已经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了知识分子

要同群众结合,认为“觉悟的智识者”“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 他还强调先进的知识分子只有“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 ,才能完成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历史任务。“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 。假如这样的话,无论是改造社会还是改造国民的素质,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5.3道德素质的改造

鲁迅深受其老师章太炎“革命道德论”的影响。章太炎主张“无道德者不能革命”,“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极也” 。鲁迅也主张改造国民性要从改造、更新国民的道德素质入手。他认为国民“怯弱,懒惰,而又巧滑”的弱点,是道德上的缺陷。那些“刀兵盗贼水旱饥荒”,那些“丧尽天良的事”,甚至于“国将不国”的现状,其原因就在于“只是不讲新道德新学问的缘故”。这种观点自然有夸大道德作用、甚至主张“道德万能论”的色彩,但鲁迅的基本意思还是为了强调清除数千年来封建传统道德的紧迫性。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压和封建道德的精神麻痹,紧紧地禁锢了国民的思想,这是形成愚弱的国民性的根本原因之一,因而要改造、更新国民性,就必须从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做起。

5.4坚持“拿来主义”

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思想道德、借鉴外国思想文化的成果,为塑造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思想道德服务?鲁迅明确地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拿来主义”的原则。他认为既要抛弃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中的消极东西,同时又要注意学习和吸取其中有益于我们国民和社会的积极的东西。用他的话说就是要以“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精神审视传统思想文化,“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分别作出不同的处理。不要被动地让人家将包括糟粕之类的什么都“送来”,而是采取主动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鲁迅提出的第二个原则是跟上世界潮流又“弗失固有之血脉”。他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提出,改造国民性,建构适合时代特点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这“固有之血脉”,就是我们中华

民族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传统。鲁迅既强调了要“拿来”、学习西方国家培养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中好的经验、做法,又强调了保持我们民族优良的品德教化传统。

鲁迅提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无疑是我们改革者的宝贵经验,当前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无疑造成了精神文明的缺失,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国民劣根性呈现新的变种,如“屌丝文化”、“宅男、腐女”等新的社会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如何借鉴和吸收鲁迅对国民劣根性思想改造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

6 总结

鲁迅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文化事业,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虽然逝世七十年了,但他毕生从事的改造和重塑“国民性”思想,仍然因其远见卓识而不朽,对我国今天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启迪意义。恰如美国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博士的名著《走向现代化》所说:“一个国家,只有当他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语言,对中国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作了无情的批判和鞭挞,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对我们民族性的弱点、劣根性作了深刻的揭示和痛责。应该说,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破”字当头的。但这种破的目的却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因此又始终是破中有立、批判中有继承的。譬如,上述他对“中国的脊梁”之民族精神的赞誉等等。他还说:“我们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持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 诚如有的学者所言:“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一贯的,包括前期和后期。所谓改造国民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在促进一种新的向上的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虽然他对国民性问题认识的深度和侧重点前后期有所不同,但这两方面的内容无论前期或后期,

都是存在的。”

鲁迅所揭露和批判的“国民劣根性”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是一种久未治愈的“痼疾”。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在特定历史时期有一定的社会批判作用,更有深刻的思想价值。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评论界总是过高的强调其作品的政治色彩,遮蔽了其思想的文学性。中国传统文化相信价值来自一己之人而外通于他人及万物,所以非常强调“自省”、“反求诸己”,就是所谓的“修身”、“修养”。这与西方文化中人的精神解救是借助专业牧师的外力、不靠自我修持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也是其精华之一。

但遗憾的是,这个中国文化精神中的精华,却被中国人所鄙弃不顾,这足以使我们惭愧,更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继承,首先要改革,改革我们缺少改革自身缺点和弱点的勇气的缺陷。中国人不能做“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民族”,否则将“祸哉祸哉”。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个性,但漫长的封建专制也给我们烙印了民族劣根性,这些思想深深的阻碍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因而从近代其起,国民性改造就成了众多仁人志士思考探索的重大课题,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无疑是其中影响最深远的。

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也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受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西学东渐”思想的借鉴,鲁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充满了批判精神的国民性思想。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国民不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仍然已变种的形式存在,这愈加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阻碍。因此,一个世纪前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仍具有时代意义,当代中国需要鲁迅这样为民“找路”的“精神战士

参考文献:

[1]朱竞.鲁迅活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鲁迅.华盖集.鲁迅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5.

[4]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5.

[5]鲁迅.且介亭杂文·面子.鲁迅全集[M]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鲁迅全集[M].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鲁迅. 呐喊·自序.鲁迅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鲁迅.华盖集·通讯.鲁迅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47.

[10]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二心集.鲁迅全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致谢

本文是在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老师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其次,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对我论文写作的帮助,她为我提供了一些论文资料和网站。

另外,我还要感谢我的母校——汉口学院,感谢学校的老师四年来对我的培养!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 一、鲁迅生平、著述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自1898年到南京求学和1902年赴日学医,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并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在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鲁迅对梁启超的继承 1903年以后的梁启超,思想和研究兴趣都开始转移,启蒙也再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了。然而启蒙的时代要求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事实上,它已历史地落在了即将开始酝酿、兴起的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肩上。而新文化和新文学阵营中最早承扬梁启超的人,则是鲁迅。完全可以说,启蒙——五四时被重新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致力终身的精神事业与追求,也是成就他为20世纪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最重要方面。 鲁迅接受梁启超的影响很早。周作人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说:“癸卯(1903)年三月鲁迅给我一包书,内中便有《清议报》汇编八大册,《新民丛报》及《新小说》各三册”。《清议报》于1901年12月出满一百期后停刊,而这时的《新民丛报》发行仅一年,《新小说》则刚开办不久,这样,从周作人谈及的情况看,是年才21岁出头的鲁迅已悉数阅读并保存了梁启超创办的这三种反响最大的报刊,继而又将它们全部另赠周作人,希望周作人也好好阅读。 显然鲁迅也是从这时开始思考国民启蒙问题的。他经常同一起在日本求学的许寿裳讨论: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在哪里?《新小说》推崇雨果,鲁迅则转译了雨果的随笔《哀尘》。他同样倾心于斯巴达人的爱国尚武精神,写下了小说《斯巴达之魂》,与《哀尘》同发于《浙江潮》第五期。梁启超在《新小说》上译载了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海底旅行》,鲁迅则不仅随后译述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还在《〈月界旅行〉辨言》里写道: 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1904年和1905年,鲁迅又译有《北极探险记》、《造人术》等科学小说。 再联系鲁迅发表《说铂》、《中国地质略论》,1904年4月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后毅然去仙台医专学医,以及与同学合编《中国矿物志》,我们应当看到,鲁迅这时信奉的是科学救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学术研究论文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澳门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志士”一直是一个褒义词,指那些有高尚志向和道德节操的人。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此“志士仁人”或“仁人志士”就成为汉语中极富表彰性的词汇,一直沿用至今。但在鲁迅笔下,“志士”常常成为他讽刺、挖苦甚至贬斥的对象。在《破恶声论》中,他谈到一些所谓的“志士”禁止农人搞祭祀活动时就愤怒地写道:“农人之慰,而志士禁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正是在这句话中,鲁迅提出了“志士之祸”的概念。从《破恶声论》整篇文章来看,鲁迅对“志士”的讨伐,不只限于禁止农人娱乐这一件事,而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乱相,充分表达了他对“志士”的厌恶与批判。“志士”历来被看作社会的精英、民族的栋梁,何以会遭受鲁迅如此激烈的笔伐?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要搞清楚“志士之祸”的含义,先要分析“志士”一词在《破恶声论》中的含义。纵观全文,“志士”一词一共出现了15次,分别归属在13句话中。此外还有含义十分相近的“伪士”一词,出现了一次,未列入统计数据。为了后面的论述方便,我将这13句话划分为五组,具体如下。 第一组:……志士多危心,亦相率赴欧墨,欲采掇其文化,而纳之宗邦。 第二组:(1)今者古国胜民,素为吾志士所鄙夷不屑道者,则成入自觉之境矣。(2)崇侵略者类有机,兽性其上也,最有奴子性,中国志士何隶乎?(3)而吾志士弗念也,举世滔滔,颂美侵略,暴俄强德,向往之如慕乐园……(4)今志士奈何独不念之,谓自取其殃而加之谤……

第三组:(1)虽中国志士谓之迷,而吾则谓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2)国民既觉,学事当兴,而志士多贫穷……计惟有占祠庙以教子弟。(3)若在南方,乃更有一意于禁止赛会之志士。(4)号志士者起,乃谓乡人事此,足以丧财费时,奔走号呼,力施遏止……(5)农人之慰,而志士犯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 第四组:……然此破迷信之志士,则正敕定正信宗教之健仆哉。 第五组:(1)故病中国今日之扰攘者,则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帼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2)顾志士英雄不肯也,则惟解析其言,用晓其张主之非是而已矣。 以上五组言论,除第五组是总论“志士”的特点外,其余四组分别代表了四类人,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组指面对民族忧患,率先赴欧美学习先进经验,“苏古纳新”以图救国的知识分子。鲁迅一方面肯定了他们在救国问题上的积极努力,认为”中国之人,庶赖此数硕士而不殄灭”,但同时鲁迅也指出,他们学习西方仅得其皮毛,未能改变中国的“寂漠”状况。 第二组指那些鄙视印度、波兰等落后国家,崇拜武力,崇尚侵略的进化论者和主张以武力解决中国问题的革命者。这一观点在《文化偏至论》中也有表达,他将那些“竞言武事”的人,讥为“辁才小慧之徒”。 第三组指那些反对宗教、反对迷信的文人。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大力宣扬迷信,引发了士人对迷信的反感;又加上庚子事变引发的危机,清政府被迫实行了“新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破除迷信,“废庙兴学”。鲁迅对这一做法十分厌恶,愤怒地写下“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句子,其中“伪士”

孟德斯鸠中国国民性思想探析

【西方伦理思想】 孟德斯鸠中国国民性思想探析 陈丛兰 〔摘要〕 孟德斯鸠依据社会现象本身,从气候决定论出发,归纳了不同气候、不同政体下国民的“一般性格”,概括出中国家国同构的组织形式,中国国民群体本位、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怯懦服从、宽仁温厚、勤劳俭约等人格特征,并深入地分析了产生中国国民性之根源。其思想开西方思想家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之滥觞,奠定了近现代中西方讨论中国国民性的基本话语框架。 〔关键词〕 孟德斯鸠 国民性 气候决定论 礼教 〔中图分类号〕B82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539(2009)0520052205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对于中国国民性的讨论,思想界形成了两种基本倾向:“颂华”(Sinop hilie)派和“贬华”(Sinop hobie)派。孟德斯鸠为贬华派的代表。在其主要论著中①,他深入阐析了不同政体下国民的“一般性格”,从价值取向、性格特征层面具体论述了中国国民性,并以气候决定论分析了国民性之成因。 一、国民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由一定社会的价值体系形成,体现主体(个人、社会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价值观念、理想和信念,从本质上决定着其行为取向及德性。根据孟德斯鸠的观点,中国国民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道德本位与群体本位。 (一)道德本位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他们对待道德、法律、风俗、宗教和教育的态度加以判断。 首先是以道德代法律。在孟德斯鸠看来,法律由国家政体的原则中引申出来,道德集法律、宗教、风俗和习惯而成,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在中国,则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法律就是道德。中国人用伦理道德规范取代法律,中国国民无论尊卑贵贱,都必须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其次是以风俗为道德。与道德相比,风俗为远 古时期某种巫术形式的遗迹,表现为社会的礼仪、人的爱好、习惯等,而并非是一种道德价值。“风俗只当纳入一定的道德体系之后,才成为一种道德规范。”[1]但是中国人将风俗与道德等同———风俗就是道德,道德也是风俗。“中国人受风俗支配”,类似国民蓄什么样发型的问题就不属个人爱好,而是道德法律问题,需要严格遵循。“(礼仪风俗)这些东西一旦经严厉的教师用来当作箴规施教后,便成为固定的东西,像道德的原则一样,永远不能改变。” 再次是以道德代宗教。孟德斯鸠意识到,在中国,对国民的生活、意识和理想影响最大的是儒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儒教并非一种真正的宗教,而是一种以伦理说教为教义却具有宗教力量的道德哲学。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国文人都信奉它,以其教义为自己的根本行为准则。而且,“儒教与政府合为一体”,受皇帝保护,皇帝亦为实际的教主。因此,中国人崇敬道德甚于其他任何神,甚至将历史上的圣人、贤哲以及某些功勋卓著且道德高尚的文臣武将圣化、神化,塑成偶像,供奉和膜拜他们,使他们享受着与神相同的待遇。 最后是将道德教育视为教育的唯一内容。中国的立法者把中国的法律、政治、风俗和宗教都视为“道德”,并且以这些道德教育国民,即“礼教”。“礼教”内涵广泛,除了政治、法律、风俗和宗教,“生 ①本文所引内容如未做出标注的均引自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摘要: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文学界对此赞誉者有之,批判者有之。赞誉者认为莫言将中国的文学推向了世界,意味着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批判者认为莫言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通过丑化中国形象来迎合西方社会。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并就《丰乳肥臀》一书中体现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进行梳理,对其产生、发展和影响做了比较粗浅的阐述,并揭露了其所蕴含的殖民本质问题,而莫言获奖恰好是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西方的殖民需要。 关键词:国民性;殖民话语;中国形象 Mainly talks about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buxom Abstract: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champion have, critics. Admirers that mo yan will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mean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finally w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ritics argue that mo yan award because his image by demonizing China to cater to western society. I agree with the latter view, reflected in the book a buxom to comb, the so-called national issues,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n its made a systematic elaboration, and revealed their inherent nature of the colonial problem, and mo yan who happened to be the winning is to cater to the western colonial needs. Key words:National character; The colonial discourse; China's image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核心提示: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他还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为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伟大启蒙思想家,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都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经常重温、反复品味和时刻警醒! 本文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作者:陈延斌胡相峰原题为: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鲁迅在长期挖掘、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不仅集中地、深刻地探讨了新型国民性的内涵,而且对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和借鉴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和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鲁迅所要改造的国民性内涵是什么?研究者认识有差异,依笔者见解,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 鲁迅研究国民性,目的正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他在杂文《不满》中说的那样:“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逝世前半年,他还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因此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鲁迅改造国民性、构建新型民族素质的思想历程可以大略地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留学日本到1927年回到上海之前。这一时期他经历了以进化论为武器激情洋溢地呐喊到短暂的寂寞、苦闷和彷徨,再到重新振作起昂扬的斗志,从单纯的“文明批评”到“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的过程。该时期他正确地解决了改造国民性、塑造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改造社会的关系,以及国民思想革命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侧重于对专制的封建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愚弱的国民性的批判。第二个时期是从1927年回到上海直至1936

论鲁迅

论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色彩 【关键词】,《野草》,象征主义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革命的先驱们对中国传统的旧文学给予了较为彻底 地批判,并普遍地借鉴外国文学来建设中国新文学。,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革命倡导者和参与者如鲁迅、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田汉等都 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新青年》、《小说月报》等影响较大的刊物还定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的动态。,在“五四”以后短短的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及其有关的哲学思想都纷纷引进中国如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象征主义、人道主义等都在不同范围产生过各自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世界文学上罕见的文化冲击,打破了中国文学长期闭关自守的状态,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新文学是生长和成熟浇灌了新的养份。 当然对于西方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某些内容不是全盘地吸收而是有选择、有鉴别的吸收、消化和扬弃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 而使这种文化得到发展、创新。如郭沫若的《女神》明显地受惠特曼影响周作人“平和冲淡”的小品文也浸润着英国随笔散文的某种痕迹,鲁迅不仅参照了外国近代小说的体式,而且在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又充分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写下了《狂人日记》、《野草》等中国现代小说、散文诗的奠基性 作品。散文诗《野草》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开山之作。因此要深入解读《野草》领略象征物的深刻内涵就应深入解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探寻《野草》象征主义的根源。 一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认为诗应以自身 为目的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并通过暗示、梦幻、隐喻等多种手法来揭示个 人主观的内心世界。,它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为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对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兴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1886,年法国青年诗人莫雷亚斯正式提出“象 征主义”这个名称并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提出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宣称要取消现实在文学中的地位,而代之以写内心世界:,“,象征主义诗歌作为 ‘教诲、朗读技巧,不真实的感受力和客观描述’的敌人,它所探索的是:赋予思想 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又并非是目的,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同 时,就思想而言,决不能将它与其外表雷同的华丽长袍剥离开来。,因为象征艺术的基 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本质。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 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 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1】 到,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出现第二次高潮通常称为后期象征主义。这一时期 的象征主义传播到了欧美各国,甚至影响到世界各地。,象征主义成为了第一个影响 深远的国际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象征主义之象征,其含义本身就是以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尤其是指用可见的表面 物象隐喻不可见的深层次理念。它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有着自己是理论 基础、文学主张和特定的艺术风格。 象征主义以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理论基础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只有主观 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万物不过是主观精神的种种暗示和象征。,象征主义主张诗歌

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鲁迅国民性思想改造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大众传播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王雷 学号 2010631044 指导教师宋秀芬 二〇一三年四月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本毕业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4) 1.引言 (5) 2.中国人的国民性: (6) 2.1贤者们的国民性格探索 (6) 2.2当代人的探索 (6) 3.鲁迅改造思想的由来 (7) 3.1动荡的社会背景 (7) 3.2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8) 3.3个人经历与机遇 (9) 4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 (10) 4.1实业救国梦 (10) 4.2文艺革命 (11) 5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13) 5.1将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13) 5.2依靠精神领袖 (13) 5.3道德素质的改造 (14) 5.4坚持“拿来主义” (14) 6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鲁迅思想_1500字

鲁迅思想_1500字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

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 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 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_初二作文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深知鲁迅是个民族伟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社会风尚败坏,人心惶惶,生灵涂炭……有很多“正人君子”虐待百姓。国家正在走向灭亡。迫使鲁迅成为一个批判家,揭发社会的黑暗,那么为何鲁迅对那些人,那些事那么仇恨?这种仇恨又带给他了什么?使他改变的转折点又有哪些? 要完整的透析鲁迅的批判思维就要明白这两点。 一、鲁迅批判性思维的成因 我们都已经读过《朝花夕拾》了。通过对这本书的浏览,我们能够理清鲁迅的成长经历为:7岁启蒙,12岁进入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随后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琐记》;然后去日本留学——《藤野先生》;最后回国,开始揭发社会的黑暗。——《范爱农》。 鲁迅在与阿长交往的过程中,在百草园或在三味书屋中都没有受到过外界污物的影响,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童年是高兴的。但在鲁迅13岁时,鲁迅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对此鲁迅自述曰:“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其实不很愁生计。但

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这段文字看起来简略。事实上,正是这段生活成就了后来的鲁迅——他性格中的冷峻与多疑,他对世道人心的洞透与深刻,都与这段生活脱不了的管系! 在鲁迅文中这么写道:“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说明鲁迅在困境中离开故土。之后便一直流离在外,我从各个文章统计过,大概鲁迅回家的次数在6次以下,说明了鲁迅对家乡莫名的反感. 结合资料,鲁迅到日本留学的经过是这样的: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 在《自习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最新年精选文档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以刀为笔,解剖中国人 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他的许多作品及杂文都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那么鲁迅是怎样思考国民性问题的呢?其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基础及意义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 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败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而 鲁迅所说"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和落后。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 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鲁迅是倾注了几乎所有的情感来关注国民性问题,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植根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鲁迅先生以在儒道传统思想统治下的社会作为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社会中被禁锢、被戕害、被扭曲而变得麻木、愚昧、缺少自尊的人性暴露在人们面前而加以猛烈挞伐,并对在" 铁屋子"里少有的几个较为清醒者寄以希望,为他们作为先驱者呐喊助阵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其目的仍然在于拯救 国民,并进而拯救民族。

二、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即对市侩哲学的批判,对麻木旁观者的讽刺,和对战士情 操的讴歌。 一)、对市侩哲学的深刻揭露 恶之情。 少年时的家道中落使鲁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病后 他有三四年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受尽了人们 "侮蔑" 的眼光。 这种深切的印象使得他能够深刻洞察人们身上存在着的劣根性, 自己多,不能容忍小D 用筷子把辫子盘在头顶, 甚至不能容忍小 尼姑低头从自己身边走过;自己卑怯、懦弱却瞧不起任何人, 你算什么东西! " 鲁迅还在他的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 塑造了三个形象, 深刻地批判了中庸主义和奴才主义。 勃古斋地 小伙计,鲁四爷家里的长工,咸亨酒店的伙计,围观之众的 " 哈 哈主义 "式的议论,这些都是被鲁迅所深恶痛绝的极不道德的市 侩风。 二)、对麻木旁观者的讽刺 在鲁迅的许多著述中对国民中那些 " 戏剧的看客 "表达了冷 鲁迅从早年便对那些庸俗不堪的市侩哲学产生了极深的 丿 卜 并在其作品中进行严厉地挞伐: 欺强凌弱, 遇强是羊,遇弱是狼, 这是卑劣的国民性的特征之一。 这一点在阿 Q 身上表现得淋漓尽 致。赵太爷不准他姓赵他忍了, 批他的嘴巴他忍了,秀才的竹杠 和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他忍了, 但他却不能容忍王胡身上的虱子比

让国民性更好些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大家或许记忆犹新:那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吸毒者李桂芳三岁的女儿李思怡被锁在家中活活饿死的事件。 李桂芳因在一家超市偷窃两瓶洗发水而被押送派出所,后被确认为吸毒人员而送往戒毒所强制戒毒。其间,李桂芳多次向派出所及戒毒所提出自己三岁的女儿被独自锁在家中,竟无人理睬。十七天后,小思怡尸体发出的腐臭味才让人们发现了这个三岁小生灵的惨死。 学者康晓光先生前往事发地调查此事,并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对调查过程的感受。他写道: 在我去事发地调查时,为了提高效率,我找到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希望他能够帮助我联系有关机构。这位朋友告诉我,李思怡事件影响很大、很恶劣,不用请示他就知道,领导不会同意他帮助我。他还说,如果他今天帮助了我,明天他百分之百就要“下课”。于是,我只好提出“最低要求”,请他给我带个路。他说那也不行。他不想为维护正义付出一丁点的代价。 康先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权威主义的政府应该更好些。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是没有保护李思怡的法律和制度,而是各级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地把这些法律和制度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权威主义政府更好些。笔者以为,这一结论固然不错,但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似乎还应该得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结论,那就是“让我们的国民性更好些”。康先生的那位朋友十分清楚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却不肯为维护正义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的代价,类似的问题还不光出在官员身上,也相当普遍地体现在我们的国民身上。 比如,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被小偷偷了,当小偷被抓的时候,被偷者居然不敢当着小偷的面承认自己被偷;或者抓住小偷的公安人员需要被偷者到派出所作一个证明,得到的也往往是拒绝的答复。在一辆长途汽车里,若发生暴徒抢劫、强*之类的事情,车中其他乘客默不作声是常见的情形。倒不是说所有乘客都没有同情心,而是没有反抗****的胆量。还有这样的事情:当公共汽车里有人丢了东西,行窃者已被发现就在车里,司机要将车子开到附近派出所以便公安抓捕,车里的多数乘客会因为耽误他们一点时间而群起反对。 前不久,笔者在由浙江义乌赴宁波的长途汽车里也亲身感受了一个类似的事件:随车的受雇服务人员违章在车里抽烟,烟灰被风刮到我的身上,将衬衣和裤子烧破了几个洞。下车时,我要求对方赔偿,岂料对方身上一文不名,我遂要求该车司机赔偿,因为那位服务人员是受雇于他的,我在车里受到的损失,他也负有责任。但司机以不是他肇的事为由拒绝赔偿,双方遂起争议。这时,车里的乘客站出来,完全不顾事情的是非,纷纷指责我耽误了他们的时间。我想,这时我如果以流氓暴徒的姿态出现,他们谁也不敢吭一声。但当他们发现你是讲理的常人时,就对你毫不客气了。这类不胜枚举的事例说明,“欺软怕硬”和“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

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 深刻性与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1) 本论 (1)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 (一)何为“国民性” (1) (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 (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 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 (一)思想上的洗脑.................... . (6) (二)制度上的压迫 (7) 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 (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 (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绪论 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①此后,很多作家从反对神化鲁迅变成过分苛责鲁迅,走向了一个“贬鲁”的极端。1985年,《杂文报》发表《何必言必称鲁迅》,将鲁迅的遗产称为“鲁货”。冯骥才,王朔,陈漱渝等都对鲁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国民性思想过时了吗?鲁迅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意义?对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回到作品中,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去认识鲁迅,研究鲁迅。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一)何谓“国民性”? “国民性”一词产生于清末,当时中国人内忧外患,国内有清王朝的压迫,军阀混战,国外是帝国主义的侵虐凌辱。而反动统治者对外软弱,奴颜媚骨,一味的逆来顺受,人民大众愚昧麻木,忍气吞声,敢于挺身而出的,有远见的,为数不多。 “国民性”即“国民劣根性”,就是国民在社会背景下的不自觉产生并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不健康的思想特质。一般来说,表现为:麻木,安于现状,冷血,愚昧,充满奴性,等负面的精神状态。 (二)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不管是人物数量还是对于人物的描写程度,麻木,冷血,愚昧,安于现状的人物形象都是很重要的一种。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篇小说之中。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开卷之作,在《祝福》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平凡而悲惨的人物形象,祥林嫂。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虽然作品大多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服务,但仍无情刮析了许多“正人君子”的灵魂,撕下了他们的面具,或借尊孑L以复古,或借友邦而卖国,同时对国民病态无情地嘲讽。翻开鲁迅的作品,无一不是侵染浓郁情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鞭笞入骨,痛心疾首的是国民缺乏觉悟的精神疾病,先知先觉地指出:“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2][3]下一页二、鲁迅国民性的历史意义[!--empirenews.page--]源于19世纪末的严复、梁启超等的新文化运动,到2O世纪初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将其推向了高潮,特别是鲁迅以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引领着新文化运动。经历“五四”波澜荡涤,逐渐看清了民族衰落,国家积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的整体的不觉悟和病态,并且深知已是病人膏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动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另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鲁迅知难而进,自觉地拿起这鞭子抽打拷问自己,更拷问民族的灵魂。在黑暗中探求民族的出路,正如尼采所说的“超人”一般来唤醒灵魂,解救民众。鲁迅的意义不是纯文学的,而是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鲁迅是当代的文学巨匠,当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个思想者,但不管文学上还是思想上,他的成就更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意识到“农民是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落后民族的国民性必然带有浓厚的农民色彩”这一基本国情,因此他将观照的视线主要对准了广大农村的农民,其次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亲历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了了之,鲁迅敏锐观察到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是显露出愚昧、麻木状态的“看客”,感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三、国民性与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鲁迅早已离开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不是鲁迅所处的“非人间”,但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传承着鲁迅时代的民族,或者说我们是鲁迅时代之前的民族。不说五千年,因为太久远,留给考古专家去研究吧。至诚至圣的孔夫子、孟夫子,是有《论语》等专门记载的,仅仅是

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国民性之点滴思考 提到“国民性”这个词,比较官方、正式的解释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它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向每个人的性格与习惯一样也有优缺点,并对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国民性”的定义、概念及内容,中外的不少学者、哲人、社会学家都大大小小做过不少研究。美国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民族性格》中将其称之为民族国家的“众趋人格”。从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夹缝中求生时,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严复提出了“三民”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梁启超的“新民说”更是系统论述了改革国民性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清醒想要唤醒国人,让中国真正找到生存富强不畏强敌的道路。而且,尽管从今天来看,当时的挣扎与浮沉没有为中国带来直接效应,然而这些对国民性的思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并为中国之后一系列的试图改良或是改革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与理论基础。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对于国民性这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词语,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追求、价值理念、理想基础、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社区文化、交流沟通、教育公益……这些无不反映了中国的国民形象,而其中所映射出来的所谓中国人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国民性。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塑造出中国独特的氛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同时每个人对它的看法或许也不同,它随着历史的脚步,随着全球的步伐,变化,升华。然而历史发展至今,有一点我相信是不变的,整体的国民性是每个人生活的总和,每个人的生活是整体的国民性的代表与象征。 那么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当代大学生的一员,以我自己来看看国民性的内容,剖析中国的变化、飞腾,尽管只是一家之言,尽管略显小气狭隘,但想必还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首先谈谈理想,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很基本的基础理念,这是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奋斗的方向,那么自然从中也可以看到人心中真正需要什么、相信什么、敬仰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