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知识点

1. 过程控制系统分类:

按结构特点

反馈控制系统: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行工作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

前馈控制系统: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工作,扰动时控制的依据;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能针对主要扰动及时迅速的克服其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其余次要扰动,则利用反馈控制予以克服;

按信号给定值分类

定制控制系统: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小范围附近不变;

程序控制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

随动控制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2. 建模方法:机理分析法和试验法

4. 执行器(调节阀)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部分构成。执行器可分为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三类;气动执行器输入信号为0.02—0.1MPa;电动执行器输入信号为DC 4~20mA;

5. 什么叫气开式调节阀,什么叫气关式调节阀?怎样利用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来组成气开、气关式调节阀?

执行器有气开、气关两种型式。所谓气开式,即当气动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时,阀门开始打开,也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开,无信号压力时阀关。对于气关式则反之,既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

正作用执行机构与正装调节机构组成气关式调节阀;正作用执行机构与反装调节机构组成气开式调节阀;反作用执行机构与正装调节机构组成气开式调节阀;反作用执行机构与反装调节机构组成气关式调节阀;

6. 何为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何为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在工程上是怎样来选择调节阀流量特性的?

执行器的流量特性是指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即

q/qmax=f(l/L);q/qmax--相对流量,即执行器某一开度流量与全流量之比;l/L--相对开度,即执行器某一开度行程与全开行程之比;流过执行器的流量不仅与阀的开度有关,同时还与阀前后的压差大小有关。

理想流量特性就是在阀前后压差为一定的情况下得到的流量特性;

工作流量特性即在实际工程使用中,调节阀两端的压力差不为常数时,调节阀的相对开度和相对流量的关系;

流量特性的选择原则: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在负荷变动情况下,为了使系统能保持预定的品质指标,则要求系统总放大系数在整个操作范围内保持不变,可以通过适当选择调节阀的特性来补偿被控过程的非线性,从而使系统总的放大系数保持不变。所以当过程特性为非线性时,应选用对数流量特性调节阀,否则就使用直线特性的调节阀。

7. 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

余差C:系统过渡过程终了时给定值与被控参数稳态值之差。

衰减率: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φ=(B1-B2)/B1)(B1为超调量,B2为到第二个峰值时的超调量);

最大偏差A:被控参数第一个波的峰值与给定值的差;σ= (y(tp)-y(∞))/ y(∞)*100%;

过渡过程时间ts:系统从受扰动作用时起,到被控参数进入新的稳定值5%的范围内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控制快速性的指标。

8. 串级控制:(框图分析)

串级控制系统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变量的定值控制;

特点:串级控制系统为双闭环控制系统;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能力;由于副回路的存在,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对二次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系统对负荷变动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设计原则:副回路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扰动;应使主、副过程的时间常数适当匹配;

调节器控制规律选择:主调节器应选PI或PID控制规律;副参数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主参数的控制质量,一般选P控制规律;

调节器正反作用确定:使整个控制系统构成负反馈系统,即其主通道各环节放大系数极性乘积必须为正值;

调节器参数整定:两步整定法、逐步逼近法等;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是测取进入过程的干扰,并按其信号产生合适的控制作用去改变操纵变量,使受控变量维持在设定值上。

原理:(框图)Wm(s)为前馈控制器,传递函数Wf(s)为过程扰动通道传递函数;Wo(s)为过程控制通道传递函数;F(s)为系统可测不可控扰动;Y(s)为被控参数;

Y(s)= Wf(s)F(s)+ Wm(s)Wo(s)F(s);

Y(s)/ F(s)= Wf(s)+ Wm(s)Wo(s);要使Y(s)/ F(s)=0,可得:前馈控制器模型为Wm(s)= - Wf(s)/ Wo(s);

特点:前馈控制器是“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故又称“扰动补偿”;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对抑制被控量由于扰动引起的动、静态偏差比较有效;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所以只要系统中各环节是稳定的,则控制系统必然稳定;只适合用来克服可测而不可控的扰动,具有指定性补偿的局限性;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取决于被控对象的特性;

12. 前馈-反馈:(框图p192)Y(s)/ F(s)= (Wf(s)+ Wm(s)Wo(s))/1+Wc(s)Wo(s); Wm(s)= - Wf(s)/ Wo(s);

13. 大滞后补偿控制:当控制作用产生后,在滞后时间范围内,被控参数完全没有响应

14. 比值控制: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值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输出与被测量成线性关系:K=k(q1max/q2max);

输出与被测量成平方关系时:K = k(q1max*q1max/q2max*q2max);

15. 分程控制:由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分类:调节阀同向动作的分程控制;调节阀异向动作的分程控制;

选择:尽量选用对数调节阀,除非调节阀范围扩展不大时,可选用线性阀;采用分程信号重叠法;

16. 四种流量特性及特点:

直线流量特性是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位移变化所引起的流量变化是一个常数,其数学表达式是

d(q/qmax)/d(l/L) = k, k是执行器的放大系数;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在小开度时,控制作用太强,易产生振荡;大开度时,控制作用太弱,调节缓慢,不够及时。

对数(百分比)流量特性是指单位相对行程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关系成正比关系。数学表达式为d(q/qmax)/d(l/L) = k q/qmax ;

可见调节阀对数流量特性曲线的斜率即放大系数是随行程的增大而递增的。在行程变化值相

同的情况下,当流量小时,则流量变化亦小;当流量大时,则流量变化亦大。

调节阀在小开度时,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小,控制平稳缓和;调节阀在大开度时,其放大系数大,控制作用灵敏有效。

抛物线流量特性是指单位相对行程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数学表达式为

d(q/qmax)/d(l/L) = k (q/qmax)(开方);介于直线流量特性和对数流量特性之间,通常可用对数流量特性来代替。

快开流量特性:这种流量特性在小开度时流量就已很大,随着行程的增大,其流量就很快达到最大,故称快开特性。

17. 被控参数选择原则:

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参数;

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时,应该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参数作被控参数;

被控参数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灵敏度;

被控参数的选取,必须考虑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和所用仪表的性能;

18. 控制参数的选择:

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K0要适当大一些;时间常数T0要适当小一些;纯滞后t0愈小愈好,在有纯滞后t0的情况下,t0和T0之比应小一些,若其比值过大,则不利于控制;

扰动通道的放大系数Kf应尽可能小;时间常数Tf要大;扰动引入系统的位置要靠近调节阀;当过程本身存在多个时间参数,在选择控制参数时,应尽量设法把几个时间常数错开,使其中一个时间常数比其他时间常数大得多,同时注意减小第二、第三个时间常数。

江南大学过控常考题总结

知识点: 1.过程控制系统的重要术语 被控变量/受控变量/过程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 - CV, Process Variable - PV ) 设定值/给定值(Setpoint - SP , Setpoint Value - SV ) 操纵变量/操作变量(Manipulated Variable, MV) 扰动/扰动变量 (Disturbance Variable, DV) 对控制器而言,测量/测量信号(Measurement ) ,控制/控制信号/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 ) 2.被控对象动态建模方法 ⏹ 机理建模 原理:根据过程的工艺机理,写出各种有关的平衡方程,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以及反映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规律的运动方程,由此获得被控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 特点:概念明确、适用范围宽,要求对该过程机理明了。 ⏹ 测试建模 原理:对过程的输入(包括控制变量与扰动变量)施加一定形式的激励信号,如阶跃、脉冲信号等,同时记录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由此获得对象的动态模型。 特点:无需深入了解过程机理,但适用范围小,模型准确性有限。 3.气开阀与气关阀的选择原则 若无气源时,希望阀全关,则应选择气开阀,如加热炉瓦斯气调节阀;若无气源时,希望阀全开,则应选择气关阀,如加热炉进风蝶阀。 练习题: 1.对于如图所示的压力控制系统,假设贮罐温度不变,主要干扰为P 1、P 2。试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与被控对象,并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 答案:被控对象:压力罐。被控变量:储罐内的压力。操纵变量:进料流量。扰动变量:进料压力,出料流量,等。 P sp

过程控制理论知识点

1过程控制的任务和要求 要求三项: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过程控制的任务就是在了解掌握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上述三项要求,应用理论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最后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过程控制的任务是由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来完成的。 2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 三类1.反馈控制系统(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2.前馈控制系统(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迅速及时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馈能控制利用的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使被控量迅速而准确的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 1过程控制系统在运行中状态有几种?过程控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包括哪些?它们分别反应系统哪些方面性能? 两种,一种是稳态,此时系统没有收到任何外来干扰,同时设定值保持不变,因而被调量也不会随时间变化,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一种是动态,当系统收到外来干扰的影响或者在改变了设定值之后原来的稳态受到破坏,各部分输入输出都发现变化。 时域性能指标(衰减比和衰减率,最大动态误差和超调量,残余偏差,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衰减比是衡量一个振荡过程的衰减程度的指标,它相当于两个相邻的波峰值之比。 衡量震荡频率过程衰减程度的另一个指标是衰减率,指的是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 最大动态误差和超调量最大动态误差是指设定阶跃响应中,过度过程开始后第一个波峰超过其新稳态值的幅度,最大动态偏差占被调量稳态变化幅度的百分比称为超调量 残余偏差是指过渡结束之后被调量新的稳态值Y(∞)与新设定值r之间的差值,它是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衡量指标 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调节时间是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时间过渡过程的振荡频率也可以作为衡量控制系统快速性的一个指标那你。 2什么是被控过程的特性?什么是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目前研究过程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指被控过程是否容易控制。数学模型乃是事物行为规律的数学描述。根据所描述的是事物在稳态下的行为规律还是在动态下的,被控系统数学模型的划分 1.按系统的连续性划分(连续系统模型,离散系统模型) 按模型的结构划分为[输入输出模型(可按时域划分为时域表达—阶跃响应,脉冲响应;频域表达—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 机理法建模,用机理法建模就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机理,写出各种有关的平衡方程,机理法建模的首要条件是生产过程的机理必须已经为人们所充分掌握,并且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数学描述 测试法建模,一般只用于建立输入输出模型。它是根据工业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种数学处理的模型。 3如何判断一个过程是自衡过程还是无自衡过程? 自衡过程指的是系统中存在着对所关注的变量的变化有固定负反馈作用,该作用总是力图恢复系统的平衡,在出现扰动后,过程能靠系统自身的能力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质称为自平衡特性,自衡过程具有一定范围内的自平衡,反之,不存在固定反馈作用的且自身无法恢复平衡的,为无自衡过程 4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特点是什么? 1.对象的动态特性是不振荡的 2.对象的动态特性有延迟 3.被控对象本身是稳定的或中性的 4.被控对象往往具有非线性特征

过程控制知识点

第一章过程控制定义: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称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特点: 连续生产自动控制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被近期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参量控制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常用形式。过程控制组成:由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和被控过程 等环节。分类:结构特点: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定值信号特点: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第二章2-22利用热电偶温度计测温时为什么要使用补偿导线及其对冷端温度进行补偿?利用热电阻温度计测温时,为什么要采用三线制接法?测量低温时通常为什么采用热电阻温度计,而不采用热电偶温度计?答:(1)由热电偶测温原 理可知,只有当它的冷端温度不变时,热电动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所以在测温过程中必须保持冷端温度恒定,为了使它 的冷端温度恒定,采取补偿导线法为了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精度的影响,采用冷端温度补偿(2)在使用热电阻测温时,为了提高精度,采用三线制接法(3)原因有两点:在中低温区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很小对测量仪表放大器和抗干扰要求很高由 于冷端温度化不易得到完全补偿在较低温度区内引起的相对误差就很突出2-27 DDF-3型温度变送器具有哪些主要功能?什么是 变送器的零点、零点迁移和量程调节?为什么要进行零点迁移和量程调节?3型温度变送器是怎样进行零点迁移和量程调节的?答:1.DDz-3具有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零点调整、零点迁移。量程调节以及线性化等重要功能。2零点:输入为零点时输出为 4mm的点,零点迁移:即把测量起始点由零迁移到某一正值或负值。量程调节:相当于改变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斜率3零点迁移的目的是使其输出信号的下限Ymin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Xmin相对应。零点迁移之后,其量程不变,即斜率不变,却可提高灵敏度。量程调节的目的是变送器的输出信号的上限值Ymax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4调零点调量程方法:RP1为调零 电位器。RP2为调量程电位器。当变送器输入的电动势为Emin时,其输出为DC4mA电流,或DCIV电压,否则需调整RP1当变 送器输入热电动势为Emax时,其输出应为DC20mA电流或DC5V电压,否则需调整RP2。2-35差压式流量测量流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简述差压流量计测量流量的基本原理。答:差压式流量计是根据节流原理利用流体经节流装置时产生压力差来测量流量的,它由节流装置、引压变送器或差压计组成。节流装置测量流量的基本原理:根据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具有动能和位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但其总能量是不变的。2-37静压式液位计是利用容器里的液位高度生产的静压力随其液位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因为对于不可压缩的流体,液位高度与液位的静压力成正比,所以测出液体的静压力,即可知液位高度。电容式液位计是利用测量电容量的变化来测量液位高度的。测量导电流体的液位时,用金属棒作为内电极插在容器中,在外面插在容器中,在外面套上一层绝缘套管,导电流体与金属与金属容器内壁一起作为外电极。测量非导电流体的液位时,电容器由金属棒制成的内电极和由金属圆筒制成的外电极两部分组成。两电极间相互绝缘固定,在外电极上开有小孔使北侧流体能流入两电极之间,当液位为零时,内外电极间的电容量可根据同心筒形电容计算2-40简述红外线分析气体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场合。各种气体的分子本身都具有特定的振动和转动频率,只有当红外线光谱的频率和气体分子本身的特定频率相同时,这种气体分子才能吸收红外光谱辐射能,并部分地转化为热能,从而利用测温元件来测量红外辐射能的大小。主要分析CO CO2 CH4 C2H2 C2H4 C2H6及水蒸汽等。不可分析惰性气体以及相同原子组成的双原子气体如He Ne Ar O2 H2 CL22-41氧化锆氧量分析仪主要由氧化探头和氧量变送器两部分组成(1)氧化锆探头是氧量分析仪的检测部件,其核心就是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氧浓差电池。(2)氧量变送器包括高阻抗变换器、温度变换级、倒相器及线性化电路。工作原理在氧化锆管内处固定上多也性的铂膜内级殒其一侧与空气接触另一侧与烟道气接触,由于两侧氧含量不同,就构成氧浓差电动势E=RT/nFlnψa/ψb当空气的氧的体积分ψa已知时,则在温度T保持不变的情况条件,所测氧浓差电动势E与被测量氧的体积分数ψb成单值函数关系测量过程中要求介质温度不变是为了使氧化锆探头输出的浓差电动势信号和待测气体的氧浓度成单值函数关系2-57在KMM调节器输入处理功能中,为什么要设计五个标准处理模块?在这五个模拟量输入信号中是否需要对每个输入信号同时进行五个标准模块处理?应怎样选用?答:为了满足过程控制工程的实际需要,KMM调节器对每个模拟量输入信号均设计了线性化近拟,温度和压力补偿开方和数字滤波五个标准处理模块。对于每一个模拟量输入信号是否均需要进行五个标准处理模块,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由输入处理数据F002设定当输入信号为非线性,需要进行线性化处理;当测量气体或蒸汽流量时,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对其进行温度补偿或压力补偿;当采用节流装置测量流量时,需要进行开方处理;为了消除输入信号的高频干扰,需进行数字滤波2-65试述执行器的组成、分类及其在过程控制中的作用。答:执行器(调节阀)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阀)两部分组成,根据使用能源不同,执行器可分为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和液动执行器三类。在一个过程控制系统中,执行器接受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并装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来改变阀蕊与阀度间的流通截面积以控制流入或流出被控过程的流体介质的流量从而实现对过程参数的控制。2-68气开式调节阀和气关式调节阀?怎样利用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来组成气开、气关式调节阀?答所谓气开式,即当气动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时,阀开始打开,也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开,信号压力时阀关。对于气关式则反之,即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第三章 1.单回路控制系统:只有一个变送器一个调节器一个调节阀连同被控过程,对一个被控参数进行控制的反馈闭环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组成:被控对象,检测变送,控制器和执行器等。3过程系统要求: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4.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1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选择控制方案3控制设备先型4实验(和仿真)主要内容: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5.被控参数选择:a选择对产品的质量产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参数b当不能直接测量时选择与直接参数有单位函数关系的间接参数做被控参数c被控参数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灵敏度d必须考虑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和所用仪表的性能。6.控制参数选择:a控制通道:k0适当选大一些,T0适当小一些τ0越小越好,τ0与T0之比小于1。b扰动通道:kf尽量小,tf要大,扰动引入系统的位置要远离控制过程,容量滞后越大越有利于控制c当过程本身存在多个时间常数,应尽量把几个时间参数错开,使其中一个比其他大的多,同时减少第二第三个时间常数。7.执行器选择:a选择合适调节工作区间,正常工况要求开度15%~85%之间b选择合适流量特性:1确定工作特性然后根据畸变程度确定理想流量特性2若过程特性为线性选用线性流量特性调节阀,若非线性选用对数流量特性调节阀3考虑工业配管情况,阻力比s确定,s=1-0.6理性流量特性与工作流量特性基本相同s=0.3-0.6均选对数理性特性s=0.3不用自动控制。C调节阀气开气关方式的选择,d考虑事故状态下减少经济损失,e保证产品质量,f考虑事故状态时人身工艺设备的安全,考虑介质性质。8确定控制器正反作用的步骤:确定气开气关,气开增益为正,气关增益为负;根据输入输出关系确定过程增益的正负;根据检测变送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确定检测变送环节的增益正负;根据负反馈准则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正作用:当被控过程输入增加,输出亦增加。反之反作用)。9控制系统投运程序:检测系统投运运行,调节阀手动遥控,控制器投运9控制器选择:a选择控制器的控制规律:1根据τ0/t0比值来选择调节器的控制规律b根据过程特性来选择:P:能较快的克服扰动影响,使系统稳定下来但有余差。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要求不高被控参数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有余差的场合,储槽液位控制。PI:积分能消除余差,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被控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场合,流量五余差控制系统。PD:微分具有超前作用,对于具有容量滞后的控制通道可改善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有显著作用,适用于控制通道时间常数或容量滞后较大场合,温度或成分控制。PID:可消除余差提高稳定性,适用于通道时间常数或容量滞后较大控制要求较高场合,温度成分控制。3.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10变送器选择:a尽可能选择测量误差小的测量元件b尽可能选择快素响应的测量元件与变送设备c正确选择微分超前补偿d合理选择测量点位位置并正确安装e对测量信号做必要处理:校正、噪声抑制、线性化处理。第四章1串级控制系统:在单回路系统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特点: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大大增强对二次扰动的克服能力、对一次扰动有较好的克服能力、对副回路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设计:a主副回路:副回路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扰动,应使主副回路过程时间常数适当匹配b主副调节器控制规律选择:在串级系统中,主调节器起定值控制作用,副调节器起随动控制作用。C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确定:系统必须为负反馈,主通道各环节放大系数极性乘积必须为正。参数整定:两步整定法、逐步整定法工业应用:用于克服被控过程较大的容量滞后,用于克服被控过程的纯滞后,用于抑制变化剧烈而且幅度大的扰动,用于克服被控过程的非线性2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当处在稳定工况时,被加热物料的流量和温度不变,燃料的流量与热值不变,烟囱抽力也不变,炉出口道具温度和炉膛温度均处于响度平衡状态,调节保持一定的开度此时炉出口温度稳定在给定值上,当扰动破坏了平衡工况时,串级控制系统便开始了其控制过程3比值控制:设计:a主从动量确定,原则是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或可测不可控且昂贵的物料流量一般为主动量,其他为从动量。B控制方案选择c调节器控制规律确定d正确选用流量计与变送器e比值控制方案的实施f比值系数的计算g比值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4分程控制:由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流量特性选择:尽量选用对数调节阀,采用分程信号叠加法。工业应用:用于节能控制、用于扩大调节阀的可调范围、用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用于不同工况下的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 复习总结!

过程控制系统知识点总结 ) 一、概论 1、过程控制概念:五大参数。 过程控制的定义:工业中的过程控制是指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 2、简单控制系统框图。 控制仪表的定义:接收检测仪表的测量信号,控制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仪表。主要包括:控制器、变送器、运算器、执行器等,以及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控制仪表的作用:对检测仪表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能将控制流程图(工程图、工程设计图册)转化成控制系统框图。 4、DDZ -Ⅲ型仪表的电压信号制,电流信号制。QDZ-Ⅲ型仪表的信号制。它们之间联用要采用电气转换器。 5、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各自特点。 电压传输特点: 1). 某台仪表故障时基本不影响其它仪表; 2). 有公共接地点; 3). 传输过程有电压损耗,故电压信号不适宜远传。 电流信号的特点: 1).某台仪表出故障时,影响其他仪表; 2).无公共地点。若要实现仪表各自的接地点,则应在仪表输入、输出端采取直流隔离措施。 6、变送器有四线制和二线制之分。区别。 1、四线制: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对电流信号的零点及元件的功耗无严格要求。 2、两线制:节省电缆及安装费用,有利于防爆。活零点,两条线既是信号线又是电源线。 7、本安防爆系统的2个条件。 1、在危险场所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仪表。 2、在控制室仪表与危险场所仪表之间设置安全栅,以限制流入危险场所的能量。 第一个字母:参数类型 T ——温度(Temperature ) P ——压力(Pressure ) L ——物位(Level ) F ——流量(Flow ) W ——重量(Weight ) 第二个字母:功能符号 T ——变送器(transmitter ) C ——控制器(Controller ) I ——指示器(Indicator ) R ——记录仪(Recorder ) A ——报警器(Alarm ) 加热炉

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教学设计 (2)

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悉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元件和信号输出; •了解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策略与控制算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础 •过程控制工程的概述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要素 •过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控制元件与信号传输 •控制元件的分类 •控制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特点 •安装和调试控制元件 •信号传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常用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第三章控制策略与控制算法 •控制策略的分类和应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 •反馈控制算法和前馈控制算法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第四章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 •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实例 •过程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讲授法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精讲。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让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动模式。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主教材 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刘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赵凤岐,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业控制系统现代化,孙余胜,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实例设计大全,李育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两种形式,其中期末考试占60%,实验报告占40%。学生需要在期末考试中通过,才能取得本课程的结业证书。 六、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所涵盖的知识点较为深入,将为学生今后的工 作和研究提供较为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课程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力让学生掌握实用性较强的技能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形成综合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plc控制技术实训总结(精选)

plc控制技术实训总结(精选) 一、PLC介绍 1、PLC的基本概念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以微处理 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 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灵活通用与维护方便 等一系列的优点。特别是工、交通、电力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 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存储器控制器,支持控制系统工作的程序存放在 存储器中利用程序来实现控制逻辑,完成控制任务、在可编程控制器构成 的控制系统中,要实现一个控制任务,首先要针对具体的被控对象,分析 它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然后编出相应的控制程序,利用编程器将控制程序 写入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存储器中。系统运行时,可编程控制器依次读取 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语句,对它们的内容加以解释并执行。现代PLC已经 成为真正的工业控制设备。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根据硬件结构的不同,可以将PLC分为整体式、模块式和混合式。 1、PLC的结构 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 计算机相同。 ①CPU模块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像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像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像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取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一些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 正常运行。 ②输入模块 输入寄存器可按位进行寻址,每一位对应一个开关量,其值反映了开关量的状态,其值的改变由输入开关量驱动,并保持一个扫描周期。CPU 可以读其值,但不可以写或进行修改。 ③输出模块 输出寄存器的每一位都表明了PLC在下一个时间段的输出值,而程序循环执行开始时的输出寄存器的值,表明的是上一时间段的真实输出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PU可以读其值,并作为条件参加控制,还可以修改其值,而中间的变换仅仅影响寄存器的值。只有程序执行到一个循环的尾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课程 建设研究 摘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各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针对目前本 校材料类专业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 力与实践技能,结合OBE教育理念,以成果导向教育为设计总体思路,对专业课 程进行建设与优化。本论文基于OBE理论讨论了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从 师资队伍、线上教学平台、课程内容、校企合作、专业教材建设等多个层面讨论 了专业课程建设途径。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并 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新工科;OBE理念;课程建设 引言 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成果与市场经济 相适应的产物。教育部鼓励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相比普通高校,应用型高校担负着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的重要角色,因此其发展定位是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突出了学校、政府、企业 多元主体的协同办学特色[1]。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能更 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国应用型高校普遍面临的教学问题。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 成功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2-4]。另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双创号召。为了提升高校学生的创 新创业能力,全国应用型高校陆续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建设中,纷纷 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了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

计算机控制技术(于海生)知识点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1实时数据采集2实时控制决策3实时控制输出 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计算机和生产过程框图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及优缺点: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安全;人工操作,速度受到限制)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要求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和适应性强;要合理地设计软件)3监督控制系统4集散控制系统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6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优化) 工业生产过程:连续过程、离散过程、批量过程 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 在线: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 离线: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控制系统的网络化2控制网络的扁平化3控制系统的智能化4控制系统的综合化 第二章 接口: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的桥梁,包括输入/输出接口 接口技术:研究计算机与外部设备如何交换信息的技术 过程通道: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交换和转换的连接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总线的定义&层次:计算机各模块之间互联和传递信息(指令、地址、数据)的一组信号线;可分为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采样过程:按一定时间间隔T,把时间上连续和幅值上也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成在时刻T、2T…nT的一连串脉冲信号的过程。 量化:采用一组数码(如二进制码)来迫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孔径时间: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的时间。 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量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答:为了提高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以适应某些随时间变化较快的信号的要求,可以采用带有保持器电路的采样器。当被测信号变化很慢时,若A/D转换器时间足够短,可以不加采样保持器 基于RS-485串行总线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的结构形式:PLC、智能调节器、只能I/O模块等具有485总线可作为测控系统的从站;PC或IPC作为系统主站并配有232/485转换器,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串模干扰&抑制: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1滤波器2双积分式AD转换器3放大被测信号4利用逻辑器件5减少电磁感应 共模干扰&抑制: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上有公共的干扰电压;1变压器隔离2光电隔离 MAX1232主要功能:1电源监控2按钮复位输入3监控定时器 计算机控制系统地线:1模拟地2数字地3安全地回流法接地一点法接地 第三章 数字程序控制&方式:生产机械根据数字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按规定的工作顺序、工作轨迹、工作距离和运动速度等规律自动的完成工作的控制方式;1点位控制2直线控制3轮廓控制 逐点比较插补法:刀具或绘图笔每走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进行比较,看这点在给定轨迹的上方/下方,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重复步骤以迫近给定轨迹。 直线插补计算步骤:1偏差判别2坐标进给3偏差计算4终点判断 圆弧插补计算步骤:1偏差判别2坐标进给3偏差计算4坐标计算5终点判断 三相步进电机工作方式:单三拍A-B-C-A…双三拍AB-BC-CA-AB…三相六拍A-AB-B-BC-C-CA-A… 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特点:将点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数模转换器;输出量能够以一定准确度跟随输入量变化的系统叫做伺服系统。要求:稳定性好、精度高、快速响应性好。特点:有多种反馈比较原理与方法、高性能的伺服电动机、宽调速范围的速度调节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知识点归纳

检测的基本方法:1接触式与非接触式;2直接、间接与组合测量;3偏差式、零位式与微差式测量.. 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器;显示仪表;传输通道 绝对误差Δ:被测量的测量值xi与真值x0之差..即Δ=xi- x0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温标三要素:温度计、固定点和内插方程 温标不是温度标准;而是温度标尺的简称 测温方法及分类:1接触式: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接触;依靠传热和对流进行热交换..2非接触式:测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接触;而是通过热辐射进行热交换;或测温元件接收被测对象的部分热辐射能;由热辐射能大小推出被测对象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原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A和B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个结合点处的温度不相等;则回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 热电势由两部分组成: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热电动势1只有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才能组成热电偶;且两端温度必须不同;2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和材料两端连接点处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丝的大小尺寸及沿程温度分布无关..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一均质材料定律二中间导体定律三中间温度定律四参考电极定律 热电偶结构:热电极、绝缘套管、保护管和接线盒 S、R、B三种热电偶均由铂和铂铑合金制成;称贵金属热电偶..K、N、T、E、J五种热电偶;是由镍、铬、硅、铜、铝、锰、镁、钴等金属的合金制成;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冰点法;计算法;冷端补偿器法;补偿导线法可将热电偶的参比端移到离被测介质较远且温度比较稳定场合 补偿原理:不平衡电动势Uba补偿抵消热电偶因冷端温度波动引起的误差.. 压力检测方法:1 弹性力平衡法2 重力平衡方法3 机械力平衡方法4物性测量方法 弹性元件:弹簧管;弹性膜片;波纹管

过程控制知识点(精编)

(一)概述 1.过程控制概念: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 2.学科定位:过程控制是控制理论、工艺知识、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3.过程控制的目标: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 4.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5.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框图: 6.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1)被控过程的多样性 2)控制方案的多样性,包括系统硬件组成和控制算法以及软件设计的多样性。 3)被控过程属慢过程且多属参数控制 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5)过程控制有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控制系统阶跃应曲线: 7.衰减比η: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等于两个相邻同向波峰值之比。即: 8.衰减率ϕ:指每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即: 衰减比常用表示。 9.最大动态偏差y1: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值。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指标 10.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稳态值的百分比。 11.余差:衡量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性能指标。 12.调节时间: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当被控量进入其稳态值的范围内,过渡过程结束。 调节时间是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 13.振荡频率:振荡周期P的倒数,即: 当相同,越大则越短;当相同时,则越高,越短。因此,振荡频率也可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动态特性):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与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4.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的特点:1单调不振荡。2具有延迟性和大的时间常数。3具有纯时间滞后。4具有自平衡和非平衡特性。5非线性。 (二)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机理法建模: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机理,写出各种有关方程式,从而得到所需的数学模型。 测试法建模:根据工业过程的输入、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种数学处理后得到的模型。 经典辨识法:测定动态特性的时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相关法。 频率特性测试基本原理:激励输入信号经波形变换可得到幅值恒定的正余弦参考信号。 最小二乘的提出:未知量的最可能的值,是这样一个数值,它使各次实际观测值和计算值之间的差值的平方乘以度量 3 1 y y = η 1 3 1 y y y- = φ 1: η % 5 ± r y- ∞ =) ( ε P π β 2 = βηηβs t s t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一、简答题 1、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控制方案丰富; (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 (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2、为什么常采用阶跃信号作为输入? 答:对于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所有正常工作的反馈控制系统都是稳定系统),要求分析其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就需要对系统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为了简化分析,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只对一些典型的扰动形式引起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其中最常用的是阶跃输入。阶跃输入形式简单、容易产生,便于分析、计算和进行试验。 3、什么是零点迁移?什么情况下零点迁移? 答:(1)抵消固定压差实现零点对齐的措施称为“零点迁移”。 (2)零点迁移其实质是改变测量仪表的零点,同事改变了测量范围的上、下限。如果固定压差为负则需负迁移,如果固定压差为正则需正迁移。 4、控制仪表的发展有哪些阶段? 答:第一阶段为基地式控制仪表; 第二阶段为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 第三阶段为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控制仪表。 5、基本控制规律是什么?有哪些基本控制?各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积分控制、微分控制不能单独使用? 答:(1)基本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比例控制(P)、比例积分控制(PI)、比例微分控制。 (3)①控制器的比例度P越小,它的放大倍数Kp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存在余差是比例控制的缺点。 ②积分时间T I越小,积分作用越强,反之积分之间T I越弱;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达到无余差。 ③T D为微分时间常数,T D越大,微分作用越强,T D等于零时,微分作用消失;微分的特点是能起到超前控制的作用。 (4)①积分作用输出信号的变化速度与偏差e及1/T I成正比,但其控制作用是随着时间累计才逐渐增强的,控制动作缓慢,控制不及时,因此积分作用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常把比例与积分组合使用。 ②当偏差存在但不变化时,控制作用为零,因此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比例作用组合使用。 6、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可分为几个步骤? 答:(1)熟悉和理解生产对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与性能指标; (2)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制造体系知识点总结

制造体系知识点总结 在当今的工业社会中,制造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造体系是指一套完整的制造流程和 管理体系,是指导企业进行生产和制造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制造体系知识点的总结,有助 于帮助企业了解制造流程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造体系概述 1. 制造体系的含义 制造体系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对企 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流程和控制的体系性安排。 2. 制造体系的组成 制造体系包括产品设计、工艺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 设备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制造体系的目标 制造体系的目标是通过规范的管理和高效的流程,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的 不断提升,成本的有效控制和降低,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产品设计 1. 产品设计要素 产品设计要素包括产品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美学等,要求产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 础上,具有良好的结构设计和美观的外观,能够经济实用和易于制造。 2. 产品设计流程 产品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样机制作、试制和改进等 环节,需要不同部门的协同合作,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验证。 3. 产品设计工具 产品设计工具包括CAD、CAM、CAE、PLM等软件系统,可以辅助设计师进行三维建模、 工艺仿真、产品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等工作。 4. 产品设计标准 产品设计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要考虑环保、安全、可靠、易用等因素,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三、工艺管理

1. 工艺流程规划 工艺流程规划是确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各道工序、工艺参数、设备、工具等的过程,要求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2. 工艺方案设计 工艺方案设计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路线、工艺参数的确定,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工艺装备和工具,以及合理的工艺参数,实现生产成本和加工周期的最小化。 3. 数字化工艺 数字化工艺是指利用CAD/CAM/CAE等数字化技术进行工艺设计和优化,实现工艺信息、工艺参数和工艺文件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工艺计划和工艺控制的效率。 4. 工艺改进和优化 工艺改进和优化是通过现场生产的实践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质量管理 1. 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要求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改进,全员参与,严格管理,创造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2. 质量标准和规范 质量标准和规范是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工艺的具体要求和控制参数,包括产品技术要求、检验测试方法、产品认证标准等。 3.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组织、纪律、程序和方法,包括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责任的分工、质量程序的编制、质量记录的管理、质量审核和质量改进等环节。 4. 质量控制技术 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原材料检验、工艺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和测试、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等方法和工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合格。 五、供应链管理 1. 供应商选择和评价

过程控制知识点

(一) 概述 1. 过程控制概念: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展的自动控制。 2. 学科定位:过程控制是控制理论、工艺知识、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3. 过程控制的目标:平安性,稳定性,经济性。 4. 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5. 过程控制系统根本框图: 6.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 1) 被控过程的多样性 2) 控制方案的多样性,包括系统硬件组成和控制算法以及软件设计的多样性。 3) 被控过程属慢过程且多属参数控制 4) 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5) 过程控制有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控制系统阶跃应曲线: 7. 衰减比 :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等于两个相邻同向波峰值之比。即:13 y y η= 8. 衰减率 :指每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即:131 y y y ϕ-= 衰减比常用 :1η 表示。 9. 最大动态偏差: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值。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指标 10. 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稳态值的百分比。 11. 余差:衡量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性能指标。()y r ε=∞- 12. 调节时间 :从过渡过程开场到完毕的时间。当被控量进入其稳态值的 范围内,过渡过程完毕。 调节时间是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 13. 振荡频率 :振荡周期P 的倒数,即:2P πβ= 当 一样, 越大那么 越短;当 一样时,那么 越高, 越短。因此,振荡频率也可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动态特性〕: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与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4.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的特点:1单调不振荡。2具有延迟性和大的时间常数。3具有纯时间滞后。4具有自平衡和非平衡特性。5非线性。 (二)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机理法建模: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机理,写出各种有关方程式,从而得到所需的数学模型。 测试法建模:根据工业过程的输入、输出的实测数据进展某种数学处理后得到的模型。 测定动态特性的时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相关法。这三种方测试的动态特性表现形式是以时间或频率的为自变量的实验曲线。称为非参数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的方法称为非参数模型辨识方法或经典辨识法。还有一种参数模型辨识方法或称为现代辨识方法。 %5±βηηβs t s t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总结

过程控制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概论 1、过程控制概念:五大参数。 过程控制定义:工业中过程控制是指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利成分等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自动控制。 2、简单控制系统框图。 控制仪表定义:接收检测仪表测量信号,控制生产过程正常进行仪表。主要包括:控制器、变送器、运算器、执行器等,以及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控制仪表作用:对检测仪表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能将控制流程图(工程图、工程设计图册)转化成控制系统框图。 加热炉 燃料 第一个字母:参数类型 T——温度(Temperature) P——压力(Pressure) L——物位(Level) F——流量(Flow) W-—重量(Weight) 第二个字母:功能符号 T——变送器(transmitter) C—― 制器(Controller) I———指示器(Indicator) R——记录仪(Recorder) A——报警器(Alarm) 4、DDZ-m型仪表电压信号制,电流信号制。QDZ-n型仪表信号制。它们之间联用要釆用电气转换器。

5、电信号传输方式,各自特点。 电压传输特点: 1).某台仪表故障时基本不影响其它仪表; 2).有公共接地点; 3).传输过程有电压损耗,故电压信号不适宜远传。 电流信号特点: 1).某台仪表出故障时,影响其他仪表; 2).无公共地点。若要实现仪表各自接地点,则应在仪表输入、输出端采取直流隔离措施。 6、变送器有四线制和二线制之分。区别。 1、四线制: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对电流信号零点及元件功耗无严格要求。 2、两线制:节省电缆及安装费用,有利于防爆。活零点,两条线既是信号线又是电源线。 7、本安防爆系统2个条件。 1、在危险场所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仪表。 2、在控制室仪表与危险场所仪表之间设置安全栅, 以限制流入危险场所能量。 8、安全栅作用、种类。 安全栅作用: 1、安全栅作为本安仪表关联设备,可用于传输信号。 2、控制流入危险场所能量在爆炸性气体或混合物点火能量以下, 以确保系统本安防爆性能。 安全栅种类:齐纳式安全栅、隔离式安全栅 二、基型调节器 1、基型调节器组成: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基型调节器控制单元构成。 基型控制器又称基型调节器,对来变送器1-5V直流电压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所产生偏差进行PID运算,输出4-20mA (DC)直流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输入电路(偏差差动和电平移动电路)、PID运算电路(由PD与PI运算电路串联)、输出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以及硬、软手操电路; 指示单元:测量信号指示电路、设定信号指示电路。 2、测量信号、内给定信号范围;外给定信号范围。 测量和内给定信号:广5V(DC); 外给定信号:4〜20mA直流电流。(它经过250 Q精密电阻转换成1〜5V直流电压) 3、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作用。 输入电路作用: 1).信号综合。将(D 后放大两倍反相以仏输出,即&= -2(U-U s)o 2).电平转换。将以0V为基准输入信号转换为以弘(10V)为基准输出信号弘。 电平转换目: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允许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 输出电路作用:把PID输出Alb (以UB为基准)转换成4-20mA. DC输出。实现电压一电流转换。 4:放大系数和比例度。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知识点

1.过程控制系统由被控过程和自动化仪表两部分组成。 2.自动化仪表按能源形式分为:液动、气动和电动。按信号类型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 3.模拟仪表的信号可分为气动仪表的模拟信号与电动仪表的模拟信号。 4.气动仪表的输入/输出模拟信号统一使用0.02~0.1MPa 的模拟气压信号。 5.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过程控制系统的模拟直流电流信号为4~20mA DC ,负载电阻为250Ω;模拟直流电压信号为1~5V DC 。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就是这种信号标准。 6.气动仪表与电动仪表的能量供给分别来自于气源和电源。 1.过程参数检测仪表通常由传感器和变送器组成。 2.引用误差计算公式:%100x x min max ⨯-∆=γ(其中△为最大绝对误差,等于实测值x 减真值a x 的最大差值,即a1x x -=∆,min max x x 与为测量表的上下限值) 3.精确度及其等级:最大引用误差去掉“±”与“%”。例:±5%的精度等级为0.5。 4.热电阻在500℃以下的中、低温度适合作测温元件(理解公式()()[]00t t 1t -+=αR R ,其中R(t)为被测温度t 时的电阻值;R 0为参考温度t 0时的电阻值,通常t 0=0℃,α为正温度系数);金属热电阻适用于-200℃~500℃; 热敏电阻为-50~300℃。 5.热电阻接线有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三种接法,其中三线制可利用电桥平衡原理消去导线电阻。 6.热敏电阻由于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且测温范围在-50~300℃左右,所以通常较多用于家电和汽车的温度检测和控制。 7.由于热电偶具有测温精度高、在小范围内线性度与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宽、响应时间快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当温度高于2000℃时热电偶不能长期工作,需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8.当被测为运动物体时,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体积流量表示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瞬时:A A A υυ==⎰d q v 累积:⎰=t 0v v dt q Q 质量流量表示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瞬时:v m q q ρ= 累积:v m Q Q ρ=(ρ为流量密度) 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n v n m vn /q /q q ρρρ==(n ρ为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 9.典型流量检测仪表有容积式流量计、速度式流量计、直接式质量流量计。 10.红外式气体检测仪缺点:①不能保证被测组分的含量与电容量一定存在线性关系;②它不能用于对双原子分子气体(如氧气、氯气等)和单原子分子气体(如氩气等)的检测;③一台仪表只能检测一种被测气体的成分。 11.氧气成分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热磁式、电化学式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