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折扣

小学数学教案折扣
主题:折扣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折扣,能够运用折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计算折扣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商品的折扣价。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什么是折扣,为什么要使用折扣。
2. 如何计算折扣,如何计算商品的折扣价。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计算折扣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如购买食品、衣物等的例子。
2. 准备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折扣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折扣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例如原价减去折扣金额即为折扣价。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折扣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际场景下的问题,如何选择折扣更划算等。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亲自去商场购物,并计算商品的实际折扣价。
2. 让学生设计一些折扣促销活动,并计算实际折扣金额。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折扣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小测验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折扣》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折扣》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折扣》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折扣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掌握计算打折后价格的方法。
3. 学生能够应用折扣价格进行购物计算。
教学内容:1. 折扣的定义和种类。
2. 计算打折后价格的方法。
3. 实际购物计算案例。
教学步骤:引入:教师将一个带有折扣信息的购物单给学生看,问学生是否了解折扣是什么,以及它在购物中的作用。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一部分:折扣的定义和种类(20分钟)1. 教师出示折扣的定义,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折扣的含义。
折扣:商品正常价格的减价或优惠。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种类的折扣,如季节性折扣、促销折扣、会员折扣等。
3. 教师从实际生活中举例说明各种折扣的应用场景和优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折扣的概念。
第二部分:计算打折后价格的方法(25分钟)1. 教师出示打折计算的基本公式:打折后价格 = 原价格 × (1 - 折扣率)。
2.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打折后价格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一起完成练习题,以巩固计算方法。
3. 教师提供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完成,并相互检查答案,及时纠错。
第三部分:实际购物计算案例(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发放一些商品折扣信息的海报或广告。
2. 学生根据折扣信息,计算出商品的打折后价格,并填写在相应的海报或广告上。
3. 学生轮流上台演示自己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语言描述,并回答教师或同学的提问。
4. 教师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点评,并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
总结: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强调折扣在购物中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合理利用折扣进行消费。
拓展:1. 将折扣计算应用于其他实际生活场景,如旅游、租房等,引导学生更广泛地了解折扣的应用。
2. 结合数学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折扣率与小数、百分数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 带领学生参观超市或购物中心,让他们实地感受折扣的应用并进行实际购物计算。
《折扣问题》(教案)

《折扣问题》(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折扣问题。
比如,商家为了促销会打出七折、八折等等的折扣优惠信息;也有些商家为了清库存会打出七五折、六五折等折扣信息。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折扣。
本教案是围绕着“折扣问题”展开的,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折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什么是折扣,怎么表示折扣。
2.掌握如何计算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折扣。
3.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消费和赚钱,增强学生的理财意识。
2.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内容:(1)什么是折扣,怎么表示折扣。
(2)如何计算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折扣。
(3)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1)板书法:在黑板上面书写有关知识点的重点,要点等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该知识点。
(2)讲解法: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对该知识点达到初步掌握和了解的目的。
(3)个案教学法:针对一些学生掌握不严谨,思维能力较弱,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4)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场景,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折扣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5)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折扣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掌握折扣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出折扣问题)1)通过视频等形式介绍折扣问题的背景,通过实际告诉学生今天这堂课要学习什么。
2)出示一些商家打折促销的广告,让学生看看这些打折信息中的折扣是多少。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打折信息中的折扣是怎么算出来的吗?3)找一些学生来进行比较,看看哪位同学对于折扣问题的理解更好。
激励学生们对折扣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2.提出问题,讲解概念1)教师出示一个示例,如80元的商品打7折,问学生打完折后这项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多少。
关于折扣的教案

关于折扣的教案教学内容:教材有关折扣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了解信息,解决折扣问题的过程。
2、理解打折的含义,以及折扣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打折的问题。
3、体验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同学的生活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和分数与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一、导入同学们,在刚刚过去的寒假生活中,你注意到了没有,好多商家为了促销商品,举行了促销活动,把你知道的状况说一说。
同学们对折扣看来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折扣的相关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销售,俗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打九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
你知道什么叫八五折吗?〔同学自己给答案〕2、教材第8页例1〔1〕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自行车的原价是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自行车用了多少钱?该怎么解答呢?说说你的想法。
〔同学交流我们已知八五折是按原价的85%出售,所以这辆自行车必需要的钱数就是原价的8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同学自己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状况。
3、教材第8页例1〔2〕题同学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了解状况,指导各别有困难的同学。
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应该怎样列式?关于解答正确的同学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提倡算法多样化,不强求统一。
三、课堂学习教材第8页做一做四、课末总结本节课我匀主要学习了折扣的相关问题,也是原价、现价和折扣三个量中已知两个求一个的问题。
跟同学们说一说,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折扣=现价/原价现价=原价*折扣现价=原价/折扣〕五、课后作业依据本班实际状况自行制定板书制定:折扣打几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
折扣=现价/原价现价=原价*折扣现价=原价/折扣成数和折扣数学教学教案成数和折扣数学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和第5页例2,完成第5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及学习二的习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购物中的折扣问题《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并正确计算不同优惠形式的折扣。
2、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一)和有关本单元的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一些与百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折扣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
打折促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并不感到陌生。
教学策略:自主、小组交流合作、探讨教学重点:理解“满100减50”与“五折”的区别及“买四赠一”相当于打几折。
教学难点:理解购物中的多种优惠形式,正确计算出优惠后的金额并选择最优购物方案。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调查导入,引入新课师:课前老师请你们到商场、超市、书店等了解有关折扣的信息,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调查结果?(学生对打折促销并不陌生,所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调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预设:学生可能会去商场了解,商场一般会在节假日对商品进行打折促销,因为这段时间买东西的人会比较多,价钱便宜点,会吸引更多人买;到书店里了解练习册和辅导书在寒暑假或开学的时候一般会按原价销售,因为这是销售的旺季,但开学后一段时间就会标上“八五折”、“九折”等促销,价钱会便宜一点;超市里的一些熟食到了晚上会打折促销,因为这些食品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变质,导致浪费;家长与学生交流在淘宝上经常看到打折促销的活动例如“满299减20”和“买三免一”等......(有代表性的促销方式:直接打几折;“满100元返50元现金”;“买四送一”)师:看来同学们都有所了解。
老师在网上也搜集了几张关于打折促销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出示课件),这些图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板书课题)(通过看图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共识)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师:请哪位同学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学习了折扣的相关知识。
教材第40页例1和第41页的练习,通过具体的购物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学会运用折扣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购物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购物时,有没有遇到过打折的情况?打折是如何计算的?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0页的例1,让学生说一说折扣的含义。
教师讲解折扣的计算方法,并示范解题过程。
3.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第41页的练习,独立完成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折扣问题1. 折扣的含义:原价× 折扣 = 实际支付价格2. 折扣的计算方法:(1)六折 = 60%(2)八折 = 80%(3)打折后的价格 = 原价× 折扣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妈妈打算给小明买一件衣服,原价是200元,商场正在进行八折优惠活动,小明妈妈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小明妈妈需要支付160元。
2. 题目:一家超市正在进行满300减100的优惠活动,小华购买了320元的商品,她能享受到优惠吗?如果可以,她实际支付了多少钱?答案:小华能享受到优惠,她实际支付了220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折扣问题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折扣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折扣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理解折扣的计算方法。
2. 能熟练计算商品在折扣后的实际售价,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折扣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生活中有关打折的情境。
2. 出示课本第105页例5的情境图,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知道什么是打八折吗?打八折是什么意思?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情境?二、自主探索1. 出示例5:一件大衣260元,现在正在打八折出售。
提问: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折后的大衣多少钱一件?2. 小组讨论:打折后的大衣多少钱一件?3. 汇报交流,并说说计算过程。
4. 总结计算方法。
5. 完成课本第106页的做一做。
6. 出示思考题:如果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后是136元,这件衣服原价是多少元?7. 小组讨论:如果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后是136元,这件衣服原价是多少元?8. 汇报交流,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如何计算商品在打八折或打八五折后的价钱?打折是怎么算的?你们会计算了吗?四、巩固练习1. 一个足球45元,小刚用80元钱购买了一个足球,他付的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2. 填空。
(1)某大型超市对一批商品进行降价销售,每件商品降价20元,降价后这批商品售价为2400元/件。
这批商品原价为多少元?( )元/件。
(2)某品牌西装每套价格是360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一套西装能便宜多少元?( )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折扣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折扣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折扣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折扣的概念,能够理解打折的含义,以及会计算在不同折扣下的商品价格。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扣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折扣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百分数、分数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折扣问题的理解还是初步的,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折扣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扣的概念,理解打折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扣的概念,会计算在不同折扣下的商品价格。
2.难点:理解折扣的含义,能够运用折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折扣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折扣问题的实例。
2.准备计算器,方便学生计算。
3.准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商品打折的广告,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商品打折是什么意思?打折后的价格是如何计算的?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例: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现在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不同折扣下的商品价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折扣知识进行计算,如:一件商品原价为200元,现在打7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如何运用折扣知识省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折扣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二)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王庄第三中心小学赵菊香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材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列,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引题。
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扩大销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
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指名说说。
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2、针对课题设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1)“满100减50”和“买一送一”一样吗
(2)怎样算出商家的促销是优惠了多少
3、自探提示:
认真看课本12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打五折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3、你会建议妈妈去哪家商场呢
(4分钟后检测,比比谁的自学效果好)
4、学生独立自探。
教师当堂巡视学情。
二、解疑合探
1、小组合探。
小组中交流探讨自探中不懂的问题。
2、全班合探。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教师总结:通过计算比较几种购物方案,才能知道哪种促销方式比较便宜,选择花钱少的商家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3、即时练习
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
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三、质疑再探
提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预设:怎样帮妈妈合理购物
你能根据现价和原价求出折扣吗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有关知识,给你的同桌编一道题,比一比谁的题目有新意,有创意。
2、教师出题。
百货大楼搞促销活动,甲品牌鞋满200元减100元,乙品牌鞋“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在此基础上再打九五折。
如果两个品牌都有一双标价260元的鞋,哪个品牌更便宜
3、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A商场打五折 B商场满100减50
230×50% 230-50×2
=115(元) =130(元)
115<130
A商场更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