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商品房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湖南房地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湖南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近年来发展湖南房地产 产业发展 的市场体系 。消费者对商品 湖南房地产税 费体 制也 存在 一些 业面 临的制约瓶颈 房 的需求主要集 中于增量市场的经济 问题制约了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
( )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 一
适 用房和普通商 品房 ,而存量市场则 发展。税 费种 类过 多、设置重复 、税
占当年商 品住宅施工面积 的 3 % 。 58
对于湖南省居民收人水平来说显然偏 置换 、置业担保 、房屋银行等新 的中
在政 府政 策 和市 场 需 求 的双效 拉 动 高。价格 居高不 下成 为影 响城镇居 民 介服务项 目;物业管理方面 ,没有形 下 ,房地产开发企业对经济适用住房 住房购买力的最重要 因素 。
61 家的 发挥 中央 、地 方 、单位 、个人 米 比上年增长 了 2 .%。住宅建设
开放 初期 湖 南省经济底 子 四个 方面积 极性 ”的住 宅建 设方针 。
呈现平稳 增长的态势。在住 宅产品结
水 平低 特 别是 由于城镇住 房地产业 的迅猛发展既解决 了城镇 居 构方 面,为满足 中低 收人家庭的住 房
.在改 革开放 的进程Fra bibliotek中 伴 随福利
新 的发展时期 。它突出地反映在 : 人 分 房 的取 消 商 品住 宅 需 求增 长 旺 开放 3 0年 以来 ,湖 南 省 认 均 居住 面积从 18 年 的 3 9 方米 , 盛 ,商 品住 宅成 为 房 地 产 开发 的主 O 9 平
成规范化 的物业管理产业、物业管理 的空 白点较多 .物业 管理仅 限于粗放
的投资明显增长 经济适用住房成为 城镇住房供应 的主要渠道。
( 三)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尽完善
湖南房地产业还没有形成 一个 以 型的模 式 ,物业管理收费离实际服务

长沙房产发展历程

长沙房产发展历程

长沙房产发展历程长沙房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在那个时候,长沙市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房地产市场也相对不发达。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沙经济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在20世纪80年代,长沙市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鼓励房地产发展的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放宽土地使用权的条件、推动住房供应等。

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长沙房地产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大量的住宅楼盘相继涌现,新建的商品房也开始逐渐占据市场份额。

在90年代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区土地供应紧张,长沙开始出现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

尤其是中心城区的房价开始快速上涨,购房者购房难的问题逐渐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长沙市政府相继推出了限购政策、限价措施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有效地调控了房地产市场。

进入21世纪,长沙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长沙市政府开始推行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通过改造旧城区和开发新城区,进一步推动了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被建造起来,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改变。

2010年后,长沙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随着长沙地理位置的优越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长沙的房地产。

房价也持续上涨,长沙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热点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房地产市场在近年来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购房者投资炒房的现象逐渐增多,一些投资性购房者的行为对正常的市场需求造成了影响。

此外,一些低质量的房地产项目也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总的来说,长沙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成熟阶段的发展历程。

长沙市政府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长沙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房地产发展史

房地产发展史

房地产发展史一、房地产发展历程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按时间段来划分,中国房地产市场大约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

1990年至1998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的房地产业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无序”,二是“调控”。

由于行业刚刚起步,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土地的出让方式以协议出让为主,只要有一张合同,即可随意转让,于是便有了海南(楼盘)、惠州(楼盘)、北海(楼盘)等地的“击鼓传花”倒卖土地的乱象。

那个时候,开发商凭一纸土地协议即可“卖楼花”,土地款未付清卖楼款就能回收,投资回报率甚至可以高达500%以上——从政府、银行、开发商、媒体到消费者,整个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都是无序的。

针对这一状况,1993年开始主掌中国经济的朱镕基副总理施以重拳,用“关水龙头”的方式,责令银行对企业的期货、股票、房地产类投资停止贷款,开始了第一轮的宏观调控。

直至1997年8月份中央北戴河会议,重又“将城市居民住宅的开发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这一方针,结束了接近5年的宏观调控。

提速阶段。

1998年至2003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提速阶段。

这一阶段也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停止福利分房”,二是“按揭贷款”。

这两项举措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猛然提速,199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较1997年实现大幅度增长,首次突破1亿平方米大关。

之后,我国房地产业持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

调控阶段。

2004年至2013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频出阶段。

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政策多,时效短”,“保障房”。

“国八条”、“国五条”、“新五条”接连推出,120平方米普通商品房实行一年即为“90/70”(90平方米占比必须在70%以上)所替代。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法规是“截至2004年8月31日,所有商品房用地停止以协议方式出让,必须实行‘招、拍、挂’”,被业界称为“8·31大限”。

2008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年报

2008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年报

2008年长沙市房产市场年报 一、房产一级市场(商品房)(一)累计供销量分析(二)纯商品房供销趋势分析(以下章节商品房未特别注明均为纯商品房) (三)纯商品房销售价格分析(四)新建纯商品住房供求结构分析(按套数计)二、房产二级市场(二手房)(一)累计量分析(二)二手房交易均价分析(三)房产一、二级市场交易量对比分析(四)12月二手房网站房源采样均价分析(五)房屋租售比三、抵押情况统计分析四、产权发证情况五、2008年长望浏宁房地产发展情况(一)商品房(二)二手房(三)抵押情况统计分析六、本期市场的基本特征七、对2008年长沙房地产业的基本判断 (一)土地市场降温(二)商品房供销结构失衡(三)商品房价格涨幅回落(四)开发企业由扩张转向收缩(五)行业调控政策明显转向(六)租赁市场活跃,二手房市场开始回暖 八、2009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一)货币政策将适度放松(二)财税体制将迎来新的变革(三)供销结构将逐渐趋于平衡(四)行业洗牌将加快(五)安居工程将激活市场刚性需求(六)两型社会和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将催生新的活力注:1.本研究报告仅供给相关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和房地产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属内部研究成果,未经许可,不得公开发布。

2.本简报中涉及的商品房分类价格仅作本中心研究分析之用途,不是对外正式发布的价格数据。

对外正式发布的房地产价格以市统计主管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准。

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中国房地产业出现下滑,长沙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

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认真领会中央相关文件精神,果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市场的产业扶持措施,将住房保障与扩大需求并举,通过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与监管,我市房地产市场在年末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预计全年全市(含郊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约4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约2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约4447万㎡,其中新开工面积约1631万㎡,竣工面积约687万㎡,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约34%、48%、30%。

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

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

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作者:常可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1期摘要:在对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多元回归和灰色关联等模型对长沙市未来几年的商品住宅价格进行预测。

关键词:商品住宅;价格;变化特征;趋势预测一、引言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长沙房地产业出现下滑。

面对严峻形势,长沙市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将住房保障与扩大需求并举,通过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与监管,相比前三个季度,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在第四季度开始上升。

全年全市(含郊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约469.5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3.7%,比上年回落17.4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82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5%;住宅销售额245.5亿元,下降17.7%。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约4447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约163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687平方米,与2007年同期比分别增长约34%、48%、30%,全年全市(含郊县)累计批准预售1829万平方米,比2007年同期增长29%。

二、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特征(一)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通过收集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的资料,绘制1998年以来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及其变化图(见图1),对长沙市商品住宅价格进行分析。

1998-2008年,长沙市城区商品住宅价格除2002年有所下降以外,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1925元/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3372元/平方米,十年的涨幅为75.1%,年均涨幅为6.43%,其中,2007年涨幅最大,为25.31%。

2002年,长沙市城区住宅价格相比2001年下降了10.16%。

影响商品住宅价格变化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等。

商品住宅价格的变化与同期国民经济变化方向大致一致。

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长沙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购房者。

本文将对长沙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概况长沙房地产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成交量和房价稳步上涨。

根据数据显示,长沙在过去几年间不断提高了住房供给,满足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

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这一切都说明长沙房地产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长沙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长沙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购房能力也在提高。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地人口过来工作和居住,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土地供应土地供应是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长沙,土地供应相对充裕,这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基础。

长沙市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土地供应和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

政策导向政策导向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长沙,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购房和投资的政策,例如购房补贴和税费减免等。

这些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购房者,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也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沙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这些人口需要住房,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同时,长沙也出现了一些人口外流的现象,这也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展趋势展望长沙房地产市场在未来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购房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其次,政府的政策导向将继续鼓励房地产投资,促进市场的发展。

最后,长沙的人口流动将继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然而,也应该注意到长沙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例如过度投资和市场波动等。

因此,投资者和购房者在进入长沙房地产市场时需要谨慎考虑,并做好风险管理。

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在中国各个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其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长沙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销售情况、政策调控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长沙房地产市场的视角。

市场规模长沙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相关数据,长沙市的住宅用地供应面积持续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涌入,新建楼盘建设如火如荼。

同时,长沙的二手房市场也非常活跃,市场交易额逐年攀升。

销售情况长沙的房地产销售情况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首先,中小户型的住宅销售量相对较大。

由于长沙的居民普遍购房需求较为迫切,中小户型住宅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购房意愿。

其次,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长沙的高端住宅市场也备受追捧。

豪宅、别墅等高价位住宅销售情况良好,吸引了不少高净值人群的目光。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沙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导致部分购房者买房负担加重,甚至出现投资炒房的现象。

政府需积极采取措施,防范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政策调控长沙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和调控。

为了控制房价上涨速度和市场过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限价、限购等措施,以保障市场稳定。

此外,政府还鼓励房地产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政策调控对于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

一方面,市场供应量相对受限,房价上涨速度有所放缓,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政策调控也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盈利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促使其加速转型与创新。

结论综上所述,长沙房地产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庞大,销售情况活跃。

中小户型住宅及高端住宅市场的需求相对较大。

然而,市场风险也不容忽视,政府需积极采取调控措施,保障市场稳定。

通过政策调控,长沙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三大阶段:1978年以前的国家主导的计划(建造、分配)模式阶段;1978年-1998年的商品化开发试点阶段;1998年至今的金融化开发阶段。

在房地产市场化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中国房地产行业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庞大人口的住房问题、消费问题、城市面貌,并带动了将近60个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形成了重大影响。

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在“城镇化”、“国际化”、“智慧化”、“产业化”、“金融化”等发展政策和趋势影响下,继续对中国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1949-1978,房地产还未成为行业。

1978年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房地产在中国并未成为一个产业。

国家经济发展的若干个“五年”计划中也从未出现“房地产”的发展规划与计划。

彼时,城市住房由国家统一建设,建好后按照不同标准对城市居民进行实物分配,住房是工作单位的员工福利之一,并没有形成房地产市场。

在农村,由于中国实行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在内的城乡二元管理结构,农村的农民住房是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宅基地自建房为主。

1978年之前,中国的城市数量是50个,城市面貌、城市环境(商业)的改善等全部依赖于国家主导的城市建设规划、建设、运营等,几乎没有主营房地产的企业或机构。

由于缺乏市场要素,城市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也主要依赖于家族传承、住房分配等,居住环境较差、拥挤不堪。

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是12平方米。

二、1978-1998,在“市场”的催化下,中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形成和发展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

作为重要的一环,房地产首次进入决策层的视,1981年,作为重要的“改革开放特区”城市,深圳和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的试点。

1982年,中央开始推动实施实质的住房改革,截止1991年,中央决策通过了24个省份、自治区、城市的住房改革方案。

房地产的市场化之路开始起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商品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归纳起来,到目前为止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萌芽阶段、培植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

(一)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的萌芽阶段(1978年至1992年)
1979年5月,长沙市恢复私房交易所,重新制定颁布《长沙市私房交易暂行办法》,规定除房管部门外,任何组织单位不准购买私房。

1979年11月,市房管局颁发《关于长沙市国家建设征用拆除城市私房及私房交易房屋作价标准》,将私房按结构、设施、建筑年限、新旧程度分为十等。

1982年11月,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强城镇房地产管理的通知》,重申私房交易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价格成交;198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购买或变相购买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须购买,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长沙市从1984年开始推行住宅商品化,建设商品住宅出售,其标志是市人民政府颁布的《长沙市房屋出售试行办法》。

1986年,市区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商品房出售的专业公司有:长沙市城市建设开发公司,长沙市芙蓉实业公司,长沙市区铁路迁建工程指挥部,长沙市湘江北大桥开发公司,长沙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1家。

商品房出售分为新房全价出售、新房补贴出售和旧房出售三种情况。

1984年至1985年长沙市全价出售住宅6.28万平方米,1986年全价出售住宅4.97万平方米共833套,每平方米售价最低为366元,最高为576.46元,到1987年,长沙市全价出售商品房屋8.4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最低售价为400元,最高为863.79元,屋竣工面积178.11万平方米;1988至1992年各年房屋竣工面积分别为:147.54万平方米,143.13万平方米,109.77万平方米,131.37万平方米,196.38万平方米,88年至90年竣工面积逐年减少,而从90年至1992年又逐步回升。

(二)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的培植阶段(1992至1998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全国性的房地产热,1992年和1993年在海南,北海等地出现了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泡沫期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1992年底与年初相比,全国平均房地产价格涨幅为51%,海南,北海等地区和城市涨幅在一倍以上。

同时,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1年增长117%,1993年比1992年增长124%。

作为全国35个大中城市之一的长沙市房地产,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为37602万元,而199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10618万元,为1992年的2.94倍,房屋竣工面积为213.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6%。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1994年我国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同年的7月,国务院又发布实施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城镇住房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长沙市房地产在这样的环境下,从1994年到1996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122277万元、229657万元、195679万元;房屋竣工面积分别为215.65万平方米、314.55万平方米、269.19万平方米。

到1996年底,全市房地产经营公司已发展壮大到570家,房地产开发,商品房建设与销售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多家竞争的局面。

这个时期建成的商品住宅楼盘主要有:泰时公寓,铭园、鸿园、恒达花园等。

然而在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业出现一片萧条的景象,房价下滑和投资减少造成房地产业全行业亏损。

长沙市房地产业也遭受到同样的挫折,房地产投资额从1996年的19.5679亿元降到1997年的15.7374亿元,投资减少38305万元,开发土地面积从115.20万平方米降到55.41万平方米,降幅达到了52%。

房屋竣工面积也从96年的269.19
万平方米降到97年的259.56万平方米。

(三)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1998以后)
为了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把房地产业成长为拉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全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极大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化的进程,房地产由此开始了它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

长沙市各级领导根据上级指令,于1999年1月1日起也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房地产业,随后在"十五"期间(2001-2005年),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长沙城市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思路,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这期间长沙楼市的代表作品:德政园、水云间、同升湖、华盛新外滩。

德政园:2000年以前,长沙东城基本上是一派荒芜的景象。

1999年,长房集团开始凭其雄厚实力,集多年房地产开发的成功经验,积极配合市政府市区建设东扩的进程,率先在城东营造了世纪样板小区--德政园。

随后,德政园在星城产生持久轰动效应并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些都必须感谢长房人的卓识与拓荒的勇气。

始建于2000年11月的德政园,是长沙市最早建成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同时也是长沙最富盛名的文明社区。

社区成立以来,以建设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小区为核心,以全国文明社区为目标,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社区、省科普文明社区、长沙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文明卫生社区、市绿色社区、市优秀园林绿化社区等40多项荣誉。

水云间:坐落在人民东路风景秀美的浏阳河畔的水云间,交通便捷,地段稀缺,品质上乘,2003年,这个号称当年"城市第一居所"的水云间的推出,定价直指3500元/平方米大关,数月后又飙升至4000元/平方米。

根据当时长沙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的统计数据,仅此一个楼盘的推出,就使长沙当月平均房价上升了500元/平方米。

然而,尽管这样的房价为人们所感叹,但一扫而空的销售业绩,表明星城百姓着实是认可了该项目品质住宅的地位。

同升湖:长沙房地产郊区大盘开发模式的发轫之地。

如今该区域已成长株潭核心区域,让人倍感城市发展的强劲来势。

山庄占地近2300亩,环绕在近600亩碧波荡漾的同升湖四周。

一面长堤横卧,三面秀峰耸立、湖光山色、峰峦隐映、绿树成林、翔鸟声声,拥有城市中难得的一块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山水。

2004年该盘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公园协会举办的全球"国际花园社区"总决赛自然类金奖,成为湖南乃至中国中西部获此殊荣的惟一社区。

华盛新外滩:从产品规划和户型设计,把江景豪宅的舒适、大气、尊贵、沉敛与所处的一线江景独特位置完美结合,成为长沙滨江豪宅的标志性建筑。

地理位置和设计均极具上海黄埔外滩风格,周边环境优美,"山、水、洲、城",是长沙市政府2004-2006年"一洲两岸"、"六桥三环"战略规划中湘江风光带的核心区域。

项目远眺岳麓山,西临湘江风光带,江天一色,水波潋滟,一览无遗,是大型江景楼盘地产的绝版之地。

2006年以后,随着外地房产大鳄纷纷涌向长沙,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代表作品:绿城桂花城、威尼斯城、奥林匹克花园、丁湘十里、湘江世纪城。

绿城桂花城:2005年的绿城·桂花城的开盘,刷新了长沙楼市的视野。

长沙高品质楼盘的经典之作,至今无法超越。

该楼盘由中国地产企业十强之一的浙江绿城集团开发建设,沿承绿城"桂花城"系列公寓产品的特点,采用江南围合式的布局方式,通过大规模的中心花园和组团规模绿地、宅间绿地和蜿蜒曲折的水系,营造具有两级布置规划体系的江南小镇意象。

同时秉承"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和浓郁的人文主义理想,建筑整体典雅大气,细部层次丰富,环境营造追崇意境,温馨秀丽的家园氛围散发出独特的人文气质。

威尼斯城:碧桂园·威尼斯城独踞腾飞岛,北有捞刀河缓缓流过,东、南、西三面有松雅河环抱。

区内建有长沙首间白金五星级标准建造的社区酒店、中英文碧桂园学校、大型城市商业广场等城市级超级配套。

是长沙首屈一指的别墅大盘。

奥林匹克花园:总投资30亿元,开发面积70万平方米。

秉承奥林匹克花园一贯的"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开发理念,长沙奥林匹克花园倡导"比房子更大的生活"的全新生活方式,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该项目雄立南城,已成为长沙一流的标志性高档楼盘。

丁湘十里:湖南首个新中式亲水文化大盘。

集中了新中式建筑、湖湘文化、天然水系、江南园林等众多突出特色,在长沙独一无二。

项目占地824亩,有独栋别墅、叠拼别墅、联排别墅、中式多层等住宅产品类型,集旅游度假、休闲、商务、住宅为一体,配有四大主题会所、展览馆、步行商业、体育场馆等,属低密度复合型旅游地产创新豪宅物业。

湘江世纪城:迄今拥有多个"长沙之最"的超级大盘。

总建筑面积最大:约400万平方米、商品房数量最多:约20000套、社区规划入住人口最多:约6万人、单个社区拥有江岸风光带最长:拥有约6公里长、约60~100米宽的湘江风光带等。

包括普通住宅、高级住宅、大型购物中心、超五星级标准酒店、学校、商业等多种物业类型,建成后将成为长沙市规模最大的超级综合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